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钢结构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1. 引言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为了保证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可靠而制定的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钢结构工程,包括建筑物、桥梁、塔架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各个方面。

2. 材料要求2.1 钢材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可加工性和耐腐蚀性能。

钢材的强度、韧性和抗震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经过必要的试验和检验。

2.2 焊材焊接是钢结构工程中常用的连接方式,焊材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焊接强度。

焊材的使用应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

3. 设计要求3.1 结构设计钢结构工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设计应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等因素,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3.2 连接设计连接是钢结构工程中关键的部分,连接设计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连接的设计应考虑材料的特性、受力情况和施工工艺等因素。

4. 施工要求4.1 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的制定、材料和设备的准备、施工人员的培训等。

施工方案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

4.2 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焊接、切割、钻孔等施工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4.3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材料的验收、焊接质量的检查、连接的试验等。

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5. 检验与验收5.1 检验钢结构工程的检验应包括材料的检验、焊接质量的检查、结构的尺寸和形状的检查等。

检验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并由专业人员进行。

5.2 验收钢结构工程的验收应包括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外观质量等方面的评估。

验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由相关部门进行。

6. 维护与修复钢结构工程的维护与修复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可以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寿命,确保其安全可靠。

7. 总结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保证钢结构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文对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钢结构技术规范

钢结构技术规范

钢结构技术规范钢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施工周期短等优势使得其在现代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钢结构技术规范。

一、引言钢结构技术规范是针对钢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要求和规范制定的文件。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钢结构技术规范的内容和应用。

二、设计要求钢结构设计是钢结构工程的核心,设计要求是确保钢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在钢结构技术规范中,设计要求包括荷载计算、材料选取、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规定,并对设计参数进行详细说明。

1. 荷载计算:包括静载荷、动载荷和地震荷载等计算要求,确保钢结构能够安全承受各种载荷作用。

2. 材料选取:规定了构件所用材料的强度等级和特性,保证构件的强度和可靠性。

3. 连接方式:要求钢结构的连接方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制造与施工要求钢结构的制造和施工环节对于结构的整体质量和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钢结构技术规范中规定了制造和施工的要求和规范,确保钢结构工程的完工质量。

1. 制造要求:包括材料预处理、构件制造、焊接、防腐等要求,确保构件的制造质量符合标准。

2. 施工要求:包括场地准备、起吊安装、焊接施工等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3. 质量控制:规定了制造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包括检测和验收标准等,以确保钢结构工程质量达标。

四、验收与质量保证验收与质量保证是钢结构工程交付使用前的重要环节。

钢结构技术规范中规定了验收的要求和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

1. 验收要求:包括验收标准、检测方法和程序等,确保钢结构工程符合相关要求,达到设计要求的要求。

2. 质量保证:规定了钢结构的质量保证期限和责任,明确制造商和施工方在质量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

五、安全与维护钢结构的安全使用和维护是工程的长期问题。

钢结构技术规范中也包含了相关的安全与维护要求。

1. 安全要求:包括防火安全、防腐安全、荷载安全等安全要求,确保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一、引言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为了保证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二、术语和定义2.1 钢结构:由钢材构成的承载结构体系。

2.2 钢材:金属材料中的钢种,包括普通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高强度结构钢等。

2.3 钢结构工程:以钢结构为主要构件的建筑工程。

2.4 设计荷载:根据工程用途和设计要求确定的作用在钢结构上的各种荷载。

2.5 施工工艺: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方法和施工顺序。

2.6 验收:对钢结构工程进行检查、检测和测试,以验证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三、设计要求3.1 结构安全性要求钢结构工程的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设计应考虑荷载的作用,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构造措施,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临时荷载和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3.2 结构可靠性要求钢结构工程的设计应考虑结构材料的可靠性和工程施工的可靠性。

设计应合理选择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因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结构失稳或损坏。

3.3 结构经济性要求钢结构工程的设计应在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施工成本,提高结构的经济性。

四、材料要求4.1 钢材选择钢结构工程中使用的钢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钢材。

4.2 钢材质量控制钢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质量要求,应进行质量检验和试验。

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以确保钢材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保施工条件满足要求。

5.2 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的技术规范。

遵循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可靠性。

下面将从设计、材料、施工、验收和维护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内容。

一、设计1.1 确定设计荷载: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荷载,包括静载和动载。

1.2 结构布局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设计合理的结构布局,确保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1.3 钢结构连接设计:设计合理的连接方式和节点,确保连接的刚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结构失稳或破坏。

二、材料2.1 钢材选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优质钢材,保证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2.2 防腐措施:对钢结构进行防腐处理,包括喷涂防锈漆、热浸镀锌等,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2.3 焊接材料: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焊接材料,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施工3.1 钢结构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钢结构的安装,保证结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2 焊接工艺: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范进行焊接作业,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3.3 钢结构防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钢结构的防护措施,避免因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结构损坏。

四、验收4.1 结构检测:对钢结构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质量检测,确保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4.2 安全评估:进行结构的安全评估和验收,确保结构的使用安全和可靠性。

4.3 防火检测:进行钢结构的防火性能检测,确保结构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

五、维护5.1 定期检查:定期对钢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结构的问题,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5.2 防腐保养:定期对钢结构进行防腐保养,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5.3 紧急处理:在发生突发事件或结构损坏时,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保障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

总之,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保证钢结构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设计、材料、施工、验收和维护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要求,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引言概述: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钢结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钢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五个主要部分,包括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规范、质量控制规范和安全规范。

一、设计规范:1.1 结构设计标准:设计师应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如《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确定结构的设计参数和荷载标准。

1.2 材料选用:设计师应根据结构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钢材种类、规格和强度等级,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1.3 结构计算:设计师应进行结构的静力和动力计算,包括受力分析、变形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等,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规范:2.1 施工准备工作:施工方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并进行必要的场地准备工作,如平整地基、搭建施工设备等。

2.2 施工工艺:施工方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结构的焊接、切割、钻孔等工艺操作,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焊缝质量检测和材料验收等。

2.3 安全措施:施工方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安装安全网、佩戴防护用品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验收规范:3.1 结构质量检测:验收机构应对钢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测,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焊接接头的质量检查等,以确保结构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2 结构稳定性验收:验收机构应对结构的稳定性进行验收,包括进行结构的荷载试验和变形监测等,以确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 施工记录和报告:验收机构应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施工方案、质量检测结果和验收意见等,以便后续的追溯和管理。

四、质量控制规范:4.1 材料质量控制:施工方应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并建立材料质量控制档案,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4.2 施工工艺控制:施工方应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包括焊接工艺的控制、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可控。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一、引言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旨在规范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钢结构工程,包括工业厂房、桥梁、高层建筑等。

二、术语和定义2.1 钢结构:由钢材构成的承受和传递荷载的结构体系。

2.2 钢材:指用于钢结构的各类钢材,包括普通碳素钢、高强度钢、合金钢等。

2.3 设计荷载:指在设计工况下,作用在钢结构上的荷载,包括自重、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

2.4 构件:指构成钢结构的单元,如梁、柱、桁架等。

2.5 焊缝:指通过焊接方法连接钢结构构件的接头。

2.6 防腐处理:指对钢结构进行防腐蚀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设计要求3.1 强度设计:钢结构的强度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结构能够承受设计荷载而不发生破坏。

3.2 稳定性设计:钢结构的稳定性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时不发生失稳。

3.3 刚度设计:钢结构的刚度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变形和振动。

3.4 疲劳设计:钢结构的疲劳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结构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

3.5 防腐设计:钢结构的防腐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结构在使用寿命内不受腐蚀影响。

四、材料选择4.1 钢材选择:钢结构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4.2 焊材选择:钢结构的焊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强度。

4.3 防腐材料选择:钢结构的防腐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五、施工要求5.1 钢结构制作:钢结构的制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包括材料的质量检验、焊接工艺的控制等。

5.2 钢结构安装:钢结构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包括结构的定位、连接方式的选择等。

5.3 防腐处理:钢结构的防腐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包括表面处理、涂层施工等。

5.4 检测与验收:钢结构的检测与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包括焊缝的无损检测、结构的荷载试验等。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引言概述: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针对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制定的一套规范性文件,旨在确保钢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内容。

一、设计规范1.1 结构设计原则:介绍钢结构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荷载计算、结构布置、构件设计等方面的规定。

1.2 强度设计:详细阐述钢结构各构件的强度设计要求,包括受力性能、截面尺寸计算、稳定性等方面的规定。

1.3 连接设计:介绍钢结构中连接件的设计要求,包括焊接、螺栓连接等方面的规定。

二、施工规范2.1 材料要求:详细说明钢结构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要求,包括钢材的选择、验收标准等方面的规定。

2.2 施工工艺:介绍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工艺要求,包括焊接工艺、螺栓拧紧力矩控制等方面的规定。

2.3 安全防护:阐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要求,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操作规范等方面的规定。

三、验收规范3.1 结构验收标准:详细说明钢结构工程验收的标准,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结构性能等方面的规定。

3.2 检测方法:介绍钢结构工程验收中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规定。

3.3 技术要求:阐述验收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包括验收文件的编制、验收记录的保存等方面的规定。

四、维护与检修规范4.1 定期检查:详细说明钢结构工程的定期检查要求,包括结构的表面状况、连接件的紧固情况等方面的规定。

4.2 维护保养:介绍钢结构工程的维护保养要求,包括防腐、涂装等方面的规定。

4.3 检修方法:阐述钢结构工程的检修方法,包括局部修补、更换构件等方面的规定。

五、应急处理规范5.1 突发事件处理:详细说明钢结构工程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火灾、地震等方面的规定。

5.2 应急演练:介绍钢结构工程的应急演练要求,包括组织形式、演练内容等方面的规定。

5.3 应急预案:阐述钢结构工程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包括应急救援流程、责任分工等方面的规定。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钢结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钢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引言概述: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导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障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内容和意义。

正文内容:1. 钢结构设计规范1.1 材料选用规范:钢结构工程中使用的钢材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久性要求,设计规范明确了钢材的选用标准和性能要求。

1.2 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的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荷载要求和安全系数,设计规范提供了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3 连接设计规范:钢结构中的连接件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设计规范规定了连接件的选用和设计方法,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钢结构施工规范2.1 施工工艺规范:钢结构施工需要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施工规范明确了施工的步骤和要求,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2 施工质量规范:钢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施工规范规定了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检验方法,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3 安全施工规范: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施工规范规定了安全施工的要求和措施,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3. 钢结构验收规范3.1 结构验收规范:钢结构的验收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验收规范规定了验收的要求和方法,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3.2 材料验收规范:钢结构中使用的材料需要经过验收,验收规范规定了材料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3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的施工质量需要经过验收,验收规范规定了施工质量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总结: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在钢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CBJ68-84))制订的。

第1.0.4条设计钢结构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宜优先采用定型的和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符合防火要求,注意结构的抗腐蚀性能。

第1.0.5条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对普通碳素钢尚应包括钢类、炉种、脱氧程度等)、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

此外,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焊缝质量级别的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1.0.6条对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的钢结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材料第2.0.1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工作温度等不同情况选择其钢号和材质。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平炉或氧气转炉3号钢(沸腾钢或镇静钢)、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和《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2.0.2条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不宜采用3号沸腾钢:一、焊接结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以及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时的其它承重结构。

二、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

注:冬季计算温度应按国家现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确定,对采暖房屋内的结构可按该规定值提高1 0℃采用。

第2.0.3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承重结构的钢材,必要时尚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重级工作制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但当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于3号钢尚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于16Mn钢、16Mnq钢、15MnV 钢或15MnVq钢尚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重级工作制的非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必要时亦应具有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第2.0.4条钢铸件应采用现行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中规定的ZG2 00-400、ZG230-450、ZG270-500或ZG310-570号钢。

第2.0.5条钢结构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标准《碳钢焊条》或《低合金钢焊条》的规定。

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

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宜采用低氢型焊条。

二、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

焊丝应符合现行标准《焊接用钢丝》的规定。

三、普通螺栓可采用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中规定的3号钢制成。

四、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型式尺寸与技术条件》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型式尺寸与技术条件》的规定。

五、铆钉应采用现行标准《普通碳素钢铆螺用热轧圆钢技术条件》中规定的ML2或ML3号钢制成。

六、锚栓可采用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中规定的3号钢或《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中规定的16Mn钢制成。

第三章基本设计规定第一节设计原则第3.1.1条本规范除疲劳计算外,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第3.1.2条结构的极限状态系指结构或构件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的临界状态,超过这一状态结构或构件便不再能满足设计要求。

承重结构应按下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的极限状态;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的某项规定限值时的极限状态。

第3.1.3条设计钢结构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可取为二级,特殊建筑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第3.1.4条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必要时尚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偶然组合。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除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外,应只考虑荷载短期效应组合。

第3.1.5条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第3.1.6条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在计算强度和稳定性时,动力荷载设计值应乘动力系数;在计算疲劳和变形时,动力荷载标准值不应乘动力系数。

计算吊车梁或吊车桁架及其制动结构的疲劳时,吊车荷载应按作用在跨间内起重量最大的一台吊车确定。

第3.1.7条设计钢结构时,荷载的标准值、荷载分项系数、荷载组合系数、动力荷载的动力系数以及按结构安全等级确定的重要性系数,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的规定采用。

第3.1.8条计算重级工作制吊车梁(或吊车桁架)及其制动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吊车的横向水平荷载应乘以表3.1.8的增大系数。

第3.1.9条计算平炉、电炉、转炉车间或其它类似车间的工作平台结构时,由检修材料所产生的荷载,可乘以下列折减系数:主梁0.85柱(包括基础)0.75第二节设计指标第3.2.1条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根据钢材厚度或直径(对3号钢按表3.2.1-1的分组)按表3.2.1-2采用。

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3第3.2.2条计算下列情况的结构构件或连接时,第3.2.1条规定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一、单面连接的单角钢1.按轴心受力计算强度和连接0.85;2.按轴心受压计算稳定性二、施工条件较差的高空安装焊缝和铆钉连接0.90;三、沉头和半沉头铆钉连接0.80。

注:当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其折减系数应连乘。

第3.2.3条钢材和钢铸件的物理性能指标应按表3.2.3 采用。

第三节结构变形的规定第3.3.1条计算钢结构变形时,可不考虑螺栓(或铆钉)孔引起的截面削弱。

第3.3.2条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3.3.2中所列的容许值。

第3.3.3条多层框架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顶点水平位移与总高度之比值不宜大于1/500,层间相对位移与层高之比值不宜大于1/400。

注:对室内装修要求较高的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层间相对位移与层高之比值宜适当减小。

无隔墙的多层框架结构,层间相对位移可不受限制。

第3.3.4条在设有重级工作制吊车的厂房中,跨间每侧吊车梁或吊车桁架的制动结构,由一台最大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所产生的挠度不宜超过制动结构跨度的1/2200。

第3.3.5条设有重级工作制吊车的厂房柱和设有中、重级工作制吊车的露天栈桥柱,在吊车梁或吊车桁架的顶面标高处,由一台最大吊车水平荷载所产生的计算变形值,不应超过表3.3.5中所列的容许值。

第四章受弯构件的计算第一节强度第4.1.1条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其抗弯强度应按下列规定计算:一、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时,第4.1.3条当梁上翼缘受有沿腹板平面作用的集中荷载、且该荷载处又未设置支承加劲肋时,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承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第4.1.4条在组合梁的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处,若同时受有较大的正应力、剪应力和局部压应力,或同时受有较大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如连续梁支座处或梁的翼缘截面改变处等),其折算应力应按下式计算:式中σ、τ、σc——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同一点上同时产生的正应力、剪应力和局部压应力,r和σ c应按公式(4.1.2)和公式(4.1.3-1|)计算,σ应按下式计算:第二节整体稳定第4.2.1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计算梁的整体稳定性:一、有铺板(各种钢筋混凝土板和钢板)密铺在梁的受压翼缘上并与其牢固相连、能阻止梁受压翼缘的侧向位移时。

二、工字形截面筒支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L1与其宽度B1之比不超过表4.2.1所规定的数值时。

②梁的支座处,应采取构造措施以防止梁端截面的扭转。

对跨中无侧向支承点的梁,L1 为其跨度;对跨中有侧向支承点的梁,L1为受压翼缘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梁的支座处视为有侧向支承)。

第4.2.2条除第4.2.1条所指情况外,在最大刚度主平面内受弯的构件,其整体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注:见第4.2.1条注②。

第4.2.3条除第4.2.1条所指情况外,在两个主平面受弯的工字形截面构件,其整体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注:见第4.2.1条注②。

第4.2.4条不符合第4.2.1条第一项情况的箱形截面简支梁,其截面尺寸(图4.2.4)应满足h/bo ≤6,且L1/bo 不应超过下列数值:符合上述规定的箱形截面简支梁,可不计算整体稳定性。

注:其它钢号的梁,其L1/bo 值不应大于95(235/fy)。

第4.2.5条用作减少梁受压翼缘自由长度的侧向支撑,其轴心力应根据侧向力F确定,梁的侧向力应按下式计算:第三节局部稳定第4.3.1条为保证组合梁腹板的局部稳定性,应按下列规定在腹板上配置加劲肋(图4.3.1):一、当ho /tw ≤80235/fy时,对有局部压应力(σc≠0)的梁,宜按构造配置横向加劲肋;但对无局部压应力(σc=0)的梁,可不配置加劲肋。

二、当80235/fy <ho /tw ≤170235/fy时,应配置横向加劲肋,并应按第4.3.2条的规定进行计算(对无局部压应力的梁,当ho /tw ≤100235/fy 时,可不计算)。

三、当ho /tw >170235/fy 时,应配置横向加劲肋和在受压区配置纵向加劲肋,必要时尚应在受压区配置短加劲肋,并均应按第4.3.2条的规定进行计算。

此处ho为腹板的计算高度,tw为腹板的厚度。

四、梁的支座处和上翼缘受有较大固定集中荷载处,宜设置支承加劲肋,并应按第4.3.8条的规定进行计算。

第4.3.2条无局部压应力(σc=0)的梁和简支吊车梁,当其腹板用横向加劲肋加强或用横向和纵向加劲肋加强时,应按第 4.3.3条至第4.3.6条计算加劲肋间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