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毕加索》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美术:《毕加索》教案(参考文本)

初中美术:《毕加索》教案(参考文本)

新修订初中美术教学教案美术教案( Art Lesson Plans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初中美术:《毕加索》教案(参考文本)教材分析:本课取材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三册中的《毕加索》一课,使学生在欣赏毕加索作品后,发现大师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并能用这种新方法来创作一幅作品。

学情分析:许多学生都听过毕加索的名字,但对大师及其作品了解甚少,因此对毕加索充满了好奇心。

尤其是对毕加索的作品,大都不会欣赏,本课让学生学会欣赏并初步了解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人物绘画风格,学习毕加索独特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人物头像画。

教学设计:在探究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欣赏毕加索作品以及回顾以前所学的人物头像画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行发现毕加索画人物的独特表现风格。

再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解决本课难点并激发其作画欲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在拓展过程中,让学生欣赏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作品,不仅是让学生进一步走近大师,更是让其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此提升本课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1 .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欣赏、体验毕加索作品,拉近与大师的距离,激发学习大师作品的兴趣;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 .欣赏大师作品,能表达自己对毕加索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的感受和体会;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能初步理解立体主义风格,创作一幅具有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

3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一、教学准备:1 .(课件) 战争视频片段、和平鸽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2 .学具准备:铅笔、画纸、彩色笔等。

浙美版美术七上第11课《毕加索》教案

浙美版美术七上第11课《毕加索》教案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名画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一同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评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审美认知,但面对“象征主义”,仍是晦涩难懂。

但现在的孩子眼界较为开阔、思维活跃,教师只要做到正确引导、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仍能很好的完成对作品的解读。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新设计一、组织教学:起立问好,集中学生精力。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大家坐在安静宽敞的教室上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还有些地区正在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灾祸,人都向往和平,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控诉战争!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位画家-----毕加索多媒体出示图片:播放一组毕加索作品(配合音乐)★请了解毕加索的同学简介毕加索。

(出示多媒体,毕加索简介。

)★毕加索:毕加索是西班牙杰出画家、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一个美术教师的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

他最初的画比较写实,绘画的主题主要是对乞丐、流浪艺人、演马戏者等人物的深切同情;后来他从形式上求奇异,成了立体派的代表人物。

所谓立体派,是把物体分割成各种几何形体,然后再重叠、堆砌在一个平面的画幅上,因此完全改变了物体原有的形态,油画《格尔尼卡》是他的代表作。

注:什么是立体主义?什么是象征?(出示多媒体)★立体主义——由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

以出抽象的几何状态呈现作品,并描绘真实的形体。

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

11.毕加索-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1.毕加索-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毕加索-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理解毕加索的艺术思想和贡献。

2.通过欣赏和创作毕加索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思想,通过欣赏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素养。

2.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和创作毕加索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毕加索的生平和艺术创作概述。

2.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思想。

3.欣赏毕加索的代表作品,如《亚维农少女像》、《哭泣的女人》、《吉他手》等。

4.创作毕加索风格的画作。

2.教学方法:1.引导性授课法:通过讲解毕加索的生平和艺术创作概述,引导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艺术思想和风格。

2.互动式授课法:通过欣赏毕加索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素养。

3.合作式授课法:学生分组进行毕加索风格的画作创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毕加索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思想。

2.讲解环节(10分钟)讲解毕加索的生平和艺术创作概述,通过分析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引导学生了解毕加索的创作特点和贡献。

3.欣赏和分析环节(30分钟)欣赏毕加索的代表作品,如《亚维农少女像》、《哭泣的女人》、《吉他手》等。

通过分析作品的构图、线条和色彩运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素养。

4.创作环节(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毕加索风格的画作创作。

先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表现手法和线条构成。

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作意愿,进行毕加索风格的画作创作。

5.展示评价环节(15分钟)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展示,并进行互评和评价。

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和展示评价,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并了解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毕加索美术教案反思模板

毕加索美术教案反思模板

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以著名画家毕加索为主题,旨在通过欣赏和分析毕加索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图片展示、作品分析、小组讨论等,以期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毕加索的著名画作《格尔尼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和毕加索的艺术特色。

2. 作品欣赏展示毕加索的多幅作品,如《哭泣的女人》、《亚威农少女》等,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色彩、构图、线条等元素,分析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3. 作品分析针对每幅作品,引导学生从艺术史、艺术流派、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5. 实践创作鼓励学生以毕加索为灵感,创作一幅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6.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建议。

三、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毕加索的作品,对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2. 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展示、作品分析、小组讨论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存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3. 学生反馈课后,我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感受。

大部分学生表示对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很感兴趣,但部分学生对作品的分析和创作过程感到有些难度。

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技巧的培养。

4. 教学改进措施(1)在导入新课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与毕加索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浙美版初中美术11.毕加索教学设计

浙美版初中美术11.毕加索教学设计

11.毕加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以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为突破口,了解毕加索的艺术生平,欣赏和感受毕加索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思想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毕加索的艺术生平,欣赏毕加索以《格尔尼卡》为主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讨论评述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3课时数:1课时4课前准备学生:绘画工具(铅笔、记号笔、水彩笔等)教师:课件、多媒体设备5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看视频、造情境、激情感1、看视频、造情境、激情感。

(1)观看视频《太行山上》片段。

(2)谈谈观后感。

学生围绕幻灯片1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a、影片中哪些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描述或模仿他的动作神态吗?b、你从影片中感受到了什么?(教师先对视频作简要介绍,随后对学生的交流作简要小结,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战争和法西斯的愤懑情感)(3)请你大胆的表现。

请学生以影片中印象最深的形象为素材,用徒手画大胆勾画一个艺术形象,可作变形或夸张处理,不必画的太具体。

然后进行展示和交流,教师进行简要评价。

(4)导入新课。

顺着视频欣赏和交流所铺垫的课堂情境,利用课件介绍毕加索《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并顺势导入新课“毕加索与《格尔尼卡》”。

活动2【讲授】引导欣赏,加强体验(1)认识毕加索。

通过课件教师介绍毕加索艺术生平。

(2)讨论和赏析一。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形象?进行交流。

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a牛有什么表情?它代表什么?b马有什么表情?它象征什么?c手持油灯的女人象征什么?d这个蹒跚而行的女人在干什么?想什么?e跳楼者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f抱着已死的孩子的女人,她的眼睛象什么?为什么这样画?g战士手中的断剑和剑旁的花有何寓意?h画面顶端的灯象什么?它有何寓意?(教师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小结)(3)讨论和赏析二。

初中毕加索美术教案设计

初中毕加索美术教案设计

初中毕加索美术教案设计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毕加索生平及其艺术成就,掌握毕加索的代表作品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立体派绘画风格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创意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立体派绘画的理解和感悟。

过程与方法:1. 欣赏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了解毕加索的艺术特点。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

3. 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创作,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毕加索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 立体派绘画特点及代表作品。

3. 创意画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毕加索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掌握立体派绘画特点。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创意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立体派绘画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毕加索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谁创作的吗?谁能告诉我这位画家的艺术特点?”2. 讲解:教师讲解毕加索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让学生了解毕加索的成长经历和创作风格。

3. 欣赏:教师展示毕加索的立体派代表作品,如《格尔尼卡》、《阿维尼翁的少女》等,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掌握立体派绘画特点。

4. 实践:教师发放绘画材料,让学生动手创作,尝试运用立体派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立体派绘画的特点,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欣赏和研究毕加索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绘画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初中毕加索美术教案

初中毕加索美术教案

初中毕加索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初中毕加索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贡献;2. 学习毕加索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4.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资源:1. 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图片或幻灯片;2. 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油画颜料等绘画工具;3. 毕加索的相关书籍或网络资源。

教学准备:1. 整理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和相关资料;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3. 创建一个艺术作品展示区域。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展示毕加索的一些代表性艺术作品,并简要介绍毕加索的背景和艺术风格;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毕加索的作品特点,例如几何形状、颜色运用和主题表达等。

主体: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幅毕加索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份小组报告;2. 小组报告: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所选择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感受和分析;3. 绘画实践:让学生选择一幅毕加索的作品作为参考,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绘画实践;4. 指导和辅导:教师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提供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理解毕加索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5. 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展示在艺术作品展示区域,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2.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毕加索艺术的理解和感受;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其他艺术家的作品。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与学生分享绘画技巧和艺术经验;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艺术展览或美术馆,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3.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绘画实践,并组织作品展示活动。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评价学生的小组报告和绘画作品;3. 收集学生对毕加索艺术的理解和感受的书面反馈。

教案撰写完毕后,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美术教学课件《毕加索》共2-2024鲜版

美术教学课件《毕加索》共2-2024鲜版

01毕加索生平与艺术成就Chapter早年经历及艺术启蒙1901-1904年,毕加索经历人生低谷,作品风格以蓝色为主调。

代表作品《蓝色房间》、《老吉他手》等,描绘社会底层人物,表达同情与关怀。

蓝色时期作品情感深沉,笔触简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蓝色时期与代表作品粉红色时期风格转变1904-1906年,毕加索结识费尔南德·奥利维耶并坠入爱河,作品风格逐渐转向粉红色调。

代表作品《拿烟斗的男孩》、《亚维农的少女》等,描绘人物更加生动,色彩明快。

粉红色时期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展现温馨、浪漫的氛围。

代表作品《亚维农的少女(立体主义版本)》、《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等,将物体拆解成几何形状重新组合。

立体主义时期作品强调空间与结构的重塑,对现代艺术产生深远影响。

1907年开始与乔治·布拉克共同创立立体主义,颠覆传统绘画观念。

立体主义时期探索与创新02毕加索绘画技法与特点Chapter独特构图和色彩运用构图新颖色彩丰富线条表现力及笔触技巧线条多变笔触独特空间感营造和光影处理空间感强烈毕加索善于运用透视原理和色彩对比等手段,营造出强烈的空间感。

他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中。

光影处理巧妙他对于光影的处理也非常巧妙,能够通过光影的变幻和对比,刻画出人物和景物的立体感和质感。

他的光影处理有时显得神秘而幽深,有时又显得明亮而清新。

对后世艺术家影响开创了立体主义推动了现代艺术发展03《毕加索》课件一内容解析Chapter主题思想及创作背景介绍主题思想创作背景概述毕加索所处的时代背景,包括社会、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他的创作理念和作品风格。

关键知识点梳理与讲解毕加索的生平与成就详细介绍毕加索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艺术成就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位艺术大师。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与特点深入分析毕加索在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如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时期等,以及这些风格的特点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加索》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取材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三册中的
《毕加索》一课,使学生在欣赏毕加索作品后,发现大师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并能用这种新方法来创作一幅作品。

学情分析:许多学生都听过毕加索的名字,但对大师及其作品了解甚少,因此对毕加索充满了好奇心。

尤其是对毕加索的作品,大都不会欣赏,本课让学生学会欣赏并初步了解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人物绘画风格,学习毕加索独特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人物头像画。

教学设计:在探究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欣赏毕加索作品以及回顾以前所学的人物头像画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行发现毕加索画人物的独特表现风格。

再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解决本课难点并激发其作画欲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在拓展过程中,让学生欣赏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作品,不仅是让学生进一步走近大师,更是让其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此提升本课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 .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欣赏、体验毕加索作品,拉近与大师的距离,激发学习大师作品的兴趣;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 .欣赏大师作品,能表达自己对毕加索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的感受和体会;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能初
步理解立体主义风格,创作一幅具有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

3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
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一、教学准备:
1 . (课件 ) 战争视频片段、和平鸽图片资料、多媒体课

2 .学具准备:铅笔、画纸、彩色笔等。

二、教学重点: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事迹,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

讨论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感受和理解毕加索画人物独特的表现风格。

三、教学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
代绘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
爱之情。

(cai :9.11事件场景及带来的灾难 )
2 .讨论: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热爱和平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