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肌肉收缩
第一章骨骼肌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四)超等长收缩 骨骼肌工作时先做离心 式拉长,继而做向心式 收缩的一种复合式收缩 形式。
第一章骨骼肌
三、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1.力量 Ø 同一块肌肉,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 缩可产生最大的肌力。离心收缩产生的力量比向心 收缩大50%左右,比等长收缩大25%左右。
第一章骨骼肌
(二)不同肌纤维类型的形态特征: 1.肌纤维直径:快肌纤维较粗,含有较多收缩蛋白,肌 浆网也较发达。 2.毛细血管网:慢肌较丰富。 3.肌红蛋白:慢肌有较多的肌红蛋白所以颜色呈红色。 4.线粒体:慢肌纤维有较多的线粒体,且体积较大。 5.神经支配:快肌纤维有较大的神经元支配,神经纤 维较粗,其传导速度较快。
第一章骨骼肌
第一章骨骼肌
(2)肌丝滑行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 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肌钙蛋白的分子结构改变
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合, 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第一章骨骼肌
按任意键 飞入横桥摆动动画
第一章骨骼肌
(五)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 1.在运动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度依运动强 度而定:在以较低的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而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第一章骨骼肌
(六)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慢肌纤维特性主要适合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快肌纤维 特性较适合速度、爆发力、力量性项目。所以运动员 的肌纤维类型具有项目特点: Ø时间短、强度大项目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高于 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 Ø耐力项目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于非耐力项目 运动员和一般人。 Ø既需要耐力又需速度项目的运动员(如中跑、自行车 等)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
北体运动生理试题

A 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B Ca2+的 库; C Ca2+的和Mg2+的库;
D Ca2+的释放库
5、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
A 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内部; B 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融发Ca2+的释放;
C 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D终末池对Ca2+通透性增大
B 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立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10、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 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 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 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第一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第二章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 试题部分 ]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
2、阈强度
3、阈刺激
4、强度—时间曲
5、基强度
6、时值
7、“全或无”现象
8、神经冲动
9、神经肌肉接头
10、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
11、单收缩
12、强直收缩
89、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定。
※90、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91、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92、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规律。
93、儿童少年素质发展特点。
94、老年人健身运动的原则。
95、运动生理负荷的监测基本原则。
3、 在光学显微镜下,每个肌小节是有中间的 带和两侧各二分之一的 带所组成。
4、构成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 分子,而够成细肌丝的分子至少包括 , 和 三种。
高中生物竞赛 动物生理题及答案1-2章

第一章细胞生理(肌肉)一、选择题1.肌肉收缩时直接能源是:AA.ATP B.磷酸肌酸 C.葡萄糖 D.GTP(解析:磷酸肌酸、葡萄糖不直接供能。
GTP在翻译和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中提供能量。
GTP能的蛋白称G 蛋白,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调节蛋白。
ATP是通用能源物质,为生物体的大多数耗能过程供能。
)2.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离子通透性和膜电位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A.Na+通透性增大时会造成去极化现象 B.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没有限制C.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零 D.K+流入细胞时有利于膜极化状态的恢复(最简记忆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内钾外钠,通道调控,钠入去极,钾出复极,泵调离子(于电荷)等。
神经冲动发生传递的具体过程应掌握,参考答案:A)3.单个可兴奋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不能完全融合,其原因是:DA.刺激强度不够B.刺激频率不够C.钙离子通道有一个失活期D.钠离子通道有一个失活期(解析:同一个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不会融合是因为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单个心肌细胞的绝对不应期主要反映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状态。
钠通道h闸门堵住通道,使通道处于失活状态不能对传来的冲动发生反应,是不应期产生的内在原因。
答案:D)4.葡萄糖在血液中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B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吞饮作用(解析:葡萄糖在血液中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即易化扩散,需载体,不需能量。
答案:B)5.下列哪种不属于张力感受器:DA.颈动脉窦B.主动脉弓C.膀胱壁D.主动脉体E.腱器官(解析: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有感受血压的张力感受器,膀胱壁有感受尿量变化的张力感受器,腱器官是一种感受肌肉牵引程度的张力感受器。
答案:D)6.影响突触前神经元释放递质的主要离子是:CA.Na+B.K+C.Ca2+D.Mg2+7.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 B )A.Na+浓度B.渗透C.Ca2+浓度D.胶体渗透压8.肌丝滑行学说的直接根据是肌肉收缩时的什么变化?( C )A.肌小节的长度不变。
01骨骼肌与运动

1、兴奋-收缩耦联:
动作电位沿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
三联体兴奋引
起Ca2+释放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解除位阻效应,横桥 与肌动蛋白结合。
2、横桥运动 ——肌丝滑行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 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3、肌肉的神经调节发生改变,使肌肉发生痉挛而致疼。
二、防治
1、锻炼安排要合理。 2、局部热敷和涂擦药物。 3、牵伸肌肉、按摩、运动可减轻酸疼 4、做好锻炼时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5、适当服用维持肌肉结构的蛋白类营养补剂: 维生素E、C β-胡萝卜素、支链氨基酸、 谷氨酰胺、铜、锌、锰 等。
运动性肌肉痉挛
3、肌肉的舒张
肌膜电位复极化 肌浆网膜Ca2+泵激活 肌浆[Ca2+]↓ Ca2+与肌钙蛋白解离 原肌凝蛋白复盖 横桥结合位点
骨骼肌舒张
第二节
肌肉收缩的形式及力学分析
一、肌肉的收缩形式
缩短收缩 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
等动收缩
拉长收缩
(一)缩短收缩(向心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
大于外加阻力时,其长度缩短的收缩。
(二)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1、结构
接头前膜
接头间隙 接头后膜
2、传递过程
1.运动神经未稍去极化,膜对Ca++的通透性增高
2.Ca++进入接头前膜内,引起前膜释放N递质
3.N递质与终板膜结合,产生肌膜终板电位,然后 肌膜(接头后膜)兴奋
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源自Ca2+通道开放,Ca2+内流
运动生理学 第1章骨骼肌机能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的传导具有以 下特征: ➢ 生理完整性 ➢ 双向传导 ➢ 不衰减和相对不疲劳性 ➢ 绝缘性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四、局部兴奋
阈下刺激引起的局部兴奋有下列特点: ➢ 不是“全或无”的,它可随着刺激强度增
➢ 解决体育基础学科中某些理论与实践问题。 ➢ 了解训练对神经肌肉的影响,为评定运动员
训练水平提供依据。
运动生理学
Thank you very much!
运动生理学
(二)根据肌纤维代谢特征: 慢缩氧化型(SO) 快缩强氧化酵解型(FOG) 快缩强酵解型(FG)。
运动生理学
二、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 形态特征 ➢ 代谢特征 ➢ 生理特征
运动生理学
三、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分布
不同肌纤维在同一块肌肉中所占的数量百 分比,称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
快肌的肌纤维组成: 快A:收缩速度方面等同快肌,但代谢特征兼 有快肌和慢肌特征。 快B:典型的快肌。 快C:过渡型纤维,具有未完全分化特征,其 数量较少。
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Z线,暗带中部有条 染色浅的H带,H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M线。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肌原纤维
➢ 肌节:
1)定义: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 (sarcomere)。
肌节为骨骼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基本结构单位。 2)组成:每个肌节由1/2 I 带+A 带十 1/2 I 带 组成。
长期运动可使肌中结缔组织肥大。
运动生理学
第八节 肌电图
采用适当的方法将肌肉兴奋时的电变化 经过引导、放大和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 电图(EMG)。
第一章肌肉活动第三节肌肉收缩的形式和力学特征

第一章肌肉活动第三节肌肉收缩的形式和力学特征肌肉收缩是肌肉活动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它指的是肌纤维在神经冲动的刺激下产生的力量,使肌肉收缩或缩短。
肌肉收缩的形式可以分为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其力学特征包括肌肉产生的力量、速度和能量消耗等。
一、肌肉收缩的形式1.等长收缩:在等长收缩过程中,肌肉的长度保持不变。
这种收缩形式主要用于肌肉的抗阻力工作,如举重运动等。
这种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缩短,但所产生的力量无法克服外部阻力,因此肌肉的长度保持不变。
2.等张收缩:在等张收缩过程中,肌肉的张力保持不变,其长度会发生改变。
这种收缩形式主要用于运动和作战等需要肌肉能够产生力量的活动中。
当肌纤维在神经冲动的刺激下收缩时,所产生的力能够克服外部阻力,从而使肌肉长度发生变化。
二、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1.力量: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肌肉纤维的横截面积,即肌肉的肌纤维数量;二是肌肉纤维的收缩力量,即肌纤维的收缩能力。
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肌肉收缩产生的总力量。
2.速度:肌肉收缩的速度与力量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肌肉产生的力量越大,收缩速度就越慢;反之,肌肉产生的力量越小,收缩速度就越快。
这是因为肌肉纤维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与速度之间存在一个反向关系。
3.能量消耗:肌肉收缩产生的能量消耗取决于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力量大小。
通常情况下,肌肉收缩的能量消耗与收缩力量成正比,与收缩速度成反比。
如果收缩速度增加,肌肉消耗的能量也会增加。
三、肌肉收缩相关的生理机制肌肉收缩的过程涉及到肌纤维的收缩蛋白质-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纤维的末端时,会释放出乙酰胆碱,刺激肌纤维内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
这会触发肌纤维中的线粒体释放大量的能量并使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交互作用,进而导致肌纤维的收缩。
总结起来,肌肉收缩的形式包括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包括力量、速度和能量消耗。
肌肉收缩的生理机制涉及到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交互作用。
第一章肌肉的活动

第⼀章肌⾁的活动第⼀篇器官系统运动⽣理学第⼀章肌⾁的活动第⼀节肌⾁的兴奋和收缩第⼆节肌⾁收缩的形式及⼒学分析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明确肌⾁的神经⽀配及兴奋在神经—肌⾁接头传递过程。
掌握肌纤维的微细结构、肌⾁收缩和舒张的原理和过程,肌⾁收缩的形式和肌⾁收缩的⼒学分析。
教学重点肌纤维的微细结构、肌⾁收缩和舒张的原理和过程,肌⾁收缩的形式和肌⾁收缩的⼒学分析。
教学难点肌⾁的神经⽀配及兴奋在神经—肌⾁接头传递过程。
肌⾁收缩的⼒学分析。
教学⽅法与⼿段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课堂讲授教学内容授课过程: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新课引⼊:第⼀篇器官系统运动⽣理学第⼀章肌⾁的活动第⼀节肌⾁的兴奋和收缩⼈体的肌⾁分为⾻骼肌、⼼肌和平滑肌三⼤类。
⾻骼肌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收缩和舒张。
通过舒缩活动完成运动、动作,维持⾝体姿势。
⾻骼肌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配下,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下完成的。
肌纤维(肌内膜)集中形成肌束(肌束膜),肌束集中形成肌⾁(肌外膜)。
每⼀块肌⾁都是⼀个器官。
肌⾁两端为肌腱,跨关节附⾻。
⼀、肌⾁的神经⽀配(⼀)运动单位1、脊髓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运动神经纤维通过终板⽀配⾻骼肌的运动。
⼀个运动神经元和它所⽀配的全部⾻骼肌纤维所组成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叫做⼀个运动单位。
运动单位的⽣理特点是作为⼀个整体活动。
运动单位是最基本的肌⾁收缩单位。
2、运动单位的分类:(1)运动性(快肌)运动单位—⼤运动单位:冲动频率⾼,收缩⼒量⼤,易疲劳,氧化酶含量低。
⼤运动单位中(如腓肠肌)肌纤维数⽬多,收缩时产⽣的张⼒⼤。
(2)紧张性(慢肌)运动单位—⼩运动单位:冲动频率低,持续时间长,氧化酶含量⾼。
⼩运动单位中(如眼外直肌)肌纤维数⽬少,收缩时⽐较灵活。
同⼀运动单位肌纤维兴奋收缩同步;同⼀肌⾁中属不同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兴奋收缩不⼀定同步。
(因神经冲动的不同频率及肌纤维的兴奋性)3.运动单位的动员(1)概念: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和神经发放冲动频率的⾼低结合,形成运动单位的动员。
第一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返
细肌丝
回
肌肉的收缩过程
兴奋——收缩耦联 横桥运动引起的肌丝滑行
兴奋——收缩耦联
动作电位沿横管系统 传向肌细胞深部
三联管结构传递 信息
纵管系统对Ca2+的 释放和再聚积
返回
返
横桥运动引起的肌丝滑行
回
1. 当肌浆中离子浓度升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动蛋白失去 钩子作用,原肌球蛋白的双螺旋体从肌动蛋白双螺旋结构的沟沿滑 到沟底,暴露出肌动蛋白上与横桥的结合点,含有ATP的横桥与位 点结合,形成肌动蛋白、肌球蛋白——ATP复合体。与此同时,横 桥中的肌球蛋白ATP酶受肌动蛋白激活,使横桥中的ATP迅速水解 成ADP+Pi;放出能量,引起横桥头部向粗肌丝中心方向摆动,牵 拉细丝向肌节中央滑行。
当冲动从神经纤维传至轴突末梢时,轴突末梢出现除 极化,改变神经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外液中Ca2+进入末梢内, 引起轴浆中200~300个突触小泡破裂,释放出乙酰胆碱,进入 接头间隙。当乙酰胆碱经接头间隙到达终板膜表面时,立即与 膜上的特殊受体(R)相结合,形成R—ACH复合体,引起膜
对Na+、K+通透性改变,而导致除极化,进而触发一个 可传导的动作电位沿肌膜传播至整个肌纤维,引起整 条肌纤维收缩。
局部兴奋的特点
不呈现“全或无”定律
电紧张性扩布 没有不应期 有总和现象
返回
6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 头的传递
神经和肌肉之间无直接的原生质联系, 但神经冲动可传递给肌肉引起肌肉收缩。 这种机能联系是通过神经肌肉接点而进行 的。
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
机制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练习
一、是非题:
()1、肌肉收缩需要有A TP的分解,而肌肉舒张即无需ATP的参与。
()2、肌肉舒张也需要A TP,是因为钙泵将Ca2+泵回肌浆网需要ATP。
()3、等速收缩的特点是收缩过程中阻力改变,而速度不变。
()4、ATP不仅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也是腺体分泌、神经传导、合成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
()5、在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成分的长度完全不变。
()6、短跑时,要求尽量抬高大腿(屈髋)其作用之一是利用弹性贮能。
()7、剧烈运动时,肌肉中CP含量下降很多,而ATP的含量变化不大。
()8、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大于慢肌纤维,主要原因之一是快肌纤维的氧化生能速度快。
()9、要使ST优先发生适应性变化,训练时强度要小,时间要短。
()10、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人适合于长跑运动。
()11、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当膜电位降低到阈电位水平时,膜对Na+、K+的通透性突然增大而触发的。
()12、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13、运动电位又称Na+平衡电位,它是不能传播的。
二、选择题:
()1、在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Na+
B、K+
C、Mg2+
D、Ca2+ E 、Cl-
()2、吊环十字支撑是:
A、向心收缩
B、等长收缩
C、等张收缩
D、离心收缩
E、等速收缩
()3、快肌纤维75%以上的人,较为适宜于
A、800M跑
B、1500M跑
C、100M跑
D、1万米跑
E、1500M游泳
()4、在下楼梯时,股四头肌做:
A、向心收缩
B、等动收缩
C、离心收缩
D、等长收缩
E、等张收缩
()5、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是指
A、肌动蛋白
B、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
C、肌球蛋白
D、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E、原肌球蛋白
()6、骨骼肌中的调节蛋白是指
A、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B、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C、肌钙蛋白和肌动蛋白
D、肌球蛋白和原肌球蛋白
E、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 )7、安静时,阻止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的结构是
A、肌钙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肌钙蛋白I单位
D、肌球蛋白
E、以上都不是()8、肌肉中的弹性成份是
A、肌动蛋白丝
B、肌球蛋白丝
C、肌中结缔组织、肌腱、Z线
D、肌原纤维
E、肌动-球蛋白复合体
()9、在等张收缩时,负荷与速度的关系是
A、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负荷改变,速度改变
C、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D、速度恒定,负荷改变
E、二者同步变化
()10、按照物理学定律,等长收缩时肌肉
A、做正功
B、做负功
C、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未做功
E、做外功
()11、慢肌纤维在80%以上的人,较为适宜于
A、掷标枪
B、举重
C、跳高
D、马拉松跑
E、100m自由泳
()12、训练对肌纤维直径的影响表现为
A、可使两类肌纤维均肥大
B、对肌纤维直径大上无影响
C、使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举重训练可使慢肌纤维肥大
E、长跑可使快肌纤维肥大
()13、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膜两侧的
A、电位的绝对值
B、电位差
C、平衡电位
D、比值
E、负后电位
()14、全身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A、50%
B、60%
C、70%
D、80%
E、80%以上
()15、根据离子学说,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K+停止外流
B、K+突然迅速外流
C、Na+迅速大量外流
D、Na+迅速大量内流
E、以上都不是
三、填空题;
1、肌肉收缩的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衔接的环节:(1)_____(2)____(3)_____。
2、横桥上一是有个能与____相结合的位点,二是能与______呈可逆的结合。
3、肌肉弹性成分的作用:一是___________,二是缓冲肌肉收缩成分的______________变化,防止__________。
4、双臂屈肘主要是_______收缩,用力握拳主要是_______收缩,步行下楼梯是________收缩.
5、向心收缩时,外力____肌张力,离心收缩是人,外力____肌张力。
6、跑步时,通常是____收缩和_____收缩相结合形成_______。
7、支配快肌纤维的是_____运动神经元,它传导冲动速度______,兴奋阈值____。
8、支配慢肌纤维的是_____运动神经元,它传导冲动速度______,兴奋阈值____。
9、快肌纤维肌浆网摄Ca2+速度____慢肌纤维,周围毛细血管数目____慢肌纤维。
10、要使ST优先发生适应性变化,训练的强度要___,持续时间要___。
11、要使FT优先发生适应性变化,训练的强度要___,持续时间要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一切生物体所共有的基本生理特征。
13、冷气温会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句话中:刺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奋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细胞膜内外存在着巨大的离子浓度差,即Na+浓度膜外_____膜内,K+浓度膜外______膜内,且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静息时,细胞膜对_____的通透性大,______大量外流,形成外______内_____的静息电位,因此,静息电位也称_______的平衡电位。
15、动作电位的上升支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内流的结果,动作电位的下降支称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外流的结果。
四、名词解释: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收缩偶联缩短收缩拉长收缩等长收缩
五、简答题:
1、简述静息电位是如何产生的?
2、简述动作电位是如何产生的?
3、比较肌肉三种收缩形式的特点。
六、论述题:
1、试述肌肉的收缩过程。
2、分析比较两类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