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材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材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材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目录

编者的话

消防安全三字经

古诗篇

杂诗

春望

乌衣巷

题都城南庄

客中行

赤壁

桃花溪

望月怀远

念娇奴赤壁怀古

破阵子

相见欢

醉花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现代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

七律答友人

现代儿童诗歌

秋天的来信

死水

落叶

阵雨

柳絮

古今对偶句(节选) 走进永州

镜石

九疑

咏零陵

渔翁

泛舟上湘口馆

过百家渡四绝句

增广贤文(上)

编者的话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文化已经深植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里,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学习中华文化,学习国学经典,实质上就是走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感受这个家园的温馨,形成对他的情感皈依。我们倡导国学经典教育,是基于传统经典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真切认知,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尊重和发扬,是我们承认自己成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并且现在也不想割断这种亲缘关系的深情回顾。

小学是一个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国学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低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中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

于40万字,高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 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我们杨梓塘小学地处西山,与永州最高学府湖南科技学院相邻,西邻朝阳岩,北接文化圣地柳子庙,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长期以来,学校本着为孩子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文化兴校,校园文化一直是我校的一大特色。为了进一步扩大国学经典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我校师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我们编写了这套教材,以供学生使用。

本教材根据以下特点编排:

1.分年级推进。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划分三个推进梯队,分阶段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实验。1—2年级为第一推进梯队,诵唱《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以国学发蒙,立身养性; 3—4年级为第二推进梯队,诵唱《弟子规》《对韵歌》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论中外古今、扬中华精神,立命养志;5—6年级为第三推进梯队,诵唱《增广贤文》《诗经》《论语》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知行结合,塑造儒雅风度。

2.分三个层面进行。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技艺层面,从民族精神、传

统文化、传统技艺等三个方面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实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光大华夏传统美德,秉承中华“礼仪之邦”之古风,习礼、厚德、雅行;树凛然之正气,养浩然之气节;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宽广包容的民族精神。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诵读中外传统诗文经典,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积淀智慧财富,生发创新胚芽。开发师生学习传统技艺的课堂,对词吟诗作文、书法绘画搏弈,习得国学技艺,提高师生素质。德育处、少先队组织具体组织实施“讲规范、促养成、树精魂”的育人工程,塑造“为人求真、为学求实”的校风,特别是在建设班级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中,让国学经典诵读行动始终在其中,并重在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

3.突出地方特色。永州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往今来,有大量的文人骚客曾在永州留下过许多的文章,尤其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山水游记散文更是闻名世界。为此,我们在编写本书时也编写了部分永州本地文化。

4.师生共同成长。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始终树立一个理念,即“教师与学生同为发展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发展”。教师发展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体现教师发展,从而摈弃过去单一的教师发展或学生发展,把师生发展统一起来、结合起来。

参加选编的作者都是热心经典诵读的骨干教师。由于编写组学识的单薄,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的仓促,可能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有疏忽,恳请各位专家教师批评指点。

杨梓塘小学校本课程编写组

2013年9月12日

消防安全三字经

人生路长漫漫五千年火陪伴恰用火送温暖如大意

受灾难火着起条件三可燃物氧助燃点火源紧相连

三去一火自完灭火法有四点一冷却二隔离三窒息

四抑制多学习常操演遵法规不蛮干谁主管谁负责

防火制落实坚本岗位懂火险报火警会圆满懂预防

措施善灭火器会熟练懂灭火法全面初期火会全歼

打电话 1 1 9 须讲清何地点

何物燃何部位火势悬

迎警车路口边消防队不收钱火场上情万变知情人

及时言保现场协作战先控制救人员急重点再一般

平日里想安全教育孩火不玩扔烟头不随便引火种

不乱散装饰房材料选不易燃不可燃新改建审批办

防火距合规范不损坏不圈占不埋压消火栓危险品

严管限公场所禁靠边出门外留心看消防标怎避患

遇情况不慌乱消防道要通坦

消防事关民安见危害

人人管生活中火看严危险物不近前燃气漏阀门关

开门窗禁火电电线老快修换保险丝用专件铜铁代

不保险不超荷使用电火灾来迅疏散钱物财别贪恋

披湿物穿浓烟捂口鼻贴地面身着火把滚翻厚衣物

闷火焰火封门逃生难湿被褥门缝掩泼冷水呼救援

消防经要常念牢记住益非浅抓防火保平安万家欢

古诗词篇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客中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

唐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破阵子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相见欢

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现代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现代儿童诗歌篇秋天的来信

梧桐树

飘下黄叶一片,

缓缓地落在地面。

路边的野菊花

露出笑颜,

草丛里的蟋蟀

拨动琴弦,

蓝天上响起歌声,

飞来一群大雁……

啊!黄叶一片,

是秋天发出的

金色信笺。

猴子与井

小猴想喝井水,

把头伸向井里,

它惊叫起来:

“哎呀!

有个小猴子,

落到井底。”

老猴子来看,

吓得直喘气:

“哎呀!

井底是个老猴子。”小猴老猴都吓跑了,井里面呢?

平平静静的,

像一面镜子……

国学经典诵读之《弟子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试用版) 主编:翟杨琴

目录 《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总叙」就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 《弟子规》内容简介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一点肯定是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从清朝中晚期开始,这本书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相媲美。 《弟子规》全文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七年级上册 第一部分:古诗词诵读篇目 要求:26首古诗词熟练背诵。 1.采薇(节选) 《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3.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4.十五从军行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①,人生几何②?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③。 慨当以慷④,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⑥。 但为君故,沉吟⑦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⑧。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⑨?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⑩,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⑹归园田。 方⑺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⑻后檐,桃李罗⑼堂前。 暧暧⑽远人村,依依⑾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⒁里,复得返自然⒂。 7.杂诗(其五)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①,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②已非常身。 落地③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④酒聚比邻。 盛年⑤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⑥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8.赠范晔陆凯 折花逢驿使①,寄与陇头②人。 江南无所有,聊③赠一枝春④。 9.与诸子登岘首 孟浩然 人事①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③,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④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0.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11.将进酒 李白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一)唐诗宋词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诵读经典,积累精华,陶冶情操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设计 课程名称:《国学经典诵读》 授课对象:1-6年级学生 课程指导思想: 贯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语用函[2010]6号)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师师德和知识积累;让青少年在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所积淀的精美华章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通过背诵积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本学期开始,我校开发“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在全校实施。 课程目标: 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通过背诵,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勤奋学习的态度和毅力。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兴趣。

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爱国学,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 3、普及国学知识,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 4、通过师生同诵同写同讲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程内容: 1、自编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教材,诵读经典诗词、诸子典籍等。 2、开展丰富的诵读经典、书写经典、试讲经典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发其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3、国学课与语文课相结合,并推荐优秀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 课程实施: (一)实施原则 1、勤于积累,学以致用的原则。要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积累为主,逐步引导学生走向运用,使国学成为学生真正的营养。 2、与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丰富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国学,提高其学习国学的兴趣。

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 ;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 ;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 ;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 ;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 ;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d a 1. 大xu e 学 zhi 之 d a o 道; zh i sh a n zh i zh i e r 至 善 。知止而 hd u n(n g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 教材说明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并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中国人民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而独具魅力的古代经典著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国学”。 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我们编写了《国学经典诵读》一书,供学生诵读。 同学们在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要注意联系生活,并且能够和自己的知、情、意、行相结合。 本套教材共十二册,供小学六个年级十二个学期使用。每一册约选入经典诗文三十余篇。 本册供三年级第二学期使用。 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 校本教材古诗词编写小组

目录 1. 题西施石 (4) 2. 剑客 (5) 3. 题诗后 (6) 4. 马诗 (7) 5. 雪 (8) 6. 五岁咏花 (9) 7. 田家 (10) 8. 公子家 (1) 9. 江行无题(节选) (12) 10. 田上 (13) 11. 宿建德江 (14) 12. 山中送别 (15) 13. 田园乐 (16) 14. 越女词 (17) 15.八阵图 (18) 16. 江南曲 (19) 17. 春怨 (20) 18.《论语》节选一 (21)

19. 《论语》节选二 (22) 20. 《论语》节选三 (23) 21. 《论语》节选四 (24) 22. 《论语》节选五 (25) 23. 《论语》节选六 (26) 24. 《论语》节选七 (27) 25.《论语》节选八 (28) 26.《论语》节选九 (29) 27.《论语》节选十 (30) 28. 《周易》节选 (31) 29. 《礼记》节选 (32) 30. 《左传》节选 (33) 题西施石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通城各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课程名称:书香满校园、经典伴童年 二、课程类型:校本选修课程 三、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一)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二)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种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对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区都都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四)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精神,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手段,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传统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同时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文科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课程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在儿童记忆力发展迅速的阶段,通过背诵古典文化经典,开发起记忆潜能、陶冶其性情、健全其人格,培养聪明健康,知书明理,有着较高人文素养的下一代。 (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文档6篇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文档6篇 Implementation plan docu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 um of classical reading in 2020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文档 6篇 小泰温馨提示: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文 档 2、篇章2: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二)文 档 3、篇章3: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三)文 档 4、篇章4:20xx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一)文档 5、篇章5:20xx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二)文档 6、篇章6:20xx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三)文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诵读,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下面是小泰带来关于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篇章1: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文档 一、校本课程开发依据: 1、践行课改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的建议,而且对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还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经典诵读对基础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丰富和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高品质学习。通过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凸显教材民族化,现代化的课程理念、丰富课程设计和实施,合理配置学校课程资源,优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 1 小学一年级古诗诵读篇目(课内+课外)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一)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画 清 高鼎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画鸡 明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秋浦歌 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 2 小学二年级古诗诵读篇目(课内+课外)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一)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 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绝句(二)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悯农(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小学校本教材《经典诵读》

花园小学校本教材 经典诵读 (学年第二学期) 第1周: 唐代诗人罗隐所作的《蜂》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并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是他来到江西造口时所作,词人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逃难的人的眼泪。“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江边夜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的叫声。 第2周: 《望天门山》,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今安徽省芜湖市境内)的情景。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把祖国大陆与台湾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第3周: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他7岁就写出《咏鹅》,成为有名的“神童”。

2020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

时代不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传统文化应该得到继承,开设“国学”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接触历史经典,学习传统文化,加强思想修养,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能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下面是带来关于20xx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诵读内容:《弟子规》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班级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弟子规》,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四、活动安排和措施: 利用每天语文晨读10分钟、课前展示2分钟,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1、每日晨读、课前诵读形成常规,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分组背、个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教材(中年级段)

目录 《终南望余雪》 (1) 《送灵澈》 (2) 《月夜》 (3) 《大林寺桃花》 (4) 《题金陵渡》 (5) 《杂诗》 (6) 《渡汉江》 (7) 《送崔九》 (8) 《泊秦淮》 (9) 《逢入京使》 (10) 《寄扬州韩绰判官》 (11) 《夜雨寄北》 (12) 《八阵图》 (13) 《赤壁》 (14) 《石头城》 (15) 《登幽州台歌》 (16) 《江南》 (17) 《敕勒歌》 (18) 《静夜思》 (19) 《乌衣巷》 (2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 《望岳》 (23) 《夏日绝句》 (24) 《相见欢》 (25) 《小池》 (26)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7) 《五柳先生》 (28)

终南①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②明霁色③, 城中增暮寒。 【作者介绍】 祖咏(669—746?),洛阳人。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他的诗以描写山水为主,辞意清新,文字洗炼。 【注释】 ①、终南:山名,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②、林表:树林外层与近空处均称林表。 ③、霁色:雨雪止歇。 【语译】 终南山的北岭啊分外地秀,峰顶的积雪啊在云端里浮。山林的上空啊天色已放明,长安城里的人家啊饮食感觉晚来天变寒。 【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五首六韵(十二句),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尽。” 此诗写的是作者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余雪,远望积雪,长安城也增添了寒意。这诗精练含蓄,别有新意。 清朝诗人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 【链接】 积累描写雪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大学》导读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dà 大 x ué 学 z hī 之 dào 道, zài 在 mínɡ 明 mínɡ 明 dé 德, zài 在 qīn 亲 mín 民, zài 在z hǐ 止 yú 于 z hì 至 s hàn 善。 z hī 知 z hǐ 止 ér 而 hòu 后 yǒu 有 dìnɡ 定, dìnɡ 定 ér 而 hòu 后 nénɡ能jìnɡ 静, jìnɡ 静 ér 而 hòu 后 nénɡ 能 ān 安, ān 安 ér 而 hòu 后 nénɡ 能 lǜ 虑, lǜ 虑 ér 而hòu 后 nénɡ 能 dé 得。 wù 物 yǒu 有 běn 本 mò 末, s hì 事 yǒu 有 z hōnɡ 终 s hǐ 始, z hī 知 s uǒ所x iān 先 hòu 后, zé 则 jìn 近 dào 道 yǐ 矣。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ɡǔ 古 z hī 之 yù 欲 mínɡ 明 mínɡ 明 dé 德 yú 于 t iān 天 x ià 下 z hě 者, x iān 先 z hì 治 qí 其 ɡuó 国;yù 欲 z hì 治 qí 其 ɡuó 国 z hě 者, x iān 先 qí 齐 qí 其 j iā 家; yù 欲 qí 齐 qí 其 j iā家z hě 者, x iān 先 x iū 修 qí 其 s hēn 身; yù 欲 x iū 修 qí 其 s hēn 身 z hě 者, x iān 先 z hènɡ 正 qí其xīn 心; yù 欲 z hènɡ 正 qí 其 xīn 心 z hě 者, x iān 先 c hénɡ 诚 qí 其 yì 意; yù 欲 c hénɡ 诚 qí其yì 意 z hě 者, x iān 先 z hì 致 qí 其 z hī 知; z hì 致 z hī 知 zài 在 ɡé 格 wù 物。 【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3.wù 物 ɡé 格 ér 而 hòu 后 zhī 知 zhì 至, zhī 知 zhì 至 ér 而 hòu 后 yì 意

国学经典诵读材料一

辛集乡联合校校本教材

国学经典诵读材料 辛集联合校校本教材一(低年级) 编者的话 为了进一步扩大国学经典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我乡师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根据冠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冠教发【2011】44号文件精神,我们编写这套教材,以供学生使用。 本教材根据以下特点编排: 1.分年级推进。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划分三个推进梯队,分阶段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实验。1—2年级为第一推进梯队,诵唱《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以国学发蒙,立身养性; 3—4年级为第二推进梯队,诵唱《弟子规》《千家诗》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论中外古今、扬中华精神,立命养志;5—6年级为第三推进梯队,诵唱《诗经》《论语》《孟子》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知行结合,塑造儒雅风度。 2.分三个层面进行。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技艺层面,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三个方面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实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光大华夏传统美德,秉承中华“礼仪之邦”之古风,习礼、厚德、雅行;树凛然之正气,养浩然之气节;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宽广包容的民族精神。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诵读中外传统诗文经典,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积淀智慧财富,生发创新胚芽。开发师生学习传统技艺的课堂,对词吟诗作文、书法绘画搏弈,习得国学技艺,提高师生素质。德育处、团队组织具体组织实施“讲规范、促养成、树精魂”的育人工程,塑造“为人求真、为学求实”的校风,特别是在建设班级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中,让国学经典诵读行动始终在其中,并重在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 3.课内外结合。以国学活动课为主,各学科有机结合、点滴交叉为辅,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站等阵地,通过课内外等途径,采取诵唱练习等形式,形成国学经典诵读推进体系。 4.师生共同成长。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始终树立一个理念,即“教师与学生同为发展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发展”。教师发展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体现教师发展,从而摈弃过去单一的教师发展或学生发展,把师生发展统一起来、结合起来。 (古诗篇) 1、古朗月行(节选)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咏鹅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登鹳雀楼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最新《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汇编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一般项目 课程名称:国学经典诵读 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 主讲教师:各年级班主任 教学材料: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等内容为主;辅以名言、对联、谚语、古诗词名句、歇后语等内容。 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每学期16课时。 授课对象:一——六年级全体学生 具体方案 一、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探索出传承经典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学校特色。 具体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经典诵读资料,培养阅读、表达、作文能力。 3、教师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过程与方法: 1、全体学生能背诵弟子规,唱弟子规歌,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感受语言的能力,积淀文化底蕴。 2、用《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已的言行,践行弟子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3、在欣赏朗读经历中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感悟阅读学习的方法。 4、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成阅读感悟。 5、让学生在朗读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6、营造“经典诵读“的氛围,促进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 情感与价值观: 1、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兴起爱书、读书热潮,培养学习情趣,提高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2、让学生在“兴趣教学”、“特色活动”中,陶冶情操,学会学习;感悟到读书的乐趣。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3-4年级适用)

小学校本教材

国学经典诵读材料 校本教材二(中年级) 编者的话 为了进一步扩大国学经典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我乡师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根据冠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冠教发【2011】44号文件精神,我们编写这套教材,以供学生使用。 本教材根据以下特点编排: 1.分年级推进。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划分三个推进梯队,分阶段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实验。1—2年级为第一推进梯队,诵唱《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以国学发蒙,立身养性; 3—4年级为第二推进梯队,诵唱《弟子规》《千家诗》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论中外古今、扬中华精神,立命养志;5—6年级为第三推进梯队,诵唱《诗经》《论语》《孟子》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知行结合,塑造儒雅风度。 2.分三个层面进行。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技艺层面,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三个方面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实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光大华夏传统美德,秉承中华“礼仪之邦”之古风,习礼、厚德、雅行;树凛然之正气,养浩然之气节;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宽广包容的民族精神。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诵读中外传统诗文经典,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积淀智慧财富,生发创新胚芽。开发师生学习传统技艺的课堂,对词吟诗作文、书法绘画搏弈,习得国学技艺,提高师生素质。德育处、团队组织具体组织实施“讲规范、促养成、树精魂”的育人工程,塑造“为人求真、为学求实”的校风,特别是在建设班级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中,让国学经典诵读行动始终在其中,并重在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 3.课内外结合。以国学活动课为主,各学科有机结合、点滴交叉为辅,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站等阵地,通过课内外等途径,采取诵唱练习等形式,形成国学经典诵读推进体系。 4.师生共同成长。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始终树立一个理念,即“教师与学生同为发展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发展”。教师发展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体现教师发展,从而摈弃过去单一的教师发展或学生发展,把师生发展统一起来、结合起来。 (古诗篇) 1、古朗月行(节选)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咏鹅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登鹳雀楼王之涣.唐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设计

诵读经典,积累精华,陶冶情操 ----“走进国学诵经典”校本课程设计 焦家庄小学 2013.8 诵读经典,积累精华,陶冶情操 ----“走进国学诵经典”校本课程设计 走进国学诵经典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2、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决策,采用实践一评 估一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3、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对学生、家 长、学校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4 、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精神,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手段,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传统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同时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文科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文与地理背景: 1、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许多文化源头著作——如《论语》、《老子》、《唐诗三百首》等,具有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特色,他们超越了时代限制,至今仍极富有活力,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2、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传统,优秀的民族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新一代的人具备这种人文素养。而这些千古美文将 滋养着一代新人的成长一一“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 这些都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源。 (三)开发收益展望: 1、在儿童记忆力发展迅速的阶段,通过背诵古典文化经典,开发起记忆潜能、陶冶其性情、健全其人格,培养聪明健康,知书明理,有着较高人文素养的下一代。 2、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成树立优良的社会责任感,以正风气,以提民心。 4、让学生在诵读高品位典范性的古今文学作品过程中,有机的展开科学的朗诵、演讲等基本技能训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文化积累。同时教学手 段多样化,采取民乐欣赏,诗配画,表演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 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通过背诵,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勤奋学习的

小学《增广贤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docx

前言 古今中外,每一位大师无一不是博览群书、满腹经纶。他们童年的经典积淀是成就其后来辉煌大厦的基石。 《语文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做了明确要求,小学生不少于 145 万字,初中生不少于 260 万字。如此多的阅读量单靠几本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孩子们必须由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童年时期背诵的东西,会铭刻在心灵深处,终身难忘。孩子们应从小朗读、 背诵一些有没的名篇经典。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这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及深刻的内涵,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 为了让孩子们进行科学诵读,我校语文组老师们齐心协力,反复积淀酝酿, 精心组织编写了这套“博才阳光实验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这套读本包含十二册,每个年级各一册。每册共分四单元,每单元四课,共 16课。一年级《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百家姓》《小儿语》《朱子家 训》,三年级《增广贤文》(选)《笠翁对韵》(选),四年级《论语》,五年 级《千字文》《孟子》(选),六年级《庄子》《诗经》(选)。 选文首先注重了可读性。词句优美、朗朗上口是选文的首要标准。同时,注 重文学性、思想性。这些内容对于丰富学生的学识,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提高 人文素质,很有好处。每读一篇,实际上就是在与古今中外的大家倾心交谈。 本册内容主要是以《增广贤文》为蓝本,从开卷有益、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人生哲理四个单元进行总结编辑,其中的一些警世喻人的格言,通俗易懂的谚语、俗语等都反映人生的哲理,这些句子质朴无华,却发人深省,成为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祝愿小读者们在经典的浸润下走向成功!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沙井镇先锋教学点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一、校本课程开发依据: 1、践行课改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的建议,而且对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还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经典诵读对基础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丰富和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高品质学习。通过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凸显教材民族化,现代化的课程理念、丰富课程设计和实施,合理配置学校课程资源,优化完善课程结构。拓宽阅读教学途径,搭建课内外沟通的桥梁,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底蕴,实现学生的高品质学习。 3、学校办学思想与校园文化的体现。我校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倡导“阳光·快乐·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更致力于内涵发展,把“阳光·书香”定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必将促进“阳光·书香”校园文化建设。 4、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型课程教学方式

的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我校的经典诵读集积累、背诵、书写与一体,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也是学生智力、思维发展的源泉。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理解能力和注意力,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知识、智能、审美。 二、课程介绍: 1、课程名称:《经典诵读》 2、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 3、开发背景:(1)、经典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继承与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文学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容。”这一重要精神,明确地指出了今天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不能离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