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日本明治维新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题库-1208第六章(单选题)

高考历史题库-1208第六章(单选题)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项选择题1.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渐发展成为()国家。

A.君主立宪B.殖民地C.军国主义D.霸权主义2.19世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60年代3. 19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逐渐发展成为国家。

A.昭和执政B.天照变法C.明治维新D.幕府改革4.19世纪60年后,日本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

A.侵略中国B.侵略朝鲜C.侵略琉球D.侵略马六甲5.日本1874年租借美国军舰进犯中国台湾遭挫,但侵占了()。

A.马六甲王国B.琉球王国C.朝鲜国D.斐济王国6.日本1894年进兵(),挑起甲午战争。

A.琉球王国B.斐济王国C.朝鲜国D.马六甲王国7.日本1894年进兵朝鲜,挑起甲午战争并侵占了中国()。

A.旅大B.青岛C.台湾D.山东8.1904年日本发动()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

A.日德战争B.日美战争C.中日战争D.日俄战争9.1915年日本在中国领土上对德国宣战,占领中国()。

A.青岛B.大连C.济南D.山东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迅速成为()国家,对外疯狂扩张。

A.殖民主义B.法西斯军国主义C.霸权主义D.军事独裁1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迅速成为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成为亚洲()。

A.殖民新霸主B.战争策源地C.英美抗衡国D.领土扩张国12.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宣示八条《对华政策纲要》,日本对华侵略扩张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A.御前会议B.东方会议C.内阁会议D.昭和策对13.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方会议”宣示八条(),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A.《田中奏折》B.《对华政策纲要》C.《东方对策》D.《大陆政策纲要》14.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方会议”上宣示八条《对华政策纲要》,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高考历史题库-1208第六章(多项选择题)

高考历史题库-1208第六章(多项选择题)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多项选择题:1.19世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步成为()国家,疯狂向外侵略扩张。

A.君主立宪B.资本主义C.法西斯D.军国主义2.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并割占中国()。

A.澎湖列岛B.辽东半岛C.台湾D.胶东半岛3.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割占中国台湾及澎湖列岛,并获得战争赔款和“赎辽费”()元。

A.2亿B.1.8亿C.0.5亿D.0.3亿4.1904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日俄战争,直接侵犯中国(),并屠杀中国人民2万余人。

A.主权B.领土C.领海D.领空5.1915年日本在中国领土对德国宣战,直接侵犯中国(),并屠杀中国平民数千人。

A.主权B.领土C.领海D.领空6.1915年日本在中国领土对德国宣战,直接侵犯中国主权,以答应帮助复辟帝制要挟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其主要内容是()。

A.获得德国在青岛的一切权益B.割让山东C.割让东北D.中国成为日本的保护国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势力逐步控制政权,他们对内实行反共反人民法西斯统治,对外疯狂侵略扩张。

A.西班牙B.意大利C.德国D.日本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法西斯势力逐步控制政权,他们对内实行反共反人民法西斯统治,对外疯狂侵略扩张。

在()形成战争策源地。

A.非洲B.亚洲C.太平洋D.欧洲9.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宣示的《对华政策纲要》的侵略扩张主张是()。

A.惟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B.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C.诉诸武力D.称霸亚洲进而称霸世界10.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胡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炮轰东北军北大营。

接着,日军分别向()进犯。

A.沈阳B.长春C.四平D.公主岭11.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随即炮轰东北军沈阳北大营。

A.破坏南满铁路B.炸毁军车C.袭击日本守备队D.破坏军事演习12.九一八事变至1932年2月,日本侵占了()之间百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请结合课本内容从原因、内容、影响三方面比较一下日 本的闭关锁国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 相同: 内容
影响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落后于世界潮流
不同: 原因 清朝: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日本:为了防止外部侵略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幕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人民 的反抗不断,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
名义首脑、无实权 掌握实权 部分大名从事工商业, 不满幕府统治阻碍资 本主义发展。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幕 府
日本明治维新
幕府被推翻以后,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 强兵,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废除了旧的 封建体制,建立起新的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 1、幕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人民 的反抗不断。 (1)实行森严身份等级制度
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治政府。
外 患
前提
明 治 维 新
政治上:废除旧体制(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经济上:发展新经济(改革币制、土地私有、改革地税、 殖产兴业) 内容 文化上:倡导“文明开化”(求知识于世界、改革教育、 生活习俗西化) 军事上:建立新军队 性质 目的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主要史实:政府投资、扶植私人企业、海外拓展。 主要原因: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等 原因,但靠私人资本无力发展新工业。
• 1.(2009· 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 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 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 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 • 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 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 革措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专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专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含解析)

(对应学生用书P179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斯拉夫派的一个成员宣称:“西方将了解到它所夸耀的自由和自由主义制度在危险时候没有什么用处,赞美这种制度的俄国人将被迫承认强有力的、指导一切的专制制度是保持民族伟大的唯一手段。

”——《全球通史》材料二俄国渴望与西方的交往已有300年了,300年来,俄国已从那里获得了最重要的思想,最富有成效的学说和最生动、令人爱好的事物。

——彼得Y.恰达耶夫材料三完全违背时代潮流的农奴制经济是俄国专制制度的基础……历史的辩证法却诠释了它不可能永远按老样子存在下去,外部世界改革与革命的潮流的冲击和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它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面貌。

——《世界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俄国当时社会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俄国采取“改变自己的面貌”的具体措施。

解析第(1)问考查俄国的社会特点,实际上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第(2)问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依托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1)特点:封建专制主义盛行,极力抵制西方国家的民主自由趋势;西方的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对俄国影响深远。

(2)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必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奴仍需要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加强村社管理。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

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高考一轮复习 上重大改革回眸(8)日本的明治维新(含解析)

高考一轮复习 上重大改革回眸(8)日本的明治维新(含解析)

(8)日本的明治维新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

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

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2、材料一日本人地理观、世界观的转变求模仿荷兰制度实行社会改革,使得日本能够冷静的按照当时的国际秩序和惯例处理外事问题。

吉田松阴等“志士们”,具有近代西方强国的视野和使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抱负,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以近代西方先进武器和体制建立起来的武装力量。

再加上当时外部有利的国际环境,使明治维新的成功被誉为“世界奇迹”。

材料二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们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的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1)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从哪些方面“明智"的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并说明这条道路如何“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

2020-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刷题: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含答案】

2020-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刷题: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含答案】

2020-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刷题: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2020年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答案】D【解析】本题以文字材料切入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和把握。

在19世纪40—90年代,中国受到西方侵略,中国人民走上反侵略求民主的道路,故本题选择D项。

建立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19世纪40年代、60年代的特征,故排除A项。

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反侵略而不是批判中国传统,故B项错误。

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要求,是在19世纪90年代以后,故C项错误。

2.(2020年四川武侯成都七中高三月考)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答案】D【解析】从禁止使用的名词来看都是一些外来词和新名词,因此禁止使用的目的是维护传统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材料没有涉及维新思想等内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信息,B项错误;C选项错误,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3. (2020年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有学者指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和建立独立自主工业技术体系的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则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依附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

这最终决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截然不同的命运。

该学者认为国家命运取决于()A.发展战略观的选择B.所处社会形态的差异C.国际大环境的优劣D.对外经济联系的强弱【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中日两国在发展民族经济上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和方式,由此造成两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不同命运,故选A项;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也处于封建社会,遭受外来列强侵略,与中国社会形态类似,故排除B项;中日两国所处的国际社会大环境是相同的,没有根本性差距,故排除C项;该学者的观点中没有涉及两国对外经济联系的内容,故排除D项。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一)明治维新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一)明治维新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一):明治维新1.(2011年12月北京顺义区19题)以下关于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发生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①由幕藩体制转变为中央集权②由殖民地转变为独立国家③由等级制到承认“四民平等”④由闭关自守到“文明开化”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011年5月湖州二模39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维新政府原本试图通过官营企业的形式进行工业化,但在官营企业亏损后即将其下放给了带有许多封建要素的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在政府的主导下向近代工业资本转化。

——改编自严立贤《日本资本主义形态研究》材料二:日本近代棉纺织品国内总消费情况(单位:千捆)注:()内的数字为相对于国内总消费的百分比。

——(日)高村直助《日本纺织业史序说》(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展近代工业的政策对日本民主政治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6分)3.(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7题)日本名人久坂玄瑞对“尊王攘夷”曾这样说:“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侍……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

”“草莽志士”主要是指()A.广大农民 B.中下级武士 C.新兴地主 D.高利贷者4.(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8题)“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对此做出的反应是()①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②改革幕政,实现富国强兵③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④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20题)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

这主要反映了日本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6.(2011年4月吉安二模26题)下列关于钓鱼岛的相关记载,最能说明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领土的是()A.1534年,明朝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琉球,指当时的琉球群岛,今属日本冲绳县)记载,“过平嘉山,过钓鱼岛屿,过黄毛屿,……目不暇接”B.1556年,郑舜功赴日本考察后所著的《日本—鉴》中记载:“……相去回头(回头,指回头屿)百六十里,钓鱼屿,小东(管辖)小屿也(小东,明朝人对台湾的一种称呼)”C.1785年日本人林子平在《三国通览图说》附图中,将钓鱼台(即钓鱼岛)等岛屿的着色与中国大陆相同,与琉球不同D.1876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的《大日本全图》中不包括钓鱼岛列岛7.(2011年5月北京顺义区二模21题)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相比,其相同的历史条件是()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B.借鉴别国受辱教训C.经济落后于西欧国家D.统治者腐朽与无能8.(2010年11月浙江慈溪中学高三期中30题)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把握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1-2-4 日本明治维新 人民版

【把握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1-2-4 日本明治维新 人民版

"【把握高考】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1-2-4 日本明治维新人民版 "1.(江西省南昌市2011届高三二模,4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五条誓文》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涩泽荣一被誉为整个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祖师爷。

提倡“《论语》加算盘”。

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

”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

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

他说:“我的事业是喻义不喻利,国家必须的事业,就把获利放在第二位,在‘义’上该兴办的事业,就干起来,手攥着股票,面对实际,谋取利益,把事业经营下去。

”——《涩泽子爵·话论语》请回答:(1)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五条誓文》说明了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新领导人”是怎样学习西方文明“增强民族力量”的。

举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又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3)椐材料三,谈谈你对涩泽荣一提倡“《论语》加算盘”的看法。

(不得照搬材料)解析:第(1)问根据题干中“广兴会议”“破例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说明向西方学习的态度。

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中明治维新的内容结合材料中“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的表现回答对西方文明的学习;结合史实和根据“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一句回答说明其实行对外侵略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高考历史试题日本明治维新
高考历史试题日本明治维新
高考历史试题1.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
①实行封建等级制度②实行闭关锁国③鼓励派遣留学生④支持尊攘运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是生活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一名武士,他可能从事的活动有
①在京都杀死一名平民,但没受惩罚
②他迫于生计,不得不经商
③他参与了尊王攘夷活动
④他被废除了佩刀的特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9 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

下列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4.日本国门被打开后,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开放通商口岸②领事裁判权③议定关税制度④片面最惠国待遇⑤设置租界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