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二卷

《资本论》第二卷
《资本论》第二卷

《资本论》第二卷概述

?本卷是由马克思写作、恩克斯整理出版的,出版于1885年。由于马克思先后留下了八分手稿,但都残缺不全,故本卷的一些节、段落之间联系不太紧密。

《资本论》第二卷结构

?本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分别从宏、微观角度考察产业资本运动的形态变化和实现条件。共包括三篇21章。

?第一、二篇从微观角度分析资本运动;第三篇分析宏观资本运动。

?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包括1-6章。

?Ⅰ.1-3章考察三种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Ⅱ.第四章综合分析三种形态变化及实现条件;

?Ⅲ.第5-6章考察资本的流通时间,分析了流通费用问题。

?特征:个别资本的运动过程

个别资本的形态变化

资本运动与流通费用

第二篇:资本周转

?包括7-17章,可分四部分。

Ⅰ.第7章为导论部分,对资本周转作基本介绍;

Ⅱ.第8-11章考察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方式及对资本周转的影响,并分析了古典学派的有关理论;

?Ⅲ.第12-14章研究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Ⅳ.第15-17章从不同角度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特征:以动态分析为基础

?具体——抽象

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包括第18-21章。

?Ⅰ.第18章分析研究对象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Ⅱ.第19章批判古典学派的再生产理论;

《资本论》第二卷结构

?Ⅲ.第20章阐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Ⅳ.第21章阐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特征:以社会总资本为研究对象

以均衡分析为主要方法

研究方法

?1、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企业资本运动——社会总资本

?2、均衡分析

微观与宏观均衡相统一

?3、动态分析

以资本的持续运动为基础

研究方法

同主流经济学的比较:

目标:当事人经济利益最大化

过程: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及判断标准

一般标准:社会福利最大——帕累托最优

特征:不同市场条件下的不同标准

缺陷:垄断、外部性等

资本循环

1、资本循环

个别资本运动首先表现为资本的循环过程。即从货币资本出发,经过不同阶段的运动,以更大数量的货币资本返回的运动过程。

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

Ⅰ.购买阶段:G----W

资本运动的起始阶段,也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阶段。

货币既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也执行资本的职能。

Ⅱ.生产阶段:W----P-----W`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资本采取生产资本的形式。

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Ⅲ.售卖阶段:W`----G`

资本采取商品资本的形式。

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

实现剩余价值的速度和规模对资本的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资本运动的总过程: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G----W----P----W`----G`

※资本的运动过程是以增殖为目的;※在不同阶段资本执行不同的职能;※只有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才能实现价值增殖。

2、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

※产业资本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并存

※产业资本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依次转化过程

对资本的理解:

“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包含着阶级关系,包含着建立在劳动作为雇佣劳动而存在的基础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它是一种运动,是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着循环过程的三种不同形式。因此,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

比较: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本含义

资本正常运动的条件

3、“价值革命”的影响

※价值变动对资本投入量的影响。

价值变动—生产要素价值降低—资本的最低投资界限下降。

※价值变动对资本再生产规模的影响。

※对货币资本储备的影响。

4、资本周转理论

含义: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研究资本周转问题,主要是分析资本运动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运动速度主要受资本周转方式和周转时间的影响。

Ⅰ.资本周转方式

固定资本:价值逐步转移——货币资金积累——固定资本更新

流动资本:一次全部转移——一次全部更新

?特点

——转移方式不同

——转移速度不同

——价值预付和回收方式不同

——使用价值更新的频率不同

?影响

预付资本周转是固定资本的平均周转,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反比,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正比。这是其一般规律。

?两种资本比例不同,运动速度不同。

※悖论:比例变化——技术进步

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Ⅱ.资本周转时间

※周转时间= 生产时间+ 流通时间

※周转次数= 1年时间÷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

前者与周转速度成反比,后者与周转速度成正比。

生产时间:劳动时间——创造价值

非劳动时间

流通时间:购买时间

售卖时间——实现价值

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5、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预付资本的数量:生产规模的大小

追加资本数量

※年剩余价值的数量:主要是通过可变资本的运动实现的。

※影响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热点问题讨论

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扩大再生产的形式: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的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192)

理论界的争论:

外延:

——生产资料增加,生产规模扩大

——增加劳动者人数和劳动量,使产量增加

——追加投资,生产规模扩大

内涵:

——生产资料效率提高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不追加投资而扩大生产规模

应综合考虑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

联系实际: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集约型

任何经济增长都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实现的,而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技术水平、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不同的要求。

2、资本运动的现实作用

货币是发动社会再生产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

第一,它是每个单个资本登上舞台,作为资本开始其运动过程的形式。因此,它表现为发动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

第二,由于周转时间的长短不同,必须不断以货币形式推动的生产资本数量不同,即连续进行的生产规模之间的比例也就不同。

第三,货币资本是在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无论是社会地考察还是个别地考察,要求货币形式的资本或货币资本作为每一个新开办的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特别是流动资本,要求货币资本作为动力经过一段短时间不断地反复出现。”

现实性:

※创业贷款的提出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致力于自我创业的城乡人口增长,但新开办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启动资金,在这种情况下,货币的这种“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会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

3、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运动

资本流动方向——行业选择

资本运动形式——重建、收购等

资本运动手段——实物、金融产品

资本运动过程——生产、整合等

案例:三九集团的成功

1996年以900万控股兼并了四川雅安制药厂,当年赚2000万,97年追加投资800万,又赚了近5000万,98年又追加部分投资,赚了9000万。三九雅安年产销量约6亿元、年出口量达2000万美元,是个竞争力很强的大型企业。

成功经验:

知名品牌的竞争力;

资金的推动力;

销售网络的转化能力;

管理机制的灵活性;

案例:北京裕兴

※行业:北京裕兴现有主要产业是VCD。该产业处于过度竞争状态,

※资本运行:裕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拿回几个亿现金。

※资本流向:裕兴决定进行产业调整,从VCD转向电脑。

※资本运行方式:收购方正科技的流通股,成为第一大股东,然后改组董事会,接管方正科技的经营,将裕兴的科技、生产、销售网络等装进方正科技。※结局:仅成为方正一个大股东

4、没有积累的扩大再生产

※由于科技进步而出现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

※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降低

※折旧基金利息用作积累,扩大再生产

※通过折旧基金再投资而扩大再生产

资本周转

一、研究对象及结构

对象: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周转方式和周转速度问题。资本周转是指预付资本的价值周转,是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结构:由7——17章共十一章组成,可分为四部分。

1、第七章导论部分。提出了资本周转的一般性定义,及衡量资本运动的两个

指标。

2、第8---11章考察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方式,及其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着重考察固定资本的周转。

3、第12---14章研究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主要是考察流动

资本。

4、第15----17章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该篇采用了由一般到特殊的叙述方法。

二、主要理论

1、资本周转的内涵

资本周转是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研究资本周转的目的是考察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可由资本周转时间和资本周转次数表示。

周转时间= 生产时间+ 流通时间

周转次数= 1年时间÷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

前者与周转速度成反比,后者与周转速度成正比。

2、资本周转方式

资本周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生产资本构成的影响。生产资本按其价值转移方式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部分资本的比重不同直接影响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

固定资本:使用价值不参加流通,始终在生产领域中发挥作用;价值随使用价值的磨损逐步转移。

固定资本的磨损:使用价值的磨损和价值的磨损。

固定资本的更新:固定资本的更新是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的统一。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固定资本的价值尚未转移完毕,资本家不愿提前更新。这是新技术推广的一个障碍;一是由于竞争的加剧,迫使资本家提前进行更新,这是技术进步的动力。

流动资本:使用价值一次投入、一次耗费;价值随使用价值的消失一次全部转移。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方式的差别:

————周转形式不同

————周转时间不同

————价值预付和回收方式不同

————使用价值更新的频率不同

预付资本周转是固定资本的平均周转,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反比,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正比。这是其一般规律。

3、资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是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它们对资本周转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生产时间: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的时间,又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即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工作时间。首先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其次是影响预付资本的数量。

非劳动时间包括三部分,在资本周转中起不同作用:

——产品受自然力作用时间

——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停工时间

非劳动时间尽管是客观需要,但在这一时间生产资本并不发挥作用,资本呈闲置状态,所以要尽可能缩短非劳动时间,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流通时间: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

购买时间,即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

售卖时间,资本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时间,是流通时间中有决定意义的部分。

流通时间受下述因素的影响

——商品产地与市场的距离

——交通运输条件

——市场因素

4、资本周转的影响

资本周转对资本运动和剩余价值的影响表现在:

——影响预付资本的数量

——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量

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量/ 预付可变资本的数量

——影响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三、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1、扩大再生产的形式:外延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的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192)

理论界的争论:

外延:

——生产资料增加,生产规模扩大

——增加劳动者人数和劳动量,使产量增加

——追加投资,生产规模扩大

内涵:

——生产资料效率提高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不追加投资而扩大生产规模

应综合考虑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

联系实际: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集约型

任何经济增长都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实现的,而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不同的要求。

2、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这种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周期组成的包括若干年的周期(资本被它的固定组成部分束缚在这种周期之内),为周期性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

原因:固定资本更新→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生产规模扩大→就业人数增加→市场需求增加→生产膨胀,矛盾加剧

问题:随着固定资本更新速度的加快,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否更加频繁?

3、如何理解没有积累的扩大再生产?

——由于科技进步而出现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

——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降低

——折旧基金利息用作积累,扩大再生产

——通过折旧基金再投资而扩大再生产

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研究对象及结构

研究对象: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即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及流通。与个别资本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社会总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消费

2、社会总资本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商品流通

3、社会总资本运动不仅包括价值补偿,而且包括物质补偿

结构:本篇包括第18—21章,分为四个部分。

1、第18章:导言阐述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2、第19章:前人对这个问题的阐述批判古典学派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3、第20章:简单再生产分析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4、第21 章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分析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方法论:宏观分析方法对社会总资本运动进行总体考察,揭示社会总资本

运动的规律。

数量分析方法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及平衡条件。

抽象分析法从抽象到具体。

二、主要理论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基础

社会总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马克思考察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是以商品资本为对象,所以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就表现为社会总商品资本的循环运动。社会总商品资本即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按其最终用途,社会总产品可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与此相适应,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也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Ⅰ)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Ⅱ)。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可分为C.V.M 三个组成部分。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前面考察个别资本的运动主要研究价值补偿的问题,至于物质补偿的问题是作为生产的外部条件,并不加以考察;而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问题,就必须将物质补偿作为内在条件进行分析。这是因为:

1)物质补偿是社会总资本的内在活动。

2)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因此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要求社会总产品各组成部分之间保证一定的比例关系。

货币资本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货币资本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

2、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指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它不是人类社会再生产的典型形式,但却包含了人类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规律。这是因为:1)简单再生产包含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和比例关系;2)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所以,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要从简单再生产开始。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马克思根据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C+V+M,从物质上分为两大部类的基本理论,设计了如下图式:

假定剩余价值率m’=100% 资本有机构成C/V=4/1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要使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实现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就必须进行交换。马克思认为存在着三大交换关系

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4000C

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500V+500M

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1000V+1000M与2000C

从上述交换过程可以总结出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Ⅰ(V+M)=ⅡC

Ⅰ(C+V+M)=ⅠC+ⅡC

Ⅱ(C+V+M)=Ⅰ(V+M)+Ⅱ(V+M)

如果上述交换条件不相等,必然会有部分产品的价值无法实现,使再生产过程中断。

第Ⅱ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马克思认为生活资料的生产可分为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在上述Ⅱ(500V+500M)中,假定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比例是4:1,剩余价值中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比例为3:2,则Ⅱ(500V+500M)就会分割为:

Ⅱa 400V + 240M + 160M 必需品

Ⅱb 100V + 60M + 40M 奢侈品

通过交换,Ⅱb的工人和资本家用100V + 60M换会必需品,Ⅱa的资本家用160M换到奢侈品,因而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得以完成,产品在价值和物质两方面得到补偿。第二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对社会再生产有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社会需求结构对社会生产结构的决定性影响。同样,第一部类内部也存在着重要的比例关系。

固定资本补偿中的比例关系上述分析是假定固定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完毕,全部进行更新。但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固定资本价值是随着磨损而逐步转移的。由于固定资本的使用年限和投入使用的时间各不相同,固定资本的更新时间必然不同。因此,当一部分固定资本的使用寿命终结,需要进行物质替换时,另一部分正处于使用之中,进行价值折旧。只有当这两部分固定资本不仅在价值量上保持平衡,而且在使用价值上得到满足时,固定资本的补偿才能实现。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平衡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当固定资本中需要物质更新的部分大于需要价值补偿的部分时,市场上的生产资料就会出现短缺;反之就会出现剩余。对外贸易可以使这种状况得到缓解,但不能根本解决。

3.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生产规模在扩大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资本积累的实现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资本积累的条件实现资本积累必须满足两方面的条件:货币积累和实际积累。货币积累是指不断将剩余价值资本化,直至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的资本数量。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性质决定了货币资本积累的最低数量界限。实际积累是指货币积累达到最低数量界限后,用来购买一定的生产资料,在物质上保证扩大再生产的进行。进行货币积累只卖而不买,从流通中取出货币;而实际积累则只买而不卖,向流通领域投入货币。因此,积累的正常进行必须使这两种积累方式保持平衡,在商品经济中这种平衡主要是靠市场调节实现的。如果平衡无法保持,必然造成过剩。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马克思认为,扩大再生产不取决于货币的数量,而是一国生产要素的数量,即可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用公式表示如下:

Ⅰ(V+M)>ⅡC 社会总产品中有可供追加的生产资料

Ⅱ(C+V+M)>Ⅰ(V+M/X)+ Ⅱ(V+M/X) 社会总产品中有可供追加的生活资料。

因此,要进行扩大再生产,就必须在积累一定数量货币资本的同时,保证具有相应的物质资料的剩余,从而使货币资本积累和物质资料的剩余之间保持平衡。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根据上述前提条件,马克思举例说明了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假定Ⅰ部类资本有机构成为4/1,Ⅱ部类资本有机构成为2/1,Mˊ=100%,剩余价值中用于资本积累的比重为50%。扩大再生产的进程如下: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这是第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开始前的社会总产品结构。

根据假定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按如下方式进行。

Ⅰ4000C+400ΔC+1000V+100ΔV+500M/X=6000

Ⅱ1500C+100ΔC+750V+50ΔV+600M/X=3000

第二个生产周期结束后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如下: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社会总产品由9000增长到9800,扩大再生产得以实现。据此可以计算第二、第三等以后各周期的再生产规模。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如下:

Ⅰ(V+ΔV+M/X)=Ⅱ(C+ΔC) 这一实现条件反映了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间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平衡关系。

Ⅰ(C+V+M)=Ⅰ(C+ΔC)+Ⅱ(C+ΔC)

Ⅱ(C+V+M)=Ⅰ(V+ΔV+M/X)+Ⅱ(V+ΔV+M/X)

上述条件说明,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要同步进行,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求也要维持平衡。

三、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1、如何认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供求均衡思想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分析是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所必须满足的实现条件,包含着丰富的均衡思想。

总量均衡即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根据再生产理论,社会总资本运动过程中,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要与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第二部类生活资料的生产要与第一部类对生活资料的需求相适应。只有两大部类之间保持均衡,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才能正常进行。从社会总产品的角度来考察,可以表述为:

Ⅰ(C+V+M) +Ⅱ(C+V+M) = ⅠC+ⅡC+Ⅰ(V+M)+Ⅱ(V+M)

等式左边表示总供给,右边表示总需求。所以,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实际上就是社会总产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马克思对总量均衡的分析主要表现为价值形式上的均衡。

结构均衡即两大部类之间及各部类内部的均衡。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的供求概括为三大均衡体系:

两大部类之间的结构均衡

两大部类内部的结构均衡

固定资本更新与价值折旧间的均衡

结构均衡是总量均衡的基础,所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结构均衡和总量均衡的统一。

2、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

如果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因素,社会总资本运动从长远来看具有明显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发展趋势。列宁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理论。

第一年: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第二年:假定第一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由4/1提高到9,第二部类由2/1提高到5/1。

Ⅰ4000C+450ΔC+1000V+50ΔV+500M/X

Ⅱ1500C+50ΔC+750V+10ΔV+690M/X

到第二个生产周期结束时,社会总产品构成如下:

Ⅰ4450C+1050V+1050M=6550

Ⅱ1550C+760V+760M=3070

第三年:假定第一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由9/1上升到20/1,二部类由5/1上升到10/1。

Ⅰ4450C+500ΔC+1050V+25ΔV+525M/X

Ⅱ1550C+50ΔC+760V+5ΔV+705M/X

到第三个生产周期结束时,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如下:

Ⅰ4950C+1075V+1075M=7100

Ⅱ1600C+765V+765M=3130

仅从上述两年的增长可以看到,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由4000增至4950,增幅为123%;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由2000增至2150,增幅为107%;增长最慢的是生活资料,增幅为104%。社会总产品的平均增幅为113%。

从论述中可以看出,生产规模的扩大必须改进技术,采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从而要求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列宁据此提出了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理论,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有着严重影响。

3、学习《资本论》Ⅱ卷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不仅揭示了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规律,而且揭示了一般商品流通规律,对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对微观经济活动的指导意义:

1)企业经济活动的动力

2)企业经济活动的连续性

3)企业经济活动的效果

企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性、条件、措施,及评价标准。

对宏观经济活动的指导意义:

1)保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2)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

3)构筑适宜的经济体制

理论来自实践,更重要的是指导实践。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认识和掌握,必须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深化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认识。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提要:《资本论》科学地说明了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社会经济结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第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指出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第二卷阐述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不断被破坏,引起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三卷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进而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本中通过对资本运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运动规律。对资本运动的研究,马克思采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分别对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展开阐述。 《资本论》是对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证研究。它首先阐述了整体研究的分析基础:劳动价值理论。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展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局限性和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必然性。 一、第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1、分析基础:价值理论 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马克思在本卷第一篇,首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

资本论读后感1500字

篇一:资本论读后感1500字我今天下午看了《资本论》,感触也是比较多的,他主要的特点是汇集了各家之所长,再加上他理解的东西,通过学习,给我的理解带来了帮助。一、劳动价值论(1)价值: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量决定的。作者从商品入手,阐述了价值,他认为商品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做为交换商品的筹码,等价交换其他所需要的东西。他还分析了价值的形式和货币,认为从他的交换形式是从个别的偶然现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而它的最高形式就是货币,货币可以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更加直接,它表明社会生产的不同阶段。(2)剩余价值随着技术、劳动力和工具的发展人们制造商品已经满足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的商品可以换成货币,货币积蓄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形成了资本。资本是从劳动力、合作分工、工具的革新等等来的,他说增加剩余价值可以有两种方法,就是延长工作时间和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已经不适合了,现在国家的劳动时间已经规范化,但是我们资本家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效率,来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还可以用工具革新,新的生产方式、管理组织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等来提高工人们的劳动效率。(3)资本的积累资本积累就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它不是满足资本家自己的嗜欲,他是为了投入资本来赚更多的钱,投入新的生产,剩余价值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可变资本,不是像《国富论》把剩余价值都可以转化为可变的资本。资本的积累造成阶级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一方造成生产过剩,另一方则造成生存的压力,他说:“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卑鄙和最疯狂的贪欲的趋势下完成的。”可见他对资本家深恶痛绝,但是我们为这本书是为资本家写的,对资本家怎样剥削工人有指导作用。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学说他主要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进行分析,将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和消费品的生产,他认为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是同价格总量相符的,然后价值(社会的)可以变为价格(个别的),这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三、关于地租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大多数土地由少部分人占有,所以土地资源面对工业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现在农民把一部分工资交给资产阶级,自己却当一个田户,这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谷物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所造成的,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下,小块土地所有制,不断的衰退,它排斥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社会的积聚和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等等。他的着作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为我们公民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篇二:资本论读后感1500字要理解《资本论》被称为“资本主义的血史”,我认为带着下面这个问题去阅读,或许能够初见端倪:还在第四章中,在阐明货币之所以成为资本,只是因为货币的一部分被转化为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并且被自由工人所出卖的劳动力时,就发生过这样一个问题:这种劳动力究竟是从哪儿取得的呢?个别人手中大量的货币量究竟是如何地,通过什么方法积累起来的呢?“圈地运动”是我仅能想到的原因,这是高中教育留给我的。阅读到在第一卷二十四章才发现自己的思考和学识有多狭隘。马克思说道:“但是,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而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因此,这一整个运动好像是在一个恶性循环中兜圈子,要脱出这个循环,就只有假定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积累(亚当。斯密称为“预先积累”),这种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出发点。”从这里来理解,所谓“原始”积累是在资本及与其适合的生产方式产生之前的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当“原始”积累达到一定力量和能力的时候,它就辩证地转化资本,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曾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也就是说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他在文中提出:“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并且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的积累,它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也提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 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发达的生产力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土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己经在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社会公有制比较起来。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而社会公有制则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 不可否认,资本论是站在无产者的角度上的。亚当斯密,凯恩斯,马尔萨斯等经济学家则站在资本家角度上的。而且当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通过各种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社会福利系统来弱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对于第一卷中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框架可由以下四点出发:

1.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的历史阶段中,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即要使货币和商品转化为资本,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经济条件: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也就是劳动的出卖者。 商品市场的这种两极分化,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即以暴力方式剥夺劳动者而实现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了最初的和必要的前提。 2.分析基础: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是两种属性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是其社会属性。商品中也包含着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作为具体的

资本论读后感 5000字

创新研究与训练 论文 论文题目资本论读后感 班级经济学专业2014级 学号 1311606 姓名热依拉·塔依尔 指导教师段文斌

“资本论”读后感 摘要:“自从地球上存在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出现过一本书,像当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来说是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的。”——恩格斯 上大学以来,我们学过了三册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基本原理等等课程,在这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有了深度了解。有人认为没读过《资本论》经济学不算入门。马克思在这部著作里,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样就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资本论》三册是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下面围绕着一下几个问题来总结一下我对《资本论》这本著作的理解。 一、马克思是怎么样的人?他对历史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一生四次被反动政府驱逐,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他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然而马克思没有被苦难所压倒,几乎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马克思就准时到达这里,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晚上博物馆闭馆。 马克思积累了非常渊博的知识,他的知识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翻译,工商业实践,甚至还触及数学、自然科学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的前程;它给了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它为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将社会主义最终由理论变为现实奠定了思想基础。它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改变统治策略,提高工人的待遇,完善资本主义统治制度。 二、“资本论”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呢? 在学《资本》选读之前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没有实际用处的,不符合现实情况的伪知识,因为资本家永远都不会承认剥削工人的这一事实,把一切生产活动伪装成公平交易,把得到的利益看作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得的报酬。但是随着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的深化,见识过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片面的观点以后,才领悟到了马克思在经济学历史上不可否认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是少数真正的从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资本论》是一部真正博大精深的辉煌巨著,是马克思倾注了毕生心血,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在第一卷中,从简单的商品入手,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揭示了作为阶级关系的资本的本质,重点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第一卷用抽象的方法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即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积累过程特别是原始积累的考察中,暗含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体系的伦理批判。 第一卷的第一部分主要写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以商品作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商品的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一方面,商品按其自然形式是使用物,或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如果说使用价值使得物具有被交换的前提,那么价值就是物得以被交换的本质。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剥离了商品的物理属性、使用价值,单单是各种商品中统一存在的一种质的衡量。商品的这种价值隐含在商品中,通过交换价值的形式体现出来,交换价值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则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 在这一部分中,马克思对商品两重性的论述用的是一种辨证统一

的方法。他指出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不是以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虽然是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而后,马克思提出商品具有二重性是劳动的两重性所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产生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产生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极大地扩展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把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运用推到一个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层次。 马克思的天才之处在于从一开始就发抓住了所有商品都有的共性,这种共性与商品的具体物理属性没有关系,这就是劳动。劳动在此的作用和地位类似于万有引力对宏观物体的作用和地位一样。在商品身上,除了能够发现都凝聚了人类劳动这一共性以外,不能够发现第二个更能够揭示人类生产活动发展规律及趋势的工具或指标。马克思发现了这个商品的共性,就为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找好了打下了基

资本论第一卷几个重要理论阐述

1.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2.货币理论 货币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或货币量的规律的理论。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交换过程和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交换必然性的根源在于商品的内在矛盾,交换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运动。,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 (2)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则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而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逐渐产生的派生职能。货币的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货币的本质。 (3)货币流通或货币量的规律的理论 货币流通规律指出,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货币理论,是马克思对自己货币理论的第一次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它不论就整个货币理论史,还是就马克思本人的货币理论史来说,都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所以我们说,货币理论是货币理论史上的伟大丰碑。 3.商品拜物教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头部分,集中阐述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最终完成了其商品拜物教理论的系统阐述。马克思借用拜物教来指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物化在人脑中的反映,重点阐述了商品拜物教的性质、秘密和根源等,并提出商品拜物教是一切拜物教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在非商品生产的社会中的劳动产品不存在拜物教性质等。同时,他还为人们走出商品拜物教的迷宫提出了一条科学的道路。他坚持:"一旦我们逃到其他的生产

资本论读后感(20篇)

资本论读后感第1篇 第一次读《资本论》是1999年大学一年级寒假,当时刚好18岁,刚刚踏入青年时光的门槛。今年冬天开始重读《资本论》,正好满28岁。从18岁到28岁的十年,我想对于任何一个青年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十年有很多的坎坷要去经历,有很多的困难要去应对,有很多的问题要得到解决,有很多的知识要去学习。应对未知的世界和越来越重的职责,每个人都急需思想上得到指导。此刻回过头来想一想,对我这段人生指导最大的,就应算是我读过的那些经典书籍了。当中《资本论》是十分重要的一本。 回顾这十年,《资本论》对我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资本论》让我认清了自已的社会地位,让我能正确地理解周边的人和事,让我明确了努力的目标,指导我制定正确的策略。 首先谈认清自已的社会地位这一点,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一个人首先要去理解他的社会关系。中国,农民是彻底被边缘化的一批人。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采取资本主义方式,农民的出路仅有一条破产。农民受到的剥削越来越严重,农村的生存资源越来越少,导致农村经济的萧条和农村社会关系的解体。其实农村经济的萧条是导致农村社会关系解体的基础原因。如果一个人自已的生活都很困难,他必然很想得到别人的帮忙,而他帮忙别人对他来讲就有很大的压力。有这种心理体会,就能够理解农村的人情事故。理解农村的人情冷暖。

其实能怪别人趋炎附势能怪别人势利眼能怪别人不讲亲情么生活那种社会地位,自私和无耻已经成为生存的本能。扪心自问,我做过的和他们做的又有什么本质的不一样呢也许只于我会反省自身吧。 高考对于我来讲绝对算是人生十分重要的一件大事,虽然读的大学不怎样样,大学里也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但毕竟算是成功地从农村爬了出来,从那一亩三分地上解放出来,虽然前途仍不明朗,甚至还有很大的风险,但接触的人和事的层次显然比农村中高很多,机会所以也多很多。 资本论读后感第2篇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经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不仅仅对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可是,我们应当看到,目前它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借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否定剩余价值论的学术成就;另一个是一些人将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三月份读书书目及读书报告 读书书目 《韦伯的两篇演讲——伦理之业》韦伯 《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 《资本论》第二卷马克思在读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马克思的《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是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原话,意图通过这本书对资本的一整个流程的分析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的运作规律。在马克思的严重,对整个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乃至是决定作用的是经济结构,所以对经济规律认识清楚之后就能够看清整个社会的运动规律,并从中得出马克思最终的结论,资本主义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在发展出了自己的掘墓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书中的人,并不是一种实体的人,只是一种经济关系的载体。正如吉登斯在对古典三大家进行评述的时候说,一切经济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一样。马克思在这里只是将人作为一种载体,作为经济领域里的买者或者卖者,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承担者。这与马克思对于人、社会的定义有关,社会是人的关系的总和,同时人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通过这样的论述自然可以看出来马克思思想的关键词之中存在阶级关系、利益关系、经济关系这些词语。 资本论从总体的三卷来说就是在讲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第一卷主要是剩余价值论为核心来阐述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它前面叙述的商品、工资等部分只是在为剩余价值论的叙述做一定的铺垫。《资本论》第一卷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商品的交换理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的生产论、资本的积累。 劳动价值论,通过交换解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在同一商品中不能同时存在的矛盾。在这一部分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以及劳动二重性,一个人在只能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以及价值中的一个,同时商品只有用于交换才能完成这种让渡,商品的拥有者只有让渡其手中的使用价值,才可以实现商品的价值。而这个让渡的过程就是将商品投入到交换领域中去。在这种交换的形式的分析中马克思引入了关于货币的论述,从最初的物物之间的偶然性交换,到扩大之后以一种商 1

读马列原著有感(资本论)3000字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资本主义却从《资本论》中汲取营养,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在自身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认识到了经济过程的动态性,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且发展了关于经济活动的封闭理论。他同时还是第一个将经济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学家,而《资本论》就是他这种创举的体现。 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曾发现有机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一样,马克思的《资本论》也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著述的伟大的科学巨著,是人类历史上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对国际工人运动斗争经验的总结。它的出版,宣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末日,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的天才之处在于从一开始就发抓住了所有商品都有的共性,这种共性与商品的具体物理属性没有关系,这就是劳动。劳动在此的作用和地位类似于万有引力对宏观物体的作用和地位一样。在商品身上,除了能够发现都凝聚了人类劳动这一共性以外,不能够发现第二个更能够揭示人类生产活动发展规律及趋势的工具或指标。马克思发现了这个商品的共性,就为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找好了打下了基石。 据“物质不灭定律”也能够推导出劳动的作用。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物质没有增加或减少,那么人类社会多了什么呢?多出的就是凝聚在各种商品之上的劳动,有了劳动,才

资本论读书笔记1500

资本论读书笔记1500 资本论读书笔记1500 一句话,一段话读再多遍,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在此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对微观的学习,下定决心看一看《资本论》第一卷,花了一个半月,除了书中描述资本家对工人,特别是儿童、妇女的剥削的残酷感到愤怒外,应该说再没有其他任何感受,因而,在边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每个字都认识,为什么它被马克思组合在一起,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本天书? 这种从读《资本论》中的深切感受——文科的知识不是只要努力去背,就能学好的。 而是有着严密的思维逻辑过程,并且是一种比理科更加自由,更有发挥空间的抽象思维。原因在此也就出来了——作为理科生,抽象思维能力严重缺乏。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应该没有那个学科比哲学更加抽象呢?因而,我选择了哲学,由一种习惯的、长期的思维方式转向一种很陌生的思维方式,其中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它有一个很长的磨合过程,对我来说,初始阶段维持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翻了许多关于哲学知识的书,但没有看懂任何东西,每次都是看得自己不知不觉的爬在了桌子上,当有几天看书时,竟然没有睡觉,我知道,我能够看下去了,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吧,当时,是这样认为的。为了使这种进步继续下去,我想一直维持到大学毕业。

由“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开始,这是一位许多问题想不明白的研究生(自己这么说的)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从什么是物化劳动,一直到能发表自己的一点观点总共用了一个半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并不在于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而是借签了别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思维。让自己也具有一点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又是我当时感到的一个不小进步。更重要的是肤浅的感受到了《资本论》的不朽和对马克思的敬仰,只有认真阅读过他的著作的人才会感到这一点。那些高呼马克思理论过时了的人都怀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在这位巨人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只有马克思倒下了他们理论才可站起来。 任何一种理论必是时代的产物,适应某一特定的时代,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理论,也不可能有永恒的理论,但理论背后所承载的人类思想却是永恒的,而《资本论》承载的恰恰是人类几千年光辉思想的结晶,马克思的某些理论也许是过时了,但因此而拒斥马克思,除了可以表现自己的无知,再没有别的了。其实,高傲的现代人并不比几千年前的哲人高明多少,人类思想的框架他们早已为我们设好,后人更多的是在框架内修修补补罢了。试问从古到今,又有谁曾跳出过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呢?拒绝前人光辉的思想,就等于是慢性自杀。 现代西方许多不错的经济理论,就完全超出了《资本论》

资本论读后感5000字

重庆邮电大学实践教学经典阅读报告 《资本论》读后感 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老师: 组长:杨志 组员: 2012年 4月

《资本论》读后感 摘要:《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百科全书,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关键词:资本论经济学政治学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资本论》第一卷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著作。《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实际上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论证和生动体现,即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著。《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

资本论读书笔记

原典读书笔记 题目: 《资本论》读后感院(系): 财政金融学院 专业年级: 2012级金融三班 姓名: 王今 学号: 2012200198 2014 年6月9日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卒于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的观点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运动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作用。他的一些著作是与其挚友、同为德国革命社会主义者弗雷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完成。马克思的—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方针。马克思是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革命家。这位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写出了《资本论》这样的宏篇巨作。这本书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力作,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资本论》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于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结构的概括和说明。 不读《国富论》,不知道资本主义,不读《资本论》,不了解社会主义。对于《资本论》,恩格斯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自从地球上存在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出现过一本书,像当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来说是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的。” 读完这本书,我以前的很多想法和观点被颠覆,以下是我的感受: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的历史阶段中,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即要使货币和商品转化为资本,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经济条件: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也就是劳动的出卖者。商品市场的这种两极分化,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即以暴力方式剥夺劳动者而实现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了最初的和必要的前提。 “当生产劳动把生产资料转化为新产品的形成要素时,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就经过一次轮回。它从以消耗的躯体转到新生成的躯体。但是这种轮回似乎是在现实的劳动背后发生的。工人不保存旧价值,就不能加进新劳动,也就不能创造新价值,因为他总是必须在一定有用

《资本论》第二卷讲义

《资本论》第二卷讲义 一、背景知识 (一) (二)《资本论》第二卷研究资本循环侧重于货币资本的循环。这是因为货币资本,即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最片面、最典型和最一般的表现形式。 最典型——是因为货币资本循环把产业资本的动机和目的,即赚钱发财表现得最醒目。 最片面——是因为他强调的是这个过程的货币形式,是强调资本家金银数量的增加。 最一般——是因为货币资本循环的反复,已经包含着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 (三)《资本论》第二卷数量分析的特点: 第一,这里分析的量不是静止的量,而是运动的量,主要不是量的大小,而是量的变化、发展的速度。 第二,这里分析的量不仅是绝对的量,例如周转时间的长短、资本量的大小、剩余价值量的多少,而且有相对地量,例如年剩余价值率就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可变资本的价值额之间的相对量。 第三,这里分析的量不是孤立的量,是从量的变化说明质。 二、目录结构 目录 弗·恩格斯。序言……………………………………………………3—25 弗·恩格斯。第二版序言…………………………………………26—28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第一至第六章,中心是说明资本运动的 形式,以及如何保持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资本循环由形态变化、流通时间、流通费用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章,分析资本的形态变化。资本在循环中,要依次采取三种不同的形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从总体上来论述产业资本的运动,说明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循环的统一。 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31—74 本章“货币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最片面,从而最明显、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产业资本的动机和目的——价值增殖,赚钱和积累——表现得最为醒目。”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就是货币资本的循环。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关于《资本论》的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

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结构的概括和说明。 《资本论》的体系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它的结构是“科学的辉煌成就”。《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研究的基础,以资本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剩余价值作为研究的中心,以资本内在矛盾发展作为研究的主线,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畴上升到具体范畴的科学叙述方法的指导下,整个理论体系通过矛盾形态演化、范畴演进和规律转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

《资本论》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资本论》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大家有没有阅读过著名作品《资本论》,读过之后有没有产生一些感想?那么读后感 怎么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资本论》是研究马克思核心思想的重要巨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对资 本经济运行体系作了详细、科学的论述,深层次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为我们研 究认识资本主义运行规律,了解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等起到重要作用。 一、《资本论》研究对象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已给出答案:“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据此,《资本论》体系结构可概括为:“一 个起点、一个基础、一条主线、三个过程、十个方面”:一个起点即商品; 一个基础即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一条主线即剩余价值及其规律的揭示; 三个过程即“一卷讲资本的生产过程,二卷讲资本的流通 过程,三卷讲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十个方面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个别资本再生产理论,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借贷资本和 利息理论,地租理论,各种收入及其源泉。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中,关键点就是商品, 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家之路就是商品经济。而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认为价值是一种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的运行基础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创立并完成的,包括以下资料: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剩余价值及其规律是指剥削自劳动者劳动价值中的利润(劳动价值和工资之间 的差异),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从而实现资本规模扩大用于再生产,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自己 的资本来维持自己的资本,而扩大资本只能靠累进的积累。资本再生产理论是从宏观的角 度研究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