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斐林氏法

合集下载

实验四斐林试剂法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实验四斐林试剂法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实验四斐林试剂法测定果品蔬菜中还原糖含量一、实验目的:掌握园艺产品中糖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利用糖的还原性,与斐林试剂(氧化剂)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为一价铜,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进行测定。

非还原糖必须转化为还原糖,再进行测定。

斐林试剂中酒石酸钾钠铜是一种氧化剂,反应的终点可用次甲基蓝作指示剂,在碱性、沸腾环境下还原呈无色。

根据斐林试剂完全还原所需的还原糖量,计算出样品还原糖量。

三、试剂与材料1、斐林试剂甲: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乙:346g酒石酸钾钠+100gNaOH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2、1%次甲基蓝,1g次甲基蓝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棕色瓶保存;3、%标准葡萄糖,2g 105℃烘干到恒重的葡萄糖加水定容到1000ml;4、碱式滴定管;5、电炉,各种玻璃器皿。

四、操作方法1、斐林试剂标定取甲液5ml加入5ml乙液中,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水10ml,从滴定管中加入%的标准葡萄糖若干毫升(约23ml)。

(量控制在后滴定时消耗葡萄糖在-。

电炉上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分钟,加2滴1%次甲基蓝溶液,趁沸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用%标准葡萄糖滴定至蓝色消失,有红棕色沉淀,溶液清亮为终点止。

记录耗用的葡萄糖量为V0,必须在1min内完成。

(注意:还原的次甲基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恢复成原来的蓝色,所以滴定过程中必须保持溶液成沸腾状态,并且避免滴定时间过长。

)2、样品滴定预备试验同上法取斐林试剂,加10ml样品液,摇匀于电炉上加热至沸,保持微沸2分钟,加2滴1%次甲基蓝,用%葡萄糖滴定至蓝色消失。

记录耗用的葡萄糖量为V1。

3、样品滴定同上法吸取斐林试剂加10ml样品液(预先稀释),补加(V0-V1)ml水,并从滴定管中预先加入(V1-1)ml %葡萄糖,摇匀至电炉上加热至沸,保持2min微沸,加入2滴1%次甲基蓝,继续用葡萄糖滴定至蓝色消失。

记录消耗的标准葡萄糖体积为V毫升。

总糖测定的方法

总糖测定的方法

总糖测定的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总糖测定的那些事儿!你说这总糖啊,就像是个神秘的小家伙,藏在各种食物和物质里。

要想抓住它,可得有几招厉害的法子。

先来说说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斐林试剂法。

这斐林试剂就像是个神奇的探测器,能和总糖发生奇妙的反应呢!想象一下,把样本放进去,就像在一个神秘的化学世界里开启了一场奇妙冒险。

斐林试剂会和总糖手牵手,产生一些明显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咱就能知道总糖的含量啦!这多有趣呀,就像在玩一个找宝藏的游戏。

还有一种方法叫高锰酸钾法。

这高锰酸钾就像是个厉害的卫士,能把总糖给“揪”出来。

它和总糖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通过观察高锰酸钾颜色的变化,就能判断总糖的多少啦。

这就好像警察抓小偷,高锰酸钾就是那个英勇的警察,总糖就是那个调皮的小偷,最后总能把小偷给抓住。

再说说碘量法。

碘就像是个聪明的小精灵,能和总糖巧妙地互动。

通过碘的反应,咱也能算出总糖的量。

这是不是很神奇呢?当然啦,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就像不同的工具,各有各的用处。

在实际操作中,可得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不然,那可就像拿着锤子去拧螺丝,不得劲儿呀!在进行总糖测定的时候,可得细心再细心。

就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都不能马虎。

稍微不注意,可能结果就不准确啦。

那可不行,咱得对自己的实验负责呀!而且,实验环境也很重要呢!温度啦、湿度啦,都可能影响结果。

这就好比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环境,总糖测定也需要一个舒适的“家”。

总之,总糖测定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也别被它吓住。

只要咱掌握了方法,认真去做,就一定能揭开总糖的神秘面纱。

你说是不是呀?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小小的总糖测定,它里面的学问大着呢!所以呀,大家在做总糖测定的时候,一定要多用心,多尝试,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

总糖的测定方法

总糖的测定方法

总糖的测定方法(斐林氏溶液快速测定法)一、原理:酶制剂生产中需要测定发酵液中糖质原料的消耗情况,以便掌握发酵过程。

葡糖糖、果糖、麦芽糖等为醛基、酮基或半缩醛基的糖都具有还原性,能使二价铜还原为一价铜,发酵液中的糊精、淀粉经过酸水解也能成为还原糖。

可根据其还原性,用一定量的斐林氏溶液将葡萄糖完全氧化,过量的斐林氏溶液与碘化钾作用而析出碘,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来滴定,查表求的发酵液中的糖含量。

二、试剂:1、3N的盐酸溶液:浓硫酸一份加蒸馏水3份。

2、6N的氢氧化钠溶液:称取氢氧化钠240.06克,溶解定容至1000毫升。

3、斐林氏溶液:A液:硫酸铜(五水硫酸铜)24克定容400毫升。

B液:酒石酸钾钠75克、氢氧化钠50克定容400毫升。

C液:碘化钾60克,定容200毫升。

A液、B液、C液混合为1000毫升溶液。

注意:配制时应按顺序配制,分别充分溶解,然后混合(A+B+C)摇匀备用。

4、4N的硫酸溶液:准确吸取化学纯浓硫酸111毫升于1000毫升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5、0.05N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精确称取化学纯的硫代硫酸钠12.41克与碳酸钠0.1克,用新沸初冷蒸馏水溶解定容1000毫升。

(此溶液配置好后需隔一周才能使用,每月需标定一次)。

6、1%的酚酞指示剂:称取酚酞1克,溶于95%的乙醇中,定容至100毫升。

三、操作方法:样品:吸取0.5毫升样品(发酵滤液),放入100毫升的三角瓶中(做两只可对照),加入3N的盐酸10毫升加热3分钟,冷却后滴入酚酞指示剂2滴,用6N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至红色,再加入斐林氏溶液10毫升,煮沸3分钟,冷却后加入4N的硫酸10毫升,用0.05N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奶油色为终点(在接近终点时加1%的指示剂,使之呈紫色)。

空白:在100毫升的三角瓶中加蒸馏水10毫升,然后加入斐林氏溶液10毫升煮沸3分钟,冷却后加入4N的硫酸10毫升,用0.05N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奶白色。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费林试剂比色法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费林试剂比色法

实验一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一)──费林试剂比色法目的要求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原理,学习用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

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2NaOH + CuSO 4= Cu(OH)2 + Na2SO 4所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与酒石酸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酒石酸钾钠铜:在加热条件下,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酒石酸钾钠铜被还原糖还原,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沉淀,还原糖则被氧化和降解,其反应如下:2 O反应生成的氧化亚铜沉淀与费林试剂中的亚铁氰化钾(黄血盐)反应生成可溶性复盐,便于观察滴定终点。

Cu2O + K4Fe(CN)6 + H2O K2Cu2Fe(CN)6 + 2KOH(氧化亚铜)(淡黄色)滴定时以亚甲基蓝为氧化-还原指示剂。

因为亚甲基蓝氧化能力比二价铜弱,待二价铜离子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可使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的亚甲基蓝,即达滴定终点。

根据样液量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试剂和器材一、试剂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亚甲基蓝,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到1000ml。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 NaOH,溶于蒸馏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K4Fe(CN)6],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000ml,贮存于具橡皮塞玻璃瓶中。

0.1%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0g经98~100℃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加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浓HCl(防止微生物生长),用蒸馏水稀释到1000ml。

6mol/LHCl:取250ml浓HCl(35%~38%)用蒸馏水稀释到500ml。

碘-碘化钾溶液:称取5g碘,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6N NaOH:称取120gNaOH溶于500ml蒸馏水中。

0.1%酚酞指示剂。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斐林氏法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斐林氏法

总糖和还原糖测定方法较多,如3,5—二硝基水杨酸法、碱性铜试剂法、蒽酮比色法、斐林氏法等。

这里只介绍斐林氏法。

一、目的学习掌握生产实践中常用的快速定糖方法。

二、原理还原糖在碱性溶液中能将Ag+,Hg+,Cu2+,Fe(CN)3-等金属离子还原,而糖本身则氧化成各种羟酸,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还原糖进行定量测定。

本实验采用斐林试剂热滴定法,氧化剂是斐林试剂,它是由甲乙两种溶液组成,甲液中含有硫酸铜、次甲基蓝;乙液中含有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和亚铁氰化钾(黄血盐)。

当甲乙两液混合时,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作用形成氢氧化铜沉淀,由于溶液中存在酒石酸钾钠,它和氢氧化铜形成了可溶性络合物。

酒石酸络铜(Ⅱ)钾钠盐在与还原糖共热时,二价铜离子即被还原成一价的氧化亚铜红色沉淀。

此氧化亚铜与试剂中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亚铁氰酸络铜(Ⅰ)钾盐。

Cu2O + K4Fe(CN)6 + 3 H2O →K2Cu2Fe(CN)6 + 2 KOH + 2 H2O亚铁氰化钾亚铁氰酸络铜(Ⅰ)钾盐斐林试剂中二价铜的还原力比次甲基蓝强,因此所滴入的标准葡萄糖溶液首先使二价铜还原,只有当二价铜被还原完毕后,才能使次甲基蓝(甲烯蓝)还原为无色,测定中以此作为滴定终点。

在测定时先做一对照管(不加样品),用标准葡萄糖滴定求知一定体积斐林试剂中二价铜和次甲基蓝的量,即测定对照管消耗的标准葡萄糖量(A)。

再做样品管,样品中还原糖消耗斐林试剂中一部分二价铜,剩余的量再用标准葡萄糖来滴定,即样品消耗的标准葡萄糖量(B)。

将(A)减去(B)就可求得样品中还原糖量。

三、器材及试剂:1.器材:①山芋粉②广范试纸pH1~12。

③吸管5毫升(×4),10毫升(×2)④容量瓶100毫升(×3)⑤烧杯150毫升(×1),100毫升(×1)⑥三角烧瓶250毫升(×6)⑦滴定管25毫升(×1)⑧双孔橡皮塞⑨电炉300W(×1)⑩天平。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第三章 基础实验(一)糖化学实验一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一)──费林试剂比色法目的要求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原理,学习用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

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2NaOH + CuSO 4 = Cu(OH)2 + Na 2SO 4所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与酒石酸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酒石酸钾钠铜:在加热条件下,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酒石酸钾钠铜被还原糖还原,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沉淀,还原糖则被氧化和降解,其反应如下:反应生成的氧化亚铜沉淀与费林试剂中的亚铁氰化钾(黄血盐)反应生成可溶性复盐,便于观察滴定终点。

Cu2O + K4Fe(CN)6 + H2O K2Cu2Fe(CN)6 + 2KOH(氧化亚铜)(淡黄色)滴定时以亚甲基蓝为氧化-还原指示剂。

因为亚甲基蓝氧化能力比二价铜弱,待二价铜离子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可使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的亚甲基蓝,即达滴定终点。

根据样液量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试剂和器材一、试剂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亚甲基蓝,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到1000ml。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 NaOH,溶于蒸馏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K4Fe(CN)6],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000ml,贮存于具橡皮塞玻璃瓶中。

0.1%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0g经98~100℃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加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浓HCl(防止微生物生长),用蒸馏水稀释到1000ml。

6mol/LHCl:取250ml浓HCl(35%~38%)用蒸馏水稀释到500ml。

碘-碘化钾溶液:称取5g碘,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6N NaOH:称取120gNaOH溶于500ml蒸馏水中。

总糖和还原糖

总糖和还原糖

总糖和还原糖
1测定原理:利用费林溶液样与还原糖共沸,生成氧化亚铜沉淀的反应,以次甲基蓝为指标,以样品滴定的菲林溶液,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次甲基蓝还原为无色,以示终点。

根据样品消耗量求得总糖或还原糖的含量。

2试剂: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葡萄糖标准溶液、费林溶液
3步骤
3.1测总糖用试样:按确定的取样量取适量酒样V2=25ml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后慢慢加入乙酸锌溶液2.00ml及亚铁氰化钾溶液2.00ml,加水至刻度V2,过滤,弃初滤液,滤液备用。

吸取25ml滤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5ml盐酸溶液,加水至20ml,摇匀。

于68℃水浴上水解15min,取出,冷却。

用200g/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调温至20℃,加水至刻度V2,备用。

3.2测还原糖用试样:准确吸取一定的样品V1于100容量瓶中,使之所含还原糖为0.2-0.4g,加水定容至刻度,备用。

3.3分析步骤:以试样代替葡萄糖标准溶液,与费林溶液反应,记录消耗样的体积V3,结果按(6)计算。

公式:X1=(F-c.V)/(V1.V3/V2)×1000
X1:草莓酒成品酒总糖或还原糖的含量,(g/L)
F:费林溶液甲、乙5ml相当于葡萄糖的克数,(g)
C:葡萄糖标准液的体积,(g/ml)
V:消耗葡萄糖标准液的体积(ml)
V1:吸取样品的体积,(ml)
V2:样品稀释后的定容体积,(ml)
V3:消耗试样的体积,(ml)。

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这可真是个有趣又重要的事儿呢!你想想看,糖在我们生活中那可是无处不在呀!从甜甜的糖果到美味的糕点,从可口的饮料到日常的食物,哪哪儿都有糖的影子。

那怎么知道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糖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测定总糖含量的方法啦!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斐林试剂法。

这就好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能把看不见的糖给变出来让我们看到。

先把样品处理好,然后加入斐林试剂,经过一系列反应,就能根据产生的现象来推算出糖的含量啦。

就像侦探在破案一样,通过一点点线索找到真相!还有一种方法是蒽酮比色法呢!这个方法也很有意思,就好像是给糖穿上了一件特别的“衣服”,让它在特定的条件下显现出来。

通过测量颜色的变化,就能知道糖有多少啦。

另外啊,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呢,就像武林中有各种不同的武功秘籍一样,各有各的厉害之处。

测定总糖含量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玩哦,它的用处大着呢!比如在食品行业,厂家得知道自己生产的东西里糖有多少,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呀。

不然,太甜了或者不够甜,那可不行!在科研领域,研究人员也需要准确测定总糖含量来进行各种研究,这就像是给他们的研究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那有人可能会问了,测这个难不难呀?其实呀,只要掌握了方法,也没那么难啦!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一开始可能会摇摇晃晃,但多练习几次就熟练啦。

咱就说,要是不知道这些测定方法,那不是像在黑暗中摸索吗?所以呀,了解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真的很重要呢!这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我们吃的东西,也能在很多方面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总之,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是个很实用的知识,大家可得好好记住哦!学会了它,就像是掌握了一把打开甜蜜世界大门的钥匙,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糖这个奇妙的东西呢!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思呀?赶紧去试试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糖和还原糖测定方法较多,如3,5—二硝基水杨酸法、碱性铜试剂法、蒽酮比色法、斐林氏法等。

这里只介绍斐林氏法。

一、目的
学习掌握生产实践中常用的快速定糖方法。

二、原理
还原糖在碱性溶液中能将Ag+,Hg+,Cu2+,Fe(CN)3-等金属离子还原,而糖本身则氧化成各种羟酸,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还原糖进行定量测定。

本实验采用斐林试剂热滴定法,氧化剂是斐林试剂,它是由甲乙两种溶液组成,甲液中含有硫酸铜、次甲基蓝;乙液中含有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和亚铁氰化钾(黄血盐)。

当甲乙两液混合时,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作用形成氢氧化铜沉淀,由于溶液中存在酒石酸钾钠,它和氢氧化铜形成了可溶性络合物。

酒石酸络铜(Ⅱ)钾钠盐在与还原糖共热时,二价铜离子即被还原成一价的氧化亚铜红色沉淀。

此氧化亚铜与试剂中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亚铁氰酸络铜(Ⅰ)钾盐。

Cu2O + K4Fe(CN)6 + 3 H2O →K2Cu2Fe(CN)6 + 2 KOH + 2 H2O
亚铁氰化钾亚铁氰酸络铜(Ⅰ)钾盐
斐林试剂中二价铜的还原力比次甲基蓝强,因此所滴入的标准葡萄糖溶液首先使二价铜还原,只有当二价铜被还原完毕后,才能使次甲基蓝(甲烯蓝)还原为无色,测定中以此作为滴定终点。

在测定时先做一对照管(不加样品),用标准葡萄糖滴定求知一定体积斐林试剂中二价铜和次甲基蓝的量,即测定对照管消耗的标准葡萄糖量(A)。

再做样品管,样品中还原糖消耗斐林试剂中一部分二价铜,剩余的量再用标准葡萄糖来滴定,即样品消耗的标准葡萄糖量(B)。

将(A)减去(B)就可求得样品中还原糖量。

三、器材及试剂:
1.器材:
①山芋粉②广范试纸pH1~12。

③吸管5毫升(×4),10毫升(×2)④容量瓶100毫升(×3)
⑤烧杯150毫升(×1),100毫升(×1)⑥三角烧瓶250毫升(×6)
⑦滴定管25毫升(×1)⑧双孔橡皮塞
⑨电炉300W(×1)⑩天平。

2.试剂
①斐林氏甲液:15克硫酸铜、0.05克次甲基蓝溶于1升蒸馏水中。

②斐林氏乙液:50克酒石酸钾钠、54克氢氧化钠、4克亚铁氰化钾溶于1升蒸馏水中。

③0.1%标准葡萄糖溶液:准确称取干燥恒重的葡萄糖1.00克,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再加8毫升浓盐酸(防止微生物生长),蒸馏水定容至1升。

④6mol·L-1盐酸;
⑤6 mol·L-1氢氧化钠。

四、操作步骤
1.还原糖提取:称取2.00克山芋粉,在小烧杯中先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加入70毫升水,50℃保温15分钟,取出后定容至100毫升,经过滤,取滤液进行还原糖测定。

2.总糖水解:称取1.00克山芋粉在小烧杯中,加6mol·L-1盐酸10毫升,蒸馏水15毫升,在沸水浴上加热半小时,取出后用6mol·L-1氢氧化钠中和至中性,然后定容至100毫升,经过滤,取滤液10毫升稀释至100 毫升,即为稀释1000倍的总糖水解液。

3.糖的定量测定:按图1-1装置热滴定仪器。

在三角瓶中按下表加入各试剂。

在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后,为了保证处于沸腾状态下快速滴定(整个滴定时间在三分钟内完成),在滴定前先从滴定管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液,然后在沸腾状态下以4~5秒一滴的速度,继续自滴定管加入葡萄糖液,直至蓝色消失停止滴定。

由于还原型的次甲基蓝遇到空气后又能转为氧化型,而恢复蓝色,因此当滴定到蓝色刚消失,出现黄色时应立即停止滴定,如果再现蓝色切勿继续滴定。

五、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