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俱乐部

合集下载

奥莱里欧·佩切伊

奥莱里欧·佩切伊
1967年,奥莱里欧·佩切伊和英国科学家亚历 山大·金(Alexander King)第一次会晤,交流了对 全球性问题的看法,并商议酝酿发起的一个民间研 究与智囊机构,一个无形学院,以研究如何着手从世 界体系的角度探讨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
1968年4月在阿涅尔利基金会的资助下,奥莱里 欧·佩切伊和亚历山大·金从欧洲10个国家中挑选 了30名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规划专家,在 罗马林奇科学院召开了首次会议。
会后,奥莱里欧·佩切伊组建了一个“持续委员 会”,并以“罗马俱乐部”命名。罗马俱乐部主要使命 是“通过确定、分析人类面临的关键问题,做全球性 变革的催化剂,并将这些问题传递给相关(重要)部 门的决策者与大众”。同时,罗马俱乐部致力于“从全 球整体思维出发,提高各国相互依存的意识,更深入 地了解当代各类问题的复杂性,采取跨学科和长远
罗马俱乐部为保持小规模的、松散的组织特点, 将个人成员限制在100人左右,其成员大多是世界各 国的知名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国际组织高级公 务员和政治家等。俱乐部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选举产 生执行委员会,以协调与监督俱乐部成员的活动。
编译/李鹏辉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WHO'S WHO 人物
奥莱里欧·佩切伊
Aurelio Pecce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奥莱里欧·佩切伊(Aurelio Peccei),经济学博 士,意大利著名工业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和全球问题 学者,1968年发起创建了著名“世界三大智库机构” 之一的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并担任首任主 席。
西方工业国家陶醉于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随 之而来的“高消费”的“黄金时代”,奥莱里欧·佩切 伊逐渐地意识到,不断增长、移植的工业发展模式即 将掌控世界,而这种模式带来太多的环境污染和损 失。

增长的极限和无极限的增长

增长的极限和无极限的增长
增长的极限
& 无极限的增长
增长的极限
罗马俱乐部的由来:
1968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位科 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等学者聚会罗 马,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 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
重要人物
发起者——意大利学者和工业家 Aurelio Peccei,苏格兰科学家Alexander King;
观点
人口增长的速度永远超过粮食同其它生产 增长的速度,由此推出,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 增长。
提出让渡利润论和第三者理论。即由于存 在着由地主、官僚和牧师等组成的“第三者”, 他们只买不卖,才支付了资本家的利润,才避 免了社会消费不足而导致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研究前提
(1)人的性本能几乎无法限制
(2)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 断言:人口的繁殖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是
相关章节
第四章 技术和增长的极限 世界模型中的技术 能源和资源 控制污染
增加粮食产量和控制生育 过分的方式
现实世界中的技术 技术的副作用
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极限的选择
相关章节
第五章 全球均衡状态 自觉抑制增长 均衡状态
均衡状态中的增长 均衡状态中的平等 从增长过渡到全球均衡
报告结论
要避免因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世 界崩溃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 的结论。
局限性
过于悲观的认为:产业革命以来,经 济增长模式给地球和人类自身带来了毁灭性 的灾难。
积极意义
其提出的“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 为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提供了土壤。
无极限的增长
资源是人创造的,资源不是决定一个城 市是否应当扩张、是否将会繁荣、民众是否幸 福的决定性因素。而人们能否及时而有效地开 发出新技术,以解决物理性资源可能出现的紧 缺,要看这个社会的制度安排,是否鼓励人们 的创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解读World3模型

解读World3模型

解读World3模型一、时代背景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一些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国家率先发展最新的科学技术,提高了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

于是从1950年到1973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在此期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盛况空前,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达5.5%左右。

经济的快速地发展,极大地鼓舞了人们改造世界的信心。

二、罗马俱乐部的诞生佩西认为,由于工业、科学和技术造成的物质革命,使当代人类获得了超过祖先的力量,出现了人类帝国的时代。

但是人类未认识到他们的历史使命出现了盲目发展,使世界出现了各种混乱(人口爆炸、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扩军备战、暴力与战争等),人类陷入了空前的困境,面临着自我毁灭的危险。

他认为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是进行人类革命,提高人类的素质,从而使人类在危机到来之前能够做点应当做的工作,而不是坐以待毙。

不久,他的一系列观点得到了时任经合组织科学主任的亚历山大·金的赞同。

两人于1968年召集全世界30多名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计划工作者在罗马的林赛学院举行了一次讨论会,并于会后成立了一个以地点命名的俱乐部,并推举佩西为主席,罗马俱乐部就此诞生。

三、World3模型的提出自1968年4月罗马俱乐部成立以来,其成员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去宣传其思想和主张,但是结果却令人失望。

在1970年的罗马俱乐部年会上,系统动力学的创建者、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瑞斯特教授提出“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设计出符合俱乐部要求的世界模型”。

而后,关于福瑞斯特设计出的世界模型,罗马俱乐部先后召开两次会议,并且在第二次讨论会上,决定请福瑞斯特的年轻助手梅多斯一个项目小组继续改进模型,并用它来预测未来经济走势。

最终,经过两年的努力,项目小组向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增长的极限》这份报告。

世界模型是以系统动力学为分析方法,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对人类未来影响巨大的五大因素:人口、工业产出、食物、污染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智囊团——罗马俱乐部

智囊团——罗马俱乐部

16
正是这样一个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非政府组织,却有意向中国“靠拢”。 罗马俱乐部秘书长乌维· 莫勒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批评者说 得对,罗马俱乐部有点偏向于以欧洲事务为中心,因此我们希望能把足迹踏 到亚洲来。目前,我们已经吸收了来自印度、孟加拉和日本的会员,但这是 远远不够的。我们希望能拥有来自中国的会员。”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在经济与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相互依赖 度正日益提高。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它在环境保护方面走出的任 何一小步,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意义重大。我们很高兴地发现,中国政府对 于环保问题日益重视,学术界与媒体对这一问题也在进行着大胆的讨论。这 为罗马俱乐部发展中国会员、甚至在中国开设分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罗马俱乐部副秘书长约格· 盖尔表示:“我们欢迎来自各行各业的中国有 识之士的加入:科学家、商人、记者、文化产业者,与我们来自世界各地的 会员一起,讨论环境保护的前景与人类社会的命运。当然,我们希望我们的 会员最好具备相关的科学、商业或者政治背景。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5
小结
罗马俱乐部是一个国际思想库。
作为全球最权威的智囊团,以灵活的结构来囊括世界优秀的精 英人才,超脱于任何国家、政党、体之外的组织形式,使罗马俱乐部 的决策分析有真正的公证与权威,罗马俱乐部对政治、经济、社会的 趋势预测一贯保有惊人的准确性,很多已变成了当今世界的政策准 则,挽救着危机边缘的人类社会。 它的经济战略决策,诊了无数濒于崩溃的政府机构和经济团 体。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14
罗马俱乐部的影响主要是 通过其发表的报告来实现
罗马俱乐部报告是其研究成果的重要总结,尽管俱乐部的组织原则上清 楚地写道,这些报告仅代表科学家本人而不是罗马俱乐部全体的意见,然 而人们仍然倾向于将报告看成罗马俱乐部全体成员的宣言。 报告的内容乍看起来确实有些危言耸听,最初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是许多预言(如增长的极限、苏联的崩溃、世界经济一体化、人类破坏 环境等于自掘坟墓、网络化生存等)的纷纷实现使得人们不敢再对此掉以 轻心

读《增长的极限》一书有感【精选资料】

读《增长的极限》一书有感【精选资料】

读《增长的极限》一书有感《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推出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该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先后被译成34种文字出版,总发行量600万册,并被列为联合国第31届大会的文件,世界各国有1千多所大学和学院将其作为教材,该书还获得联邦德国和平奖金,被誉为“70年代的爆炸性杰作”。

一、《增长的极限》的背景罗马俱乐部该书是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提出的第一份研究报告。

罗马俱乐部成立于1968年4月,来自10个国家的约 30人聚集在罗马猞猁学院,在企业家佩切依博士的资助下,讨论现在和未来人类的困境这个问题。

罗马俱乐部是关于未来学研究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也是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

其主要创始人是意大利的著名实业家、学者A.佩切伊和英国科学家A.金。

罗马俱乐部主要从事下列3种活动:①举办学术会议。

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并经常不定期地举办专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或与其他学术团体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②制订并实施“人类困境”研究计划,组织其成员进行系统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③出版研究报告和有关学术著作。

罗马俱乐部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基金会的赞助和研究课题的拨款。

出版的时间该书出版的时候,是20世纪70年代。

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遭到极大破坏,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西方各国才开始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战后重建时期,逐步进入了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所描述的丰裕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残酷地摧毁了人们在漫长的时间里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二战结束时,许多国家几乎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西方各国都把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

战后严重的物资匮乏和消费群体的增大以及迅速恢复起来的经济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现代设计成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经历了短暂的复苏期后,得到迅猛的发展。

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也带来了社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发达的工业国家普遍的走向中产阶级化的道路。

世界足球豪门球队队徽含义详解(2)

世界足球豪门球队队徽含义详解(2)

世界足球豪门‎球队队徽含义‎详解1、皇马的队徽1920年6‎月29日,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八世授予‎马德里俱乐部‎皇家头衔,表明这是一支‎代表王室荣誉‎的球队,从此,皇马队徽的上‎部出现了皇冠‎,这种情况在欧‎洲一般出现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摩纳哥队队徽‎中的王冠也是‎同样道理。

队徽下部是一‎个象征着足球‎的圆形,里面“M”、"F" 、"C"三个花体字母‎为马德里足球‎俱乐部的英文‎名称:Madrid‎Footba‎l l Club的缩‎写,三个字母被一‎条紫色缎带斜‎穿而过,紫色是首都马德里所在‎的卡斯蒂亚地‎区的代表颜色‎2、巴萨队徽俱乐部的会徽‎从最早的钻石‎型徽章到现在‎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但它的精髓始‎终被保持下来‎。

这包括加泰罗‎尼亚的红黄两‎色区旗,四个黄条与四‎个红条是加泰‎罗尼亚的民族‎旗帜,还有“F.C.B.”的字母。

队徽上有一个‎红十字,那是加泰罗尼‎亚守护神Sa‎n t Jordi(Santa Jordi是‎加泰罗尼亚语‎圣乔治的拼法‎,传说Sant‎Jordi帮‎人们搞定了恶‎龙,拯救了他们,使得他们都信‎基督了。

于是加泰罗尼‎亚国王就请S‎a nt Jordi前‎来帮忙作战)的十字架。

队徽上著名的‎红和蓝一说是‎创始人甘伯先‎生借用家乡巴‎塞尔队的颜色‎,一说是受到瑞‎士人用的红蓝‎双色铅笔的灵‎感。

那个球是向在‎1899年时‎协助球队建立‎的英格兰公校‎M ERCHA‎N T TAYLOR‎的橄榄球队致‎敬。

当年甘伯先生‎从瑞士抵达巴‎塞罗那之后,苦于无处踢球‎,就在报纸上登‎了一条招募志‎同道合者一起‎踢球的广告。

于是,巴塞罗那俱乐‎部便诞生了,也就产生了这‎个闻名于世的‎队徽3、AC米兰的队‎徽椭圆形的盾牌‎形状是欧洲俱‎乐部的传统方‎式,盾牌中间左边‎是米兰队服的‎红黑间条,象征俱乐部永‎远强大,队徽顶端是"ACM"三个英文字母‎,也就是AC米‎兰的英文缩写‎这些是对的,下方1899‎代表米兰的成‎立时间189‎9年12月1‎6日,盾牌中间右边‎白底红十字图‎案是米兰自治‎区的徽章,这必须追溯到‎公元十一世纪‎时代,米兰城中的贵‎族与平民之间‎曾有过流血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贵族持着红十‎字盾徽,而平民拿着白‎色的盾,至公元104‎5年战争结束‎,米兰呈现一片‎和平,这二个徽号就‎合而为一,成为米兰自治‎区的标志。

增长的极限

增长的极限

THANKS
该书是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它在西方世界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时明确的提出了全球性问题即人口问题工业化的资金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给人类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掀起了世界性的环境作品观点1增长的极限来自于地球的有限性2反馈环路使全球性环发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3全球均衡状态是解决全球性环发问题的最终出路1增长的极限来自于地球的有限性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增长是存在着极限的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有限性造成的
技术和增长的极限
在过去三百年间, 由于一系列惊人的技术进展, 人类 已经把人口和经济增长的极限推后了, 并且汇集了感人的 记录。许多人期望, 技术上的突破会继续无限地提高物质 的最高极限。这些人用毫不含糊的技术乐观主义来谈论 未来。每一项新技术都有副作用,技术上的解决办法可 以定义为“ 仅仅需要自然科学技巧方面的变革, 而很少 需要或者不需要人类价值或道德观念方面的变蔽的一种 解决办法。” 今天有许多问题并没有技术上的解决办法。 例如, 核军备竞赛, 种族间的紧张状态和失业。即使技术 进步把所有期望的事情都付诸实现, 这些很可能都是没 有技术上的解决办法的问题, 这几个问题的相互作用, 最 后会带来人口增长和资木增长的终结。
2、反馈环路使全球性环发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
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全球性环发问题之所以成为一 个整体,是由于全球系统的五个因子之间存在的反馈环 路决定的,这样就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反馈环路是一个 封闭的线路,它联结一个活动和这个活动对周围状况产 生的效果,而这些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影响下一步的 活动。在这种环路中,一个因素的增长,将通过刺激和 反馈连锁作用,使最初变化的因素增长的更快。
增长的极 限
指数增长 的本质
指数增长 的极限

布达佩斯俱乐部(原罗马俱乐部)中国分部介绍2008打印版

布达佩斯俱乐部(原罗马俱乐部)中国分部介绍2008打印版

禽流感、SARS、大旱、鼠疫、暖冬,海啸,还有今年春节南方的暴雪冰冻!候鸟禽流感全球大规模的爆发,正是全球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前兆!羊不会吃狼,但能把草吃完,然后集体自杀。

当其他物种只能以物种灭绝向人类抗议的时候,就是人类灭亡的时候了!——时间正在一点点逼近临界点——人类,你们还不警醒吗?——地球生命正在发怒中,宇宙生命正在发怒中,人类--地球生态系统的癌症,你们还不警醒吗?——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启发自己的心智,能够与宇宙自然沟通,能够从天气天启,比如今年的大暴雪冰冻等体验一下假如全球气候恶变的情况,让每个人都亲身体会到环保对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要性!这是老天爷慈悲啊,还在警示你们——人类,地球的肿瘤啊!——可惜这些天语又有多少人读得懂,又行得到?到时候天启惩罚的时候,还有机会再来反思吗?[推荐]特别重要人人必看:拉兹洛就《巨变》答闵家胤问在《巨变》这本新书中,他谈到,全球系统遵循复杂系统演化的非线性混沌动力学。

这类系统的演化有四个阶段,我们现在已经接近进入第三阶段的门槛,即接近系统发生突变的临界状态。

一旦越过这个临界状态,系统便不可挽回地跌入第三阶段混沌,随后第四阶段便接踵而来:要么引发大灾难、大破坏、大瓦解,要么引发大突破、大转变、大跃迁并进化到一种新的更高的文明。

接着,他令人惊奇地将上述观点精确化了:1860—1960年是第一阶段奠基时期,1960—2000年是第二阶段全球化时期,2001—2010年是第三阶段决定性的关键期,2010年以后将跌入第四阶段“末日境况”,全球社会发生“巨变”,要么是“大瓦解”,要么是“大跃迁”。

/bbs/dispbbs.asp?boardID=2&ID=46&page=1/bbs/“你可以改变世界!You can change the World!”—布达佩斯俱乐部(原罗马俱乐部)中国分部介绍I. 布达佩斯俱乐部的历史:布达佩斯俱乐部的前身罗马俱乐部是全世界第一个提出全球问题的智囊团,由全球100位在各领域有影响的精英人物组成,研究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学术机构,不定期的提出研究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俱乐部
罗马俱乐部1968年4月成立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并由此得名。

罗马俱乐部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性的、非意识形态的、结构松散的学术研究团体和社会团体。

它首创对当代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问题”的研究,在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方面,有着不可抹杀的历史功绩。

罗马俱乐部在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工业革命的生态负效应及其严重后果做出了激烈反应。

它也是为解救人类的生态困境而成立的第一个社会团体。

它认为,新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全球时代,人类的失控引起的严重后果相互纠缠,在规模上具有全球性,在性质上涉及全人类的利益。

所以被称作“全球性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人口问题,工业化的资金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平衡问题)。

罗马俱乐部提出,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行动。

罗马俱乐部追求的目标是:促进和传播对人类困境有较为可靠和有深度的理解,在一切可用知识的基础上,鼓励那些能纠正现在状况的新态度、政策和制度。

也就是在认识和实践上改变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和行动方向。

罗马俱乐部聚集了一批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等。

他们围绕罗马俱乐部的宗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提交了一系列专题报告:
1969年,贝切伊发表《深渊在前》。

1974年,贝切伊发表《前途如何》。

1977年,贝切伊发表《人的素质》。

1981年,贝切伊发表《未来的一百页》。

1972年,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

1974年,梅萨罗维奇《人类处在转折点上》。

1976年,廷伯根等,《重建国际秩序》。

1982年,弗里德里希与沙夫《微电子学与社会》等等。

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这份最著名的报告中,清醒地提出了“全球性问题”,即前面所列的5个问题。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米都斯等人在报告中的主
要结论是:西方发达国家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繁荣期,这是“一个充满巨大幻想的时期”。

如果当前的这种增长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在今后几代,我们这个实际上很小的星球将要达到人类扩展的极限,从而使这个体系陷入无法控制的崩溃和瓦解的境地。

如果能限制和控制增长,改变增长目标,还来得及避免最终的灾难。

但是,如果时间过得越长,这种改变就越痛苦,成功的机会就越少。

该报告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而使罗马俱乐部一举成名。

对于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面临空前困境的天才预言,在当时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的西方世界,人们根本听不进去。

同年,荷兰出版了《反罗马俱乐部》一书;1973年,塞塞克斯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出版了《毁灭的模型——对增长极限论的批评》;1973年,柯尔主编了《崩溃的模型》一书。

反罗马俱乐部的势力迅速形成,人们思想一片混乱。

但是,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爆发。

同时,许多国家谷物歉收,导致物价上涨,饥荒发生,经济陷入严重混乱。

“黄金时代”的经济奇迹结束了。

西方流行的高速增长论的乐观调子难以为继,世界发展态势被罗马俱乐部不幸言中。

罗马俱乐部的危机警报终于得到了广泛认同。

报纸、传媒、会议室、研讨班、乃至跨国公司、全世界的人都在讨论增长的极限问题。

《增长的极限》一书,在发表后的短短几年内,被译成30多种文字,再版十几次,发行几百万册。

罗马俱乐部另一个影响很大的报告是美国学者梅萨罗维奇和德国学者佩斯特尔等人合作完成的《人类处于转折点》一书。

该书指出,人类目前突然面临的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原料危机等等是一场全球性危机。

与过去的自然灾害不同的地方在于,现在的危机是人为的。

人类首先要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念,不要认为自然的供给系统在所有方面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应当避免过去那种在全球发展方面追求所谓的进步而越来越快地走上了不加区别的发展过程。

报告还指出了危机的全球性、并存性和迅捷性这三种性质。

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人类必须从全球的观点和长远的观点从事世界范围的合作,否则,不能根本矫正世界现状和人类前景。

由于拖延不及早做出决策所带来的后果,不仅对经济、政治方面,而且对人类本身的伤害方面都将极其可怕。

该书指出人类要走有机增长之路,避免细
胞分裂式的无差异增长,指数增长、走上全球性世界发展的新道路。

为此要进行社会变革和个人价值观变革。

发展一种新的全球伦理学,包括:发展一种世界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发展一种使用物质资源的伦理学,使人们不以浪费和丢弃为荣。

发展对待自然的新态度,其基础是与自然协调而不是征服自然。

人类为生存下去,养成一种与后代休戚与共的习惯,并准备以牺牲自己的当前利益去换取后代的利益。

这一“有机增长”的观点比米都斯等人提出的“零增长论”更容易被人接受,从而为罗马俱乐部争取了更大的支持。

与此同时,罗马俱乐部还通过与各国政府首脑和高级政治家会晤、举行各种类型的会议等方式,广泛宣传他们的观点。

推行他们的主张,其中有影响的有:
1976年4月,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人类新的地平线”会议。

1980年5月,与联合国培训和研究中心等机构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的探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国际会议。

1982年10月,在东京召开的“通向21世纪——全球问题及人类的选择”会。

1983年9月,在布达佩斯召开的世界粮食问题讨论会。

等等。

罗马俱乐部的这些活动,很快使生态意识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毋庸讳言,罗马俱乐部早期对未来预测有悲观主义倾向。

然而,罗马俱乐部的活动,在提高人类的生态意识,唤醒当代人类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新的责任感,敦促人类共同行动等方面,影响深远,功不可没。

不仅如此,它还直接触发了西方世界7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的社会运动——生态保护运动(环境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