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体系[1]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电大考试《电子政务》考题库及答案

2019-2020年电大考试《电子政务》考题库及答案

《电子政务》完整版小抄(已排版)一、名词解释(共20个)1、电子政务:为推动和适应社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借助最新的万维网(INTERNET)技术在政府内部实现政务的迅速,高效,安全的运作,同时面向公众、企业提供方便,有效,迅速的服务。

2.电子政务体系:基于万维网(INTERNET)技术实现的运做架构,架构包含所需的“软件”(应用软件,组织结构)和“硬件”(网络、设备)。

3.政务内网:按最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划分,政务内网为各付省级以上的政府机构内所构建的网络,而且这种网同其它网是物理隔离的。

4.政务外网:政府部门之间由于协同办公的需要而建立的专用网络,它同政府内网物理隔离,同INTERNET网逻辑隔离。

它同其它网络逻辑隔离。

使得公民、企业可通过这些网进入政府外网办理各种手续、证书、执照等,享受到政府所提供的各种服务。

5.政府内门户:它是政府各部门进行协同办公的窗口。

它封装有政府部门之间办公的各项功能。

是政府部门的所有职员进行办公的平台,只有持有政府公务员身份口令的人员,在进行了身份认证后才能进入的门户网站。

6.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仅从字面而言,就是指政务外网及相应的硬软件设备。

但人们现在实际上已把它指为是除了各种政务应用系统之外的所有设备,它可用来开发、运行各种政务应用系统。

一般包含网络,设备,系统软件等。

7.专用网络平台:一般指用于专门业务的网络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系统,如税务、财政、银行专用网络平台等。

8.信息资源数据库:在网上一切信息的统称,一般包括文件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仓库、XML数据库等。

9.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在随IT技术的发展而增加,一般指防火墙、加密机、防病毒设备(硬软件)、防电磁干扰的屛蔽设备、入侵检测设备、容灾备份设备等,用于防止未经过授权的数据访问或恶意的系统攻击。

10.信息交换:这里特指电子政务中的信息交换,是指政府部门之间信息系统间的协同工作所进行的信息交换。

电子政务中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研究

电子政务中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研究

电子政务中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了政府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

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也成为了电子政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中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的研究。

一、电子政务中数据交换的意义在传统的政务运行中,往往需要大量的纸质文件和人力资源。

这使得政府工作效率低下,处理申请和答复公众的问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容易出现繁琐的流程和拖延时间。

而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电子政务出现了,并改变了政务运作的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数据交换和共享服务已经成为了政府机构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

采用电子政务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可以提高政府运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缩短处理时间。

二、电子政务中数据交换的实现方式在电子政务中,数据交换和共享服务主要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

数据交换平台是连接政府机构之间数据交流的桥梁,可以在不同的系统之间传输数据。

数据交换平台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可靠性、安全性和通用性。

其中可靠性指的是平台能够正常运行,不会因为某个环节出现错误而导致传输失败;安全性指的是平台采用足够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或者被攻击;通用性指平台可以与不同机构的系统接通,而不需要进行过多的配置。

三、电子政务中数据共享的实现方式数据共享是电子政务中另外一个关键的研究点。

在传统政务中,数据是由不同的部门记录和管理的,这使得政府机构之间的数据资源往往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地区。

而在电子政务中,数据共享可以将这些散落的数据集成在一起,使得政府机构可以在相互之间共享数据。

数据共享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同一数据标准、统一标识和统一查询接口。

同一数据标准指数据共享需要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以便不同机构的系统可以解读数据。

例如,数据标准可以采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作为数据交换格式,这是一种通用的标准,支持跨平台交换数据。

统一标识指数据共享需要统一的数据名称和标识,以便不同机构可以直观地理解数据。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政府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安全成为了政府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因为一旦政府重要数据泄露,可能会对政府信息化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成为了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需求电子政务系统作为信息型的政府服务机构,其所携带的数据量不可谓不庞大。

其中,包含了政府部门的公文交换、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公共财务等各个领域的数据。

这些数据的存储、处理、交换和共享是政府无法绕过的难题。

然而,在数字化时代,这些数据面临着来自互联网、恶意软件和黑客攻击等多种威胁。

而政府作为一个大数据存储和交换的机构,安全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一旦泄露,将引发群众恐慌和责任追究。

因此,政府在信息安全方面不断加强投入、完善制度、强化技术手段成为必然。

二、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框架数据安全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通过法制、技术措施和管理三方面来全面保护政府大数据安全。

为此,构建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是至关重要的。

(一)法律制度保障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需要依赖法律法规体系来进行保护,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电信法、网络安全法等等。

其意义是将知识产权的安全性纳入法制体系和国家基本安全战略,为数字化政府及其相关产业和知识产权安全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二)技术手段保障在实现电子政务数据安全保障方案的过程中,技术手段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利用密码学基础技术来保护数据加密、数字证书技术来实现数字身份识别和认证、入侵检测和防范系统来保障网络安全、双因素认证等,均是数据安全保障方案中最为常见的技术手段。

(三)管理措施保障政府应该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以达到规范、科学、有效的管理目标,具体包括一些细节方面,如政府员工的网络行为要求,加强对网络攻击的防范,加强对安全检测和监测等方面的管理手段,才能使电子政务体系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得以真正有效的实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电子政务概论》2024-2025期末试题、期末筒答题及答案(试卷号:498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电子政务概论》2024-2025期末试题、期末筒答题及答案(试卷号:498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电子政务概论》期末筒答题及答案(试卷号:4988)一、筒答题1.电子政务为建立责任政府创造了哪些必要条件?答:电子政务为建立责任政府创造了必要条件:(1)电子政务需要优化的规范化管理做基础,这一基础给政府内部权责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精细化注入了必要的压力;(3分)(2)电子政务使政府的透明度提高,这使得来自行政机关内部外部的各种监督活动,因依据更加明确和充分而更具有效性;(4分)(3)电子政务密切了政府与公众间的关系,使社会公众更易于参与管理并对政府实施监督,促进政府履行责任。

(3分)2.简述政府机关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的目标。

答:政府机关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的目标就是要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一个集成的公务处理环境,使本机关的和政府系统所有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协同工作,共享信息和知识。

(2分)(1)通过建立机关内部和政府系统内部通信和信息发布平台,使本机关和政府系统内部的通信和信息交流快捷通畅,实现信息共享。

(2分)(2)实现无纸办公,使文件处理自动化。

(2分)(3)实现核心公务处理工作流自动化。

(2分)(4)各种保障性工作活动的自动化。

(2分)3.加拿大采取的农业信息服务方式有哪些?答:(1)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发布信息;(2分)(2)通过网上电子邮件提供信息咨询服务;(2分)(3)开设信息咨询免费电话,直接答复农民咨询的问题;(2分)(4)以传真或邮寄资料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1分)(5)派专家到农场现场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1分)(6)进行培训,教会农民如何咨询问题、如何获取信息、如何上传信息、如何使用信息等。

(2分)4.电子政务要在哪些运营理念方面进行变革?答:民主理念(1分),法治理念(1分),公平理念(1分),科学理念(1分),责任理念(1分),服务理念(1分),效能理念(1分),系统理念(1分),创新理念(1分),安全理念(1分)。

5.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的电子化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答:主要应用的方面有:公文处理(1分)、视频会议(1分)、事务处理(1分)、日程管理(1分)、流程监控(1分)、档案管理(1分)、信息服务(1分)、决策支持(1分)、信息资源管理(1分)、知识管理(1分)。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介绍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介绍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介绍1. 引言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政府各部门的资源,通过电子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和实现政务活动的一种行为形式。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Electron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是实现电子政务的技术支撑。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其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关键技术和架构设计等内容。

2.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是由各种硬件、软件和网络等技术要素组成的综合系统,用于协调、管理和支持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业务流程和资源共享。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本目标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并促进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3.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3.1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底层支撑,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它提供了物理和逻辑的基础,并为上层应用层提供支持。

3.2 平台层平台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中间层,包括网络平台、中间件、安全系统等。

它提供了数据通信、业务流程管理、安全保障等基本功能。

3.3 应用层应用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核心层,包括各种业务应用和支撑系统。

它通过实现电子化的政务流程,提供公共服务、行政执法、决策支持等功能。

3.4 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层,包括政府部门的各种数据资源。

它提供了各种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为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4.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构建离不开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持。

4.1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提供了可扩展和弹性的基础设施。

它能够快速响应不同规模的业务需求,并提供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计算资源。

4.2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能够处理和分析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资源,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国家开放大学22春“行政管理”《电子政务》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5

国家开放大学22春“行政管理”《电子政务》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5

国家开放大学22春“行政管理”《电子政务》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行政环境硬件包括()。

A.办公设施B.工具C.思想观念D.制度方法参考答案:AB2.试述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不同。

参考答案:1.应用的主体范围不同。

办公自动化的应用范围一般只是在政府机关内部,并且集中于办公人员的个人层面:电子政务的应用范围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内部,还包括政府部门之间、不同地区政府之间的应用、互动与共享,包括政府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应用与互动。

2.管理理念与着眼点不同。

办公自动化只着眼于政府机关内部各环节的管理,着眼于提高政府机关自身的办事效率,体现的是政府内部管理。

但电子政务不只是用来提高政府行政组织的办事效率,而且更注重运用网络技术来服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更注重如何方便公众获取政府的信息及其服务,方便公众对政府部门进行监督,实现政务公开。

3.应用的内容不同。

办公自动化的用户多为办公人员,服务对象是政府机关自身,应用的内容是政府机关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政府机关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共享与实时通信。

电子政务是以EDI和因特网为基础,用户范围要广泛得多,包括了其他政府机关及其所属工作人员、非政府公共机构、企业和公民。

3.政府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A.合法B.合理C.适应D.协调参考答案:ABCDA.电子政务B.电子商务C.远程教育D.数字电视参考答案:D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子政务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A.改善现有行政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信手段B.中间管理层的缩减C.管理幅度的增宽D.行政组织绩效的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参考答案:A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A.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目标的影响B.电子政务削弱以致取消了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分界C.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政府决策者的“有限理性”D.创立全新的行政方法和行政措施参考答案:D7.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功能有()。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与服务规范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与服务规范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与服务规范第一章电子政务平台概述 (3)1.1 平台定义与功能 (3)1.1.1 信息发布与共享 (3)1.1.2 在线办事与审批 (3)1.1.3 互动交流与咨询 (3)1.1.4 数据分析与监测 (3)1.2 平台建设背景与意义 (3)1.2.1 建设背景 (3)1.2.2 建设意义 (4)第二章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规划 (4)2.1 建设目标与任务 (4)2.2 建设原则与标准 (5)2.3 建设流程与进度安排 (5)第三章电子政务平台架构设计 (6)3.1 总体架构 (6)3.1.1 硬件基础设施 (6)3.1.2 软件系统 (6)3.1.3 信息资源 (6)3.1.4 应用系统 (6)3.1.5 安全保障体系 (6)3.2 技术架构 (6)3.2.1 数据层 (6)3.2.2 服务层 (6)3.2.3 接口层 (6)3.2.4 表示层 (6)3.2.5 安全层 (7)3.3 业务架构 (7)3.3.1 政务服务模块 (7)3.3.2 业务办理模块 (7)3.3.3 数据分析模块 (7)3.3.4 信息发布模块 (7)3.3.5 用户管理模块 (7)第四章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7)4.1 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7)4.2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8)4.3 信息资源安全保障 (8)第五章电子政务服务流程优化 (9)5.1 服务流程设计与优化 (9)5.1.1 服务流程设计原则 (9)5.1.2 服务流程设计方法 (9)5.1.3 服务流程优化策略 (9)5.2.1 服务流程监控 (9)5.2.2 服务流程评价 (9)5.3 服务流程持续改进 (9)5.3.1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9)5.3.2 实施持续改进措施 (10)第六章电子政务平台用户服务 (10)6.1 用户需求分析 (10)6.1.1 用户类型 (10)6.1.2 用户需求 (10)6.2 用户服务内容与形式 (11)6.2.1 用户服务内容 (11)6.2.2 用户服务形式 (11)6.3 用户服务评价与改进 (11)6.3.1 用户服务评价 (11)6.3.2 用户服务改进 (12)第七章电子政务平台安全保障 (12)7.1 安全需求分析 (12)7.2 安全体系设计 (13)7.3 安全防护措施 (13)第八章电子政务平台运维管理 (14)8.1 运维组织架构 (14)8.1.1 组织架构设置 (14)8.1.2 职责划分 (14)8.2 运维流程与制度 (14)8.2.1 运维流程 (14)8.2.2 运维制度 (15)8.3 运维监控与优化 (15)8.3.1 运维监控 (15)8.3.2 运维优化 (15)第九章电子政务平台绩效评估 (15)9.1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15)9.2 绩效评估方法与流程 (16)9.3 绩效评估结果应用 (16)第十章电子政务平台推广与培训 (17)10.1 推广策略 (17)10.2 培训内容与形式 (17)10.3 培训效果评价 (18)第十一章电子政务平台法律法规与政策 (18)11.1 法律法规体系 (18)11.2 政策制定与实施 (19)11.3 法律法规监督与执行 (19)第十二章电子政务平台未来发展展望 (19)12.1 发展趋势分析 (19)12.3 发展前景预测 (20)第一章电子政务平台概述1.1 平台定义与功能电子政务平台是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整合部门的业务流程、信息资源和服务,为企业及公众提供高效、便捷、透明、安全的政务服务的系统。

电子政务外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方案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方案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对此电子政务外网,卫士通采取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设计思路是:
1、对信息资产进行等级划分。
根据信息资产本身的重要性,进行业务的划分并参考国家相关标准,从信息安全和信息服务两个属性进行定级。
2、在等级障至关重要,一般而言,需要从网络管理、安全管理、重要的服务器、一般的服务器、安全终端等几个大的方面进行划分。
6、配套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其它配套的措施。
比如安全管理和安全运行等措施。
下图是按照上述思路实现的一个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保障体系。
图1 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保障体系设计框架
从图可以看出,省、市两级节点分为了三级和二级两种安全域,终端和服务器按照不同级别相应部署到各自的安全域中(在网络上采取了VLAN、防火墙、商密网络加密机、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等进行安全域的隔离与访问控制)。其中三级安全域有机密性保护的需求,网络传输采用商密密码机进行保护;二级安全域有需要进行访问控制和隔离的安全要求,采用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进行隔离,终端采用防火墙进行隔离。各安全域边界有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并部署了全网的入侵检测、审计等安全产品。
3、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理念进行方案的设计。
采用纵深防御的思想和卫士通提出的“深度服务 深度安全”的理念进行安全方案的设计。
4、部署合适的安全产品。
优先采用国内先进的安全产品进行部署,做到较好的性价比。
5、部署最恰当的安全策略。
安全策略的设置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能否取得效果的最为关键步骤,必须从信息平台的功能出发,结合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业务部门的意见),形成符合需要的安全策略。
卫士通政务营销事业部 吴鸿钟
以资源整合、平台共享、高效服务为目的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是当前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在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上,需要容纳各级厅、局、委、办的电子政务外网应用,这就表明,需要为此提供信息安全保障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不是一个业务单一、安全级别统一的单纯信息网络平台,而是承载多种级别信息,需要根据不同的安全风险进行量身设计,形成差异化的等级保护保障体系的综合性的信息网络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ssion 1 电子政务的飞速发展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电子政务发展增长
• 2004年投资额为 412亿元,占全国 所有行业IT投资的 10%左右
• 预测2005年政府 IT投资将实现482 亿元,2009年将 达860亿元,复合 增长率为15.9%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资产管理中心
安全防护中心
安全策略中心
病毒防护中心
终端 安全
补丁管理中心
强制认证中心
健康检查中心
软件分发中心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全面的计算终端安全保障系统
➢资产和安全策略管理 ➢补丁管理 ➢软件分发 ➢个人防火墙 ➢防病毒 ➢主机入侵防护 ➢完整性检查和自动修复 ➢强制认证 ➢防信息泄露
• 重要影响因素:网络安全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网络安全案例
• 涉及国家安全
• 国家保密技术研究所报告:
• 2001年中美黑客大战期间,遭受攻击的大陆网站中,政府网站占了41.5% • 中央国家部委涉及国家机密的网络有一半以上未达到规定的安全保密要求 • 网络泄密案件已占总泄密案件的1/3……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Session 2 电子政务安全分析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电子政务:信息交换与共享体系
• 电子政务:一种政府参与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体系。 • 包括:
• 政府部门内部的数字化办公 • 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与实时通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技术视角的缺陷
• 木桶最短的一块板:计算终端安全保障 • 最明显的诟病:缺乏统一管理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Session 3 计算终端安全保障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为什么要终端管理
• 案例:冲击波,振荡波,QQ病毒,MSN病毒 • Linux比Windows更安全么,不!
• 据Mi2g公司(英国数字风险管理研究机构 )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黑客 成功入侵的计算机系统中,有67%的计算机使用Linux系统,该数字相当 于Windows系统的3倍之多。Windows系统被成功入侵的比例为23.2%。
• 终端是信息交换与共享中最薄弱的环节,需要最强力的保障体 系--恰恰是现状中所最不受重理
• 美国政府的解决方案:自动补丁管理 • 更好的解决之道:统一的计算终端保障系统 • 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 解决传统安全鞭长莫及之处 • 以最大的覆盖面杜绝攻击源头和受害者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计算终端安全保障系统功能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当前网络安全面临的新问题
无线接入
远程用户 移动PC
攻击可以来自任何地方
办公网络
数据中心
Internet
分支机构
• 数量庞大的终端缺乏可管理性,导致蠕虫病毒愈演愈烈 • 隔离重点保护的资产变困难了,蠕虫和病毒会让整个网络瘫痪 • 传统的防火墙、IDS、防病毒产品无能为力 • 安全防御必须从网络边缘扩展到终端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 与交换的保障体系[1]
2020/11/28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议题
Session 1 Session 2 Session 3 Session 4
电子政务的飞速发展 电子政务安全分析 计算终端安全保障系统 统一安全管理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目前的网络安全技术方案
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硬件平台、安全数据库、PKI/CA 、 VPN、安全网关、防火墙、数据加密机、入侵检测(IDS)、 漏洞扫描、防病毒、强审计工具、安全Web 、安全邮件、内 容识别和过滤产品、安全备份、电磁泄漏防护、安全隔离客户 机、安全网闸
• 2001年,武汉黑客攻击国内一些地方政府网站,先后入侵武昌区政府 网站、大冶市政府网站、黄石热线网站、数字重庆网站等,修改主页内 容、粘贴色情淫秽图片和对政府人员进行政治和人身攻击
• 2003年,黑龙江省潘某攻击辽宁一政府政府网站,在该网站的服务器 上建立了自己的FTP服务,把自己的论坛主页上传到该网站服务器上, 并做了链接。
成果与效能
• 截止2004年12月底,我国72.9%的地方政府拥有政府门户网 站,地级政府门户网站拥有率达到了93.1%,我国政府网站 数量已经超过1万
• 电子政务的实际效能-核心是指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水平 • 衡量
• 以实施技术为特点的“电子政务功能度”、 • 以信息交互程度为特点的“电子政务复杂度” • 以满足公众需求为特点的“电子政务成熟度”
系统管理员:
我也需要了解自己系统的安全情况!
我在哪里可以看到?
让我处理故障,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处
理啊?
能否让我经常学习一些安全知识?
安全管理员:
我关心所有和安全相关的信息 我更关注最新安全更新,主动的
发现和响应
我要密切关注安全健康状况,对
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我需要处理各种安全工作流程,
支持和协助系统管理员完成安全工 作
信 • 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的双向交流 • 对这个过程的安全保障,构成了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体系。 • 电子政务的效能=应用系统效能×安全性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
• 安全法规 • 安全管理 • 安全标准 • 安全服务 • 安全技术产品 • 安全基础设施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Session 4 统一安全管理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信息分配和共享不充分
• 传统安全产品仅仅提供面向安全人员的信息,但实际上,所有人都 从自身角度触发需要了解安全信息
管理者:
安全到底如何了? 有没有一说话的数字? 一切是否在掌握之中? 我们的投资又什么回报?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的保障 体系[1]
缺乏以资产为核心的风险管理
• 以事件为核心的管理不能让 管理员迅速发现最为关心和 重要的信息
原有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