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广东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年广东、福建、北京的数学高考试卷

绝密 使用完毕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北京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5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一、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⑴ 集合2{03},{9}P x Z x M x Z x =∈≤<=∈≤,则P M I =(A) {1,2} (B) {0,1,2} (C){1,2,3} (D){0,1,2,3}⑵在复平面内,复数6+5i, -2+3i 对应的点分别为A,B.若C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点C 对应的复数是(A )4+8i (B)8+2i (C )2+4i (D)4+i⑶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a ,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b ,则b>a 的概率是(A )45 (B)35 (C )25 (D)15⑷若a,b 是非零向量,且a b ⊥,a b ≠,则函数()()()f x xa b xb a =+⋅-是(A )一次函数且是奇函数 (B )一次函数但不是奇函数(C )二次函数且是偶函数 (D )二次函数但不是偶函数(5)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小长方体,所得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左)视图分别如右图所示,则该集合体的俯视图为:(6)给定函数①12y x =,②12log (1)y x =+,③|1|y x =-,④12x y +=,期中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的函数序号是(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7)某班设计了一个八边形的班徽(如图),它由腰长为1,顶角为α的四个等腰三角形,及其底边构成的正方形所组成,该八边形的面积为(A )2sin 2cos 2αα-+; (B )sin 3αα+(C )3sin 1αα+ (D )2sin cos 1αα-+(8)如图,正方体1111ABCD-A B C D 的棱长为2,动点E 、F 在棱11A B 上。
2010广东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广东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广东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0.33333…(3无限循环)B. πC. √2D. 0.52. 已知函数f(x)=2x-3,求f(5)的值。
3. 已知集合A={1, 2, 3},B={2, 3, 4},求A∪B。
4.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求第10项的值。
5. 已知直线y=3x+2与x轴的交点坐标。
6. 已知抛物线方程为y=x^2-4x+4,求其顶点坐标。
7. 已知向量a=(3, 4),b=(-1, 2),求向量a与b的点积。
8. 已知圆的方程为(x-2)^2+(y-3)^2=25,求圆心坐标和半径。
9. 已知正弦函数y=sin(x)的周期。
10. 已知复数z=2+3i,求其共轭复数。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 求二次方程x^2-4x+3=0的根。
12. 求等比数列1, 3, 9, …的第5项。
13. 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为a,求其对角线的长度。
14. 已知函数y=x^3-2x^2+x,求其导数。
15. 已知椭圆的长半轴为a,短半轴为b,求其焦点到中心的距离。
三、解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6. 解不等式:|x-2|+|x-3|≤4。
17. 已知三角形ABC,AB=5,AC=7,BC=6,求角A的余弦值。
18. 已知函数f(x)=x^3-6x^2+11x-6,求其极值点。
19. 已知矩阵A=\[\begin{array}{cc} 4 & 1 \\ 1 & 3\end{array}\],求矩阵A的特征值。
20.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 3),B(-1, -2),求直线AB的斜率和方程。
【答案部分】一、选择题答案1. C2. 73. {1, 2, 3, 4}4. 235. (-2/3, 0)6. (2, 0)7. 68. 圆心(2, 3),半径59. 2π10. 2-3i二、填空题答案11. x1=1,x2=312. 24313. a√214. 3x^2-4x+115. √(a^2-b^2)三、解答题答案16. 解:由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x的取值范围为[1, 4]。
2010年高考文科数学真题试卷及部分答案(全国1卷word版)

2010年高考数学真题试卷(全国1卷word 版)及答案(1-18题答案)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必修+选修I )第I 卷一、选择题(1)cos300°= (A )32- (B )12- (C )12 (D )32(2)设全集U =(1,2,3,4,5),集合M =(1,4),N =(1,3,5),则N ⋂(C ,M )(A )(1,3) (B )(1,5) (C )(3,5) (D )(4,5)(3)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1.0.20.y x y x y ≤⎧⎪+≥⎨⎪--≤⎩则z =x-2y 的最大值为(A )4 (B )3 (C )2 (D )1(4)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a 1a 2a 3=5,a 7a 8a 9=10,则a 4a 5a 6=(A )52 (B)7 (C)6 (D)4 2(5)(1-x )2(1-x )3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是(A)-6 (B )-3 (C)0 (D)3(6)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BAC =90°,AB =AC=AA 1,则异面直线BA 1与AC 1所成的角等于(A )30° (B)45° (C)60° (D)90° (7)已知函数f (x )= lg x .若a ≠b ,且f (a )=f (b ),则a +b 的取值范围是(A )(1,+∞) (B )[1,+∞] (C)(2,+∞) (D)[2,+∞)(8)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x 2-y 2=1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F 1PF 2=60°,则 1PF ·2PF =(A )2 (B)4 (C)6 (D)8(9)正方体ABCD -A 1BCD 1中,BB 1与平面AC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23 (B)33 (C) 23 (D) 63 (10)设a =log 3,2,b =ln2,c =125-,则(A )a <b <c (B)b <c <a (C)c <a <b (D)c <b <a(11)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 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两切点,那么PA ·PB 的最小值为(A )-4+2 (B )-3+2 (C )-4+22 (D )-3+22(12)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 =CD =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A )233 (B) 433 (C) 23 (D) 833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不等式2232x x x -++>0的解集是 . (14)已知α为第一象限的角,sin α=35,则tan α= . (15)某学校开设A 类选修课3门,B 类选修课4门,一位同学从中共选3门,若要求两类课程种各至少选一门.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16)已知F 是椭圆C 的一个焦点,B 是短轴的一个端点,线段BF 的延长线交C 于点D ,且BF =2FD ,则C 的离心率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记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设S 3=12,且2a 1,a 2,a 3+1成等比数列,求S n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BC 的内角A ,B 及其对边a ,b 满足a +b =a cot A +b cot B ,求内角C .(19)(本小题满分12分)投到某杂志的稿件,先由两位初审专家进行评审,若能通过两位初审专家的评审,则予以录用:若两位初审专家都未予通过,则不予录用:若恰能通过一位初审专家的评审,则再由第三位专家进行复审,若能通过复审专家的评审,则予以录用,否则不予录用.设稿件能通过各初审专家评审的概率均为0.5,复审的稿件能通过评审的概率为0.3.各专家独立评审. (Ⅰ)求投到该杂志的1篇稿件被录用的概率;(Ⅱ)求投到该杂志的4篇稿件中,至少有2篇被录用的概率.(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S—ABCD中,SD⊥底面ABCD,AB∥DC,AD⊥DC,AB=AD=1,DC=SD=2,E 为棱SB上的一点,平面EDC⊥平面SBC.(Ⅰ)证明:SE=2EB;(Ⅱ)求二面角A—DC—C的大小.(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3a x4-2(3a+2)x2+4x.(Ⅰ)当a=16时,求f(x)的极值;(Ⅱ)若f(x)在(-1,1)上是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点K(-1,0)的直线l与C相交为A、B两点,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D.(Ⅰ)证明:点F在直线BD上;(Ⅱ)设89FA FB−−→-−−→=,求△BDK的内切圆M的方程.2010年高考文科数学参考答案(全国卷1)1.C2.C3.B4.A5.A6.D7.C8.B9.D 10.C 11.D 12.B13.(-2,-1)并(2,+无穷) 14 -24/25 15..30 16.√3/317、{an}是等差数列S3=a1+a2+a3=3a2=12a2=4设公差为da1=4-d a3=4+d2a1,a2,a3+1成等比数列(a2)^2=2a1·(a3+1)4^2=2(4-d)(4+d+1)8=(4-d)(d+5)8=20-d-d^2d^2+d-12=0(d+4)(d-3)=0d=-4 或d=3若d=-4,则a1=8,an=a1+d(n-1)=8-4(n-1)=12-4nSn=(a1+an)n/2=(8+12-4n)n/2=-2n^2+10n若d=3,则a1=1,an=a1+d(n-1)=1+3(n-1)=3n-2Sn=(a1+an)n/2=(1+3n-2)n/2=(3/2)n^2-(1/2)n18、a+b=acosA/sinA+bcosB/sinB合并同类项,a(1-cosA/sinA)=b(cosB/sinB-1)由正弦定理a/b=sinA/sinB得到:cosB-sinB=sinA-cosA(自己带进去化简吧)根据两角和差公式,两边都提取根号2根号2(sin45°cosB-cos45°sinB)=根号2(sinAcos45°-cosAsin45°)即:sin(45°-B)=sin(A-45°)所以:45°-B=A-45°或45°-B+A-45°=180°(舍去)所以A+B=90°,即C=90°。
2010广东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广东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广东高考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2D. -12. 函数f(x) = 2x^2 - 3x + 5在区间(-∞,+∞)上是:A. 增函数B. 减函数C. 单调递增D. 单调递减3. 不等式|x - 1| + |x - 2| > 3的解集是:A. (-∞, 0)B. (0, 3)C. (-∞, 1) ∪ (2, +∞)D. (-∞, 1) ∪ (3, +∞)4. 已知三角形ABC中,∠BAC = 90°,若sinA = 0.6,则cosB的值为:A. 0.8B. 0.6C. 0.4D. 0.25. 以下哪个数是无理数?A. 根号2B. πC. 1/3D. 0.333...6.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 = 3,公差d = 2,那么a5的值为:A. 9B. 11C. 13D. 157. 以下哪个选项是复数z = 2 + 3i的共轭复数?A. 2 - 3iB. 3 - 2iC. -2 + 3iD. -3 + 2i8. 以下哪个选项是双曲线x^2/a^2 - y^2/b^2 = 1的焦点到中心的距离?A. aB. bC. √(a^2 + b^2)D. √(a^2 - b^2)9. 以下哪个选项是方程x^3 - 6x^2 + 11x - 6 = 0的一个根?A. 1B. 2C. 3D. 4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曲线y = x^2在点(1,1)处的切线斜率?A. 0B. 1C. 2D. 311. 以下哪个选项是函数y = ln(x)的值域?A. (-∞, 0)B. (-∞, +∞)C. [0, +∞)D. [1, +∞)12. 以下哪个选项是定积分∫₀^(π/2) sin(x) dx的结果?A. 1B. π/2C. πD. 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 已知函数f(x) = x^3 - 3x^2 + 2,求f(x)的导数f'(x) =______。
2010高考数学试卷(全)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必修+选修I )第I 卷一、选择题(1)cos300°= (A )32- (B )12- (C )12 (D )32(2)设全集U =(1,2,3,4,5),集合M =(1,4),N =(1,3,5),则N ⋂(C ,M )(A )(1,3) (B )(1,5) (C )(3,5) (D )(4,5)(3)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1.0.20.y x y x y ≤⎧⎪+≥⎨⎪--≤⎩则z =x-2y 的最大值为(A )4 (B )3 (C )2 (D )1(4)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a 1a 2a 3=5,a 7a 8a 9=10,则a 4a 5a 6=(A )52 (B)7 (C)6 (D)4 2(5)(1-x )2(1-x )3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是(A)-6 (B )-3 (C)0 (D)3(6)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BAC =90°,AB =AC=AA 1,则异面直线BA 1与AC 1所成的角等于(A )30° (B)45° (C)60° (D)90°(7)已知函数f (x )= lg x .若a ≠b ,且f (a )=f (b ),则a +b 的取值范围是(A )(1,+∞) (B )[1,+∞] (C)(2,+∞) (D)[2,+∞)(8)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x 2-y 2=1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F 1PF 2=60°,则 1PF ·2PF =(A )2 (B)4 (C)6 (D)8(9)正方体ABCD -A 1BCD 1中,BB 1与平面AC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3 (B)33 (C) 23 (D) 63 (10)设a =log 3,2,b =ln2,c =125-,则 (A )a <b <c (B)b <c <a (C)c <a <b (D)c <b <a(11)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 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两切点,那么PA ·PB 的最小值为(A )-4+2 (B )-3+2 (C )-4+22 (D )-3+22(12)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 =CD =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A )233 (B) 433 (C) 23 (D) 83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必修+选修Ⅰ)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不等式2232x x x -++>0的解集是 . (14)已知α为第一象限的角,sin α=35,则tan α= . (15)某学校开设A 类选修课3门,B 类选修课4门,一位同学从中共选3门,若要求两类课程种各至少选一门.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16)已知F 是椭圆C 的一个焦点,B 是短轴的一个端点,线段BF 的延长线交C 于点D ,且BF =2FD ,则C 的离心率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记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设S x =12,且2a 1,a 2,a 3+1成等比数列,求S n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BC 的内角A ,B 及其对边a ,b 满足a +b =a cot A +b cot B ,求内角C .(19)(本小题满分12分)投到某杂志的稿件,先由两位初审专家进行评审,若能通过两位初审专家的评审,则予以录用:若两位初审专家都未予通过,则不予录用:若恰能通过一位初审专家的评审,则再由第三位专家进行复审,若能通过复审专家的评审,则予以录用,否则不予录用.设稿件能通过各初审专家评审的概率均为0.5,复审的稿件能通过评审的概率为0.3.各专家独立评审. (Ⅰ)求投到该杂志的1篇稿件被录用的概率;(Ⅱ)求投到该杂志的4篇稿件中,至少有2篇被录用的概率.(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S—ABCD中,SD⊥底面ABCD,AB∥DC,AD⊥DC,AB=AD=1,DC=SD=2,E 为棱SB上的一点,平面EDC⊥平面SBC.(Ⅰ)证明:SE=2EB;(Ⅱ)求二面角A—DC—C的大小.(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3a x4-2(3a+2)x2+4x.(Ⅰ)当a=16时,求f(x)的极值;(Ⅱ)若f(x)在(-1,1)上是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点K(-1,0)的直线l与C相交为A、B两点,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D.(Ⅰ)证明:点F在直线BD上;(Ⅱ)设89FA FB−−→-−−→=,求△BDK的内切圆M的方程.。
2010年高考试题文科数学(全国卷I)及答案解析

A
1 1 + x2
=
,
O
P
��� � ��� � ��� � ��� � PA • PB =| PA| ⋅ | PB| cos 2α
2 2 4 2
x 2 (1 − 2 sin2 α )
= B
��� � ��� � x ( x − 1) x − x x4 − x2 = ,令 PA • PB = y ,则 y = , x2 + 1 x2 + 1 x2 + 1
| PF1 |i| PF2 | =
(A)2 (B)4 (C) 6 (D) 8 8.B【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双曲线定义、几何性质、余弦定理,考查转化的数学思想, 通过本题可以有效地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运算能力. 【解析 1】.由余弦定理得 cos ∠ F1 P F2 =
| PF1 |2 + | PF2 |2 − | F1 F2 |2 2 | PF1 || PF2 |
D1 A1 D A O B1
C1
C B
面 AC D1 所 成 角 相 等 , 设 DO ⊥ 平 面 AC D1 , 由 等 体 积 法 得 VD − ACD1 = VD1− ACD , 即
1 1 S ∆ACD1 ⋅ DO = S∆ACD ⋅ DD1 .设 DD1=a, 3 3
则 S∆ ACD1 =
7.C【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值域,考生在做本 小题时极易忽视 a 的取值范围,而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得 a+b= a + 题者的用苦良心之处. 【解析 1】因为 f(a)=f(b), 所以|lga|=|lgb|, 所以 a=b(舍去) ,或 b =
1 ≥ 2 , 从而错选 D,这也是命 a
2010年高考文科数学真题试卷及部分答案(全国1卷word版)

及答案( 1-18 题答案)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一、选择题 ( 1) cos300°=
文科数学(必修 +选修 I )
第 I卷
3B)
2
1
( C)
2
3
(D )
2
( 2)设全集 U=( 1,2, 3,4,5),集合 M =( 1,4),N=( 1,3,5),则 N ( C,
x 轴的对称点为 D.
(Ⅰ )证明:点 F 在直线 BD 上;
(Ⅱ )设 FA
8
FB
,求△ BDK 的内切圆 M 的方程 .
9
2010 年高考文科数学参考答案 (全国卷 1)
1.C 2.C 3.B 4.A 5.A 6.D 7.C 8.B 9.D 10.C 11.D 12.B
13.(-2, -1)并 (2,+ 无穷 )
(B)45 °
(C)60 °
(D)90 °
(7) 已知函数 f(x)= lg x .若 a≠b,且 f(a)=f(b),则 a+b 的取值范围是
(A )(1, +∞)
(B ) [1,+ ∞]
(C)(2,+ ∞)
(D)[2,+ ∞ )
(8) 已知 F 1、 F 2 为双曲线 C:x2 -y2 =1 的左、右焦点,点 P 在 C 上,∠ F 1PF2=60°,则
(A )5 2
(B)7
(C)6
(D)4 2
(5)(1 - x)2(1- x )3 的展开式中 x2的系数是
(A) - 6
(B)- 3
(C)0
(D)3
da2010年高考数学广东(文)

π 3 . 6 2
π , 2
2π 4. π 2
π . 5
∴ f ( x) 3sin 4 x
(3)由 f ∴ cos
π π 9 π 3sin 3cos , 3 6 5 4 12
3 . 5
x ≥ 0,y ≥ 0, x ≥ 0,y ≥ 0, 12 x 8 y ≥ 64, 3 x 2 y ≥ 16, 即 6 x 6 y ≥ 42, x y ≥ 7, 6 x 10 y ≥ 54. 3 x 5 y ≥ 27.
0) , B(4, 3) , C (2, 5) , D(0, 8) 处的值分别是 z 在可行域的四个顶点 A(9,
设 A 表示随机事件“5 名观众中任取 2 名,恰有 1 名观众年龄为 20 至 40 岁” ,则 A 中的基 本事件有 6 种:
Y1 A1,Y1 A2,Y1 A3,Y2 A1,Y2 A2,Y2 A3 ,
故所求概率为 P ( A)
6 3 . 10 5
F
18. (本小题满分 14 分) (1)证明: ∵点 E 为 AC 的中点,且 AB BC,AC 为直径, ∴ EB ⊥ AC . ∵ EC ⊥ 平面 BED ,且 BE 平面 BED , ∴ FC ⊥ EB . ∵ FC∩ AC C , A ∴ EB ⊥ 平面 BDF . ∵ FD 平面 BDF , ∴ EB ⊥ FD . (2)解:∵ FC ⊥ 平面 BED ,且 BD 平面 BED , ∴ FC ⊥ BD . 又∵ BC DC , ∴ FD FB 5a . ∴ VE FBD
2
∴ sin 1 cos
4 . 5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 解: (1)因为在 20 至 40 岁的 58 名观众中有 18 名观众收看新闻节目,而大于 40 岁的 4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0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文科)
本试卷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时,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座位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作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Sh V 3
1
=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3,2,1,0=A ,{
}4,2,1=B 则集合=⋃B A A. {}4,3,2,1,0 B. {
}4,3,2,1 C. {}2,1 D. 解:并集,选A.
2.函数)1lg()(-=x x f 的定义域是
A.),2(+∞
B. ),1(+∞
C. ),1[+∞
D. ),2[+∞ 解:01>-x ,得1>x ,选B.
3.若函数x x x f -+=33)(与x x x g --=33)(的定义域均为R ,则 A. )(x f 与)(x g 与均为偶函数 B.)(x f 为奇函数,)(x g 为偶函数 C. )(x f 与)(x g 与均为奇函数 D.)(x f 为偶函数,)(x g 为奇函数 解:由于)(33)()(x f x f x x =+=----,故)(x f 是偶函数,排除B 、C 由题意知,圆心在y 轴左侧,排除A 、C 在AO Rt 0∆,
210==k A OA ,故505
1
0500=⇒==O O O A ,选D
7.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A.
54 B.53 C. 52 D. 5
1
10.在集合{}d c b a ,,,上定义两种运算○+和○*如下
那么d ○*a (○+=)c
A.a
B.b
C.c
D.d
解:由上表可知:a (○+c c =),故d ○*a (○+=)c d ○*a c =,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一)必做题(11~13题)
11.某城市缺水问题比较突出,为了制定节水管 理办法,对全市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进行了 抽样调查,其中4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分别为 (单位:吨)。
根据图2所示的程序框图,若分 别为1,1.5,1.5,2,则输出的结果s 为 2
3
. 第一(1=i )步:11011=+=+=i x s s
第二(2=i )步:5.25.1111=+=+=i x s s 第三(3=i )步:45.15.211=+=+=i x s s 第四(4=i )步:62411=+=+=i x s s ,2
3641=⨯=s 第五(5=i )步:45>=i ,输出2
3
=s
(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14.(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在直角 梯形ABCD 中,DC ∥AB,CB AB ⊥,AB=AD=a ,CD=2
a
,点E,F 分别为 线段AB,AD 的中点,则EF=
2
a
解:连结DE ,可知AED ∆为直角三角形。
则EF 是DEA Rt ∆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为
2
a . 15.(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极坐标系),(θρ)20(πθ≤≤中,曲线1)sin (cos =+θθρ与
1)sin (cos =-θθρ的交点的极坐标为 .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某电视台在一次对收看文艺节目和新闻节目观众的抽样调查中,随机抽取了100名电视观众,相关的数据如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4,弧AEC是半径为a的半圆,AC为直径,点E为弧AC的中点,点B和点C为线段AD的三等分点,平
5
面AEC外一点F满足FC⊥平面BED,FB=a
(1)证明:EB⊥FD
(2)求点B到平面FED的距离.
(1)证明: 点E为弧AC的中点
19.(本题满分12分)
某营养师要求为某个儿童预订午餐和晚餐.已知一个单位的午餐含12个单位的碳水化合物,6个单位的蛋白质和6个单位的维生素C;一个单位的晚餐含8个单位的碳水化合物,6个单位的蛋白质和10个单位的维生素C.另外,该儿童这两餐需要的营状中至少含64个单位的碳水化合物和42个单位的蛋白质和54个单位的维生素C.
如果一个单位的午餐、晚餐的费用分别是2.5元和4元,那么要满足上述的营养要求,并且花费最少,应当为该儿童分别预订多少个单位的午餐和晚餐?
解:设为该儿童分别预订x 个单位的午餐和y 个单位的晚餐,设费用为F ,则F y x 45.2+=,由题意知:
64812≥+y x
4266≥+y x 54106≥+y x 0,0>>y x
画出可行域:
变换目标函数:4
85F x y +-
=
(2)当32≤≤x 时,120≤-≤x
)32()4)(2()2()(≤≤--=-=
x k
x x k x f x f
当02≤≤-x 时,220≤+≤x
)02)(2()2()(≤≤-+=+=x x kx x kf x f
当23-≤≤-x 时,021≤+≤-x
)23)(4)(2()4)(2()2()(2-≤≤-++=++⋅=+=x x x k x x k k x kf x f
)23(),4
-≤≤-x
)0≤x )2≤
)32≤≤x
c . 当1-<k 时12
-<-k ,k
k 1-
>- 此时:2min max )3()(,)1()(k f x f k f x f -=-=-=-=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曲线2:nx y C n =,点),(n n n y x P )0,0(>>n n y x 是曲线n C 上的点,...)2,1(=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