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夏商西周的兴亡》说课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系统了解我国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朝代更替史实,了解每个朝代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以及灭亡原因等基本信息;了解西周初年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理解夏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历史的进步,掌握判断历史进步与否的基本标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代的朝代更替,使学生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的发展、朝代的兴亡,培养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通过对分封制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奴隶社会这一重要政治制度的作用及局限,使学生初步掌握客观评价历史事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三代灭亡经验的总结,使学生理解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评价难点:西周分封制实行的原因、分封制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读图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导课: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大家看看这个单元的大标题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在上个单元中我们讲到,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私有财产的出现以及阶级分化,最终使原始社会走向瓦解,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我国结束了原始社会时期的军事民主时代,进入到了国家产生的时代。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文明,我国的奴隶社会始于公元前2070 年夏朝建立,经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结束于公元前221 年,秦朝的建立。
大家可以算算我国的奴隶社会共经历了多长时间?(师:边讲边画图——年代轴线)生:1849 年。
师:对,我国的奴隶社会经历的时间长、并且无论是在生产力发展还是生产关系上的变革,都较之前的原始社会有质的飞跃。
例如夏商西周时期辉煌的青铜文明、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普及等等,都为我们后人创造和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课件1: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重要事件 夏朝建立 汤灭夏,商朝建立 盘庚迁殷 牧野之战,西周建立 西周灭亡
重要人物 禹
商王汤 商王盘庚
周武王 周幽王
朝代 都城
夏阳城商殷周 镐京开始 时间
公元前 2070年
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结束 时间
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1年
开国 君主 禹
汤
武王
末代 君主 桀
历史教训: “得古人今心兴者亡得多天少下事,,失成人由心勤者俭失败天由下奢!。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在“家天下” 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四、西周分封制
目的: 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对象: 亲属、功臣、先代贵族
一、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诸侯等,封他们 内容: 为诸侯。
夏桀
夏
(残暴荒淫无
朝
度百姓怨恨到
了极点)
夏被推翻!!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
约公元前1600年进攻夏朝
商朝 建立
商部落
汤 (日益强大)
自主探究:
汤是如何统治的? 商朝为何屡屡迁都?后来迁到了哪里?有何影响? 商代最后一个王是谁?你认为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纣
幽王
家天下
3、夏朝国家机构的建立:
城堡、宫殿、军队等。 4、末代暴君: 桀
建立者: 禹 都城: 阳城 统治中心: 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 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看法。
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 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 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 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 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教学目标1、了解夏朝建立和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史实。
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史实。
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
2、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年代尺、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史实,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史实。
难点:西周分封制的内容。
三、教法设计: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禅让”制,从首领更替的形式切入新课。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翻书引导生浏览全文,讨论以下问题: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引导生分析禹身份的转变)夏朝建立的标志:(让生讨论什么是“国家”)夏朝的历史地位设问:尧舜禹时代,实行禅让制,现在禹成了国王,他的王位由谁来继承?还是通过民主选举吗?那现在又实行什么制度呢?你能说说与禅让制的区别吗?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它统治了400多年,由于最后一个王非常残暴导致了灭亡。
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并根据小字内容你能说出他的暴行吗?设问:这样的暴君,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二、商汤灭夏生爱憎分明地回答:“推翻他。
”生踊跃讲述,积极争取机会。
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让学生根据朝代建立要素归纳: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商朝的重大事件——盘庚迁殷。
在地图册上找出迁都的时间、地方,并说说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河南安阳)写写、记记,。
请说出商朝的暴君,你能说说关于他的故事吗?向学生介绍神话传说《封神榜》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三、武王伐纣生按老师要求积极开动脑筋,以小组为单位,以多种方式呈现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四、西周的分封制1、西周的分封制让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用什么办法控制?(方法)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讨论:分封制实行的利与弊。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第一章:夏朝的兴起与衰落1.1 教学目标: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夏禹的主要事迹。
掌握夏朝的兴衰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1.2 教学内容:夏朝的建立背景:炎黄战蚩尤,华夏族的形成。
夏禹的主要事迹:治水英雄,三过家门而不入。
夏朝的兴衰过程:夏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的衰落与商汤的崛起。
1.3 教学活动:讲述夏朝的建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华夏族的形成。
通过故事形式介绍夏禹的主要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分析夏朝的兴衰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世袭制对夏朝的影响。
第二章:商朝的兴起与衰落2.1 教学目标:了解商朝的建立背景和商汤的主要事迹。
掌握商朝的兴衰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商朝的建立背景:夏朝的衰落,商汤的崛起。
商汤的主要事迹: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商朝的兴衰过程:商纣王的暴政,周武王的崛起。
2.3 教学活动:讲述商朝的建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夏朝的衰落。
通过故事形式介绍商汤的主要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分析商朝的兴衰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暴政对国家的影响。
第三章:西周的兴起与衰落3.1 教学目标:了解西周的建立背景和周武王的主要事迹。
掌握西周的兴衰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3.2 教学内容:西周的建立背景:商朝的衰落,周武王的崛起。
周武王的主要事迹:牧野之战,灭商建周。
西周的兴衰过程:周公辅成王,西周的繁荣与衰落。
3.3 教学活动:讲述西周的建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商朝的衰落。
通过故事形式介绍周武王的主要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分析西周的兴衰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第四章: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与文化4.1 教学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及其演变。
掌握夏商西周的文化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
夏商西周的文化特点:青铜文化、甲骨文、诗经等。
4.3 教学活动:讲述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治理的演变。
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的文化特点。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第一章:夏朝的兴起与衰落1.1 教学目标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和夏禹的主要贡献。
掌握夏朝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
理解夏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夏朝的建立:夏禹治水的故事,夏朝的都城和制度。
夏朝的兴盛:夏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夏朝的衰落:夏朝的内部矛盾和外部侵扰。
夏朝的结束:夏朝的灭亡和商朝的崛起。
1.3 教学活动讲述夏禹治水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夏朝的建立背景。
分组讨论夏朝的兴盛和衰落原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观看夏朝相关的纪录片或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夏朝的历史。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夏朝的兴衰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第二章:商朝的崛起与更替2.1 教学目标了解商朝的建立背景和商汤的主要贡献。
掌握商朝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
理解商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商朝的建立:商汤起兵推翻夏朝,建立商朝的过程。
商朝的兴盛: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商朝的更替:商朝的末代君王纣王的暴政和西周的崛起。
2.3 教学活动讲述商汤起兵推翻夏朝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商朝的建立背景。
分析商朝的兴盛和更替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商朝的历史教训。
观看商朝相关的纪录片或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商朝的历史。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商朝的兴衰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第三章:西周的建立与繁荣3.1 教学目标了解西周的建立背景和周武王的主要贡献。
掌握西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理解西周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西周的建立: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的过程。
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分封制度和礼乐制度。
西周的文化特点:诗经、周易和青铜器文化。
3.3 教学活动讲述周武王灭商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西周的建立背景。
分组讨论西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观看西周相关的纪录片或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西周的历史。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西周的建立与繁荣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灭亡的过程。
(2)掌握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
(3)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
(2)运用比较法,分析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灭亡的过程。
(2)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1)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
(2)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亡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对夏商西周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灭亡的过程。
(2)学生总结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亡顺序及其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特点。
5. 课后作业:(1)绘制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亡时间轴。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知识掌握程度等。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知识掌握、问题解决能力等。
六、教学内容6.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
夏朝的灭亡:夏朝末代王夏桀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最终被商汤所灭。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通过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三、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难点:分封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上节课讲到的几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最后一位是禹。
大禹除了治水有功外,他还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国王,建立了夏王朝。
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夏朝,以及夏之后的商、周,看看他们的兴衰更替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
所以一个朝代我们必须了解它的方面主要有:起止时间;都城;君主:开国、末代。
二、夏朝的兴衰凭什么说夏朝就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呢?明确:监狱、刑罚、军队、官吏,是组成国家的基本成分。
“世道变了”变成什么样子?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从禹到他的儿子启,子子孙孙继承王位,经历了四百多年。
传说有一次,有人向禹进贡了一坛美酒,禹喝得酩酊大醉,醒来后对人说:“酒太好了,正是因为如此,后世一定会有人为他家破人亡的。
”禹的智慧洞察入微,在后世的朝代中,许多君王包括他亲手建立的夏王朝都因为酒而灭亡。
夏朝的最后一位国王桀正是如此。
夏桀不得人心,自比太阳,引起了百姓的愤怒。
三、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部落的汤逐渐强大,并于公元前1600年灭掉夏朝,建立了商朝。
汤是位有名的明君,他重用有才能的家奴伊尹,关心百姓,勤于政事,使得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
)商朝建立后,把都城建在亳,在今天的河南郑州。
但是在商建立的初期,政局比较不稳,经常会有贵族造反。
商处于黄河流域,黄河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水,大禹治水花了13年,但是黄河经常改道泛滥,严重威胁都城的安全,有时甚至会淹掉都城。
因此,商的第二十个王盘庚便把都城迁到殷。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说课稿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分析本课教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课,主要包括夏朝的兴衰、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西周分封制三个子目的内容。
主要讲述了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替,以及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进行分封的概况。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本课是本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的开篇章,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新大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的阅读和分组讨论,准确认识了夏商西周的更替,并从中感悟朝代更替的根本原因。
(2)通过阅读全面了解分封制:通过读图,对分封制有更准确和形象的认识,同时能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2 、过程和方法:本课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为线索,展开本课教学活动。
接着让学生在阅读、判断、谈论、交流中学习本课内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是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的兴亡充分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同影响,作为后来者应吸取经验及教训,从中国历史中汲取营养,真正达到“读史明智”的目的。
通过学习早期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从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以及西周的分封制,来了解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社会制度的变革也促使国家制度逐步完善。
三、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内容作为本课的重难点:重点:(1)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史实;(2)分封制;因为夏朝的建立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而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难点:分封制;因为分封制内容较抽象,难于理解,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还很缺乏。
四、说学情:本课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处于该阶段的学生刚升上初中,对周围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活跃,对于直观的事物易于接受,但历史知识的积累比较缺乏,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力求做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历史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
公元前1600年进 攻夏朝
商部落
汤 (日益强大)
1、商汤灭夏
建立者: 汤
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2、盘庚迁殷
昏庸残暴的统 治预示着怎样 的结局?
商 纣 王
苏 妲 己
西 周 的 建 立
周初形势图
建立者: 周武王 都城: 镐京
时间: 公元前1046年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 会取得胜利?
建立者: 禹
都城: 阳城
Hale Waihona Puke 统治中心: 今河南西部和 山西南部
世 袭 制 代 替 禅 让 制
尧
舜
禹 启
禅让制
公 天 下 家 天 下
世袭制
动脑筋:
夏朝的建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 倒退呢?
夏桀的残暴统治表 现有哪些?
桀把人当坐骑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夏 朝
夏桀
(残暴荒淫无 度百姓怨恨到 了极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 说课环节 —— 说课环节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一)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国家的产 生和社会的变革”的开篇,主要讲述了 夏商西周的兴衰更替,以及西周的分封 制,在中国古代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 用。
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重 点
难 点
1、夏朝的建立; 2、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分封制
二、说教法学法
心理认知特 征:对周围 事物充满好 奇心,求知 欲强,思维 活跃。 已有知识水 平:历史知 识较缺乏, 对社会发展 规律和历史 理论性知识 的理解有一 定的困难。
(一)学情分析
( 二 ) 教 法 与 学 法
夏、商、西周大事年表
重要年代 约公元前 2070年
约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开国君主
建立朝代 都城
末代君主
四、说板书设计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1、夏朝的建立 2、夏桀的暴政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商朝的建立 2、盘庚迁殷 3、文王任贤到武王伐纣 三、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的目的、对象、内容、作用 2、国人暴动及西周的灭亡
其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
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人心 其能够重用人才,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 机一举取胜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滨,莫非王臣。
——《诗经》
(播放一段时长55秒的“西周的分 封制”视频)
西 周 等 级 示 意 图
天子
统 治 阶 级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被 统 治 阶 级
国人暴动
周 厉 王
(三)巩固拓展
1、我国奴隶制文明时代开始于 A.夏朝 C.西周 B.商朝 D.春秋
2、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 ) 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3、下列君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盘庚 ②周武王 ③启 ④周厉王 A、③①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②④① D、①②③④
(二)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进步性,体会奴隶主 1、掌握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 根据其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征等, 统治阶级的残暴性; 采取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件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习方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 通过学习夏朝的建立,使学生初步认识国家的概念; ”的道理。 3、理解分封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的奴隶制经
教法
学法
1、启发式教学 法 2、谈话法 3、多媒体辅助 教学法
1、阅读教材法 2、讨论法 3、自主探究法 4、比较法 5、角色扮演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二)讲授新课(33分钟) (三)巩固拓展(5分钟)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夏朝的兴衰
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