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性能
含木棉织物服用性能测试与分析

含木棉织物服用性能测试与分析以《含木棉织物服用性能测试与分析》为标题,篇本文旨在探究复合木棉织物的服用性能,包括弹性、耐磨性、耐洗性、耐温性等,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织物质量控制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复合木棉织物是由棉长纤维和木浆纤维混合纺织而成的服装面料,具有轻薄透气、少起球、不变形、弹性优良、不变色等特点,是服装质量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为了更好地评估复合木棉织物的性能,本文介绍了复合木棉织物的服用性能的测试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服用性能测试1、弹性测试弹性测试是评估复合木棉织物弹性性能的重要指标。
可以采用拉伸法或模量测试来测量复合木棉织物的弹性性能,其中拉伸法更适合评估细织物的弹性,而模量测试更适合评估厚织物的弹性性能。
2、耐磨性测试耐磨性是指织物的磨损性能,也是一种重要的服用性能,其有效性取决于织物的结构等性能,常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磨损法和磨擦试验法。
3、耐洗性测试由于复合木棉织物多用于制作衣物,因此耐洗性是服用性能中最重要的指标。
其耐洗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织物结构、染色方法和温度等因素。
为了检查其耐洗性,常用洗涤&活力检测装置(CMT)来进行测试。
4、耐温性测试此外,复合木棉织物在日常使用中还可能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因此评估其耐温性性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耐温性测试可以用热像仪或循环耐温试验器等仪器进行测试,以评估复合木棉织物的耐温性能。
二、影响因素分析1、棉长纤维与木浆纤维的比例棉长纤维与木浆纤维的比例是影响复合木棉织物服用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控比例可以获得具有不同服用特性的织物,但若比例不合适,可能会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
2、染色方法此外,染色方法也会影响服用性能。
染色影响到织物的抗拉强度、抗缩率、水汽透过性和抗磨性能等,因此需要确定一种合适的染色方法,以确保织物的服用性能符合要求。
3、纤维结构复合木棉织物主要由棉长纤维与木浆纤维混合纺织而成,其纤维结构也会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轧筘方法,以确保织物的服用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服装面料的服用性能

服装面料的服用性现代医疗气象研究表明,对人体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夏季室温2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比较舒适;冬季室温18℃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湿度低时易起静电,湿度高衣物易发霉.纤维的服用性主要指舒适性,耐用性,和外观性.一,舒适性1/ 通透性:一般包括透气性,透湿性和透水防水性.A透气性和B透湿性:除了跟织物和纱线的结构(紧密度)和外界环境有关以外,还跟纤维是否有异形和中空结构(棉纤维有天然的中空结构)。
例如:网眼布,雷丝和花边的透气性就很好,与空气的直接接触面积大,可加快汗液的挥发和排泄。
气态水和液态水组成的湿气是通过各种空隙向外的排泄。
C透水(防水)性:与纤维素纤维表面的物质有关,与化纤的形状和粗细有关,与面料表面的防水物质有关(防水加工为主要因素),与面料厚薄有关。
***防水又透湿气的面料则不会产生闷感.2/ 吸湿性:主要指标准温湿状态下的回潮率.纤维吸湿性从大到小顺序:羊毛,粘胶,苎麻,亚麻,棉,蚕丝,维纶,锦纶,腈纶,涤纶,丙纶,氯纶。
*当体表形成大小不一的汗珠时,纤维是否可以尽快地和尽可能多的吸收掉,以免产生沾身感。
当外界湿度变化时,衣服与人体表之间的微环境与外界环境达到新的湿气平衡。
3/ 保暖性导热和散热性(纤维导热系数和含气量,织物结构),冷热感,防寒性,颜色和光面反射.实际上是指纤维+空气+水分混合物的导热系数(数值越大越不保暧)。
一般纤维导热从快到慢的顺序是:水> 锦> 丙> 涤>粘胶>棉>羊毛,蚕丝,腈纶,醋纤> 空气.织物中的纤维越细越保暧,例如细旦和超细旦纤维。
对某种纤维织物,随着回潮率升高,纺织材料的导热系数也增大,保暧性将下降(潮湿天气人体感较冷)。
服装材料用纤维及纤维服用性能分析

2、断裂伸长和断裂伸长率 (1)断裂伸长△L 断裂伸长:纤维(原长以L表示) 被拉伸到断裂时,所产生的伸长值。
也称绝对伸长,用△L表示。
断裂伸长( △L )=断裂时试样长度-试样原长( L)
(2)断裂伸长率ε(%)
断裂伸长率:断裂伸长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
试样原长(L) △L
断裂时试样长度
L 100 % L
拉伸曲线:纤维在拉
伸过程中拉伸力与伸长
变形之间关系的曲线。
拉伸曲线的起始部分近似 为直线; 拉伸到一定程度,曲线有 一转折,转折点b----屈服 点。 终点a----断裂点(纵坐标 为断裂强度 a ,横坐标 为断裂伸长率 a 。
(3)弹性模量对服用的影 响
弹性模量E表示纤维在拉伸力 很小时的变形能力。 E值越大(夹角越大),纤维 越 (容易,不易)变形。 用E值大的纤维制作的服装, 不易变形,也不易起皱。
常 用 纤 维 弹 性 模 量
麻(-亚麻、苎麻)
棉(美棉) 蚕丝 羊毛 短纤维 普通粘胶 长丝 短纤维 长丝 短纤维 锦纶6 涤纶 长丝 短纤维 长丝 短纤维 长丝 短纤维 氯纶 长丝
醋酯
天然纤维弹性 模量由小到大(变 形由大到小): 羊毛、蚕丝、棉、 麻。
维纶
腈纶
乙纶
短纤维
长丝
2548—6370
2940—8330
第一章服装材料用纤维
第二节 纤维服用性能分析
一、体积质量
1、体积质量 体积质量指单位体积纤维的重量,常 用g/cm3或mg/mm3来表示。 2、体积质量与服用的关系 体积质量小的纤维有较大的覆盖性;覆盖 面积相同的服装,体积质量小的纤维,制 成的服装轻便。
3、各类常用纤维的体积质量
纺织品服用性能分类

第一部分织物组织和结构第一章机织物组织结构第一节基础知识一.纱线特克斯数、英制支数换算:1.定义:⑴.特克斯数--棉纱线的线密度以1000M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表示,称为特克斯(tex)。
⑵.英制支数--棉纱线的英制支数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一磅重纱线中,有840码的倍数。
2.几种常用纱线的公定回潮率:纯棉:8.5% ;纯涤纶:0.4% ;纯维纶:5.0% ;纯腈纶:2.0% ;纯锦纶:4.5% ;纯丙纶:0;纯粘纤:13.0% ;涤棉65/35:3.2% ;涤棉50/50:4.5% ;维棉50/50:6.8% ;涤粘65/35:4.8% 。
3.混纺纱线公定回潮率的计算公式:AW+BW+²²²²²²+NW公定回潮率(%)=━━━━━━━━━━━━━━━━A+B+²²²²²²+N式中:W、W、W--混纺成份的纯纺纱线的公定回潮率(%);A、B、N--混纺成份的干重比例(%)。
4.换算公式:583.1对纯棉纱线:特克斯数=━━━━━━━英制支数587.5对T/C65/35纱线:特克斯数=━━━━━━━英制支数586.9对V/C50/50纱线:特克斯数=━━━━━━━英制支数二.织物紧度的计算:1.经纬向紧度:经向紧度(E j)= P j³Ttj³0.037P j :织物经纱密度(根/10cm) T tj :经纱线特数纬向紧度(E w)= P w³Ttw³0.037P W :织物纬纱密度(根/10cm) T tW :纬纱线特数2.总紧度:总紧度E z= E j +E w -E j³E w第二节机织物组织结构与特征织物的基本组织有三种,即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
通过这三种组织的演变与配合,可以构成各种变化组织。
具体见下表:第二章织物样品分析一.坯布样品分析:1.分析样品的风格特征;初步确定组织结构。
纺织品的服用性能PPT模板

2.起毛起球的测试 (1)圆轨迹起毛起球仪:先用尼龙刷把毛刷出,再用标准 料揉搓成球。 (2)滚箱法:简述其原理(起球箱法)。 (3)马丁代尔耐磨仪。 (4)穿着试验。
圆轨迹起毛起球仪 滚箱
滚箱
自动评级起毛起球仪 乱翻式起毛起球测试仪
3.评价指标:
(1)与标准实物样照对比,评出级别:共5级,5级最好, 1级最差; (2)单位面积的起球个数; (3)单位面积的起球重量; (4)起球曲线。
酸氢二纳二水合物),化学纯; ④ Na2H2PO4•2H2O(磷酸二氢纳二水合物),化学纯; ⑤ NaOH(氢氧化钠),化学纯。
二、折皱回复性
服装在穿着、储放、使用时具有折皱回复的性能。 也称为抗皱性。
一般织物的外观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普遍 是光洁,平坦,无皱纹的。但经过使用后,织物的 表面失去原来的特性,产生皱纹,失去平挺,外观 难看,不美观。
(二)影响悬垂性的因素 1、纤维的刚柔性是影响悬垂性的主要因 素,纤维过分刚硬则织物悬垂性差,柔软 纤维制成的织物悬垂性好。 2、纤维细度越细,织物悬垂性好。如真丝 织物。 3、纱线捻度不太紧时,织物悬垂性较好。 4、纱线细度粗,悬垂性差。 5、织物厚度增加,织物悬垂性变差。
6、织物紧度不宜过大。紧度较小,其中纱线 松动的自由度较大,悬垂性好。 7、单位面积重量增加,悬垂系数变小,悬垂 性好,但重量不宜过小,否则织物会产生轻飘 飘,悬垂性差。 8、针织物较机织物悬垂性好。 9、纬向(横向)要求比经向(纵向)有较好有 悬垂性,故要采用不同的悬垂性设计。 10、织物的静电性对悬垂性也有间接影响。
五、织物抗起拱性
衣服在穿着过程中,在经常弯曲,拱起的部位肘部和膝 部会发生起拱变形,从而影响衣服的外观。
实际测量时,则模拟肘部的运动设计实验。用一环状 夹,夹持布样,用与肘部尺寸相近的一个半球体,顶起一 定高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让其恢复一段时间,测其残 留拱度。用‘起拱残留率’表示。
含木棉织物服用性能测试与分析

含木棉织物服用性能测试与分析The performance test and analysis of cotton fabric clothing1、测试内容1. Test content木棉织物服用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抗拉强度、抗折强度、耐磨性、抗水性、耐洗性、透气性、燃烧性、染色性等。
The performance test of cotton fabric clothing mainly includes tensile strength, folding strength, abrasion resistance, water resistance, washability, breathability, flammability, dyeing property, etc.2、测试方法2. Test method(1)抗拉强度:在恒定拉伸速度下,测量织物抗拉强度,抗拉强度越高,织物越耐用。
(1) Tensile strength: under the constant stretching speed,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fabric is measured, the higher the tensile strength, the more durable the fabric.(2)抗折强度:将样品折叠成一定宽度,放在折叠机上,在规定的速度下,折叠次数越多,织物抗折强度越低。
(2) Folding strength: fold the sample into a certain width, put it on the folding machine, under the specified speed, the more folding times, the lower the folding strength of the fabric.(3)耐磨性:将样品放在耐磨机上,在规定的转速下,织物磨损程度越大,耐磨性越差。
第3章_纺织物的服用性能

第二节 纺织物的服用性能
2、影响因素: 1)纤维:合成纤维>天然纤维>人造纤维 2)组织:方平>缎纹、斜纹>平纹;双罗纹>纬
平组织 3)混纺: 涤棉混纺―含涤量高于50%>含涤量低于50% 羊毛与涤、腈混纺可提高
(三)面料的顶裂性能 1、概念:将一定面积的面料周围固定,从面
料的一面给以垂直的力使其破坏。 2、部位:膝部、肘部、手套、袜子、鞋面 3、影响因素: 1)经纬密差异――大,顶裂强力小 2)厚度――厚,顶裂强力大 3)经纬纱伸长率――大,顶裂强力大
第二节 纺织物的服用性能
❖ 三、1、透气性
1)面料通过空气的性能 2)它与二重奏舒适性有很大关系。 影响透气性的因素主要是织物结构和厚度。
第二节 纺织物的服用性能
❖ 四、刚柔性和悬垂性
❖ (一)面料的刚柔性 1、 刚柔性:是指面料的抗弯刚度和柔软度 2、 抗弯刚度:面料抵抗其向弯曲方向形状变 化的能力。 3、 不同织物组织的刚柔性 4、 不同纤维面料的刚柔性 刚柔性与后处理的关系
毛起球 改善起毛起球性措施:混纺、改变织物结构、
后处理。
第二节 纺织物的服用性能
六、抗钩丝性
第二节 纺织物的服用性能
七、染色牢度
第二节 纺织物的服用性能
八、织物风格
第二节 纺织物的服用性能
(二)面料的撕裂性能 1、定义: 面料在经过一段时间穿用后,由于局部
受到集中的负荷作用而撕成裂缝。撕裂 是织物中纱线逐根断裂的过程。 适用场合: 军服、篷帐、吊床、雨伞等
生的一种冷热知觉反应。 2)面料的光滑程度与冷感有关
3)色彩也有冷暖感 3、防寒性
1)防寒性:当气候变寒时,面料减少外界环 境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的特性。
常见服装面料的服用性能介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常见服装面料的服用性能介绍
起毛起球和钩丝性
服装在穿着和洗涤过程中,会经常受到揉搓和磨擦等外力作用,致
使受力多的部位容易磨毛、起球,而长丝织物则易使纤维被引出或钩断露在织物表面上,形成钩丝现象。
织物的起毛、起球和钩丝现象不仅使服装的外观变差,且明显影响其内存质量和穿着服用性能超群。
影响起毛、起球和钩丝性的因素:
1、纤维性质: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除羊毛外,由于某种原因强度
低、耐磨性差,即使起毛后也不易结球,因此起毛起球现象轻微;而合纤由于强度高,纤维无卷曲,其间抱合差,伸长能力大,加之耐磨性好,纤维易滑出织物表面,形成小球后不易脱落,因此起毛、起球现象严重,尤其锦纶、涤纶、丙纶等腰三角形织物更甚。
纤维弹性珠好坏,则决定了其织物的抗菌素钩丝性,一般弹性纤维素,可利用本身的弹性来缓和外力的钩挂职作用,其抗菌素钩丝性良好。
2、织物性质:不同纤维织物,其起毛起球和钩丝性能各异,而对
相同纤维织物而言,这些性能也会产生差异。
分析其原因,可见:纤维的长短、粗细及织物组织后整理的影响也很明显。
一般,细、短纤维织物比粗、长纤维织物易起毛起球,结构紧密的织物比疏松的织物抗起毛、起球、抗钩丝性好,后整理加工可改善起毛起球,钩丝现象,机织物抗钩丝性好于针织物,平纹织物抗起毛起球,钩丝性好于斜纹和锻纹,短纤维的织物比长丝织物更耐钩丝。
色牢度
染色牢度是对染色、印花织物的质量要求。
因为染过色的织物在穿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纱线和织物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即是穿着。其在服用中的要求 不断发生变化,从远古的防寒、蔽体、坚牢、耐用,发展到冬 暖夏凉、装饰美化、身份显示、防护及各种功能要求等。
因此研究织物的服用性能,可以我们进行服 装面料的选择提供依据,同时也扩展了纺织 品的应用范围。
服用性能
光泽 色度&白度&色牢度
外观 手感
1、纤维性状 纤维初始模量是织物刚柔性的决定性因素。纤维初始模量大, 织物刚性也大,越不容易弯曲。 羊毛纤维初始模量小,比较柔软;麻纤维初始模量大,比较硬 挺;蚕丝纤维初始模量中等,织物刚柔性适中。锦纶/涤纶? 异形截面与圆形截面相比较,异形截面的纤维刚性较圆形大, 因异形纤维制成的纱线密度小于圆形纤维;另异形截面轴惯性 矩较圆形大。
纺织品服用性能
Wearability
Questions
我们买衣服的时候,针对面料,经常看中的是 什么呢?
1)在挑选冬天衣服的时候,是否考虑这衣服是否足 够保温? 2)买夏天衣服的时候是不是要挑选透气性好的呢? 3)那么在选款式的时候会不会考虑这个面料适不适 合做这个款式、适不适合在这个季节穿呢? 4)在穿衣服的过程中,有没留意过衣服有些部位容 易起毛起球呢?
剪切性能受织物交织点多少、交织阻力、纱线间的压扁程度、 捻向配合、纤维形态、摩擦系数等影响。一般交织点越多, 交织阻力越大,纱线间嵌合和接触面积大,毛羽多,纤维摩 擦系数大,刚性大,将导致织物的剪切刚度大,进而使悬垂 性变差。
动态悬垂性
动态悬垂性指服装在一定运动状态下的悬垂度,悬 垂形态和飘动频率。 美的动态悬垂性是指在步行和微风吹拂时,衣服能 与人的身体协调,而人不动时又能恢复静的悬垂特 性。
3、声感评价
织物与织物摩擦时产生的声响效果。蚕丝放在一起用力摩 擦时会产生一种悦耳的声响效果——“丝鸣”。
织物风格要求
1、基本物理性能要求
低应力下的拉伸、弯曲、剪切、摩擦作用;织物的导热性 以及接触暖感;织物的几何形态及重量等,即基本上是以 人手所能感受到的物理量与经验和要求的吻合或优劣。
点光源 抛物面 反光镜
AD-Ad
AD-AF
抛物面 反光镜
Ad AF
织物 透明 玻璃板 光敏元件
Ad
支柱
点光源
抛物面 反光镜
影响静态悬垂性的因素
织物在悬垂中既有弯曲,又有剪切。因此,除影响 织物弯曲性能诸因素外,还有纱线间,尤其是交织 点或握持点的滑动、转动和剪切作用。
织物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 (刚柔性)
2、穿着的要求
织物穿着用途不同,对风格要求不同:外衣类织物要有毛 型感;内衣类织物要有棉型感;夏季用织物要有轻薄滑爽 的丝绸感或挺括滑爽的麻型感;冬季织物则要求具有厚实、 挺括、蓬松感等特征。
3、不同特征的要求
对毛织物:要求手感柔软,挺括抗皱,弹性丰富,身骨良 好,呢面均匀,花形大方有立体感,光泽自然柔和,不易 变形。 对丝织物:要求轻盈柔软,颜色鲜艳,光洁美观,手感滑 爽,绸面平挺、丰富、致密。 对麻织物:要求坚固挺括,手感滑爽,条干均匀,布面匀 净。 对棉织物中的府绸类织物:要求手感滑爽,色泽均匀,外 观细密,布面光洁匀整,有近似丝绸的风格。
(a) 毛羽 织物原样
因摩擦产生毛茸 (b) 起毛
(c) 纠缠 未脱落的纤维纠缠
纤维纠缠越来越紧 连接纤维的球粒抽拔
部分球粒脱落
起毛起球机理
由起毛起球过程知,起球的前提是织物表面的毛羽, 即“起毛”。起毛来源于各种摩擦与钩挂,如织物 间或织物与其他物质间,使纤维发生抽拔、断裂、 位移而产生毛茸。 如毛茸有足够的长度和适当的密度(单位面积的毛 羽数),将提供球粒形成的基本要素;而纤维柔软 纤维柔软、耐疲劳、多卷曲、高摩擦系数,有助于 球粒生长和保持。
3、毛羽量和毛羽长度
短纤维提供更多的端毛羽,而过短的纤维足以起毛,但易 于脱落而不易成球; 纱线捻度大,结构紧密,纱线粗节少,结构松区域小,初 始毛羽少,都不利于毛羽量和毛羽长度的增加; 织物蓬松,交织点少,都有利于起毛量和起毛长度的增加。
织物风格&手感
织物本身所固有的性、状作用于人感观所产生的综合效应。表 达和评价织物风格的主要感觉系统为触觉和视觉,偶尔兼顾嗅 觉、听觉。
4、文化背景要求
织物风格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国家、文化背景、季节、 男女老少和习惯等不同,对织物风格都有不同的要求。织 物风格带有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影响,并取决于穿着者的 经历、经验、偏好、情绪、地域、民族等心理、生理、社 会因素。
织物在实际穿着与洗涤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使 织物表面的纤维端露出于织物,在织物表面出现许 多毛茸,即为“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穿着过程中 不能及时脱落,就相互纠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 形小粒,通常被称为“起球”。 织物起毛起球后,外观明显变差,表面的摩擦,耐 磨性和光泽也发生变化。
起毛起球过程
耐用性
折皱回复性 悬垂性 抗起球性&抗钩丝性
顶破强度
抗纰裂强度 抗撕裂强度 耐磨性 舒适性 卫生安全性 辐射屏蔽 抗菌性
抗紫外性
外观
纤维层状结构 纤维纵向形态 横截面
镜面反射 漫反射 散射光
光子的多次碰撞从纤维表层散射出的光线,其与入射光的 角度无关,与入射光能量和纤维表层结构与组成有关。
1、纤维的层状结构
3、横截面形态
圆形截面(如同凸透镜,平行光照射会有聚焦, 称为“极光”) 三角形截面(如同三棱镜,强烈的镜面反射效 果,有“闪光”现象) 改善光泽层次感、柔和性,消除极光,可采用仿生,如 仿天然纤维的原纤结构,其层状结构增加散射、透射、 反射;进行简单的异形化,如星形,多叶形等。
织物被挤揉压或穿着时发生塑性弯曲变形形成折皱的性 能,称为折皱性。织物具有折皱回复的性能称为折皱回 复性。 难易 挤压
角度越小,越不容易起皱
产生折皱原因
在纤维的无定形区内,大分子链间排列较松,大分子或基本结构 单元间存在的氢键数较少,在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大分子间的 部分氢键被拆散,并能在新的位臵上重新形成新的氢键。当外 力去除后,由于新形成氢键的阻碍作用,使纤维素大分子不能立 即回复到原来状态。如果新形成的氢键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则 发生永久形变,使织物产生折皱。
锦纶韧性大,耐疲劳性好,故最易起球; 涤纶和腈纶起毛起球也多,尤其腈纶大多为较软的针织物, 起毛起球多;涤纶虽然韧性和耐疲劳性好,但模量高,不易 纠缠,又大多是结构紧密、表面光滑织物的外衣,故相对起 毛起球少些。
2、纤维的表面形态和性质
纤维粗、异形,抗弯刚度大,不易弯曲缠绕; 纤维表面粗糙,摩擦系数大,不利于起毛,但摩擦中有利 于纠缠与成球。
2、纤维间结构的稳定性
纤维间、纱线间作用越强,摩擦越大,织物越 稳定,褶裥保持性好。 捻度高,织物越紧密、厚实,褶裥保持性好。
改善褶裥保持性的方法
加大褶裥处织物的紧密度和纤维间的联结。 采用热塑性好,能交联和再结晶性能的纤维。
折皱回复性与褶裥保持性的区别
折皱回复性为将平的织物弯曲后,看其回复到原状 的能力。 褶裥保持性将弯曲织物扯平后看其是否能回复到原 有弯曲状态的能力。 前者需要变形,后者无需变形。 二者在本质上都是材料在外力、热、湿作用下形态保 持不变的性能。
静态悬垂性测试方法
静态悬垂性测试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伞式法 (或圆盘法)。 该法是将面积为AD的圆形试样同心放于面积为Ad的 小圆盘上,实测伞状悬垂织物的投影面积AF,求悬 垂度。
U=(AD-AF)/(AD-Ad)
抛物面 反光镜
Ad AD AF
织物 光敏元件
Ad
悬垂度为0~1的值, 透明 玻璃板 支柱 U=0时,织物无悬垂, U=1时,织物完全悬垂。
天然纤维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结构差异 化学纤维生产工艺或材料不同
入射
反射1 2 3 4
空气 层1 层2 层3 层4…
多层反射作用使达到纤维 表面的反射光产生叠加, 且不同波长光产生干涉作 用,纤维呈现较强光泽而 不耀眼。
2、纤维的纵向形态
没有卷曲的化纤长丝(镜面反射多) 丝光棉(截面圆形,天然转曲消失) 粗羊毛(鳞片少) 细羊毛(鳞片多) 制造半无光或消光化纤,即是在纺丝液中加入二氧化钛 (TiO2)消光剂,增加光的吸收和散射,减少纤维镜面 反射和透镜折射,以达到消光作用。
2、纱线性状 纱线直径较粗,捻度较大时,纱线弯曲刚度大,织物硬挺。 反之织物较柔软。 经纬纱交织点处纤维斜线方向一致,纤维间产生一定的啮合, 经纬纱交织点处切向滑动阻力较大,不易松动,故织物刚性较 大。
3、织物几何结构 织物组织对织物刚柔性有影响。机织物交织点越多,经纬纱 间切向滑动阻力越大,织物中经纬纱间相对移动的可能性越小, 织物刚性就越大。一般平纹织物身骨硬挺,缎纹织物身骨柔软。 经纬纱密度大,织物硬挺;针织物一般比机织物柔软。
起毛起球影响因素
经验知,起毛是普遍现象,而起球是特殊现象。因 棉、麻、毛并不产生起球,或并不能看到球粒。因 此织物的起球必需满足一下条件: ①纤维要有足够的强度和伸长性; ②纤维要柔软,易于弯曲变形和形成纠缠; ③要有足够多和足够长的突出毛羽; ④要有产生纠缠的摩擦条件(反复进行)。
1、纤维力学性质
大多合成纤维为热塑性高聚物,故在一定温度和外力 作用下,强迫织物变形,可获得褶裥。原理即是在热、 力作用下使内部分子链间部分价键拆开,并在新的位 臵上重建,交联,使纤维定型。
影响褶裥保持性的因素 1、纤维结构的稳定性
纤维结晶高、模量、弹性高,则不易变形。 纤维热塑性越好,热定型后结构越规整,分 子间作用力越大,纤维玻璃化温度越高,则 褶裥保持性越好。
3、织物结构
厚织物折皱回复性好。 针织物的线圈结构弹性好,蓬松,厚,折皱回 复性优于机织物。 机织物三原组织中,平纹交织点最多且薄,外 力去除后,织物中纱线不易作相对移动回复到原 来状态,故织物折皱回复性较差;缎纹组织交织 点最少,折皱回复性较好;斜纹介于二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