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三版)第6章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供参考)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 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四章变换投影面法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四章变换投影面法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四章变换投影面法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最全机械制图习题全集附带答案(答案)

最全机械制图习题全集附带答案(答案)

最全机械制图习题全集附带答案(答案)机械识图习题集第⼀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图纸的幅⾯按尺⼨⼤⼩可分为5 种,其代号分别为A0,A1,A2,A3,A4。

2.图纸格式分为留有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按照标题栏的⽅位⼜可将图纸格式分为X型和Y型两种。

3.标题栏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般包含以下四个区:更改区、签字区、名称及代号区、其他区,标题栏中的⽂字⽅向为⽔平。

4.⽐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之⽐。

图样上标注的尺⼨应是机件的最后完⼯尺⼨尺⼨,与所采⽤的⽐例⽆关。

5.常⽤⽐例有原值⽐例、放⼤⽐例和缩⼩⽐例三种;⽐例1:2是指实物是图形的2倍,属于缩⼩⽐例;⽐例2:1是指图形是实物的2倍,属于放⼤⽐例。

6.⽐例的选择原则是:作图时应尽量采⽤原则⽐例,需要时也可采⽤放⼤或缩⼩的⽐例。

⽆论采⽤何种⽐例,图样中所注的尺⼨,均为机件的最后完⼯尺⼨。

7.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和字母,必须做到字体⼯整、笔划清除、间隔均匀、排列整齐,汉字应⽤长仿宋体书写,数字和字母应书写为斜体或直体。

8.字号指字体的⾼度,图样中常⽤字号有3.5,5,7,10号四种。

9.常⽤图线的种类有粗实线、细实线、波浪线、细虚线、细点画线、双点画线等六种。

10.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粗实线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细虚线画出,尺⼨线和尺⼨界线⽤细实线画出,对称中⼼线和轴线⽤细点画线画出。

虚线、细实线和细点划线的图线宽度约为粗实线的⼀半。

11.图样上的尺⼨是零件的最后完⼯尺⼨,尺⼨以mm为单位时,不需标注代号或名称。

12.标注尺⼨的四要素是尺⼨界线、尺⼨线、箭头、尺⼨数字。

13.尺⼨标注中的符号:R表⽰半径,φ表⽰直径,Sφ表⽰球⾯直径,SR表⽰球⾯半径,S表⽰斜度,C表⽰锥度。

14.标注⽔平尺⼨时,尺⼨数字的字头⽅向应朝上;标注垂直尺⼨时,尺⼨数字的字头⽅向应朝左。

⾓度的尺⼨数字⼀律按⽔平位置书写。

当任何图线穿过尺⼨数字时都必须断开。

机械制图习题集及答案(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制图习题集及答案(华中科技大学)

返回
36-2
36-4
2021/6/24
返回
36-3 36-5
166
( 1)
( 2)
37-(1)
37-(2)
2021/6/24
167
返回
282–021/6/24
返回
答案168
282–0221/6/24
返回
答案169
282–0231/6/24
返回
答案170
282–0241/6/24
返回
答案171
机械制图习题集及答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机械制图习题集及答案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六版cad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机械制图基础习题集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三版机械制图习题集陈锦昌
工程制图习题
2021/6/24
1
目录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 计算机绘图
第三章 投影基础
97
23-2(1)
2021/6/24
23-2(3)
23-2(5)
返回
23-2(2)
23-2(4)
23-2(6)
98
24-3(1) 24-3(2)
2021/6/24
24-2(7)
返回
24-2(8)
99
25-(1)
2021/6/24
25-(3)
返回
25-(2)
25-(4)
100
26- 1
26- 2
312–0261/6/24
返回
答案182
312–0271/6/24
2021/6/24
7-4
返回
7-5
18
8-1
8-3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6版)参考答案 (1)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6版)参考答案 (1)

第3页图线、比例、制图工具的用法、尺寸注法、斜度和锥度●要掌握和理解比例、斜度、锥度的定义;各种图线的画法要规范。

第4页椭圆画法、曲线板用法、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圆弧连接1、已知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的外接圆,试用几何作图方法作出正六边形,用试分法作出正五边形,它们的底边都是水平线。

●注意多边形的底边都是水平线;要规范画对称轴线。

●正五边形的画法:①求作水平半径ON的中点M;②以M为圆心,MA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于H。

③AH为五边形的边长,等分圆周得顶点B、C、D、E④连接五个顶点即为所求正五边形。

2、用四心圆法画椭圆(已知椭圆长、短轴分别为70mm、45mm)。

●参教P23四心圆法画椭圆的方法做题。

注意椭圆的对称轴线要规范画。

3~4、在平面图形上按1:1度量后,标注尺寸(取整数)。

5、参照左下方所示图形的尺寸,按1:1在指定位置处画全图形。

第6页点的投影1、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2、已知点A在V面之前36,点B在H面之上,点D在H面上,点E在投影轴上,补全诸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3、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4、作出诸点的三面投影:点A(25,15,20);点B距离投影面W、V、H分别为20、10、15;点C在A之左,A之前15,A之上12;点D在A之下8,与投影面V、H等距离,与投影面W的距离是与H面距离的3.5倍。

●根据点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各点坐标为:A(25,15,20)B(20,10,15)C(35,30,32)D(42,12,12)5、按照立体图作诸点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利用坐标差进行可见性的判断。

(由不为0的坐标差决定,坐标值大者为可见;小者为不可见。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三版)-文档资料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三版)-文档资料
20
*2-21 作任一直线MN分别与已知直线AB、CD、EF 相交于M、K、N点,且使MK=KN。
21
*2-22 作直线EF与直线AB、CD相交并与OX轴平行。
22
2-23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该平面是 铅垂 面
23
2-24 求平面的侧面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ABC是 侧平 面
47
2-48 过直线AB作平面与△DEF垂直。
48
24
2-25 求平面上点K与点N的另一投影。
25
2-26 已知直线AB在两平行直线CD、EF所确定的 平面上,求作AB的水平投影。
26
2-27 完成平面图形ABCDE的水平投影。
27
2-28 已知CD为水平线,完成平面ABCD的正面投影。
28
2-29 完成平面图形ABCDEFGH的三投影并回答 下面的问题。
41
2-42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42
*2-43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43
*2-44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44
2-45 过点M作△ABC的垂线,并求垂足K。
45
2-46 过点A作平面BCED的垂线AF,求其垂足K, 并判别可见性。
46
2-47 过直线AB作平面与△DEF垂直。
32
2-33 判断下列各图中的两平面是否平行。


( 是)

( 否)

( 否)
( 否)
33
2-34 已知两平面相互平行,完成平面ABC的水平投影。
34
2-35 已知直线AB和CD(AB∥CD)所确定的平面 平行于△EFG,完成该平面的水平投影。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

*7-28 求作俯视图。
*7-29 求作左视图。
*7-30 求作左视图。
*7-31 求作俯视图。
*7-32 求作俯视图。
*7-33 求作俯视图。
*7-34 求作俯视图。
*7-35 求作俯视图。
*7-36 求作俯视图。
8-1 已知物体的主、俯、左视图,画出物体的 其它三个基本视图。
5-28 求作俯视图。
5-29 求作俯视图。
5-30 求作俯视图。
5-31 求作左视图。
5-32 求作左视图。
5-33 求作左视图。
5-34 补全左视图并求俯视图。
5-35 圆锥台切一方槽,补全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5-36 补全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5-37 求圆球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和左视图。
平面ABCD是什么位置的一平般面位? 置
4-11 求作左视图。
4-12 求作左视图。
4-13 求作俯视图。
4-14 求作俯视图。
4-15 求作左视图。
4-16 求作左视图。
4-17 求作主视图。
4-18 求作俯视图。
4-19 看懂所给视图,分别找出它们的立体图,将对应 序号填写在方格内。
3-10 已知△ABC和△DEF相互垂直,补全△ABC 的正面投影。
3-11 过点A作直线BC的垂线并求点A到直线BC 的距离。
3-12 过点K作直线与AB、CD相交。
3-13 已知两交叉直线AB,CD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8,补全AB的正面投影。
3-14 作直线MN与直线AB、CD相交并与直线EF 平行。
2-36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7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8 过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并与△EFG 相交,求出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第三版习题册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第三版习题册参考答案

模块一制图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1-1 抄画平面图形(略)1-2 字体练习(略)1-3 字体练习(略)1-4 在右侧按照1∶1比例绘制左侧图形(略)1-5 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略)121-6 标注尺寸(数值从图中度量,取整数)31-7 指出图中尺寸标注的错误,并在下面中正确地标注尺寸41-8 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1-9 正多边形和椭圆练习(略)1-10 按照1∶1的比例抄绘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略)1-11 按照1∶2的比例抄绘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略)561-12 按照样图上所注尺寸完成下面图形的线段连接(比例1∶1)71-13 按照样图上所注尺寸完成下面图形的线段连接(比例1∶1)1-14 选择合适的比例,绘制拉楔平面图,并标注斜度、锥度和尺寸(略)891-15 斜度和锥度练习1-16 按照样图上所注尺寸,选择合适的比,在下方绘制图形,并标注尺寸(略)10111-17 按照样图上所注尺寸,在下方绘制图形(比例1∶1)121-18 按照样图上所注尺寸,在下方绘制图形(比例1:1)1-19 按照样图上所注尺寸,在下方绘制图形(比例1:1)模块二绘制物体的三视图2-1 绘制三视图(略)14152-2 参照立体图,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162-3 参照立体图,补画三视图中漏画的图线172-4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182-5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192-6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202-7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212-8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222-9 点的投影232-10 参照立体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求其表面上点的未知投影242-11 直线的投影252-12 在三视图上找出标注字母的棱线的未知投影并描粗,填空说明直线的种类262-13 平面的投影272-14 在三视图上标出平面的投影,并填空2-15 绘制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略)28292-16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尺寸标注302-17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12-18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2 2-19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32-20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42-21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52-22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模块三轴测图3-1 看懂两视图,绘制正等轴测图(略)36373-2 看懂两视图,绘制正等轴测图(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3 看懂两视图,绘制正等轴测图(略)38393-4 看懂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绘制正等轴测图(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403-5 看懂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绘制正等轴测图(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6 看懂两视图,绘制斜二等轴测图(略)41423-7 看懂两视图,绘制斜等轴测图(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3-8 看懂两视图,绘制斜等轴测图(尺寸从图中量取,取整数)模块四截交线与相贯线4-1 求作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略)44454-2 求作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464-3 求作平面立体上的截交线474-4 求作平面立体上的截交线4-5 求作曲面立体上的截交线(略)48494-6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504-7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第六章课后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第六章课后题答案

6-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1)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过程。

(2)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3)工艺规程——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6-2何谓工序、工步、走刀?(1)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3)走刀又叫工作行程,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6-3零件获得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的方法有哪些?(1)零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

(2)零件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

(3)零件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找正法、装夹法。

6-4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p222-223表6-4.6-5试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步骤。

(1)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1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或机器的装配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2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快投放市场。

3设法降低制造成本。

4注意减轻劳动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2)工艺规程的设计内容及步骤:1分析研究产品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2确定毛坯。

3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

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

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

9确定工时定额。

10技术经济分析。

11填写工艺文件。

6-6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那些工作?拟定工艺路线须完成的工作:1确定加工方法。

2安排加工顺序。

3确定夹紧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的左视图是
6-10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
6-11 补全主视图上的相贯线。
6-12 补全主视图上的相贯线。
6-13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6-14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6-15 求作主视图。
6-16 求作主视图。
6-17 求作左视图。
6-18 求作俯视图。
*6-19 求作主视图。
*6-20 求作主视图。
*6-21 求作俯视图。
*6-22 求作主视图。
*6-23 求作主视图。
*6-24 求作左视图。
*6-25 求作主视图。
*6-26 求作俯视图。
*6-27 求作主视图。
*6-28 求作左视图。
6-1 求作主视图。
6-2 求作俯视图。
6-3 圆锥上打一三棱柱形孔,完成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6-4 四棱柱与半圆球相交,补全主视图,并求左视图。
6-5 求作左视图。
6-6 求作主视图。
6-7 求作俯视图。
6-8 求作主视图。Fra bibliotek6-9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⑷ 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