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观察

经验交流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观察刘婷 (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省天水市 741020)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刮宫活检检查,采用HE染色分析病例特点。
结果:25例患者中,确诊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19(76.00%)例,腺鳞癌(即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现象伴有鳞状细胞癌结构)2(8.00%)例,浆液性乳头状癌1(4.00%)例,透明细胞癌1(4.00%)例,浆液性乳头状癌合并透明细胞癌1(4.00%)例,癌肉瘤1(4.00%)例。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特点为细胞核有明显变大、变圆,且核仁突出,其子宫内膜腺体无极性,可见染色质较粗(或空泡状),子宫内膜间质明显减少、消失,或排列成筛状,大小与形状均不一致,腺体分支复杂,代之为肉芽或纤维组织,常伴有炎性反应,会累及浅肌层,但无转移情况。
子宫内膜鳞癌表现为双侧卵巢转移,浆液性乳头状癌表现为盆腔淋巴结转移。
结论:子宫内膜癌中最常见的病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时需注重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癌的鉴别,并对子宫内膜增生进行区分。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又叫做子宫体癌,主要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起源于内膜腺体,是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常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1]。
近年来,随着女性老龄化人口增加、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外源性激素滥用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愈来愈年轻化。
因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与子宫内膜功能性失调、常见妇科疾病有较多相似,极易发生误诊、漏诊情况[3]。
故有效的诊断,是临床做到早确诊、早治疗的关键,对疾病尽早治疗有重要意义[2]。
目前临床针对子宫内膜癌常用诊断方法包含B 超诊断、分段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检查、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及磁共振检查等,而分段诊断性刮宫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但该技术属于盲目性操作,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且无法判定肌层受累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情况,亦受到操作者经验、肿瘤面积大小与位置等因素影响,极易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4],与免疫组化染色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准确性[5]。
流行作业

绪论1. 流行病学的最重要研究方法是A.实验室方法B.临床诊断方法C.统计学方法D.实验法E.观察法2.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疾病、伤害、健康B.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C.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D.死亡、患病、伤残E.以上均不对3.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A.描述性研究4.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5.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C.人群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防制实验研究6.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监测B.抽查C.队列研究D.现患调查E.生态学研究7.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8.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9.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10.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E.疾病和健康状况疾病分布:1. 某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比值加大,见于下列何种情况A.该病病死率增高B.该病病程短C.该病病程长D.该病治愈率低E.以上情况均不影响该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的比值2.某社区调查了10000人的HBSAg,1000人阳性,该调查合适的描述指数为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感染率E.生存率3. 某疾病经过较长时间后其临床表现、死亡率、发病率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属于A.疾病的季节性B.疾病的长期变异C.疾病的周期性D.疾病爆发后的余波E.疾病在不同年龄间的分布4. 综合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A.出生队列研究B.横断面研究C.移民流行病学研究D.血清流行病学E.遗传流行病学5.关于病死率的描述哪一种是不正确的A.用于说明疾病的危害程度B.医护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病死率C.不可以直接比较不同医院的病死率D.预防水平提高可以降低病死率E.诊断水平提高可以降低病死率6. 分析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某疾病死亡率的变化时,常用C.横断面分析7. 在分析食物中毒暴发的可能原因时,下列哪种指标最常用D.罹患率8. 疾病的流行强度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哪种指标的变化及其病例间的联系程度。
64例子宫内膜癌超声诊断

冲 多普勒表现分析。结果 : 超声诊 断 内 膜厚度 > 1 0 a r m, 宫腔积液 , 超声诊 断准确率符合率 9 6 . 8 % 。结论 : 阴道超 声对于监测子 宫 内 膜 的厚度非常有效 , 尤其是对 于有绝经后 出血的患者 , 如果通过阴道超 声检查测量子 宫内膜的厚度不超过 5 a r m 时, 发 生子 宫 内膜癌
子宫 、 附件位 置较 深 , 选 用扇 形扫查 更为 方便 。扫 描频率 以 3 . 血管 的血流动力学会 产生 相应 的改变。多普勒超 声则提 供 了检 头频率 7 . 0— 9 . 5 M H z , 扫描深度 6 — 8 e m , 扫描角度 1 5 0 。 ~ 3 6 0 。 。 中晚期表现为子宫正常大小或饱满增 大。肌层 回声 均匀 或因病 产科检查时 因妊娠子宫较 大 , 选用 线阵探头较 扇型探头更 适合 , 灶增大及肌层浸润而使肌 层 回声不 均。内膜表现 为早期 可大部 凸弧型探头亦较适用。探头频率应选用偏低 为宜 , 一般3 . 5— 2 . 正常 , 与子宫肌层 有清 楚 的分 界 , 仅局 部增 厚 , 回声 增强 、 不均,
出血坏死 。晚期 可侵犯子 宫肌层 。患者 多因绝经后不 规则 阴道 分布 、 血 流改变及 阻力指数 的变 化 , 大 大提高 了内膜癌 的早期诊 出血而就诊 。晚期可因瘤 体增大 、 转移及压迫 邻近器官 或组织 , 断成功率 。
出现下腹坠胀 、 疼痛 、 腰骶 部酸 胀… 。选 取 临床 2 0 1 2年 6月 ~
的机会是非 常低的 , 其 阴性预测值可达 9 6 %。 关键词 : 子 宫 内膜癌 ; 超 声; 彩 色多普勒 .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和临床表现

注意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患者高危因素。
预 防
病因不清,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很难找出。
1.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Premenopausal dysfunctional bleeding 尤其是与未绝经者相鉴别,不规则流血,分段诊刮。 2. 老年性阴道炎Senile Veginstis 血性白带,前者阴道壁充血,粘膜下散在出血点,后者阴道壁正常,二者并存。 3. 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 Submucous myoma or endometrial Rolyop 月经过多、经期长、诊刮、宫腔镜、B超。
转移途径
临床分期 Clinscal Classification 对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多年来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以1968年国际抗癌协会和197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的两种分期法应用较为普遍,且有不少相似之处,也各有其长短。
临床表现 Clinical Finding 内膜癌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基本上是一种老年妇女的肿瘤,一般认为,内膜癌好发年龄比子宫颈癌推迟10年。也就是绝经后妇女多见,平均年龄在55岁上下,(福州妇幼保健院50~60岁,18%,北京协和50~64岁,58%)。那么早期无症状,一旦出现则表现为:
肾上腺:当卵巢功能衰退,体内无E2,但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经芳香化而产生雌酮,雌酮水平增高对内膜作用易导致内膜癌。
1
Exogenous Estrogens 外源性激素HRT
2
主要指激素替代方法时使用雌激素。随着使用雌激素剂量的增加和使用时间延长,危险性逐渐增加6~12倍。
3
病 因
病 因
Endometrial Hyperplasia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由于长期不排卵及雌激素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导致内膜发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分为腺囊型、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过长。经研究证实腺囊型增生过长与内膜癌关系不大,而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与内膜癌发生有关,尤其是不典型增生与内膜癌关系更密切。
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与宫腔镜手术相关不良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与宫腔镜手术相关不良预后因素研究进展韩璐;佟彤;毛奕文【摘要】宫腔镜技术已成为早期筛查子宫内膜癌不可或缺的方法,宫腔镜检查能否增加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PWC)阳性率有着截然不同的结论,有研究者认为宫腔镜检查能够增加PWC阳性率,但也有资料说明并未增加内膜癌细胞腹腔播散的风险.宫腔镜检查的PWC阳性率与宫腔镜检查的条件、宫腔镜检查与获取腹腔冲洗液的间隔时间、是否同时行诊刮术、疾病程度、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等因素有关.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宫腔镜检查所致PWC阳性并不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及增加内膜癌复发的风险.宫腔镜检查建议应用于影像学检查提示宫内占位病灶<1~2 cm的病例,采用最低的膨宫压力和液体流量,避免扩张宫颈管和同时行刮宫术,以宫腔镜下定位活检为宜.%Hysteroscopy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indispensable method for early screening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There is still debate on whether hysteroscopy increases the positive rate of peritoneal washing cytology (PWC).Some physicians believe that hysteroscopy increases the positive rate of PWC;however, there are also data suggesting that hysteroscopy does not increase the risk of endometrial cancer cells spread in abdominal cavity.The positive rate of PWC associated with hysteroscopy is related to condition of hysteroscopy, time interval between hysteroscopy and acquisition of peritoneal washing liquid, whether performing simultaneous diagnostic curettage, stage of the disease, tumo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factors.A large amount of clinical research data have shown that positive PWC caused by hysteroscopy examina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survival of endometrialcancer patients and does not increase the risk of endometrial cancer recurrence.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hysteroscopy examination should be applied in cases with an intrauterine lesion <1~2 cm by imaging study, be performed with the lowest uterine pressure and liquid flow, and avoid the expansion of cervical canal and curettage surgery at the sametime.Hysteroscopy-guided biopsy is appropriate.【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9)003【总页数】4页(P296-299)【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宫腔镜;预后因素【作者】韩璐;佟彤;毛奕文【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暨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辽宁大连116033;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 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 116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女性三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目前已接近新发妇科恶性肿瘤的50%,据美国癌症协会报告,2015年美国子宫内膜癌的新发病例54870例,死亡病例10170例[1]。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与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与免疫组化特点分析目的探究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
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研究的方法,对宜春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2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参照患者绝经情况,将其分为了实验组(绝经前)60例,和对照组(绝经后)64例,对其临床病例特征和免疫组化特征等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经回顾分析得出,实验组患者阴道大量出血,合并不孕不育、肥胖以及子宫肌瘤症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其他表现则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绝经前子宫内膜癌多为子宫内膜样腺癌,主要为病理Ⅰ期,属于浸润浅肌层状态,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高,在临床中应高度重视。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menopausal endometrial carcinom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124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admitted to Yichun city people’s hospital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5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premenopausal)60 cases,and control group (postmenopausal)64 cases,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and analysis.Results By retrospective analysis,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ith vaginal bleeding,infertility,obesity,uterine fibroids disease,and the control group,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ther performance,P>0.05.Conclusion Endometrial carcinoma in premenopausal women is mostly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mainly pathological stage I,belongs to the invasion of superficial muscle layer,tumor cell differentiation degree is higher,should be highly valued in clinical.Key words:Premenopausal;Endometrial carcinoma;Pathology;Immunohist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随着我国现代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高,在应用科学发病机理的研究中发现,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年轻化。
不同年龄阶段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不同年龄阶段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杨娟;刘春梅;吴涵【期刊名称】《白求恩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16)001【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年龄阶段子宫内膜癌(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将136例EU患者根据年龄分为研究组(﹤45岁,54例)和对照组(≥45岁,82例)。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法对比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并随访3年以观察两组患者生存率。
结果(1)研究组合并高血压病史率低于对照组(P〈0.01),EC家族史占比高于对照组(P〈0.01);阴道出血、腹痛和(或)腹部肿块、妊娠史、多囊卵巢、糖尿病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病理分期Ⅰ~Ⅱ比率、高分化程度率、≤1/2肌层浸润率、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病理分类、腹水检查、淋巴结转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3年生存率(35/54,64.81%)较对照组(32/82,39.02%)高(P〈0.01)。
结论不同年龄段EC患者病理特征差异明显,EC临床治疗方案应将年龄纳入考虑因素中。
【总页数】2页(P63-64)【作者】杨娟;刘春梅;吴涵【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462000;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462000;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4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相关文献】1.不同年龄阶段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析2.不同发病部位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3.不同年龄阶段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4.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比较5.不同年龄段膀胱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超声特征的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检查与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中的诊断

176
阵:512"512,FOV:350mm、管电流250~300mA、管电压 120kV、螺距:1.0~1.5、层厚0.625~1.25mm。将获取相关数据 传送至Aw工作站,使用AW4.2Basic Display软件处理分析。 对多个不同相位窗重建矢状位、冠状位,并进行多层面重建 (MPR)、最大密度投影(MIP)。
MRI检查:设备使用西门子1.5T磁共振仪器,序列: T2W1脂肪抑制序列、冠状位、横断位自旋回波TIWI、横断 位、矢状位、快速回旋波T2WI。先行平扫,后增强扫描;均进 行2次信号采集。
两种方法结合检查,根据MRI图像与CT图像进行分 析,针对周遭淋巴结侵犯主要考虑CT检查结果,对于子宫内 膜与宫腔改变患者主要考虑MRI诊断结果,进而提高诊断准 确率。 113评价指标:本组75例患者检查结果,由2位经验丰富医 师进行阅片,根据检查数据、病理特征、诊断标准判定最终结 果。①MRl分期标准:2期:低信号宫颈纤维间质有肿瘤信号, 子宫轮廓不规则、肌层外缘无连续性;3期:淋巴结直径> lcm,阴道受累、阴道壁低信号节段消失;4期:可见远端器官 肿瘤细胞转移、侵犯直肠或膀胱。②cT分期:2期:cT显示宫
阴道不规则流血,少数患者可出现血性白带,发病原因诸多, 非器质性因素中常见炎症因素及肿瘤因素等,应给予患者实 施及时恰当治疗,避免患者发生病理性改变。分析得出,绝经 后阴道出血患者不具有特异性表现,病情诊断难度较大,在 以往诊断中,常用诊断手段是刮宫病理检查,诊断准确率较 高,但是,由于该项操作属于有创检查,可对患者机体造成一 定损伤,可导致患者痛苦程度扩大,另外,该项检查方法对操 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临 床上对如何无创、有效检查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病情进行了 研究及实验,提出了妇科超声检查诊断方法,操作较为简单, 属于无创性检查,诊断准确率接近于病理诊断检查,临床运 用价值较高,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3-02-22T10:49:49.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张文先
[导读] 结果提示与临床研究相吻合。
另外,子宫内膜癌中,G2和腺癌的发生率相对更高。
张文先(广元市中心医院妇科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发生特点,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参照。
方法对64例患者根据临床不同分期采取不同治疗方式,以手术方式为主,比较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符合率,并分析子宫内膜癌与孕产次、绝经、肌层浸润的关系,以及子宫内膜癌不同分期和分型的发生率。
结果临床分期和手术分期的整体误差率为6.3%;孕产次在2次以下,处于绝经状态以及肌层浸润>1/2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几率相对更大;子宫内膜癌中G2型和腺癌的发生率相对更高,差异性均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分析子宫内膜癌发生的临床特点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照价值,并利于确定子宫内膜癌发病高危人群,以有针对性加强预防。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分期发生率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205-02
Clinical analysis of 64 cases of endometrial cancer
Zhang Wen-Xi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characteristc of endometrial cancer to provide envidence in future work. Methods: According to clinical stages, choosed 64 patients to treat with differet way, surgery was the mainstay. Compared coincidence rate of clinical stages with surgical pathologic staging. And analyze endometrial cancer relationship with motherhood time, postmenopausal, muscle layer infiltration and clinical stages of endometrial cancer. Results: Whole error rate of clinical stages with surgical pathologic staging was 6.3%, less than 2 motherhood times, postmenopausal, muscle layer infiltration>1/2 more likely suffered endometrial cancer. G2 style and adenocarcinoma in endometrial cancer happened higher (p<0.05). Conclusion: Analysis of endometrial cancer happe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can provide reference valu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determine the endometrial cancer incidence high-risk groups to prevent. 【Key words】 endometrial cancer clinical stages coincidence rate
子宫内膜癌临床比较常见,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中,但近些年呈现年轻化趋势,且总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合理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式选择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即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合理诊断提供参照,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共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64例,年龄在32—74岁,平均(57.1±
2.4)岁;孕产次2次以下46例,2次以上14例,无孕产次4例。
未绝经患者16例,绝经患者48例。
其中,阴道排液和不规则出血分别为7例和51例,下腹部不适者6例。
合并糖尿病20例,高血压27例;合并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分别21和23例。
1.2 B超检查所有患者均经B超检查,肌层浸润≤1/2患者28例,>1/2患者20例,无肌层浸润患者16例。
1.3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学分级术前临床病理组织学分期:Ⅰ期52例,Ⅱ期7例,Ⅲ期5例。
病理组织学分级:G1 20例,G2 38例,G3 6例。
1.4治疗方法根据临床分期,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式。
使用高效孕激素药物保守治疗12例,其余52例均行手术方式治疗。
其中,子宫全切术6例,全子宫结合双附件切除术10例;广泛子宫切除术14例,广泛子宫结合双附件切除并行盆清术34例。
对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存在差异的患者,术中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1]。
1.5统计学方法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临床与手术病理分期临床分期Ⅰ期52例,Ⅱ期7例,Ⅲ期5例,术后经手术病理分期显示:Ⅰ期53例,Ⅱ期5例,Ⅲ期6例,符合率分别为98.1%、71.4%和8
3.3%。
整体误差率为6.3%。
详见表1。
表1 临床与手术病理分期对比
分期比较项目例数(例)符合率(%)
Ⅰ期临床分期 52 98.1
手术病理分期 53
Ⅱ期临床分期 7 71.4
手术病理分期 5
Ⅲ期临床分期 5 83.3
手术病理分期 6
2.2子宫内膜癌与孕产次、绝经、肌层浸润关系统计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孕产次在2次以下占71.9%,2次以上占21.9%,无孕产次占6.2%;绝经患者占75.0%,未绝经患者占25.0%;肌层浸润≤1/2者占31.2%,>1/2者占4
3.8%,无肌层浸润者占25.0%。
整体比较可知,孕产次在2次以下,处于绝经状态以及肌层浸润>1/2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几率相对更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详见表2。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