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快速阅读的眼动实验研究及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眼动技术和语文的结合

眼动技术和语文的结合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眼动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眼动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语文教学中,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眼动技术的使用可以为孩子提供一种新颖的视角,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内容。
在阅读技能方面,通过使用眼动仪器,孩子可以看到自己看阅读材料时,眼球的运动,从而更快地掌握学习材料,提高阅读速度。
另外,通过跟踪眼球的运动,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掌握中文的视觉识别。
使用眼动技术不但有助于孩子提高阅读技能,还能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通过可视化的眼动追踪,孩子可以观察到自己看文章时,眼球的运动情况,从而更加准确地掌握文章的主题,并深入发掘读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
此外,使用眼动技术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使用眼动记录仪来观察孩子在写作过程中眼球的运动情况,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他们准确把握文章的组织结构,有效控制文章的思路,进而提高他们的文章写作能力。
最后,眼动技术还可以改善中文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使用眼动仪跟踪孩子在说话时眼球的运动情况,老师可以更加精准地发现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不足,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中文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眼动技术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资源,改善了孩
子们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能力,为孩子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多种有效的帮助。
小学快速阅读教学心得体会范文3篇

小学快速阅读教学心得体会范文3篇速读这种"眼脑直映"式的阅读的方法省略了语言中枢和听觉中枢这两个可有可无的中间环节,即文字信号直接映入大脑记忆中枢进行理解和记忆。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小学快速阅读教学心得体会范文3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快速阅读技巧和速读术的区别摘要:快速阅读技巧和速读术是有区别的,快速阅读技巧通常是指通过一些方法技巧,比如寻读、扫读等方法,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而速读术是指重建理解模式,实现“眼脑直映”的阅读方法。
速读又称快速阅读,二者在概念上是一样的,那快速阅读技巧和速读术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写下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说,当然是一样的。
其实不是,这两者有区别。
二者的区别:1、概念上◇ 快速阅读技巧,是指我们用现有的理解途径和方法,再通过一些技巧上的改善,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
比如,浏览法、鉴别阅读法、扫读法、固定程序阅读法等等。
国外的一些专著,例如托尼巴赞的《快速阅读》,以及国内的非常流行的《怎样快速阅读一本书》等等,都是这类技巧的综述。
◇ 速读术,是指重新建立起理解模式,例如无声理解路径或者右脑阅读路径,实现“眼脑直映”的阅读效果。
七田真的《波动速读法》,芦田献之的《全脑速读》以及精英特的速读训练就是这样的速读术。
2、特点● 快速阅读技巧的特点就是基本不涉及根本的理解途径,只是告诉你如何筛选出自己需要的重点,做到更高效率的阅读。
● 速读术的特点是从理解思维途径、眼睛运用技巧这些方面去提高阅读效率的。
3、训练的经验和效果- 单纯的练习快速阅读技巧的训练经验:练完之后,总想着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想把眼睛转的更快,看更多的字。
但是要命的是,速度就是快不起来。
或者勉强快起来了,理解效果却又低的可怜。
或者,知道用一些技巧,可以很快的把一篇文章的重点找到,但是对付这些重点的时候,还得一个字一个字的啃。
- 练习的速读术的训练经验:训练完之后,感觉理解非常快,眼睛看到字就能理解,大脑运转很快,没有多余的动作。
眼动分析法及其在研究儿童阅读中的应用

眼动分析法及其在研究儿童阅读中的应用的报告,600字
眼动分析法是一种在心理学领域中应用的技术,用于研究观察者的眼睛运动及其对外部特征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被测者的思维过程,以此作出更正确的判断。
本文将介绍眼动分析法,并讨论其在研究儿童阅读中的应用研究。
眼动分析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它把眼睛运动作为衡量被测者注意力、记忆、选择等行为的指标。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眼部运动来评估被测者的注意力分配以及心智活动。
它一般由特定的计算机系统来完成,通过光学或整合的电子元件来检测和跟踪眼睛运动。
眼动分析法最近被广泛用于研究儿童阅读。
一种典型的应用研究就是通过检测孩子在阅读时眼睛运动,来分析他们是如何理解和解释文字的。
研究者可以通过眼睛运动来诊断学生的阅读技能,并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
另外,眼动分析法也可以用来研究孩子对特定视觉图形或商业广告中信息的理解情况。
通过眼动分析,研究者可以定量化地掌握不同独立变量对眼睛运动的影响,从而对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注意力分配情况有更清晰的了解。
此外,它在儿童阅读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儿童在阅读时改善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
此外,在计算机文字处理和人机交互方面也可以得到有用的结果。
总之,眼动分析法可以用来深入了解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从而制定有效的阅读课程以及开展个性化的教学。
它还
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可以帮助研究者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小学二年级学生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小学二年级学生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眼动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视觉知觉过程,尤其是阅读过程。
在教育领域中,阅读知觉广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汉语阅读知觉广度,通过眼动技术揭示他们的视觉知觉过程。
选取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采用方便抽样,共选择了20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实验。
其中男生11人,女生9人。
他们的阅读水平各不相同,但均能熟练读懂小学二年级的汉字和词语。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使用EyeLink 1000 Plus高分辨率眼动仪,采集实验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眼动数据。
实验材料为一篇2000字的文章,由小学二年级的科普读物选取,文章中主要涉及了动物的习性与生活习惯。
研究者在实验前对文章中的所有词语进行标注,共计1177个。
标注的内容包括:单字、多个字的词语、专有名词、数字等。
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坐在距离显示屏50cm左右的距离,以身体较为舒适的姿势阅读文章。
实验中,实验者继续阅读直到读完文章。
实验过程中,眼动仪会自动记录每个实验者的注视点、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等眼动数据。
实验后,研究者通过iView XTM HED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本实验旨在探究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视觉知觉过程和阅读知觉广度。
为此,我们主要考虑了如下几个指标:注视点数量、注视频次、注视持续时间、阅读速度和注视密度。
注视点数量注视点数量越多,说明学生的视觉知觉能力越强,对于阅读及其理解能力越好。
我们对20名小学二年级学生阅读文章时的注视点数量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注视点数量平均为1360个,最少1181个,最多1482个。
注视频次注视频次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视的次数,这一指标反映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及细致程度。
结果显示注视频次平均为232次,最少195次,最多285次。
注视持续时间注视持续时间表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每个注视点停留的时间长短。
小学二年级学生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小学二年级学生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引言阅读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眼动技术是一种研究阅读过程的重要工具。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眼动技术已逐渐被运用到教育领域,并被用来研究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行为。
本研究旨在通过眼动技术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汉语阅读知觉广度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文字识别能力、词汇理解能力和语篇理解能力。
眼动技术是一种研究认知过程的有效工具,通过记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眼动数据,可以揭示学生的阅读策略、注意分配和信息获取过程。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择一定数量的小学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眼动仪记录他们在阅读汉语材料时的眼动数据,包括注视时长、注视位置、扫视路径等。
通过分析这些眼动数据,可以揭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分配、信息获取策略和阅读速度。
研究人员将结合实际教学情境,观察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完整地描绘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首先选择一定数量的小学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然后,给学生们提供一些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汉语材料,要求他们用眼动仪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
在学生阅读的研究人员将记录他们的眼动数据,并观察他们的阅读行为。
研究人员将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境,进行综合分析。
四、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揭示小学二年级学生在阅读汉语材料时的眼动特点和阅读行为,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智能化的教育指导。
本研究还可以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教学质量。
六、研究展望眼动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可以通过眼动技术研究更多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教学质量。
眼动技术也可以与其他认知科学技术结合,如脑电图技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等,以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效果。
孩子学完快速阅读的心得

孩子学完快速阅读的心得快速阅读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孩子学完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和总结的。
首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习快速阅读的基础。
孩子应该养成每天都坚持阅读的习惯,无论是阅读课外书籍、报纸、杂志,还是阅读课内教材,都要有一定的读书时间。
阅读的习惯可以通过定期的家庭阅读时间、读书俱乐部等方式来培养。
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的阅读环境,保持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避免干扰和噪音。
其次,在实施快速阅读教学时,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进行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字词辨认能力和语音语调感知能力,通过阅读绘本、儿童文学等内容进行训练。
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来说,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课外长篇小说、经典文学等内容进行训练。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级阅读、速读法、略读法等多种方法来帮助孩子提高阅读效率。
再次,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快速阅读仅仅注重提高阅读速度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适时对孩子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可以通过让孩子进行阅读笔记、写读后感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另外,还可以鼓励孩子进行创作,比如写作文、画画等,让他们通过对阅读内容的创作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陪伴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有信心和动力去学习快速阅读。
家长和老师可以定期与孩子进行阅读交流,了解孩子的阅读进展和困惑,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此外,家长和老师还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自己也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典范。
总之,快速阅读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非常有益的,但同时也需要孩子和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孩子学完快速阅读后,应该能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较快的阅读速度、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灵活的思维创造力。
小学语文快速阅读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快速阅读实践研究摘要:快速阅读是一种眼脑直映的方法,是以图像识别方式来阅读文字的。
简单的说,就是眼睛看到文字如同看到图像一样,这样的阅读,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因此,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发受到重视。
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就小学语文快速阅读实践研究展开了论述,旨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并为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速阅读;研究前言:阅读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
传统的阅读一般是指朗读和默读,都是听觉反应下的认知,而快速阅读则不同,它是运用视觉感官的一种阅读方式,更强调阅读效率和阅读速度,也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更加便于记忆。
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就需要对教学进行创新,在不断的实践当中,找到最适合小学生快速阅读的训练方法,帮助他们提升阅读能力。
一、快速阅读的概述快速阅读又称全脑速度,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阅读方法[1]。
快速阅读是指从文本中快速提取有用信息,不仅强调时间上的快速,而且更加注重阅读质量和创造性的理解过程。
快速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古今中外都有过详细的记载,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就有这种一目十行、一览便知的本领,而在国外,最年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阅读速度也是常人的五或六倍,每分钟大约能阅读1200个左右的单词。
因此,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二、小学语文快速阅读训练设计(一)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目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及为广泛,在辅助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让教学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使教学更有魅力[2]。
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阅读速度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首先,是词语的速读训练。
小学语文快速阅读的研究方法技巧心得

小学语文快速阅读的研究方法技巧心得读书能不能做到快速的理解,一个重要的基础是:脑海中积攒的知识量,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理解速度和理解能力。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小学语文快速阅读的研究方法技巧心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除去阅读五弊要掌握快速,必须克服传统中的毛病。
快速阅读有五忌:( 1 )忌边看边读——发声阅读增加了口读和耳听的步骤。
读一本书刊,将要花多少唇舌和多长的耳朵呵!( 2 )忌视野狭窄——传统阅读时,眼睛顺着书本逐句读,使眼睛不断处于转动,停顿的交替中。
快速阅读应成功地记住整段,整篇的意义,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字的字义。
阅读时视线应和书页垂直,并采用从上向下看的方法。
( 3 )忌反复浏览 -- 传统阅读时,往往有些人在读了一字半句之后,又反复回头看一遍,这很费时间。
科技书刊的快速阅读,只需完整地读一遍,抓住所需资料,过滤进入大脑。
只容许在全书(篇)看完之后,有必要时再重复细读某些章节,中间不要反复停顿。
( 4 )忌死板而漫无目的 -- 快速阅读不但求快,最重要的还是正确领会书刊的内容实质。
提高速度和改善阅读方法,无非为了多学些知识。
因此,高效阅读应在读前先拟出目标而去读。
经过实践证明,采用 " 筛选 " 式阅读法,会使阅读的速度和效果双丰收。
( 5 )忌注意力不集中 -- 从众多的视察中获悉,心不在焉,粗心大意,漫不经心地阅读是最慢的,因为思想不集中,什么东西也装不进去。
快速阅读要求在碰到一些难懂而又较枯燥的内容时,更要加倍集中注意力。
快速阅读训练入门-计时快速阅读法计时法为了培养和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必须进行一系列科学的、严格的训练。
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计时训练法,即是其中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简便易行的训练方法。
这种方法借助计时手段,通过快速阅读练习来校正不良习惯,逐渐扩大瞬间“识别间距”,以达到获得快速阅读能力的目的。
美国速读专家弗赖博士称这种方法为“已知的训练法中最好的一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究方法的使用对于阅读心理学的深入发展有重 要意义。通过眼动分析法可以对阅读中的认知 加工过程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并揭示出阅读 过程中个体信息加工的特点和规律。 2,可以检验、修正现有的一些阅读理沦,同 时可以根据眼动研究结果提出阅读的眼动理 论,丰富对阅读的心理学研究。 间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信.gD,工过程,在 阅读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 的阅读理论。根据眼动研究结果检验、修正已有 的阅读理论,对于发展和完善阅读心理学有重 要作用。
ofReading[M]New Jersy{Prentice
hall,lnc.
ES]沈德立学生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4
万方数据
The Pupil’s Ey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While
Speed Reading the Article and Its Implications
HAN Ying—hong,1.1 Hui—sheng,YAN Guo—li,ZHANG Xi—ying
(Research
Center∥Psychology
and
BehaviⅣof'17anjin Nomal University,Tianyn
300074,Camd)
arP
and
pupil’s reading and reading training methods.
三、小学生快速阅读的眼动研究
国内虽然已经有一些快速阅读的实验研究 [2](P12~22),但是,使用眼动分析来考察快速阅 读过程在国内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我们 在小学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步尝试。[3](Pz7~30) 0--)小学生快速阅读的眼动实验 我们对小学五年级的两个教学班进行了快 速阅读实验研究。实验班50人,对照班52人。 首先采用自然实验法对实验班进行为期18周 的快速阅读训练,然后,使用实验室实验法,以 眼动为指标考察实验班和对照班在阅读时的特 征。实验仪器是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ASI。)生 产的4200R型眼动仪。 眼动研究结果发现:1.在一定范围内,快速 阅读训练可以显著地提高小学生阅读速度而不 影响阅读理解率。2.快速阅读训练可阻提高注 视频率。3.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有效地减步注视 次数。4.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有效地减少回视 次数。 (二)快速阅读的眼动研究成果对语文教学
收稿日期:2003
ll
20
资金项目:天津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高效率学习与减负的实验研究”和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KESOl8) 作者简升:韩映虹(1965--),女.天津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72
万方数据
4.兴趣区。兴趣区是指研究者可以将文章 分为若于个重要的区域进行研究,这个区域就
的启示
1.快速阅读的眼动研究所揭示的小学生的 阅读问题。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经过快速阅读训练的 被试的注视频率(即每秒钟注视的次数),显著 地高于没有经过快速阅读训练的被试。注视频 率可以反映被试在单位时间内信息加工的速 度。注视频率是影响阅读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73
万方数据
此外,我们发现,没有经过阅读训练的被试 的回视次数显著地多于经过速读训练的被试。 频繁的回视同样会影响阅读速度。 这就提示我们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 该提高注视的频率,不要在每个字词上停留较 长的时间。同样,在阅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不必 要的回视。在阅读过程中,有些回视是需要的, 它可以使被试对有关的内容重新进行加工。如 对一些没有理解的部分和理解错误的内容进行 回视。但是,我们发现,有些没有经过速度洲练 的学生出现了频繁回视。而过多的回视会影响 阅读效率。 2.对某些阅读训练方法的置疑。 在我国的快速阅读训练方法中,其中一种 比较流行的方法是通过扩大阅读的知觉广度来 提高阅读速度。所谓扩大知觉广度就是扩大读 者每次注视所能看到并能了解词义的字数。如 台湾省台北师专附小谭达土1 962年开始从事 快速阅读研究,在他的训练方法中,就盲“成旬 成行地读、成面地读”。笔者认为,这种提法和训 练方法是否科学,是值得商榷的。从我们的研究 结果可以看出,经过快速阅读训练的学生并没 有达到一次注视看一行文字、数行文字或者一 页文字的程度。事实上,目前国外比较公认的眼 动研究(Mc.Conkle&Rayner,1 975)也表明[4] (PIl3~151),人在阅读时的知觉广度是很有限 的,这个研究是以英文为实验材料的。有关汉字 的阅读知觉广度也有一些研究。早期研究结果 表明(沈有乾,1926),大学生对汉字阅读的知觉 广度平均为2个字左右。新近的研究结果(白学 军、沈德立,1 995)发现[5](P135~198),大学生的 阅读知觉广度是2.77个字。这说明我们的阅读 参考文献:
知觉广度是有限的。虽然,经过训练可以使人一 次看到的内容增加,即增加阅读的知觉广度,但 是,能否做到注视’次就可以将整页的内容都 看清楚,这是值得商榷的。很难想像,在我们一 次注视最多只能看到并了解不足4个汉字字义 的情况下,通过训练可以达到一次注视能看清 并了解整页汉字字义的程度,即达到所谓的“成 行成页地进行阅读”。 3.加强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过程的研究。 加强小学生阅读过程的研究,应该注意如 下几点: (1)加强对小学生快速阅读过程的眼动研 究。眼动在研究阅读过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使 用眼动仪可以较深入地了解阅读过程,揭示小 学生阅读中存在问题的本质。比如,有的小学生 阅读速读很慢,通过眼动仪就可以清楚地了解 这个学生是阅读每个字都慢,还是阅读到生字 时才慢,或者是由于回视过多等原因。此外,通 过对学生快速阅读的眼动研究,也可以揭示学 生阅读的规律,为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提供心理 学依据。 (2)快速阅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所以快速阅读的研究应该有心理学家的参与, 他们对于正确指导和训练小学生的快速阅读和 保证速读训练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3)应该辩证地看待快速阅读问题。快速阅 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也应该看 到,对于快速阅读的过程还缺乏较好的理论解 释,对于快速阅读的本质尚没有完全搞清楚,所 以我们应该十分慎重地对待这个问题,在搞清 楚这些问题之前,切忌盲目推广。
摘要:小学生快速阅读的眼动研究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在小学生快速阀读研究中应用眼动
分析方法,不仅可以揭示出小学生阅读以及当前一}夹速阅读训练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还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有 很大启示。 关键词:快速阅读;眼动研究j语文教学
中圉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06(2004)02
971
[10][美]N维纳.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1][美j德弗勒、鲍尔洛基奇火众传播学诸论rM].北京:新华出峨社,1990. [12]杨孝渫.传播社会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 [133戴元光、苗正民.大众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4]陆学艺.总序,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iN]北京;中囤社会科学出版社,8001.
二、眼动分析法与快速阅读
(一)眼动分析法 眼动分析法是通过眼动仪记录、分析被试 在认知过程中的眼动特征,了解被试的认知活 动规律的方法。这种方法为心理学家分析和研 究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提供了客观依据。由于阅 读属于认识过程,所以,很多心理学家使用眼动 分析法研究阅读问题。 眼动仪可以记录如下数据指标: 1.注视次数。人们在进行阅读时所发生的 眼球的连续运动称之为眼跳,两次眼跳之间眼 球的相对静止状态称之为注视,一次注视称为 一个注视点,注视次数是指注视点的数量。 2.注视频率。单位时间内注视的次数。 3.注视广度。指一次注视所能掌握的注视 内容的多少。在阅读过程中,注视广度越大,则 注视次数就越少,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5,回视。回视是指读者的注视点退回到刚 刚读过的内容上,即对已经阅读过的内容再进 行阅读。 (二)用眼动分析法研究快速阅读的特点 1.用眼动方法研究阅读使我们能够对阅读 过程进行实时测量(on
line nle研究中,通常是通过分析学 生阅读的结果来考察学生的阅读过程。比如,让 学生阅读并理解一篇文章,然后,根据阅读时间 等指标来推断其阅读过程。这种推断虽然有一 定的客观依据,但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主 观性。另外,虽然通过用总阅读时间可以研究阅 读中的一些问题,但这种测量方法毕竟是一种 间接测量的方法,很难客观地了解阅读过程中 读者的信息加工情况。眼动是读者在阅读过程 中外显的活动,阅读者的眼动模式与文章的词 汇、语义和句法特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眼动 仪可以记录读者的眼动数据,运用这些数据,使 我们可以对被试的阅读过程进行精细地分析。 因此,自从认知心理学产生以来,眼动分析法重 新被重视起来。在对单词加工、句子加工、语段 加工、句法加工等方面的研究中都取得了丰富 的成果。 2.眼动分析方法的进步和发展加强了阅读 过程研究的生态化。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心理学研究出现 了强调生态化的趋势,即强调在自然情境下研 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眼动记录方法的进步顺应 r这个趋势。在早期阅读的眼动研究中,需要在 头上或眼睛上戴一些装置,被试往往感到不适。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眼动仪进行实验时,只要 求被试坐在椅子上注视前方的阅读材料即可, 因而,被试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与以前实验中 使用的眼动仪相比,这种阅读情境更接近于自 然的阅读情境。[1](P14~44) (三)用眼动方法研究阅读对阅读心理学的 贡献 1.促进了对阅读过程的深入理解。 阅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认知过程,眼动研
2004年第2期
No.2’2004 Journal of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总第1 73期
Sum No.173
小学生快速阅读的眼动实验研究及 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韩映虹,
李慧生,
闫国利,张喜英
(1.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天津30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