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明治维新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日本明治维新》

高三历史《日本明治维新》

⑴教育改革: ①成立文部省,统管全国教育; ②逐步建立小、中、大学三级体制,小学为义务 教育; ③增加自然科学知识; ④局限: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⑵习俗西化:倡导西方的历法、服饰、建筑、饮 食、生活。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明治维新
4.建立新军队: ⑴军事改革: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
②改进军事装备;
③培养军事人才;
④建立现代陆军、海军。
⑵“皇军”: 武士道教育,效忠天皇,只对天皇负责。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三、明治维新的结果
1.1889年宪法: ⑴制定宪法: 首任内阁首相伊藤博文起草,以突出军国主 义和君主权力的普鲁士宪法为蓝本,1889年颁布。 ⑵宪法内容: ①君主立宪,天皇拥有绝对权力,国民称臣民, 享有自由; ②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权力有限; ③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只对天皇负责,枢密 院实际上是国家最高决策机关。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4.倒幕运动:
⑶幕府统治结束:
①1867年,“大政奉还”,幕府统治形式上结 束; ②1868年,戊辰战争推翻幕府统治。 ⑷明治时代: 1868年,改元“明治”,江户改名东京, 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明治维新
1.废除旧制: ⑴“废藩置县”: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869年: ◆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1876年: ◆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1879年: ◆正式吞并琉球群岛,改为冲绳县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1889年: ◆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1894年: ◆挑起甲午战争,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

高中历史选修3 明治维新

高中历史选修3  明治维新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1.背景:(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2)商业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解体2.出现的途径:(1)以商人为代表的商业资本直接控制生产,转化为资本家;(2)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一部分独立的小手工业者雇佣工人,扩大生产规模,变成资本家。

3.表现:(1)商品经济发达,高利贷者实力雄厚;(2)农村手工工场发展起来;(3)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4.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促使社会分化:(1)少数聚集了土地和货币的经营地主、富商以及手工业工场主,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2)一部分“本百姓”破产,丧失了自己的份地,沦为佃农、雇农或成为受剥削的工资劳动者。

●资本主义因素的成为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促进了农村的阶级分化;(2)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大名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越来越不满;(3)大批武士在经济上陷入困境,对幕府统治不满。

●资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结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

二、人民的抗争——幕府统治的国内危机1.原因: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

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民生活在社会最低层,受着残酷的剥削,加上全国性的灾荒发生,生活在死亡线上。

2.主要表现:(1)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城市中也经常发生“米骚动”事件;(2)大盐平八郎起义:原因:中下级武士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性质:日本江户幕府末期的城市平民起义。

时间:1837年2月;地点:大阪;领导人:大盐平八郎地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由武士联结农民和城市贫民的暴动。

意义:是下级武士领导农民和城市贫民进行的暴动,在日本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起义发生在全国商业中心大阪,直接打击了幕府统治和巨商,暴露了幕府的腐朽和无能。

高三历史明治维新

高三历史明治维新

lpt71hkn
颗天珠居然不见了,后来我四处搜索,也没有找到,但是我的法力也回来了。”我那剑捅了几下白蛇的腹部,并没有血,而且那种感觉 很奇怪,说不上来的奇怪。我说:“天珠居然不见了,会不会九尾已经发现我们了,趁乱的时候抢了天珠。”山神摇摇头说:“应该不 会,我觉得另有其妖。”这一切发生的太突然了,本来是要去找那渡劫人和应龙的下落的,没想到碰上了这么烧脑的事。我无奈地对山 神说:“这件事结束之后请我吃猪脑,我要好好补补,不下山就要请我吃。”山神说:“我说你们人类怎么这么重口味,动物的脑子都 吃,恶不恶心啊”。我白了他一眼说:“你是不会懂得,要不你也来一个试试。”山神嫌弃地白了我一眼,还是继续赶路吧。我边走边 说:“山神,你究竟是什么东西啊。”山神说:“我是许多鬼怪精灵的合体,山神之所以是山神,就是在山中孕育而生,山中法力高强 的鬼怪精灵死后他们的元神是不灭的,它们就会聚集到大山之中灵力最强的地方互相融合,最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他,这需要上万年的 时间才能孕育成一个雏形,然后慢慢修炼长大,也就是说我的真身是许多动物组合在一起的,而我的麒麟在我需要的情况下也会变换成 任何东西,有时是剑有时是别的东西,麒麟只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但也是一种符号一种身份的象征,别的妖一看到我衣服上的麒麟就会 明白,我是这座山的神。”我心想,不仅仅是人在进化,原来又比我们进化的更高级的生物真是比比皆是啊。才刚走出去没多久,山神 突然拉着我神秘地说:“我们还得回去那个洼地。”我嘟着嘴不情愿地说:“为什么,不是刚刚才出来的吗。”山神说:“那里正在有 新的变化。”说完我们就已经在那个洼地里了。最近老是忽然之间就变地方,速度之快令我瞠目结舌,说:“你下次换地方可不可以说 一声”。山神眉头紧锁的看着前面,我也看向他看的地方,那地方已经完全不同。白天还只是一片洼地,现在这地方大到一眼望不到边, 周围被雪山环绕,,从白雪皑皑的山顶到山脚下的森林,生长着各种鲜花和草药,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青草茂盛,绿树成荫,此时太阳 在地平线上露出了一角,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七彩的光芒。这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啊,我感叹道。山神说:“看你没见过世面那样, 收起你的哈喇子吧。”我不满地说:“你见的多了不起啊,我本来就没见过啊。”我说:“这就是佛教中的香巴拉了吧。”山神仿佛没 听见我说话一样,径直向湖泊中走去,我跟着走过去。湖泊的水很清澈,山神说:“你看湖底。”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惊了一条, 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这里的湖底居然全都是人头,在湖水的长时间浸泡下已近变成了石头的颜色,山神拿出他的剑在水中拨动 一番,这里全都是人头,没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治维新明治维新素材新人教选修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治维新明治维新素材新人教选修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2022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明治维新

2022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明治维新

2022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明治维新选修一明治维新【课程标准】(1)明白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要紧过程和差不多内容,明白得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梳理】一.明白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1、19世纪中期的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封建幕府统治显现严峻危机。

①政治: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②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进展,但受到幕府统治阻碍。

③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

农民起义不断,工商业不满,中下级武士逐步产生抵抗思想,大盐平八郎起义说明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开始坚决。

2、西方列强入侵,日本显现严峻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加剧。

3、武装倒幕运动兴起,倒幕派成立明治政府,推翻了幕府统治。

1.“尊王攘夷”运动。

2、“大政奉还”。

3、戊辰战争:鸟羽、伏见战争。

4、1869年,明治政府正式迁都东京。

二、概述明治维新的要紧过程和差不多内容,明白得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一)差不多内容:(二)明治维新成功的缘故:1、社会背景: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迅速壮大;2、领导力量: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强藩的支持;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新政权。

3、改革措施: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进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大刀阔斧的改革;4、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有利,较少外部干涉。

(三)明白得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要紧表现形式,各国走上资本主义进展道路采纳了不同的方式:一是资产阶级革命;二是民族解放运动;三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四是民族统一运动。

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目的是为资本主义进展开创道路,而各个国家阻碍资本主义进展的因素不同,从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排除资本主义进展道路上的阻碍。

因此,近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既具有明显的共性,又具有鲜亮的多样性。

四、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九 明治维新 精品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九 明治维新 精品课件

结果:“大政奉还”
原因:推翻幕府,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 戊辰战争 过程:1868年,京都政变,成立明治政府
结果:幕府统治被推翻.
二、明治维新目的 根本目的:富国强兵,实现民族振 兴,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直接目的: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 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1)改革币制…… 2 )改革土地制度 …… 2、经济: 3)改革地税…… 4)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1)“文明开化” 3、文化: 2)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3)生活习俗西化。
4、军事: 进行军事改革、建立新式军队。
探究活动: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
性质:天皇为首的自上而下的资产 阶级改革。
24
四 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东京
背景:民族危机加剧,幕府妥协退让恐怖镇压 “尊王攘夷”
主要参加者:中下级武士 活动:刺杀幕府当权者,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商人等 结果:失败 倒幕运动 兴起 原因:尊王攘夷运动失败;改革现状,实现富国强兵
国内形势: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
准备工作:增强经济军事力量;建立根据地;联络其它 藩国;密切同英国关系;获得天皇支持
日本幕府腐朽封建统治使近代日本 内因: 落后,给西方列强侵略提供可乘之 机
佩理登陆图(1853年) …….
讨论探究: 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带来哪些影 响?(试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 想文化等各方面分析)
武装倒 幕 说一说
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 是什么人?主要基地?
中下级武士 西南强藩 倒幕派取得的决定性胜利 的战役是什么战役?倒幕 运动的结果如何? 伏见、鸟羽战役。 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 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 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 新政府,迁都东京。

最新高考历史必修历史:8.3课《明治维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最新高考历史必修历史:8.3课《明治维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4.军事方面:进行军事改革,建立新式军队
具体措施?
(1)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2)创办军事工企业;
(3)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4)进行武士道教育;
军事改革的作用?
日本摆脱了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 独立富强道路,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但 同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用简洁语言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
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性质: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B.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影响 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D.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由封建社 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
日本在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自上而
领导 下实行改革;
自主探究
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 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 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你对此有何评价?
“和魂洋才”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方 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 养了各种人才。但是另一方面又向学生灌输 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一、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1.政治:废除旧的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材具体料做:法故: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 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 (1)废藩置县:废除藩国,把全国划成3府72 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废除 了武士阶层特权。
作用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进 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
具材料体中做的主法要?观点是什—么—?明日治本政为府此18采73取年了颁什布么的举条措例?

高三一轮复习:明治维新 2

高三一轮复习:明治维新 2

四、明治维新如何评价
性质: 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积极意义: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 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1、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逐步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成为亚 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 3、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亚洲国家摆脱落后状况、实现 民族振兴提供了某些经验, 鼓舞了信心。
复习要求:
明治天皇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 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归纳)
1、日本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和发展 内因 2、幕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人民 的反抗不断。 3、佩里叩关使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外因
②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中日关系发 生逆转。指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源。 ◎根源:明治维新使资本主义发展,日本国力增强, 但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但仍保留较强封建残余 势力;竭力推行军国主义。 ③近代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 带来深重灾难,试列举日军制造的两起惨绝人寰的大 屠杀。同时,侵略战争也使日本人民备尝战争的苦果, 右图《1945年8月的广岛》的景象是哪次军事行动的结 果? 两次大屠杀: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旅顺大屠杀。全面 侵华战争期间的南京大屠杀。 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造成巨大伤亡。 ④综上所述,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日关系的友好发 展?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共同背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人侵,封建统治出现危机。 洋务运动的军事改革措施:前期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 业;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购买和建造 舰船,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成立海军衙门; 培养军事人才。 明治维新的军事改革措施:推行义务兵役制,仿效欧美 建立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关
天皇
只是傀儡, 毫无实权
府 已
将军
掌握政权, 组成幕府
幕府
成 众 矢
大名 有些从事工商业
之 的
,
系 的 形

武士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内 阶
成 和 发
新兴地主 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权利较少
级 矛 盾

农民﹑ 城市平民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激 化
•黑船事件 民族矛盾激化
一、背景
(一 )幕府的统治下的日本危机四伏
(二)明治政府的建立(1869年 迁都东京)
1、改革派的形成 2、倒幕运动 (1)主要领导人 (2)基地 (3)主要战役(戊辰战役)
二、措施
1、目的: 2、内容: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富国强兵
(1)政治上: 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废除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1889年颁布实施<日本帝国宪法>
请回答: (1)从材料可以看出日本确立的政体是什么?其特点 是什么? (2) 宪法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
二、内容(措施)
• 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 土地改革,殖产兴业; • 文明开化,教育改革; • 军事改革,富国强兵。
三、评价
1、性质: 明治政府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 所谓军国主义,是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 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把 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 济、文教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服务于 扩军备战和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五、启示
• 落后就要挨打 •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 与时俱进 • 创新 • 擅长向别人学习
经济上掌握着全国 的土地
天皇为 名义上 的国家 元首,朝 庭设在 京都
日本武士
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 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 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 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 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特权, 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
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 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 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 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 为其效力和卖命。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 (2)经济上: (3)军事上:
实行义务征兵制,建立“皇军”;
(4)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
提倡“文明开化”, 在生活习俗方面,大力推进西化。 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5)法律上
2、积极的:
三、评价
1、性质: 明治政府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2、积极的: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
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近代化的道 路,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为其他落后 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与四方。
三、评价
1、性质:
2、积极的:
3、 消极的:
(一 )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必要性
(二)明治政府的建立 可能性
一、背景(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是一个落 后的封建国家危机四伏)
(一 )明治维新前的幕府统治
• 1、政治:封建等级制度。 • 2、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19世纪初
资本主义萌芽。 • 3、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日本落
后于世界。 •
在政治实府上权设享在在有江将户军特(手权东中,构京,政) 成幕府的统治基础
• 让农民不死不活地活着,是政治的秘 诀。甚至告诫农民:“随便将萝卜叶、 豇豆叶、大豆叶等扔掉,就太浪费 了。这些东西掺上杂粮煮着吃,味 道是很鲜美的。”
请思考: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日 本 纺 织 工 场 图
•现在要麽把我们消灭,要么就 把米价降到3百文(1升市价7 百文)。如果这两件事情都不 能办到,就把全市化为焦土。
二、措施
2、内容:
(1)政治上: (2)经济上:
改革币制 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 (08年 全国卷)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 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 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他们分别是汽 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 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 要反映了日本
大化改新
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明治维新
从封建社会走上发展资本主 义道路
选修一:明治维新
(1868年---1873年)
• 课标要求
•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 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 中的历史地位
一、背景(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是一个落 后的封建国家危机四伏)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了一条对 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了亚洲和平的一 个新威胁。
四、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第一、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 能够迅速壮大。 第二、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权,终于推翻了幕府 的统治。 第三、明治政府成立以后,实行了全面、有效的改 革措施。
第四、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 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日本所承 受的外部压力,使它的国内改革能够在较少的外部干涉的 情况下顺利实现)。
一、背景(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是一个落 户的封建社会危机四伏)
• 1、政治:阶级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开始动
摇。 • 2、经济: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 3、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日本落

后于世界潮流。
• 4、黑船事件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外患
5、明治政府的建立。
前提
根本原因: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