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现代化现状和发展 共44页
河北省易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4年1月刊46水 土 工 程DOI:10.16815/ki.11-5436/s.2024.01.022河北省易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杜永亮1,公衍华2(1.中农环境工程设计河北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000;2.沂水县水利工程保障中心,山东 沂水 276400)摘要:河北省易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近年来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该文介绍了当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现状,分析发现仍存在规划设计不完善、建后管护不到位、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
可通过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完善建后管护机制、提高农户参与意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强化农业基础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推进易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管护;水利设施;节水灌溉;农业基础设施;易县杜永亮,公衍华. 河北省易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J]. 农业工程技术,2024,44(1):46~47+62.2023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是连续第12年在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国务院相关部门也相继制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指导意见,充分说明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国家粮食安全考核的重要内容[1]。
在水资源紧缺、建设用地需求增加、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制约日益凸显的形势下,立足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走内涵式、集约式发展粮食生产道路势在必行,是提高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
1 易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易县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 2534 km 2,辖 28 乡镇(处),共469个行政村,总人口 58 万,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农业县。
易县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高爽,冬季寒冷少雪;日照充足,多年作者简介:杜永亮(1986—),男,河北石家庄,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农业工程、水利工程设计等工作。
成都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南方农业South China Agriculture第16卷第1期Vol.16No.12022年1月Jan.2022随着天府国际机场的开通,不仅加快了成都机场国际化发展,也进一步加大了成都市对外开放的能力,成都市在持续巩固中国西部地区金融、经济、科技、文化中心等地位的同时,也全面开启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在全国大都市快速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需求不断加大,对休闲农业的向往不断加强,大都市近郊区农业集约高效、多功能复合的发展都市农业成为必然趋势,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也从城郊农业发展阶段逐步进入现今的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阶段[1],都市农业已经成为成都市近郊区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模式之一。
成都市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完善,形成一系列符合当地区域战略、目标定位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作为西部经济中心,成都市对西部地区各城市的发展起着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其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对西部地区城市近郊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通过查阅论文发现,近五年关于成都都市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2-3]、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1]、成都市休闲农业[4-5]、推进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6]等方面,较少论文针对成都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1发展概况成都市水资源丰富,年总降水量为798.3~1541.0mm ,地形地貌多样,其中平原占40.1%,山地占32.3%,丘陵占27.6%,种植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71.9亿元,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72.7%,同时,成都市左临龙门山,右靠龙泉山,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拥有悠久的古蜀农耕文化,促使都市农业载体逐年增加,到2020年末培育家庭农场达9223家,全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1.3亿人次,龙泉驿区双槐村、温江区幸福村、崇州市五星村、蒲江县金花村、新都区回南社区、郫都区青收稿日期:2021-09-28作者简介:钟佳利(1992—),女,四川遂宁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规划研究。
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卫平(重庆市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农业服务中心,重庆404500)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分析了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保护农业环境的对策,以期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经济,保证粮食安全。
关键词农业环境;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5-0201-02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in ChinaZHANG Wei-ping(Agricultural Serve Center of Qingshui Tujia Nationality Town of Yunyang County in Chongqing City,Chongqing404500)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industry in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The existing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in China were analyz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in China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use the natural resources rationally,develop agricultural economic,ensure the food security.Key words agriculture environment;problem;countermeasures农业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增加了投入,减免了农业税,推广了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良种良法配套栽培,因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8年获得丰收,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达51400万t,使全国人民丰衣足食,社会稳定[1-2]。
44农业结构变革与苏南土地流转 ——一项关于开弦弓村的实证研究1

【原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八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第50-77页】农业结构变革与苏南土地流转——一项关于开弦弓村的实证研究1◇郭爱民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摘要:1998年以来,在以开弦弓为代表的苏南乡村,在传统的“稻桑”农业和新兴的“鱼蟹套养”农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利润差别。
富有养殖经验的农家租赁天然水面、耕地,经营“鱼蟹套养”;愈来愈多的农家把责任田转租给养殖户,从事二三产业。
养殖农户从土地上获取了较高的利润,非养殖户得到了远高于其从事“稻桑”农业收入的高额地租。
土地流转快速展开,常年下的土地流转率高达17%。
土地的快速流转、农业结构转型的基石就在于“鱼蟹套养”农业结构带来的农业劳动效率的巨幅增长。
关键词:农业结构;土地流转;开弦弓;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开弦弓,学名“江村”2,太湖之滨一个普通的村落。
村子东西两侧分别是东庄荡、西庄荡等天然水面,弯弓形的小清河呈东西走向,沟通两个湖荡,融入太湖水体。
开弦弓包括四个自然村:南村、北村、荷花湾、西草田。
南村、北村以小清河为界,荷花湾分布在西庄荡的内侧,荷花湾位于东庄荡的外围。
一、研究的缘起1936年以来,到开弦弓考察的中外学者甚众,他们视开弦弓为中国或江南农村的缩影,进行研究。
这些研究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对开弦弓经济与社会的综合研究。
一是费孝通先生的研究。
1936年夏,费先生在开弦弓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内容涉及家庭、财产、生活、土地、蚕丝、贸易等问题。
以这次调查为基础,他在伦敦经济学院完成博士论文——《中国农民的生活》,并于19391本文的写作,受到了导师庞卓恒先生、慈鸿飞先生的悉心指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南京师范大学高峰和谢舜方教授为我提供的江村调查机会。
感谢吴江市的许多机构和朋友在收集资料过程中提供的方便和帮助,他们是:吴江市委宣传部、吴江市档案馆、七都镇政府、开弦弓村民委员会、于孟达、曹雪娟、陆虎荣、王庆、左广玉、吴佩英、钱文美、王志萍、倪凤林、王建明、姚富坤、徐国奇、谈雪荣。
2024年农业工作计划6篇

2024年农业工作计划6篇农业工作计划篇1以来,我局认真贯彻中央、省、__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强力夯实农业基础,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着力发展农业“三品”工程,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种植业平稳发展,预计全市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25.6万亩,其中水稻55.6万亩、预计产量18.03万吨;玉米8.1万亩、预计产量1.96万吨;豆类3.2万亩、预计产量0.57万吨;花生18.94万亩、预计产量3.26万吨;蔬菜36.5万亩、预计产量66.8万吨,甘蔗6.7万亩、预计产量38.2万吨、产值2.17亿元,其它2.96万亩等。
面积和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促进农业生产向高质、高产、高效、安全、环保方向发展。
2、茶叶生产发展迅速茶叶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新种植规模的茶园面积13000亩,全市茶园总面积增至73400亩,预计茶叶总产量4000吨,增长11.1%,总产值15亿元。
3、牧渔业健康发展,我市畜禽产肉总量7.11万吨,同比下降2.23%。
生猪饲养量稳中有降,比去年下降2.84%;牛只饲养量5.8万头,同比增加6.64%,其中存栏量4.6万头、出栏肉牛1.2万头;三鸟饲养量稍有回升,同比增长1.87%。
全年畜牧业总产值19.6亿元,同比增长5.35%。
全市水产养殖面积4815公顷,渔业总产量28905吨,同比增长5%。
其中养殖产量28347吨、江河捕捞量558吨,种苗生产面积57公顷,孵化鱼苗49500万尾,种苗培育6800万尾,投放鱼种吨。
渔业总产值3.0686亿元,同比增长5.2%。
二、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一)有序推进土地资源整合和确权试点工作10月16日印发了《__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镇(街)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路径

第三产业是带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力量,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林业是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基础产业形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第三产业已成为林业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支撑林业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林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国有林场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发挥了骨干带动作用,是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国有林场改革后,国有林场功能定位为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提供生态公益服务,因此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不砍树也致富”,逐步成为各国有林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1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以下简称高峰林场)创建于1953年3月,是13家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直属国有林场之一[1]。
高峰林场场部位于南宁市,在职人员2578人:按文化程度分,研究生66人(含博士研究生1人)、本科633人、大专477人、中专及以下1402人;按职称分,高级54人(含正高2人)、中级401人、初级266人、其他1857人。
高峰林场经营面积10万hm 2,林地分布在广西12个市、49个县(市、区),森林蓄积量700万m 3,森林覆盖率达87%。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峰林场形成了以营林为基础、以林产工业为支柱、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被誉为国有林场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先后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等。
2022年,高峰林场资产总额128亿元,总产值46.06亿元,总收入19.5亿元。
2第三产业发展现状2.1产业构成依托丰富的资源和突出的区位优势,高峰林场实施“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大三产”的产业发展战略,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
1)自筹资金建设了六塘工业集中区,引入合作伙伴建设了高峰活动中心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高峰城-大型智慧物流仓储中心等一大批土地开发项目。
2)2016年,高峰林场投资13亿元建设了广西高峰森林公园,正式进军生态旅游业,2019年开园运营以来,累计接收稿日期:2023-03-18作者简介:宋思燕(1988—),女,云南玉溪人,硕士,经济师,从事工商管理研究。
南昌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南昌市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东南部地势平坦,西北部丘陵起伏,呈现“二山三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地理特征。
土地总面积74.32万hm2,其中农用地47.37万hm2(耕地资源26.23万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5.29%)。
由此可见,南昌市农用地以耕地为主,农业是南昌市重点产业。
受地形地貌特征影响,南昌市耕地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丘陵及山地分布较少,有利于农业发展。
此外,为彰显省会担当,南昌市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截至2021年,拥有全省11个地级市中最多的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1家),龙头企业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共9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5家,直接建立基地1276个,现代农业发展态势向好。
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南昌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提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对策,以期为南昌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1南昌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1.1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1.1.1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稳步提升为了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南昌市安排农机专项资金开展种植环节机具补贴,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202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795.3MW,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2%,分别比2017年增长14.04%、4.25%。
此外,《江西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3万MW以上,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南昌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显示,202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000MW以上,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南昌县现代农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提到,力争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农机总动力保持平稳增长。
由此可见,南昌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与全省保持同步,其中南昌县作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县,其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走在全省、全市各县区前列。
县域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科技兴农县域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胡慧颖(江西省铅山县农业农村局,江西铅山 334500)摘 要 铅山县是江西省粮食生产大县,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当地种业的发展与江西省粮食生产安全密切相关。
结合铅山县粮食生产实践,总结了铅山县种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为县域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种业;粮食;铅山县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要加快种业现代化发展,这就需要积极转变农作物育种方向,将种业在农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粮食生产由数量型过渡到质量安全型,为粮食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1]。
水稻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水稻种植总面积近20%,水稻单产比印度的产量高近1倍,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制种技术水平较高,尤其是杂交稻的育种及制种技术[2]。
近年来,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受到水稻优良品种研发以及推广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优质水稻品种在市场上未建立起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品牌,在国内国际高端市场上发展优势不明显[3]。
江西省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水稻生产区,其中铅山县等县域作为重要的水稻生产县,其水稻的发展情况与该省水稻产业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而水稻产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即为种业发展[2]。
随着农业市场经济形势不断变化,江西省在201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指导下深入贯彻实施、推进种业改革,铅山县在此背景下积极响应政策,在种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结合铅山县实践,对县域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等方面开展相关探讨。
1 铅山县种业发展现状铅山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位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资源丰富、降水量充足、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发展粮食作物,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近年来,铅山县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立足县情,积极推进农业、种业强县的战略,在财政资金以及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采取多种措施,以促进种业健康发展、推动县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