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子宫内膜的病理报告

合集下载

宫腔镜病理报告

宫腔镜病理报告

宫腔镜病理报告
宫腔镜病理报告
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40岁
送检单位:XX医院送检日期:XX年X月X日
临床诊断:子宫内膜增生术后
病理号:XXX
病理报告:
标本性质:宫腔镜所得子宫内膜组织,切取部位正中。

病理所见:
镜下观察:所送标本为一片形状规整的子宫内膜组织,呈黄白色,质地中等,表面光滑。

组织学观察见,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无明显异常层化或异型增生。

腺体分支较多,形态规整,其中部分腺体内可见轻度脱落的上皮细胞。

间质内散在分布有慢性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

病理诊断:
子宫内膜组织,见上皮整齐,无异型增生,腺体较多。

伴慢性炎症。

备注:
本病例所送检组织为宫腔镜所取,镜下观察显示子宫内膜组织
正常,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异常改变,腺体形态规整,无异型增生。

间质内可见轻度慢性炎细胞浸润。

结合临床所述,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等病变,考虑为子宫内膜增生术后的正常组织。

报告医师:XXX 报告日期:XX年X月X日
以上病理报告仅供参考,请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谢谢合作。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是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它通过检测子宫内膜组织的病理变化,为医生提供了关于疾病类型、程度和治疗方案等重要信息。

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一、的意义是通过对子宫内膜组织进行镜下检查,观察其病理变化,从而诊断疾病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以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并进一步确定其发展程度和有无转移的情况。

二、常见疾病的子宫内膜病理表现1.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感染引起的疾病,其病理表现主要是子宫内膜组织的炎性浸润。

在病理报告中,可以观察到血管扩张、充血、浸润性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增多等特征。

此外,病原菌的存在和阳性细菌培养结果也是支持子宫内膜炎诊断的重要证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异常生长在子宫外其他部位的一种疾病,其病理表现主要是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

在病理报告中,可以观察到异位子宫内膜的特征,如炎性浸润、囊腺性增生和出血灶等。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到异位组织的软骨、骨、脂肪等成分,以及孕酮受体的表达情况,这些都有助于确定异位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3. 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子宫内膜组织不受控制地增生,其病理表现是子宫内膜上皮的厚度和形态异常。

在病理报告中,可以观察到内膜增生的程度和结构特点,如腺体的数量和形态、血管的密度和扩张程度等。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到内膜的炎性反应、囊性腺体形成和异型增生等特征,这些都有助于确定子宫内膜增生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4.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病理表现是子宫肌层的肿瘤性生长。

在病理报告中,可以观察到肿瘤组织的性质、大小和边缘特点,如间质细胞和肌细胞的分布和密度、血运和出血情况等。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到肿瘤的生长模式(如包膜型、浸润型),以及肌瘤的变性、囊变和出血等特征,这些都有助于确定肿瘤的性质和治疗方案。

三、的诊断价值对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变化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变化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变化概述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起源于子宫内膜,主要发生在绝经后的女性,在病理学上可表现为不同的病理变化。

了解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变化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腺癌腺癌是子宫内膜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90%。

其病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异型性增加:在病理切片中,可以观察到癌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不规则,细胞核的大小和形状也呈现出多样性,细胞排列紊乱。

2.细胞核变化:癌细胞的细胞核常常呈现增大、增多的特点,核染色质不均匀,核仁增大,核分裂增多。

3.腺体形态改变:正常的子宫内膜腺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而癌组织中的腺体形态表现出分支增生、复杂和扭曲。

4.浸润性生长:癌细胞通过浸润性生长方式扩展,不仅累及子宫内膜,还可侵犯子宫壁、子宫颈和邻近组织。

5.淋巴管和血管侵犯:腺癌的癌细胞可以侵犯周围的淋巴管和血管,从而引起淋巴结转移和血液转移。

黏液性癌黏液性癌是子宫内膜癌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病理变化与腺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1.黏液分泌增加:黏液性癌的癌细胞具有产生大量胶样黏液的能力,造成肿瘤组织内黏液含量增加。

2.胶样黏液团:在病理切片中,可以观察到癌细胞周围有大量的胶样黏液团。

3.细胞异型性增加:癌细胞的细胞核大小不一,染色质不均匀,核仁增大,核分裂增多。

4.腺体形态改变:黏液性癌的腺体结构扩张、肿瘤细胞的团聚和分离。

5.淋巴管和血管侵犯:黏液性癌的癌细胞也可侵犯淋巴管和血管。

浆液性癌浆液性癌是一种罕见的子宫内膜癌类型,其病理变化与其他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1.细胞异型性增加:浆液性癌的癌细胞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细胞核变化明显。

染色质不均匀,核仁增大,核分裂增多。

2.腺体形态改变:浆液性癌的腺体形态复杂,不规则,腺腔扩张,常见囊性变化。

3.细胞外浆液分泌增加:浆液性癌的癌细胞具有大量的细胞外浆液分泌,使得肿瘤组织内充满了浆液。

4.淋巴管和血管侵犯:浆液性癌的癌细胞也可侵犯淋巴管和血管。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分析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分析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分析子宫异常出血是指女性月经周期紊乱,出血量过多或过少,导致月经不调的一类疾病。

子宫内膜活检是诊断和评估子宫异常出血病因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对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的分析,可以明确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厚度:正常的子宫内膜厚度在5-10毫米左右。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较正常人增厚或变薄。

增厚主要表现为腺体区和间质区增生,形成腺体扭曲、分支状增生。

变薄则与内膜萎缩有关,腺体数量减少、腺体短小。

2. 腺体形态:在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活检标本中,腺体形态异常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正常的子宫腺体是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

而在异常出血患者中,腺体形态常表现为不规则、不对称、分支扭曲、变窄或变宽等变异情况。

3. 细胞异型性: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细胞异型性相对较高。

细胞异型性主要表现为腺体细胞核增大、核染色质不均、核仁明显,细胞核与胞质比例失调等。

这些异常的细胞形态特征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存在,如腺体增生、增生不典型等。

4. 炎症反应: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活检标本中常见炎症细胞浸润。

炎症反应可能与子宫内膜病理所致的出血、坏死或萎缩有关。

炎性细胞浸润主要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5. 内膜间质改变: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内膜间质区可能出现增殖和纤维化的改变。

内膜间质增生表现为胶原纤维增多、分支丰富、间质宽,常伴有增生的平滑肌细胞。

而内膜间质纤维化则主要表现为胶原纤维增生及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这些变化可能影响内膜的血管分布和功能,导致异常的出血现象。

通过对子宫内膜活检标本的病理特点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子宫异常出血的病因,并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分析并不能单独用于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是分析女性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已成为众多妇科疾病的诊断标志。

本文将介绍的基本内容、阅读方法和常见疾病。

一、基本内容包括组织学、细胞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其中组织学检查包括以下内容:1. 组织学结构:主要观察子宫内膜的细胞、基底板、代谢功能和血管组织等的形态结构。

2. 细胞学特征:通过观察细胞核、胞浆形态、核染色体结构等,分析细胞形态学特征,诊断细胞学损伤。

3. 消化旋切片检查:通过使用常规染色以及特殊染色等技术,观察内膜下层的胶原和肌层的优势情况,以确定子宫内膜疾病的类型和分级。

4. 解剖病理学分级系统:该分级系统是本体制诊断的主要信息来源,是根据不同的组织构成和结构分级,从而确定异常阴道出血和不孕不育的原因。

二、的阅读方法1. 阅读提示:在阅读前,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月经史、生育史和症状等,对于不同的患者病情,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2. 整体阅读:阅读整个报告是获取诊断意见的最好方法,因为该报告是综合多个检查结果得出的结论。

如果需要确定特定的诊断,可以查找报告中的特定快捷键,例如病变范围、炎症程度等。

3. 细节阅读:如果发现患者有特殊情况,例如年龄、药物使用或其他疾病等,应仔细观察报告中的详细记录,特别是细胞学检查中的阴道细胞学检查,需要细心观察。

三、常见疾病及其1.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指子宫内膜的炎性疾病,其中包括淋菌性和非淋菌性两种类型。

检查结果通常显示子宫内膜表面观察到大量粘液,相应的炎症细胞浸润和子宫内膜结构破坏。

2. 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子宫内膜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组织增厚。

该疾病通常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

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厚,内膜下血管和腺泡密度增加,核聚集和核染色质增加。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存在的情况。

检查结果通常显示附着在组织异位部位的明显子宫内膜组织,组织待测的基底板和腺体结构,以及血管周围的纤维、间质和免疫细胞。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病理报告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XX岁。

临床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标本类型,子宫切除术标本。

病理号,XXXXXX。

病理所见:镜下可见子宫内膜组织增生,腺体较多,部分腺体呈囊样扩张,伴有炎症细胞浸润。

部分腺体内可见出血、坏死及纤维化改变。

子宫肌层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结合临床,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建议进一步行相关检查并结合临床综合诊断。

参考文献:1.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Revised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classification of endometriosis: 1996. Fertil Steril, 1997, 67(5): 817-821.2.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The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classifications of adnexal adhesions, distal tubal occlusion, tubal occlusion secondary to tubal ligation,tubal pregnancies, mullerian anomalies and intrauterine adhesions. Fertil Steril, 1988,49(6): 944-955.3. Koninckx PR, Martin DC. Deep endometriosis: a consequence of infiltration or retraction or possibly adenomyosis externa? Fertil Steril, 1992, 58(5): 924-928.4. Vercellini P, Fedele L, Aimi G,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endometriosis stage, lesion type,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everity of pelvic pain symptoms: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over 1000 patients. Hum Reprod, 2007, 22(1): 266-271.5. Vercellini P, Fedele L, Aimi G, et al.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pain recurrence and disease relapse after conservativ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endometriosi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curr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Hum Reprod, 2006, 21(10): 2679-2685.结语: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

读懂子宫内膜的病理报告

读懂子宫内膜的病理报告

读懂子宫内膜的病理报告第一篇:读懂子宫内膜的病理报告杭州广仁医院读懂子宫内膜的病理报告正常子宫内膜是受卵巢性激素影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的。

妊娠时,在卵巢性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的植入、胚胎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子宫内膜是受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专家王英介绍,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就是为了了解不孕妇女卵巢有无排卵、子宫内膜的变化是否正常及其对性激素的反应,而且还能间接地反映出卵巢的黄体功能状况,并有助于子宫内膜疾病(如结核、炎症、息肉、内膜纤维化症等)的诊断。

最常采用的检查方法是诊断性刮宫,刮取的子宫内膜作病理检查。

王医生说,一般情况下,病理报告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1、正常:结果显示所取组织为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

2、无排卵型月经:子宫内膜仅呈现不同成度的增生期变化,如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增生期子宫内膜,萎缩型子宫内膜。

3、排卵性月经失调:根据月经失调病因不同,病检结果亦不同。

如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月经失调病检示子宫内膜腺体分泌不足,腺体与间质不同步;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引起的月经失调则为内膜失水,间质致密,腺体萎缩,分泌期与增生期子宫内膜相混合。

4、流产:刮出物内可含有蜕膜组织和胎盘绒毛。

5、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子宫内胎盘绒毛的滋养细胞呈肿瘤性生长,增殖程度不同。

6、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腺体高度增生,细胞发生变异。

诊刮应选择在月经临来前或来潮12小时内进行,以便判定卵巢功能。

此时子宫内膜较厚,易于检出像结核等内膜病变。

所以,对不孕症的患者,必要时应做子宫内膜检查。

第二篇:子宫内膜癌教案(理论教学)课程名称:妇产科学课程类型:(1)1、必修;2、选修;3、其它授课对象:临床专业(本科)04级1、2、4、5、6班授课时间: 2007至 2008 学年下学期计划学时: 102 学时(其中:理论 55,实验: 48)任课教师:所属学院:临床学院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妇产科课程名称:妇产科教材:《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出版社),乐杰编著,2004年第 6 版讲授人: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学历:本科学位:学士讲授题目:子宫内膜癌所属章节:第31章计划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子宫内膜癌的定义。

妇产科主治医师复习指导: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妇产科主治医师复习指导: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
(1)子宫内膜腺囊型增长过长
子宫内膜局部或全部增厚,或呈息肉样增生。

镜下特点是腺体数目增多,腺腔囊性扩大,大小不一,腺上皮细胞为高柱状,可增生形成复层或假复层,无分泌表现。

(2)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
子宫内膜腺体高度增生,呈出芽状生长,腺体数目明显增多,形成背靠背现象,使间质明显减少。

若腺上皮出现异型性改变,则已发展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是癌前期病变,10%~15%可转化为子宫内膜癌。

(3)增生期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所见与正常月经周期中的增生期内膜无区别,只是在月经周期后半期甚至月经期,仍表现为增生期形态。

(4)萎缩型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萎缩菲薄,腺体少而小,腺管狭而直。

2.临床表现
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可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

有时先有数周或数月停经,然后发生阴道不规则流血,血量往往较多,持续2~3周或更长时间,不易自止;有时则一开始即为阴道不规则流血。

也可表现为类似正常月经的周期性出血。

出血期无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适,出血多或时间长者常伴贫血。

妇科检查子宫大小在正常范围,出血时子宫较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广仁医院
读懂子宫内膜的病理报告
正常子宫内膜是受卵巢性激素影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的。

妊娠时,在卵巢性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的植入、胚胎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子宫内膜是受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专家王英介绍,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就是为了了解不孕妇女卵巢有无排卵、子宫内膜的变化是否正常及其对性激素的反应,而且还能间接地反映出卵巢的黄体功能状况,并有助于子宫内膜疾病(如结核、炎症、息肉、内膜纤维化症等)的诊断。

最常采用的检查方法是诊断性刮宫,刮取的子宫内膜作病理检查。

王医生说,一般情况下,病理报告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正常:结果显示所取组织为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

2、无排卵型月经:子宫内膜仅呈现不同成度的增生期变化,如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增生期子宫内膜,萎缩型子宫内膜。

3、排卵性月经失调:根据月经失调病因不同,病检结果亦不同。

如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月经失调病检示子宫内膜腺体分泌不足,腺体与间质不同步;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引起的月经失调则为内膜失水,间质致密,腺体萎缩,分泌期与增生期子宫内膜相混合。

4、流产:刮出物内可含有蜕膜组织和胎盘绒毛。

5、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子宫内胎盘绒毛的滋养细胞呈肿瘤性生长,增殖程度不同。

6、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腺体高度增生,细胞发生变异。

诊刮应选择在月经临来前或来潮12小时内进行,以便判定卵巢功能。

此时子宫内膜较厚,易于检出像结核等内膜病变。

所以,对不孕症的患者,必要时应做子宫内膜检查。

不孕不育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