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减法单元作业

小数的加减法单元作业
小数的加减法单元作业

一、判断下列各题,能简便运算的打“√”,不能的打“×”。

(1)17.5-3.56+6.44 ()

(2)120.39-(87.62+12.38) ()

(3)4.9+5.1-13.7+2.3 ()

(4)32.17-0.45-4.17 ()

一、用竖式计算,并进行验算。

53.75-0.9=43-21.57=34.5+8.96=

10.74-0.25=62.1-3.444=100-0.09=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5.85+1.89+2.15 (2)24.8+14.6+15.4

(3)42.5-22.17-7.83 (4)3.8+1.37+6.2+12.63

五、应用题:

1、甲班捐款100元,比乙班多捐10.8元,乙班捐多少钱?甲、乙班共捐多少钱?

2、测量水池蓄水的深度把6M的竹竿直插入水中,在泥中部分是0.7M,露出水面2.15M,水池蓄水的深度是多少?

*3.三张相同的纸贴在一起,粘贴处为0.04CM,每张纸长0.8M 求粘贴后的全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练习课教案

课题: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107页练习十八的第1、3、5、7、8、9题。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 样适用。 2、能力目标: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数学世界逛一逛,不过还要请同学们利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几个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趣味引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学以致用 1、口算练习。谈话:今天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看谁的反应速度快。 2、师:同学们已经体会到了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的应用价值了,你们 能不能用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进行简算呢,试试看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自觉应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进行简算的练习。练习时,要求学生按序如下操作:①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数据特点作出判断,看看能否简算;②若能简算,则想清楚是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还是

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算;③写出简算过程。 三、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1.下面是育才小学春季运动会四年级组男子4×50米接力赛4个班运动员50米成绩的情况: 你能计算出各班的总成绩吗,完成上表。 2.这是我国城镇及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统计图: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答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吗? (1)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提出的问题。 (2)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3)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3.下图是2003年世界人口情况 请你计算出2003年世界人口的总数是多少?通过计算你还能得到那些信息?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例1】笑笑在计算小数加法时,把其中的一个加数3.6看成了36,计算的结果是48.3,正确的计算结果应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错中求解”的方法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解答时,先从错误的求解中求出另一个加数,然后再根据给出的信息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另一个加数48.3-36=12.3 ,正确的结果:12.3+3.6=15.9。 解答:正确得数应该是15.9。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1999+199.9+19.99+1.999+2.111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凑整的简算方法进行小数连加计算。解答时,可以把给出的加数都看成和这个加数接近的整数(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按整数计算后,再把多加的数减去,少加的数加上。 解答:1999+199.9+19.99+1.999+2.111 =2000+200+20+2+2-1-0.1-0.01-0.001+0.111 =2223+0.111-(0.1+0.01+0.001) =2223+0.111-0.111 =2223 【例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1)8千米4米-4千米86米(2)10吨50千克-4吨680千克 解析:本题考查的的知识点是复名数小数加减运算,解答时先运用转化思想,统一单位,把低级单位的数改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数后,再进行加减计算。解答: (1)8千米400米-4千米600米=8.4千米-4.6千米= 3.8千米 (2)10吨50千克-4吨680千克 =10.05吨-4.68吨=5.57吨 【例4】如果△+○=2.5,△+△+△+○=4.5,那么△=(),○=()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整体代换”思想求出△与○的具体数值。 解答时,可以先把△+○看成一个整体,其代表的数值是2.5,这样就可以换掉第二个等式左边的△+○,这时第二个算式变形为:△+△+2.5=4.5,得出2

最新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单元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就是求两个数()的运算,小数减法的意义与()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求()的运算。 2、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对齐,再按照()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点上小数点。 3、3厘米7毫米=()毫米=()米 4、根据8.25+1.37=9.62,写出另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是 () ( )、( )。 5、根据4.17-0.3=3.87,写出另一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加法算式是 () ()、()。 6、两个数都是1.35,它们的和是()差是()。 7、应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 8、整数部分是零的最大的两位小数与最小的两位小数的和是()差是()。 9、在一个算式里,减数与差的和是()。 10、(4.6+2.4)++(2.4+3.5)。(在圆圈里填上“﹥“”﹤“或” =“) 二、判断题。 1、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2、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3、大于0.02而小于0.04数只有0.03. () 4、0.1-0.01=0.09 ()

5、2.46是由246个0.01组成的。()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1.86+0.37+0.63=1.86+(0.37+0.63)是应用()。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2、34×106-34×6=34×(106-6)是应用()。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乘法分配律 3、23.8+9.9+的简便算法是()。 A.23.8+10+0.1 B.23.8+10-0.1 C.23.8-10-0.1 D.23.8-10+0.1 4、0.62-0.19最简便算法是() A.0.62+0.2+0.1 B.0.62+0.2-0.1 C.0.62-0.2-0.1 D.0.62-0.2+0.1 5、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后,再向右移动两位,比原来的数就 ()。 A.扩大了3倍 B.扩大了110倍 C.扩大了1000倍 D.缩小为它的1/1000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0.3+0.7= 8.7-0.7= 1.06-0.06= 0.25+0.75= 1+0.6= 4.5-4= 0.18+0.62= 4.5+5.5= 0.75+25= 2.7-2.07= 19.95-0.5= 6.06+1.8= 2、计算并验算 15.6+17.8 62.79+95.92 3、脱式计算。 45.9-7.9+3.86 4.56+11.28+19.34 3.19+5.76+4.81+4.24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检测(包含答案解 析) 一、选择题 1.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是0.58亿千米,比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少0.91亿千米,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是()亿千米。 A. 1.49 B. 0.33 C. 0.43 2.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结果不可能是()小数。 A. 一位 B. 两位 C. 三位 3.3个0.1和5个0.01相加是() A. 0.35 B. 3.5 C. 35 D. 350 4.一个三位小数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差是( )。 A. 三位小数 B. 两位小数 C. 一位小数 5.9+0.07=( ) A. 7.09 B. 9.7 C. 5.09 D. 9.07 6.两个加数的和是30.85,其中一个加数是12.67,另一个加数是() A. 17.18 B. 18.16 C. 18.18 D. 17.13 7.动物园里一头长颈鹿的身高长6米,一只大猩猩的身高长1.65米.这头长颈鹿比大猩猩高() A. 5.35米 B. 4.45米 C. 4.35米 D. 4.54米8.10.31+0.7+3.58=() A. 28.01 B. 23.16 C. 15.64 D. 14.59 9.1.25+13.64+0.75=() A. 28.01 B. 23.16 C. 15.64 D. 14.59 10.14.8+2.9+5.46=() A. 28.01 B. 23.16 C. 15.64 D. 14.59 11.要使□0.□□最接近40,这个数是()。 A. 40.10 B. 30.99 C. 40.09 D. 40.01 12.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小明跳了2.48米,小亮比小明少跳了0.09米,小军比小亮多跳了0.25米。小军跳了()米。 A. 2.64 B. 2.32 C. 2.14 二、填空题 13.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比陆地面积多2.12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为________亿平方千米。 14.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213+45+87=(________+________)+45 ( 1.67+5.88)+0.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25×4=57×(________×________)(8+4)×1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36至少加上________个0.01,才能等于一个整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加减法(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72页。 二、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直切主题 师:我们先复习整数加减法;(一生说过程,教师展示课件) 2 7 8 1 2 0 + 4 5 - 3 6 师:这是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三年级时,我们初步认识了小数。在本册第四单元,我们又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相信大家对小数一定有了深刻的认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小数? 学生自由说。 师:看来,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买东西的时候不但会遇到小数,而且还会遇到用小数计算的问题呢! 二、创设情境、探究交流 1.观察发现信息。 课件出示:p72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已知信息?(学生说) 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预设;(1) 买两本一共花了多少钱?(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3)《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多少钱?

师:要求:“买两本一共花了多少钱?《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多少钱?”,想一想,该怎样列式?(找学生上黑板列出算式,其余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6.45+4.29= 6.45-4.29= 师:这是小数的加法、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3.先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估算一下,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学生估算出不同的答案。 (2)学生尝试着探究计算方法。 师:这是两位小数的加法,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 注意: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呈现不同的算法。 (3)理解算理。 要求:板演的同学到讲台上说明自己的想法。 A.引导学生讨论:哪些方法是正确的?你们的方法跟哪种方法一样?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逐一观察每种算法,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价时说清理由。 B.侧重于用竖式计算的。 师:在列竖式时,你注意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注意点: ①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②小数点要对齐。 师:小数点对齐,也就是要求相同数位对齐。相同的数位怎样对齐?为什么要对齐?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演竖式计算过程) (4)课件展示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5)讨论比较,优化方法。 师问:这几种计算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交流。 师:用竖式计算更方便,但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一定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 4.再探讨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这么厉害,这么快就明确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列竖式的方法试着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出示: 《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1)学生自己解答。 (2)集体订正答案,完善课题的板书。 (3)课件展示计算方法。 5.总结方法。 (1)通过这两道题你认为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呢? (2)小组讨论并汇报: ◆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从低位算起(从右向左算起). ◆计算结果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小数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追问: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整数加减法中的相同数位要对齐;都从低位算起)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法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 2、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 3、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教学建议: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2、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学时应注意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学例1中解答“第二轮动作完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示,而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又如,教学例3、例4时,不需要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率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四年级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四年级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 )对齐,再按照( )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 )要和横线上面的小数点对齐。 2.商品的标价一般用( )作单位,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 ),第二位表示( )。 3.把2元3分改写成用“元”作单位应是( )。 4.整数的最小计数单位与小数的最大计数单位相差( )。 5.比3.92多0.4的数是( )。 6.比4.93少1.5的数是( )。 7.三个数的和是123.5第一个加数是23.5,第二个加数是12.5,第三个加数是( ) 二、判断题。 1.在小数减法中,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也可使用。( ) 2.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就越大。( ) 3.甲数是6.7,比乙数多1.62,乙数是8.32。( ) 5、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 ) 6.① 5.85-1.75-0.25 ( ) ②17.23-(7.23+8.5) ( ) =5.85-(1.75+0.25) =17.23-7.23+8.5 =5.85-2 =10+8.5 =3.85 =18.5 三、直接写得数。 1.2+8.8= 0.8-0.5= 5-0.26= 0.37+0.17= 0.24+0.36= 4.3-4.3= 7.11+8= 6.07+1.9= 四、计算下面各题。 18.5-(8.5+7.9) 18.75+76.3+1.25+23.7 8.5+7.6-8.5+2.4

(2.524+1.389)-(0.524+1.389) 40.02-13.5+0.98 五、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6米4厘米-3米60厘米13元-5元8角5分 6千克20克+420千克1吨5千克-850千克 六、列式计算。 1、64.5减去24.6的差加上30.5,和是多少? 2、27.5与6.3的和减去5.403,差是多少? 3、一个数缩小1000倍是0.86,这个数扩大100倍是多少? 七、应用题。 1.水果店第一天卖出水果45500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卖出15千克, 第三天比第二天多卖出21.5千克。三天共卖出水果多少千克? 2.新华印刷厂计划6月份装订图书1 3.6万册。实际上半月装订6.8万册,比下半 月少装订0.9万册。实际全月多装订多少万册? 3. 一本科技书2元3角,比一本故事书便宜8角5分,一本故事书多少元?(用小数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下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考点精炼及答案

第一课时小数加减法(综合考点精炼) 一、填空。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对齐,也就是把()对齐。 2.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的验算方法相同。 3.比()大0.52的数是1。 4.6个0.1是(),再添上()个01是整数1. 5.比5.64多1.9的数是()。 6.比3.18少2.6的数是()。 二、口算。 1.6+ 2.4= 4.2-3= 3-1.8= 8.6+0.6= 3.5+ 4.5= 1-0.9= 9.5-8.8= 2.4+5= 0.62+0.38= 10-2.6= 三、连一连。 四、竖式计算并验算。 32.69+7.8= 41.3-12.56= 0.87+5.6= 10-0.94= 五、解决问题。 1.小英身高1.46米,小美身高1.32米,小美比小英矮多少米? 2.小冬买一本笔记本用去4元5角,买一支钢笔用去7元2角,小冬一共花了多少元?笔记本比钢笔便宜多少元? 3.四年级两个班捐废品,四(1)班捐了19.15千克,四(2)班比四(1)班少捐1.87千克,两个班共捐了多少千克? 六.小明算一道减法题,把减数7.3看成了73.算出结果是0.73,这道减法题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第二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综合考点精练) 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都是按从()到()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再算()。 2. 4.3+2.75-2.66,要先算()法得(),再算()法得()。 二、算一算,填一填。 +7.82 三、计算。 13.81+5.42-8.62 37-(3.25+0.92)26.8+1.28+7.46 5.7-1.26-2.05 四、列式计算。 1.10.7比 2.6与 3.7的和多多少? 2.两个加数的和是50.6,一个加数增加2.7,另一个加数减少8.8,这时两个加数的和是多少? 五、把得数相等的两个算式连起来。 5.8-2.4-1.6 5.8-(2.4-1.6) 5.8-2.4+1.6 5.8+(2.4-1.6) 5.8+2.4-1.6 5.8-(2.4+1.6) 六、解决问题。 1.一根3.7m长的竹竿竖直插入水池中,竹竿插入池底部分是0.4m,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8m,池水深多少米? 2.修路队修路,第一天修30.25 m,比第二天少修2.25 m,第三天比前两天修的总和少20.7 m,第三天修了多少米? 3.王叔叔从家到单位要走3.6km,他走了0.8 km后发现钥匙忘带了,立即按原路返回取钥匙,拿到钥匙后原路到单位,这样他要比平时去单位多走多少千米? 拓展题 七、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34,其中差是7.98,求减数是多少。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加练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加练习) 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2)从末位算起,加法满十向前进一,减法不够从前退一。 (3)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1)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2)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3.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1)可使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2)加法、减法混合在一起时,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看先算什么更简单. 例如:(1)5.6+2.7+4.4 (2)9.14+1.43+4.57 =(5.6+4.4)+2.7 =9.14+(1.43+4.57) =10+2.7 =9.14+6 =12.7 =15.14 (3)51.27-8.66-1.34 (4)4.02-3.5+0.98 =51.27-(8.66+1.34) =4.02+0.98-3.5 =51.27-10 =5-3.5 =41.27 =1.5 一、直接写得数。 1.2+8.8= 0.8-0.5= 5-0.26= 0.37+0.17= 0.24+0.36= 4.3-4.3= 1.9÷100= 7.11+8= 6.07+1.9= 0.65+35= 6.34-0.64= 12.95-12= 二、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6米4厘米-3米60厘米 13元-5元8角5分 6千克20克+420千克 1吨5千克-850千克 三、竖式计算(后两题验算) 3.47+5.38 4.56+2.79 6.1- 5.4 2.25-1.95 6-1.04 0.8+0.79 5-0.83 23.8+5.29 14.5- 6.75 8.56+ 7.45 1 / 4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加练习)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2)从末位算起,加法满十向前进一,减法不够从前退一。 (3)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1)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2)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3.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1)可使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2)加法、减法混合在一起时,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看先算什么更简单. 例如:(1)5.6+2.7+4.4 (2)9.14+1.43+4.57 =(5.6+4.4)+2.7 =9.14+(1.43+4.57) =10+2.7 =9.14+6 =12.7 =15.14 (3)51.27-8.66-1.34 (4)4.02-3.5+0.98 =51.27-(8.66+1.34) =4.02+0.98-3.5 =51.27-10 =5-3.5 =41.27 =1.5 一、直接写得数。 1.2+8.8= 0.8-0.5= 5-0.26= 0.37+0.17= 0.24+0.36= 4.3-4.3= 1.9÷100= 7.11+8= 6.07+1.9= 0.65+35= 6.34-0.64= 12.95-12= 二、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6米4厘米-3米60厘米 13元-5元8角5分 6千克20克+420千克 1吨5千克-850千克 三、竖式计算(后两题验算) 3.47+5.38 4.56+2.79 6.1- 5.4 2.25-1.95 6-1.04 0.8+0.79 5-0.83 23.8+5.29 14.5- 6.75 8.56+ 7.45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题 (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题 年班姓名 一填空。(共20分) 1.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对齐,也就是把( )数位上的数对齐。计算的结果中小数的末尾有0时,一般要把末尾的0( )。 2.比7.56少1.6的数是( ),( )比5.36多1.42。 3. 4个0.1加上3个0.1是( );4个0.1加上3个0.01是( )。 4.减数是3.57,差是 5.23,被减数是( );两个数的和是9.37,其中一个加数是3.04,另一个加数是( )。 5. 3.5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单位就得到4。 6.把1.3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多( )。 7. 6.4与4.6的和比它们的差多( )。 8.找规律填数。 (1)3.2 4.3 5.4 ____ ____ (2)2.1 2.05 2 ____ 9.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 31 - 2.54 - 7.46 = 31 - (□ + □) (2)2.75 + 1.68 + 2.25 = 1.68 +( □ + □) 二、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5分) 1. 0.7 + 0.3 - 0.7 + 0.3 = 0。() 2.甲数是10.35,比乙数少0.35,乙数是10。() 3. 一位小数加上两位小数,和一定是三位小数。() 4.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 )

5. 5.75-1.02 = 5.75-1- 0.02。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里。(5分) 1. 5.7 + 8.9 + 4.3 =( 5.7 + 4.3 )+ 8.9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一根绳子长28.26 m ,用去( )m后,还剩11.2 m。 A.27.06 B.17.06 C.27.14 3.用米作单位计算,“7米9厘米+5米60厘米”的正确算式是()。 A.7.9+5.6 B.7.09+5.06 C.7.09+5.6 4. 8.42-(0.65+3.42)=()。 A.8.42-0.65+3.42 B.8.42-3.42-0.65 C.8.42-3.42 + 0.65 5.1里面连续减去( )个0.1,结果是0。 A.10 B.100 C.1000 四、按要求计算下面各题。(42分)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8分) 4.1-0.5= 0.96-0.7= 6+2.7= 0.36+0.64= 5.35-3= 10.3-7= 3.8+4= 5.3-0.6= 2.6+l.4= 1.9+0.8l= 0.58+0.42= 1.63—1.23= 7.05-0.05= 0.78—0.38= 3.5十5.5= 5.5—3.9=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 * 的要验算。(14分) 38-33.4= 12.8+3.76= 2.8+0.8= 8.4-2.35= * 9.8+19.2= * 10-8.75=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题 一、填空。(16分) 1、最小的两位小数是(),它比最大的个位数小()。 2、2.50与0.25的和是(),差是()。 3、2.65要加上()才能等于10。 4、1.20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数大()。 5、8个0.1与8个0.01的和是()。 6、计算0.8+4.89+0.2+4.11时,运用加法()律和加法()律可 以使计算简便。 7、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对齐,也是把()对齐。 8、整数部分的1和小数部分的十分之一之间的进率是()。 9、6.50末尾的零去掉后小数的大小(),计数单位变成了()。 10、10.50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 二、小判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6分) 1、一个小数与另一个数的和一定比它们的差大。…………………………() 2、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小数加法不一定适用。…………() 4、0.49和0.49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 5、7.58+6.5+4.42=6.5+(7.58+4.42)………………………………() 6、32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0.32。………………………………………()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一个小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①个位②十位③十分位④百分位 2、0.30与0.60之间的小数()。 ①只有一个②有两个③有三个④有无数个 3、在小数的()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①小数点前面②小数点末尾③末尾上④小数点后面 4、0.60里有()个0.01。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课题: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第104页例4。 教学目标: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 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简算并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显示育才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 伴随声音响起:下一个项目是四年级组男子4×50米接力赛,请四年级各班做好准备。画面分别出示四年级4个班运动员50米成绩的情况表: 提问:根据这张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猜一猜,哪个班可能得冠军?四(1)班可能得第几呢? [设计意图]以校园体育运动为背景,学习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学校体育运动是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数学来描述、记录运动员的成绩是学生熟知的。本例以四个班同学参加4×50米接力赛为内容,以这四个班同学50米接力跑的成绩为素材,引入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显得十分

自然。 二、探究新知 1.在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师:“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先算一算四(1)班的总成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个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不同算法。在多数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请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或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算法的计算过程),并说明理由。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三种: ①8.48+8.54+8.52+8.46 ②8.48+8.54+8.52+8.46 =(8.48+8.52)+(8.54+8.46)=17.02+8.52+8.46 =17+17 =25.54+8.46 =34(秒)=34(秒) ③8.48+8.54+8.52+8.46 =8×4+(0.48+0.52)+(0.54+0.46) =32+1+1 =34(秒) 2.在对比中感知较优的算法。 师:上述三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较优?为什么? 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自言自语或轻声说出较优算法的理由,然后在班上交流。让多数学生在交流中感受较优算法的依据有二:①应用了加法的运算定律;②根据数据特点将加法变成乘法。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出两种算法的结果是一样的。从而直观感知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进一步体会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确实方便又快捷,使学生在今后的小数加法运算中,能根据数据特点自觉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三、方法应用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四(2)、四(3)、四(4)班的总成绩吗?算完后,用计算器验证你的结果,并预测冠军是哪个班,四(1)班可能得第几。 (1)要求每位学生先用较优的方法写出简算过程,并说明理由。然后集体反馈:四(2)班: 8.40+8.56+8.61+8.39 =8.40+8.56+(8.61+8.39)或=8×4+0.40+0.56+(0.61+0.39)=8.40+8.56+17 =32+0.40+0.56+1 =33.96 =33.96 四(3)班、四(4)班成绩分别是34.06秒、34.17秒(过程略)。 (2)全班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上述结果。验证后将4个小数排队: 33.96<34<34.06<34.17,估测出冠军可能是四(2)班,四(1)班可能是第二名。 (3)师:“通过上面4次简便计算,你认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适用吗?你能否再举1~2个例子说明。”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介绍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介绍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具体编排如下表: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 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 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三、编排特点 1. 小数加减运算集中编排。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 ; 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 ; 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个例题(例 1)中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2.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笔算方法和解决问题多种策略的适宜空间。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 一新的情境中。 四、具体编排 1. 主题图。 教材选择女子 10 米跳台双人跳水这一项目,是因为这项比赛 过程的成绩计算就是小数加减计算(两位小数)的内容,而我国奥运健儿在这项目中荣获金牌。这样选择,既让学生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又使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 2. 例 1。 由本单元主题图创设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以故事形式动态呈现小数加、减法。先学减法,再学加法,是以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的。这样安排,在情理之中,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计算的兴趣。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如何笔算,教材没有给出详细过程,只有计算结果。 3. 例 2。 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总结小数加、减计算的一般方法。通过 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新人教版四下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全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上内容具体编排如下: 例1例2: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例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例4: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减算。 教材简析 本单元计算的重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集中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又如,例3中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出示了解题的三种不同思路,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作了积极的引导。 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4.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数学思考和运算能力。 教学措施 1.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小数加减计算的活动大量存在。教学时,既可根据教材提供的运动场上的信息,也可根据当地生活、生产实际作为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素材,通过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来学习,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必考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答案解析)(2)

(必考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答案解析) (2) 一、选择题 1.减数是1.5,比差少0.32,被减数是( )。 A. 1.82 B. 3.32 C. 2.68 2.0.62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比原数大( )。 A. 6.2 B. 6.82 C. 5.58 3.1.6+4.92=( ) A. 6.52 B. 30.2 C. 1.1 D. 7.52 4.挖一条长2.51千米的水渠,挖了一段后还剩0.84千米,已经挖了( ) A. 1.76千米 B. 3.35千米 C. 1.67千米 D. 3.45千米5.2.46-0.8=( ) A. 2.66 B. 1.56 C. 2.3 D. 1.66 6.星河化工厂上半月节约用煤2.34吨,下半月节约用煤1.78吨.这个厂全月节约用煤() A. 3.02吨 B. 4.12吨 C. 4.02吨 D. 4.21吨7.6.28+12.3+9.43=() A. 28.01 B. 23.16 C. 15.64 D. 14.59 8.用计算器计算21.36+9.88时,小明错误地输入了21.36+9.58,要修正这错误,应该()。 A. 减0.3 B. 加0.03 C. 加0.3 9.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4.6,差()。 A. 增加4.6 B. 减少4.6 C. 不变 10.下列数中与10最接近的数是() A. 9.9 B. 9.99 C. 10.1 11.要使□0.□□最接近40,这个数是()。 A. 40.10 B. 30.99 C. 40.09 D. 40.01 12.下面各数中与“10”最接近的数是()。 A. 10.2 B. 9.9 C. 10.02 D. 9.99 二、填空题 13.比6.42多0.84的数是________,比5.56少1.8的数是________。 14.已知甲数是92.3,比乙数多43.41,乙数是________。 15.晓晓身高1.47米。她站在0.3米的凳子上时,比妈妈高0.09米。妈妈身高________米。 16.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第六单元 小数加减法

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 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72-73内容,练习十七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 法。 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索新知。 教学重、难点: 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情境挂图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陪爸爸妈妈一起逛过商场吗?你们去商场干什么?老师也是去商场购物,老师在购物时遇到一些问题,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2、老师第一次逛商场买了两件商品,一台电风扇198元和一个闹钟35 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一共要多少钱?请大家用竖式计算。(课件)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说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板书) 3、老师第二次逛商场又买了两件商品,一支圆珠笔 1.8元和一个笔盒 9.5元,还是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一共要多少钱?这两件商品相差多少元? (课件) 二、自主构建

【自学提示】 1、自学教材,学习方法。 2、讨论: 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 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三、互动互议 1、探究相同数位的小数加减法 喜洋洋第一次逛商场又买了两件商品,一把雨伞53.40元和一个书包 49.80元,孩子们能帮喜洋洋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课件) (1)列式板书:53.40+49.80= (2)列竖式计算 (3)验算 2、探究小数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喜洋洋第二次逛商场又买了两件商品,一包薯片15.32元和一包大白兔糖17.5元,孩子们能根据喜洋洋给的两条信息自己提问并解决它呢?请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课件) (1)根据学生的提出的问题有选择的选出两个问题: 这两件商品一共多少钱?这两件商品相差多少钱? (2)列式板书:15.32+17.5= 17.5-15.32= (3)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使相同数位对齐 小组讨论:什么情况下末位可以对齐?什么情况下末位可以不对齐? 汇报:在小数计算中,小数的小数部分数位相同就可以末位对齐,小数的小数部分数位不相同末位就不对齐。 观察在这些竖式里,小数点有什么规律?小数点都是对齐,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单元简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减运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与整数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和讲解上都注意联系整数运算,以便使学生把整数运算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来。 本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无论是小数加减计算的引入还是应用,都力求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本单元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创设了2004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的情境,通过这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运算的意义,探索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小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创设了环城自行车赛的情境,通过这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探索小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材创设了450米接力赛的情境,通过这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小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小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