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艺术鉴赏的认识
关于艺术鉴赏的启示与思考

关于艺术鉴赏的启示与思考艺术是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它可以通过油画、雕塑、音乐、文学等形式,在人们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艺术鉴赏则是认识和理解艺术作品的过程,艺术鉴赏不仅能够提升审美情趣,还可以深刻剖析艺术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人们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和思考。
首先,艺术鉴赏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美是人们在观赏艺术品时所体验到的感觉,而艺术则是表现出这种美的渠道。
艺术品各自独特的个性,不同的创作手法,以及不同的艺术流派,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表现出了艺术的价值。
通过欣赏艺术品,人们能够慢慢领悟到美的内涵,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例如,在欣赏维斯特别克的《星夜》时,人们会被这幅作品中夺人心魄的色彩和夜空中繁星的闪烁所吸引,同时又能感受到画中传递出的浪漫和想象力。
在欣赏开普勒的音乐时,人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想象力和独特性,更加了解音乐的原意和历史背景。
因此,艺术鉴赏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培养审美情趣的过程。
其次,艺术鉴赏不仅可以提高审美情趣,还可以深刻剖析艺术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比如,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的“生、育、收、藏”,代表了文化的精髓和生命的圆满。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欧洲人的思考模式,而巴赫和贝多芬的音乐则表现出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
艺术品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感情,还能够传递出背后的文化、传统、时代精神等多方面的信息。
例如,在欣赏郭沫若的诗歌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品味到他的文学才华,还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先进性和革命精神。
最后,艺术鉴赏还能带给人们启示和思考。
艺术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往往是艺术家对人生和人类文明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毕加索的作品中表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思考,而卡夫卡的小说则展现了他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和思考,加深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
总之,艺术鉴赏是一种高尚而且有意义的活动。
在欣赏艺术品时,人们不仅能够提升审美情趣,还可以深刻剖析艺术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并从中得到启示和思考。
艺术鉴赏演讲稿

艺术鉴赏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艺术鉴赏的
话题。
艺术鉴赏是一门需要用心去感知、理解和欣赏的学问,它不
仅是一种审美情趣的培养,更是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和
领悟。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艺术鉴赏的意义。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
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创作意图,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
自己的审美情趣。
同时,艺术鉴赏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和社会,增进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和思考。
其次,艺术鉴赏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我们需要了
解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创作背景,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同时也需要学会运用各种鉴赏方法和技巧,比如绘画中的构图、色彩、线条等,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文学作品中的结构、
语言、意象等。
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
赏艺术作品。
最后,艺术鉴赏需要我们用心去感知、理解和欣赏。
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用心去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意图和内涵,用心去欣赏作品所展现出的美感和魅力。
只有用心去感知、理解和欣赏,我们才能够真正领略到艺术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们多多关注艺术,多多进行艺术鉴赏,用心去感知、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增进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和思考。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艺术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艺术鉴赏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
谢谢大家!。
《审美与艺术鉴赏》的感受800字

《审美与艺术鉴赏》的感受《审美与艺术鉴赏》这门课程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学习,我不仅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审美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这门课程让我明白了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电影等。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表达和沟通的方式。
艺术作品可以反映社会现象、表达情感、传递思想,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这种认识让我更加关注生活中的艺术元素,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的艺术体验。
其次,这门课程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欣赏和分析各种艺术作品,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审美眼光。
我学会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艺术作品,如何感受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我也明白了审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认识到了审美标准的多样性。
这种能力的提高不仅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艺术作品,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此外,学习《审美与艺术鉴赏》还让我对艺术创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到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的艰辛和付出,也感受到了他们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同时,我也明白了艺术创作需要创新和勇气,需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
这种认识激励着我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要勇于创新、不断突破自己。
最后,这门课程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每一种艺术形式。
在学习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音乐、电影、戏剧等。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都能够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这种认识让我更加尊重和欣赏每一种艺术形式,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的艺术体验。
总之,《审美与艺术鉴赏》这门课程给我带来了很多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学习,我不仅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认识将会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成为一个更加有品味、有思想的人。
艺术鉴赏对于我的影响

艺术鉴赏对于我的影响
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涉及对各种艺术形式和作品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它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培养对美的敏感和理解能力,从而对我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艺术鉴赏让我更加敏感于美的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被各种各样的事物所包围,很难真正地注意到美的细节。
然而,通过艺术鉴赏,我开始注意到周围的事物中隐藏的美。
无论是一朵盛开的花朵、一幅精美的画作,还是一首动人的音乐,它们都在艺术的世界中展现了美的力量。
这种敏感性使我更加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并能够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感。
此外,艺术鉴赏拓宽了我的视野。
艺术作品来自不同的文化和时代,它们反映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我能够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的背景,开阔我的思维和文化视野。
艺术作品可以让我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思考方式,通过观察和思考艺术作品,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艺术鉴赏培养了我的创造力。
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传达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而观众则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解读艺术。
这种互动激发了我的创造力,我开始尝试自己创作艺术作品,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鉴赏使我认识到艺术可以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通过创作艺术,我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独特性。
综上所述,艺术鉴赏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让我更加敏感于美的存在,培养了我的审美能力,拓宽了我的视野,并激发了我的创造力。
通过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我不仅能够更好地欣赏生活中的美,也能够更好
地理解人类的智慧和情感。
艺术鉴赏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给予了我更丰富和有意义的体验。
美术的鉴赏心得体会7篇

美术的鉴赏心得体会7篇美术的鉴赏心得体会篇1美术鉴赏课走进大学校园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第一:美术鉴赏有益于大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
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
鉴于此,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已经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大学生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大学生灵魂雕铸和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
在美术鉴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
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
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我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三: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通过美术鉴赏对美和艺术增进理解,无疑对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在这种鉴赏活动中,是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第五:美术鉴赏可以娱情怡神,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
通过鉴赏不仅使人视觉愉悦、心情舒畅,更在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组成,所以画面上的节奏感、韵律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进而使人产生联想。
从艺术鉴赏的含义、艺术鉴赏的规律等方面谈谈对艺术鉴赏的理解

从艺术鉴赏的含义、艺术鉴赏的规律等方面谈谈对艺术鉴赏的理解?答:艺术鉴赏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它不仅是对艺术作品的被动接受,更是对艺术作品的主观解读和再诠释。
以下将从艺术鉴赏的含义和艺术鉴赏的规律两个方面来谈谈对艺术鉴赏的理解。
首先,艺术鉴赏的含义是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和意义解读。
它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艺术鉴赏过程中,观众不仅要对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感知和认识,还要对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艺术鉴赏不仅是对艺术作品的被动接受,更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再创造活动,需要观众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审美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诠释。
其次,艺术鉴赏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1. 审美经验是基础:观众在进行艺术鉴赏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经验。
这些经验包括对艺术作品的形式、风格、语言和技巧的认识和理解,也包括对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感知和体验。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审美经验,观众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2. 主体性是核心:艺术鉴赏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审美活动,它需要观众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诠释。
在艺术鉴赏过程中,观众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对作品的解读和诠释上,也体现在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上。
观众需要通过自己的感官和心智来感知和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
3. 再创造性是关键: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需要观众在理解和体验作品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诠释。
在艺术鉴赏过程中,观众不仅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知力和理解力,还需要将自己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情感体验等因素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对作品的再创造。
4. 多元性是特征:由于不同的观众具有不同的审美经验和文化背景,因此在艺术鉴赏过程中,不同的观众会对同一件作品产生不同的解读和诠释。
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的知识与中外重要的艺术成就一、艺术鉴赏的基本理论(一)概念艺术鉴赏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也是人们通过艺术形象(意境)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
(二)功能艺术鉴赏的功能有四,第一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高鉴赏者的审美能力;第二培养人们的品德,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第三,能开发人们的智力,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增强人们的智慧;第四,通过艺术鉴赏娱情怡神,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
(三)艺术鉴赏的过程艺术鉴赏的过程是一个艺术美的普遍规律同欣赏者的主观性有机融合的过程。
(四)艺术鉴赏的心理艺术鉴赏的心理现象及规律主要表现为:1、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出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多样性。
艺术作品的多样性,正式为了满足艺术鉴赏的多样性需要。
艺术鉴赏的多样性,原因在于艺术鉴赏本质上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鉴赏主体总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文化、职业、需要、兴趣等进行选择。
然而,艺术鉴赏中又存在着某种一致性,尤其是同一民族的鉴赏者,常常表现出某种共同的或一致的审美倾向。
(集体无意识)2、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所谓鉴赏心理的保守性,就是鉴赏主体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指人们的鉴赏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具体表现为审美鉴赏活动中的种种偏好与选择。
鉴赏心理的变异性,就是鉴赏主体审美经验的创新期待视野,随着时代前进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和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趣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书法艺术鉴赏(一)定义:是指文字的书写方法,规律和法则。
中国书法其特定含义是指具有美的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
世界上各民族文字,都有自己的文字和书写技巧,但很多国家的文字都从“表意”走向了“表音”,只有中国的汉字从原始象形的“表意”,一直延续了下来。
长期的发展使中国书法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
(二)中国文字的演变中国书法的文字演变是甲骨文、金文、籀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油画艺术鉴赏心得体会(实用15篇)

油画艺术鉴赏心得体会(实用15篇)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一种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改进自己。
这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艺术的鉴赏心得体会艺术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表现的方式之一,它通过绘画、音乐、雕塑等形式,使人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和思考。
鉴赏艺术需要细心观察和深入思考,通过与艺术作品的互动,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分享我在艺术鉴赏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鉴赏艺术需要用心观察。
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或一首动人的音乐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细节和意义,而这些细节常常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发现。
例如,在欣赏一幅油画时,我会仔细观察每一处线条的细腻,每一幅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每一处色彩的配合和对比。
这样的观察不仅帮助我更加全面地理解作者要传达的意思,同时也让我更加注重细节,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和细微之处。
其次,在鉴赏艺术时,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作品背后的意境和主题。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更多的是内涵上的表达。
比如,一首优美的音乐作品往往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对旋律和歌词的理解,我们能够领悟到作曲家或歌手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去描述和解读作品,与艺术家进行一种心灵上的对话。
此外,鉴赏艺术也需要我们拓宽视野和培养审美能力。
艺术作品的形式和风格多种多样,而我们的审美能力往往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观察来培养。
例如,在学习绘画时,我了解到了西方油画、国画等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法,这些了解不仅让我对不同的绘画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让我有了更多的质疑和思考。
将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系,能够让我们拓宽视野,丰富思维。
除了以上几点,鉴赏艺术还需要我们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艺术作品的价值无法用经济价值来衡量,而是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来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对艺术鉴赏的认识
艺术鉴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
它包含两个方面:鉴赏对象(艺术形象)与鉴赏主体(欣赏者)。
当代作家秦牧在《虾趣》一文中曾具体地描述了一个故事。
他写道:“我家的客厅里挂着一幅齐白石的水墨虾画,那里面十来只虾,生动极了。
一次,有个农妇来倒人尿肥,肩上挑着一担水桶,一进门来,看到那幅画,竟着了迷,担子没有卸肩,就站着欣赏,一面连声啧啧赞叹:‘真像呀,就和活的一模一样。
’”这表明,所谓艺术欣赏,一方面由于作品艺术描写的生动性,唤起了欣赏者的某些形象的记忆,印证了她的生活经验,调动了她的审美情绪,从而获得了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一种美的享受“竟着了迷”;另一方面,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中具体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对客观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农妇把画里的虾与自己在生活中曾见过的虾作了比较,得出结论:“真像呀,就和活的一模一样。
”农妇在看画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接受了画家对生活美的发现
评价。
艺术的审美创造构成美的艺术作品,形成艺术作品应有的审美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客观存在的,但一切事物的性质及其价值和意义又都是在一定的关系中才能显示和实现出来的。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审美需要的审美对象,其性质和意义也必须通过一定的关系才能显示和实现出来。
这种关系就是人们对艺术的接受,特别是艺术鉴赏接受。
只有通过艺术鉴赏接受,艺术作品的性质才能得以显示,价值和意义才能实现,功用才能得
以发挥。
艺术鉴赏接受是指一定时代、社会的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文化和心理要求在鉴赏、读解、阐释和评论艺术作品过程中,对艺术作品的选择性认同和创造性实现。
这种接受是主动而非被动的,它包含着欣赏者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及再创造等等心理活动。
按照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观点,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两极:一极是艺术的,即创造主体生产的文本——未经读者鉴赏的艺术家的“一度创造”的产品;另一极是审美的,即接受主体对文本的具体化或实现——经过读者阅读、品评、鉴赏等检验的作品,它是接受者在“一度创造”基础上进行“二度创造”的产物。
接受者对“文本”进行“二度创造”并现实地鉴赏作品和
实现作品的过程,就是艺术鉴赏接受。
艺术鉴赏接受的性质大约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艺术接受具有不可穷尽性。
艺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是很难确定的,而且,艺术家的自白也不能成为阐释艺术作品创作意图的惟一根据;二是艺术鉴赏接受具有不可言传性。
艺术作品的独特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具有不可言传性,艺术作品中的情感也具有不可言传性,因为艺术作品传达的情感是极其微妙、复杂和丰富的;三是艺术鉴赏接受具有主观差异性。
艺术鉴赏接受的主体由于审美兴趣、思想感情、生活经验的差异,对同一艺术作品可能具有不同的艺术感受,并作出不同的补充和发现。
我们知道,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是艺术接受的一种主要形式。
艺术鉴赏是指作为鉴赏主体的人,凭借审美知觉对作为审美对象的物(如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发现和判断,并从中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心理活动。
艺术鉴赏具有下列特点与性质:第一,艺术鉴赏具有直觉性。
经验告诉我们:对鉴赏对象的美与不美的感受与判断,往往产生于瞬间的直觉。
无论是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鉴赏,都不是先有理智的判断,逻辑的解析,然后才获得美感的。
“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
”夏夫兹博里([英]1671—1713)把这种“马上见出美”或“立刻认识美”的感官称为“内在的眼睛”,也即另一位英国美学家哈奇生(1694—1747)说的“内在感官即审美感官”,是一种“较高级的接受观念的能力。
”审美的感觉不同于一般的五官感觉,是一种融汇和沉淀
了各种复杂观念,渗透和内蕴着理性因素的高级精神感觉,用近代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话来说就是:艺术即直觉,没有直觉就不能进行艺术创作,直觉就是“离开经验的经验”,找到意外解决的主要心理机制。
比如,当我们欣赏一幅名画、或当我们欣赏世界歌王帕瓦罗蒂的演唱时,我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太美了”!就是这种艺术鉴赏审美直觉性的具体表现。
艺术鉴赏直觉性具有三个特点:1、感受和判断的统一;2、表象性和意蕴性的统一;3、经验性和新鲜性的统一。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他“忽闻水上琵琶声”的感受,他凭听觉接受了声音,而凭精神判断出了美,因“立刻见出美”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达到感受和判断的统一。
有一幅油画,画面上有一架黑色钢琴,白色乐谱,一位穿着墨绿色天鹅绒长裙的少女正弹着琴,透过那美丽的面庞,让人看到她柔美、恬静的气质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
艺术鉴赏表象性和意蕴性的统一。
第二,艺术鉴赏具有情感性。
艺术鉴赏根源于情感需要,满足的也是情感需要,因此,情感性是艺术鉴赏的又一基本性质。
从艺术鉴赏的实践来看,人们对艺术形象的观照是一种动情观照和寓情观照,即不仅是艺术对象激发鉴赏者的情感,而且鉴赏者也寓情感于观照对象之中。
鉴赏主体的情感活动由接受转为主动,活跃于鉴赏的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情感判断。
对于真正美的艺术作品来说,鉴赏者在把握对象的同时便会沉醉其中,超然忘我。
诗人杜甫听了同时代的音乐家袁敬定的演奏后写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列宁听了伊撒亚•多波洛文演奏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后,对高尔基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
这是绝对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
”艺术鉴赏中的这种自我沉醉,是情感性的突出表现,也是进入鉴赏佳境的表现。
艺术鉴赏的情感性具有下列特点:1、情感性是受动与能动的相互转化和具体统一。
人们在艺术鉴赏中产生的喜怒哀乐、忧思惊恐、悲愁怨愤等种种复杂情感,首先是“感物而动”、“即景而生”的结果,即是在观照对象时受对象刺激、感染、震撼而触动引发的。
因此艺术鉴赏中的情感开始主要是受动性情感。
例如,欣赏喜剧小品时,能引起人们的滑稽感、轻松愉悦感;欣赏贝多芬的交响曲《命运》、马勒的交响乐作品,会让人感受到压抑、沉重与痛苦;歌曲《马赛曲》则令人振奋和激动不已;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能使人心情放松、舒畅;门德尔松的钢琴曲《威尼斯船歌》让人仿佛看到意大利威尼斯河上行船往来,碧波荡漾的景象……但是,艺术鉴赏中情感的受动不等于被动,它随即又转化为能动。
即在艺术鉴赏中,情感不仅受物而动,也还会随兴而发,自由生发,有着极大的主动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对对象所传达的情感具有选择性,他选择自己乐意接受,能满足自己审美需求的情感;二是主体对由对象所激起的情感具有生发性,即他会能动地调动自己在生活经历中所曾体验过、所积累的情感去与当前情感相比照、相应和、相融汇,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中生发和强化自己乐意接受的情感,从而获得最大的情感满足。
2、情感性是认同性和排他性的有机统一。
在艺术鉴赏中,情感一方面受鉴赏对象所表现的情感的诱发、触动、制约和规范,一方面又有鉴赏主体根据自己情感经验和情感需要的选择、接纳和生发,因而便必然有所认同,有所抗拒,既可产生“像喜亦喜,像忧亦忧”的主客体情感相容相生的状况,也可能产生“像喜未必喜,像忧未必忧”的主客体情感相拒相斥的状况。
这种认同性和排他性情感的产生,既有上述艺术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方面的原因,这是指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意蕴和性质是否能与鉴赏主体的内在情感相契合,成为鉴赏者的情感需求,为道德的、政治的、或宗教的、民族的情感所认可和接纳,认同则产生共鸣,反之则抗拒排斥。
3、情感性是领悟与感动的相互渗透与自然统一。
艺术鉴赏中由艺术对象所激发的主体的情感性,既表现为情感性的感动,产生强烈的喜怒哀乐,又表现为心灵性的领悟,能决定情感的去从是非,并且往往是在感动中有所领悟,在领悟中又倍加感动。
艺术鉴赏中的情感性既不只是感性认识的产物,也不只是理性认识的反应,而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合为一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