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请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试验示范基地的报告

关于申请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试验示范基地的报告
关于申请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试验示范基地的报告

关于申请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

试验示范基地的报告

濉溪县农林委:

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7月成立,注册资金501万元,多年来公司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逐步成为皖北地区大型种子企业之一。

柳丰种业是一家生产、销售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种子为主业的种业公司。公司下设:市场营销部、生产运作部、良种繁育部、质量检验部、行政管理部等部门以及柳丰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柳丰农场两个全资子单位。

柳丰人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中国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及原(良)种农场合作,优势互补,并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引进新品种。2009年至今陆续买断中国农科院国(省)审优良大豆新品种:中黄36、中黄37、中黄38、中黄39、中黄42、中黄57等在全国范围内生产、销售及维权打假,并连续多年为“中黄13”大豆品种全国联合体成员之一;拥有小麦品种:秦农142、淮麦29、中麦895等品种的生产、销售权。公司常年从事小麦、大豆等优良品种的复壮提纯、繁育、生产等工作,营销网络以黄淮为中心,产品远销苏、鲁、豫、皖、鄂、湘等十几个省市,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得到广大农民朋友与社会各界的认可。

近年柳丰种业在百善镇前营村、道口村流转土地2000余亩,建立了柳丰农场,每亩土地流转费1000元,农民土地流转后,收入没减反增,农民土地流转后,还可到被流转土地上干活拿工资,每年支付当地农民工资40余万元。

在流转土地上种植的小麦、大豆良种都是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比周边村队的小麦可增产3-5%,每亩小麦可增产30-50斤。亩增收40-60元,良种收购每市斤按市场价加0.10元,每亩按1000斤计,亩增收100元左右,合计每亩可增收140-160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万余人口,土地面积3万亩左右按亩增收140-160元计可为周边繁殖基地农民增收400万元左右。

2013年公司与淮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设立淮北市第三批“555”产业创新团队——“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创新团队。团队利用公司流转的2000余亩土地作为核心示范区,针对淮北地区气候条件多变、倒春寒频发、赤霉病时有大面积发生及砂姜黑土土壤基础肥力不高、土壤养分非均衡化、有机肥料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等问题,重点培育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研究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以及小麦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资源高效利用的肥、水、药精确管理技术,优质小麦避灾、减灾技术等综合农艺技术措施。通过,研制、集成、推广小麦新品种和配套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提高全市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3年该团队选育的柳麦618小麦新品系申请参加安徽省小麦联合鉴定试验,并于2014年进入安徽省小麦区域试验。同年柳麦716申请参加2014-2015年度安徽省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另有一批性状优异的高代材料将陆续进入省级或国家级区域试验。引进、示范、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品种。柳丰种业连续多年承担了农业部和省政府下达的小麦良种补贴、小麦高产创建等牵动性项目,牵头推广烟农19、淮麦20、秦农142、等优质小麦品种面积每年达100万余亩。每亩比较其他品种增产3-5%,每亩可净增50元左右。每年可为社会带来效

益4000万元左右。

2014年公司开始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优质高产大豆综合技术集成示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创新团队牵头,集成配套院内相关单位的优良新品种及麦茬机械化免耕播种等配套栽培技术,地下病虫害防治、除草剂安全施用等植保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根瘤菌施用等养分管理技术,大豆高效低损失收获技术,形成综合配套生产技术模式,在公司开展技术展示与示范。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本地粮食生产更快更好发展,公司已在百善农业示范园区建立小麦大豆新品种选育与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并与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紧密合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同时与市县农业技术部门对接,组织种粮大户、农民代表到试验示范基地观摩培训,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发展,特申请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试验示范基地,敬请批复。

特此报告。

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五年五月二十二日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1基层农技推广总结我叫,负责xx养殖技术指导。1年来,在畜牧局的指导下,对照科技入户工作的相关要求以及科技入户实施方案,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作总结如下:一、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及时了解各个示范户的养殖习惯,根据示范户的遴选和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确立了指导思想,明确了工作目标,落实了工作措施。为全面更好的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奠定了基础。二、认真制定入户指导方案。由于科技示范户养殖水平参差不齐,编制了入户分户指导方案。通过分户指导方案,农户进一步了解提高的技术服务内容和要配合的工作等。分户方案,使指导员和示范户能够互动起来,能够更好地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三、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为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积极参加了畜牧局组织的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集中培训,系统全面地学习了肉牛品种选择、肉牛快速育肥技术、秸秆青贮和饲草种植技术、肉牛疫病防治技术、高温高湿季节肉牛热应激预防等技术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和自身科技素质,提高了入户指导的深度和入户指导的信心。四、开展多种形式指导服务工作。一是入户与示范户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服务。每个月到各个

科技示范户指导不少于1次,了解掌握示范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做到心中有底,及时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利用通讯工具,开展电话咨询和发送短消息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户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技术指导;三是广泛开展技术明白纸等资料发放工作,为推广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我采取举办培训班、带领带动户参观示范户和现场指导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五、深入调查,培育典型户。深入调查,培育典型户,实现以点带面的生产格局。通过对自己所指导的X 户科技示范户为中心户,再以这X户为基础每户带动自然村中接受能力好,每户带动X户以上,同时选出了科技示范户典型,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六、及时发放物化补贴及相关资料。及时给科技示范户发放物化补贴,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中的技术指导员及各月技术指导安排,悬挂科技示范户门牌,公布联系电话,24小时不关机,方便示范户咨询,及时了解示范户的基本情况和养殖动态,切实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积极作用。通过一年来的技术指导,我认为指导员的责任就是传播现代科学养殖技术,解决养殖过程存在的难题,发挥才能,达到养殖户增产增收目地。2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技术总结一、基本情况***村地处***沿岸,交通便利,灌溉方便,属于冷凉性气候条件,是***镇发展高原夏菜产业的理想地带。该村有*个组,**户,***人,确定技术员*名科技示范户*户,辐射带动***户,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亩。多年来,以***公司为龙头,以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计划总结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2015年,我县按照国发[2006]30号、川府发[2007]11号、农办财[2015]63号和川农业[2015]109号文件要求,继续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县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县进一步构建了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竞聘上岗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多元化推广制度等;完善了“专家组+试验示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机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技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情况 县农业局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不断调整部机构设置,目前全局有农业局机关、农技推广中心、农村经营管理总站、农村能源管理局、植保植检站、农机监理站、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隆昌县分校、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农情信息站10个编制部门,有编制123人,实有职工13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人。 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在整合已有事业机构的基础上,按相近专业综合设置农业服务中心,中心设农技、水利、林业、农机等岗位,全县19个乡镇共有农技编制72人,实有职工人数74人,专业技术人员47人。 2、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情况 随着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的分离,多元化的农业技术

服务体系逐步产生。我县形成了以隆昌县金星种业公司、隆昌县农业科技服务、隆昌县农资公司为龙头,县城、乡镇场镇、村、社设经营点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营利性经营网点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经营服务和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局相关股站负责对农资产品质量的监管。全县有经营性服务人员近900人,农资经营网点480个。 3、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情况 我县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8个,其中种植业46个,畜牧业40个,林业20个,渔业8个,服务业13个,其它1个,有种植业会员2000余人,会员打破地域限制,形成了跨地区、多层次的会员网络。 (二)产业分布情况 隆昌县幅员面积794平方公里,辖16个镇2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365个行政村和46个社区,全县总人口78.01万,其中农业人口59.82万,现有耕地面积39.69万亩。主要产业分布情况为:水稻中稻种植面积31.3万亩,总产163083吨,分布于全县19个乡镇(街道)。玉米播种面积8.2万亩,总产29724吨,以响石、黄家、界市等乡镇为主。大豆播种面积5.1万亩,总产7202吨,以桂花井、黄家、迎祥、界市等乡镇为主。水果面积4.71万亩,产量3.35万吨,以龙市、迎祥、普润、金鹅、古湖等乡镇为主。蔬菜种植面积20.5万亩,产量29.5万吨,以胡家、古湖街道办、石燕桥、云顶等乡镇为主。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2015年,我县按照国发[2006]30号、川府发[2007]11号、农办财[2015]63号和川农业[2015]109号文件要求,继续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县进一步构建了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竞聘上岗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多元化推广制度等;完善了“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机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技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情况 县农业局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不断调整内部机构设置,目前全局有农业局机关、农技推广中心、农村经营管理总站、农村能源管理局、植保植检站、农机监理站、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隆昌县分校、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农情信息站10个编制部门,有编制123人,实有职工13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人。 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在整合已有事业机构的基础上,按相近专业综合设置农业服务中心,中心内设农技、水利、林业、农机等岗位,全县19个乡镇共有农技编制72人,实有职工人数74人,专业技术人员47人。 2、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情况 随着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的分离,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逐步产生。我县形成了以隆昌县金星种业公司、隆昌县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隆昌县农资公司为龙头,县城、乡镇场镇、村、社设经营点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营利性经营网点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经营服务和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局相关股站负责对农资产品质量的监管。全县有经营性服务人员近900人,农资经营网点480个。 3、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情况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中国农业推广网 2012.11

目录 一、系统的管理 (1) 1.1中央级系统用户 (1) 1.2省级信息员用户 (1) 1.3县级信息员用户 (1) 二、软件环境 (1) 三、数据上报操作流程 (2) 四、系统的用户名命名规则与分配 (2) 4.1 省级信息员用户 (3) 4.2 县级信息员用户 (3) 五、数据报送 (4) 5.1 省、县信息员基本情况表 (4) 5.2 省级基本情况表 (4) 5.3 县级基本情况表 (7) 5.4 省、县级专家信息 (10) 5.5 示范基地信息 (13) 5.6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信息 (15) 六、数据信息的管理工作 (24) 6.1查询县级上报情况 (24) 6.2 上报信息的统计 (24)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用户操作手册 一、系统的管理 管理平台用户共分三级,即中央级系统用户、省级信息员用户、县级信息员用户。 1.1中央级系统用户 中央级用户拥有系统的所有权限。用户主要为两部分人员:(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项目的农业部官员;(2)平台的系统管理人员。 1.2省级信息员用户 省级用户可以上报、查看及统计本省的数据与信息。用户为大陆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兵团、黑龙江农垦、广东农垦、青岛、大连、宁波三个计划单列市的省级农业主管部门。 1.3县级信息员用户 县级信息员只可上报、查询及统计本县的数据与信息。县级用户为全国完成基层农技推广改革的所有农业县(区、旗、团、场等)农业主管部门。 二、软件环境 ●Windows XP/windows 2000/windows 2003/windows 7等操作系统 ●IE 6.0及以上浏览器,360浏览器等主流浏览器 ●.NET Framework 2.0(小工具会自动检测安装)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总结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总结20XX年,本人很荣幸成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技术指导员,项目的实施,给我们农技推广人员提供了一个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增加服务技能的契机,让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本年度本人负责指导信陵镇农机科技示范户10户,科技示范户实现了增产增收,农机农艺配套技术在农户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服务对象很是满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1、拟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走访科技示范户,了解了示范户的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拟定了年度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和目标。认真制定了入户分户指导方案,根据不同科技示范户的情况,编制了入户分户指导方案,通过分户指导方案,农户了解了技术服务的内容和其要配合的工作及注意事项。分户指导方案,使指导员和示范户能够互动起来,能够更好地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2、认真积极地参加指导员技术培训。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平时注重搜集相关资料,加强知识积累。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技术指导员培训,认真做好笔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自己指导示范户的能力,在农机实施项

目的各个阶段中,深入了解科技示范户的农机使用方法,即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做好详细记录,如实填好《技术指导员手册》。 3、开展指导服务和培训工作。一是入户与示范户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户推荐优质农机产品、主推技术。根据示范户的需要,不定期的进行各个科技示范户入户指导,及时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积极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开展电话咨询指导服务,为示范户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技术指导;三是广泛开展技术资料发放工作,使示范户能够按照技术资料的要求,进行科学化使用。 4、发放科技示范户相关材料。从筛选科技示范户开始,就对示范户讲解宣传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情况,对任务目标进行宣传。向科技示范户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农户技术咨询;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中的技术指导方案及各月的农事安排。 5、科技示范户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一是提高了学习接受能力。通过技术指导员入户面对面的技术指导与培训,示范户学习技术的兴趣更高了;二是提高了辐射带动能力。在项目实施中,示范户从技术指导员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了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好成效,在示范带动中赢得了好声誉,而且还享受到了物化补贴,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方案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方案 一、县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总的特点是春早、夏长、秋短、冬迟。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照小时,年无霜期284天,年平均降雨量1497毫米。全县辖14个乡镇,131个行政村,国土面积万公顷。XX年全县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农户72224户,农村劳动力万人;XX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390元。 2、农业概况:县主要农业产业有粮食、蔬菜、花生、脐橙、茶叶、生猪、水面养殖等。常年粮食作物播面约24万亩,蔬菜播面约万亩,花生播面约万亩,果园面积约万亩,茶园面积约万亩,年生猪出栏约万头,水面养殖约万亩。XX年农业总产值127886万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37522万元,渔业总产值23843万元。 3、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根据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以及省农业厅、市农业和粮食局的统一部署,我县XX年9月份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财政、人劳、编办以及各乡党委、政府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资金、编制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县14个乡均整合农技、农机、畜牧、水产、茶果、经管等岗位,合并成立了乡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至XX年7月,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各项改革取得较好效果,达到了“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改革目标。XX年和XX年,我县分别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我们按项目方案要求,确定了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与确定了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积极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建设示范基地等一系列相关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已取得初见较好的成效。 二、年度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目标,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农技人员工作考核考评制度、多元推广制度等基层农技人员管理机制,完善“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

2015年度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工作总结

2015年度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工作总结 2015年是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的第三年,该项目的实施“是农业部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2】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精神,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巩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大力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持续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参加该项目实施以来,坚持改革创新,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开展科技示范户人员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公共服务能力,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 二、主要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能更好的解决示范户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加强示范种植品种和主要技术推广,指导员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95%以上,加大对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能力和知识更新培训,如何选择科技示范户、做好技术指导员工作两个大的方面来抓,把怎样才能做好指导员的工作,怎样更好的将农业新技术更快,更安全的推

广到农民手中,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三、完成情况 (一)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今年根据组织分配,我具体负责合峪镇马丢村的张新会、李军有、康庄村的王建菊、高战京、孤山村的韩建立、郭天保、柳坪村的贺现伟、张文献共八户科技示范户。主导种植示范作物为玉米。针对玉米种植采用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实地解决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制定技术指导方案: 在实施科技入户指导项目中,帮助科技示范户拟定生产计划,建立主导产业高产及增效节本模式。户均预计增收200多元,节约种植成本户均180多元。 (三)加强指导,确保入户率、到位率、培训率 加强指导,确保入户率、到位率、培训率。在整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入户指导中,首先对所指导的示范户进行摸底,通过调查发现这8户农民生产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农业技术水平落后、良种良法应用不当,施肥仍停留在传统施肥水平上。针对上述问题重点向他们推荐了“良壌、良机、良种、良法”五良配套,把握“密植栽培”核心,主推“高

农业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 情况交流 第7期(总第33期) 农业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联席会议办公室2008年4月17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状况 据对30个省区市(缺西藏区)的统计调查,截至2007年 底,全国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五个系统,共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12.6万个,实有农技人员85.05万人。总的看,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的贯彻落实,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队伍保持了基本稳定,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程度有所提高。但 困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管理体制不顺、队伍素质不高、设施条 注:按照国发[2006]30号文件要求,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但鉴于目前各地 改革正在进行中,2007年农技推广体系有关统计数据仍然包括了农村经营管理系统。

件落后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一、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状况 (一)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本保持稳定。截止2007年底, 全国五个系统共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12.6万个,其中县级2. 4 万个,县以下(指区域站和乡镇站,下同)10.2万个,其中区 域性推广机构3817个。与2005年相比,县级推广机构增加1734 个,增长7.6% ;县以下推广机构减少6991个,其中区域性推广机构增加37个,增长1%,乡镇推广机构减少7028个,减少6.7%。见下表:2007年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变动情况表 表中数据显示,近年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大量精简合并的态势明显减缓。从管理体制看,2007年全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归乡镇政府管理的占56.3%,归县农业部门管理的占23.4%,实行县乡双重管理的占20.3%。与2005年相比,归县农业部门管理的提高了4.7个百分点。 (二)分系统看,种植业推广机构基本稳定,畜牧兽医得到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情况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的预备通知”(农办科〔xx〕69号)和**省农业委员会科技处《关于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总结材料 * 》(**农科函【xx】1号)精神,**市农委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并向各县、区(市)农(林)畜牧局下发了《关于报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有关材料的紧急通知》(遵市农办【xx】24号),现将我市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情况 截止xx年12月底,全市15县(市、区)中,需改革的县(市、区)有15 个;已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县(市、区)有3 个,已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乡镇有48个;正在改革的县(市、区)有11 个,正在改革的乡镇有162个;未启动改革的县(市、区)有1 个,未启动改革的乡镇有24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有5个。 二、机构人员情况 据统计:全市共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418个,其中:县级146个,乡镇级272个。共核定编制(财政补贴编制)3628名,其中:县级1299名,乡镇级2329名。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从业人员3098人,其中:县级1082人,乡镇级xx人。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

2530人,其中:县级686人,乡镇级1844人。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中,从职称结构看:获副高职称76人,获中级职称558人,获初级职称1621人。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3人,大学本科603人,大专1221人,中专以下691人。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 *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xx〕30号)和《**省人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府发〔xx〕11号)精神,积极探索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县作为我市首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县,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并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部门协作,于xx年底完成了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积极了一定的工作经验。通过改革,明确了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职能,而且是公益性职能;统一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名称;理顺了管理体制,对镇乡农技推广机构统一实行以县管理为主,镇乡人民政府配合和监督的管理体制;镇乡农技推广机构人、财、物“三权”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核定了镇乡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编制308名,其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 **市人民政府于xx年4月30日召开第六次常务会议暨第七次市长办 * ,会上审议并原则同意《**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意见》。xx年6月,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县除外)向**市人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辽宁省是农业产粮大省,发展农业是第一要务,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农技推广工作,而农业技术人才又是农技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技术人才是农业技术进村入户的主要渠道,是农业技术推广的载体,也是知识和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和经济效益的纽带,是国家科技兴农、填满农民“钱袋子”的依靠力量。因此,抓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虽然全省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农技推广;农业技术人才;对策 1 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队伍存在的问题 1.1县级涉农专业技术部门人员混杂,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多年以来,各技术单位人员进口把关不严,使大量非专业人员进入涉农部门;由于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使正规专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很少能进入涉农部门,农业技术人员只出不进,造成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后备力量明显不足。 1.2乡镇一级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由于以前的管理模式所导致农业站技术人员不能在本岗位工作,使农技推广人员原有的专业技术知识不能满足当前农民实践的需要。乡镇现行工作运行机制制约了农业技术人员作用的充分发挥,不少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从事行政事务性工作多,真正服务农业的时间少,无时间和精力学习新技术、新专业知识。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项目不断多样化,原有的农业技术人员更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1.3县乡农业部门经费紧张,农技推广工作难开展。 由于乡镇财政困难,又没有专用的推广费用,国家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投入较少,同时由于自身造血功能较差,因此有部分乡镇的农技推广机构无办公场所和设备。农业技术人员除工资外,财政基本不给拨付业务经费,很多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到村指导技术通常是自掏腰包,很多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和聘任没有专人负责,致使许多老技术员还没有晋升职称,这大大影响了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建议与对策 2.1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建立一支充满活力、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 2.1.1在政府允许的条件下,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需求面向社会招收专业院校毕业生和所需人才。政府在招聘计划编制与组织实施、人员资格审查、考试考

农技推广体系

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巴州区玉井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何家美 最近,我作为乡镇基层干部、人大工作者有幸参加了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执法检查。在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先后深入部分乡镇和区农业局及其下属部分单位进行了认真检查。因我长期在乡镇工作,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情况比较熟悉,便利用检查的有利机会对区、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成效、现状、问题作了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一、主要成效 长期以来,区、乡两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致力于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广大农技人员精诚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为推进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较大贡献。一是供应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农膜、优良种子等农用物资,有力的支持了农业生产。二是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有力的促进了生产发展。三是开展了多层次农业科技宣传培训,有力地加快了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四是实施了多项农业科研项目,建立了规模较大、标准较高、效果较好且各具特色的农业种养园区(科技示范基地),起到了辐射带动、典型引路的作用。 二、目前现状 1、机构设置。全区有14个区级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单位,49个乡镇(办事处)农技站。 2、人员编制。全区实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433人(不含农经),其中财拨304人,差补39人,自收自支(计划用工)90人。实有人员中,区级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25人,其中财拨155人,差补39人,自收自支31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08人,其中财拨149人,自收自支(计划用工)59人。 3、年龄结构。根据年龄分段统计,在433人中,35岁以下的只有103人,占24%;35-40岁的91人,占21%;40-50岁的153人,占35%;50-60岁的86人,占20%。 4、学历结构。433人中,大学本科13人,占3%;大专143人,占33%;中专、高中247人,占57%;初中及以下文化的30人,占7%。 5、技术职称。全区共有高级职称34人,中级职称154人,初级职称121人。其中:区级有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92人,初级职称62 人;乡镇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62人,初级职称59人。 6、阵地建设。全区有10个乡镇农技站无站址,无办公场地。 7、设施设备。区级农技推广机构除近两年购置有电脑和检测设备外,没有其他设施设备;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无任何设施设备。 8、管理体制。区级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上,仍采取的是各业务站独立运作方式。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实行双重管理,区农业局负责业务指导,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人、财、物。区、乡农技推广机构属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性质,基本没有安排推广经费。 三、存在问题 当前,全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服务“三农”的要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队伍不稳、机制不活、保障不力、服务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将严重影响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

河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河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 系改革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河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与建设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我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09]58号)精神,特制订《河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深入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精神,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高中等涉农院校教育资源开展培训,切实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农服务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强化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服务主导产业。按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以下简称示范县)主导产业发展的技术和人才需求,结合当地基层农技人员数量、专业水平和专业结构等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

划,确定培训内容,开展培训工作,促进当地主导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尊重农技人员意愿。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听取基层农技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面向学员需求,适应学员特点,设置培训课程,安排培训时间,选择培训方式,充分调动基层农技人员参训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突出培训实效。坚持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因人施教开展培训。既突出急用、实用、管用,也着眼于全面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素质,兼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和地域产业特色,坚持理论教学与现场演示、实践操作相结合,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三、任务与目标 2009年全省培训任务3900人,其中重点培训117人,普通培训3783人;每个示范县推荐重点培训人员3人,普通培训人员97人。培训集中在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等7所高中等涉农院校开展。 通过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农业行政部门与农业推广、教学单位加强衔接配合,形成上下左右联动的大联合、大协作新格局,逐步建立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制度,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四、培训内容 培训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等为主要内容,重点开展具有区域特点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以及农技推广理论与方法,现代农业理论、农业公共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岗位竞岗演讲稿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岗位竞岗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大专学历,现年**岁,**年参加工作,**年被聘为农业技术员。 我本是一个“只知埋头工作、一向与世无争”的基层农技员,今天我站在这里竞编竞岗,既是对我多年来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一个检验,更是对我献身农技推广事业理想的一次考验。我生在农村、长在农业、热爱农民,从小,看着我长大的、护在我身边的,都是辛勤的农技工作者,在他们的教育和熏陶下,我对农技推广工作有关了浓厚的感情,我立志要把“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服务农民增收”作为毕生孜孜以求的事业,做一名优秀的农技员。**年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至今已有**年。 我认为自己竞聘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岗位,我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我有专业优势,我毕业于农业院校,所学的是农学专业,干农技推广工作是我的正业,与“隔行如隔山”的门外汉相比,我专业对口,工作起来自然“如鱼得水”,我具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必备的基础条件。 第二,我有实践经验,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年时间里,我先后实践过棉花、水稻、油菜、柑桔、蔬菜等多种作物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共计参与新品种试验示范30余项次、参与实施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0余项次,其中:多项优质新品种、增产新技术和高

效新模式已大面积应用,多项项目课题通过了相关专家验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实践探索,使我对全市主要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都有了新的领悟和提高,让我积累了大量的农技推广和基层工作经验,并于**年被评为全局先进工作者。我已基本具备了独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能力。 第三,我有年龄优势,常言道: “三十而立”。三十岁前后,是人的一生中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干事效率最高的时期。我将近而立之年,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头脑灵活,思想成熟,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完全有能力、更有精力从容应对。 第四,我有技能优势,一方面,在多年来的工作中,我养成了勤于学习的习惯,对新事物接受快、掌握好;另一方面,为了能与现代农技推广工作接轨,我自学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工具进行远程技术学习和信息交流;另外,我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基层工作期间,我先后数十次参加了局、乡镇和农技站等各级组织的各项农情调研和科技攻关活动,撰写了数十篇调研报告和技术文章,其中参与撰写的多篇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这些能力,对我今后推广农技、宣传农情、服务农民,必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如果这次竞岗成功,我计划从以下五个方面继续努力工作,让自己在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一是坚持政治修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农技推广和基层工作能力;三是坚持试验引进与示范推广相结合,高标准完成岗位

关于申请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试验示范基地的报告

关于申请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 试验示范基地的报告 濉溪县农林委: 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7月成立,注册资金501万元,多年来公司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逐步成为皖北地区大型种子企业之一。 柳丰种业是一家生产、销售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种子为主业的种业公司。公司下设:市场营销部、生产运作部、良种繁育部、质量检验部、行政管理部等部门以及柳丰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柳丰农场两个全资子单位。 柳丰人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中国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及原(良)种农场合作,优势互补,并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引进新品种。2009年至今陆续买断中国农科院国(省)审优良大豆新品种:中黄36、中黄37、中黄38、中黄39、中黄42、中黄57等在全国范围内生产、销售及维权打假,并连续多年为“中黄13”大豆品种全国联合体成员之一;拥有小麦品种:秦农142、淮麦29、中麦895等品种的生产、销售权。公司常年从事小麦、大豆等优良品种的复壮提纯、繁育、生产等工作,营销网络以黄淮为中心,产品远销苏、鲁、豫、皖、鄂、湘等十几个省市,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得到广大农民朋友与社会各界的认可。 近年柳丰种业在百善镇前营村、道口村流转土地2000余亩,建立了柳丰农场,每亩土地流转费1000元,农民土地流转后,收入没减反增,农民土地流转后,还可到被流转土地上干活拿工资,每年支付当地农民工资40余万元。

在流转土地上种植的小麦、大豆良种都是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比周边村队的小麦可增产3-5%,每亩小麦可增产30-50斤。亩增收40-60元,良种收购每市斤按市场价加0.10元,每亩按1000斤计,亩增收100元左右,合计每亩可增收140-160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万余人口,土地面积3万亩左右按亩增收140-160元计可为周边繁殖基地农民增收400万元左右。 2013年公司与淮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设立淮北市第三批“555”产业创新团队——“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创新团队。团队利用公司流转的2000余亩土地作为核心示范区,针对淮北地区气候条件多变、倒春寒频发、赤霉病时有大面积发生及砂姜黑土土壤基础肥力不高、土壤养分非均衡化、有机肥料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等问题,重点培育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研究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以及小麦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资源高效利用的肥、水、药精确管理技术,优质小麦避灾、减灾技术等综合农艺技术措施。通过,研制、集成、推广小麦新品种和配套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提高全市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3年该团队选育的柳麦618小麦新品系申请参加安徽省小麦联合鉴定试验,并于2014年进入安徽省小麦区域试验。同年柳麦716申请参加2014-2015年度安徽省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另有一批性状优异的高代材料将陆续进入省级或国家级区域试验。引进、示范、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品种。柳丰种业连续多年承担了农业部和省政府下达的小麦良种补贴、小麦高产创建等牵动性项目,牵头推广烟农19、淮麦20、秦农142、等优质小麦品种面积每年达100万余亩。每亩比较其他品种增产3-5%,每亩可净增50元左右。每年可为社会带来效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大纲.doc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大纲 大纲的适用对象 适用于四川各乡镇在岗的农技推广人员和新招聘的农技推广人员。 大纲的性质与作用 本大纲是以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能力、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目的而制定的。通过培训使农技推广人员掌握农业生产涉及到的农业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学会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大纲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第一节气象 一、植物生产的光照环境 1、光照时间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2、光照强度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3、光谱成分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4、植物对光能的利用 5、影响植物光能利用率及植物产量的因素 6、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二、植物生产的温度环境 1、温度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温度与农业生产 3、调节温度的农业措施 三、植物生产的水分环境 1、水对植物的生长发育 2、植物生长的水分环境及调控 3、水土保持与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四、植物生产的气候环境 1、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2、设施环境中农业气象要素的调控 第二节土壤 一、土壤的基本性质

1、土壤孔性 2、土壤耕性 3、土壤酸碱性 二、四川主要土壤类型 1、紫色土 2、黄壤 3、红壤 4、草甸土 第三节肥料 一、营养元素与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缺素症状) 二、土壤中主要养分元素的供给 三、化学肥料 四、有机肥料及其合理施用 五、配方施肥技术 第二章农机安全与使用 常见农机使用操作及维护保养 一、农用拖拉机。包括拖拉机的分类、型号表示方法以及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的主要部件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 二、耕、整地机械类。包括耕、整地机械的种类、使用与维护。 (1)铧氏犁 (2)圆盘犁 (3)旋耕机 (4)微耕机 (5)起垄铺膜机 三、种植施肥机械类。包括播种机、施肥机种类、使用与维护。 (1)播种施肥机

基层农技推广年度工作总结

基层农技推广年度工作总结篇一:基层农技推广总结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指导员 工作总结 我叫,负责xx养殖技术指导。1年来,在畜牧局的指导下,对照科技入户工作的相关要求以及科技入户实施方案,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 及时了解各个示范户的养殖习惯,根据示范户的遴选和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确立了指导思想,明确了工作目标,落实了工作措施。为全面更好的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认真制定入户指导方案。 由于科技示范户养殖水平参差不齐,编制了入户分户指导方案。通过分户指导方案,农户进一步了解提高的技术服务内容和要配合的工作等。分户方案,使指导员和示范户能够互动起来,能够更好地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三、积极参加培训学习。 为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积极参加了畜牧局组织的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集中培训,系统全面地学习了肉牛品种选择、肉牛快速育肥技术、秸秆青贮和饲草种植技术、肉牛

疫病防治技术、高温高湿季节肉牛热应激预防等技术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和自身科技素质,提高了入户指导的深度和入户指导的信心。 四、开展多种形式指导服务工作。 一是入户与示范户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服务。每个月到各个科技示范户指导不少于1次,了解掌握示范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做到心中有底,及时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利用通讯工具,开展电话咨询和发送短消息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户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技术指导;三是广泛开展技术明白纸等资料发放工作,为推广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我采取举办培训班、带领带动户参观示范户和现场指导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五、深入调查,培育典型户。 深入调查,培育典型户,实现以点带面的生产格局。通过对自己所指导的X户科技示范户为中心户,再以这X户为基础每户带动自然村中接受能力好,每户带动X户以上,同时选出了科技示范户典型,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六、及时发放物化补贴及相关资料。 及时给科技示范户发放物化补贴,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中的技术指导员及各月技术指导安排,悬挂科技示范户门牌,公布联系电话,24小时不关机,方便示范户咨询,及时了解示范户的基本情况和养殖动

湟源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工作汇报

湟源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示范县项目工作汇报 为加快推进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能力,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湟源县实施了2011-2012年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做为试点县,我县高度重视,按照农业部,省农牧厅及项目实施工作要求,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调查摸底、征求意见、制订方案、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等环节,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现将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进展情况 (一)、成立组织机构,加强项目管理 为了保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县长李洪兰担任,副组长由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局长王刚担任,成员单位有财政局、科技局、编办及各乡镇。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全面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农牧局副局长刘利青担任,副主任由畜牧科科长贾生才担任,负责项目的日常工作。项目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对参与项目的县级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基地负责人、培训结构等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了分工明确,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而且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2011年湟源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2011年湟源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技术指导员及科技示范户遴选方案》、《2011年湟源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2011年湟源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

(二)、成立专家组,加强技术服务 1、健全专家组。根据项目需要抽调植保、种子、土肥、畜牧兽医技术骨干成立了专家组,专家组由10人组成。其中,高级农艺师7名,农艺师3名,由6名专家具体负责蚕豆、马铃薯的技术指导工作,由4名专家具体负责奶牛和饲草的技术指导工作。同时,专家组负责制定了各个产业的技术要点,已发放至技术指导员手中。 2、聘请技术依托单位。聘请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李吉环站长、省农科院等为技术依托单位,定期或不定期指导我县农牧业生产活动。同时,邀请青海大学罗教授对我县的专家组进行了专项培训和指导。 3、实行指导员包示范户、示范户包普通农户的工作制度。每个指导员包10个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带动10-20户普通农户,全县带动10000-20000户。目前,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员正积极入户指导,科技示范户手册、技术指导员手册正在填写当中。 (三)、确立项目实施内容 1、确定2011年主导产业及主推技术。根据湟源县的实际情况及县域经济的发展选择蚕豆、马铃薯、奶牛、饲草为主导产业。同时依据主导产业选择马铃薯机械种植技术、马铃薯早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蚕豆宽窄行种植技术、奶牛人工授配技术、饲草加工利用技术等9项主推技术和7种主推品种。 2、遴选技术指导员。基于项目要求,制定出《2011年湟源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技术指导员及科技示范户遴选方案》,依据方案指导从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种子管理站、畜牧站、草原站、乡镇遴选出有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100名技术指导员。其中县级65名,乡镇30名,特岗人员5名。依据主导产业选择蚕豆25人、马铃薯22人、奶牛25人、饲草28人。同时,县蔬菜站、农机管理站作为配合单位,积极参与项目的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