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社会统计学》课程期中考(试)试题(A)卷

参考答案《社会统计学》课程期中考(试)试题(A)卷
参考答案《社会统计学》课程期中考(试)试题(A)卷

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2015学年度第 01 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A卷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科目:《社会统计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答题栏中填上正确选项的序号,每小题1分,

共14分)

1. 学校后勤集团想了解学校22000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名学生进行调

查,以推断所有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A.22000名学生

B.2200名学生

C.220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

D.22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

2. 定距变量不具有的数学特质是()

A.=,≠

B.>,<

C. +,-

D. ×,÷

3.“4、6、8、10、12、26”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用()测量。

A.众值B.中位值C.均值D.标准值

4.有8 户人家,每户人口数分别为5,2,4,7,8,10,4,10,则中位值等于()

A.5 B.7 C.7.5 D.6

5.若根据下列的数据去作一个次数分布表:3个人的分数是在80至84之间,5个人

的分数是85至89 之间,2 个人的分数是90至94之间。那么下列哪一个是组距?()

A.80—84 B.5 C.7 D.10

6.调查某地区100户家庭,按家庭订购报刊份数分组资料如下。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

众数为()

A. 1

B. 57

C. 2

D.3

7. 一个学生提前20分钟到达,四个学生提前10分钟到达,十个学生提前5分钟到达,

十四个学生提前2分钟到达,只有两位学生迟到。这些学生到达时间的分布是()

A 正态

B 钟型

C 对称

D 偏态

8.在正态分布曲线中,当均值不变,方差变小时,则对应曲线()

A.右移 B.左移 C.变尖D.变矮胖

9.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3,σ2),则P(X<3)等于()

A. 0

B. 1/3

C. 1/2

D. 不能得出结果

10.某相关测量值为-0.5,它可能是()

A.相关比率B.λ系数C.Gamma系数 D.Tau-y

11.某跨栏运动员平时训练名次与正式比赛所获名次之间的相关分析可以使用()

A. λ系数

B. eta系数

C. r系数

D. d y系数

12.假定男性总是与比自己年轻3岁的女性结婚,那么夫妻年龄之间的积距相关系数r

()

A、-1 < r< 0

B、0 < r< 1

C、r = 1

D、r = -1

13.下列关于“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回归分析可用于估计和预测

B.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

C.相关分析不需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D .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基础

14.相关比率测量法是以( )作为预测的准则

A .众值

B .标准差

C .均值

D .每对个

案的相对等级

二、多项选择题,至少两个答案正确,少选,多选给零分计算。

(在答题栏中填上正确选项的序号,每小题2分,共 16分)

1.下列变量中属于定类层次的是( )

A 、教育程度

B 、专业

C 、班级

D 、考试分数

E 、学号

2. 下列基本技术中不适用于分类数据的是( )

A. 比例

B. 比率

C. 累加百分率

D. 饼图

E.散点图

3.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A.全距(课本第59页)

B.异众比率

C.四分位差

D.十分位差

E.标准差

4.下列关于消减误差比例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可适用于变量的各测量层次

B. 可适用于对称或不对称的两变量

C. 取值范围是 [0,1]

D. E 1表示在知道X 的情况下,预测Y 所产生的全部误差

E. 如果E 1=E 2,则反映X 与Y 无相关

5.下列关于Gamma 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是一种对称测量

B. N s 和N d 相差越大,两个变量的相关越强

C. N s 和N d 相差越小,两个变量的相关越弱

D. 以每对个案之间的相对等级作为预测的准则

E. 一般Gamma 系数比d y 系数大 6.以下系数中具有消减误差比例意义的有( )

A .λ系数

B .Gamma 系数

C .eta 系数(E) D.回归系数 E .r 2

7.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回归系数b 可以表示( )

A 、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B 、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

C 、当自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增减的量

D 、当因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自变量平均增减的量

E 、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

8.相关比率可以分析( ) A. 一个定类变量与一个定距变量

B. 一个定类变量与一个定序变量

C. 一个定序变量与一个定距变量

D. 两个定序变量

E. 两个定距变量的非线性关系

三、判断题(在括号中填上“√”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 √ ] 1.某电视台抽取100人进行民意调查,发现其中有55人支持普选,支持率为55%。这里体现的是描述统计法。

[ × ] 2.定序测量层次的变量肯定不能用众值测量。

[ √ ] 3.无论分布曲线是正偏还是负偏,中位值都居于均值和众值之间。 [ × ] 4.标准差愈大,表明该总体的中位值的代表性愈差。

[ √ ] 5.若某同学英语考试成绩的标准值为零,则表示他的成绩正好等于平均分数。

[ × ] 6.PRE 值越小,用X 预测Y 所产生的误差就越小,说明X 与Y 的相关程度就越高。

[ √ ] 7.在次数表中,如果是以同序对为主,则表示变量X 和变量Y 呈正相关。

[ × ] 8.积矩相关系数r=0 表示X 与Y 不相关。

[ × ] 9.Eta 系数测量要求自变量为定距或以上测量层次,因变量为定类测量层次。 [ × ] 10.回归系数是一种对称测量。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

15分)

1.举例简要说明社会研究过程。

例如:(答案不唯一,有举例解释2分,研究过程3分)

1.确定课题:研究某国公民犯罪与否与其文化程度的关联性

2.初步探索:通过查阅文献

3.建立假设:文化程度越低,越容易犯罪

4.理论解释和澄清概念: 文化程度定义为受学校教育的年限

5.设计问卷

6.试填问卷

7.调查实施

8.资料整理:问卷的核对、登录

9.统计分析与命题检验

2.条形图(长条图)和直方图(矩形图)有什么区别?

1.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横置时)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表示类别)则是固定的(2分)

2.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2分)

3.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1分)

或:直方图用于定距以上测量层次的数据,条形图用于定类数据(1分)

3.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之间的联系。

一般说来,只有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较高程度的相关关系时,回归分析才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相关程度越高,回归预测越准确。因此,往往先进行相关分析,然后才选用有明显相关关系的变量作回归分析。(2分,只要体现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即可) 与此同时,相关关系往往要通过回归分析才能阐释清楚,例如皮尔逊相关系数r 的PRE 性质。回归分析可用于估计和预测,而相关分析从本质上讲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描述,不知道变量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因而从分析层次上讲,回归分析更深刻一些。(3分,只要体现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深入/表现相关的具体数量关系即可)

四、计算题(要求写出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第

一题15分,第二题和第三题各9分,第四题12分,共45分)

1.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某班学生的统计学成

绩如下表所示。(直接用标示上/下限即可,不用考虑真实上/下限)求: (1)在表中写上:①组中值 ②累加频数 ③累加频率; [3分] (2)计算①均值 ②第一四分位数(Q 1) ③离异比率 ④方差 [12分]

某班同学统计学成绩分组数据表

1. 7730

2310

==

=

∑∑f

xf x 乙

2. N/4=7.5, 所以Q1所在组为60-70

L L

L

L L i f S N L Q ?-+=4

86.671072

43060=?-+= L Q

2. v= (n-fmo)/n =(30-9)/30=0.7

3. 13630

4080

)(2

2

==

-=

∑∑f

f x x σ

2.某公司招聘职员时,要求对职员进行两项基本能力测试。已知,A 项测试中平均分数为90分,标准差是12分;B 考试中平均分数为200分,标准差为25分。一位应试者在A 项测试中得了102分,在B 项测试中得了215分。若两项测试的成绩均服从正态分布,(1)该位应试者哪一项测试更理想?[5分]

(2)若B 项测试的合格通过率为30%,该应试者能否合格通过?[4分]

()()

2

2

310207005403705310

4027405-?-??-?=

()

2.540

3705310

40274052

22=-??-?=

--=

∑∑∑∑∑x x n y x xy n b (1)112

90

102=-=-=

A A A A s x x z (2分) 6.025200

215=-=-=B B B B s x x z (2分)

A z >

B z ,所以A 项测试更理想 (1分)

(2)P(X>215)=0.5-P(X<215)=0.5-P(0.6)=0.5-0.2257=0.2743<30% (3分) 所以能合格通过(1分)

3.随机调查某地区中学生的升学意愿,得到结果如下表。试对学生类型与升学意愿两

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并简略提出研究结论。(9分)

解:上表可变成以下的次数分布表(3分):

(学生类型与升学意愿两者都是二分变量,所以都可以看做定类或者定序的变量。此处应为不对称关系。因此,用tau-y 系数、Gamma 系数或Q 系数都行,但用Lambda 系数的要酌情扣1-3分)

Tau-y = (E1-E2)/E1=124.83-123.59/124.83=0.01

G (或Q )=(243*15-29*66)/(243*15-29*66)= 0.31 (5分,其中选对系数2分,公式和正确数字代入2分,结果1分)

研究结论:学生类型与升学意愿两者有较弱的(正)相关关系,用学生类型预测升

学意愿可以消减1%(或31%)的误差 (1分)

4.(12分)检查五位同学《统计学》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分数如下表所示。

根据资料:(1)由此计算出学习时数与学习成绩之间的r 及r 2;[4分]

(2)建立学习成绩(y )依学习时间(x )的线性回归方程。[5分] (3)依据r, r 2

与回归系数值b ,简略提出研究结论。[3分] 提示:40=∑x 310=∑y 2740=∑xy 3702

=∑x 207002=∑y

(1)计算相关系数

]

)(][)([2222∑∑∑∑∑∑∑---=

y y n x x n y

x xy n γ

=0.956 (3分) r 2=0.914 (1分)

(2)编制直线回归方程:bx a y c +=

[2分]

4

.205

402.5310=?-=-=

∑∑n

x b y a

[2分]

回归方程为:x y c 2.54.20+= [1分]

(3) r 显示两变项成高度线性正相关[1分],而r 2则显示X 可以解释91%左右的Y 方差。[1分]据b 可见学习时间(x )每增加1小时便会增加5.2分的学习成绩(y )。[1分]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上海市2019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2.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观猎》) 3.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_____。 (蒲松龄《狼》) 4.__________________,竭其庐之入… (柳宗元《捕蛇者说》) 5.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 6.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________的愁情。(2分) 7.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稍稍宾客其父 10.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情感。(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 耕者王清臣 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一日,携榼① 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② 间,听之,皆杜诗也。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田,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傭耕。少.曾读书。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读而爱之,故. 尝歌,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异日远度过其庐,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③ ,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 【注】①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②疃:村庄。 ③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少.曾读书( ) (2)故.尝歌( ) 12.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一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B.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C.过几天张远度经过他家 D.这一天张远度经过他家 13.张远度来到“______________”(用本文语句回答)的“颍南之中村”,见到王清臣,主动与他交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8分) 上海是怎么来的? ①一说起“魔都”,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是怎么来的呢? ②上海位于黄浦江支流——上海浦旁边,当时这一带把河叫作浦。最早在上海浦附近出现了一个居民点,一般居民点都靠着河,用水比较方便,还利于出行。随着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需要给这个地方起一个名字,于是就叫上海。宋朝末年出现上海镇,元朝的时候就建县了,上海地区在开埠之前已是江苏省的一个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广西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新人教版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 ①②③ 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 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④ 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齐策二》)【注释】①祠(cí):春祭。②卮:古代盛酒的器具。③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④引:拿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固: (1)蛇固无足 . 遂: (2)遂饮其酒 .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读完选文,请说说这篇选文给你的启示。(2分)

南橘北枳 ①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② “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注释】①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②缚:捆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晏子至.至: 坐: (2)齐人也,坐盗 .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你认同晏子“南橘北枳”的说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

要分析。(2 分) 三、文言文阅读。(6 分) 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卫之君臣乱,子羔走郭门,郭 ① 门闭,刖者守门,曰:“于彼有缺!”子羔曰:“君子不逾。” 曰:“于彼有窦。”子羔曰:“君子不遂。”曰:“于此有 ② 室。”子羔入,追者罢。子羔将去,谓刖者曰:“吾不能亏 损主之法令而亲刖子之足,吾在难中,此乃子之报怨时也, 何故逃我?”刖者曰:“断足固我罪也,无可奈何。君之治 臣也,倾侧法令,先后臣以法,欲臣之免于法也,臣知之。 ③④ 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 ⑤ 君岂私臣哉?天生仁人之心,其固然也。此臣之所以脱君也。”孔子闻之,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公行之 ⑥ 也,其子羔之谓欤?” 选自《说苑?至公》)【注释】①郭:外城。②窦:孔、洞。③倾侧:这里是反复

2019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题库(记叙文15篇 答案)

记叙文阅读 一、1.(4分)(1)“忙不迭”是十分匆忙的意思,这里指“我”看到有酸枣卖时急忙买下与朋友分享的心情,表现了“我”对酸枣的喜爱之情。 (2)“馈赠”指赠送(礼品)。句中指酸枣是大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饥馑的岁月里赠送给人们的礼品,表现了酸枣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饥馑的岁月里对人们的重要性。 2.(2分)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家乡酸枣的清新珍贵,抒发了对酸枣的喜爱之情。 3.(3分)内容上写出了家乡酸枣树的数量之多,从侧面表现了酸枣树的生命力顽强。结构上承上启下,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楚。 4.(2分)它不需要人们施肥、浇水,栽植和管护;生命力强:耐生长,耐贫瘠、耐干旱、能适应多种土质;默默无闻、毫无怨言绿化荒山。 5.(3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酸枣树和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怀抱里的父老乡亲的赞颂和热爱。 二、1.(2分)“银杏留香”指的是记忆中的银杏留给“我”白果肉的香、白果壳带给孩子们快乐、枝叶的优美迷人教会“我”洒脱自如、内敛淡定、充满期望、无怨无悔、从容不迫的精神品质。 2.(3分)运用拟人修辞,“瘦高”一词突出银杏树的孱弱单薄,“躲”“极不自信”“怯怯”三个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银杏树的自惭形秽、自卑羞赧的情态,“默默”“奔”两个词语突出了银杏的内敛、执着、坚定不移。 3.(3分)欲扬先抑。文章第②段通过描写银杏的很不起眼——极不自信,怯怯默默,突出了银杏的卑微渺小,不受人重视。但后文却极赞银杏历经磨难,终成大业——果美景美品性美,备受仰慕之至。 4.(3分)文章围绕“银杏留香”写了初识银杏不起眼——怯怯默默;继写银杏果实——白果带给我们的快乐生活,然后描写银杏枝叶由夏而秋、由秋而冬每一阶段的美丽景色,最后借景抒情,突出银杏洒脱自如、内敛淡定、充满期望、无怨无悔、从容不迫的精神。表达了对银杏的忆念与赞美之情。 5.(3分)示例:我们做人当如银杏一般,哪怕历经了无数风雨,也要永远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岁月里,不媚态跟风、不无助盲从,淡看世事、勤奋作为,活得洒脱和从容。 三、1.(2分)既指隔壁单位家属院小路的两侧扎起的两道花篱笆墙,又指守住生命中的美好和悠闲。 2.(2分)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作者对洋槐树这个有着不屈生命的事物的热爱;内容上引出下文作者对漂亮的花篱笆墙的描写,为下文做铺垫。 3.(4分)(1)“肆意”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句中是指野草不顾一切地生长的情态,表现了野草生命力的旺盛。 (2)“不期而降”是“没有约定就降临了”的意思,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突然间发现姹紫嫣红的花儿缀满了小院的意外与惊喜,表达了“我”对花篱笆墙的喜爱之情。 4.(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两道花篱笆墙给小院带来无限生机,表达了作者对花篱笆墙的喜爱之情。 5.(3分)示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很长很长的旅程,旅途中我们自己要学会追寻属于自己的美好和闲适,如此,我们的生活就有了寄托,旅途将会更加幸福和悠然。 四、1.(4分)(1)“不知疲倦”指不知道疲乏、困倦。用在这里赋予蜜蜂以人的情思,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蜜蜂们采集花蜜的情形。 (2)“剥夺”指用强制的方法夺去。句中指放蜂男子对自己采集蜂蜜的行为的评价,体现了放蜂男子的善良品质。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修订版)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它属于太阳系中的()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2.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3.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黄、绿、蓝 4.如图1所示,杂技表演者在离板后的上升过程中,她的() A.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5.如图2所示,蜡烛在平面镜M中所成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6.重为G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若苹果在空中所受阻力小于G,则苹果在竖直下落图1 图2 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 A.等于G B.等于0 C.大于G D.小于G 7.如图3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闭合时,发现只有两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电路中的电阻R或灯L有一个出现了故障,则可能是

() A.电流表A示数为零,电阻R短路B.电流表A示数为零,灯L断路 C.电压表V2示数为零,电阻R短路 D.电压表V2示数为零,灯L断路 8.如图4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

2020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㈠默写(16分) 1.清晨入古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青山横北郭,。李白《送友人》 3.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 4.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句子“,”为画面配字幕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橘逾淮为枳(节选)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6.两段选文都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橘逾淮为枳》选自《》,《公输》选自诸子百家中家的经典著作。(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好句子。(3分) 齐人固善盗乎? 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体现了楚王是个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人。。 B.【乙】文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 C.晏子的辩驳义正辞严、墨子的说理诙谐幽默。 D.言辞交锋后,晏子使对方理屈,墨子令对方折服。 9.选文通过对话,表现出晏子和墨子都具有和的特点。(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刘弇遇东坡 刘伟明弇①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②姓氏。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③。”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④谈而去。【注】①刘伟明弇(yǎn):弇是刘伟明的字。②爵里:爵,爵位;里,故乡。③不意乃见所畏: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④剧:痛快。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⑴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⑵自谓名.不下人() 11.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伟明)于是又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B.(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C.(伟明)于是又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D.(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12.文中两人互问爵里姓氏,刘弇“遽对曰:‘庐陵刘弇’”的目的是“”而东坡则回避答爵里只答“罪人东坡”,原因是,,最终东坡以“”的举动,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5分)

初三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乐都区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切合教学实际。值得一提的是,此命题在注重语基积累的同时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总之,中考语文试卷颇为新颖且有创意,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思考与研究 一、试卷结构及难易情况分析 1、试卷结构简约合理,格式规范。共分五个板块,即口语表达、积累和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型安排以主观题为主,分为说话、填空、卡片、组文、解释、翻译、写作等题型,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2、难度分布: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容易题约占60%;稍难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0%。 3、总体说来,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背诵、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能较全面地反应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切合新课程所提出的崭新理念,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一)口语表达本次考试中,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字体都比较工整,规范,既体现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反映了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因为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所以此题得分较高。只有极少数考生不注意题意要求,有的错别字较多;有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有的卷面不够整洁,乱涂乱画。 (二)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字音形义,涉及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极富容量,并能增强学生信心,颇具人文关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准确答题。词语解读能力题,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素养,难度不大,但得分普遍较低。病句题要求学生能辨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义重复等常见语病。难度适中。个别题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实际,灵活出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能力。 (三)古诗文阅读部分:从景物描写、思想感情角度考查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由于对词的概念理解不清,对诗词的阅读理解肤浅,大多数考生对内容

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20篇

说明文20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生物钟的奥秘 安利 ①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这个“时钟”会回应外部的信号,特别是光信号,使身体内部的时间与环境时间达到同步。生物钟究竟由大脑的哪个部位控制呢?目前,科学家鉴定出了哺乳动物的生物钟调节器是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简称SCN),通过SCN控制松果体调节褪黑素分泌的水平,从而帮助哺乳动物调节昼夜节律和其他生物效应。如果SCN区域被破坏,啮齿动物就丧失了它们在进食和其他行为方面的生理节奏。 ②一个人坐飞机一天之内就可以跨越大半个地球,但生物钟的转变可不会这么快,所以人体就会产生时差反应。即使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现在是白天”的信息,可身体还是会在原定时间内分泌褪黑素,让人昏昏欲睡,直到生物钟自我调整到适应新时区的昼夜。一般跨越的时区越多,“倒时差”需要的时间越长。有研究发现,与向东穿越时区相比,人体更适应向西飞行。这是因为控制生物钟或昼夜节律的细胞的运作日程表并不是24小时制,它们的一天更接近24.5小时。所以朝着延长一天时间的方向,即向西飞行时,生物钟的调节会容易一些。 ③时差反应并不只出现在乘坐飞机的人群中,即使宅在家中不出门也会产生“时差”。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交时差综合征”,“患者”主要是那些休息日与工作日作息不同的人群,比如,工作日早睡早起,而周末却晚睡晚起,这种切换同样会导致人体生物钟与外界时间不同步。一项研究就发现,相比周末也能按时起床的人来说,周末和工作日睡眠时间天差地别的人更容易长胖,新陈代谢也会出现问题。 ④当黑暗来临,大脑通过释放褪黑素到血液中,使人睡意升起;清晨天亮之后,褪黑素的分泌被抑制了,人又来了精神。人们就这样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着。直到人造光线的出现,无形中扰乱了自然为人类调好的生物钟,人的睡眠因此大受影响。睡眠的过程其实是身体维护保养的过程,肌肉的增长、组织的修复、蛋白质的生成及生长激素的释放等。人造光线不仅是指人工照明,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同样散发出人造光,所以,现代人的睡眠问题比以前更加严重。 ⑤季节性情绪失调(SAD)常被称为“冬季抑郁症”,多发于冬季少见阳光的高纬度地区。SAD发病原因虽然目前尚无定论,但一般 ..都认为与人体生物钟有关。夜间的黑暗会使人体褪黑素水平升高,而清晨的明亮光线会抑制这种激素的分泌。白昼变短会延长褪黑素的分泌,导致人体内部的昼夜节律与外界时间不同步。无论冬季忧郁的原因是什么,明亮的光线,尤其是清晨的明亮光线的确能改善患者的症状。 (选自《百科知识》第21期,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中“目前”不能表明未来科学家就不会有关于控制生物钟的其他的发现。 B.第③段中“比如”一词,表明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生物钟的切换会导致新陈代谢的紊乱。 C.第②~④段中主要介绍了人类活动对生物钟的影响。 D.本文运用的是时间顺序,最后说明了现如今生物钟紊乱给人带来的影响。 2.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生物钟的。(6分)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8 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卷(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共16分) 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A. 33 C B.:35 C C. 37 C D. 39 C 2.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 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3.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 ) A. 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均不正确 4.光的三原色是() A. 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红白蓝 5.以下是连通器的是() A. 液位计 B.温度计 C.订书机 D.抽水机 6.以下正确的图是(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和NS极)()? A. B . C 7. 能使杠杆0A水平平衡的最小力的方向为则() A. AB B. AC C. AD D. AE 8. 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额厚度, 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贝U甲乙切去的质 量?m甲、?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A. 甲密度> 乙密度,?口甲> ?口乙 B. 甲密度< 乙密度,?口甲> ?口乙 C. 甲密度< 乙密度,?口甲< ?口乙 D. 甲密度> 乙密度,?口甲< ?口乙 二、填空题(共22分) D

9.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______ 伏,家庭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是____________ ,远距离输送电一般是采用__________ 方式(填高压或低压)。 10. 握手是通过 _________ 方式改变内能的;运动员打乒乓球,球弹出,这主要是

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 ;山顶的气压比山脚的气压 ____________ (填高或低)。 11. 电梯下降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____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下降过程中,其重力势能_________ ;其惯性_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不变” 或变小)。 12.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通 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____ 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_________ 焦;若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调整为30伏,其电阻为 ____________ 欧。 13. 物体体积为0. 5X 10-3米浸没水中后浮力为 _______________ ,若物体重力为 10牛,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 牛,方向为 ________________ 。 14. 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R仁R2电键S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l o,U,过一段时间后一个电表示数变大,一个电表示数变小。 已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 R2上,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表的示数及相应 的故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明同学根据“小磁针在通电螺线管周围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从而猜想在地球周围也可能存在某种“重力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推测月球上的“重力场” 比地球的要_________。(填强或弱) ③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小明推测重力场的最可能是下列那个 图________ 。 三、作图题(共7分) 16. 在图中,小球受到的拉力为4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此拉力

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___。(《卖炭翁》) 2. ___,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 __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4. 衣带渐宽终不悔,___(《蝶恋花》) 5. 山水之乐,___。(《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___ 丙句:___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大苏泛赤壁 大苏指___(人名) 水波不兴 兴:___ 尝贻余核舟一 译句___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 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B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四川省xx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外文言文阅读(20篇)

课外文言文阅读(20篇) 人物传记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赵琰,字叔起,天水人。初,苻①氏乱,琰为乳母携奔寿春,年十四乃归。孝心色养,饪熟②之节,必亲调之。皇兴中,京师俭③,婢简粟粜之④,琰遇见切责,敕留轻粃⑤。尝送子应冀州娉室⑥,从者于路偶得一羊,行三十里而琰知之,令送于本处。又过路傍,主人设羊羹,琰访知盗杀,卒辞不食。遣人买耜⑦刃,得剩六耜⑧,即令送还刃主。刃主高之,义而不受,琰命委之而去。初为兖州司马,转团城镇副将。还京,为淮南王他⑨府长史。时禁制甚严,不听越关葬于旧兆⑩。琰积三十余年,不得葬二亲。及蒸尝?拜献,未曾不婴慕卒事?。每于时节,不受子孙庆贺。年余耳顺,而孝思弥笃。慨岁月推移迁窆?无期乃绝盐粟断诸滋味食麦而已。年八十卒。 (有删改)【注释】①苻(fú):姓。②饪(rèn)熟:指烹调。③俭:贫乏,歉收。④简粟粜(tiào)之:碾粟筛出瘪谷。⑤粃(bǐ):通“秕”,秕谷。⑥娉室:定亲。“娉”通“聘”,订婚。⑦耜(sì):古代汉族民间耕地翻土的一种工具,类似于犁。⑧得剩六耜:发现多了六把。⑨他:指拓跋他。⑩不听越关葬于旧兆:不让大臣越关葬在祖坟。?蒸尝:指祭祀。?婴慕卒事:想回乡归葬双亲的事。?迁窆(biǎn):犹迁葬。窆,墓穴,坟茔。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十四乃归.归:返回,回去

B.孝心色养.养: 赡养;供养 C.从.者于路偶得一羊从:从前 D.初.为兖州司马初:起初;开始 2.下列句子中的虚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从者于.路偶得一羊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剑》)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琰访知盗杀,卒辞不食。 (2)年余耳顺,而孝思弥笃。 4.选文主要写了赵琰的哪些事迹?分别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 1.C 2.A 3.(1)赵琰查访(后)知道这是偷杀的羊,最终推辞不愿吃。 (2)随着年纪渐高,孝顺之情越来越深厚。 4.亲自为父母调弄饮食,时刻不忘为父母迁葬之事,体现了他的孝顺;责令婢女留下筛出的瘪谷,体现了他的节俭;命随从将偶然得到的羊归还原处,坚决不吃偷杀的羊煮的汤,将多出来的耜刀还给刀主,体现了他的正直、诚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石门阎正衡,字季蓉,少喜读书,所居僻陋,书不可得,从友人假得《文选》并注①,读之数月,皆能记。同里②某翁家有《史记》,请借不许,

2018年上海中考物理试卷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2分)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A.33℃B.35℃C.37℃D.39℃ 2.(2分)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核 3.(2分)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均不正确 4.(2分)光的三原色是() 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绿D.红白蓝 5.(2分)以下是连通器的是() A.液位计B.温度计C.订书机D.抽水机 6.(2分)以下正确的图是(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和NS极)() .D..BC.A 7.(2分)能使杠杆OA水平平衡的最小力的方向为() A.AB B.AC C.AD D.AE

8.(2分)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m、△m和甲乙的密度满乙甲足的关系是() A.ρ>ρ,△m>△m B.ρ<ρ,△m>△m乙乙甲甲甲乙甲乙页)19页(共1第 m,>ρ△m<△△C.ρ<ρ,m<△m D.ρ乙甲甲乙甲甲乙乙分)分,共22二、填空题(每空1 ,远距离输分)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伏,家庭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是9.(3 。方式(填高压或低压)送电一般是采用 方式改变内能的;运动员打乒乓球,球弹出,这主要是表明力分)搓手是通过10.(3。(填高或低)可以改变物体的;山顶的气压比山脚的气压)”;下降过”或“静止的(选填“运动11.(3分)电梯下降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 程中,其重力势能;其惯性(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变小)。12.(3分)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焦;若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调整为30伏,其电阻为欧。 33﹣浸没水中后浮力为牛,若物体重力为313.(分)物体体积为0.5×1010牛,则物米体受到的合力为牛,方向为。 14.(4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R,电键S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电流表和电压表的21示数分别为I,U,过一段时间后一个电表示数变大,一个电表示数变小。已知电路中仅有一00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R上,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表的示数及相应的故21障。、。 15.(3分)小明同学根据“小磁针在通电螺线管周围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从而猜想在地球周围也可能存在某种“重力场”。 ①小明猜想的依据是。 ②同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推测月球上的“重力场”比地球的要 (填“强”或“弱”)。 ③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小明推测重力场的最可能是下列那个图。第2页(共19页)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1.(16分)默写。 (1)清晨入古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青山横北郭,。李白《送友人》 (3)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 (4)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句子“,”为画面配字幕。 2.(12分)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橘逾淮为枳(节选)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两段选文都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橘逾淮为枳》选自《》,《公输》选自诸子百家中家的经典著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好句子。 齐人固善盗乎?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体现了楚王是个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人。 B.【乙】文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 C.晏子的辩驳义正辞严、墨子的说理诙谐幽默。 D.言辞交锋后,晏子使对方理屈,墨子令对方折服。 (4)选文通过对话,表现出晏子和墨子都具有和的特点。 3.(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刘弇遇东坡 刘伟明弇①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②姓氏。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③。”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④谈而去。 【注】①刘伟明弇(yǎn):弇是刘伟明的字。②爵里:爵,爵位;里,故乡。③不意乃见所畏: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④剧:痛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 ②自谓名.不下人 (2)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伟明)于是又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B.(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C.(伟明)于是又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D.(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3)文中两人互问爵里姓氏,刘弇“遽对曰:‘庐陵刘弇’”的目的是“”而东坡则回避答爵里只答“罪人东坡”,原因是,,最终东坡以“”的举动,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 二、现代文(38分) 4.(1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植物也“聊天” ①遇到家族亲属,会亲切地打个招呼,还会协调关系避免“窝里斗”;遇到竞争对手,就

广西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外文言文20篇

课外文言文20篇 成语故事(5篇)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③,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④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说苑·正谏》) 【注释】①舍人:官名。②少孺子:年轻人。③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贴在树上。④务欲:很想,极希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吴王欲伐.荆伐:_______ (2)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患:_______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3.文章对年轻人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涸辙之鲋

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②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士,激③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④!’” (选自《庄子·外物》) 【注释】①邑金:封建统治者在自己的封地里剥削得来的收入。邑:古代贵族受封的领地。②鲋鱼:鲫鱼。③激:引(水)。遏阻水势,使它急流。 ④枯鱼之肆:卖鱼干的铺子。肆:店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周顾.视车辙中顾:__________ (2)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曾:__________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3. 文中用鲋鱼的回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俗语概括)(2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②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③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 该试卷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其中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阅读48分,作文60分,三大板块的分值较上几次月考没有变化。本次试卷共计25道题,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情况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建立了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的方法与技巧,形成了概括与分析的能力。试卷书写工整、语言表达流畅优美,思想健康积极,一些学生的创造力很强。 此次月考平均分103.40,优秀率为36.12%,及格率为80%,与前几次月考相比,成绩还是比较平稳。 三、主要问题分析 在阅卷中,我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固,理解不到位。本卷的1---7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应该说比较容易,满分率比较高,但还有许多同学在诗文理解上失分。第6题“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

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一题,有同学竟答“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有同学答“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 2、错别字现象严重。比如第1题,有许多同学“君子好逑”的“逑”字写成了“求”;第7小题“但愿人长久”的“长”写成“常”的、“千里共婵娟”的“婵”写了“蝉”;在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就更多了。 3、审题不清、马虎答题。比如第8小题的对联:“今年端午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办征联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可有一些同学对的却是玉树地震、还有对的是世博和春节的;第10小题选择题号填空,正确答案是“(4)”可有的同学却写成了“(D)”从而白白失去分值。还有名著阅读题,要求是除《海的女儿》之外的安徒生的童话,可就有的学生偏答《海的女儿》、本题的另外一个要求是“结合具体故事内容写出你的阅读感受”,可有的考生只写内容或只谈感受,或多或少在此处失分……这些都不能不说学生的答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审题马虎、不深思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现象。 4、对文章的主旨理解不到位,缺少整体感知能力,大部分中等学生均会脱离全文主旨的“机械答题”。例如第22题:“本文标题是“鸟看地平线”,作者以这种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描写。文章结尾‘飞机即将落地,远方的地平线上,灯火如云霞浮动,仿佛正在酝酿着一轮即将升腾的旭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在这里失分,这题是让我们感受作者对上海世博召开的自豪与赞美,以及对中国崛起的期待与憧憬。而有的同学却脱离原文回答为: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2分)(2019?上海)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A.1.5伏B.24伏C.110伏D.220伏 2.(2分)(2019?上海)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3.(2分)(2019?上海)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A.牛顿B.欧姆C.安培D.奥斯特 4.(2分)(2019?上海)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A.原子B.质子C.中子D.电子 5.(2分)(2019?上海)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6.(2分)(2019?上海)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 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 7.(2分)(2019?上海)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则() 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

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 8.(2分)(2019?上海)如图1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S'),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如图2所示,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关于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甲<p乙,△p甲>△p乙B.p甲<p乙,△p甲<△p乙 C.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p乙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分) 9.(3分)(2019?上海)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0,且保持不变。电键S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一个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再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为0.若电阻R1、R2中仅有一个出现故障,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压表的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 10.(3分)(2019?上海)亚里士多德为了说明抽水机原理,提出自然界厌恶真空的理论。 他认为在自然界中,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会上升,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 (1)在下列几个现象中,能支持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A.回声的形成 B.彩虹 C.用吸管吸饮料 (2)在下列几个实验中,能推翻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A.托里拆利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