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录
• 引言 •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现状分析 • 差错原因分析 • 防范措施与建议 • 实施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提高调剂质量
分析调剂差错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旨在提高门 诊药房调剂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02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减少调剂差错,降低患者用药风险,确保患者用 药安全有效。
药品摆放不规范、标识不清等问题,容易导致药师在调剂过程中拿 错药品。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药师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疏忽和差 错。
04
防范措施与建议
提高药师素质与技能
加强药师职业道德教育
01
培养药师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使其充分认识到调剂工作
的重要性。
提高药师业务能力
02
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药师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和调剂技
员工自评与互评
鼓励员工自评和互评,发 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及时改进,提高工作 质量。
持续改进方向与措施
完善管理制度
不断优化门诊药房的管理制度,明确 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减少因
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差错。
引入先进技术
积极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信息技 术,如智能药柜、电子处方等,提高 门诊药房的信息化水平,减少因人为
建立调剂差错报告制度,鼓励药师主动报告差错, 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防止类似差错的再次发生。
05
实施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实施效果评估方法源自010203
差错率统计
通过定期统计门诊药房调 剂差错发生的次数和频率, 计算差错率,以评估防范 措施的实施效果。
患者满意度调查
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 解患者对门诊药房服务的 评价,从患者角度评估差 错防范措施的效果。
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摘要:门诊药房在医院中肩负着调配和发放的重任,是直接为患者及其家属服务的重要窗口,因此,其服务质量不仅关系着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而且还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此,分析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的产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范差错的措施,可以起到增强药师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产生原因;应对策略1引起药房调配差错的因素1.1医生方面的因素(1)医生询问病情不详细,易导致用药上的错误,如:没有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导致患者用药后出现过敏现象。
(2)医生处方书写错误或不规范,如:剂量、用法、给药途径及次数等指标;为节省时间,医生在写处方时书写潦草不清,在机上药师在调配时,将相似的药品混淆或者核对时不认真,就会出现药品开错、用错,从而出现调配差错的问题。
(3)对于某些药物或者新药了解不全面,如:用法、用量以及配伍禁忌等,往往导致用药盲目,从而引发差错发生。
1.2药师方面的因素(1)工作状态方面:门诊药房相较于其他工作来说,任务繁琐且和工作强度较大,受心理压力和生理健康状态的因素,药师易出现疲惫、急躁、从速的心理,从而影响药品配发质量,出现多发、少发以及漏发等问题。
除了以上原因外,上午十点至十二点是取药高峰期,这个时间段的排队人数较多,也是导致药品差错发生的一大原因。
(2)业务水平方面: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药层出不穷,其对药师的专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药师大部分精力都花在繁重琐碎的日常工作中,一方面药师精力不足,专业知识掌握缓慢;一方面,专业技术培训不能适应新变化的需要。
药师在临床用药时,由于缺乏临床诊疗知识,容易出错。
(3)工作作风方面:工作作风主要包括未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和配方制度、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松懈、注意力不集中、侥幸心理、凭印象给药的习惯等,这些都是产生差错的根本原因,如:卡托普利是一种常用的高血压药物,因病情不同,使用剂量不同。
门诊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门诊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目的:探讨门诊药房常见的调剂差错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
方法:分析当前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常见差错,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措施。
结果:药剂人员的专业知识匮乏、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门诊药房调剂制度不健全都是导致差错出现的主要原因;防范调剂差错的对策为增强药剂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药剂人员责任心,建立健全门诊药房调剂工作制度。
结论:只有加强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人员和制度管理,才有可能最大程度避免调剂差错的出现。
标签:门诊;药房;调剂门诊药房的调剂工作是整个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调剂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为了进一步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质量,本文分析了门诊药房调剂工作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以求最大程度上避免调剂工作中差错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
1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常见差错原因1.1药剂人员的专业知识匮乏门诊药房的调剂工作是一项专业技能很强的工作,目前,部分医院的门诊出现调剂差错的原因之一是药房的药剂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不具备临床药学的相关专业知识,不了解药事管理及法规的相关规定,对医生开具的不规范处方,包括字迹潦草,剂量、规程书写不清楚[1],听之任之,甚至凭自身经验任意调配;对医生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对新的药品的基本知识了解不足,对与药品的适应症的把握不全面,均会造成药物调剂差错。
1.2药剂人员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调剂工作中常出现由于药剂人员工作不认真,没有积极性和热情,消极怠工而产生的差错,主要分为调配过程中的差错和发药过程中的差错。
调配过程中的差错主要包括将药品的品种调配错误,由于药品的名称或外包装相似,调配过程中没有仔细核对,错误地将天王补心丸调配成牛黄上清丸;药品的剂型:如栓剂调配成霜剂,硝酸咪康唑栓发成硝酸咪康唑霜等;药品的规格、剂量:将0.25g的头孢氨苄片调配成0.5g的头孢氨苄片等;药品数量: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支调配成40支,抗感冒胶囊1盒调配成2盒等;或是调配药品之前没有认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调配出过期或变质的药品;发药过程中的差错主要是发错患者,特别是采取叫名方法发药的医院,由于口音不同或环境嘈杂等多种因素,患者可能听错姓名,而药剂人员也没有进行及时核对,致使药品发错的情况发生,或发药过程中对药品的使用方法,剂量等向患者交代不清,造成患者使用药物不当,延误治疗的进程[2]。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

在配 药和发药 的过程 中要对各 个科室使 用抗菌药 的数量 和种 类进行 统计分析 , 要根据情 况适时 和临床 医师联 系 , 以探讨更
好 的用药方法 。并且密切关 注患者 的用药情况 , 争取 给予 患者
[ 2 】 姜红 , 张碧玟. 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中的作用 [ J ] . 临床合
要各 科 室共 同合 作 , 而 在这 其 中 , 药 剂科 起着 举 足轻 重 的作
用【 2 ] 。 医院药剂科作为药品管理 、 配药和发药 的重要科室 , 是其 他临床科 室的重要 辅助 , 任何一 个科室都不能脱离于药剂科而 独立存在 。 但是 目前很多医院的药剂科在 强化履行好 自身职责 方面做得 不尽 如人 意 , 如果 药剂科工作人员不关心临床 医师处
进行分析 , 得 出加强药剂科 的管 理 , 能够有效促进 临床抗菌 药 物 的合理应用 , 减 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提高 医生 的业务水平 , 以 及 降低 医院感染发生率 的结论 , 我们希望 , 这项 研究对 于我院 和其他兄弟医院加强药剂科 的管理 , 促进 临床抗 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 更好 地促进 医院发展。
1 临 床 资 料
物的使用以及 每份处方药 品平均金额 均较 之前 均有显著改善 ,
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O . 0 5 ) 。表 明加强药剂科的管理不但 能
2 0 1 1 年 1月一2 0 1 2年 1 2月我院门诊药房出现药品调配 、
发放差错 4 6例 , 其中药品品种差错 l 4例 , 占3 0 . 6 %; 数 量差错 5例 , 占1 0 . 8 %; 剂型 、 剂量差错 7 例, 占1 5 . 2 %; 用法差错 5例 , 占1 0 . 8 %;错发患 者 1 例 ,占 2 . 2 %;发 出过 期药 品 2例 , 占 4 . 3 %; 医生处方 差错 8例 , 占1 7 . 4 %; 药 品外包 装相似 而发 错
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分析及对策探讨

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分析及对策探讨背景门诊西药房是医院中最常见的药房类型之一,其主要服务对象是门诊患者。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药物的多样化,门诊药房的工作越来越繁忙,加之医药市场上假药、劣药等问题的猖獗,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问题时有发生。
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损害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医护人员的形象,因此,制定有效的差错分析及对策措施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差错原因分析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缺乏药学知识和技术技能、工作疏忽、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多任务同时处理、药物相似性等。
2. 系统因素系统因素也是导致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药房信息系统不完善、药品参数设置不准确、药物库存不够、药物配送渠道缺乏监管等。
3. 药品质量问题药物质量问题也是导致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之一,违法生产、假冒伪劣、劣质药都会导致药物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等问题。
对策措施探讨为了有效地避免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下面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1. 完善药学人员的药学知识和技能对于门诊西药房的药学人员来说,掌握药学知识和技能是工作的基础。
因此,门诊西药房应该加强对药学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综合的药学相关知识和技术。
2. 加强药房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趋势,门诊西药房也不例外。
加强药房信息系统建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药物差错的发生。
3. 健全药品质量监管机制药品质量是保护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门诊西药房应该严格落实药品进货、验收、存储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各项规定,健全药品质量监管机制,尽可能防止违规药品进入药房。
4. 加强对药品库存和配送的监管门诊西药房应对药品库存和配送实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药品到位及时、符合规定,减少药物漏发和错发的发生。
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岭南院区门诊西药房2022年度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事件情况,探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方法:筛选出我院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登记在册的药品调剂差错事件,共39例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类差错类型、总结差错原因并制定相应改善措施。
结果:我院区2022年度门诊西药房登记在册的差错事例共39例,根据差错的发现方式分为内部差错和外部差错两大类型,其中外部差错共15例,占比38.5%;内部差错共24例,占比61.5%。
根据处方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主要分为药名相似、外观相似、位置相近、同一药品不同剂型差错、同一药品不同规格差错、药品数量错误等类。
结论:应通过多方努力共同完善门诊西药房的系统管理,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业务水平,注重工作细节,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剂的差错发生率。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差错分析;防范措施医院的门诊西药房是医院面对患者的重要窗口,我们药师的工作质量与患者的健康密不可分。
药房药师承担着门诊看诊患者的处方审核、调剂和用药的指导任务,是患者接受正确的药物治疗的重要一环,而药品调配的准确又是其中最基础的环节。
药房调配的药品与医师处方内容不一致即为药品调配差错[1],根据差错的发现方式分为内部差错(即窗口发药药师发现调剂药师调配的处方有错,在发给患者之前予以纠正的差错)和外部差错(窗口发药药师没有发现调剂药师调配的处方有错,发给患者之后发现的差错)两大类型。
药品调剂差错是导致用药错误的一大因素,其导致的事故属于药物不良事件。
[2]所以控制药品调配的差错发生率是事关门诊药房的工作质量,一直是药学工作者探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岭南院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登记在册的39例差错事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2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登记在册的差错例子进行统计分析,召集建立差错分析小组开展差错讨论会议,统计差错发生率、分类差错类型、总结差错原因并制定相应改善措施。
医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及对策

医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及对策1 引言门诊西药房是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承担着为患者配制药品的重要责任。
门诊西药房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医院整体管理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做好门诊西药房的质量管控工作,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
对于医院而言,门诊接诊患者数量较多,且西药房工作程序复杂、涉及各个科室,工作范围广,若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则会影响整体的工作效果,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基于此,为提升门诊西药房的工作质量,降低处方调剂差错发生机率,本文探究医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及对策,现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三年间的西药房处方中,用随机方式抽取每月360张处方,每年度4320张,共计12960张作为研究对象。
2.2方法统计和计算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三年间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次数,以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差错处方展开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 研究结果三年间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状况统计结果为:12960张西药房处方中,调剂差错处方共58张,其中2019年度19张,2020年度21张,2021年度18张。
西药房处方差错发生类型分析结果为:58张差错处方中,药品名差错20张,药品数量差错19张,用法用量差错14张,其它差错5张。
4 医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4.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西药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之一,其中医生:医院门诊西药房人流量较大,每日患者数量较多,医生为了提高效率,在开具处方的过程中书写潦草,不规范的处方书写方式很容易导致错误发生,例如药品的规格、药品的剂量、药品的用法、药品的用量等,均有机率出现差错,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患者:在拿药高峰时期,患者为抢先拿药会出现拥挤插队的现象,从而出现拿错药物的状况,且部分患者文化程度较低,拿药后未仔细核对药品,从而出现差错。
4.2素质因素工作人员素质因素也是引发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之一。
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门诊药房窗口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岗位,不仅反映了药剂科的整体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专业水准,而且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如何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是提高服务质量、防止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
药房调剂差错在药物治疗中的发生机率及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引起重视.调剂差错的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医务人员的草率,而是当今社会快节奏和患者用药过程的复杂性所致。
应把建立新的安全用药系统放在首位,依靠政府和医务界共同努力解决,加大投资和管理力度,着力收集与分析差错事故案例,研究和探讨减少差错,提高患者用药安全的措施。
1 调剂差错剂量不当:过量,剂量不足或给药次数过多;给药途径错误;发错患者;发出过期、变质药品;发药数量不对;发错药品,或药品正确但是标签有误;由于药师在调配时看错药名或贴错标签,导致患者拿到的药品与其治疗无关或是不适宜患者的药物;发出药物剂型不对或含量规格不符;发出药物时,未给予必要的口头指导及书面指导或书写太潦草导致误解,从而导致患者再用药时问、间隔及疗程以及用药方法上的错误;发出有配伍禁忌的药品;发出不具有处方权的医师为患者开的处方。
2 差错原因分析2.1 医师的原因2.1。
1 处方书写不完整:处方未注明患者的年龄、性别、科别,这样调配人员不能明确患者的服用剂量、剂型、联合用药是否合理,而导致患者用量不足,超量或用药途径错误。
2。
1.2 书写潦草:处方字迹不清,药名难以辨认,而导致药物品种混淆.2。
1.3 药名写错:有的药品名称仅一字之差,容易混淆,如他巴唑与地巴唑。
在上述例证中,他巴唑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地巴唑则用于降血压。
2.1.4 剂量写错:有些药物几种不同剂量,但患者的病情不同,药物用量不同.如阿司匹林大剂量(0。
3g)主要用于解热止痛,小剂量(50mg)主要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黏附率,阻止血栓形成.剂量错误达不到治疗效果,会引起不良反应,延误病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巴唑、消炎痛(吲哚美辛)和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酯)等。 2..5建立首问负责制 在工作中,无论所发生的差错是否
安危放在心上,就能降低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江爱玲,高振洲.门诊药房投药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CJ3.实用药
物与临床,2004,4:111.
与己有关,第一个接到患者询问、投诉的药师必须负责接待 患者或其家属,就有关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并立即处 理或向上级药师报告,不得推诿和逃避患者家属的询问和投 诉,以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3结论 安全合理地使用药品,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防范医 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发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药房工 作既是十分辛苦的工作,又是责任重大的工作。只要我们能 刻苦学习业务知识,养成认真、细心的工作作风,时刻把病人
液,使痰液松脱,易于痰液的吸出,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形成及 肺部感染。 2.4饮食护理(1)让患者吃高蛋白、易消化、高维生素饮 食;(2)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用鼻饲法,但胃内容物的潴留 量不宜过大,超过100N150ml时应停止鼻饲;注食前要常规 抽吸,若发现有咖啡色液体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5心理护理气管切开患者大多病情较重、情绪紧张,加 之气管切开的患者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因此吸痰前与患者 做好解释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取得患者的配合;昏迷患者 要固定好头部,使气管套管位于气管的正中,防止吸痰时由 于患者的躁动,引起气管套管移位使吸痰管插入困难。 2.6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1)脱管:脱管是非常紧急的情 况,如发现脱管,应及时请医生进行处理,以免发生窒息。 (2)出血: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吸痰动作粗暴等引 起出血,应立即进行压迫止血。(3)皮下气肿:为气管切开术 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可自行吸收,严重者可采用刨伤 性抽气或切开引流。(4)感染:这是气管切开术常见的并发 症。应注意室内空气的消毒及吸痰的无菌操作。 对气管切开的患者,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保持良好的 肺通气,保证机械通气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为降低重患 者的死亡率,护理人员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与细致观察各监 测指标变化是前提条件。 收稿日期2010确规定:医
师开具处方应使用经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新活性化合 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化学药品的品种 很多,名称各异,使用药品通用名,在一定意义上还可有效地 区分与原来习惯用名相似的药品,如他巴唑(甲巯咪唑)和地
万方数据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23卷第7期J Med Theor&Prac Vo!.23,No.7,Jul
积极进行补救措施的同时,应及时查找出现问题的环节,分 析原因,建立差错登记,集体学习讨论,总结教训,杜绝再次 发生类似错误。总之,建立复核发药制度,可提高药品发放 的准确性,有效地扼制差错事故的发生。
2.4
这一差错往往容易被忽视。例如:有些药物(胃动力药,部分 降糖药)应该在饭前服用,使疗效更加明显。 2防范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对策 门诊药房一旦发生差错,从表现形式看有轻有重,轻则 不易觉察,如把多酶片错发成酵母片;重则可引起病人死亡, 如把氯化钾针错当成外观相似的碳酸氢钠针发出。最终结 果一是给病人及家属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不必要的经济负 担,延误治疗;二是有损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感,影响医院和个
剂量性差错,就是服用的剂量比处方剂量大或小。
由于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处方上的用量也会不同,同 时,有些药物本身就有2种或2种以上的剂量,容易引起剂 量性差错。 1.2.4剂型性差错,即使用或分发错误的剂型。目前大力 发展缓释制剂,某些药物因口服副作用大或疗效差,改成了 其他剂型。例如: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柳氮磺吡啶有片剂和栓 剂两种。栓剂最大的优点就是药物经过直肠吸收,对肝脏、 胃肠道副作用小,如果将栓剂错发成片剂,除了违背医嘱外, 也容易降低药物的疗效。 1.3服药方式性差错 主要是服药时间或服药方式错误,
目的,但是气管切开对患者是一种损伤,有较多的并发症。
对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需加强护理。自2008年3月--2008年 12月,我院共收治气管切开患者52例,现将气管切开术后的 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2例患者中,男46例,女6例,年龄12~77岁,平 均年龄43岁;其中重型颅脑损伤20例,重型破伤风17例, 内科重症昏迷15例;置管7d以内15例,7~14d 20例,15~ 28dlO例,1个月以上7例。 2护理 2.1体位的护理术后24~48h应采取平卧位,头略向右 仰,避免气管套管末端压迫或刺激气道黏膜,造成糜烂并形 成假膜脱落后堵塞套管或损伤无名动脉导致大出血。 2.2呼吸道的护理(1)吸氧:重度患者均有重度脑缺氧 表现,要持续给氧2~4L/min,并根据病情随时调节氧流量。 (2)雾化吸入:气管切开患者为防止痰液的黏稠,应配合做好 雾化工作。雾化液的配置要遵医嘱,雾化吸入每天3~4次, 每次20min。(3)吸痰: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要选择粗细适 宜的吸痰管,质地要柔软;吸痰前给予高流量或高浓度的氧 气吸入l~2min,可有效预防缺氧和低氧血症;吸痰动作要 轻柔,缓慢旋转向上,不可来回提插,插入深度18一--20cm为 宜,负压不可过大,成人不大于30kPa,小儿减半,时间不超 过15s;吸痰时要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观察患者的颜 面、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痰液 的色、质、量,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汇报。(4)气管套管的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23卷第7期J Med Theor&Prac V01.23,No.7,Jul 2010
・管理与改革・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杨丽芳庞红霞茂名石化医院,广东省茂名市525000 摘要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产生的原因并制定防治措施。方法:查找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常见差错,提出
建设性的改进措施。结果: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范调剂差错的对策是提高药剂人员的专业 素质和责任心,建立健全门诊药房调剂工作制度。结论:加强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工作人员和制度管理,才能最大程 度避免调剂差错的出现。 关键词门诊药房差错分析对策 中圈分类号:R197.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85(2010)07—0899-02 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对病人的重要窗口之一,服务质量的 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近年来,由于药物引 发的医疗事故与纠纷呈上升趋势,为了使药品更好起到预 防、治疗疾病的目的,保证病人安全、合理用药,减少与药品 相关的医疗事故的发生。现将我院门诊药房易出现差错的 一些环节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表现 1.1药品漏发、多发发放的药品数量上错误,有的药品处 方为2盒,只发放了1盒,有的药品处方为1盒,而发放了2 盒等。 1.2药品错发 1.2.1中英文药名相似造成的错发。这是在门诊药房经常 发生的差错。例如:将降血脂药血脂康,误认为血脉康,未起 到降血脂作用;将Aspirin错发成Atropine。 1.2.2药品标签、外观包装相似造成的错发。如将解痉止 痛药山莨菪碱错发成强心药地高辛;陕西步长出厂的稳心颗 粒和脑心通颗粒,包装颜色、大小、印刷字体都极为相似,易 造成调配错误。
2许江涛,蔡昭和.门诊药房差错事故的心理学分析和对策CJ3.海
峡药学,2006,2:175.
3何承杰,陈永升.门诊药房配方差错的原因分析与对策CJ3.安徽
医药。2009,3:43.
牧稿日期∞1∞3_26
(编辑凌风)
●护理、康复与健康教育・
52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安鹏宇解放军第252医院ICU,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85(2010)07—0900—01 气管切开是临床疏通气道、维持呼吸功能的一项重要而 积极的急救措施。对外科某些疾病,如重型颅脑损伤、破伤 风等,能起到治疗和预防合并症的作用。气管切开后可达到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的 护理:套管外口盖双层无菌盐水纱布,以湿化滤过空气;保持 套管清洁,避免痰液再次吸入气管或附着管口形成千痰痂堵 塞呼吸道;气管切开处应每日更换2~3次纱布,分泌物污染 者随时更换;套管系带应打死结,松紧要适度。 2.3肺部护理 每2h给患者翻身叩背一次,震动肺部痰
万方数据
范发药差错的重要措施。传统发药模式是集审核、调配、复 核、发药为一人,难免出现凭印象发药现象,有错误也不易察 觉。随着门诊药房工作量的增加,复核发药势在必行。杜绝 一人既调配又发药的同时,应当保证调剂人员。1名发药药 师应配备2名调配人员。调配药师接到处方,经过“四查十 对”后,先通过电脑进行处方审核,包括药名、药品数量、规 格、剂型等,如有差错立即纠正,这是通过电脑一对处方。调 配时,药师通过处方调配药品,然后把所调配的药品再和处 方核对,做到通过药品二对处方。调配完毕,交于发药药师。 要使差错不出门,发药药师必须再次认真全面地审核一遍处 方内容,逐个核对处方与调配药品、规格、剂量、用法、用量是 否一致,逐个检查药品的外观是否合格(包括形状、色、嗅、味 和澄明度),是否在有效期内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发药。通过 人员复核处方药品,这是三对处方。一旦出现差错事故,在
1.2.3
人声誉,给医院和个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加 强防范。为此制定对策如下。 2.1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这是防止药品差错的根本性措 施药房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操作规范条例,严格执 行“四查十对”制度。药师应加强劳动纪律,端正工作作风, 态度科学严谨,把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到一个新的认 识。 2.2参与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认真学习专业知 识,提高业务水平,及时掌握药品信息,在正确调剂的前提 下,努力实现把调剂工作由“具体操作经验服务型”向“药学 知识技术服务型”的转变。加强医药学知识的自我学习,提 高对药物治疗的认识。这对于识别处方中的书写错误等,有 很大的帮助。 2.3建立复核发药制度,提高发药准确性 复核发药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