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作用机理
雷贝拉唑的作用与功效

雷贝拉唑的作用与功效雷贝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
它通过抑制胃部分泌质子泵,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减轻消化道溃疡的症状,并提供疼痛缓解。
此外,雷贝拉唑还可以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雷贝拉唑的作用机制、药效分析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1. 作用机制雷贝拉唑是一个强效质子泵抑制剂,通过与胃壁表面的H+/K+-ATP酶反应,生成活性代谢产物,与H+/K+-ATP酶的硫酰基进行共价结合,抑制胃酸的分泌。
这种化学反应发生在酸性环境中,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发生。
这种共价结合是不可逆的,从而使胃酸分泌的抑制效果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雷贝拉唑是最具选择性和持久性的质子泵抑制剂之一,具有较长的作用持续时间和高度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2. 药效分析(1)消化道溃疡治疗:雷贝拉唑可以有效减少胃酸的分泌,降低胃酸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从而加速溃疡的愈合。
它可以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溃疡,也可以用于预防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引起的消化道损伤。
(2)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酸通过胃食管括约肌逆流进入食管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咳嗽等。
雷贝拉唑可以通过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食管的刺激和损伤,从而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症状。
(3)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引起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常见病原体。
雷贝拉唑可以与其他抗菌药物(如抗生素)联合使用,通过减少胃酸分泌,提高其他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并促进幽门螺杆菌的消除。
(4)预防应激性溃疡:严重疾病、外伤、手术等应激性刺激会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严重时甚至可能破坏胃黏膜,导致胃出血或穿孔。
雷贝拉唑可以通过减少胃酸的分泌,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3. 使用注意事项(1)剂量和疗程:雷贝拉唑一般每天一次,建议在空腹时口服,通常剂量为20毫克。
对于严重的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可以增加剂量至40毫克。
肠溶片 原理

肠溶片原理
肠溶片,又称肠溶软胶囊,是一种药片剂型。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包衣技术,将药物包覆在耐胃酸的肠溶包衣层中,在胃酸的作用下不被破坏,能够保护药物在胃内不被溶解和降解,而是在肠道中释放。
这样可以提高药物在肠道的吸收,并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肠溶片的包衣层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抗胃酸的特性,以保护药物不被胃酸破坏。
一般来说,胃酸的酸度较高,而肠道的酸度相对较低。
因此,肠溶片在胃酸的作用下不会被溶解,而是在酸度较低的肠道中才会开始释放药物。
肠溶片的包衣层可以通过控制其溶解速度来实现药物的缓释。
药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很短,所以不能被完全吸收。
而通过肠溶片的包衣层,在肠道中逐渐释放药物,可以延缓和延长药物的吸收时间,同时减少药物在胃中的刺激和不良反应。
由于肠溶片的作用机制,服用肠溶片时一般需要遵循特定的服药要求,如应空腹服用或避免与某些食物同时服用。
总之,肠溶片利用包衣技术将药物保护在包衣层中,在胃酸的作用下不被破坏,从而在肠道中释放并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
雷贝拉唑的功效与作用

雷贝拉唑的功效与作用雷贝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胃药,主要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不良、胃酸反流、溃疡病等症状。
它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黏膜上的质子泵酶,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感和疼痛。
雷贝拉唑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广泛,除了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外,它还可以用于其他一些相关疾病的治疗。
1. 治疗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部不适症状,常常伴随胃灼热、胃胀气、饱胀感等不适感觉。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上述症状,使消化道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
2. 缓解胃酸反流:胃酸反流是胃酸逆流入食管、喉咙等部位,引起灼热感和酸味的症状。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的产生,从而降低胃酸对食管的刺激,缓解胃酸反流引起的不适感。
3. 治疗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引起的病变,常常表现为胃痛、餐后不适等症状。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使胃黏膜有机会得到修复,从而缓解胃溃疡的症状并促进溃疡的愈合。
4. 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胃黏膜破损引起的出血,常常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
5. 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感染,与多种消化道疾病有关,如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改变胃内酸碱平衡,从而减少幽门螺杆菌的生存环境,有助于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6. 可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指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心窝部不适、胸骨后疼痛、嗳气等。
雷贝拉唑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对食管的刺激,从而缓解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症状。
7. 辅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胃肠道损害: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类常用的抗炎药,但常常引起胃肠道损害,如消化性溃疡等。
雷贝拉唑能够减少胃酸分泌,降低对胃黏膜的刺激,辅助预防和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胃肠道损害。
雷贝拉唑和雷尼替丁都很“雷”,它们有什么...

雷贝拉唑和雷尼替丁都很“雷”,它们有什么...雷贝拉唑和雷尼替丁都很“雷”,它们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安全呢?今天孙药师在调剂药品时,有个患者抱怨道,以前都吃雷尼替丁,2块一瓶,现在大夫都开雷贝拉唑,20块一盒,那么这两种药物究竟有什么不同,怎样选择?哪个更安全呢?听孙药师慢慢道来!雷贝拉唑和雷尼替丁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抑酸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卓-艾综合征等高胃酸分泌疾病,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1.作用机制:我们的机体主要通过激动H2受体、乙酰胆碱受体和促胃液素受体3种途径促进胃酸分泌,这3种途径最终都要经过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来促进胃酸分泌,雷尼替丁主要通过拮抗H2受体而抑制胃酸分泌,其作用于胃酸分泌的一个分支环节,而雷贝拉唑主要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而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
2.抑酸强度和作用时间:雷贝拉唑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其抑酸作用强大而持久,可使胃内达到无酸水平,抑酸作用可持续长达72小时,而雷尼替丁作用于胃酸分泌的一个分支环节,其抑酸强度和作用时间均不及雷贝拉唑。
3.作用特点:雷贝拉唑对基础胃酸和刺激状态下的胃酸分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夜间迷走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使胃酸分泌增加,因此,一些反流性食管炎或消化道溃疡患者容易发生夜间酸爆发,出现反流、烧心、腹痛等症状,影响睡眠质量,质子泵在夜间常常处于休眠状态,因此,雷贝拉唑对夜间酸爆发的抑制作用较弱,雷尼替丁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夜间基础胃酸分泌,睡前服用,有助于缓解上述症状,保证睡眠质量。
4.适应症:体外抗菌实验显示,雷贝拉唑对幽门螺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甚至可杀灭幽门螺杆菌,并可提高胃液内抗生素浓度,与抗生素联合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雷尼替丁则对幽门螺杆菌没有抗菌作用。
5.安全性:最后,在安全性方面,雷贝拉唑常见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胃肠胀气等不良反应,但是长期服用(超过1年)可能会增加急性间质性肾炎、胃肠道恶性肿瘤、骨折、肺感染、伪膜性肠炎、维生素B12 缺乏、低镁血症等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建议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最低剂量和最短疗程的雷贝拉唑进行治疗。
雷贝拉唑 (Rabeprazole) 抗胃酸药物

雷贝拉唑 (Rabeprazole) 抗胃酸药物雷贝拉唑(Rabeprazole)抗胃酸药物雷贝拉唑(Rabeprazole)是一种常用的抗胃酸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例如胃溃疡、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GERD)等。
本文将对雷贝拉唑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药理作用雷贝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黏膜细胞内质子泵的酸分泌活性,减少胃酸的分泌量,从而达到抑制胃酸的作用。
与其他质子泵抑制剂相比,雷贝拉唑具有快速起效的特点,可以在用药后短时间内降低胃酸。
这使得雷贝拉唑成为治疗急性胃酸相关疾病的首选药物。
二、适应症雷贝拉唑主要用于以下几种胃酸相关疾病的治疗:1. 胃溃疡:雷贝拉唑可帮助愈合胃黏膜上的溃疡,并预防溃疡的复发。
2. 消化性溃疡: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雷贝拉唑可以减少溃疡形成的机会,并帮助维持消化道的正常状态。
3. 胃食管反流病(GERD):雷贝拉唑可以缓解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胃酸症状,减少食管损伤的风险,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用法用量雷贝拉唑的常规剂量为20毫克,一般建议口服1次/日。
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遵医嘱进行用药,并定期复诊以监测治疗效果。
四、副作用雷贝拉唑在临床应用中通常是安全可靠的,但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1. 消化系统不适:如恶心、呕吐、腹胀等。
2. 头痛: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不适感。
3. 肌肉关节疼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和关节不适疼痛。
如果患者出现持续的不适和副作用,应及时就诊并向医生咨询。
五、临床应用雷贝拉唑作为一种高效的抗胃酸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不仅对于急性和慢性胃酸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在预防胃酸有关疾病的复发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雷贝拉唑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常常联合应用抗生素来根除病原菌。
雷贝拉唑说明书

通用名称: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瑞波特)规格:10mg*14片 成分:雷贝拉唑钠 用法用量: 本品不能咀嚼或压碎服用,应整片吞服。
1.成年人/老年患者的用药A.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和活动性良性胃溃疡患者:20mg (2片),1次/日,晨服。
大多数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用药4周后痊愈。
但有2%的患者还需要继续用药4周才能达痊愈。
一些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对晨服10mg (1片)片剂,1次/日的治疗量即有反应。
大多数活动性良性胃溃疡需在用药六周后痊愈。
但有9%的患者还需继续用药六周才可达痊愈。
B .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 )患者:20mg (2片),1次/日,疗程为4~8周。
C .胃-食管返流征的长期治疗方案(GORD )的维持治疗:疗程为12个月,维持治疗量为10mg (1片)或20mg (2片),1次/日。
一些患者对10mg (1片)/日的维持治疗量即有反应。
D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性治疗: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
本品应在早晨、餐前服用,尽管用药时间及摄食对雷贝拉唑钠药效无影响,但此种给药方式更有利于治疗的进行。
2.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无需进行剂量调节。
但在对有严重的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应参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功能主治: 本品适用于以下治疗:1.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2.良性活动性胃溃疡;3.伴有临床症状的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 );4.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5.侵蚀性或溃疡性胃-食管返流征的维持期治疗。
目前疗程超过12个月的药效尚未进行评估。
不良反应: 据国外文献报道:1.严重副作用:(1)休克:有报道本品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副作用,因此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服用,并进行妥善处理。
(2)血液:本品罕见引起各类血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等。
但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贫血等,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服用,并进行治疗。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功效与作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是一种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肠道疾病的药物。
它的主要成分是雷贝拉唑钠,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一、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药理作用雷贝拉唑钠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腺上细胞的质子泵,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达到抑制胃酸过多的效果。
它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胃酸分泌细胞上的H+/K+-ATP酶底物位点,与H+/K+-ATP酶底物位点形成共价键,使酶的活性丧失,从而阻断了胃酸的产生。
雷贝拉唑钠的药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即可。
二、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适应症1. 无钡餐胃镜检查确诊的消化性溃疡。
2. 确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3. 治疗迄今不适宜消化性溃疡疗程的它药物。
4. 治疗伴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初诊及复发期的消化性溃疡。
三、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副作用1.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2.头晕、头痛。
这些副作用一般是轻度的,并且大多数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失。
如果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及时就医。
四、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注意事项1.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在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之前应该咨询医生。
2.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儿童、老年人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3.使用本药物期间,应尽量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酒精,以免加重胃部不适。
4.应定期进行生化指标监测,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五、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用法和用量1.消化性溃疡:一般为每日口服20毫克,早晨空腹服用。
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每日口服20毫克,早晨空腹服用。
六、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不良反应1.消化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上腹饱胀感等。
2.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时,患者应遵医嘱合理用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说明书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说明书本文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说明书,按照医药产品说明书的格式来撰写。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通用名称】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成分】每片含雷贝拉唑钠(以雷贝拉唑计)20毫克。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或黄色片剂。
【适应症】用于下列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1.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2. 外科手术后的消化性溃疡;3. 恶性胃酸反流性食管炎;4. 放射治疗后的食道胃反流。
【用法用量】口服。
剂量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异,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1.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一天一次口服20毫克,治疗4~8周。
2. 外科手术后的消化性溃疡:一天一次口服20毫克,治疗4周。
3.恶性胃酸反流性食管炎:一天一次口服20毫克,治疗8周。
4.放射治疗后的食道胃反流:一天一次口服40毫克,治疗4周。
【不良反应】1.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腹痛、恶心、腹胀、便秘或腹泻。
2.不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面部或喉咙肿胀、呼吸困难、皮疹等过敏反应。
3.少见的副作用包括肝酶升高、肝损伤等。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服用本品期间,应避免同时服用抗酸药物,以免影响本品的吸收。
2.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监测,以筛查肝损伤状况。
3.患者应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得超量使用本品。
4.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患者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请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特别是以下药物:1.可乐定:可能使雷贝拉唑的效果降低。
2.华法林:可能增加其抗凝作用。
3.西咪替丁:可能影响本品的代谢。
【贮藏】遮光、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
【生产企业】XXX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0001【生产日期】20XX年XX月【有效期】24个月【备注】请妥善保管药品,避免儿童接触。
阅读本说明书前,请您仔细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内容,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本说明书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方案请遵循医生的指导。
【附录】常见问题解答:1.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需要空腹服用吗?是的,最佳效果是在空腹时口服本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作用机理
本品在胃壁细胞中酸性条件下转化成为活性形式(亚磺酰基形式),通过修饰质子泵(H+,K+-ATP酶)的巯基,抑制H+,K+-ATP酶的活性并抑制胃酸分泌。
H+,K+-ATP酶的活性的恢复主要是由于药物从作用部位消除,谷光甘肽可能也参与了酶活性的恢复。
人体药理学
(1)抑制胃酸分泌
健康成年男子每日口服1次雷贝拉唑钠片10mg及20mg,与服药第一天相比较,胃泌素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量明显减少。
每日口服1次10mg,服药第1天和第7天与服药前相比较,平均胃酸分泌量分别减少73%和80%;每日口服1次20mg,平均胃酸分泌量分别减少88-89%和99%。
(2)提高胃内pH值
健康成年男子每日口服1次雷贝拉唑钠片10mg及20mg,胃内pH值显著升高。
在给药剂量为10mg时,服药第4天24小时内,pH值大于4和3的比例分别是73%和80%在给药剂量为20mg时分别是78%和83%。
动物药理学
(1)对H+, K+-ATP酶的体外抑制作用
雷贝拉唑钠抑制从猪胃粘膜制备的H+,K+ -ATP酶。
(2)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
雷贝拉唑钠在体外可抑制二丁基环磷腺苷引起的家兔胃腺胃酸分泌。
在留置胃瘘管的犬中,雷贝拉唑钠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在大鼠中抑制基础胃酸和由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
(3)抗溃疡作用
对于大鼠的各种实验性溃疡以及实验性胃粘膜病变(由寒冷刺激应激性反应、水浸泡应激性反应、幽门结扎、半胱胺或乙醇-盐酸诱发),雷贝拉唑钠显示出明显的治疗作用。
(4)辅助用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沙鼠动物模型中,通过胃液活菌计数,雷贝拉唑钠可增强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的协同作用。
在雷贝拉唑钠、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三联用药过程中,雷贝拉唑钠引起胃内pH值升高,从而使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的抗菌活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