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的诊治
中医骨伤科肩周炎的中医针灸疗法

中医骨伤科肩周炎的中医针灸疗法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肩部疾病,以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
在中医骨伤科领域,中医针灸疗法因其独特的疗效和优势,成为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肩周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多与肩部劳损、外伤、外感风寒湿邪、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
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容易导致肩部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损伤,进而引发炎症。
而外感风寒湿邪则会阻碍肩部气血运行,导致经络阻滞,不通则痛。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气血逐渐亏虚,肩部筋骨失于濡养,也容易发生肩周炎。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主要基于中医的经络理论。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的目的。
在针灸治疗肩周炎时,常用的穴位包括肩髃、肩髎、肩贞、曲池、合谷等。
肩髃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肩髎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 1 寸;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合谷位于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这些穴位通过经络与肩部相连,针刺它们可以有效地缓解肩部疼痛和改善肩部活动功能。
除了针刺穴位,艾灸也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对于肩周炎患者,可以在肩部疼痛部位进行艾灸,常用的艾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温和灸是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穴位或疼痛部位,距离皮肤约 2-3 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雀啄灸则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艾条进行艾灸;回旋灸是将艾条在穴位或疼痛部位上方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移动。
此外,电针疗法在肩周炎的治疗中也有应用。
电针是在针刺穴位得气后,在针上通以微量电流,以加强针刺的刺激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波形和频率,可以进一步提高针灸的疗效。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肩周炎

如何治疗肩周炎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肩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那么,如何治疗肩周炎呢?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热敷治疗肩周炎的疼痛主要是因为肩部软组织受损引起的,这个时候可以进行热敷治疗。
常见的方法有热水袋、热毛巾等,将热毛巾敷在肩部,每次敷10-15分钟,每天敷2-3次,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软组织的修复。
二、针灸治疗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肩周炎的疼痛。
当然,针灸治疗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由专业医生进行,不要随便尝试。
三、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包括热疗、冷疗、按摩、牵引等多种方法。
其中,按摩相对比较简单易行,可以自己在家进行。
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改善肩关节的功能。
四、药物治疗肩周炎的疼痛常常需要药物来缓解,如止痛药、抗炎药等。
但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要滥用,以免造成副作用。
五、运动治疗肩周炎的运动治疗是包括锻炼和物理治疗在内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适当的锻炼和物理治疗,可以恢复肩部的活动能力和肌肉功能,缓解疼痛。
六、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肩周炎患者,手术治疗是不可避免的。
手术主要是针对肩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质增生等问题进行治疗,并且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以便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综上所述,肩周炎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热敷、针灸、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医师的建议,合理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此外,平时要注意保持好的姿势和生活习惯,避免肩部过度使用和受伤,从而预防肩周炎的发生。
肩周炎针灸的治疗方法

肩周炎针灸的治疗方法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和功能障碍。
肩周炎的症状包括疼痛、僵硬和功能受限等。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肩周炎的症状,并促进炎症的消退以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1. 选择穴位:针灸治疗肩周炎时,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
常用的穴位包括肩井穴、阳池穴、曲池穴、天髎穴等。
这些穴位分布在肩部周围的肌肉、韧带和关节之上,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肩痛和肩关节的僵硬。
2. 刺激方法:针灸治疗肩周炎可以采用不同的刺激方法,如插针、灸疗、推拿和拔罐等。
其中,插针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插针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具,如长针、短针和细针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针灸的深度和角度。
插针后可以进行旋转、抖动或提拉等刺激,以增加刺激效果。
灸疗时可以采用艾条或艾炷等植物药材进行熏灸,热力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疼痛和僵硬。
3. 针灸配合其他疗法:针灸治疗肩周炎时,可以配合其他疗法如中药、理疗和运动疗法等进行综合治疗。
中药可以通过口服或外用的方式配合针灸治疗,以加强疗效。
理疗可以包括按摩、推拿和牵引等手法,可以刺激肩部组织,缓解肩关节的症状。
运动疗法可以通过进行适当的肩部活动和功能锻炼,增加肩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促进肩周炎的康复。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炎症的消退以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针灸可以调节肩周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抗炎能力。
此外,针灸还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肌肉的张力和运动控制,改善肩关节的功能。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优点是安全、无创、无副作用,并且可以针对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肩周炎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在接受针灸治疗的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减轻肩关节负荷,避免再次发作。
常见“肩痛”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PPT课件

.
2020/3/25
51
冈上肌损伤
断裂,连续性中断
.
损伤,变细,部分撕裂
2020/3/25
52
冈上肌损伤
肌腱内局部信号增高,肌腱形态不规则,
.
滑膜囊积液,肱骨大结节局部信号增高。
2020/3/25
71
冻结肩的发病机制及组织病理
• 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有3 种假说:炎症进程、纤维化进程、 炎症反应继发反应性关节囊纤维化
外旋:体侧外旋和外展外旋、内旋 • MR:可发现水肿、粘连,也可阴性 • 血沉快---no
• 动作突然启动时疼痛明显
2020/3/25
70
肩周炎的MR表现
• 排除肩袖撕裂 • MR可正常 • 可能的表现
关节囊水肿增厚: 腋窝>3mm(腋囊、腋隐窝)
喙肱三角处纤维化 喙肱韧带增厚
.
2020/3/25
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 神经性疼痛:
周围神经性疾病:颈椎病、椎间盘突出、骨折脱位、髓外占位病变压迫、胸廓 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炎等 中枢神经性疾病:脊髓内肿瘤、脊髓空洞症等 血管病变:动脉血栓、血管痉挛、动脉硬化、动脉瘤、动静脉瘘、静脉炎等 放射痛:心绞痛、胆绞痛、横膈病变、内脏破裂等 肿瘤:Pancoast 瘤压迫臂丛
32
肩关节的影像学检查
• X线:肩部疾病的基础性评价手段
• 前后正位:“一般”前后正位、“真实”前后正位
• 冈上肌腱出口位(Y型位)
• 腋轴位
• MR
• CT
.
2020/3/25
33
前后正位:最基础的方位
左肩膀酸痛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左肩膀酸痛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概述
左肩膀酸痛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中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的。
理疗选用超短波等高频电磁疗法,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可起到消炎、镇痛、解痉、改
善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的作用。
另外患者在饮食护理方面也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治疗法,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对肩周炎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下面大家分享看看吧。
二、步骤/方法:
1、目前大众来分析对肩周炎的治疗,多数学者认为,服用止痛
药物只能治标,暂时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是可以的,但是一般患者停药后多数会复发。
采用刮痧刮痧治疗肩周炎之类的病变效果也不错的,每周可刮1~2次。
2、患者可以选择适当材料制作川乌粥生川,把川乌头捣碎,研
为极细粉末。
先煮粳米,粥快成时加入川乌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即可。
具有祛散寒湿、通利关节、温经止痛之效。
3、最后患者也可以自己制作白芍桃仁粥用来治疗左肩膀疼痛.
先将白芍水煎取液,约500ml;再把桃仁去皮尖,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二味汁液同粳米煮为稀粥,即可食用。
具有养血化瘀、
通络止痛之效。
三、注意事项:
左肩膀酸痛可以采用食指中指跟无名指三并拢,成弯勾状,然后对着你肩膀疼痛的地方从下往上用力挠,就跟挠痒痒差不多,区别是要三指并拢,并且用力。
并且需要及时休息并且就医,不要随意处置,这样耽误治疗。
完整版)肩周炎诊疗方案

完整版)肩周炎诊疗方案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退行性变和无菌性炎症的疾病,也称为肩周炎、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等。
该病多在50岁左右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单侧多见。
中医认为,该病多由于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虚衰、筋脉失于濡养、兼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导致。
临床表现包括初期(疼痛期)和中后期(粘连期)两个阶段。
初期主要表现为肩部持续性疼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有很大差异。
疼痛多局限于肩部前外侧,常涉及肩胛区及上臂。
活动时疼痛加重,尤以夜间为甚。
中后期肩部疼痛逐渐缓解,各方向活动度均比正常减小,呈“冻结状态”,严重者盂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关节的活动。
此期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2-3个月。
专科检查方面,初期肩部外观正常,局部压痛点多位于结节间沟、喙突、肩峰下滑囊或者三角肌附着处,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外展内旋受限最为显著。
中后期压痛轻微,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比正常减小,尤以外展上举和内旋后伸为著,严重者盂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病程长者肩部肌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
该病的诊断依据包括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为慢性发病、肩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辨证分型包括风寒湿痹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亏损型和筋骨损伤型。
鉴别诊断需要与肩峰下滑囊炎和肱二头肌肌腱炎相鉴别。
肩袖肌腱炎是一种疼痛主要集中在肩胛骨上方的疾病,疼痛范围在肩关节外展60°-120°之间。
而肩周炎则是一种广泛的肩关节周围炎症,其特点是整个肩关节周围都疼痛,后期肩关节的各个方向的功能活动都受到限制。
治疗方案如下:一、推拿治疗1.治则:对于初期的肩袖肌腱炎病人,应该使用轻柔的手法,加快血液和淋巴的循环,促进无菌性炎症的消散和消失。
对于后期的肩袖肌腱炎病人,应该多使用重手法,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肩颈痛的治疗方法

肩颈痛的治疗方法
肩颈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针对肩颈痛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首先,可以通过物理疗法来缓解肩颈痛。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等方法。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肩颈疼痛;冷敷则可以减轻炎症和肿胀,缓解疼痛感。
此外,定期进行肩颈部位的按摩也可以有效缓解肩颈痛,松弛肌肉,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其次,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肩颈痛。
对于急性的肩颈痛,可以使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对于轻度到中度的肩颈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肌肉松弛剂也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减轻肩颈痛的症状。
另外,针灸和理疗也是治疗肩颈痛的有效方法。
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舒缓肌肉,减轻疼痛感。
理疗包括电疗、超声波治疗等,可以帮助舒缓肌肉,减轻肩颈痛的不适感。
此外,对于慢性肩颈痛,可以通过运动疗法来缓解症状。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改善肩颈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感。
常见的肩颈部位的运动包括颈部伸展、肩部旋转、肩部提拉等动作,可以有效缓解肩颈痛。
综上所述,针对肩颈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物理疗法、药物治疗、针灸理疗以及运动疗法来缓解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患者能够尽快摆脱肩颈痛的困扰,恢复健康。
肩痛中医诊疗专项方案

肩痛中医诊疗专项方案
背景
肩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会造成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困扰。
中医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治疗方法,在诊断和治疗肩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诊断
中医诊断肩痛主要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舌诊和脉诊等方法来判断病因和病机。
常见的肩痛诊断包括肌肉扭伤、肩周炎、湿热痹阻等。
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根据个体化的病情,中医医生会配制适合患者的中药方剂,以调理经络、活血化瘀、祛湿除热等效果达到缓解肩痛和恢复功能的目的。
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肩部疼痛有效。
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和调节气血运行,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从而减轻肩痛症状。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肩痛。
通过按摩肩部和周围区域,可以缓解痉挛和炎症,促进肌肉松弛和血液循环,使肩关节得到舒缓和恢复。
运动疗法
中医强调身体的运动与返璞归真,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缓解肩痛症状。
中医医生会为患者设计适合他们病情的运动方案,并指导正确的运动方式,以增强肩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总结
肩痛中医诊疗专项方案结合了中医的独特优势和丰富经验,通过综合运用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运动疗法,可以缓解肩痛症状,促进康复。
然而,请在接受中医诊疗之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治疗:局部推拿或阻滞,
病程长者可行针刀松解.
六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 肩胛上神经 在肩胛上切 迹处受卡压 , 引起冈上肌 或冈下肌麻 痹,导致肩 痛和肩活动 受限的综合 征.
• 诊断要点 :⑴肩胛骨后侧疼痛,可向颈和上 肢放射,肩前屈、外旋时疼痛加重. ⑵肩外展、外旋无力, 可有冈上 肌或冈下肌萎缩. ⑶肩胛上切迹处压痛,可有硬结. ⑷肩胛骨牵拉试验(+):患侧手搭 于健侧肩上,肘关节抬至水平位 ,向健侧牵 拉患肘引起肩部疼痛或加重. ⑸肩胛上神经阻滞试验 (+):1% 利多卡因2ml注入切迹处,疼痛缓解或消失.
• 注意需与肩锁关节炎鉴别 : 其疼 痛在肩锁关节处 , 上臂外展 90° 时开始疼痛, 120---180°时疼痛 加重. • 治疗:重点加强冈上肌力量训练.
四 肩袖撕裂:
• 肩袖由覆盖于肩 关节前,上,后方的 肩胛下肌, 冈上肌, 冈下肌 , 小圆肌组 成 , 其中冈上肌最 主要, 撕裂处常在 冈上肌肌腱止点 上1cm处. • 肩袖作用: 使肩内 , 外旋,又叫旋转袖.
• 治疗: 小、中撕裂:石膏固定6---8 周.
大、特大撕裂:手术修补.
五 肩胛肋骨综合征:
• 由于肩胛骨与胸壁关节的活 动不协调 , 导致脊柱与肩胛骨 之间 , 肩胛部 , 同侧颈部和手臂 发生疼痛的综合征.
诊断要点:
• ⑴肩胛骨内上缘区疼痛可向上肢尺 侧,颈后, 肩峰及前胸(第4、5肋间)放 射.
•
• 治疗: 1 急性期:直接穿刺冲洗滑囊 并注入得宝松,治疗后尽早活动.
2 慢性期:物理治疗可用微波, 超声波改善肩部血液循环 , 松解粘 连 . 同时加强萎缩肌肉的力量训练 及主被动关节松动.
二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短头肌腱炎: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长 约 5cm, 其外侧为肱骨 大结节,内侧为肱骨 小结节,底为结节间 沟的骨面,上面为结 节间横韧带. 肱二头肌长头腱,短 头肌腱功能:屈肘,前 臂旋后,上臂前屈和 内收功能.
治疗:
• 病程短者可用醋酸泼尼松龙或得宝 松行腱鞘内注射及喙突下注射后行 肱二头肌训练.
• 病程长者可行针刀松解, 加强肱二头 肌训练.
Hale Waihona Puke 三 冈上肌肌腱炎:• 好发于中年人,有外 伤史或慢性劳损史. 肩关节外展60--120°时出现疼痛 , 故又称疼痛弧综合 征.
诊断要点:
• ⑴肩外侧疼痛为主, 肱骨大结节压痛 , 冈 上肌压痛. • ⑵肩外展痛弧试验(+): 伸直患侧上肢后肩外 展 , 仅在 60---120°间 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 • ⑶X 片有时可见冈上 肌钙化阴影.
治疗:
• 阻滞或针刀松解,
• 加强冈上肌、冈下 肌训练.
七 肩周炎:Depalma将冻结肩的病理过程分 为三期: • 凝结期:病变主要位于肩关节囊,肩关节造 影显示关节囊挛缩,关节腔容量减少. • 冻结期:除关节囊挛缩外,关节周围大部分 软组织受累,胶原纤维变性, 组织纤维化并 挛缩失去弹性,脆弱易撕裂. 冈上肌、冈下 肌、肩胛下肌紧张 , 将肱骨头抬高并限制 其各向活动 . 可有三角肌、冈上肌、冈下 肌明显萎缩. X片见肩关节骨质疏松. • 解冻期 : 约 7━12 个月 , 粘连松解 , 活动度增 加.
• 一 肩峰下 ( 三角肌 下)滑囊炎: 它是人体最 大滑囊 , 也是肩部最重要滑 囊,位于肩峰,三角 肌与肱骨大结节, 肩袖之间.肩外展内 旋 时 , 滑 囊随肱 骨 大结节滑入肩峰下 几乎不见.
诊断要点:
急性期:⑴肩关节前明显肿胀,压痛, 肩峰部疼痛最剧烈. ⑵三角肌前后缘隆起呈哑铃形,压其一侧另一侧 明显隆起,且疼痛加重. • 慢性期 :⑴疼痛减轻 , 但肩外展内旋时疼痛加重 , 内收外 旋时疼痛减轻. ⑵肩活动无明显受限, 肱骨大结节及三角肌止 点处压痛. ⑶抗阻力运动试验 (+): 让患者外展肩关节后握 住患肢阻止肩外展.肩出现疼痛影响肩外展为(+).
• 诊断要点: •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⑴肩前方疼痛为主, 结节间沟内肌腱 增厚变硬,压痛(++). ⑵肱二头肌长头腱滑动试验(+):肘关 节伸直位, 肩关节前屈活动, 长头腱在腱鞘内滑动引起疼痛 加重. ⑶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抗阻力屈 曲肘关节或前臂旋后,结节间沟内疼痛加重. • 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可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同时发病 ⑴喙突处疼痛,压痛,可触及条索状块. ⑵肩后伸和上举受限. ⑶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抗阻力屈 曲肘关节或前臂旋后,喙突处疼痛加重.
诊断要点:
• ⑴外伤史,>40岁轻微外伤史,肩部疼痛肿胀. • ⑵上臂下垂试验 (+): 让患者臂部充分外展后放 下 , 患者上肢就会从外展 90°的位置直落到体 侧. • ⑶肩外展痛弧试验 (+): 伸直患侧上肢后肩外展 , 仅在60---120°间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 • ⑷耸肩试验(+):同时耸动双侧肩,病侧肩高耸, 冈 上肌撕裂后 , 不能下压和稳定肱骨头 , 故三角肌 越用力, 肩耸得越高,但却不能外展. • ⑸X片肩关节内碘液造影. • ⑹MRI及关节镜检查.
• 肩袖撕裂部位按发生 频率:单纯冈上肌肌 腱>冈上肌+冈下肌肌 腱>冈上肌+肩胛下肌 肌腱>冈上肌+冈下肌 +小圆肌肌腱. • 肩袖撕裂程度可分为 四类 : 小撕裂 : 撕裂口 <1cm; 中撕裂 : 撕裂口 1cm---3 cm; 大 撕 裂 : 撕裂口3cm---5 cm;特 大撕裂:撕裂口>5cm.
肩痛的诊治
引起肩痛的原因分两大类:肩外因素和肩内因素
肩外因素:颈椎病 • 胸廓出口综合征 • 颈肋综合征 • 肩手综合征 • 臂丛神经炎 • 肺尖部疾病 • 心脏疾病 • 膈肌胸膜疾病 • 带状疱疹 肩内因素: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短头肌腱炎* 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断裂 冈上肌肌腱炎* 肩袖撕裂* 肩关节周围炎* 肩胛肋骨综合征*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外伤性肩锁关节脱位 肩关节结核、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