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分析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标题: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分析是评估污水处理效果和指导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监测分析的角度,分析污水处理的四个关键部份,包括进水监测、处理过程监测、出水监测和污泥监测。

一、进水监测:1.1 污水进水量监测:通过监测污水进水量,可以了解污水处理厂的负荷情况,为合理调整处理工艺提供依据。

1.2 污水进水水质监测:监测进水水质的主要指标,如COD、BOD、氨氮等,可以评估进水水质的变化,为后续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依据。

1.3 进水监测设备:合理选择和使用进水监测设备,如自动取样器、在线监测仪器等,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处理过程监测:2.1 污水处理工艺监测:监测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如曝气量、混合液浓度、沉淀池污泥浓度等,及时了解处理工艺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2.2 处理效果监测:监测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如COD、BOD、氨氮去除率等,评估处理效果的好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3 处理过程监测设备:选择合适的处理过程监测设备,如在线监测仪器、流量计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出水监测:3.1 出水水质监测:监测出水水质的主要指标,如COD、BOD、氨氮等,评估出水水质是否达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2 出水排放监测:监测出水排放的量和方式,确保出水排放符合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

3.3 出水监测设备:选择适合的出水监测设备,如在线监测仪器、自动取样器等,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污泥监测:4.1 污泥特性监测:监测污泥的主要特性,如含水率、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评估污泥的处理效果和处理后的处理方案。

4.2 污泥处理过程监测:监测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氧化还原电位、pH值等,了解污泥处理过程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处理方案。

4.3 污泥监测设备:选择适合的污泥监测设备,如干固含水率分析仪、重金属分析仪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业废水的化学分析

工业废水的化学分析
来源
包括制造业、化工业、冶金业、 纺织业、造纸业等各个工业领域 。
废水特点及危害
特点
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无机盐、重 金属离子、有毒有害物质等,具有成 分复杂、浓度高、色度深等特点。
危害
废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包括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 染等,甚至可能性
计算有机物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
02 利用特定有机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的有色化合物,通
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进而计算有机物浓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03
分析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和
含量。
微生物分析方法
平板计数法
01
通过涂布平板、培养、计数等步骤测定废水中细菌、真菌等微
生物的数量。
危害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水华等现象,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生活造 成危害。
04
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化学监测 与评估
处理前废水化学指标检测
pH值
废水的酸碱度,影响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废 水处理设备的运行。
化学需氧量(COD)
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是废水处理的重要指 标之一。
悬浮物(SS)
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过高会影响废水处理 效果。
基质中的有机物、无机盐、悬浮物等是主要的干扰物 种类。
解决方案
采用样品前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膜分离等,有效去 除基质干扰,提高分析准确性。
低浓度目标物检测难题
检测限要求
工业废水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极低,需要高灵敏度的检测方 法才能准确测定。
仪器与方法
需要选择高灵敏度的检测仪器和优化检测方法,如质谱技术、光谱 技术等。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02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随着工业化和人口增长的快速发展,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问题日益严重。

有机污染物是指由碳和氢等元素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土壤和水体中的有机物等。

这些有机污染物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技术是了解污染物种类、浓度、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的基础,为制定合理的污染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常用的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等。

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高效、灵敏、可定量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它通过气相色谱分离有机污染物,再通过质谱仪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定量。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则适用于极性或疏水性较高的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则可以用于简单、快速地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这些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则是为了降低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达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目的。

常用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降解技术、化学氧化技术和吸附技术等。

生物降解技术利用特定菌种或微生物群体来分解或转化有机污染物,具有处理效果好、环境友好等优点,但是处理周期相对较长,对操作条件要求较高。

化学氧化技术则是利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来氧化有机污染物,使其降解或转化为无毒物质,具有处理速度快、降解效果好的特点。

吸附技术则是利用吸附剂来吸附有机污染物,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聚合物吸附剂等。

吸附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吸附剂的饱和度较高,需要定期更换。

根据不同的环境污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在有机污染物的处理过程中,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关于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的探讨

关于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的探讨
环 保安全 谚
C  ̄ h i n a CI h e mi c a l T r a d e
中国化工贸易
《 《 % 第 4瓤 2 0 年 4月
关 于 工业废 水 中有 机污 染 物监 测分 析 的探讨
李向丽
( 珠海聚 科源建筑 工程咨询 有限公 司 ,广 东珠海 摘 51 9 0 1 5)
取池 。
1 . 2多次循 环 按 照少 量多次 的萃 取原 则 ,在 进行 萃取 的过程 中,通过 新 鲜溶 剂 的多 次静态 循环 ,能够 最大 程度 的接近 动态 循环 ,这 样便 可 以有效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萃 取效率 。一般 的常规 萃取 只需要 采用 2 - 3 个 循环 便能 够达 到较 为
1 . 1 按 照污染物 的性质分 类 水 体 中含无 机污染 物 为主 的称之 为无 机废 水 ,如 电镀和 矿物 加工 过程 中产生 的废 水 ;水体 中含 有机 污染物 为 主的称 之为 有机 废水 ,如 食 品或是 石油加 工过 程 中产生 的废 水 。用该方 法对 工业 废水 进行 分类 比较 简单 易行 ,并且 能够 为废 水处理 方 法的选 择提 供参 考依 据 ,如 对 于容 易生物 降解 的有机 废 水可 采用 生物处 理法 进行 处置 ,而 对于无 机 废水 则可 以采用 物理 和化 学法 进行 处理 。此外 ,还 有一 种情 况 ,在某 些工 业生产过 程 中 ,一种废水 不仅含 无机物 ,而且还 含有机物 。 1 . 2 按 照污染物 的主要 成分分类 无 论是 有机 废水还 是无 机 废水 或是 两者兼 有 的废水 ,其 中污染 物 的主 要成分 都是 一定 的 ,按照 废水 中污染 物 的成分 进行 分类 其优 势在 于突 出 了废 水 中的主 要污染 成 分 ,这样便 可 以有针 对性 地选 择处理 方 法或 是对其进 行 回收 再利 用。 2 . 工业废 水对环 境的污染 和危害 通 常情 况下 ,所 有 的物质 排入 到水 中都有 可能 引起 水体 污染 ,虽 然各 类物质 的污 染程 度有所 差 别 ,但 是 当某些 浓度 超过 限定 时均会 产 生危 害 。 2 . 1含无 毒物质废 水的危 害 在 众多 污染 物 中有很 大一 部分本 身 没有任 何 毒性 ,但 若是 量大 或 是浓 度过高 时便会对 水体有 害 。如排 入水体 中的有机 物超过 限定量 时 , 会使 水体 出现厌 氧腐 败现 象 ,若是 大量无 机物 流入 到水 体 当中时 ,会 导致 水 中的盐类 浓度 增高 ,从 而引起 渗透 改变 ,这 样会 对动植 物和 微 生物造 成不 良的影 响。 2 . 2 含有 毒物质 废水的 危害 如 含氰 、酚等急性有 毒物质 和重金属 等慢性 有毒物 质造 成的污 染 , 其主要 致毒 方式有接 触性 中毒 、食物 中毒 以及糜烂性 毒害等 等。 2 . 3含 油废水 的危害 当油漂 浮在 水面 时会 散发 出难 闻的气 味 ,同 时燃点 较低 的油类 还 有可 能 引起 火灾 、爆 炸等危 险 ,而动 植物油脂 由于具 有极强 的腐败 性 , 会过 度消耗水 体 当中的溶解 氧 。 2 . 4酸碱 性废水 的危害 此 类废水 除了会危 害生物之 外 ,还会 造成仪 器设备 腐蚀损坏 。 5 . 含氮 、磷废水 的危 害

废水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分析及评价

废水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分析及评价

废水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分析及评价1.引言作为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副产物,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有机污染。

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综合指标分析和评价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是非常重要的。

2.综合指标分析方法在分析和评价废水有机污染指标时,有许多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可以选择。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2.1.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化学需氧量是一种常用的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指标。

它表示在特定的试剂存在下,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能力。

COD的测定结果可以反映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一般以mg/L为单位。

2.2.生化需氧量(Biological Oxygen Demand,BOD)生化需氧量是一种衡量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能力的指标。

BOD测试通过测量微生物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有机污染物所消耗的溶解氧来评估废水水质。

BOD的测定结果可以反映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程度。

2.3.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挥发性有机物是指易挥发且广泛存在于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

VOCs的测定可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对废水中的VOC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来源和水体健康状况。

3.废水有机污染综合评价对废水有机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废水的污染状况和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方法:3.1.综合污染指数(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CPI)综合污染指数是一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它可以综合考虑多个污染指标的权重和超标情况。

通过将不同污染指标的测定结果归一化,然后计算其加权平均值,并根据阈值设定判断污染程度。

3.2.水质综合指数(Water Quality Index,WQI)水质综合指数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它将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数据转化为一个综合的分数。

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分析

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分析

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分析摘要:工业经济体制改革趋势下,废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机制。

我国倡导生态规划改革背景下,工业废水污染破坏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不利于社会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必须全面落实废水污染排放与监测体制,消除潜在性的资源利用隐患,构建符合可持续战略需求的资源调配机制。

结合工业废水污染现状,分析了排放监测管理机制建设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水处理方案。

关键词:工业废水;污染;排放监测;体制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工业经济必须关注污水资源控制效率,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优化调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监测管理工作。

面对传统废水污染及排放处理模式,企业要结合相关部门指导工作,不断调整原有的污水排放治理标准。

同时,落实监测管理机制调整方案,以生态、节能、发展等为指导思想,共同建立符合工业经济发展需求的污染处理机制,促进工业用水资源的最优化调配。

1 工业废水污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经济大规模生产带动了GDP增长,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废水排放” 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巨大的阻碍,尤其是有害废水排放会带来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废水、污水、废液等污染物均是排放监测管理重点对象。

据统计,工业废水引起污染问题包括:有机需氧物质污染、化学毒物污染、无机固体悬浮物污染、重金属污染、酸污染、碱污染等,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都形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2 废水污染排放监测的主要原则2.1 生态原则维持社会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工业经济建设也要遵循环境原则,以生态准则为引导编制和你的生产方案。

废水污染排放监测中,必须严格按照企业环评文件批准的产品方案、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组织生产,降低各种因素带来的污染风险。

例如,大规模工业生态条件下,要及时控制污水排放中的有害物质,保证污水排放量不得超过环保部门的核定排放量。

2.2 安全原则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尤其是重金属离子对水污染的破坏,会进一步影响周边群众健康水平。

工业废水排放指标

工业废水排放指标

工业废水排放指标工业废水排放指标是评估工业企业废水处理效果和环境影响的重要依据。

合理的工业废水排放指标可以帮助监测和控制工业废水的污染程度,保护水环境的质量。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工业废水排放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一、化学指标1. pH值:pH值是衡量废水酸碱性的指标,正常范围为6-9。

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生物活性和沉淀物形成。

2. 悬浮物:悬浮物是废水中悬浮颗粒物质的总称,包括悬浮固体、胶体等。

其含量高低反映了废水中固体颗粒物质的多少。

3. 总溶解固体(TDS):TDS是衡量废水中溶解性无机盐含量的指标,如钠、钙、镁等离子。

高TDS含量会导致水质变差,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4. 化学需氧量(COD):COD是衡量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指标,其值越高表示有机污染物含量越高,需氧分解的能力越差。

5. 生化需氧量(BOD):BOD是衡量废水中有机物被生物降解的能力的指标,其值越高表示废水中有机物降解能力越差。

二、生物指标1. 水质类别:根据废水中生物指标的变化,可以将水质分为I类、II类、III类等不同等级,用于判断废水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 水体富营养化:通过测定废水中氨氮、总磷等指标来评估废水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程度。

高浓度的氨氮和总磷会导致藻类过度繁殖,引发赤潮等问题。

3. 急性毒性:通过对废水进行急性毒性测试,评估其对生态系统和生物种群的直接毒害作用。

三、重金属指标1. 铅(Pb):铅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会积累在生物体内对健康造成危害。

监测铅含量可以评估工业废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 镉(Cd):镉是一种高毒性的重金属,会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监测镉含量可以评估废水对环境污染程度。

3. 汞(Hg):汞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对生物体具有广谱的毒性作用。

监测汞含量可以评估废水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四、放射性指标1. α放射性:α放射性是指放射源释放出的α粒子。

监测废水中α放射性含量可以评估工业活动对环境辐射污染的影响。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工业废水中痕量有机物的研究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工业废水中痕量有机物的研究

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物上更能显示出其优越性。 本文针对某石化企业的工业污水中有机物的分 析问题, 建立了一个快速、 简便的方法。分析所得结 果为该污水的治理提供了科学数据。通过对影响 并与 % / 解 ! " # $ 测定的因素进行研究, & # ! 联用, 决了石化工业废水中的痕量有机物的监测难题。
# 结果与讨论
# " ! 固相微萃取实验条件的优化 # " ! " ! 纤维头和萃取方式的选择 作为 ! 我们必须决定所用 " # $ 使用的第一步, 的纤维头种类和萃取方式。萃取方式取决于待分析 物蒸气压的大小, 所用纤维头的极性则由待分析物 的性质决定。尽管废水试样中的有机成分是未知 的, 但根据工艺可知大多数是挥发物、 半挥发物和酚 类物质。采用( -! 1" .# !与: ,! 1" * 两种纤 维头分别用顶空与直接萃取方式进行研究, 结果表 明直接萃取方式较好。采用直接萃取方法, " *纤 维头对半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效果与 " 但 .# ! 类似, 对于低环的半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效果略好于
%, ! %, %, F G E DH , IE J =K L 8 B MF 3 8 H D J =N L 8 O , 3 A, A % % K E DP 3 8 Q L 8 F M= R L O / 8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01"S 2" * 3 % 3 ,, 4 $ ) & $ (5 ( 6 % & % 7 % 3 ’ + 3 & 0 $ )9 + 6 & 0 6, ; + 3* + & ( 3 6 32 0 $ < 3 ’ . / 8* : : 8 = 0 & 3 ( 0 3 6, 4 $ ) & $ (! ! > ? ! !, * + & ( $; @"A $ ’ & ( 3 % , ’ 0 + 3 & 0 $ )* ’ $ ( $ ’ & ( @ B ? @ !, * + & ( $) .9 / :,A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28T15:03:51.04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作者:朱宏[导读]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趋势下,废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机制。

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淮南 232000 摘要:工业经济体制改革趋势下,废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机制。

我国倡导生态规划改革背景下,工业废水污染破坏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不利于社会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必须全面落实废水污染排放与监测体制,消除潜在性的资源利用隐患,构建符合可持续战略需求的资源调配机制。

结合工业废水污染现状,分析了排放监测管理机制建设原则,提出
切实可行的污水处理方案。

关键词:工业废水;污染;排放监测;体制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工业经济必须关注污水资源控制效率,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优化调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监测管理工作。

面对传统废水污染及排放处理模式,企业要结合相关部门指导工作,不断调整原有的污水排放治理标准。

同时,落实监测管理机制调整方案,以生态、节能、发展等为指导思想,共同建立符合工业经济发展需求的污染处理机制,促进工业用水资源的最优化调配。

1 工业废水污染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经济大规模生产带动了GDP增长,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废水排放” 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巨大的阻碍,尤其是有害废水排放会带来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废水、污水、废液等污染物均是排放监测管理重点对象。

据统计,工业废水引起污染问题包括:有机需氧物质污染、化学毒物污染、无机固体悬浮物污染、重金属污染、酸污染、碱污染等,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都形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2 废水污染排放监测的主要原则 2.1 生态原则
维持社会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工业经济建设也要遵循环境原则,以生态准则为引导编制和你的生产方案。

废水污染排放监测中,必须严格按照企业环评文件批准的产品方案、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组织生产,降低各种因素带来的污染风险。

例如,大规模工业生态条件下,要及时控制污水排放中的有害物质,保证污水排放量不得超过环保部门的核定排放量。

2.2 安全原则
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尤其是重金属离子对水污染的破坏,会进一步影响周边群众健康水平。

以“安全第一”为污染排放监测原则,才能更好地完成生产作业目标,消除潜在性的废水污染隐患。

例如,倡导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把新型工艺平台引入废水处理阶段,消除一切监测管理障碍。

以高科技为指导,编制一套先进的废水污染处理机制,更好地促进废水污染净化处理工作。

2.3 效益原则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主要体现于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益化需求。

例如,废水循环处理机制中,可减少工业用水消耗量,降低生产后期的污染指数,促进企业内部生产秩序优化调整,带动行业收益稳步增长。

3 污染排放监测管理机制 3.1 评估机制
工业企业单位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必须完善处理设施,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严格按照各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要求,不向外排放废水的一律不准外排。

企业要做好废水污染评估工作,对内部生产流程及工艺方案进行深度改造,维持整个生产指标的规范化。

评估是为了更好地执行生产方案,消除工业生产过程存在的风险,建立符合生态化准则的除污监督体制。

3.2 标准机制
通过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的企业,必须保证厂内污水预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预处理设施出水达标排入污水管网。

任何一个企业生产标准都是可编制的,需要结合内部经营管理体制内容,提出符合废水污染排放标准的控制体系,从而实现废水净化处理指标,避免传统排放制度带来的污染问题,为企业工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3.3 专项机制
围绕污染排放监测设定专项机制,结合废水排放量大小,及环境净化标准展开相关工作,共同消除污染排放监督隐患。

通常,企业要按照环境监测局文件标准,要求各工业企业单位制定严格的污水预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并指派专人负责污水预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同时做好台账记录,记录内容要包括水质、水量、药剂消耗、污泥产生量等数据。

3.4 定检机制
对所有废水排放企业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废水浓度抽检、废水预处理设施运行、在线监测监控设备使用、进出废水流量计计量情况和药剂使用、污泥产生量、去向等环保台账以及上级环保部门规定的其它检查内容。

及时发现废水中的污染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净化处理,为实际生产作业方案提出科学的指导依据。

4 废水污染排放监测管理方法 4.1 环境监督
政府是环境规划的宏观调控部分,要发挥政府对工业废水除污排放的指导作用,消除企业生产中出现的污染问题。

基于生态城市建设下,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管理推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重视大中型企业的污染治理,同时加强中小企业环境管理,构建符合现代化监测机制的新模式。

4.2 工艺革新
生产工艺革新是降低污染的主要方式,从技术及工艺方面深化改造,能够控制废水污染排放标准。

继续推行企业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测,规范排污口,经常监控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及工艺、设备。

4.3 收费调整
从法律监管角度来说,调整废水污染排放惩罚力度,可从收费标准进行调整,对存在严重污染行为的企业,通过增加费用的方式督促其改进污染排放标准。

改善排污收费制度,促进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对排污收费制度进行适当调整,重新确定排污收费原则,收费方式以及其管理和使用原则,建立新的排污收费机制,从而提高了监测管理效率。

4.4 技术改良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必须全面落实工艺改良方案,减少废水污染排放量及污染程度。

对于企业来说,要及时调节产品结构优化产品配方组成;废物产生源控制:能源、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优化,工艺设备改造和革新;废物综合回收、再利用;改进生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员工培训制度;通过技术改良可实现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等标准。

4.5 回收利用
“循环利用”机制是废水污染排放监测的主要方式,按照行业规定采取科学的管理体系,从污水收集、处理、利用等流程构建循环式平台,降低了工业用水消耗量,也控制了整个生产环节造成的污染。

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是重要的节水途径之一,可涉及冷却、除灰、循环水、热力等系统。

冷却水系统主要根据系统对水质要求的不同而采取循环、循序、梯级使用。

5 结论
当前,“工业三废”是影响社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以水污染为主要危害形式,阻碍了地区生态环境改良与建设进程。

为了更好地利用环境保护机制,要从多个方面采取科学的监督与控制方案,消除工业污水对环境带来的不利。

因此,相关部门及企业要做好全面性合作,从生产、监督、管理等方面构建污水排放及处理体系。

对于实际监督中遇到的问题,应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及排放标准文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污染隐患。

参考文献
[1]邹爱红.巢湖西半湖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监测及污染现状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5).
[2]张敬东.杨娟.胡馨月.魏莉莉.有机污染物光化学降解的电分析监测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论文集[C].2011(5).
[3]刘岩弓.孙继昌.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现场富集分析技术综述[A].2008 有毒化学污染物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C].2008(3).
[4]邓爱萍.化工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有机污染物排放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