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

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
用途 将高压电力降压为低压 电力供给用户
接线方式 星形和三角形接线等
配电保护
过载保护 防止设备长时间工作在超负荷 状态
接地保护 保护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 故发生
短路保护
快速切断短路故障,避免设备 损坏
配电线路
架空线路
01 安装在电杆上,适用于远距离输送电力
电缆线路
02 埋设在地下,适用于城市建设
03
配电线路的重要性
配电线路的绝缘性能和电流容量是影响系统 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线路设计和 维护能够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4
第4章 供配电的节能技术
节能技术概述
合理电能使用
01 有效降低供配电系统能耗
能效监测
02 监测系统运行状态,提高能源利用率
节电设备
03 减少电费支出,降低能源消耗
●06
第6章 供配电技术发展趋势
供配电技术智能化
供配电技术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自动 化程度和运行效率。智能化的发展将极大地 改变现有的供配电系统运行模式,带来更高 效、更可靠的电力供应体验。
绿色能源融合
风能
利用风力发电,环保且 可再生
生物能
利用生物质资源发电, 可持续利用
提升运行效率
03 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供配电系统运行效率
智能电网未来发展趋势
电力交易市场
实现电力市场的开放和 自由竞争
多能互补
不同能源形式之间相 互补充和协同利用
区域协同
不同地区电力系统之间 实现协同运行
●07
第7章 总结回顾
供配电技术基本 知识总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供配电技术作为电力系统重要 组成部分的重要性,贯穿了电力生产、传输、 分配全过程。随着技术发展,供配电技术将朝 着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方向前进。

供配电技术-供配电技术基础知识

供配电技术-供配电技术基础知识

地电压为零,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其它非故
障相电压不会升高,因此用电设备的相对地
绝缘可只需要按照相电压考虑,从而降低设
备和电网造价,系统电压越高,经济效果越
显著。
220/380V低压供电系统通常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当一相发生短路故障时, 不会影响其余相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单相用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缺点: 短路大接地电流对通讯系统造成的干扰影响较大。
生产过程:原子能机械能电能
在非大化力石提的倡绿绿色色能能源源发的电今目天前,已绿达色到能总源发发电电量已的成4为0.8现%实
变电站分有升压变电站和降压变电站。发电厂中变电站 的任务是实现电能的远距离输送,采用升压变电站;从 发电厂到用户进行的多次变电和配电,均为降压变电站。
变电站(所)的功能是接收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
我国在近50多年的时间内供配电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作为世界首个1000kV特高压交流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 试验示范工程已经快10岁了。该工程最大限度发挥了电网资源调配作用。 冬季枯水季节,湖北通过特高压接受北方火电输入,夏季丰水季节,又 通过特高压将西南四川富余水电送到华北电网,缓解了山东等地的缺电 状况,南北互济,水火交融,实现了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
法 德国
德国 英国 俄罗斯

加拿大
日本
美国
目我前国,电我力国工电业力的工跨业越已式经发开始展进已入经四跃个升发世展界的第新一阶位段
我国电网已经形成了华北、东北、华中、华东、西北、南方六个 大型区域交流同步电网。实际运行经验证明,六个区域电网格局 能够满足我国能源和电力的发展需求,能够满足用电增长的要求。
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间变电所 高压配电线路

教案—供配电技术(第4版)(微课版).doc

教案—供配电技术(第4版)(微课版).doc
2.2负荷曲线
2.2.1日负荷曲线(掌握)10分
2.2.2年负荷曲线(理解)10分
2.2.3负荷曲线的有关物理量(了解)10分
2.3电力负荷的计算
2.3.1设备容量及其确定(掌握)20分
2.3.2计算负荷的概念及估算法(理解)25分
重点和难点
重点:负荷分类、负荷曲线以及设备容量的确定和估算法
难点:设备容量的确定以及计算负荷的估算法
2.3.5工厂电气照明负荷的确定(理解、掌握)25分
举例20分
2.3.6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理解、掌握)30分
举例15分
重点和难点
重点:工厂电气照明的负荷计算和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难点:对电气照明负荷计算和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的理解和掌握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如有答疑、质疑请记录
教案
授课日期:年月日教案编号:7
1.3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1.3.1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理解)10分
1.3.2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了解)10分
1.3.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了解)10分
1.4电能质量指标
1.4.1电压质量指标(掌握)20分
1.4.2频率质量指标(理解)7分
1.4.3波形质量指标(了解)8分
1.4.4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了解)10分
五、分析计算题:做为学生作业
重点和难点
重点:检测题中包含的知识点
难点:对检测题中包含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第1章检测题五.分析计算题1和2
如有答疑、质疑请记录
教案
授课日期:年月日教案编号:4
教学安排
课型:理论
教学方式: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教材

供配电技术总结知识点

供配电技术总结知识点

供配电技术总结知识点一、供配电技术概述供配电技术是指将电力从电厂输送至用户,以及在用户内部的分配和管理技术。

其核心目标是确保电力安全、可靠并高效使用。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供配电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升级。

本文将从供电方式、配电系统、智能电网等方面对供配电技术进行总结。

二、供电方式1. 传统供电方式传统供电方式主要是通过变电站将电力从电厂输送至用户。

输电线路一般采用高压输电,通过变压器进行升降压,最终到达用户。

传统供电方式稳定可靠,但存在能源浪费和供电不足等问题。

2. 新能源供电方式新能源供电方式指的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进行发电并接入电网。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碳排放,但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需要配备储能系统以保障稳定供电。

三、配电系统1. 配电网络配电网络是指将输电线路分配至用户的系统,一般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三个层级。

高压线路一般由变电站输出,中压线路主要负责城市或工业区域的供电,低压线路则为用户提供电力。

各层级的电力系统均有相应的保护和控制装置,以确保安全可靠供电。

2. 配电保护配电保护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对故障进行检测和隔离,防止故障扩大影响供电质量。

常见的配电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继电器、跳闸装置、接地保护等。

3. 配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控制技术对配电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

通过自动化控制装置,可以实现设备自动运行、故障自动处理和远程监控等功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四、智能电网1. 智能电网概述智能电网是指将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力系统相融合,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分析和智能化控制。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智能调度和故障诊断,提高供电效率和可靠性。

2. 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主要包括先进的通信技术、智能电表、智能变电站等。

先进的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智能电表可以实现对用户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能源管理,智能变电站则可以实现供电系统的自动调度和故障处理。

供配电技术

供配电技术

供配电技术主要知识点▪1、电力系统基本知识;▪2、工厂负荷计算;▪3、短路电流计算;▪4、供电系统一次部分;▪5、供电系统二次部分;▪6、自动装置;▪7、防雷和接地;▪8、工厂电气照明;▪9、电力能源节约。

基础知识结构图中性点运行方式供电设计内容供电质量供电意义电力系统基本知识电力系统基本知识▪1、电厂分类;▪2、电力系统、电力网、动力系统定义;▪3、电力设备首末端电压的确定;▪4、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5、供电设计的内容;▪6、电力发展。

电力发展▪在三峡电站于2009年建成之后,我国将初步形成南方电网、中部电网和北方电网三个较大的区域性电网。

南方电网主要由云南、贵州、两广和海南构成。

中部电网主要由华东、华中以及川渝电网组成。

北方电网主要由华北、内蒙、东北电网组成。

在2015—2020年将实现全国性的较强联系联网。

在云南省境内则重点加强澜沧江的梯级开发,为今后更好的实现西电东送做好准备。

▪云南省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装机为9000万千瓦,煤储藏量约为680亿吨。

云南已建和在建的较大电厂分别为:电力发展▪水电厂:▪1、漫湾电厂装机135万千瓦(已建)▪2、鲁布革电厂装机60万千瓦(已建)▪3、小湾电厂装机420万千瓦(在建)▪4、大朝山电厂装机135万千瓦(已建)▪5、景洪电厂装机150万千瓦(在建)▪6、糯扎渡电厂585万千瓦(在建)等。

▪火电厂:▪1、阳宗海电厂装机40万千瓦(已建)▪2、曲靖电厂120万千瓦(已建)▪3、宣威电厂180万千瓦(已建)▪4、小龙潭电厂120万千瓦(已建)▪5、昆明二电厂60万千瓦(已建)▪6、开远大唐电厂60万千瓦(在建)等。

▪云南省是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省份之一,预计到2011年我省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300万kw。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省的电力事业将会有长足的进步,电力事业的发展不但会极大的带动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也将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力发展一、数字电力系统(digital power system)数字电力系统是指:它是某一实际运行的电力系统的物理结构、物理特性、技术性能、经济管理、环保指标、人员状况、科技活动等数字的、形象化的、实时地描述与再现。

供配电技术

供配电技术

供配电系统---第一节电工基本知识电能在各种形式的能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现代工业、农业、国防、科技以及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原因是电能的生产、输送、使用及控制都十分方便,而且电能和各种能量都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转换设备相互转换。

本节主要介绍电工的基本知识,包括电路的结构、电流、电压等基本物理量,交流电的基础知识,电力变压器工作原理,电动机的种类以及调速方式等。

通过学习,要求能掌握电路的组成及相关的基本物理量的意义及其单位符号,了解正弦交流电三要素的定义,掌握单相和三相负载的连接方法,了解电力变压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理解电机的结构和调速方法。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1.电路和电路图电路就是电流所流经的路径。

作用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电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复杂还是简单,通常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开关和保护装置及连接导线等五部分组成。

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物理量名称意义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能量或电荷量I(i)安培 A电压电场中两电位的差值叫两点间的电压或电压降U(u)伏特V电功率在单位时间内电路中电流产生的或者消耗的电能P瓦特W电阻反映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大小的一个物理量R欧姆3.电路的工作状态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额定工作状态)、短路和开路。

∙①开路状态是电路的开关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特征是电路电流为零。

∙②短路状态是电源未经负载而直接由导体构成闭合的回路,特点是短路电流很大。

∙③额定工作状态是各种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及功率等都在其额定值,即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二、交流电由于交流电具有生产容易、成本低廉、便于输送和控制、易于转换和测量的优点,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通过整流设备能方便地把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

1.正弦交流电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是:直流电的方向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交流电的方向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交流电波形是按照正弦曲线的规律变化,所以称之为正弦交流电。

(精品)第1章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精品)第1章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第1章 供配电技术基础知识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共三种
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
1.3.1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就是把电 源中性点直接与“地”相接,我 国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 系统均属于这种大接地电流系统。
该系统运行中若发生一短路,
立即造成系统中流过很大的单相
《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072008)》数据显示: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完成32458亿千瓦 时,其中工业用电量为24566亿千瓦时,比重为75.09%。这 一数字说明我国目前用电结构趋于重型化。
第1章 供配电技术基础知识
为满足经济增长对电力的需求,国家加大电力建设投资, 计划全国每年发电规模在1500万千瓦以上。预计2010年我 国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6.7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09 万亿千瓦时;202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10亿千瓦,全社会 用电量达到4.6万亿千瓦时。
第1章 供配电技术基础知识
3.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第一类:100V以下额定电压,用于蓄电池和安全照明 用具等电气设备。
第二类:大于100V、小于1000V的额定电压,用于一般 工业和民用电气设备。
第三类:1000V以上的额定电压,用于高压电气设备。 国家规定:电力网的额定电压分有500KV、220KV、 110KV、63KV、35KV、10kV。为保证电力设备端电压不 超过额定电压的±5%,通常允许发电机额定电压比电网额 定电压高5%,末端受电变电站端电压比电网额定电压低 5%。
第1章 供配电技术基础知识
1.3.3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利用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对接地电容 电流进行补偿,使通过故障点的电流 减小到能自行熄弧范围。利用对消弧 线圈无载分接开关的操作,使其在一 定范围内达到过补偿运行,从而实现 减小接地电流的目的。使电网持续运 行时间延长,相对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此方式也是小接地电流系统。

供配电技术复习

供配电技术复习

1、导线和电缆的截面选择必须满足发热条件、电压损耗条件、经济电流密度、机械强度和短路稳定度条件。

2、中性线截面S0一般应不小于相线截面S φ的一半,当S φ≤16mm2时,保护线SPE 应为SPE ≥S φ。

3、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使用全过程几乎是在 同一时刻完成的;电压损耗是指线路首端电压与末端电压的代数差。

4、过电流保护有定时限和反时限两种;其动作电流的整定公式为max..L ire wrel KA op I K K K K =I 。

5、按GB50062-1992规定1000kV A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应配置过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或差动保护、气体继电保护、过负荷保护和温度保护。

6、短路全电流包括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和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无穷大容量电力系统,短路前后的电源电压始终不变。

7、 高压断路器不仅能通断正常时的负荷电流,还能通断故障时的短路电流,按其采用的灭弧介质来划分,主要有油断路器、真空断路器 和六氟化硫断路器。

8、中央信号有以下几种类型:事故信号、预告信号、位置信号、指挥信号和联系信号。

9、熔断器熔体电流的选择条件是cFE I ≥I N .、pkFE KI ≥I N .和alOL FE I K ≥I N .。

10、供配电系统的接地有三种,即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

11、SN10-10I/1000-300中1000表示断路器的额定电流,300表示断路器的短路容量。

12、表示变配电所的电能输送和分配路线的电路图,称为主接线或一次电路图。

13、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基本参数是电压质量指标、频率质量指标和供电可靠性指标。

14、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电流的整定公式为max..L ire wrel KA op I K K K K =I ;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公式为max..K iwrel KA op I K K K =I 。

15、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 二个独立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 一个应急电源,并严禁其他负荷接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其他类型发电厂 其他类型发电厂有地热发电厂、风力发电厂、潮汐
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等。
10
学习单元一
电力系统的概念
2.变配电所
变电所的作用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及分配电能。只接受 电能和分配电能,而不承担变换电压的场所,称为配电所 。
图1-3 变电所的结构示意图
11
学习单元一
电力系统的概念
根据在电力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变电所又可分为
5
学习单元一
电力系统的概念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把由各种类型发电厂中的发电机、升降压变压器、输 电线路和电力用户连接起来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 电的统一的整体。
图1-1 电力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6
学习单元一
电力系统的概念
图1-2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及电力网的示意图
7
学习单元一
电力系统的概念
8
学习单元一
电力系统的概念
下面将电力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分别加以介绍。
1. 发电厂 1)火力发电厂
是将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工厂。其 能量转换过程为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火力发电厂 可分为凝气式火力发电厂(又称坑口电厂或区域电厂)和供热式火 力发电厂(又称热电厂或热电站)。 2)水力发电厂
1)枢纽变电所 枢纽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汇集多个电源和多条出线回路,
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起重要作用。一次侧电压通常为330 kV或500 kV,二次侧电压通常为220 kV或110 kV。 2)中间变电所
中间变电所位于系统主要干线的接口处,一次侧电压通常为220~330 kV,汇集2~3个电源和多条线路,向地区用户供电。
电网和用电设备额定电压
0.38 3 6 10 35 60
110 154 220 330 500
交流发电机额定电压
0.40 3.15 6.3 10.5 15.75
-
变压器额定电压
一次绕组 二次绕组
0.38 3及3.1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0 3.15及3.3
6及6.3 10及10.5
15.75 35 60
6.3及6.6 10.5及11
一般建在接近负荷处,高压侧电压为10~110 kV,经降压后 向用户供电。
13
学习单元一 电力系统的概念
3.电力网 按电压高低和供电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地方电网、区域电网、
超高压电网。 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输电网和配电网。输电网的电压等级为
110 kV以上;配电网的电压等级为110 kV及以下,。配电网是分配 电能的通道。
38.5
66
110
121
154
169
220
242
330
363
500
525
15
学习单元一
电力系统的概念
1. 电网的额定电压 电网的额定电压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电压等级。当电网的电压选
4.电能用户 所有用电单位或用电设备均称为电能用户。电能用户可分为
工业企业电能用户和民用电能用户。在中国,工业企业是最大的电 能用户,其用电量占全年总发电量的70%以上。
14
学习单元一 电力系统的概念
三、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1.电力系统的电压要求 1)额定电压的国家标准
表1-1 我国交流电网和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kV)
12
学习单元一 电力系统的概念
3)地区变电所 地区变电所是一个地区的主要供电点,一次侧电压通常为
110~220 kV,给中低压的下一级变电所供电。 4)工厂企业变电所
包括工厂总降压变电所和车间变电所。其中,工厂总降压 变电所把35~110 kV电压降压为6~10 kV电压,向车间变电所供 电;车间变电所把6~10 kV电压降压为380 V/220 V电压,向低 压用电设备供电。 5)终端变电所
(1)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发电厂的动力部分所构成的整体称为 动力系统,它是将电能、热能的生产、消费联系起来的纽带。
(2)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及其配电装置、变压器、输 电线路、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组成的统一体,是动力系统的一部分, 完成电能的生产、输送、变换、分配和使用。
(3)电力网。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及各类变电所总称为电力网, 它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是输送电能、变换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通道。
电力系统的概念
一、供配电技术的发展概况
供配电技术主要研究电力用户的电力供应和分配问题。电力 系统是生产、输送、使用电能的统一整体,供配电系统则是电力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的电能用户,也是用电设备的 电源。电力系统和供配电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安全、可靠、优质、 经济地供电。
供配电技术目前在向高电压、大容量、自动化程度高的方向 发展,而且发展越来越迅速。20世纪70年代,欧美各国对1 kV级 交流高压输电技术进行了很多研究开发。中国的供配电技术在近 50年的研究开发中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已建成东北、华 北、华中、华东、西北、川渝、南方7个跨省电网,以及山东、 新疆、福建、海南、西藏5个独立省区网。
是利用水的势能和动能转变成电能的工厂,其能量转换过程为 水的势能→机械能→电能。水力发电厂主要分为堤坝式水力发电厂、 引水式水力发电厂和混合式水力发电厂。
9
学习单元一 电力系统的概念
3)核能发电厂 是利用核能发电的发电厂。利用原子能反应堆代替
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把核燃料不断发生裂变产生的原子能 转化为热能,用该热能将水加热成高温高压的蒸汽,把蒸 汽送至汽轮机中,推动汽轮机带动同轴的发电机发电。其 能量转换过程为核裂变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模块一 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
1
供配电技术研究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的问题。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在现代工业生 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本模块主要介绍供配电技术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 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基本要求,供配电系统的构成,电力 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等供配电技术的基本知识,使学 生对供配电系统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从事供配 电技术方面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2
学习单元一
电力系统的概念
知识目标 了解国内外供配电技术的发展概况,正确理解电力系统的各 个环节,掌握发电厂、变配电所、电力网等知识。 能力目标 理解电力系统的概念、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供电质量等。
3
学习单元一
电力系统的概念
一、供配电技术的发展概况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三、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4
学习单元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