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期(总第140期

)工作研究■

0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管理类专业,培养以土木建设技术为本,管理、经济并重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土木工程技术基本知识,能够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房地产企业、投资与金融领域等从事工程管理及相关工作[1]。建筑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生获得土木工程技术基本知识的唯一途径,但目前建筑结构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设计环节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1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工程管理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内容基本上是由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结构抗震这四门课整合而成的,而且很多的整合只是土木工程类专业课内容的排列组合,并没有将这四门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融合在一起,没有打破原有的学科化内容体系,没能体现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建筑施工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这一目标。针对这一现象,课题组成员研究了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了学生就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构建了面向一线的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五个方面的改革[2]。

1.1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获取的专业能力是施工能力,而不是结构设计能力,同时学生应具备在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中分析和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而土木工程类这四门专业课程的内容偏向设计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必需、够用”为度,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将四门课融合为结构材料、基本构件、结构设计方法、结构抗震设计基础知识、结构施工图,精简了一些重复交叉的内容、不常用的知识,比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基本原理留到《建筑施工》这门课中去讲授;删除了一些陈旧的、在工程实际中已不再使用的做法。比如梁底的纵向钢筋在适当位置弯起承受支座负弯矩,连续板中受力钢筋的弯起式配筋方式。

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重点应该是建立工程概念、掌握基本构件的设计方法及其构造要求,所以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要讲清楚讲透彻。比如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中,将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受力特点不宜讲得过深,而应将该布置中的单向板、次梁和主梁的构造要求作为重点来讲,使学生重点掌握这些结构中的构造要求。对工程中使用较少的构件,比如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理论部分不宜讲得过深,使学生能够理解受扭构件的破坏特点、能对简单的雨篷梁进行计算即可,关键是要掌握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构造要求。1.2增加结构施工图教学内容

建筑结构的教学内容没能很好地体现结构思想,忽略了结构施工图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识图能力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能力,因此,建筑结构课程必须将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围绕结构施工图识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施工图表示方法等建筑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讲授了结构制图的规则,同时讲授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三种结构施工图的图示与识读方法,其中,混凝土结构以平法施工图为主,还补充了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施工图、基础施工图和楼梯结构施工图。这些结构施工图可以为学生期末做建筑结构楼盖课程设计提供参考资料。

1.3强化结构构造教学,重点讲述抗震构造

构造措施是保证结构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建筑结构的教学内容没能很好地强化构造教学。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于讲“理论”,对公式推导、计算方法等理论性内容的讲解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结构课程

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黄丽娟1,高兰芳2,陈凡1

(1.莆田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系,福建莆田351100;2.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针对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面向施工一线的建筑结构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设计”的新理念,介绍了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工程管理;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2012

不遗余力,而对构造要求则一带而过,这当然与教材本身给定的内容有关系,其实构造措施与结构计算是结构设计中相辅相成的、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根据课题组成员对一线人员所需知识的分析,建筑结构构造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比理论知识更加重要与适用。在实际工程中,因构造处理不当而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的例子是不鲜见的,尤其是抗震构造。抗震构造是确保房屋结构整体性和结构安全的可靠措施,重点讲述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针对这种状况,必需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大构造课的内容和课时,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适应岗位的必备知识。1.4强化“规范”意识,吸收最新成果

结构设计规范是结构工程师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只有严格贯彻执行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才能保证建筑的使用寿命,才能经得起时间和自然灾害的检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紧扣规范,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教学内容引自哪本规范及规范的哪一条,一定要讲清楚,使学生养成学习规范、遵守规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最先进、最前沿的知识,保证教学内容始终紧跟建筑业发展的步伐。关注2010年国家最新修订的三本规范、标准:分别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高层建筑结构技术规程》。这三本规范对结构的构造措施提出了非常详尽的规定,这些措施是很多震害调查和抗震设计经验的总结。新的结构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配筋构造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和补充,特别是对抗震及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做出了更高的要求。1.5联系工程实际

《建筑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工程中必须紧密联系工程实际,通过对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将实际的工程图纸和相应的工程实体相对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科学地融为一体,边学习理论边进行实践,交互渗透,融合发展[3]。同时,通过作业、录像、参观、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进一步熟悉和运用规范,逐步培养实际应用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如组织学生到工地实习,亲眼目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是怎样通过设计、构造要求和施工而构成整体结构,增强感性认识,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课程设计是继理论教学之后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环节,使学生能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较好地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目前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建筑人才。介绍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

2.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课程设计是最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环节,课程设计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只有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设计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在课程设计准备阶段,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方案设计,然后教师与学生交流,对方案进行讨论,最后选择切合实际的合理方案,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准。在课程设计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量做到逐个辅导,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应改变指导方式,过去只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其实有的学生根本就提不出问题,甚至无从下手。因此,必须加强指导教师跟踪式指导,不定期检查学生的初稿,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用质疑的方式来引导、启发、通过讨论、分析问题,使他们逐步掌握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对一些共性、难点的问题集中讲解。2.2重视课程设计过程中施工图的绘制

施工图是工人在施工中所依据的图样,通常要求比较详细和精确,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平面布置、梁的平法施工图、板的配筋图及结构构造等。施工图具有图纸齐全、表达准确、要求具体的特点,是进行工程施工、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组织的重要依据。建筑结构的课程设计是针对楼盖进行设计的,即梁板的设计,其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平面布置、梁的平法施工图、板的配筋图及结构构造。因课程设计时间的限制,有些带课程设计的老师只要求学生做计算过程,而忽略了施工图的绘制过程。其实,梁板施工图的绘制是学生从基础过渡到专业的一次很好的演练,而梁板施工图的绘制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施工图的识读能力。2.3改革考核方式

建筑结构的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存在片面性。传统的课程设计的考核仅仅对梁板设计的计算过程以书面形式进行评定,缺乏对学生梁板施工图绘制能力的考核以及采用答辩的方式综合评定成绩。课程设计的成绩考核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做设计的积极性,所以必须认真对待。考核时一方面要看学生独立完成设计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设计方案、计算书是否有雷同,是否存在抄袭现象。只有采用答辩的考核方式,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阐明设计意图,教师才能公开、公正、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加客观、公正地评定成绩,更有利于教师对抄袭的设计成果作出准确的成绩评定。同时使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有成就感,增加做设计的兴趣。另一方面要看图纸质量,主要看图纸完整性和正确性,绘

(下转119页)

■工作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