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

合集下载

雷贝拉唑的作用与功效

雷贝拉唑的作用与功效

雷贝拉唑的作用与功效雷贝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

它通过抑制胃部分泌质子泵,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减轻消化道溃疡的症状,并提供疼痛缓解。

此外,雷贝拉唑还可以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雷贝拉唑的作用机制、药效分析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1. 作用机制雷贝拉唑是一个强效质子泵抑制剂,通过与胃壁表面的H+/K+-ATP酶反应,生成活性代谢产物,与H+/K+-ATP酶的硫酰基进行共价结合,抑制胃酸的分泌。

这种化学反应发生在酸性环境中,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发生。

这种共价结合是不可逆的,从而使胃酸分泌的抑制效果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雷贝拉唑是最具选择性和持久性的质子泵抑制剂之一,具有较长的作用持续时间和高度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2. 药效分析(1)消化道溃疡治疗:雷贝拉唑可以有效减少胃酸的分泌,降低胃酸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从而加速溃疡的愈合。

它可以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溃疡,也可以用于预防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引起的消化道损伤。

(2)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酸通过胃食管括约肌逆流进入食管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咳嗽等。

雷贝拉唑可以通过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食管的刺激和损伤,从而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症状。

(3)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引起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常见病原体。

雷贝拉唑可以与其他抗菌药物(如抗生素)联合使用,通过减少胃酸分泌,提高其他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并促进幽门螺杆菌的消除。

(4)预防应激性溃疡:严重疾病、外伤、手术等应激性刺激会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严重时甚至可能破坏胃黏膜,导致胃出血或穿孔。

雷贝拉唑可以通过减少胃酸的分泌,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3. 使用注意事项(1)剂量和疗程:雷贝拉唑一般每天一次,建议在空腹时口服,通常剂量为20毫克。

对于严重的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可以增加剂量至40毫克。

雷贝拉唑服用方法

雷贝拉唑服用方法

雷贝拉唑服用方法雷贝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胃药,主要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正确的服用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和身体健康都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雷贝拉唑的正确服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这种药物。

1. 服用时间。

雷贝拉唑通常在早上空腹时服用,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药效。

如果需要一天服用两次,那么第二次的服用时间通常是在晚餐前。

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具体的服药时间,不要随意更改。

2. 服用方式。

雷贝拉唑通常是以胶囊的形式出现,需要用水吞服。

在服用之前要确保双手干净,以免造成药物污染。

在服用时,应该直接将胶囊吞下去,不要嚼碎或者用其他液体一起服用。

3. 剂量。

药物的剂量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服用20毫克,每天一次。

但是具体的剂量还是要根据个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所以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导。

4. 服药时间。

雷贝拉唑通常需要持续服用一段时间才能够发挥最佳的疗效。

在服药期间,一定要按时按量地进行服用,不要随意中断或者增加剂量。

如果在服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或者症状有所改善,都应该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进行调整。

5. 注意事项。

在服用雷贝拉唑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比如,在服药期间要避免饮酒、吸烟和辛辣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者症状加重,应该及时就医。

总之,正确的雷贝拉唑服用方法对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在服药期间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者服药时间。

同时,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进行调整。

希望大家都能够健康地使用雷贝拉唑,早日康复。

雷贝拉唑的功效与作用

雷贝拉唑的功效与作用

雷贝拉唑的功效与作用雷贝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胃药,主要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不良、胃酸反流、溃疡病等症状。

它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黏膜上的质子泵酶,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感和疼痛。

雷贝拉唑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广泛,除了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外,它还可以用于其他一些相关疾病的治疗。

1. 治疗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部不适症状,常常伴随胃灼热、胃胀气、饱胀感等不适感觉。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上述症状,使消化道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

2. 缓解胃酸反流:胃酸反流是胃酸逆流入食管、喉咙等部位,引起灼热感和酸味的症状。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的产生,从而降低胃酸对食管的刺激,缓解胃酸反流引起的不适感。

3. 治疗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引起的病变,常常表现为胃痛、餐后不适等症状。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使胃黏膜有机会得到修复,从而缓解胃溃疡的症状并促进溃疡的愈合。

4. 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胃黏膜破损引起的出血,常常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

5. 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感染,与多种消化道疾病有关,如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改变胃内酸碱平衡,从而减少幽门螺杆菌的生存环境,有助于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6. 可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指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心窝部不适、胸骨后疼痛、嗳气等。

雷贝拉唑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对食管的刺激,从而缓解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症状。

7. 辅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胃肠道损害: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类常用的抗炎药,但常常引起胃肠道损害,如消化性溃疡等。

雷贝拉唑能够减少胃酸分泌,降低对胃黏膜的刺激,辅助预防和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胃肠道损害。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是两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本文将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腺细胞中的质子泵酶的活性,减少胃腺细胞对质子的分泌,从而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目的。

替普瑞酮是一种H2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胃酸分泌的最终步骤,减少胃酸的生成,从而降低胃酸对胃壁的刺激。

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胃酸的分泌过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

胃酸过多不仅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还会对胃壁产生损伤,导致溃疡的发生。

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慢性胃炎的重要手段。

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在抑制胃酸分泌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因此联合使用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抑制胃酸分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胃黏膜的炎症程度。

一项研究观察了30名慢性胃炎患者,给予他们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联合治疗8周,结果发现,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胃黏膜的炎症程度也有所改善。

该治疗方案在减少胃溃疡的发生率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优点不仅在于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改善症状和胃黏膜的炎症,还在于这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互补,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在治疗慢性胃炎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这两种药物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头晕、腹泻等。

对于严重的慢性胃炎患者来说,这两种药物可能无法完全控制胃酸分泌,需要结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可以实现较好的临床疗效。

在使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1. 徐胜东, 高晓红, 王晓刚, 等.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 中国疗养医学, 2006, 15(6): 487-488.2. 葛伟, 张立新, 高建梁.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681例报告[J]. 山东医药, 2011, 51(40): 83-84.。

雷贝拉唑服用方法

雷贝拉唑服用方法

雷贝拉唑服用方法雷贝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胃药,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消化系统疾病。

正确的服用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雷贝拉唑的服用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服用时间。

雷贝拉唑通常在早晨空腹时服用,这样能够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

如果需要两次服用,第二次可以在晚餐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或者在临睡前服用。

2. 服用方式。

雷贝拉唑通常是片剂,可以口服。

在服用前,最好用温水将药片吞服下去,不要咀嚼或者压碎药片。

如果是胶囊剂,可以整粒吞服,也可以打开胶囊,将药粉撒在软食物中一起服用。

3. 用药剂量。

用药剂量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用药剂量为20毫克,每日一次。

如果需要两次用药,剂量可以减半。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剂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4. 用药时间。

雷贝拉唑的用药时间一般为4-8周,具体时间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来确定。

在用药期间,应该按时按量服用,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者停止用药。

5. 注意事项。

在服用雷贝拉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尤其是抗真菌药、抗癌药、抗艾滋病病毒药等,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避免饮酒,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加重症状。

定期复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以了解病情的变化。

总之,正确的雷贝拉唑服用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但是在服用过程中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间,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恢复健康。

希望大家在使用雷贝拉唑的时候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服用,祝愿大家早日康复。

同样都是一线抑酸药,雷贝拉唑有这四大优势

同样都是一线抑酸药,雷贝拉唑有这四大优势

同样都是一线抑酸药,雷贝拉唑有这五大优势提起来雷贝拉唑,想必大家并不熟悉。

但提起来它的“好兄弟”奥美拉唑,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它们都属于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壁细胞上的氢-钾ATP酶的活性,阻断胃酸的分泌。

临床上可用于胃酸分泌过多的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炎等。

二者都是一线质子泵抑制剂,那么,相对于“经典”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来说,雷贝拉唑有哪些优势呢?今天一文说清。

一、起效更快雷贝拉唑口服后,与质子泵的结合位点多,且解离常数值比奥美拉唑高,活化的pH范围更大,更容易在胃壁细胞中聚积。

因此,雷贝拉唑吸收迅速,能在5分钟左右起效,起效更快。

二、抑酸更强有研究表明雷贝拉唑可以作用于质子泵的4个部位,结合靶点多。

而奥美拉唑与质子泵只有两个结合部位,且具有较高的脂溶性。

因此,抑酸强度方面,雷贝拉唑>奥美拉唑。

三、相互作用少奥美拉唑在体内吸收后,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代谢酶亚型主要有CYP2C19和CYP3A4。

奥美拉唑容易与经由这两个酶代谢或者影响这两种酶活性的药物或者食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而雷贝拉唑虽然也需要经由CYP3A4的代谢,但主要的代谢途径是非酶途径。

因此,雷贝拉唑更不容易发生相互作用。

四、无夜间酸突破奥美拉唑的抑酸作用虽然能够持续24小时,但是会有夜间酸突破现象的发生。

即患者可能在夜间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

而雷贝拉唑的抑酸虽然只能维持12.1个小时,但是起效快,能够显著减少夜间酸突破现象。

五、特殊人群用药奥美拉唑妊娠安全等级为C级,雷贝拉唑为B级。

因此,对于妊娠期妇女,可选用安全性更高的雷贝拉唑。

在这里温馨提示大家,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雷贝拉唑价格都要高于奥美拉唑。

因此,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建议首选雷贝拉唑。

雷贝拉唑 (Rabeprazole) 抗胃酸药物

        雷贝拉唑 (Rabeprazole)  抗胃酸药物

雷贝拉唑 (Rabeprazole) 抗胃酸药物雷贝拉唑(Rabeprazole)抗胃酸药物雷贝拉唑(Rabeprazole)是一种常用的抗胃酸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例如胃溃疡、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GERD)等。

本文将对雷贝拉唑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药理作用雷贝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黏膜细胞内质子泵的酸分泌活性,减少胃酸的分泌量,从而达到抑制胃酸的作用。

与其他质子泵抑制剂相比,雷贝拉唑具有快速起效的特点,可以在用药后短时间内降低胃酸。

这使得雷贝拉唑成为治疗急性胃酸相关疾病的首选药物。

二、适应症雷贝拉唑主要用于以下几种胃酸相关疾病的治疗:1. 胃溃疡:雷贝拉唑可帮助愈合胃黏膜上的溃疡,并预防溃疡的复发。

2. 消化性溃疡: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雷贝拉唑可以减少溃疡形成的机会,并帮助维持消化道的正常状态。

3. 胃食管反流病(GERD):雷贝拉唑可以缓解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胃酸症状,减少食管损伤的风险,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用法用量雷贝拉唑的常规剂量为20毫克,一般建议口服1次/日。

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遵医嘱进行用药,并定期复诊以监测治疗效果。

四、副作用雷贝拉唑在临床应用中通常是安全可靠的,但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1. 消化系统不适:如恶心、呕吐、腹胀等。

2. 头痛: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不适感。

3. 肌肉关节疼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和关节不适疼痛。

如果患者出现持续的不适和副作用,应及时就诊并向医生咨询。

五、临床应用雷贝拉唑作为一种高效的抗胃酸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不仅对于急性和慢性胃酸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在预防胃酸有关疾病的复发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雷贝拉唑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常常联合应用抗生素来根除病原菌。

雷贝拉唑说明书

雷贝拉唑说明书

通用名称: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瑞波特)规格:10mg*14片 成分:雷贝拉唑钠 用法用量: 本品不能咀嚼或压碎服用,应整片吞服。

1.成年人/老年患者的用药A.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和活动性良性胃溃疡患者:20mg (2片),1次/日,晨服。

大多数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用药4周后痊愈。

但有2%的患者还需要继续用药4周才能达痊愈。

一些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对晨服10mg (1片)片剂,1次/日的治疗量即有反应。

大多数活动性良性胃溃疡需在用药六周后痊愈。

但有9%的患者还需继续用药六周才可达痊愈。

B .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 )患者:20mg (2片),1次/日,疗程为4~8周。

C .胃-食管返流征的长期治疗方案(GORD )的维持治疗:疗程为12个月,维持治疗量为10mg (1片)或20mg (2片),1次/日。

一些患者对10mg (1片)/日的维持治疗量即有反应。

D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性治疗: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

本品应在早晨、餐前服用,尽管用药时间及摄食对雷贝拉唑钠药效无影响,但此种给药方式更有利于治疗的进行。

2.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无需进行剂量调节。

但在对有严重的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应参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功能主治: 本品适用于以下治疗:1.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2.良性活动性胃溃疡;3.伴有临床症状的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 );4.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5.侵蚀性或溃疡性胃-食管返流征的维持期治疗。

目前疗程超过12个月的药效尚未进行评估。

不良反应: 据国外文献报道:1.严重副作用:(1)休克:有报道本品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副作用,因此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服用,并进行妥善处理。

(2)血液:本品罕见引起各类血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等。

但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贫血等,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服用,并进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名称: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英文名称:Sodium Rabeprazole Enteric-coated Tablets
商品名称:瑞波特
雷贝拉唑钠
本品适用于以下治疗:
1.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
2.良性活动性胃溃疡;
3.伴有临床症状的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
4.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
5.侵蚀性或溃疡性胃-食管返流征的维持期治疗。

目前疗程超过12个月的药
效尚未进行评估。

本品不能咀嚼或压碎服用,应整片吞服。

1.成年人/老年患者的用药:
1.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和活动性良性胃溃疡患者: 20mg(2片),
每日1次,晨服。

大多数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用药4周后痊愈。

但有2%的患者还需要继续用药4周才能达痊愈。

一些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对晨服10mg(1片)片剂,每日1次的治疗量即有反应。

大多数活动性良性胃溃疡需在用药六周后痊愈。

但有9%的患者还需继续用药六周才可达痊愈。

2.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返流征(GORD)患者: 20mg(2片),
每日1次,疗程为4~8周。

3.胃-食管返流征的长期治疗方案(GORD)的维持治疗:疗程为12
个月,维持治疗量为10mg(1片)或20mg(2片),每日1次。


些患者对每日10mg(1片)的维持治疗量即有反应。

4.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性治疗:
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

本品应在早晨、餐前服用,尽管用药时间及摄食对雷贝拉唑钠药效无影响,但此种给药方式更有利于治疗的进行。

2.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无需进行剂量调节。

但在对有严重的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应参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据国外文献报道:
1.严重副作用:
1.休克:有报道本品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副作用,因此若发现异常
应立即停止服用,并进行妥善处理。

2.血液:本品罕见引起各类血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粒细胞缺乏,
溶血性贫血等。

但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贫血等,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服用,并进行治疗。

3.视力障碍:国外服用本药,有发现视力障碍的报告。

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腹泻和恶心。

其它的不良反应有鼻炎、腹痛、
虚弱、胃肠胀气、咽炎、呕吐、非特异性的疼痛或背痛、头晕、流感症状、感染性咳嗽、便秘和失眠。

3.不良反应有瘙痒、皮疹、心悸、肌痛、胸痛、口干、消化不良、神经过度
敏感、嗜睡、支气管炎、鼻窦炎、畏寒、嗳气、腿部抽搐、尿道感染、关节炎和发热、四肢无力、感觉麻木、握力下降、步履不稳、疲倦感。

4.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厌食、胃炎、体重增加、抑郁、瘙痒症、视觉/嗅觉
功能障碍、口炎、发汗和白细胞增多症。

5.2%的患者出现肝酶的升高,如ALT、AST、AI-P、γ-GTP、LDH总胆红
素上升。

6.有报道出现大疱疹或其他皮肤反应包括红斑。

当出现皮肤病损时应立即停
药。

1.对雷贝拉唑钠,苯并咪唑替代品或对该制剂制备中使用的任何赋形剂过敏
的患者禁用。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1.用雷贝拉唑钠治疗的症状反应不排除存在胃或食道癌。

因此在用本品开始
治疗之前应排除存在癌症的可能性。

尽管在年龄和性别匹配的轻中度肝脏损伤患者与正常者的对照研究中,未见到明显与药物相关的安全问题,但是重度肝损伤患者初次使用本品治疗时,医生建议要特别注意。

2.服用本品时,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及血液生化学(如肝酶检查),发现异
常,即停止用药,并进行及时处理。

3.肝功能损伤的患者慎用。

雷贝拉唑钠是作为其他质子泵抑制剂(PPI)类化合物中的一员,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450)肝脏药物代谢系统代谢。

健康受试者研究表明雷贝拉唑钠与其他通过CY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如华法林、苯妥英、茶碱或地西泮无临床上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

雷贝拉唑钠可长期持续地抑制胃酸分泌。

本品与依赖PH吸收的化合物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应该对潜在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调查。

正常受试者同时服用雷贝拉唑钠结果导致酮康唑水平下降33%,地高辛水平升高22%。

因此需要对患者个体进行检测以确定当这些药物与本品同时服用时是否需要剂量调整。

在临床试验中,同时服用抗酸药物和本品,在一个确定该相互作用的特殊研究中,未观察到液体抗酸药物的相互作用。

本品与食物无临床上相应的相互作用。

人体肝脏微粒体体外研究表明雷贝拉唑钠可被CYP450的同功酸
(CYP2C19和CYP3A4)代谢。

研究表明有较低的潜在相互作用,然而,对环孢菌素代谢的影响与以前观察过的其他质子泵抑制剂是相似的。

1.对大鼠以5mg/kg剂量进行2年的口服毒性试验,在雌性大鼠胃部发现类
癌瘤。

2.动物实验(大鼠口服25mg/kg以上),发现甲状腺重量及血中甲状腺素
增加,因此服用时要注意甲状腺功能。

对血清胃泌素的影响:
临床实验中,患者接受雷贝拉唑钠10mg或20mg,每日1次,疗程为24个月的治疗。

血清胃泌素水平在用药2~8周内升高。

通常在停药后一到两周内血清胃泌素值可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