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6:铁道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案例6:铁道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案例6:铁道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案例6:铁道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铁道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Railway Financial Account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RFAMIS)是运用系统的方法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和工具的,能为全国铁道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或者说,它是一个由人、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实测财会管理的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利用信息控制有关经营管理过程,为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服务的系统。

总之,管理信息系统是融合人的现代思维与管理能力和计算机强大的处理、存储能力为一体的协调高效的人—机系统,其处理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财务会计管理的全过程,通过集中统一规划设计的数据库的运用,使得系统中的数据实现了一致性和共享性的铁道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一、总体规划

1.系统目标

本系统设计以适应深化铁道财会改革,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总体要求,满足铁路企业走向市场过程中细化成本计算、严格会计核算要求,优化系统资源配置,强化系统软件集成,扩充系统功能,推进系统间资源共享,优化系统开发、运用人才队伍,完成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向管理信息系统过渡,为铁路实现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提高铁道财务会计系统的信息化水平,促进铁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指导思想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应用。

根据国家有关会计法律、规章、制度,财政部制定的有关财会规章制度以及铁道部制定的《铁道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九五”规划》指出的各项要求,结合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目前的现状和设计、开发的指导思想,围绕“数出一门、资源共享”的方针,通过本系统的开发设计要求达到以下目标:在系统开发设计中充分运用软件工程思想,科学合理地设计系统总体方案;通过研究开发,促进铁道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健全铁道财会工作计算机管理制度;设计统一规范的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网络系统平台,统一开发工具和设备选型;制定一套系统开发的文档规范作为各分系统书写文档的标准;设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总体网络结构;完成系统所需编码分析设计;建立铁道财务会计信息库,为各应用系统的开发完善提供支持,为铁道财务会计数据的有效利用开辟渠道,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完成会计核算管理分系统、收入管理分系统、点到点成本计算分系统、成本管理分系统、资金管理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分系统、铁道财会办公自动化分系统、经济活动与决策支持分系统等八个分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完成系统接口和安全标准设计。

2.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的重要环节,是明确“系统干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的阶段。需求分析的结果是系统开发全过程的基础,是系统设计阶段回答“系统怎么干”的基础。

本系统需求分析主要包括铁道财务的业务需求分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系统性能需求分析和系统运行需求分析。

(1) 业务需求分析

系统应满足铁道各级财会部门的财务会计业务的需要。这些部门的财会工作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管理、成本计算管理、收入管理、资金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分析决策等。其中,会计核算管理业务包括单项会计核算管理(工资、燃料、材料、固定资产)、帐务处理、报表处理及会计监察等;点到点成本计算业务包括成本数据的采集、分摊、计算、分析等;收入业务包括客货票据审核管理、运输收入进款管理、运输收入统计分析预测及监督检查、运输收入会计核算、运输收入清算、销售收入管理等;成本管理业务包括运营、基建、施工、工业、供销等综合成本的计算管理;资金管理业务包括各类资金的筹集、运用、调度等;国有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保值增值考核、统计分析等;领导决策及日常管理业务要求提供办公自动化、经济活动分析与决策支持等功能。

(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总体上要求系统具有运行稳定、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特点,并且为实现业务要求的各项功能,从软件系统的角度出发,系统必需具备如下功能:

<1>数据输入与数据交换功能

包括手工录入、原系统数据转换为新系统数据两种方式。手工录入数据主要是指在基层单位、分局、路局、铁道部财务部门录入的各自的信息;原系统数据转换是指对原应用系统所产生的财会数据转换到新系统中使用可能涉及的录入或转换。

数据交换功能包括通过介质和网络系统交换数据两种形式等。没有条件联网的基层单位可以通过介质与分局交换基础数据;系统与其它外界系统之间有的也需通过介质的方式交换数据,如法规文档通过光盘交换数据。有条件的基层单位与分局、分局与路局、路局与铁道部之间,以及在分局内部、路局内部可通过网络交换日常财会数据。

<2>数据存储功能

各应用分系统以二维表的格式存储财务会计数据及其它数据,信息库将财务会计报表转化为数据元素格式存储。系统数据的存储采用分级存储的方式。各应用系统都具有自己的本地数据库存储自己所需的财会数据。财会信息库存储的信息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数据库。按照铁路分局、铁路局和铁道部三级建库的原则,在铁路分局财会核算信息库存储基层站段的基础财会核算信息,路局和铁道部分别存储自己的和下级上报的汇总信息,此种存储方式有一定的冗余,但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网络传输系统负荷压力大和传输速度慢的矛盾,财会核算信息库数据传送的形式是由下而上,即站段à分局à路局à铁道部。成本计算所需信息从铁道部和铁路局两级信息库获取,即路局à铁道部à成本计算中心,而成本计算结果的回送与成本计算所需信息的传送正好相反。财务会计文档信息库在各级管理部门,其存储的位置与财会核算信息库相同,但数据传输的方向是自顶而下,即铁道部à路局à分局。

<3>输出功能

各功能分系统和子系统及信息库都具有报表输出功能和较灵活的报表输出方式。会计核算管理信息分系统中的报表处理子系统具有通过改变参数来自定义报表格式的功能,因此在此子系统功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可考虑整个系统的报表输出都采用该报表处理子系统完成。系统还具有屏幕输出功能,在需要的情况下可打印输出屏幕预览结果。

<4>查询功能

用户可以进行单项查询、组合查询和模糊查询。并且可以将查询结果打印输出或以文件方式存储起来。系统同时也可以实现本地查询和远程查询。

<5>统计分析功能

各应用系统和信息库具有运用统计理论和概率理论对大量数据进行财务统计分析的功能。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绝对额分析、百分比分析、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等方法。主要对资产流动状况、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等进行分析;对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率等进行分析;对分局、路局利润进行计算分析;对铁路经营活动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对不同时期、不同单位之间的结构百分比、定基百分比等进行分析。对单位综合财务评价,可采用杜邦财务分析方法。

<6>预测决策功能

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和历史数据,应用数学模型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并建立决策支持系统(DSS)或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7>办公自动化功能

此功能最终目标是实现管理部门日常办公的无纸化作业。近期实现财务会计文档信息的上传和下达,实现电子邮件传输。

<8>数据恢复备份功能

财会数据不但要求系统能进行日常数据备份工作,而且要求软件系统能完成数据库数据的有条件的备份和截取。在数据遭到意外丢失或损坏时能迅速有效地恢复数据。

<9>系统维护功能

系统维护包括系统参数设置维护功能和数据字典维护功能。系统采用了参数设计的思想,以达到程序的通用性要求,故需专门规定参数维护功能。系统数据字典维护除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字典维护外,还需在全路统一进行编码字典的修改、维护与发布工作。各应用分系统和财会信息库分系统都有各自分系统层和子系统层的系统维护功能。

<10>财会信息库功能

财会信息库能将多种财会数据(财会核算信息、财会人员信息、财会文档信息、分线核算信息、成本计算结果信息)转入信息库,以编码加数据的形式将信息转化并存储起来;财会信息库数据存储格式相对固定,可适应财会信息及财会制度的变化;能对财会信息进行灵活的查询、分析;能按照上级要求上报财会数据。

(3)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求准确、及时、真实。它是宏观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响应时间提出了更高要求。

<1>安全性要求

系统安全性要求体现在应用软件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性、信息安全性及系统平台的安全性等方面。软件设计应做到应用软件与数据的分离,实现数据共享,防止数据丢失或破坏;数据库安全性除自身提供的以外,各应用系统还可通过分配权限、设置权限级别来区别对待不同操作者对数据库的操作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系统平台的安全性体现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网络体系的安全性等方面。

<2>可靠性要求

系统可靠性要求体现在硬件系统可靠性、软件系统可靠性、信息采集可靠性、通信系统可靠性等方面。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无论小型机处理系统、微机系统都可采用双机备份、一用一备的方式。

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阶段就将未来程序设计中可能产生的错误减少和控制在较低程度,防止错误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度而扩散和放大。程序设计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突发事件等的影响。

信息采集过程中考虑信息的校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规范系统间数据接口。

为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在使用铁路系统X.25基干网的同时,可考虑使用公用数据网、Internet 网或其它网络系统。分局以上单位通过TMIS通信网络与上级单位实现互连,RFAMIS应利用这一条件,通过和机关局域网连接或直接与TMIS通信服务器、路由器连接,以实现财务系统上下级的联网。各独立站、段已全部通过TMIS系统和上级单位相连,车务段、机务段、电务段也要求今年年底全部连通TMIS,客运段部分能够通过客票系统与上级相连。对于这些基层站段,其RFAMIS应采用和TMIS通信服务器、路由器相连的办法实现与上级单位的联网;若该单位是通过小型机系统连接TMIS端口,则RFAMIS可与该小型机局域网连接。而工务段、房建段、水电段等以及其它基层单位未配备与上级的TMIS通信端口,目前可通过MODEM和上级单位实行点对点通信。为保证上下级网络通信的正常进行,除通过铁路通信网络外,还可将国家电信部门开通的Internet网络作为辅助数据通道。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上报的各种数据传送到对方的帐号上。

<3>响应时间要求

系统响应时间要求主要考虑信息传送的实时性、信息处理的实时性、响应时间等因素。

响应时间取决于应用程序设计和网络通信能力。在程序设计和网络规划时充分考虑数据交换网的特点和限制。在现有通信能力紧张的情况下,区分信息处理的轻重缓急,实行优先级控制,保证重要数据、重要请求、重要处理的通信。远程访问(铁道部访问路局、分局,路局访问分局、站段,分局访问站段,以及下级访问上级等)的平均响应时间不宜过长。因此,在设计信息库时应充分考虑系统响应时间与数据存储效率、数据库物理位置设置等之间的平衡。

对于单项核算系统,每张料单等的处理响应速度应在5秒内;对于帐务系统,每张凭证的处理速度应在1~2秒内;对于报表处理系统,每张报表的数据生成、显示等的响应速度应在5秒内。对于信息库分系统,常用重要信息综合查询响应速度应在5秒内;其它非常用信息的综合查询以及统计分析的响应速度应在30秒内。由于系统软件本身的开销较大,用PB编制的应用软件也需一定的开销,因此RFAMIS服务器内存应在64MB以上,若采用CISC型CPU则应在PⅡ 233MHZ以上;新购置的工作站内存应在16MB以上,CPU在200MHZ Pentium MMX以上(目前市场最低配置);对于原有微机,只有100MHZ、486以上微机方可作为RFAMIS客户机,且内存需扩至16MB。

(4)系统运行需求

<1>系统平台

RFAMIS是一个在全路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对系统平台有较高要求。根据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响应时间、运行效率,财会系统计算机操作人员习惯、水平,铁路系统现有计算机资源和网络状况,现有应用软件状况等因素,来选择平台。系统平台选择见后面有关系统软硬件平台的内容。

<2>设备配置技术指标

系统设备的配置要求做到既满足系统运行需要又节约投资、既具有先进性又强调实用性、既看到计算机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又照顾到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既满足工程近期的需要又满足或不排斥后期工程建设。设备的选型配置见后面有关软硬件平台的内容。

二、系统分析与设计

1.系统总体逻辑结构

系统可分为基础应用层、综合应用层和宏观决策层,其逻辑结构如图6-1所示。

图6-1 系统总体逻辑结构

第一层是基础应用层,由各财务会计业务管理信息分系统组成,主要负责进行日常的财会业务处理。这一层包含六个业务分系统,依次是会计核算管理分系统、收入管理分系统、成本管理分系统、资金管理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分系统。这一层的各个分系统数据库存放各自的业务数据,实现各自的业务处理,并能够实现各系统当年、跨年度统计分析,各分系统之间存在少量的信息交换。系统所覆盖的各级铁路财务单位都使用基础应用层的部分或全部应用软件,应用范围最广,应用量最大,同时该层也是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主要数据来源,是整个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第二层是综合应用层,由铁道财务会计信息库分系统和点到点成本计算分系统组成,主要进行财会信息、人员及法规信息的综合查询和统计分析,以及进行全路点到点运输成本计算。综合应用层的主要数据来源是基础应用层,此外还有部分数据来自其它铁路计算机应用系统和路外计算机应用系统。信息库系统采用数据仓库和数据库两种存储结构存储数据,提供综合信息查询,提供综合信息统计分析;点到点成本计算分系统从信息库获得各级单位报来的原始数据,运用各种模型计算区间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第三层是宏观决策层,由经济活动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组成,主要进行全路或企业范围内的宏观和微观、横向和纵向财务状况分析、预测,并能提供可供决策选择的若干智能化的企业经营方案。宏观决策层的原始数据来源于铁道财务会计信息库,因此应与第二层建立在相同的管理层次上。该层拥有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运用各种预测模型和方法对宏观决策层软件主要供铁道部财务司、各企业领导、高层财务管理人员使用,是RFAMIS的最终建设目标,也是RFAMIS建设水平的最终体现。宏观决策层中的预测和

决策支持功能需要准确的历史数据,因此只有在第一层、第二层建设完成并累积若干年准确的原始数据后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和效益。

以上三层形成了RFAMIS的整体结构。三层分工明确,层次之间数据接口结构化好,各层内部功能的改变不会对其它层次产生影响,符合复杂系统层次划分的原则。三层作为一个整体互相协作,将为提高铁路财会管理水平、增进企业经济效益发挥巨大的作用。

2.系统数据流程及接口设计

(1)系统内部信息流程

系统内部信息流程是指在同一单位的应用系统中,各分系统之间的信息流程。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各分系统之间的接口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系统能否真正做到信息共享,能否真正将各分系统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接口的设计首先必须明确信息的交换关系,系统内部信息流程图是描述各分系统之间接口的有效工具。内部信息流程如图6-2所示。为了和各分系统的信息流加以区别,本章中的各信息流编号一律以Fm开头。

图6-2 系统内部信息流程

对图6-2中各信息流的组成内容、发生频度描述如表6-1所示:

从图6-2可知,财务会计信息库是RFAMIS的核心。除经济活动分析决策支持分系统外,所有其它分系统都将处理结果数据保存在信息库中。此外信息库通过信息流Fm.1.4、Fm.1.13、Fm.1.15分别向点到点成本计算分系统、经济活动分析决策支持分系统、办公自动化分系统提供所需数据。

(2)系统各管理层之间的纵向信息流程

系统覆盖铁路财务管理的各管理层,同一管理层的管理机构之间一般无数据交换,但上下级管理层之间存在大量的纵向信息交换。系统依托铁路干线通信网、点对点电话线传输、各级管理机关局域网等网络通信方式,实现纵向信息的自动交换。运营系统各管理层之间的纵向信息流程如图6-3所示。图中各信息流的组成内容、发生频度描述如表6-2所示:

图6-3 系统运营管理层间纵向信息流程图

从图6-3可知,运营系统纵向信息流程主要有三种类型:通过各分系统传递财务决算报表、运输收入报表、国有资产统计报表以及站段点到点成本信息;通过信息库分系统传递点到点成本信息和计算结果;通过办公自动化分系统传递文件法规。三种类型的信息流程都是通过相同的远程网络通信系统实现的。

(3)系统与外部系统的信息流程

本系统作为整个铁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不可避免地要与铁路其它计算机系统和路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以达到全路范围内的数据共享。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信息流程如图6-4所示。图中各信息流的组成内容、发生频度描述如表6-3所示:

图6-4 系统与外部系统信息交换流程图

从图6-4可知,系统所需的外部信息主要包括:客货票据,是运输收入管理子系统的数据来源;运营工作量,是点到点成本计算分系统、运输成本管理子系统的数据来源;文件法规,是上级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指示。该系统则主要向外部系统提供财务管理的结果数据,如客货票据审核信息、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财务人员及实际工资信息,财务管理机关的会签、上报文件等。

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前面对系统业务、功能、性能、运行等方面的需求分析,以及对系统逻辑结构的分析,本系统可划分为如下分系统,其模块组成如图6-5所示。

(1)铁道财务会计信息库分系统

财务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经营的过程和结果,铁路企业作为多行业、多工种、跨区域的大型企业,财务会计历史信息的存储和综合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是极为重要的。过去各种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散存储使得综合信息查询无法实现,财会信息库的设立正是RFAMIS整体的纽带。铁道财务会计信息库分系统应具备三个任务:接收并存储历年来自基础应用层各分系统、外部其它系统的各种数据,提供对所存储数据的

综合查询和统计分析,为点到点成本计算分系统、经济活动分析决策支持分系统和其它分系统以及外部系统提供数据来源。

(2)会计核算管理分系统

尽管由于行业的不同,现代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还是具有相当多的共性。为全路各行业的各级单位提供统一、功能灵活齐全、界面友好、安全可靠的会计核算软件是会计核算管理分系统的主要任务。本分系统涵盖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以帐务系统为中心,包含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材料核算、燃料核算、会计监察和报表处理等功能。分系统提供灵活齐全的参数设置功能,使得系统能够符合各行业、各级单位的会计核算特点。各级单位的会计核算管理软件所产生的帐簿、会计核算报表及更详细的成本信息是信息库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分系统、点到点成本计算分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

图6-5 系统总体模块组成图

(3)收入管理信息分系统

收入管理信息分系统包括运输收入管理子系统、清算收入管理子系统和销售收入管理子系统。运输收入管理子系统是本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客货票据进行审核和管理,根据审核后的客货票据进行运输进款和运输收入管理,进行运输收入会计核算,进行国际联运收入管理。运输收入管理业务融入部、路局、分局、基层站段四级部门之中。清算收入子系统主要用于铁道部对路局的运输收入清算、路局对分局的运输收入清算,销售收入则主要包括物资企业的销售收入、施工企业的验工计价收入等。系统产生的收入信息是进行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是铁道财务会计信息库存储的重要内容。

(4)点到点成本计算分系统

点到点成本计算是通过采集历史多年度的细化成本信息和运营工作量统计信息,运用一系列成本模型,来计算一车、一批货物或一辆客车从发站至到站的变动成本,在此基础上提供货运分品类、客运分席别等专项成本以及具体点到点成本等各种成本信息。点到点成本计算分系统所需的运输成本原始数据从全路各级运营单位汇集至各铁路局财会信息库中,然后由信息库提供给点到点成本计算中心;所需的运营工作量数据则来源于铁路统计信息系统和TMIS等外部系统。当计算出各区段的变动成本后,本分系统再将这些计算结果返回存储在各铁路局财会信息库中。本分系统建设的成功将为铁路运价调整、客货运营销、铁路投资决策和建立多元投资体制服务,为铁路进一步适应市场化的改革发挥作用。由于成本的细化需要从基层站段的会计业务改革开始,并且需要逐步改革细化全路成本科目和会计报表,牵涉面大,因此本分系统的建设将是一项持续时间较长的复杂工程。

(5)成本管理信息分系统

随着铁路企业全面走向市场,企业各项成本的控制越来越重要。成本管理信息分系统主要实现铁路各行业企业的成本计划编制、成本完成情况监测控制和各种平均成本指标的计算考核,函盖目前铁路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尽管点到点成本系统将提供运输企业的各种专项成本,但是运输企业的区域成本计算和考核还是必不可少的。本分系统包含运输企业成本管理、基建成本管理、施工成本管理、工业企业成本管理、供销企业成本管理等子系统。成本管理信息分系统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帐务系统和外部系统,计算出的各种区域成本由报表处理系统输出上报,并存储在财会信息库中。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信息分系统主要建立在分局以上单位。随着铁路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本分系统的详细功能需求将逐步明确。

(6)资金管理信息分系统

资金管理已逐渐成为铁路企业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促进企业利润增长的重要手段。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资金筹集融通运用管理、企业资金运用管理、企业资金结算调度管理子系统,函盖目前贷款、债券和集资等资金运用管理、企业资金调剂运用管理、企业沉淀资金运用管理等资金管理业务。本分系统主要在运营系统分局以上单位、其它行业局级以上单位资金管理机构使用,目的是提高资金运用管理效率,减少铁路企业的银行贷款总额。资金管理信息分系统主要和帐务处理子系统有较密切的信息往来关系,此外若建立了资金结算(调度)中心,则需要每天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的计算机系统获取当天的铁路帐户资金流动数据。该分系统所产生的月、季、年各种资金运用及流动状况表将被存储在财会信息库中,是经济活动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

(7)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分系统

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分系统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子系统、国有资产统计分析子系统、产权登记子系统,函盖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业务。该分系统在铁道部、铁路各行业的各级国有企事业、国家控股公司应用,通过收集大量的基层原始数据,对国有资产总量、结构、变动、资产运营效益进行考核和统计分析,为企事业的经济活动提供导向信息和咨询服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分系统的大量信息来自会计核算管理分系统的各种帐务报表,所产生的国有资产统计分析报告、国有资产经营分析报告、国有资产产权变动分析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时也是财会信息库的重要存储内容,是经济活动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

(8)办公自动化分系统

办公自动化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铁路各级单位收发文件的自动化、查阅历史文件和法规的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系统是目前铁道部机关、各级铁路企业机关正在建设和完善的一个包含机关各部门的系统,各级财务机构也被包含其中。RFAMIS的办公自动化分系统应延用各级机关的办公自动化分系统,但应要求具备各级财务部门自身下发、上报文件的专门传送和管理、查询功能,以及财务法规的远程查询功能。RFAMIS办公自动化分系统所产生的各种有关财务管理的文件、法规应存储在财会信息库中,并可调用财会信息库中的内容进行文件和法规的历史查询。

(9)经济活动分析决策支持分系统

企业计算机应用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就是依靠基础应用所产生的准确的原始数据并累计历史数据,通过计算机应用系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宏观分析预测,并对企业经济活动目标提出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由于各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均需最终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因此RFAMIS的经济活动分析决策支持分系统正是为实现以上第二方面目标的产物。本分系统主要数据来源于财会信息库,所产生的各种点线面、横纵向统计分析、预测、决策方案等供铁道部、企业领导使用。

三、工资核算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实例)

1.系统目标及功能

此系统应实现从人员维护到月末工资凭证自动生成的全部处理过程。工资核算的主要特点是项目繁杂、变动频繁,工资清单及汇总表项目经常会随之而变动;往往包含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等不同工资种类,不同工资种类包含不同的工资项目;在支付工资时,往往有现金和银行付款之分,编制凭证应能区别

对待;凭证对应明细科目较多,应自动生成;工资项目中有些项目需要每月变动,有些是固定项目,还有些汇总项目是通过计算得出,各单位汇总项目的组成都不相同,且经常变动,要求系统灵活性较强。出于对这种特点的考虑,工资系统应满足职工自然信息完整、工资项目可变动、区分不同工资种类、工资清单、汇总表容易维护、有公式计算能力、凭证自动生成、数据备份及恢复功能、成本信息细化功能、公积金管理功能等要求。

2.系统数据流程设计

(1)数据流程图

图6-6 工资核算子系统数据流程图

(2)数据字典

(部分)

<3> 表6-6 数据处理字典(部分)

<4> 表6-7 数据存储字典(部分)

3.系统功能描述

(1)模块结构图图

图6-7 工资核算子系统模块结构图

(2)功能描述

<1>工资子系统初始化

工资子系统初始化包括设置工资种类、设置工资项目、装载职工字典和装载工资数据。

工资种类编号是为处理不同类型的工资项目组合而设置的。经常用到的工资种类包括:在职职工、离休职工、退休职工、代发职工等。各单位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工资种类。设置工资种类所须依照的原则是:将工资项目组合相同的职工划为同一工资种类;项目组合相同,处理方法不同的职工分为不同的工资种类;项目组合区别较大的职工分为不同的工资种类。工资种类是工资系统维护、运算、输出的重要分类依据。

工资项目编号用来唯一标识工资项目,职工编号和工资项目编号组合在一起,唯一地确定一个工资金额。此外项目编号还用于报表定义、工资凭证数据提取定义、工资计算公式定义等许多重要方面。工资项目是按工资种类分类的,即每个工资种类都是由一组工资项目组成的。根据工资项目的设置,确定工资库结构。

系统提供由原有系统转入职工字典数据的功能,若无数据可转入,可手工录入职工字典。转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系统按照新系统规定的数据格式生成转换文件,由新系统转入;另一种是,原有系统以任意格式提供数据,新系统根据这些数据定义转换协议,再装入数据。

由原有系统转入工资数据,若无数据可转入,则手工录入。转换方式同上。

<2>日常处理

日常处理功能包括职工目录维护、月初初始化、工资数据维护、成本信息录入、工资计算、打印工资报表、编制凭证、通用数据交换、公积金管理与核算、养老保险功能模块等功能模块。

<3>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包括工资项目维护、工资种类维护、工资报表维护、公式维护、凭证数据来源维护、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功能模块。

4.参数表设计

本子系统的参数表包括工资种类项目字典、报表格式定义字典、报表索引字典、公式集字典、公式定义字典、公式执行条件字典、凭证接口数据库等。

例如工资种类项目字典设计如下(表6-8):

5.数据库设计

本子系统数据库主要包括职工字典和工资库。

例如职工字典数据库设计如下(表6-9):

表6-9 职工字典数据库

6.系统接口设计

工资核算子系统通过记帐凭证和成本数据与帐务处理子系统及成本核算子系统相衔接。每月工资计算完成后,可自动生成临时记帐凭证,暂时存储在凭证接口数据库中,同时将相应的成本细化结果放入临时成本库中。待会计人员调用帐务处理子系统中凭证制作功能并确认凭证及成本分劈正确后,凭证数据进入帐务处理子系统,同时将临时成本库中的相关数据送入成本库。

四、系统软硬件平台设计

RFAMIS覆盖全路所有财务决算单位。RFAMIS各级局域网以铁路数据通信网络为主要数据通道,连接成为一个广域网络系统。因此,为全路财务会计信息的方便共享,为RFAMIS的推广应用和维护升级,选择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软硬件平台是必须的。

自1992年TMIS立项以来,铁路公用数据通信网络目前已连接铁道部、各铁路局、各铁路分局以及2 000多个站段局域网络。铁路公用数据通信网络一期工程采用X.25广域网交换协议。而将要进行的铁路公用数据通信网络二期工程建设,将把干线通信协议由X.25改为帧中继(Frame Relay)。在铁路公用数据网

络改建为帧中继后,尽管干线速率仍将为2MB/s,但是由于中转结点的中转速度得到极大提高,因此整个广域网络的传输效率将得到较大提高。

1.广域网络体系结构

(1) 采用主要通道的广域网络体系结构

系统开发应充分利用已有通信网络作为主要通信基础。本系统是按照管理体制的隶属管理进行信息的逐级交换的,即按照铁道部、路局、分局、站段的层次逐层实现信息的传递。隔层次的信息交换主要体现在少量的上层对下属各层的远程查询。

TMIS设计的铁路公用数据通信网络的广域网拓扑结构对于RFAMIS而言不会产生应用上的问题。对于RFAMIS用户来说,只需加载TCP/IP协议,并知道接收方在广域网中登记的域名即可。公用数据通信网络的DNS服务器将会把该域名转换为广域网中唯一的IP地址,而路由器将为发送的报文选择正确的路径。

在铁道部电子中心统一规划的铁道部、路局、分局机关局域网中,各级财务管理机构的局域网通过交换机连接到机关局域网中,然后共享机关局域网的路由器与公用数据通信网络连接。对于有铁路公用数据网接口但未建立机关局域网络的单位和基层站段,其财务会计局域网应配置路由器以连接公用数据网;但若其TMIS已配置路由器,则RFAMIS应连接到其交换机上,以共享该路由器。铁路数据交换网的干线传输速率可达2MB/S,但目前路由器到X.25 交换结点PAD之间的速率仅为9 600B/S~64KB/S。由于铁路财务会计信息多以报表、数据为主,极少有多媒体信息,因此该出口速率可满足远程数据的交换速度要求。RFAMIS不但要覆盖所有提供运输信息的运营单位,还要覆盖全路各行业所有其它的财务决算单位。TMIS 用户单位大约为2 000多个,而RFAMIS光是运营行业的用户单位就达到了5 000多个。这意味着大部分的铁路财务决算单位无法与铁路公用数据网直接相连。对于这些单位的RFAMIS,可配置异步MODEM通过铁路电话交换系统与上级财务管理机构实现点对点的连接。铁路运营系统的RFAMIS广域网络体系结构如图6-8所示。

图6-8 系统广域网络体系结构

(2) 采用备份通道的广域网络体系结构

财务会计信息交换存在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每个季度作财务决算的时候,上级单位往往需要在短短几天内(一般为3天)汇集下属几十个甚至一百多个单位的点到点成本信息月报、财务决算季报,并可能反馈修正要求从而导致部分单位的重发。此时要求数据通信网络的绝对安全可靠,但是某些突发性的网络硬件故障、传输线路故障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备份的广域网络数据通道是必须的。目前可供系统选择的备份网络数据通道有四种:铁路通信专用网络信道接口、铁路电话交换系统、国家电信电话交换系统、Internet。

一些路局级单位、分局级单位所在地区,已实现了铁路电话和邮电电话的直拨连接,这样可不再配置新的MODEM,共用连接铁路电话系统的MODEM即可。

综上所述,RFAMIS作为铁路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铁路各种通信网络作为其远程信息交换、信息共享的基础。由于铁路财务会计信息的远程交换特点,RFAMIS的广域网络不是一种单一的远程通道体系结构。凡是开设铁路数据交换网络接口的财务决算单位,都应采用它作为RFAMIS的主要远程通信信道;其它财务决算单位应采用异步MODEM通过铁路电话交换系统与上级财务管理机构实现点对点的连接,以此作为RFAMIS的主要远程通道。除主要通道外,各单位应至少拥有一条备用远程通道,可分别考虑采用铁路电话交换系统、铁路专线网、国家邮电电话交换系统或Internet网络。

2.局域网络体系结构

(1) 系统各级局域网络拓扑结构

根据铁路各级财务管理机构的办公特点,RFAMIS局域网范围一般局限于同一办公楼内,尽管分局、路局、铁道部等财务管理机构数据存储量较大,但工作站数目一般在50台以下,属于较小局域网络的范畴。根据上述分析,星形以太网结构对于RFAMIS而言是最为合适的局域网络拓扑结构。

对于未规划建设机关局域网,但配置有铁路数据交换网接口的单位,一般都是通过一TMIS局域网和X.25/帧中继接口相连。这些单位的RFAMIS局域网拓扑结构基本相同,只是RFAMIS局域网所连接的应是TMIS局域网。应采用双绞线和TMIS星形局域网相连。对于未配置铁路数据交换网接口的单位,其RFAMIS 局域网通过异步MODEM和上下级单位相连,若下级财务决算单位较多时可考虑配置MODEM池。

(2) RFAMIS局域网计算模式

局域网计算模式经历了60年代的主机-终端模式,70年代的服务器-工作站模式,80年代的

Client/Server模式,以及90年代的Web Server模式等。由于PC机的崛起,主机-终端模式已被逐渐淘汰。随着服务器性能的不断提高,服务器-工作站模式由于服务器端的工作量小、网络数据交换量大而导致低性能工作站负荷大、网络传输负荷大、服务器性能无法全部发挥,因而也已被逐渐淘汰。Client/Server 模式将应用程序分为前后台,服务器端除向工作站提供共享信息外,还负责运行应用程序的后台部分以及数据库的操作、安全管理、维护等数据库管理工作,网络传输数据量较小,较好地实现了整个网络运行负荷的均衡。Web Server模式主要来源于Internet的应用,服务器端运行数据库管理及全部应用程序,客户机通过IE等浏览器以页面方式调用、查看运行结果,要求服务器性能极高,由于应用程序的维护只集中在服务器端一处,因而维护集中简单。

RFAMIS各分系统由于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录入、修改等操作,且局域网络规模普遍较小,且大量基层单位不可能配置性能极高的服务器,因而采用均衡负载的Client/Server模式作为其局域网络计算模式。

(3) RFAMIS局域网协议结构

RFAMIS局域网是以太网,其数据链路层采用IEEE 802.3标准,采用CSMA/CD法进行介质存取控制。

由于RFAMIS局域网络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NT SERVER,因此局域网通信协议可采用NetBEUI协议。该协议系统开销小,简单灵活,在小型LAN通信中速度很快,因此适用与RFAMIS,但NetBEUI对于WAN而言性能不如TCP/IP,故NT常使用NetBEUI进行LAN分段内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而用TCP/IP与跨路由器的WAN其它部分通信。因此,若单位的RFAMIS局域网能够通过铁路数据交换网进行远程通信,则必须加载TCP/IP协议。

若通过铁路电话交换系统进行远程点对点通信,加载Kermit协议。

3.硬件配置

根据RFAMIS处理信息量的大小,将铁路运营财务单位分为基层、中级、高级三个层次。

(1) 基层单位的RFAMIS硬件设备配置

基层单位主要包括运营系统的分局所属财务决算单位、路局直属财务决算单位(分局除外)、其它行业处级以下财务决算单位。

铁路财务基层单位根据单位规模的大小,其财务管理的业务量差别很大。根据对RFAMIS信息量的大概估计,可以将运营行业的基层财务决算单位按大小分为三类,其它行业的基层财务决算单位可依据相应规模比照归类。

<1>第一类基层财务决算单位

包括机务段、车辆段、工务段、电务段、建筑段、编组站、一等以上车站,全路运营行业第一类基层财务单位(以下简称第一类单位)约935个。对于RFAMIS第一步将要投入运用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机务段需要运行材料核算、燃料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账务、报表处理共全部六个子系统;车辆段、工务段、电务段需要运行除燃料核算外的五个子系统;建筑段需要运行除燃料、材料核算外的四个子系统。这些单位财务管理信息量较大,为点到点成本计算分系统提供的基础信息较多。对于第一类单位,应该配置局域网络系统。

服务器配置标准:采用专用服务器,CPU应为Pentium Ⅱ 300 MHZ以上,内存64MB以上,硬盘存储容量4GB以上,并配置可擦写光驱或4mm磁带机来作系统运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历史数据备份。

PC机标准:CPU应为Pentium Ⅱ 266 MHZ以上,内存32MB以上,硬盘存储容量2GB以上。

局域网络设备:10MB/S以太网卡,8口或12口普通HUB。

调制解调器:14.4Kbps以上异步MODEM。

<2>第二类基层财务决算单位

包括水电段、列车段、大修段、电气化供电段、生活段、通信段、二等站等,全路运营行业第二类基层财务单位(以下简称第二类单位)约1 016个。对于RFAMIS第一步将要投入运用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需要运行除燃料、材料核算外的四个子系统。这些单位有一定的财务管理信息量,为点到点成本计算分系统提供一定的基础信息。对于第二类单位,应该配置局域网络系统。

服务器配置标准:采用专用服务器或高档微机,CPU应为Pentium Ⅱ 266 MHZ以上,内存32MB以上,硬盘存储容量4GB以上,并配置可擦写光驱或4mm磁带机来作系统运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历史数据备份。

PC机标准:CPU应为Pentium Ⅱ 266 MHZ以上,内存32MB以上,硬盘存储容量2GB以上。

局域网络设备:10MB/S以太网卡,8口或12口普通HUB。

调制解调器:14.4Kbps以上异步MODEM。

<3>第三类基层财务决算单位

包括铁路医院、防疫站等其它运营单位,全路运营行业第三类基层财务单位(以下简称第三类单位)约2 000多个。对于RFAMIS第一步将要投入运用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需要运行工资核算、账务、报表处理三个子系统。这些单位财务管理涉及的财务科目较少,为点到点成本计算分系统提供的基础信息也较小。对于第三类单位,可采用单机方式,运行RFAMIS的Personal ORACLE版本。

PC机标准:CPU应为Pentium Ⅱ 266 MHZ以上,内存32MB以上,硬盘存储容量2GB以上。

调制解调器:14.4Kbps以上异步MODEM。

(2) 中级运营单位的RFAMIS硬件设备配置标准

中级运营单位包括运营行业的铁路分局、直管站段的呼、南、柳、昆四路局,其它行业的局级(不包括总公司)、副局级单位可采用同样的硬件配置标准。

中级单位的RFAMIS应是一个局域网络系统。

服务器配置:对于数据量较大的中级单位应采用小型机作为服务器,小型机可为与Alpha 1200或IBM F40相同档次的小型机,采用单个RISC型CPU,内存512MB以上,硬盘采用3×4.5GB组成RAID 5容错磁盘阵列;对于数据量较小的中级单位应采用高档微机服务器,档次可为IBM Netfinity 6000以上,内存256MB以上,硬盘采用3×4.5GB组成RAID 5容错磁盘阵列。可配置可擦写光驱或4mm磁带机来作系统运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历史数据备份。

PC机标准:CPU应为Pentium Ⅱ 300 MHZ以上,内存32MB以上,硬盘存储容量4GB以上。

局域网络设备:10MB/S或10MB/100MB/S自适应以太网卡,16口智能HUB(若机关局域网已配置则可免)。

调制解调器:14.4Kbps以上异步MODEM。

(3) 高级运营单位的RFAMIS硬件设备配置标准

运营高级单位包括运营行业的铁路局(呼、南、柳、昆除外),其它行业的总公司级单位可采用同样的硬件配置标准。

高级单位的RFAMIS应是一个局域网络系统。

服务器配置:采用小型机作为服务器,小型机可为与Alpha 4100或IBM F50相同档次的小型机,采用单个RISC型CPU,内存512MB以上,硬盘根据实际存储容量采用3×9.1GB、5×9.1GB或6×9.1GB组成RAID 5容错磁盘阵列,配置8mm磁带机来作系统运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历史数据备份。

PC机标准:CPU应为Pentium Ⅱ 300 MHZ以上,内存32MB以上,硬盘存储容量4GB以上。

局域网络设备:10MB/100MB/S自适应以太网卡,16口SWITCH(若机关局域网已配置则可免)。

调制解调器:14.4Kbps以上异步MODEM。

4.软件配置

(1) RFAMIS操作系统的配置

RFAMIS采用Client/Server模式的局域网结构。因此,RFAMIS操作系统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和前台的微机操作系统。

<1>局域网络操作系统

RFAMIS选择UNIX、Windows NT SERVER之一为其网络操作系统。两者都能较好地满足RFAMIS的系统安全性、多用户操作性以及远程通信要求,都是性能优异的网络操作系统。因此,RFAMIS的选择标准应从应用的方便性、系统维护的方便性等方面考虑。

UNIX的许多版本目前都提供了图形界面的使用窗口,使用鼠标通过图形界面可以实现大部分的网络和系统维护管理,但仍有一些管理工作需要采用仿真终端模式通过键入UNIX系统命令来实现。对于RFAMIS 的上万个用户和维护人员来说,要培训他们掌握UNIX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知识,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由于铁路财务系统的大多数用户都在使用基于Windows 95操作系统的微机,且负责各级财务计算机应用的维护人员也都熟悉Windows 95操作系统,因此,由于界面风格、使用操作方法和Windows 95相近,Windows NT SERVER无论对于普通用户还是大量的各级RFAMIS维护人员都是较容易掌握的。

RFAMIS选择Windows NT SERVER作为其局域网络操作系统。

<2>RFAMIS的微机操作系统

微机操作系统现由Microsoft一统天下,可供选择的有Windows NT Workstation、Windows 95两种。两种微机操作系统都具有安全性较高的文件管理系统、存储管理、内存管理等机制,都易于实现和Windows NT SERVER的前后台网络通信。Windows 95的应用范围极广,而且以它为平台开发的应用软件众多,对16位应用程序的支持好于Windows NT Workstation。目前部分RFAMIS的基层用户尚需使用单机版本,而Windows 95作为单机操作系统由于Windows NT Workstation。

RFAMIS选择Windows 95作为前台工作站/微机的操作系统。

(2) RFAMIS数据库的选择

可供本系统选择的大型数据库有Oracle、Sybase、DB2、Informix等,这些大型网络数据库都能够满足系统各方面的安全标准、可靠性要求等。

RFAMIS是铁路MIS中的一员,需要和TMIS等系统频繁地进行数据交换,而其数千个用户的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等工作需要借助于铁路各级计算中心(计算所、计算室)的技术力量。TMIS选择Oracle作为其网络数据库,并已通过各种渠道对全路数千名技术人员进行了Oracle应用和维护培训,RFAMIS应充分共享这种强大的技术力量。

大型数据库价格昂贵,且RFAMIS的数千个应用点都需要安装。在TMIS建设之初,Oracle使用权已被铁道部买断,因此,采用它作为RFAMIS的数据库,可以节省一笔巨大的投资。

RFAMIS选择ORACLE作为其数据库系统。

(3) RFAMIS应用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目前系统开发已进入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时代,所选择的开发工具也应该是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的开发工具,同时必须支持Client/Server网络模式。

由于PB具有提供真正的编译器,具有可视的、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的编程语言,可对Oracle、Sybase 等大型数据进行处理,提供内嵌式SQL编辑工具,提供扩展OLE支持,支持可在Windows系列、UNIX系列操作系统上运行的32位应用程序的开发等优点。同时由于PB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编程、管理能力和开放式的数据接口,因此被评价为Client/Server体系中MIS的首选编程工具。

PB支持三层的改进Client/Server模式,可增加一个Application Server层,以进一步减少Client 端业务逻辑。此外,PB还具有开发界面友好、面向对象、组件技术、多种数据库支持、编程简单、支持应用的分布、支持Internet/Intranet等特点。

RFAMIS选择PowerBuilder作为其开发工具。

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JAVA实现

任课教师签名: 日期: 注:1. 以论文或大作业为考核方式的课程必须填此表,综合考试可不填。“简要评语”栏缺填无效。 2. 任课教师填写后与试卷一起送院系研究生秘书处。 3. 学位课总评成绩以百分制计分。

图书管理信息数据库系统-JAVA实 现 目录 一、需求说明 (3) 1、任务概述 (3) 2、需求分析 (3) 2.1功能需求 (3) 2.2、数据描述 (3) 2.2.1静态数据 (3) 2.2.2动态数据 (3) 2.2.3数据库介绍 (3) 3、系统功能概要图 (4) 4、运行环境 (4) 二、数据库的设计 (4) 1、数据库设计的关系模型 (4) 2、创建数据库的语句 (5) 3、给数据库中插记录的相关语句 (6) 4、数据字典 (6) 5、ER图 (8) 三、开发方案介绍 (9) 四、应用系统设计 (10) 附录 (18)

一、需求说明 1、任务概述 满足在线书店管理的需求,实现管理流程。主要功能包括用户注册、用户登录、购物商场、在线购物、订单管理、系统导航、用户退出、权限控制等。 2、需求分析 2.1功能需求 在线书店系统作为一个网络购物网站,它仿照淘宝网等知名购物网站,其总体要求即实现购物网站的基本功能。具体功能要求如下: 1)商品管理。这是管理员的功能。要实现增删改查图书、仓库管理的功能。 2)用户管理。包括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和用户退出三个方面,用户还可以更改部分注册 信息。用户登录成功后,在首页面可看到书籍展示。 3)购物车管理。可以修改、删除选购书籍,并保存购物列表。当用户退出时或session 失效时,自动保存用户购物车列表书籍。 4)订单管理。要实现生成订单,删除、修改、查询订单,提交订单。提交后的订单,只 能查看订单信息,不能进行修改,也不能删除。 5)权限控制。主页面和注册页面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其他页面,只有已经登录成功的用

管理信息系统沃尔玛案例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沃尔玛 1962 年山姆·沃尔顿在本顿维尔小镇上建立第一家沃尔玛商店。经过60年的发展,那家设立的农村的小超市沃尔玛已经发展为在世界拥有五千多家连锁店的巨大商业帝国,并连续几年蝉联福布斯500强排行榜之首,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沃尔玛如此成功 一.沃尔玛的优势与劣势 沃尔玛公司,作为一个销售巨头,有着它自己独特的优势: 1.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 沃尔玛把“顾客是上帝”作为经营理念,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部分,成为企业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全面化的客户服务,对顾客的服务永远遵两个基本原则:1.顾客永远是对;2.顾客如有错误,请参照第一条。沃尔玛还有十分有名“三微笑”原则,“让顾客满意”是沃尔玛公司重要目标。沃尔玛经营秘诀在于不断地了解顾客的需要,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最大程度地为顾客提供方便。 2.企业实力 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沃尔玛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000家商场,下设53个品牌;资金雄厚,现代化的经验管理系统。 3.信息化建设 沃尔玛注重信息化建设,拥有自己的卫星和遍布全球的大型服务器和自己专门的IT部门,专门从事各种经验所需的软件开发,并且在信息化建设上投资巨大,形成了完整的高效的信息化网络。 4.成本优势 沃尔玛在进货,物流等方面的成本都大大低于同行。例如沃尔玛的配送中心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送至此处的商品85%都采用机械处理, 这就大大减少了人工处理商品的费用。 5.与供应商的关系 沃尔玛对供应商的选择要求十分严格,供货商所提供的商品质量优良,符合中国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各项标准和要求;商品价格是市场最低价;成为了沃尔玛的供应商后,沃尔玛会供应商提供强大的资源分析,让供应商了解自己商品的销售,以便供应商即使对自己的商品展开调整,沃尔玛还为供应商提供管理协助, 如选择最快、最节省成本的送货路线。沃尔玛在同供应商交易时, 能严格遵守合同所规定的交易期限, 按时结算, 而且批量大、周转快, 加上采购额巨大,所以供应商大都愿以最低价位向其出售商品。 其劣势为: 1.沃尔玛海外业务比较薄弱 2001年沃尔玛的销售额中约有%来自国外零售店。来自国外的利润为亿美元,占总销售利润的%。 2.海外发展历史较短 沃尔玛1991年开始海外发展,对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零售业巨头来说,海外扩张的时间明显较短。 3.覆盖国家和地区较少 沃尔玛在全球的连锁店只覆盖了15个国家。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这是他要全球化进军所必须突破的障碍。 4.中国发展的瓶颈 在中国,由于中国信息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只能和沃尔玛进行简单的数据交换由于中国的运输网络还有物流发展的不健全,使沃尔玛的先进的物流运输系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并且由于中国国情和政治因素的影像,沃尔玛花巨资的商用卫星无法得到使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一信息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它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决策和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了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经济理论、统计学和运筹学等许多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领域。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经过60余年的高速发展,受益最多的就是管理和经济领域,特别是促进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图书馆等工程的极大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能够经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能够对信息进行管理。其中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

数据库是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存放数据是按数据所提供的数据模式存放的,它能构造复杂的数据结构以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与复杂联系,从而构成数据的全局结构模式。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软件。它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功能、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功能、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等功能。 数据库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系统硬件平台(硬件)、系统软件平台(软件)组成。这五个部分构成了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完整的运行实体,称为数据库系统。有时也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二十余年来,数据库管理系统已从专用的应用程序包发展成为通用的系统软件。由于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低冗余度、较高的程序与数据独立性、易于扩充、易于编制应用程序等优点,较大的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建立在数据库设计之上的。因此,不但大型计算机及中小型计算机、甚至微型机都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二信息管理中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起的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案例(或实例)的讨论题及点评(或回答) [实例] 利润计划工作中的反复计算(参见教学演示1.1) 某企业编制计划利润时所用计划利润模型用以下一些表达式描述: 销售额=输入变量 销售成本=0.40×销售额 边际收入=销售额-销售成本 税前利润=边际收入-经营费用 税金=0.48×税前利润 纯利润=税前利润-税金 其中,经营费用可由以下表达式计算出来: 销售费用=0.1×销售额 广告费用=0.05×销售额 利息=0.10×长期借款平均额 +0.12×短期借款平均额 坏帐费用=0.01×期初应收款余额 管理费用=输入变量 经营费用=销售费用+广告费用+利息+坏帐费用+管理费用 由以上表达式可知:利润计划模型共有两个输入变量,即销售额和管理费用。这两个输入变量也可以进一步用一些方法去计算或估算。显然,任何一个变量的改变都会影响整个输出方案。编制计划时经常要用不同的输入变量的值去反复试算。这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使用计算机将大大提高计划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章 案例(或实例)的讨论题及点评(或回答) [案例] 奇瑞公司的SAP/ERP实施与信息化建设 案例的讨论题 1.奇瑞公司的ERP实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2.在分析该公司各信息系统应用业务领域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试讨论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特点。

3.分析和讨论该案例反映了ERP的哪些经营理念?为什么? 对案例的点评 1.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安徽省及芜湖市共同投资兴建的国有大型股份制企业。该公司在成立的短短两年时间内便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之列,应该说,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及其成功应用在其中功不可没。 奇瑞公司的ERP实施成功并不是偶然的,除了该公司选择了SAP ERP软件,其选型得当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高瞻远瞩,公司很早就制定了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使得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化水平受到该规划的指引,符合组织发展战略的要求。 二是该公司领导对信息化非常重视,信息化一直被列为公司重要工作之一。 三是对公司自身的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弄清了企业需求。 四是有组织保证和人员保证。该公司成立了信息科、ERP项目组、PLM小组、SCM小组、CRM项目组等信息化部门,并由公司分管领导直接负责;拥有一支有力的信息化建设、维护和信息资源应用队伍,仅专职人员就有60多人。 五是有实施咨询顾问。聘请了具有丰富ERP实施经验的顾问。 六是有制度保证,引用了一系列的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编制了31个企业内部信息化标准和信息管理制度,并在公司内部发布执行以保证信息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2.就该案例体现管理信息系统特点方面,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首先,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奇瑞的信息系统不仅应用于生产、管理过程,同样在领导决策上也有考虑,这反应了管理信息系统为决策服务的特点。 二是,奇瑞除了上马ERP系统外,还有CAD、Pro-e、UG、PLM、SCM、CRM、内部信息交换平台(即B/S架构下基于Intranet的OA系统)、外部服务网站等信息平台。既有服务于内部生产、管理的系统,也有对外服务于客户、上下游企业的平台。这反应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另一特点:对组织乃至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 三是,奇瑞公司不仅买软件,而且还聘期实施顾问,还建设了一支自己的信息化队伍,这体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又一特点:人机系统。搞信息化建设绝不仅仅是买软件,也绝不能忽视人在信息系统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该案例还反映了ERP的几个经营理念,主要有: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专业重点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或提示 1.1 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答] 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信息的概念不同于数据。数据(Data,又称资料)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的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其对决策的影响可能不同。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做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因为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目的。 1.4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 [答] 凡可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通常,信息系统技术就是指计算机系统技术、通信系统技术,以及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技术。这些技术从以下几方面给管理提供支持: 1. 作为工具提高数据处理、事务处理的效率; 2. 支持决策过程,如决策支持系统; 3. 支持战略管理,提高竞争优势; 4. 作为驱动力推进管理变革,如流程重组,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等。 1.7 试述信息系统对人类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答] 信息系统会改变人类的工作性质。例如,信息系统使中下层管理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在工作中有更多的精力考虑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能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终端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来获得更充分的信息,利用微型机解决要处理的问题,甚至就在家中上班;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都发生变化,这不仅降低了交易费用和物流成本,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个性化服务的水平。另一方面,信息系统正在进一步向家庭、教育和娱乐方面渗透,这些都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更加丰富多彩。 信息系统作为一种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的工具,和任何工具一样,有可能带来有利的一面,也可能带来不利的一面,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以网上信息传播为例。利用网络,特别是通过Internet建立教育网站、虚拟图书馆等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共享,但另一方面,网上宣传凶杀、色情等有害的信息却对人们产生负面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切实措施,予以取缔和制裁,并通过各种方法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或提示 2.2从层次上划分,MIS可分为哪几类?从系统功能和服务对象划分又如何呢? [答] 从层次上划分,MIS可以分为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从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对象上划分,MIS可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型管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武汉科技学院《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班级:电商08 1 姓名:学号:0814471014 指导教师:林 实验时间: 2011 年 05 月 20 日 实验一: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一、实验目的 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能通过因特网查询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介绍文档;查询管理信息系统在某企业或组织应用的案例。 (1)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文档的组成; (2)分析所调查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的功能特点; (3)能对所调查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的应用进行分类; (4)分析所调查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所采用的技术; (5)总结并阐述你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6)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拟定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 三、操作步骤 我调查了“湖北省新华书店---- 网上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1)通过因特网查询以及学习,知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介绍文档如下: 在分析阶段有《系统分析报告》; 在系统设计阶段有《系统设计报告》,它包括以下八份文档材料《系统总体结构图》,《系统设备配置图》,《系统分类编码方案》,《数据库结构图》,《I/O设计方案》,《层次化模式块结构图说明书》,《系统的安全设计方案》,《系统详细设计方案说明书》; (2) 该系统的功能特点是: 借书者可以通过该系统可以办理借书证,借还书,注册登录,在线提问,查询已借图书信息,图书查询,查看新书通报,修改个人资料,财金查询等; 管理者通过该系统可以注册新书进数据库(自动显示在网站的“新书通报”中),注销旧书,图书的分类管理;在图书馆网站上:更新维护网站,发布公告,网上读者留言解答;以管理员身份登入后台,注册、删除用户,记录借出、归还图书信息,图书过期、丢失索赔操作等。

数据库设计报告论坛管理信息系统(DOC)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崔建波学号:1009300112 学院:理学院 班级: 数学101 题目: 题目28论坛管理信息系统 指导教师:尚宝欣职称: 讲师 朱振菊实验师 方向实验师 2012年06月05日

目录 目录............................................................................................................... I 一、选题背景 (2) 1.1 论坛管理信息系统的背景 (2) 1.2 论坛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意义 (2) 二、需求分析 (3) 2.1 分析需求 (3) 2.2 功能需求 (3) 三、概念结构设计 (5) 四、逻辑结构设计 (7) 4.1 规范化后的关系模式 (7) 4.2 基本表的建立 (7) 五、创建数据库及相关操作 (8) 六、总结 (9) 七、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1) 源程序 (12) 创建数据库 (12) 插入数据 (12) 查询数据 (12) 更新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删除数据 (12) 授权语句 (13)

一、选题背景 1.1论坛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学科背景 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是管理科学和相关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管理信息系统服务于管理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对象是管理工作者。管理工作是通过使用一定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合理地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调度各种所需的资源,如人力资源、财物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等,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某种预定的目标。管理活动的核心是计划和控制工作。 作为管理工作核心.计划和控制工作可以说是古己有之。然而,直到 20 世纪初,才产生了现代的科学管理思想。 1911 年,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则》一书,科学原则开始应用于管理领域。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主要集中在提高生产的效益上,如动作和时间研究、计时和计件工资、职能管理制度等。此外,泰勒还对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作了归纳。泰勒认为科学管理是一次思想革命,它不仅涉及到科学原则的应用、集体行动的协调、投入产出的分析等方面.还涉及到雇主和工人如何对待工作、同事如何对待和调整相互关系等问题。因此,它不仅是生产力的变革,更重要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除泰勒以外,计划图表法的发明人甘特,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法约尔等,都对科学管理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行为科学思想应用于管理工作。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迈约。迈约曾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该试验的结果表明,实验小组无论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其主要原因在于小组成员因知道自己是试验对象而感到自豪。霍桑试验表明,士气、工作者之间关系、社会因素等是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行为科学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企业应当为社会作贡献。企业应关心职工,并让工人参与企业管理 1.2论坛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意义 计算机开始应用于管理领域。 1954 年,美国商业界第一次使用计算机处理了工资单。此后计算机在会计、库存、计划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产生了以计算机技术为工具,通过对管理信息实施处理而最终服务于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20 世纪 60 年代,掀起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高潮。由以上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管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本身不具有纯粹独立的技术和方法。管理工作的过程是对各学科领域先进的理论、思想、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任何先进的思想、方法和技术都会被管理工作所采纳吸收,从而对管理工作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系统科学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20世纪 80 年代, BPR 理论对管理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管理活动就是在相关学科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促进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风险管理五大失败案例

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环境下,企业的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核心。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把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本期《新智囊》梳理出五个案例,希望可以作为广大企业的前车之鉴 摩托罗拉陷入战略迷途 风险类型:战略风险 典型企业: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由1995年60%以上跌至2007年的12% 10年前,摩托罗拉还一直是引领尖端技术和卓越典范的代表,享有着全球最受尊敬公司之一的尊崇地位。它一度前无古人地每隔10年便开创一个工业领域,有的10年还开创两个。成立80年来,发明过车载收音机、彩电显像管、全晶体管彩色电视机、半导体微处理器、对讲机、寻呼机、大哥大(蜂窝电话)以及“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它先后开创了汽车电子、晶体管彩电、集群通信、半导体、移动通信、手机等多个产业,并长时间在各个领域中找不到对手。 但是这样一家有着煊赫历史的企业,在2003年手机的品牌竞争力排在第一位,2004年被诺基亚超过排在了第二位,而到了2005年,则又被三星超过,排到了第三位。 而在2008年5月,市场调研厂商IDC和战略分析公司Strategy Analytics表示,摩托罗拉可能在2008年底之前失去北美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摩托罗拉的当季报也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量下降39%,手机部门亏损4.18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额增加了80%。 败于“铱星计划 为了夺得对世界移动通信市场的主动权,并实现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无线手机通信,以摩托罗拉为首的美国一些公司在政府的帮助下,于1987年提出新一代卫星移动通信星座系统——铱星 铱星系统技术上的先进性在目前的卫星通信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铱星系统卫星之间可通过星际链路直接传送信息,这使得铱星系统用户可以不依赖地面网而直接通信,但这也恰恰造成了系统风险大、成本过高、维护成本相对于地面也高出许多。整个卫星系统的维护费一年就需几亿美元之巨。 谁也不能否认铱星的高科技含量,但用66颗高技术卫星编织起来的世纪末科技童话在商用之初却将自己定位在了“贵族科技”。铱星手机价格每部高达3000美元,加上高昂的通话费用,它开业的前两个季度,在全球只发展了1万用户,这使得铱星公司前两个季度的亏损即达10亿美元。尽管铱星手机后来降低了收费,但仍未能扭转颓势。 营销战略失误 ——迷失了产品开发方向。不考虑手机的细分发展,3年时间仅依赖V3一个机型。没有人会否认V3作为一款经典手机的地位,正是依靠V3,摩托罗拉2005年全年利润提高了102%,手机发货量增长40%,摩托罗拉品牌也重焕生机。尽管V3让摩托罗拉重新复苏,更让摩托罗拉看到了夺回市场老大的希望。然而,摩托罗拉过分陶醉于V3带来的市场成功。赛迪顾问研究显示,2005年以前是明星机型的天下,一款明星手机平均可以畅销2-3年,而过了2005年,手机市场已成了细分市场的天下,手机行业已经朝着智能化、专业拍照、娱乐等方向极度细分,而摩托罗拉似乎对此视而不见。在中国市场,2007年摩托罗拉仅仅推出13款新机型,而其竞争对手三星推出了54款机型,诺基亚也有37款。 ——价格跳水快,自毁品牌形象。在新品跟不上的情况下,降价成了摩托罗拉提高销量不得不采取的手段。许多摩托罗拉的忠实用户把摩托罗拉的手机称为“(价格)跳水冠军”。以V3为例,从刚上市时的6000多元的高端时尚机型跌入4000多元的白领消费群,再到2000多元的普通时尚消费群,直到停产前的1200多元。短期的大幅降价让不少高端用户无法接受,同时也对V3的定位产生了质疑,后果就是对摩托罗拉品牌彻底失去信任。 ——推广没有突出卖点的产品。手机消费者在手机厂商的培育和自发发展下,需求变化日益飘忽不定。消费者对手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外观方面,苛刻的消费者更多地开始关注手机的配置、功能特色等内在技术因素。以技术见长的摩托罗拉本不应在技术方面让消费者失望,但是现实还是让消费者失望了。从手机零售卖场那些列出来的一目了然的参数中,摩托罗拉的像素、屏幕分辨率、内存几乎都落后于诺基亚等竞争对手的同类机型。自从推出V3之后,摩托罗拉发布的绝大部分新品手机无论是U系还是L系,甚至是K系就再也抹不去V3的影子,尤其是其金属激光蚀刻键盘设计。V3的键盘设计的确是经典,但再经典的东西被反反复复无数次拿出来用,也会引起消费者的视觉疲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对于那些换机用户。 组织结构不能支持战略的发展需要 摩托罗拉是一个很重视产品规划的公司,此前摩托罗拉每开发一款新产品,通常先提前数月预测消费趋势。但在快速升级换代的手机行业中,制造商们试图提前数月预测消费者需求是非常困难的

【良心出品】管理信息系统答案(薛华成第五版)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它和一般的计算机应用有什么不同?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竟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 必须有计算机不一定有计算机 是个机器系统是个人-机系统 是个技术系统是个社会-技术系统 主要内容为软硬件主要内容为信息 专家队伍建造管理系统队伍建造 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它是由人组成,而且有经济和政治运动的系统,另一方面有涉及计算机系统,因而它是个社会-技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有几种分类方法?它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类的?你认为有什么分类方法? 依据信息系统不同的目标、特点,它可以分为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依据管理信息系统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它可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等。 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特点是什么?有几种开发方式?各有哪些长处和缺点 系统开发方式有多种,企业组织应根据其资源情况、技术力量、外部环境等因素选择自行开发:通过自行开发可以得到适合本单位需要的、满意的系统,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缺点是开发周期往往较长。自行开发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有足够的技术力量,需进行一定的调研和咨询。 委托开发:委托开发从用户角度最省事,但必须配备精通业务的管理人员参加,经常检查和督促。这种开发方式一般费用较高,系统维护比较困难。 联合开发:联合开发对于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最有利,系统维护也比较方便。条件是企业组织有一定的系统分析和设计力量,合作双方要精密协作和配合。 购买现成软件:购买现成软件最省事。但很难买到完全适合本单位的软件。购买现成软件包需要有较强的鉴别能力。 4.生命周期开发方式每阶段的重点是什么?请评述生命周期法开发的问题和困难。 三个成功要素: ?合理确定系统目标 ?组织系统性队伍 ?遵循系统工程的开发步骤 问题与困难: ?系统分析阶段技术人员的人力耗费是很多的 ?开发信息系统不应当把买机器放在第一位 ?程序的编写要在很晚才进行 第二章 1.管理的定义是什么?管理和其他许可在性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 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 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目标产出 2.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试几个实用的例子加以描述。 数据是一组表示数量、行动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它可以是字母、数字或其他

数据库课程设计酒店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课程设计 课题酒店管理系统 班级0904 学号34 姓名罗浩 成绩 2010年10 月30 日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 ⒈编写目的 酒店在正常的运营中需要对客房资源、顾客信息、结算信息进行管理,利用宾馆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⒉系统功能分析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宾馆各种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主要完成功能: ●有关客房标准的制定、标准信息的输入,包括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房间 面积、床位数量、住房单价、是否有空调、电视机、电话以及单独卫生间等。 ●客房标准信息的修改、查询等。 ●客房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客房编号、客房类型、客房位置、客房单价、 备注等。 ●客房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客房编号、客房类型、客房位置、客房 单价、备注等。 ●剩余客房信息的查询等。 ●订房信息的输入,包括客房编号、客房种类、客房位置、客房单价、顾客 姓名、顾客身份证号码、入住日期、折扣、备注信息等。 ●订房信息的修改和查询,包括客房编号、客房种类、客房位置、客房单价、 顾客姓名、顾客身份证号码、入住日期、折扣、备注信息等。 ●结算信息的输入,包括客房编号、客房种类、位置、客房单价、顾客姓名、 顾客身份证号码、入住日期、折扣、结算日期、备注信息等。 ●结算信息的修改和查询,包括客房编号、客房种类、客房位置、客房单价、 顾客姓名、顾客身份证号码、入住日期、折扣、结日期、备注信息等。 ⒊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按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分析得出如下系统功能模块图

图Ⅰ系统功能模块图 ⒋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步骤: ●数据库需求分析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①数据库需求分析 分析调查有关宾馆管理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得本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流程

连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及原因分析

连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及原因分析 一、五十铃客车有限公司 (一)五十铃客车有限公司成功案例 广州五十铃客车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五十铃)是由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日本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和五十铃(中国)投资公司投资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引进日本五十铃先进的客车制造技术,生产五十铃20世纪90年代末投放市场的GALA SHD和GALA mio系列新型大、中型豪华客车。客户面临的问题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Intranet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顾客需求瞬息万变、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竞争日趋激烈等。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管理必须转变:从生产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从粗放经营向成本控制转变,从部门管理向企业级协同管理转变。目前已拥有10万辆/年一流水平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制造能力。节能、实用、环保的江铃汽车产品,已经包括了“凯运”“顺达”及JMC轻卡、“宝典”皮卡、“宝威”多功能越野车、“运霸”面包车在内的四大系列车型。江铃自主品牌的宝典皮卡、凯运及JMC轻卡系列的销量连续占据中高档市场的主导地位。江铃还将具有性价比优势的汽车打入国际市场,海外销售网络已延伸到中东、中美洲的许多国家是中国轻型柴油商用车最大出口商,被商务部和发改委认定为“国家整车出口基地”,江铃品牌成为商务部重点支持的两家商用车出口品牌之一。 (二)成功原因: 1.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 在各子系统直接录入原始单据,由计算机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传入总账系统,并且自动登记各相关账户。出、入库单、发票信息一次录入,仓库、财务以及各业务部门共同使用,“数出一门,全厂使用”,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信息的有机集成。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财务部门的账务串户、错账以及财务与业务部门账账不符,账证不符的问题,真正实现了财务和业务的协同。 2.加强库存控制,降低企业财务运营风险 生产技术部提供的材料定额和制造部提供的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采购部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课后案例分析题

第二章奇瑞公司的SAP/ERP 实施与信息化建设 一、奇瑞公司的ERP 实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企业资源规划是企业经营和管理技术进步的代表。它融合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功能,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成本,并且把企业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管理整个运转体系,提高其运转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二、在分析该公司各信息系统应用业务领域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试讨论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特点。 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辅助决策,而决策只能由人来做,因而管理信息系统必然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因而,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要根据这一特点,正确界定人和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使系统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三、分析和讨论该案例反映了 ERP 哪些经营理念?为什么? 1、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其目的是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的实施使管理体系的运行更加顺畅。 2、实现全球大市场销售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 奇瑞信息化的目标是先进管理思想指导下,在国际化、全球大市场视野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向导,建立一个集成的功能强大的信息交互平台。 3、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

ERP 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对系统各部门持续不断的改进,最终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而奇瑞公司在成功实施ERP的同时,购置和开发一系列网站,实现PLM、ERP、SCM、CRM、门户网站等初步集成,基本实现对客户和经销商的电子化服务。 4、ERP的内容在发展。 有些独立软件如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都是面向决策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为了利用ERP提高交易效率和改进决策制定过程,就必须改变业务运作模式,实现ERP与SCM、CRM的功能整合。而奇瑞公司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建设ERP、CRM、LMS、SCM、EPS、DSS、基础建设等信息系统并有效集成,建设奇瑞汽车电子商务综合信息平台,最终规范和理顺了公司的全部管理和业务流程。 第三章某石化厂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实例中涉及了哪些网络技术和网络互联设备? 1.涉及了局域网,广域网,总线型拓扑结构,星型结构,光纤等网络技术 2.涉及了桥路由器,交换器,集线器和中继器等这些网络互联设备 二、实例中涉及的网络互联设备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哪些层? 1.桥路由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 2.交换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3.集线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 4.中继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 第四章 1、能不能直接用FORM标记元素编写的交互网页(HTML文档)实现网上动态交互?为什么?还需要做什么工作? 不能,仅靠HTML是不够的还必须利用ASP环境来进行处理,即服务器端还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来处理。 2、用ASP编写的“提交”程序和查询后的“返回”程序之间是依靠什么语句来连接的?

外文文献之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简介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database is stored together a collection of the relevant data, the data is structured, non-harmful or unnecessary redundancy, and for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 services, data storage independent of the use of its procedures; insert new data on the database , revised, and the original data can be retrieved by a common and can be controlled manner. When a system in the structure of a number of entirely separate from the database, the system includes a "database collection."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is a manipulation and large-scale database management software is being used to set up, use and maintenance of the database, or dbms. Its unified databas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o as to ensure database security and integrity. Dbms users access data in the database, the database administrator through dbms database maintenance work. It provides a variety of functions, allows multiple applications and users use different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or different time to build, modify, and asked whether the database. It allows users to easily manipulate data definition and maintenance of data security and integrity, as well as the multi-user concurrency control and the restoration of the database. Using the database can bring many benefits: such as reducing data redundancy, thus saving the data storage space; to achieve full sharing of data resources, and so on. In addition, the database technology also provides users with a very simple means to enable users to easily use the preparation of the database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troduced micro-computer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ASELL, intuitive operation, the use of flexible, convenient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to extensive (generally 16 machine, such as IBM / PC / XT, China Great Wall 0520, and other species can run software), data-processing capacity strong. Database in our country are be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will be a powerful t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 The database is through th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software for data storage, management and use of dBASELL is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softw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use of data acquisition 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database construction, multimedia

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失败案例

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失败案例 11工商管理27 陈敬仁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是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阐述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并要求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初步评价。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失败案例,熟悉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基本流程,并对案例进行评价。 二、实验内容 成功的案例(雅戈尔) 雅戈尔作为国内服装行业的代表,雅戈尔能够从1979年的一个由2万元资产构成,十多名知青起家的乡镇小厂,发展成为当今位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榜单的第30位,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第一位,信息化的助力可谓功不可没。从2000年起,雅戈尔凭借十年持续不断的信息化建设,行进在了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前列。同时,十年的投入与积累,也使其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2001年,雅戈尔提出了“决战在终端”的战略,在全国设立了162家分公司、投资了十几亿元,开设了400余家自营专卖店、2000多个商业网点,构成了庞大的终端销售网络。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行这个网络,雅戈尔与中科院合作,启动并实施“雅戈尔数字化工程”,于是一个为期十年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由此诞生。 在这项战略中,雅戈尔希望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技术,逐步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与此同时,规划雅戈尔集团总体应用需求,优化业务流程,规范管理环节,建立沟通雅戈尔集团上下、内外联系的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最终提高雅戈尔集团的管理水平和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及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 在具体战术上,雅戈尔的信息化体系走的是设计总体框架,即贯彻和执行将单一系统单元外包给IT厂商的思路,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CIO韩永生称之为“组合式信息化之路”。 历经十年建设后,雅戈尔信息化已经具备了以采购、生产、配送、零售于一身的集成信息系统,已然成为了业内的典范。 失败的案例(雀巢) 1997年10月,雀巢美国分公司召开ERP项目誓师大会,由50名高层业务经理和10名高级IT专家组成实施小组,目标是制定一套对公司各个分支机构都适用的通用工作程序,所有部门的功能──制造、采购、会计、销售等,都必须抛弃过去的旧方式,接受新的“泛雀巢”思维。1998年7月,其中四个模块(三个SAP模块和Manugistics模块)要求在2000年之前完成。虽然事先制定了进度表,但由于一些代码修改及千年虫问题,在匆忙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出现了大量的新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反叛心理在不同阶层中开始滋生。员工的抵制情绪源于项目启动时犯下的一个重要错误:主要利益相关者小组中没有来自那些受到新系统和业务流程直接影响的团体的代表。所以,结果就如同雀巢美国分公司副总裁兼CIO杰丽?杜恩所描述的那样,“我们总是令销售部和其他部门的领导大吃一惊,因为我们带给他们的东西与他们并没有实质性的利害关系。”杜恩称之为她犯下的近乎致命的错误。2000年初,项目实施陷入混乱,工人不知道如何使用新系统,甚至连新的工作流程都不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及学习指南 适用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 学时数: 48 学分数:3 学分 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计划中,是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使学生认识信息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用计算机的知识为实际问题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掌握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管理系统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分析、设计和实施的方法,提高上机操作技术。 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网上学习和集中讨论同学要了解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掌握用结构化方法、原型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和步骤,具体掌握通过对现行系统进行调查、使用结构化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为现行系统建立一个物理模型并将物理模型转化为新系统(目标系统)逻辑模型、再将新系统(目标系统)逻辑模型转化为新系统(目标系统)物理模型的方法和步骤。信息管理专业的同学要会使用过去所学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计算机技术基础、程序设计、计算机高级语言、数据库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管理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网络为本课程提供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构成和建立计算机的网络体系打下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为本课程提供编写源程序的能力;经济学和管理学为本课程提供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定量优化技术课程为建立预测、分析和决策等的经济模型打下基础。应该说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科学的结合。 特别说明:该两个专业紧接着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该课程和《管理信息系统》是紧密结合的。 网上学习要求、作业内容与考试方式 信息管理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该课程总学时为48,其中32用于网上学习,16学时用于集中面授和讨论。网上学习的情况,通过课堂讨论以及交作业的方式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