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2010年2月)
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特色2

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特色
“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教材
课程教材为黄源深教授主编的2009年版《综合英语教程5》(第二版),辅以专任教师的写作讲授。
阅读教材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多个领域。
写作部分涵盖Sentence Clarity, Sentence Variety, Paragraphing, Coherence, Conciseness, Thesis Statement,Transitions等重要英语写作概念,课文后配以大量写作练习,重点训练说明文与议论文的写作技能。
“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课堂活动
“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以精读课文为范本,以强化阅读理解为主要目的,以教师讲解、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从阅读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学习用英语系统准确地表达思想,组织文章,在学生写作作业的基础上,通过点评与多稿写作,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作业
学生平时需要预习课文,阅读指定材料,做适量阅读理解练习或写作训练。
学生需在期末时将一学期的习作整理结集,以Portfolio的形式,附以总结学习心得的Reflective Letter,由教师抽查评阅打分。
学术用途英语写作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背景
本文所讨论的学术用途英语写作课程是针对某地方大学非英语专业以英语学习为第二学 士学位的本科在读生而设计的。他们中大多数就读于理工科专业,英语水平属中等偏上。学 习英语二学位的前提条件是需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英语写作方面,这些学生之前 的学习经历是典型的中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反映(蒋宇虹 2005; Yang et al. 2006)。 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阅读为主导的受制于考试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将写作看成是一种从属 技能,而学生认为写作是大学英语考试中令人讨厌的部分。长期以来,在许多大学中,大学 英语写作教学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精读课的扩充。教师给学生布置基于其所学精读课 文主题基础之上的写作任务;而另一种更像是对四级考试写作的一种准备。教师讲解写作技
因为此学术用途英语写作课程将在计算机辅助形式下进行,在需求分析过程中,我们 也考虑了教学环境和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多媒体辅助环境下学习英语是需要技术支持 的,学生须具备适当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完成一项写作任务更加依赖于资料的网上搜索或电
137
学术用途英语写作课程设计
脑键盘输入。那些没有接触过这些技术的学生可能会处于劣势,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低收入 家庭以及不发达地区的学生,这是极其敏感的问题。在先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 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差,阻碍了他们的学习,增加了他们语言学习的焦虑感。应该努力帮助 这些学生,让他们不至于因为技术上的障碍和经济上的困难而在学习上落后于同班学生。我 们认为教师应该努力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中,同时,社会或道德方面的因素也应给 予充分的考虑。因此,在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如如何应用微软文字处理软件 进行写作,应该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指导。另外教学内容也应包括同伴作文反馈方法以及 修改技巧。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

5
任大会发言人,还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获得大会好评。 ►研究领域与学术成果 研究领域为当代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女性主义与翻译、翻译史等。出版有学术 专著《重写与制约:从女性主义角度论<傲慢与偏见>的中译本》、国家级规划 教材《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等,并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 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展多项科研项目。目前主持的项目有上海市“浦江人才 计划”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211 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高校 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 ►授课情况 多年来主要担任翻译课教学工作,已开设过的课程主要有:翻译理论与实践、文 献翻译、英汉互译、精读、写作等。 ►获奖情况 教学期间,曾获“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Nation-State, and the Globalisation of British Aestheticism。
►研究领域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英文学关系、现代化理论、译介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化
研究、英国社会政治文化分析。
►学术成果
公开发表的论文:
1、‘Aristocracy for the Common People: Chinese Commodities in Oscar
1
1.陈琦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
男,1982 年生。文学博士,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个人经历及获奖情况
2000 年 9 月至 2004 年 6 月,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文科基地班),获文
高级英语阅读教程课程设计

高级英语阅读教程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想要提升英语阅读水平的高级英语学习者设计的。
通过讲解不同领域的英语阅读材料,学习者将会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量,并进一步了解英语阅读的技巧和策略。
本课程将分为6个部分:文化、经济、科技、环境、政治和历史。
每个部分将会包含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练习。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阅读多种不同主题和难度的英语文章,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扩充学习者的英语词汇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内容。
•帮助学习者学习练习自己的英语阅读技巧,包括速读和理解长句等。
•向学习者介绍英语阅读的不同形式,例如科技、环境、历史、经济和政策等。
•帮助学习者学习共享、合作、批判性思维和判断等重要能力。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小组讨论和实际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向学生介绍每种不同类型(例如科技、环境、历史、经济和政策)的阅读技巧和策略,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案例分析进行练习。
教师还将特别讲解一些常用的词汇和语言结构。
4. 教学材料本课程将使用下列各类英语文章以及阅读练习:文化1.The Art of the Renssance2.Famous Novels and Their Authors3.The Symbolism of Color in Art经济1.The Stock Market Crash of 19292.The Rise of China’s Economy3.The United States Trade Deficit科技1.The History of Computers2.Nanotechnology and its Future Applications3.The Importance of Cybersecurity环境1.Climate Change and the Arctic2.Endangered Species Conservation3.Oil Spill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政治1.The Cold War and its Aftermath2.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3.The European Union and Brexit历史1.The American Revolution2.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3.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5.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将以小组讨论和每周的阅读练习为基础。
2011年翻译硕士MTI参考书目

北京外国语大学1.《中式英语之鉴》Joan Pinkham 、姜桂华著,200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著,2002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著,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4.《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罗进德主编,2004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非文学翻译》,李长栓著,2009年9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6.《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初试无参考书,以下为复试参考书目:1.《实用翻译教程(修订版)》,刘季春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英汉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穆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英语口译教程》,仲伟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商务英语口译》(第二版),赵军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5. 有关英语八级考试的书籍,以及英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百科知识的书籍湖南师范大学暂无,复试科目为:听力、英语写作南京大学暂无,可用近年来国内出版的英语专业高级阅读、翻译、写作教材,以及任何大学语文教材南开大学暂无,参考《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南》,外研社同济大学翻译硕士英语:暂无参考书,建议考生多阅读国内外英文报刊杂志,扩大词汇量,扩宽视野,培养中西文化比较意识。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不设具体参考书目,希望考生关注时事,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英语翻译基础:1.《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翻译基础》,刘宓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西南大学1.《实用汉英翻译教程》,曾诚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英译汉教程》,连淑能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南大学翻译硕士英语,暂无英语翻译基础:1.《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方梦之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2.《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应用文写作》,王首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中山大学翻译硕士英语:1.英美概况部分参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朱永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其它部分不列参考书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参照教指委公布的考试大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翻译硕士英语:不根据某一教科书命题英语翻译基础:1.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2.《翻译研究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3.《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不根据某一教科书命题北京师范大学1.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教程高级本学生用书第二版第4册课程设计

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教程高级本学生用书第二版第4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 - 掌握高级英语阅读技能,包括但不限于阅读理解、语法分析等; -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熟练掌握各种写作技巧; - 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拓展知识面。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方面: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本中的相关文章,进行词汇量扩展、文法知识总结,并通过练习题提高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语法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对语法的敏感度,并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写作技巧通过讲授英语写作规范、例文分析、作文练习等,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表达上更加自如。
4. 综合应用通过选取相关话题,提供相关素材,以学生的英语阅读、语法分析、写作技巧为基础,开展英语实践活动,不断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老师的讲解,对语言知识进行解释和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2. 组内讨论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3.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直接应用所学知识,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并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作业布置定期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并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四、教材选择本课程主要以《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教程高级本学生用书第二版第4册》为教材,该教材涵盖了本课程内容所需的各种知识点,并且具有难度适宜、内容丰富、自学性强等特点,很适合用来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教材。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评估主要以平时表现、作业、考试为主要依据。
其中,平时表现占比例较大,包括每堂课的参与度、互动情况等。
同时,会定期进行考试,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业也有一定的占比。
六、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掌握英语阅读技能,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温州二中《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纲要

温州二中《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纲要温州二中《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2.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3.教学材料:选编教材4.授课课时:36课时5.主讲教师:吴志荣、吕秋华、赵若扬、项纸陆6.授课对象:高一高二学生二、课程背景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所在,也是浙江省高考英语科重点考察要求。
近几年,由于学生英语课外阅读严重不足等问题,我校三个年段(尤其是高一高二段)的学生英语读写状况不甚理想。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的开设,正是针对学生中读写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式地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与必修课的人教版教材以话题为中心,听说读写技能面面俱到不同的是,《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句型、段落和篇章作为为各个章节的不同关注点来整编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两项技能。
通过教材中适当的阅读材料的学习,兼顾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目标语言的学习、结构框架的了解,培养他们对语言信息的敏感度,扩大词汇量,提高句型和习惯表达方式使用的自觉意识,从而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三、课程目标1. 掌握常见英语阅读和写作技能,通过阅读促进语言理解,通过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熟悉并掌握常见话题的词汇、句型,能够理解阅读文本中词汇和句型的含义与功能,能够在写作中准确使用跟话题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3. 掌握基本的英语学习策略,能够根据自身基础、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学习条件等合理地应用相关策略,促成有效的英语学习。
4. 扩展文化知识,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以及中外文化差异,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
5. 强化英语学习兴趣,逐渐形成稳定的积极的学习动机。
四、课程内容第一章五种基本句式学习与运用(4课时)第一节主谓及主系表结构第二节主谓宾及主谓双宾结构第三节主谓宾补结构第二章三大从句学习与运用(4课时)第一节定语从句第二节状语从句第三节主语从句第三章连接手段的运用(3课时)第一节并列连接词第二节从属连接词第三节其他连接手段第四章阅读与写作中的段落结构(4课时)第一节范文赏析--主题句与支撑句第二节模仿与运用第五章短文常用句式(4课时)第一节阅读与赏析第二节模仿与运用第五章篇章结构(5课时)第一节几种常见文体的篇章结构赏析第二节模仿与运用第六章篇章阅读与写作(12课时)第一节篇章结构特点与主题表达第二节叙述文阅读与写作第三节议论文阅读与写作第四节描述加议论文阅读与写作第五节说明文阅读与写作第六节作文指导与考核五、课程实施1.实施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2.组织形式:自主选课走班教学3.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一学年共36课时,共2学分4.教学设备:多媒体5.班级规模:30人六、课程评价评价结果分三档,优秀(20%)、合格、不合格(没有比例要求)。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高级英语》阅读实践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高级英语》阅读实践发布时间:2022-12-27T06:42:59.408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7期作者:刘玉梅[导读] 本论文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以张汉熙《高级英语》为阅读教学材料,分层设计阅读教学过程,并针对课程特点,创设高阶思维问题,实现课程所要求的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能。
刘玉梅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摘要:本论文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以张汉熙《高级英语》为阅读教学材料,分层设计阅读教学过程,并针对课程特点,创设高阶思维问题,实现课程所要求的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能。
关键词:教育目标分类法;分层设计;深度阅读;思维品质一、引言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提出,对外语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包括“外语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应当“融合语言学习与知识学习,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此,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是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级英语阅读是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主干必修课程,与其他先修英语课程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以张汉熙主编、王立礼编的《高级英语》(第三版重排版)是各大院校外语专业所采用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的综合性和难度比较高,由于课文的编写全部出自英美等国的多种刊物和杂志,有较高的修辞及写作水平和较高雅的语言内涵。
教材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拓展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以本教材开展的阅读课程对于学生高阶思维品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此,课程应当指向用文本内容和语言理解思考和表达思想的人,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效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
Advanced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Course
2010年2月26日
一.课程类型:大学英语专题课
二.教学对象:本校已通过北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三级英语课程的各系本科生, 考试成绩优秀者(80分以上)。
三.教学时数:周学时2。
四.课程长度:一学期。
五.学分:2
六.教材与进度安排:本课程采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材《大学英语高级教程——阅读与写作》(第二版),本学期完成教材十个单元的教学量,其中七单元精讲每两周4课时完成一个读写单元),另外三单元略讲或指导阅读。
七.任课教师及班数:共八个班,每班不超过25人。
苏勇(副教授) 1,2,3班
董欣(讲师) 4, 5, 6 班
柯彦玢(副教授) 7,8、9班
八.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满足学生在完成英语四级课程之后继续学习的要求。
2.要求:
1)学生上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单元阅读部分(1-3小时量)。
2)上课时带阅读疑难问题,提问解决。
上课时应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3)本学期要求完成3篇作文,篇幅400-600字,交打印稿。
4)按照教师指导在课下部分互阅互评习作。
3.考试:考试主要评估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课堂讨论,作文,考勤),期末为开卷考试,学生可带字典等一切工具书(笔记本电脑除外),独立
答卷。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九.报名时通知学生买课本,并预习第一单元的课文。
3月1日开课。
具体时间安排:本学期共16周(2010年3月1日—6月20日)
第一周:3月1日— 3月5日课程介绍,学习第一单元(College Pressures)课文部分。
第二周:3月8日—3月12日完成第一单元(College Pressures)课文部分,课堂讨论,布置第一次作文
第三周:3月15日—3月19日完成第一单元写作部分。
学习第二单元(Education and Discipline)课文部分。
第四周:3月22日—3月26日收第一次作文,继续学习第二单元(Education and Discipline)课文,完成第二单元的Mimetic Writing 部分。
第五周:3月29日—4月2日学习第三单元(Workers)的课文部分。
第六周:4月5日—4月9日讲评第一次作文,完成第三单元作文部分并布置第二次作文。
第七周:4月12日—4月16日学习第四单元的课文部分(Reflection of An Elitist)。
第八周:4月19日—4月23日收第二次作文,继续讲解第四单元的课文,完成第四单元的作文部分。
(23日周五全校运动会,停课一天)
第九周:4月26日—4月30日学习第五单元(The Family out of Favor)的课文部分。
第十周:5月3日— 5月7日继续学习第五单元(The Family out of Favor)的课文,讲评第二次作文。
第十一周:5月10日—5月14日完成第五单元的作文部分并布置第三次作文,学习第六单元(Friends, Good Friends—and Such Good Friends)的课文部分。
第十二周:5月17日—5月21日学习第七单元的课文(The Art of Loving)。
第十三周:5月24日—5月28日继续学习The Art of Loving. 完成第七单元的作文部分,收第三次作文。
第十四周:5月31日— 6月4日学习第十单元的课文(The Language of Oppression)
第十五周:6月7日— 6月11日继续学习第十单元的课文,讲解第三次作文。
第十六周:6月14日—6月18日完成补充课文的其它内容,讲解期末考试的题型与时间安排。
(注: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安排待学校另行通知。
)
期末考试时间由大学英语教研室统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