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详解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人教版地理ppt课件2

《地质灾害》人教版地理ppt课件2

提示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 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为何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2)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
、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②影响因素:震级、
、震中距、
和地面建筑等。
部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 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理解各种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火山地震 一次地震,可以有
烈度。
火山喷发
(1)定义:
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为什么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受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多个因素影响,各地因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课堂小结
和地面建筑等。
3.分布
“为何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一旦听到连续不断雷鸣般的响声,应立即向两侧山坡上转移。
易发区: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成因。
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1)房屋倒塌,破坏
(1)世界 __环__太__平___洋_____地带 (2)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
为什么地震 多发生在板 块交界处?
为什么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一旦听到连续不断雷鸣般的响声,应立即向两侧山坡上转移。
“为何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3)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
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1)房屋倒塌,破坏
,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ppt课件老范

地质灾害ppt课件老范

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
地震、降雨、河流冲刷、风化作用等 。
人为因素
工程活动、矿产开采、土地利用变化 等。
地质灾害的影响与危害
影响
破坏基础设施、威胁人类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
危害
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阻碍地区可持续发展。
02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山体滑坡
总结词
由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整体下滑现象。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 范围的地质信息,为地质 灾害预警和防治提供重要 支持。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在地质灾害防 治中可用于制作模型、模 拟灾害发生过程,提高灾 害预测的准确性。
加强科研与创新能力建设
加大科研投入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科研项目的投 入,鼓励创新和探索。
培养专业人才
03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 对
建立预警系统
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预警系统的应用
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征 兆,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宝贵时间, 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预警系统应用于地震、滑坡、泥石流 等多种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通过 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效降 低灾害风险。
预警系统的构成
宣传教育的形式
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多种形式进行,通 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演练等形式,使公众更 好地掌握防灾知识和技能。
制定应急预案
01 02
应急预案的制定
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地质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 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方案,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 处置工作。
05
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

地质灾害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

地质灾害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主要分布地区:台、藏、 新、青、云、川等
新疆
青海
西藏
四川
华北
(唐山)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云南
台湾
【读图分析】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
西多东少
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
2、我国地震灾情分布特
点?为什么?
东重西轻
西南地区多地震
东部人口、城市 密集,经济发达, 灾情重
C.③ D.④
基础过关
2.可能位于震中附近的是
A.①
B.②
烈度 Ⅵ Ⅶ Ⅷ Ⅸ Ⅹ
破坏程度 人站立不稳,器皿翻落 房屋轻微损坏,地表出现裂缝 房屋多有损坏,地下管道破裂 房屋大多数破坏,铁轨弯曲 房屋倾倒,水面大浪扑岸
C.③
√D.④
基础过关
读“‘醉林’示意图”,完成3~4题。
3.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原因是
等震线 地面破坏程度相 似的各点相连起 来的曲线。(不规则)
震中距: 地面上任何一点 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地震波 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震源深度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知识点一:地震
3、地震的度量指标:震级与烈度
震级: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级来表示。一次 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越大,破坏力越大。
三)躲藏姿势 1、蹲下、坐下或俯倒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2、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3、用物品保护头部、胸部及面部,掩住口鼻。
知识点二:滑坡
1、概念
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 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 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 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 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 下滑的现象。(外力作用)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世界地震分布图
案例剖析: 案例剖析:结合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
的相关资料,学生探究影响烈度的因素 的相关资料,
• 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 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 震,震源深度为13公里。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 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19.5万人受伤。 11.3 19.5 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人员, 其中包括八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智利当地时间2 月27日凌晨3时34分(北京时间27日14时34分), 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源位于海底59.4公里, 地点位于智利马乌来地区外海,震中距离智利城 市康塞普西翁100公里,距智利首都圣地亚哥320 公里。此次地震造成800多人丧生。

说学法
指导学生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 指导学生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 表达等过程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与技能; 表达等过程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与技能; 通过案例分析学会提出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学会提出问题、自主探究问 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自主建构知识, 题、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自主建构知识, 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五)、地质灾害的防御 )、地质灾害的防御
• 整合所学知识并结合知识积累,从工程措 整合所学知识并结合知识积累, 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探究并交流地质灾 害的防御措施。 害的防御措施。
反馈练习:
1 下列现象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 B 森林退化 C泥石流 D 洪水泛滥 A地震 2 地震发生后,还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 A 海啸 B 滑坡√ C 火山 D 台风 3 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我国发生地震灾害频率不高,范围小、 A我国发生地震灾害频率不高,范围小、危害轻 B江南丘陵降雨多,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 江南丘陵降雨多, 江南丘陵降雨多 地下水位高, 严重 C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中部,地面沉降多发生 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中部, 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中部 √ 在东部大城市 D植被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 植被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 植被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 石流趋势频发的重要原因 √

地质灾害讲义

地质灾害讲义

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地质灾害的内涵、属性与分类 (1)第二节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与分布规律 (3)第二章地震地质灾害 (7)第一节概述 (7)第二节地震灾害 (11)第三节地震活动的监测与预报 (12)第四节地震灾害损失预测 (14)第五节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15)第三章斜坡地质灾害 (17)第一节斜坡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17)第二节崩塌 (18)第三节滑坡地质灾害 (21)第四节泥石流地质灾害 (27)第四章矿山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 (33)第一节矿山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 (33)第二节矿区地面变形与荒漠化 (33)第三节矿山与地下工程地压灾害 (37)第四节瓦斯爆炸与煤层自燃 (41)第五节矿井突水 (43)第五章地面变形地质灾害 (47)第一节概述 (47)第二节地面沉降地质灾害 (48)第三节地裂缝地质灾害 (52)第四节岩溶地面塌陷 (54)第六章侵蚀与淤积地质灾害 (59)第一节海岸带地质灾害 (59)第二节河流侵蚀与淤积地质灾害 (63)第七章土地荒漠化地质灾害 (64)第一节概述 (64)第二节沙质荒漠化 (65)第三节水土流失 (67)第四节土壤盐渍化 (69)第八章特殊土地质灾害 (72)第一节湿陷性黄土 (72)第二节膨胀土 (74)第三节软土 (76)第四节冻土 (77)第九章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 (79)第一节表生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79)第二节地球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79)第一章概述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诱发引起的地壳变形、位移及地表物质运动所产生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有资料表明,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变化,世界范围内的降水、降雨量日渐增多,地质灾害隐患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工程建设造成的地质性破坏越来越多。

我国疆域辽阔,国土面积广大,孕育地质灾害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多变,自然变异强烈,不同地区人类工程活动的性质和强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所形成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强度及危害大小也差异甚大,已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

《精品课件地质灾害》PPT课件

《精品课件地质灾害》PPT课件
《精品课件地质灾害》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地质灾害

地震


火山喷发


滑坡

泥石流
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 震,此次地震还波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的一些地方。截止 27日16时,地震共造成16人死亡、800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万间 房屋倒塌。
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
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火山分类
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 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 喷发的火山。
火山的利与弊?
滑坡、泥石流在成因上有什么共性?
健全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的防灾意识;
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 预防措施: 实施护坡工程
恢复地表植被
1、 2004-12-26 当地时间8 点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8.9级 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 巨大的人员伤亡.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____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__ __的 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海啸 是由海底__ _ _、___ _或风暴引起的巨浪。此次地震诱发海啸,体现 了自然灾害之间的______性。

地震来了该怎么办?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 惊慌出意外,就地躲避好”
地震发生前有啥预兆?
1.小震报大震。如小震频繁,地壳变形等。 2.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变色、变味,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 3.动物反应异常。如牛羊马不进圈,家禽不吃食等。 4.出现地光和地声。若地面出现蓝光或白光,震级会很大;

地质灾害.ppt解析

地质灾害.ppt解析
【3】影响: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 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
【2】形成条件:
地形:、
积物的地形地貌.具体由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地形 构成。形成区地形:三面 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喇叭状地
•形 流,通【谷区1底地】平形坦:概开狭阔窄念,陡:周 深围的山山峡区高谷坡,沟陡沟,床谷山纵中体坡破降暴碎大,雨植、物生冰长不雪良 堆 物积融质区:水地具形激有:丰开发富阔的的平松坦含散的物山有质前。大平如原量地和质河泥构谷造沙复石杂,块断裂的褶特皱发 殊洪流。 育,构造运动活跃地震烈度高,岩层结构疏松松软,易于风化,
地质灾害
• 1、地震 • 【1】概念:地壳中的岩石在地应力的
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 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 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 累的能量集聚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震动
• 【2】分类 • 根据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 • 构造地震: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
裂造成的地震
• 火山地震:火山作用引起的地震 • 塌陷地震:地下溶洞或矿井顶部塌
陷而引起的地震
• 【3】成因: 地震波 纵波、横波
极震区:震
中附近纵震波动传播速度快,上下震动,在固、液、气体 最强烈中、均破可传播,破坏性较强。 坏地最区严横重波的传播速度慢,左右晃动,只能在固体中
传播,破坏性较弱。
【5】危害
造成人员伤亡; 房屋建筑、工程设施、水 坝堤防等遭到破坏; 生命线工程遭到破坏; 地表破坏
【6】分布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主要是浅源地 震和中源地震
环太平洋地带: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
2.滑坡和泥石流
【地形2】:形地成势条陡件峭,滑起坡伏较大 物【质1:】土概体念或:岩滑体坡不是稳山定体、斜破坡碎上不稳 植被定:的地岩表体裸和露土,体植,被在较重差力作用下沿 人为一活定动的:滑人动类面不整合体理向活下动滑或动工的程地设质施 频繁现的象地。方

《地质灾害》完美ppt推荐人教版

《地质灾害》完美ppt推荐人教版
○ 你知道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吗?地震会给人 类造成哪些危害?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0 1
地震
Earthquake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概念
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 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 或弯曲。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 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 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 错位,使长期积累起来的 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 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 为地震。
人教版(2019)高 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目录 /CONTEN TS
01 地 震
02 滑坡和泥石流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情景导入
○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唐山发生 里氏7.8级大地震。
○ “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地 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屋倒塌,地裂山崩。 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二十 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 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绝烟“。唐山抗震 纪念碑的碑文如此诉说着这场重大灾难。
自然灾害
地震
《地质灾害》完美ppt推荐人教版(精 品系列 P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地质灾害》完美ppt推荐人教版(精品系列PPT)
自然灾害
2.一种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会进一步引发其他灾害,从而形成灾害链条。参考 旱灾引发的一条灾害链条,完成地震的一条灾害链条。
旱灾
淡水短缺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
Section 2 geological disasters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汶 川 地 震 后 的 山 体 滑 坡
(3)发生机制——三个基本因素因素?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陡峭的坡度和凌空面) 软弱面的存在(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 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 发生条件: 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 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暴雨(水分渗入软弱面)、地震等起了诱 发作用。 ——大规模的工程(开挖山脚、坡面增加负荷、 蓄水等)兴建起了诱发作用?(破坏了斜坡的稳定
材料一:滑坡产生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是以重力为主要的自然营 力作用下或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发生发展的斜坡变形运动,是常 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并且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发生频繁, 危害严重等特点。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为:一是地质条件和地貌条 件,这是滑坡发展的内在因素;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这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图。
重庆地区已发生的577个滑坡的统计分析
根据材料,滑坡与 暴 雨的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滑坡 与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 滑坡一般发生在雨季,滑坡常发区一般为(全 年、季节性)降水丰富的地区。
(4)发生过程: 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
(10年高考全国卷)某段高速公路 (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 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 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 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 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 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 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 “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 (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 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5· 12汶川大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堵塞河谷后,形成了许 多堰塞湖. 唐家山堰塞湖危险性最大.
(2009· 福建文综)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 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下图为“5· 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 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泥石流灾害》
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1)根据材料一和二,判断 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 要分布在 (填入字母 代号)。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 原 E.四川盆地周边地区
原因是

答案:BCE
原因:地形由平原向山区过渡,斜坡较多; 处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相互作用地区,降水较多; 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区; 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植被破坏严重,这些都为滑坡 和泥石流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 (31°N,103.4°E)发生 8.0级地震,除了造成四川省严重受灾,甘肃、陕西、重庆、云 南、山西、贵州、湖北七个省市也不同程度受灾。
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的类型。对抗震救灾 的不利影响。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面塌陷; 阻断交通,增加救援难度。
条件,或者增加了灾害发生的触发机制,增加了滑坡发生的可 能和强度)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都是滑坡多发区。
读图及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1~12题。
11.河流R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12.若此图表示某类地质 灾害发生后的地形状况,此 灾害最可能为 A.火山喷发 B.滑坡 C.地震 D.泥石流 B B
持续暴雨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 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 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如图5。读图5、6,完成9~10题。
时间分布特点 (1)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 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 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 (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 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 久雨中更多。
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 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 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滑坡灾害》
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1)成因: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 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2)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 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滑坡: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整体下滑,造成农 田、建筑物、道路破坏及人员伤亡。地壳运动 活跃以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山区,滑坡较易发生。 防御措施:及早识别滑坡危险,建设护坡工程 等。
(5)防御措施——减轻滑坡灾害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
例如加固岩体——通过岩体改造工程,加固稳定变形 土体;
非工程措施:
技术措施如加强预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监测 和预报;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管理;加强 公众的减灾教育——通过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减灾 管理及公众减灾教育等。
——基础条件? 较大的地面坡度(地势陡峭,山高沟深,地形坡度大; 山谷地形有利于流水汇集;) 有大量的松散堆积物(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 ——触发因素和动力条件?
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 砾石的洪流就会沿山谷奔腾而下形成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爆发的条件分析:
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地貌物质、 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 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 地貌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条件:植被覆盖率较差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气象条件: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 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就快 速向垂直于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直到跑 到相对安全的高度。






























(3)发生机制:——三个基本形成条件? 充足的水 足够的堆积物 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
断裂构造发育、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剧烈、岩层 风化破碎、山体失稳、不良地质现象密集;地形高差 悬殊、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雨 集中并多局地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 盘踞的高山地区,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都容 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地质灾害的防御
预防措施: 如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提高抗震减灾能力; 如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防止滑坡和崩塌;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加强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减灾意识
(1)概念: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 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 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 造成很大的危害。
2010年7日夜至8日凌晨,地点:甘肃甘南藏族自 治州舟曲县 起因: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冲进县 城 ...
《地质灾害》课件
课标解读: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发生机制
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地震中的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属于自然 原因导致,世界上绝大多数属于构造地震;人为原 因也可以诱发地震,如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 在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机制中,地质地貌、水文气象 等自然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破坏植被和不适当的 开挖、堆积等人为因素加剧灾害的发生。 点拨: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取决于: 地质地貌背景;水文气象条件; 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 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3~6题。 6.从地形和降水条件 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 的网格区是 D A.① B.② C.④ D.⑤
自然原因:
1、地质构造: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 近,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多地震发生
2、岩石:地震频发,山体中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风化严重,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地形: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坡度大,为滑坡泥 石流提供了地形条件。 4、气候:西南地区地处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多 暴雨,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动力条件。
人为原因: 开挖坡脚,蓄水排水,堆填加载,劈山开矿,乱砍滥伐 等均可能诱发滑坡。 弃土弃渣的堆砌,大量松散物质增加了泥石流发生的物 质条件; 修建工程的不合理开挖,破坏山坡表层形成泥石流;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滥砍乱垦使植被消失,加重水土流 失,破坏山坡稳定性,滑坡、崩塌发育易发生泥石流.
想一想,哪些地区易发生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 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坡陡谷 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物覆盖较差,多 暴雨的山区,泥石流多发。我国地势阶梯过渡处,特 别是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形成地震、滑坡、泥石流 为主的灾害系统。泥石流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 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较大。防御措施:根据 天气情况做好预报,小流域6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A A.a B.b C.c D.d D 2.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A.甲、庚 B.丙、庚 C.乙、丁
D.戊、辛
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泥石 流分布广泛、爆发频繁、 规模巨大的国家之一。
指出我国滑坡、泥 石流分布的主要地 区?归纳滑坡、泥 石流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