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成都的城市记忆

合集下载

成都必玩十大景点

成都必玩十大景点

成都必玩十大景点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

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美食和景点,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游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成都必玩的十大景点,让您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

一、宽窄巷子宽窄巷子是成都著名的古街区之一,位于成都市区锦江区,是成都传统文化的代表。

它由三条平行的巷子组成,分别是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是了解成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场所。

您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成都独特的文化气息,品尝到地道的成都小吃,购买到有特色的纪念品。

二、武侯祠武侯祠是成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是成都市的文化中心。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了解成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美的建筑和园林,了解到成都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成都小吃。

三、锦里古街锦里古街是成都著名的古街区之一,位于成都市区锦江区,是成都传统文化的代表。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是了解成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场所。

您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成都独特的文化气息,品尝到地道的成都小吃,购买到有特色的纪念品。

四、文殊院文殊院是成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位于成都市区青羊区,是成都市的文化中心。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了解成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美的建筑和园林,了解到成都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成都小吃。

五、青城山青城山是成都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之一,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是成都市的自然中心。

这里有着壮丽的山峰和清澈的水流,是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

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观,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六、都江堰景区都江堰景区是成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是成都市的文化中心。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了解成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美的建筑和园林,了解到成都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成都小吃。

成都历史文化简介

成都历史文化简介

成都历史文化简介成都,位于中国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为您介绍成都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以及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

一、历史沿革成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当时成都是蜀国的都城。

而蜀国后来被秦统一,成为秦朝的一部分。

随着历史的演变,成都成为了多个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成都成为了西南地区的军事要塞和商业中心。

二、文化特色1. 风景名胜成都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而闻名遐迩。

成都拥有川西平原和四川盆地两大地理特点,山水相间,景色优美。

著名的自然景点包括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等。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险峻的山势和悠久的历史而吸引着无数游客。

而青城山则以其秀丽的山水和古老的道教文化而著称。

此外,成都还有许多人文景观。

著名的锦里古街是成都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和传统文化。

宽窄巷子是成都的另一个特色街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豪华的餐饮、娱乐场所而吸引着游客。

2. 巴蜀文化成都是中国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巴蜀地区的文化特点主要反映在语言、饮食、戏剧和艺术等方面。

成都的方言属于巴蜀方言,具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成都方言在中国的喜剧演员中广泛应用,成为了国内流行的喜剧表演风格。

成都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风味而闻名于世。

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辣味和麻味而著称。

成都拥有众多的特色小吃,如麻辣烫、火锅和香辣干煸等,吸引了大量的美食爱好者。

四川地区的戏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成都的川剧以其激情四溢、豪放洒脱的表演风格而备受推崇。

此外,成都还有自己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蜀石雕、蜀绣等,展示了巴蜀地区悠久而独特的艺术传统。

3. 梨园文化成都是中国梨园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梨园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以其细腻的表演和动人的唱腔而著名。

我的家乡文化之都成都

我的家乡文化之都成都

我的家乡文化之都成都成都,作为我的家乡,是一座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这里,人们呵护着历史遗迹,传承着传统文化,同时又积极融入现代时尚。

无论是优美的景观,还是深厚的历史内涵,成都都展示着它独特的魅力。

一、历史底蕴成都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从古代蜀国的建立到汉代蜀汉的辉煌,再到唐代盛唐的繁荣,每个时期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例如,位于成都市郊的都江堰,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成都还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和造纸术的诞生地之一,这些发明让成都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传统文化成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唐代的杜牧和宋代的苏轼。

杜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流传至今。

而苏轼则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文采斐然的作品广为人知。

成都的传统文化还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上,如川剧、蜀绣、蜀锦等,每一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三、近代文化除了传统文化,成都也在近代不断融入潮流和现代元素。

众多的艺术展览、音乐会和戏剧演出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享受。

例如,成都艺术节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和观众,展示了成都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此外,成都还拥有繁荣的电影产业和音乐产业,许多优秀的电影和音乐作品都诞生于此,成为了国内外的瞩目焦点。

四、美食文化成都被誉为“美食之都”,这与其独特的美食文化密不可分。

无论是麻辣火锅、串串香还是川菜中的宫保鸡丁、回锅肉,每一道菜肴都充满了浓厚的成都特色和历史渊源。

成都的美食以其独特的调味品和烹饪技法闻名全国,吸引了无数的食客前来品尝。

在成都街头巷尾,你可以随处闻到香气四溢的美食,体验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总之,成都作为“我的家乡文化之都”,以其丰富的历史底蕴、传统文化、近代创新和美食文化,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文化景观。

它融合了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文化魅力和精神享受。

宽窄巷子打卡的文案

宽窄巷子打卡的文案

宽窄巷子打卡的文案1. 在宽窄巷子,感受古老川西的韵味。

2. 漫步宽窄巷子,寻找时光的痕迹。

3. 宽窄巷子,是时光沉淀的印记。

4. 在宽窄巷子,探索成都的古老魅力。

5. 宽窄巷子,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慢节奏。

6. 宽窄巷子,一条充满魅力的小巷。

7. 在宽窄巷子,静静品味四川的文化底蕴。

8. 宽窄巷子,仿佛把我带回了古老的成都。

9. 在宽窄巷子,看见了古老的成都记忆。

10. 宽窄巷子的建筑风格,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11. 宽窄巷子,一个可以让我放慢脚步的地方。

12. 漫步在宽窄巷子,仿佛走进了一幅古老的画卷。

13. 宽窄巷子,是我追寻古老文化的天堂。

14. 在宽窄巷子,感受到了成都人民的生活态度。

15. 宽窄巷子,是成都最具特色的文化街区之一。

16. 在宽窄巷子,我仿佛变成了一个生活在古代的人。

17. 宽窄巷子,让我体验到了成都悠久的历史。

18. 在宽窄巷子,感受到了浓厚的四川风情。

19. 宽窄巷子的美食让我流连忘返。

20. 在宽窄巷子,与朋友一同留下美好的回忆。

21. 宽窄巷子,让我感受到了成都人的热情和豪放。

22. 在宽窄巷子,我找到了久违的内心宁静。

23. 宽窄巷子,是我最爱的打卡圣地之一。

24. 在宽窄巷子,我品味到了真正的四川味道。

25. 宽窄巷子的小吃让我胃口大开。

26. 在宽窄巷子,感受到了成都人民的幸福生活。

27. 宽窄巷子的小店让我不禁驻足品味。

28. 在宽窄巷子,我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奇妙融合。

29. 宽窄巷子,让我重新认识了成都这个城市。

30. 在宽窄巷子,我体验到了古老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

成都天府之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成就

成都天府之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成就

成都天府之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成就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座古老城市,被誉为“天府之国”。

它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成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文将介绍成都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成就,展示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历史遗迹1. 武侯祠武侯祠是纪念著名三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刘备的庙宇。

其建筑采用典型的巴蜀风格,以黄色为主色调,彰显着古代巴蜀文化的独特风貌。

武侯祠是成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之作。

2. 锦里古街锦里古街是成都保存最完整的古老商业街区之一,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这里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川西民族特色,演绎着成都市民生活的历史变迁。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巴蜀建筑、品尝川菜、购买特色手工艺品等,深入感受成都的独特魅力。

3. 宽窄巷子宽窄巷子是成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居街区之一。

这里的建筑保持了古代巴蜀的风貌,小巷错落有致,砖木结构的传统巴蜀建筑仍然屹立不倒。

在宽窄巷子漫步,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老成都的历史气息。

二、文化成就1. 巴蜀文化成都作为古代巴蜀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巴蜀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曾经的巴蜀古国是巴文化和蜀文化的交汇地,各种艺术形式和传统习俗在这里彰显得淋漓尽致。

2. 川菜文化成都以其独特的川菜文化而闻名于世。

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独具特色的调味方法和丰富的口味使其备受瞩目。

红油、麻辣、麻香等独特的川菜味道已经成为了成都文化的一部分。

在成都,品尝正宗的川菜成为了许多游客必做的事情之一。

3. 成都锦绣文化成都有着悠久的文人墨客传统,涌现出一大批文化名人。

锦绣文化是成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古代的文人雅士,还是现代的文化创意产业,都为成都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成都的锦绣文化透过历史故事、诗词歌赋等表达方式,将成都独有的文化气质展露无遗。

总结:成都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成就。

无论是武侯祠、锦里古街还是宽窄巷子,都展示了成都古老而独特的城市魅力。

我的家乡民俗文化之都的成都

我的家乡民俗文化之都的成都

我的家乡民俗文化之都的成都成都,位于中国四川盆地中部,是我深爱的家乡,也是一座充满浓厚民俗文化的城市。

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许多传统民俗活动的聚集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成都独特的民俗文化,探寻其魅力所在。

第一部分:历史与传统成都拥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早形成国家的地方之一。

这座城市曾是古代蜀国的首都,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都江堰和武侯祠。

都江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修建于公元前256年。

它以其巧妙的设计,使四川盆地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粮仓之一。

而武侯祠则是为了纪念古代蜀国英雄诸葛亮而建立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葛亮被誉为智者和忠臣,他的智慧和才华仍然深受人们敬仰。

第二部分:美食与文化成都以其辣味独特的川菜而闻名于世。

川菜以其色、香、味俱佳而广受喜爱,这源于成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红烧肉、宫保鸡丁、麻辣火锅等传统川菜已经成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除了美食,成都还以其独特的茶文化而闻名。

在成都,喝茶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成都人喜欢在茶馆里品茗聊天,这不仅是为了品味茶叶的香气,更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

传统的茶艺表演也是成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成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三部分:传统节日与庆典成都以其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庆典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川剧变脸”和“庙会”。

“川剧变脸”是一种脸谱表演艺术,通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迅速变换脸部装饰来展示角色的情感变化,以此吸引观众的眼球。

这种艺术形式精湛独特,被誉为中国戏曲文化的瑰宝。

“庙会”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在成都举办的盛大活动。

这个庆典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以庙会为载体,展示了成都传统手工艺品、美食、表演和民俗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魅力。

在这里,人们可以品尝各种成都特色小吃,欣赏传统的表演,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

结语成都作为我的家乡,其民俗文化之都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东郊记忆成都的景点介绍武侯祠

东郊记忆成都的景点介绍武侯祠

东郊记忆成都的景点介绍武侯祠【序】东郊记忆成都的景点介绍武侯祠富饶的巴蜀大地上,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它不仅以美食闻名,更有着众多的历史和文化遗迹。

在这座城市的东郊,有一处名为武侯祠的地方,成为了人们追寻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的重要驿站。

本文将以东郊记忆成都的景点介绍武侯祠为主题,深入探讨这座庙宇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文化内涵,并分享个人感悟。

【1】武侯祠的历史渊源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是为了纪念蜀汉时期的卓越政治家、军事家刘备而修建的。

刘备是刘季主政时期的功臣,其忠诚正直、胸怀博大的品质深受后世仰慕。

武侯祠的建筑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以刘备为主题的祠庙。

【2】建筑特色武侯祠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巴蜀地区的传统建筑元素和明清时期的宫殿建筑风格。

在整个庭院内,主要建筑有朱门三进,大殿、配殿、正殿等。

朱门和大殿采用了典型的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的偏殿更加突出了宏伟和威严。

建筑的雕梁画栋、琉璃瓦、对联题字无一不展现出清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3】文化内涵武侯祠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沉淀的场所。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蜀汉文化的独特魅力。

祠内的壁画、雕塑、碑文等各种文物都诠释着刘备的英明领导和丰功伟绩。

武侯祠还举办着各种文化活动,如武侯祠庙会等,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传承文化。

【4】个人观点和理解武侯祠在成都的东郊,是我心中的一座文化圣地。

作为一名写手,我深深地被武侯祠所展示的历史和文化所吸引,触动了我对成都这座城市的记忆和情感。

武侯祠的存在,让我对刘备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让我体验到了巴蜀大地的文化底蕴。

在我眼中,武侯祠不仅是一座普通的景点,更是一座载有历史厚重和文化底蕴的宝库。

我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向更多的人推荐这座独特的场所,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欣赏到成都所拥有的历史和文化。

【总结】东郊的武侯祠是成都的一颗明珠,它凝聚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魅力。

我喜欢的城市散文

我喜欢的城市散文

我喜欢的城市散文《我喜欢的城市—成都》在我心里,有一座城,像一块磁石,牢牢吸引着我,那便是成都。

它宛如一位深藏韵味的老友,每次踏入,都有新惊喜、新眷恋,周身散发的烟火气与闲适劲儿,让人沉醉得不愿醒来。

初到成都,是个雾蒙蒙的清晨,刚下火车,空气里裹挟着潮湿与麻辣鲜香,那股子独特味道,直往鼻腔里钻,瞬间叫醒了我的感官。

街边的早点铺子热气腾腾,蒸笼里冒出的白气,氤氲着生活的温度。

我凑到一家小馆前,要了碗红油抄手,馄饨皮薄馅大,浸在红亮油润的汤汁里,上头撒着翠绿葱花、细碎花生,入口刹那,舌尖被辣意轻刺,接着是虾肉与猪肉混合的鲜香,还有面皮的软糯,一碗下肚,额头沁出汗珠,胃里暖烘烘,旅途的疲惫一扫而空,也让这座城的滋味,就此在舌尖扎根。

成都的街巷,是它的灵魂脉络,宽窄巷子尤是。

青石板路,在岁月摩挲下泛着微光,两边古旧川西民居,木门窗棂雕花精美,诉说往昔故事。

漫步其间,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川音,茶铺里大爷大妈围坐竹椅,面前盖碗茶升腾热气,嗑瓜子、摆龙门阵,悠然自得模样,让人艳羡。

我寻了处空位坐下,学着旁人模样,轻揭茶盖,拂去浮沫,抿一口花茶,馥郁花香与茶香交织,唇齿留香。

看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那一刻,时间都慢下脚步,尘世纷扰皆抛脑后。

还有那锦里古街,夜幕降临才绽露华彩。

红灯笼高悬,照亮蜿蜒街巷,古色古香建筑里,藏着琳琅满目的小吃摊、手工艺品店。

糖画师傅手持小勺,在案板上轻舞,金黄糖浆倾淌,眨眼间,一只活灵活现的蝴蝶、生肖跃然板上,糖丝晶莹,拿在手里,不舍下口。

掏耳朵的手艺人,操着细长工具,在顾客耳内轻旋,顾客闭眼沉醉,享受这“小舒服”,周遭一切喧嚣都成背景音,只剩惬意弥漫。

最难忘那次在玉林路的小酒馆,屋里灯光昏黄,歌手抱着吉他低吟浅唱,民谣音符在空气中流淌,酒杯碰撞声、笑声交织。

我与邻座陌生人相谈甚欢,分享着各自故事,为一首歌共鸣,为一句妙语开怀,成都的包容与热情,在此刻尽显。

这座城,用美食、街巷、人情织就一张温柔网,兜住每个过客的心,让我一去再去,深陷在它独特魅力里,成为心底最爱的归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成都的城市记忆一、什么是城市记忆、城市符号?“城市有大量的人聚居,每天都在发生很多与人有关的活动,因此,城市本质上是人市,就像人有记忆一样,城市也应该是有记忆的。

所谓城市的记忆,无非就是城市的历史,有历史才会有记忆,没有历史自然无从记忆,而人们记忆的无非就是历史……”①如果说人的记忆是靠照片、日记、过去的事物来得以留存,那么城市记忆靠什么来体现呢?城市记忆靠城市符号来体现。

实际上,城市的建筑、街道,包括城市的一片土、一座桥,甚至一棵树、一块匾,都是有生命的。

“它不仅仅是一种实体,一个实物,它更是一个符号,一段基因,传承着一个地方的一段历史、一种人文精神。

建筑从来缄默不语,他只是静静伫立在那里,就能释放出千万本史书所不及的力量,这是历史的积淀所赋予它的一种力量。

但是,这种力量一旦被摧毁便永远无法修复。

”②在城市建筑、街道等硬符号后面,更有以历史名人、文化、美食、风土人情、人文个性为代表的软符号。

它来自于城市本身的底蕴与内涵,体现了城市的一种文化、一个品牌,一种胸怀,以及它所承载的生态环境和精神力量。

因此,简单总结,一个城市的记忆来自来两大方面的体现,一是有形的硬符号,如街道、建筑、桥梁、雕塑……;二是无形的软符号,如人文传说、历史掌故、街道故事、民风民俗。

这些综合在一起,方构成了一个城市的丰满的城市记忆。

同时,城市记忆也是一个城市有别以其它城市的“识别标准”。

就好似一个优秀的歌唱家,其声音一定要有“辨析度”,也就是说,别人一听就知道是谁唱的。

这个“辨析度”就是与众不同的特色,那么,我们的城市也需要鲜明的“辨析度”。

否则走到成都街头,其高楼大厦与上海、深圳无异,失去记忆,那么我们就彻底失去了“成都”。

近几年,城市化战略加速了城市急剧膨胀和改造,同时也在快速吞噬城市建筑原有的文化,出现了“千人一面”和“千房一面”的趋同化危机。

若不采取措施,城市记忆将荡然无存。

在这方面,一些西方国家以及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的城市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以韩国的首尔为例。

首尔城是一座保留了“城市记忆”的都市。

许多人来到首尔,一方面感叹它“太现代了”,高楼大厦林立,经济飞速发展。

但一旦深入其中,又发现它“太传统了”,这里处处都在试图保留关于韩国的各种历史和文化记忆,它始终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中间线上。

首尔的城市记忆,并不是仅仅存留在那曾被日本人焚毁了200余间殿宇的皇宫那里,而是散落在首尔大众的日常生活的周遭。

傍晚在汉江以北的旧城区踌躇独行,不小心就会遇到一个个小小的石碑,上面记载着此地曾发生的历史事件的简单经过,许多都是与政治和文化的冲突直接相关的。

通过这些记载,作为游客会对首尔人民奋斗的历史肃然直敬,同时也会感叹于首尔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

③而在欧洲,城市记忆更是保护得非常好。

漫步在城市的街道,你能真切感受到当地的历史文化。

不经意间,一个指示牌,一座雕塑,一块小石碑,都在提醒着你,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哪位名人何时在此住过,干过什么。

甚至是一个小镇,也许只有几千人,他们也有值得记颂的人与事。

也许这些人与事根本无法影响整个国家的历史,但当地的居民也仍会像珍宝一样的守护它,保护这些建筑,为小镇名人立像,立碑,并骄傲地告诉每一个来到这个小镇的人。

正因为如此,城市才不只是水泥丛林,由于有了丰满的记忆,它才越发亲切。

而目前中国的多数城市却正面临着城市“失忆”的危险。

城市化的扩张以及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在注重效率的同时,我们轻易就将承载城市记忆的符号给抹去了。

而成都也同样面临着“失忆”的危险。

二、成都的城市记忆现状1、有价值的老建筑正被拆毁早在2001年,成都就公布了22处挂牌保护的优秀近现代建筑。

这22处建筑大多分布在大学、公园、教堂里,真正的民居不多。

但其中也有红星路二段90号民居,三倒拐街62号四合院,四圣祠西街36号附3号、4号、5号,和平街11号民居等等。

但是,在这些明文确定为挂牌保护的近现代建筑中,有些却被拆掉了。

推土机前,老宅子轰然倒下。

据著名成都民俗学家冯水木先生的统计,1990年以来被拆毁的成都市中心城区有价值的老房子包括:东珠市街李家花园,巴金名著《家》、《憩园》中的典型环境,2003年拆毁。

头福街川军将领刘存厚公馆,2003年拆除。

青龙街西汉文学家杨雄的洗墨池,2003年拆毁。

岳府街44号四川保路同志会旧址,拆除。

文庙前街清末著名指画画家聋道人“三迟楼”,2003年拆除。

柿子巷著名骨科专家杜自明四合院,现为柿子园茶馆,面目全非。

大科甲巷65号慈善会正心堂,始建于1860年,1982年列为成都市文保单位,“迁”至金堂。

古卧龙桥街川北会馆,1981年列为成都市文保单位,2002年拆毁。

四圣祠北街四圣祠医院大楼,满清末年建筑,1995年拆毁。

红星路二段90号朱财神旧宅,极富建筑特色,2003年扩街拆除。

东大街成都府城隍庙,2003年拆除。

三倒拐街62号四合院,2001年成都市政府列入挂牌保护建筑,后因扩街拆除。

前卫街杨遇春旧宅,拆除。

北大街有著名火神庙一座,为原北大街派出所所在地,拆除。

古佛寺街朱自清旧居,拆毁。

兴业里有民国四合院建筑与街道相连,拆除。

……⑤2、有历史价值的街道、地名被湮没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有资料显示,成都的历史街区只占主城区的2.8%。

在旧城改造中,许多有历史、有故事的街道逐渐湮没。

一种情况是,在旧城改造中,一些老街完全消失。

第二种情况是,老街虽然还在,但已面目全非。

如“交子街”,其得名于宋代,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就产生于成都“交子街”。

这里在当时就是世界的“华尔街”。

而如今“交子街”已变名为“均隆街”,且完全是现代建筑,已没有多少人知道它曾经的辉煌。

第三种情况是,老街老名虽在,但历史已被人淡忘。

如静居寺,其得名是因为这里的一段历史故事。

元末明初大文豪、元史作者宋濂曾受明太祖朱元璋借以大杀功臣的胡惟庸党案的株连而远贬茂州,死在夔门。

后因当时镇守成都的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献王朱椿对宋濂仰慕之情而迁葬成都。

而如今,有多少人知道这条街道的故事,恐怕即便是当地的住户也无几人能晓。

事实上,在成都,这样情况很多,像“红照壁”背后的老皇城故事、“驷马桥”背后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佳话、“五块石”代表的古蜀巨石崇拜的传说、“点将台”里关于诸葛武侯点将练兵的典故、“老南门大桥(万里桥)”刘备送诸葛亮“万里之行,始于此桥”的经典……,成都的城市记忆在街道、地名里比比皆是。

但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多少外地游客感受到了呢?3、对历史名人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不够名人既是一项珍贵城市记忆,也是一块巨大的文化资源。

要说,成都目前名人资源用的最好的,一是武侯祠,一是杜甫草堂。

但这还远远不够,自古文人多入蜀,历史上,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吴道子、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李商隐、苏东坡、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等都曾旅居成都,并留下了多少不朽佳句。

在近代,巴金、郭沫若、李勋人、艾芜等文学大家也出自成都,或在成都生活了很久时间。

抗战时期,更有大批文化名人、各界精英迁往成都。

而这还只是文化艺术界的,其它政治的、历史的、社会的等各界名人,更是举不胜举,因此,若要说成都的名人资源是异常非富的。

但目前,这些资源均存在重视不够,保护不够的情况。

像巴金故居,原东珠市街李家花园,巴金名著《家》、《憩园》中的典型环境,2003年被拆毁。

虽然后来在百花潭公园模仿重建了一个“慧园”,但由于脱离了原址的地理环境,已无多大历史价值了。

如果,当时不拆毁,而是整旧如旧,立上石碑,在主要路段树立指示牌,提示游客巴金故居所在地就在前面,那么成都的小街中又多了一项文化遗产与城市记忆。

成都的历史又被多保留了一分。

三、我们怎么办?1、专人专事专项负责。

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这方面的专家学者一起迅速成立“抢救保护城市记忆”小组,并下拨专项经费,专门开展此项工作。

2、以照片、文字、影像等手段,实际调研、摸底、梳理出《成都市城市记忆名录大全》,全面掌握成都的城市记忆以及城市符号的现状情况。

3、按照《成都市城市记忆名录大全》的重要级别,立即着手开展抢救与保护、重现工作。

对现存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进行清理、抢救、保护、修缮,并进一步整理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在其建筑外订上刻有兴建年代、建筑背景介绍的重点保护铭牌。

在其所在街道,以石碑、铭牌、指示牌的形式对其进行介绍宣传。

其中,具有参观价值的,如祠堂街原《新华日报》办事处,为民国建筑,周恩来抗战期间曾下榻此处,还可对外开放,接受参观。

对于一些有历史价值的私人公馆,也应拨款修缮保护。

如龙泉的唯仁山庄、现金河路60号的原王俊泽公馆(此馆现成为了著名的影视取景地,电视剧《张大千》《一双绣花鞋》等在此取景拍摄)等,都应加以保护,并在外悬牌立碑,还原一段街巷历史。

另外,一些特别有价值的名人故居建议在原址重建,如巴金故乡。

最后,凡进入《成都市城市记忆名录大全》重点保护级别的老建筑,需要拆建,必须通过“抢救保护城市记忆”小组的同意,不得擅自拆建。

即便是要改造,其方案也必须通过“抢救保护城市记忆”小组的专家论证。

因为这些建筑已不单纯是代表自身,或某个个体的利益,它已成为了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样也能有效避免在目前城市大拆大建下,更多的有价值的老建筑被拆毁。

4、对有历史价值的街道、地名进行整修、恢复、宣传。

凡进入《成都市城市记忆名录大全》的街道,都要逐步地进行研究挖掘,第一步为街道“正名”,尽量恢复原地名。

如已约定俗成,目前一些地名难以立即正名,也要在该处立上石碑,注明其原名及历史;第二步为街道找回记忆,将它的历史以石碑、牌坊、街道小品、雕塑等形式展示出来;第三步,对重点街道以及一些重点景观进行仿制重建,如交子街、红照壁等。

5、重视与抢救名人资源。

能恢复的文化遗迹尽量恢复。

即便名人遗迹已经不存,在能确认的地方,也要树立石碑、小铭牌以提示公众这里曾经的故事。

不要小看这样一个小小的铭牌,总之,要让市民也好,游客也好,感觉到只要漫步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就能随处发现散落在各处的城市记忆。

就如同一粒粒偶得的珍珠,随时不经意地给人以惊喜。

6、另外,对现有的熟悉老成都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也要有如“国宝”一样的重视。

如已经去世的冯水木先生,他对老成都的历史、街道、建筑以其人文掌故非常熟悉,同时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及资料。

他的去世就是对城市记忆的一大损失。

因此,我们应有专人对目前仍然健在的老专家、老学者进行记录与整理,如车辐、流沙河、王大成等。

他们口述的历史也是一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引自《谁能抹去城市的记忆》,作者:陈雪根②引自《文明渐隐的地平线》,作者:崔明慧③引自《首尔的城市记忆》,作者:刘悦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