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经典教学查房实录

中医临床经典教学查房实录
中医临床经典教学查房实录

仲景学术擐赜

示文档,力求纲目分明,条理清晰,涉及比较、鉴别或归纳总结的内容以表格形式出现.有关形象化的内容以图象表示,制成多媒体课件,供电化教学使用。如《黄疽病》篇,在对原文解释的同时,制作了湿热阳黄、寒湿阴黄、黑疸、虚劳萎黄等面色图和黄腻苔、白腻苔、黄燥苔等舌象图,分别附于有关原文之后。对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的原文从临床表现、治法、方药方面制作了归纳表.然后进行电化教学。此外。还可使用了视听教材配合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一是使学生耳目一新,学习兴趣盎然;二是文字、图表、影象清晰,一目了然,便于学习;三是加强了对形象化内容的直观感,从而深化了对原文精神的理解。总之.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并增强教学效果。

中医临床经典教学查房实录

李赛美刘敏吴浩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510405

时间:2005年1月28日上午lO时

地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六内科

参加人员:教授李、副教授刘、副教授吴。博士、硕士、本科实习同学若干。

场景介绍:14床,郑某某,男,5l岁,广东汕头人,工人,已婚,住院号:183215。患者于10年前在广州市一人民医院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予胰岛素治疗。1年前出现纳差,面肿,口渴欲饮。6天前因神志淡漠伴汗出,诊断为“低血糖症”,并出现双下肢浮肿,腹胀。患者于2005年1月10日收入我科诊治。人院时症见:口渴纳差,面肿肢麻,视物模糊,大便三日未行,尿黄。检查: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血压17咖mmHNN糖8.7mmol,L.尿素氮28.35mmo儿肌酐730umol几血沉65mlIl,ll,血红蛋白1009,L,血钾7.2mm01,L。人院诊断:糖尿病性肾病、尿毒症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病,肾性贫血。低蛋白血症。治疗经过: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盛,先后予血府逐瘀汤合加减正气散、理中汤、真武汤加味。1月22日会诊记录:身痒、面肿、脉浮紧,舌淡暗苔黄腻。辨证湿热内蕴兼表邪。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与附子大黄汤合方。三剂后,诸症明显改善,惟其恶寒较明显,舌转淡,更用真武汤加味,温阳补气,活血利水.

查房脉证:时有寒热,鼻衄,大便三日未行,腹不胀,口渴喜热饮,全身汗出热而粘手。查:颜面搬肿,舌淡暗苔黄腻,脉浮弦,咽微赤。血钾、肌酐、尿素氮均高。

病案讨论:

教授李:请同学归纳所见病证,并运用《伤寒论》六经理论进行辨证。

同学甲:(归纳略)患者大便不通,口渴、汗出,当辨为阳明腑实证。

教授李:患者是否有太阳病?

同学乙:有!患者恶寒、发热、汗出,当兼太阳中风表虚证。

教授李:同学们《伤寒论》学的不错!辨其为太阳与阳明合病。对于表里同病,张仲景制定了哪些原则?

同学丙:表里同病,一般言当先表后里;若里证急,宜先救其里;若表里同病,病势均等,则又宜表里同治。

同学丁:患者鼻衄应如何解释?

教授李:从温病言,患者有出血症状,为热人营血,逼血妄行;若从伤寒言,太阳病也可衄血,如仲景在太阳病篇有汗不解.衄乃解;或未汗而衄解;或已汗叉衄,表证仍在者,再以汗解三种情形的表述。今患者衄血点滴而出,量不多,且衄后无特殊不适,未必就是凶兆。因鼻为肺窍,阳明胃脉起于鼻翼旁,患者鼻衄也可以为肺胃热迫所致。其舌苔黄腻、口渴、便秘即是明证。

同学甲:如何把握太阳表证指征?

330

守教学研究篇

教授李:对于患者是否兼有表证,理论表述容易,临床辨证却需用心审。患者虽言恶寒,但穿着并不多,未显示恶寒之象。追问时,患者表述为感热又觉寒,感寒又觉热,实际为寒热并见。遵经旨“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虽未言发热,由于太阳病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即发热出现较迟之例.但恶寒为必见之症。一般言,太阳病的热型为恶寒发热同时并见,阳明病为但热不寒,少阳病为往来寒热。所谓往来寒热。热时不寒,寒时不热,即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阳明病初期虽也可出现恶寒,但为时短暂,且恶寒必自罢,旋即发热汗出。若但寒不热者多是阴证。患者脉浮弦有力,表明其邪气较重。患者汗出、恶风.可谓太阳中风,或兼有阳明热盛津伤。已故著名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发挥仲景表证之说,从实际出发.认为太阳病辨证要点有三:一是脉浮.二是面肿,三是身痒,除符合太阳病提纲证外,凡皮毛肺系病变均可辨之。

剐教授刘:患者是否兼有湿邪?其汗出而粘似是,但湿热蕴蒸往往为“但头汗出,齐颈而还”.此患者为遍身汗出,则不好解释。记得江西中医学院伍炳彩教授有教诲,湿热证的特点是“四不象”,即:不象寒,不象热。不象虚,不象实。辨不清楚时往往多湿热证。

教授李:汗出而粘有二种原因:或为湿热,或为亡阴。刘教授见解颇有独到之处,由于湿邪为阴.热邪为阳,两邪相搏,如油人面,粘滞难解,故其证候具多面性。从舌脉言.患者当兼挟湿热。

同学乙:患者渴喜热饮应为阳虚,但舌象不符台。如何解释?

教授李:对于渴喜热饮,不能一概辨之为阳虚。兼痰兼饮者也常喜热饮,以阴邪困阻阳气,求热以助气化.即叶天氏所言“湿盛则阳微”。辨证之要在于辨舌苔之清浊。阳虚者,舌淡苷薄白;挟痰饮者,舌苔多滑或厚腻。仲景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训,叶氏有“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见.此虚实之别。

副教授刘:根据辨证,当为湿热内蕴兼有表证,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前次会诊,李教授曾用此方加味,确有一定疗效。如身痒消失,面肿减轻,脉象变软。但虑其病久,肾阳不足,且原有身痒为遇寒加重.故更方真武汤加味以温阳益气。可能温补太早.导致病证由寒转热.

教授李:动态观是中医辨证活的灵魂。所谓“证变治亦变”乃中医辨治一贯原则。患者病属本虚标实.本为阴阳俱虚,标为湿热兼表。前用清解,湿热渐化,然寒凉伤阳,阳虚之象渐显。但证由虚转实.由寒化热,乃正气渐复.正邪交争,病邪将退之征,不一定是坏事。临床所见,往往阴证、虚证难治,因脏腑气血阴阳培补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实证、阳证易已,治重祛邪,邪去则正安。患者血钾、尿素氮、肌酐居高。其中血钾最近一次结果最接近正常,也佐证阴证转阳为病情向愈之征。但患者病为湿热所致,治如剥蕉抽茧.疗程宜长。不可一踌而就。其血钾高,曾用利尿剂及胰岛素加葡萄糖静滴。也未完全解决问题。体内过高之钾及尿素氮、肌酐,也谓之毒邪,治宜给邪出路,如汗下利诸法,即《内经》所谓“开鬼门,洁净府”。

副教授吴:患者病久肾阴阳俱不足是病本。但目前以标实为主。治宜祛邪佐以顾正,或先祛邪后扶正。既然有表当先解表,兼以清热,可用桂枝二越婢一汤。但此方有麻黄、桂枝二味,要考虑其温燥太过.患者鼻衄不适合。

教授李:麻桂之温燥。组方时可以考虑其与石膏剂量之比例,进行调整。患者有汗,不能峻汗.可考虑去麻黄,即用桂枝汤加石膏;同时,患者汗出质粘而温,且大便不适,可合用白虎加人参汤清阳明胃热;兼湿热者.合用茵陈蒿汤,一是清利湿热,二是兼通腑导热下行,与病机正合。

副教授刘:三方合用,体现了解表、清里、利湿、通下兼以扶正之法。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根据讨论意见.可以定方组药:

桂枝lOg,白芍lOg,生姜lOg,大枣lOg,炙甘草吆,生石膏309(先煎),知母159,淮山药309,太子参309,茵陈209,栀子log,大黄lOg。三剂,继观。

总结:

教授李:通过查房及病案讨论.大家感受了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思路与程序。首先,望闻问切要细致.收集病历资料要准确;其次,要学会鉴别诊断,反复分析比较每一脉证形成机理及整体联系;第三,要善于归纳总结,概括病机;第四,立法处方,整体平衡方药于细微之处。总之,临床病证是复杂多变的,尤其住院患者.多为疑难杂证,或大虚大实,而有真假之辨;或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表里相兼,非一方一法之所宜。

33l

仲量学术探睛

经方合用,或经方与时方并用,不失为治疗当今疑难病证的有效途径。切记!切记!

补述:2月113复查,患者血钾5.21mmom,已复常,CREA降至541mmol/L,诸症均有改善,病情明显好转.患者仍在住院治疗之中。

关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验的讨论

符强1林晓峰2赵永山3赵宏利4

1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0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50040

3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4杭州市中医院531000

医师甲:此为本人2001年8月之验案.不当之处尚请大家斧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伤寒论》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尤其是神志病。

患者男性,60岁,退休工人。2001年8月初诊。

患者平索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遇事易急躁,好生闷气。两周前因家庭琐事与人争吵,此后即发失眠,起初仅为人睡困难或睡眠不实,多为朦胧浅睡,虽入睡而家中他人之起卧行动可知:数日后即夜眠渐少,每夜不足四小时,且梦境纷纭,虽卧于床而多辗转反侧,不得入睡,近日更加重为彻夜不得人眠,且性情更为急躁,动辄发怒;自觉烦躁难当,奠可名状,家人诸事皆看不顺眼,有时虽明知并无不妥之处,但仍奠名发怒,难以自持,自觉胁胀,头胀,便干,纳尚可,舌干红少津,苔白厚腻,脉沉滑而数。据其病史及症状,诊为肝郁化热,痰热内扰。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柴胡159,黄芩159,龙骨30S,牡蛎309,党参209,半夏159,陈皮159,茯苓159,大黄log,黄连lOg,珍珠母309,郁金159,香附159,远志159,石菖蒲159,甘草lOg。

嘱服此方七贴.一周后复诊,言初服此方三付并无大效,睡眠略有改善而已,服余四帖效乃大彰,现一夜可安卧5—6h,且睡眠质量转佳,胁胀头胀已除,便畅,已无烦躁,舌仍干红少津,苔白略厚,脉沉滑而数。嘱其于前方去郁金、香附,减至大黄59,加炒枣仁309,柏子仁20S,夜交藤309。合欢花109再服七帖。1w后其女代述诸症已平,嘱其服逍遥丸及天王补心丸善后。

应用体会:

一、涉及《伤寒论》条文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10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二、关于此证病机

以笔者浅见,运用此方时在病机把握上有三:

(1郴:此证若查其病史多有郁怒忧思。

(2)痰:多有失眠且烦躁易怒,舌苔白厚而腻或黄厚而腻。脉多见滑等痰浊内蕴表现。

(3)热:多有面红,舌红少津.ISI渴便干,脉数等表现。

三、关于此证症状特点

以笔者所见.此证多以失眠、烦躁为主要临床表现。尤其是烦躁一证,更为此方主治证的特点。

四、关于此方用药及加减

此方原为治疗伤寒误下,热邪内陷。但临证时要有加减,方中桂枝多去而不用,铅丹也多为用,此药可祛痰.但有毒,多不用作内服,可代以二陈汤,因方中本有半夏、茯苓,可加陈皮,又此证为热证,也可取温胆汤意于方中加用黄连.与方中原有之黄芩、大黄清热泻火除烦。

332

中医临床经典教学查房实录

作者:李赛美, 刘敏, 吴浩祥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51040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马文辉《伤寒论》第7条"发于阳"和"发于阴"涵意辨析[期刊论文]-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4)

2.傅强试探《伤寒论》中的合病并病[期刊论文]-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1)

3.马文辉《伤寒论》中的几个概念讨论[会议论文]-2008

4.衣伟.胡凤艳.吴秀红《伤寒论》本证、兼证、变证之关系[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2005,25(1)

5.山广志.刘文奇.Shan Guangzhi.Liu Wenqi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卡培他滨导致手足综合征[期刊论文]-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5)

6.常忠莲.万冬桂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希罗达所致手足综合征45例[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6)

7.刘启华.相红霞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直肠癌40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创新2010,07(31)

8.毕炜黄芪生脉散合四物汤加味防治希罗达相关性手足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医药导报2011,17(4)

9.赵凤金.米建民参赭培气汤治疗胃癌所致呕吐[期刊论文]-临床误诊误治2009,22(8)

10.王新智方有执对《伤寒论》的重大发挥[期刊论文]-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18(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6212646293.html,/Conference_6127225.aspx

经典诵读教学方法

我这几年国学经典诵读方法总结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当然我在教学中一直穿插儒释道三家的文化,这才是我心中能接纳的百家文化之王我们中国的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我们最美丽的文言文一般都是短小精悍,文美意深,简洁,对于我们现代的孩子以及青年人读起来,很难定下心来踏实接受,但是我在诸多讲座中推崇大道至简,因此教学方法一直采用最简单的买拼音版本诵读,(包括教成人学国学)“小朋友,跟我读”的王财贵教授六字真言,先不思考先装进来走进大脑让大脑去工作!至于方法,就是开心快乐,拿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去和这些古代至圣至贤们交心!读书如此简单需要,真的是不断地重复的读诵学习吗?这里再次把我教学以及自己学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以此和读经教育的老师们孩子们共勉!方法古人早用,我不过复制粘贴而已 一,一般的朗读法,集体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课堂上灵活用。最少一次十遍,每遍100--200字。 二,拍手或者拍桌子朗读,借助动作帮助记忆。拍手还可以控制节奏,多经典重在读出韵味,明白句子间该有的停顿。这种方式很实用。哈我总是很有感觉。。。 三,擦字记忆法,老师板书随着学生朗读逐渐擦去内容。这样对单个的字记忆很有效。深深刻在脑海里。四,角色调换法,让学生来教老师读。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胆量。 五,卡片记忆法,用于内容难读处,卡片可写每句开头字,让学生联想记忆。(这种方法其实用的很少)六,游戏巩固法,游戏失败的同学朗读,可让学生一起读。 七,实物图片展示,加深学生理解记忆。例如,《三字经》中提到“八音”是匏土革,木石金,其实是这一系列物品作成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使学生明白就准备了葫芦丝,埙,鼓,快板,石磬(图片),小号。八,故事演练法,内容加一些故事并让学生表演。例如,《弟子规》中的故事“孝感动天”,“孔融让梨”。。。可增强理解和记忆。 九,鼓励法,分块朗读记忆,完成奖励小贴花,整体奖励为好。学生为做到老师满意很起劲。 方法的关键是老师同学间的配合和互动,让气氛活跃,参与积极性高。 教学目标: 一,分阶段教学一学期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完成朗读背诵(时间根据具体数目待定); 第二阶段完成讲解,注解(时间根据具体数目待定),难度较大,不过经过一段时间,古文功底长进很大;第三阶段完成测试和行为规范,练习写感受。测试分三次完成,分别考察字、背诵、理解。行为规范课上有生活例子的点评,每次课后布置一些运用经典的事情让学生完成。分析经典中好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欣赏,并且模仿练笔。 二,每本经典中都含有大量的常识,典故需让学生会说。如“九族”“四书五经”“三皇”。。。理清文化脉络,明白我们传统文化的深厚底韵。 三,启蒙阶段识字是重点,保证所学经典无生字。生字能识能写也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解字课每次六字,还原汉字原形,了解古人造字的精妙,及字的组合的奇特。这也是几千年来古人入学的必修课。只有懂得了字的意思才能驾御好文字,写出好文章。 五,锻炼记忆力和理解力是贯穿教学始终,要通过背诵和注解完成。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也的靠锻炼,磨刀不误砍柴工,记忆力的提升直接指导其他功课。写注解不仅让学生理解古人写文章与平时说话不同,同时思考其中蕴涵的道理。 六,经典的运用,一个是文章中会引用说明道理,一个是日常行为的指导。以此来使学生品格和志向的塑造。 七,和父母分享学经典的感受,培养学生自信心。经典不只是教育小孩儿,对我们成人生活工作也有很大的启示,我们倡导一起学经典,陪孩子一起成长! 主修课::《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中庸.孝经》、《庄子》、《孟子》、《礼记》、《老子.唐诗选》、《易经》、《诗经》《黄帝内经》、 儿童在十三岁之前,天真未泯,记忆力最强,最容易教导,也最需要教导,科学合理利用其记忆黄金期大量记诵,令其终生受益的中外圣贤经典(如论语,中庸,大学,老子,英文名著选)等极大扩展其识字量,掌握优能的学习力,开发大脑潜能(记忆力,注意力)使其更加聪明睿智。

《故都的秋》名师教学设计讲课稿

《故都的秋》名师教学设计 郁达夫 育才中学曹文抗 一、核心素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故都的秋》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对其文本语义的理解,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第一语义层,更要深入到内部去触摸作者灵魂深处柔软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感受和理解文中之义、文中之思、文中之情。文本写作具有鲜明的即时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作者进行文学创作是在特定的心境下进行的,此时、此地、此景、此情的诱发才能产出作品。也正是这样,我们在了解文本之义时,必须通过语义的表层步入到文本的内部去理解其的寄托义。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首先,文章在句式的使用上能够把长短句(多以短句为主),整散句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参差错落的形式美和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如写“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的五个偏正短语的整饬的排比;“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北国秋味的概括;文章后半部分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能感受的到的”。接着用多种句式速写“南国之秋”的特色。文章正是把整散句有机结合才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语言风格。 其次,文章调动多种使用语言的技法,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综观全文,除了大量的直接描写故都的秋外,还着意以南国的秋与北方的秋相对照、烘托,烘云托月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如把南北方秋的姿色味和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而“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四组对比性的比喻句,从四个角度精当地写出了南国与北国之秋的差异。第一组从“酒”的角度写味道的足与不足;第二组从“饭”的角度写质的实在与不实在,馍当然是吃一口是一口;第三组从“菜”的角度写味道的浓与不浓。前三组正好是一桌菜,构思可谓独特。第四组是从格调着眼,骆驼比之黄犬,可谓“大气大派”,“骆驼”之喻形象地渲染出北国之秋豪放而不矜持。当然,就本文的语言技法的使用而言,除了上面提及的而外,作者还注重音节的搭配,以形成一种“平仄相间”的音乐美。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完整word版)《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非常实用)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走入秋天同学们喜欢秋天吗?喜欢秋天的什么景色? 2、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但他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1913年,还是青年的他就随长兄赴日留学,一直到1922年,他才回到祖国。十年异国生活使他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但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山水游记和诗词。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被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去当翻译,期间他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始终坚持抗战。于是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因此,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为革命烈士的称号。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情绪。 (如《沉沦》一部以留日学生的青年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主人公“他”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散文以游记著称,有《还乡记》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张悦《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执教者: xx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我想,作为一篇美文呢,不厌百回读,所以,我们还是在课堂上作第一次感受性的朗读,我先来。(放音乐,范读)接下来我邀请一位男生来选读你最有感触的一段(学生配乐读)。接下来,我也想邀请一位女生来读,也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配乐朗读)前排的一位男孩子禁不住想鼓掌,然而他在那种静悄悄的氛围中,又不敢把他的掌击响,表达得很含蓄。 那么,我们全体同学是不是也来诵读一段,当然也配上音乐,那么我就来选75页第二段。 (全体学生配乐读)注意字的读音,“廿四桥的明月”中的“廿”、“混混沌沌地过去”中的“混混沌沌”、“不能自已的深情”中的“已”,那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郁达夫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1:我觉得他是一个很xx的人。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感情比较丰富又很怀旧的人。 生3:有浪漫的艺术色彩。 生4:比较有思想,比较有自己的品味和个性。 师: 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也说得很好,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郁达夫先生,你觉得他是个这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我觉得他的文字很优美。

师: 你能选一个句子来佐证自己的看法吗? 生: 第三段第二个句子。 师: 你把觉得优美的句子用优美的调演绎一下。 生: (朗读) 师: 你又是从哪里看出? 生: 我觉得他很细腻,是从他写北国的槐树,说“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脚踏上去一点声音也没有……”写得很细腻。 师: 我觉得写得很细腻是不够的,要有一颗细腻之心的人才能品味到细腻,所以,我觉得你也很细腻。 师: xx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生: 清静悲凉而浓郁。 师:

护理学临床实习教学查房制度

护理学临床实习教学查房制度 教学查房是护理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典型或疑难病例,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具有临床护理和护理教学的双重功能,教学查房既要解决实际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又要充分体现教学相长、提高临床教学查房的效果。 一、护理教学查房的目的 1、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效果、知识面及临床技能掌握情况。 2、进行示范教学,纠正学生不正确或不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 3、传授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临床工作能力。 二、护理教学查房的组织 1、由护士长指定带教老师主持,至实习生实习后期,可指定实习护生负责主持或重点发言,带教老师把关,科室有关护理人员和全体实习护生参加。 2、每个科室在每批学生轮转期间组织教学查房不得少于一次。 3、护理实习生在每个科室实习期间,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带教老师允许,可参与医疗查房1-2次,以帮助提高

实习生分析判断临床问题的能力。 三、护理教学查房内容 1、床旁访视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2、进行教学示范,由主持查房者演示。如进行规范的护理查体或某项护理操作,检查学生的操作技能,纠正其不正规的操作。 3、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例进行讨论,分析评估资料是否收集完整,护理问题判断是否正确,护理计划是否得当,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等。 4、现场检查分析实习护生书写的有关护理记录,及时指出存在问题。 四、护理教学查房的要求 1、查房病例要选好。即常见病作为教学查房的病例,查房病例应于查房前2-3天通知所属人员,所查病例的责任人应主动熟悉病情,准备有关资料,提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做好病例报告准备,所有参加学生均应查阅有关资料,做好发言准备。 2、查房行为要规范。由主持人(负责护士或实习护士)报告病例要求简明扼要,实事求是,问题突出;有实习生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护士长或指导老师可做简要纠正或补充;主持人做有关操作或护理查体,使之达到教学示范的目的。 3、病例讨论要深入。主持人要紧紧围绕查房病例的健康评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4篇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4篇 (1801字)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每天只需5至10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三字经》、《论语》、《增广贤文》等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

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诵读内容 一至三年级《三字经》《小学生必备古诗80首》 四至六年级《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 四、具体实施 (一)经典诵读时间 1、每天早上利用晨读十分钟,随到随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利用课前的三分钟、睡前10分钟和每周国学课中落实。做到定内容,定任务,并鼓励学生临摹经典诗文,自由阅读喜欢的读物。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以表扬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各班经典诵读力求做到: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 3.经典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人教课标版优秀版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肖家芸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一篇自读课本《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请大家齐读两遍课题,揣摩揣摩,这个题目告诉了你什么。 生:(齐读两遍,一生举手)这个题目点明了所写内容。 师:能从语法分析着眼,说得再具体明确一些吗? 生:“秋”是中心词,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写秋景;“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是北京的秋景。 师:“限定了是北京的秋景”也就暗示了什么? 生:暗示了所写之秋是故都所特有的。 师:很好!“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这些特色集中体现在哪些段落的描写之中呢?请大家采用观其大略的跳读法,快速识别景物特色概括的词句,标出集中写景的段落。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生:(快速翻阅圈点,一分钟多一点便有举手发言者)“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 师:大家说,对吗? 生:对(齐声)。 师:(面向答题同学)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快这么准?介绍介绍经验。 生:好的散文一般是开宗明义,点出文眼或主线,所以读散文开头句特重要。 师:你能举出学过的课文例子来证明一下吗? 生:如《荷塘月色》开头的“心情颇不宁静”,《绿》开头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 师:说得很对,只是不全面。散文的眼有的居首,有的在尾,有的位中,只是首尾居多,所以常说瞻前顾后是快速把握散文要义的诀窍。本文开头的“清、静、悲凉”确实是全文的 眼。那么集中写景的在哪些段落? 生:在3~11段。 师:你能推断一下,本文学习的重点在什么地方? 生:在3~11段。 师:理由是什么? 生:3~11段是文章写景的主体,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 师:说得好。我来诵读文章的主体部分,你们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起

医院教学查房制度

医院教学查房制度 一、教学查房目的: 1、教学查房是教学医院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2、各科室安排教学查房应以学生为讲解对象,以教材为讲解规范,确保教学质量。 二、教学查房基本要求: 1、凡有临床教学任务的科室,每周安排教学查房一次,教学查房的时间,科室应相对固定。 2、教学查房原则上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要求实习生均参加。并认真做好笔记。 3、承担教学查房的医师提前做好准备,每次教学查房应选择有教学意义的典型病例,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集中示教、示范,以培养学生系统的临床思维方法,确保教学查房质量。 4、教学查房前实习生应熟悉病人及病情,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所查病历、各项检查报告及所需器材等,使教学查房取得最好效果。 5、教学查房时,必须按以下顺序进入病房: (1)教授或主任医师 (2)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

(3)讲师或主治医师 (4)助教或医师(住院医师) (5)实习医师 6、查房时各类各级人员所站位置: (1)教学查房主持者站在床右侧(若需站在左侧则必须说明原因)。 (2)实习医师站在查房主持者对面,做好汇报病情准备。 三、教学查房内容、要求及查房程序: 1、经管实习医师将病历交查房主持者,向主持者汇报病史。 2、由主管病床上级医师依次作补充说明。 3、主持者根据汇报情况及病历记载情况,亲自询问病史,并做必要查体等,进行示范操作。 4、主持者对病历及其诊疗优缺点进行评价。 5、主持者向经管医师提出问题,先由实习医师回答,再由主管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等依次作补充更正。 6、主持者结合病人情况,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本病特点,并做适当分析及诊疗计划指导,提供国内外最新动态。 7、经管实习医师应及时记录教学查房内容,并请主管住院医师进行修改,必要时请查房主持者审阅修改。 &查房主持者宣布查房结束,然后按进病房顺序退出

学校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学校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篇一:学校经典诵读活动教学计划 合阳县第三小学 中华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 根据合阳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安排意见》的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我校中华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 一、领导小组 组长:张增彬副组长:崔恒敏 成员:贾鹏辉李英姿王根斌成立娟 二、实施小组 组长:贾鹏辉副组长:刘英 成员:梁艳丽赵亚梅党艳张雪艳 田景玲雷丽萍 三、各年级辅导员一年级梁艳丽二年级赵亚梅三年级党艳四年级张雪艳五年级田景玲六年级雷丽萍四、辅导员职责 1.辅导员要对学生及家长,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理念,让学生、教师、家长积极配合诵读工作。 2.动员广大家长勇跃给试点学生购买中华经典的诵读课本,以及碟片、磁带等学习资料。 3.按时给相关班级上好辅导课,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工作计划。

4.按学校的实施安排,做好诵读文艺节目的排练、表演,为推广诵读工作起到宣传作用。 五、本学期教学安排表 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合阳县第三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 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篇二:小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xx小学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故都的秋》名师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名师课堂实录 地点:四川成都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 1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生3:秋雨、秋蝉 生4:果树 师:果树中的哪一种? 生4:枣树 师: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 生: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临床教学查房标准和规范

附件1: 教学查房评分标准 (总分100 附加分20分) 项目分数得分(一)查房前准备10分 1、教学查房人员准备应参加查房的医师和规培学 员不到齐,缺一个即扣除0.5 分 2分 2、病例准备不是大纲范围病例扣 3分4分 3、相关准备工作病历、记录本、检查报告、影 像片、查房用的器械缺一 项扣1分 4分 (二)教学查房过程 第一阶段:示教室查房15分1、查房主持医师向观摩人员介绍自己未完整的介绍扣1分1分 2、查房主持医师提出教学查房病人、病种,交待重点和难点内容未交待重点内容扣2分 4分未交待难点内容扣2分 3、操作规培学员将病历交查房主持医师,向主持医师脱稿报告病例(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初步诊断和治疗情况)未脱稿扣5分 6分报告病例漏一项扣1分 4、主管病床医师及主治医师依次作补充说明无补充说明扣1分1分 5、主持医师补充遗漏或纠正错误,作简要评价未补充遗漏或纠正错误扣1.5 分3分未作简要评价扣1.5分 第二阶段:病房查房25分 1、操作规培学员询问病情和进行体格检查,查房主持医师引导或指导体检重点查房主持医师未引导或指导 体格检查重点扣5分 5分 2、主持医师根据汇报情况及病情记载情况,亲自询问病史,并作查体示范等未亲自询问病史扣3分 15分未作查体示范扣12分 作查体示范不规范扣6分 3、在进入病房前查房主持医师和操作规培学员洗 手 未洗手扣1分1分

4、进入病房后的站位未按查房规范站位扣2分2分 5、查房用小车器械齐全器械准备不全,缺一样扣一分2分第三阶段示教室讨论总结50分 1、主持医师对病历及其诊疗进 行提问,并对优缺点进行评价 未进行提问或完整进行评价,缺一项扣1分5分2、病例讲解与讨论35分 病例讲解(按教科书为蓝本)(建设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解)1、目的明确,阐述清楚(10分)师生互动,互提 问题不活跃扣5 分 无互动扣15分35分 2、概念讲述准确,条理清晰(10分) 3、重点突出,难点讲透(5分) 4、培养规培学员临床思维方法,注重临床分 析,不单纯靠临床检查(5分) 5、结合“三基”进行启发式教育,注意临床 思维培养(5分) 3、主持医师总结学习内容与收获,讲解新进展,并提出本次教学查房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未总结学习收获扣1分 5分未讲解新进展扣2分 未提出不足扣2分 4、布置作业未布置作业扣5分5分 加分项目 1、查房过程明显体现人文关怀、爱伤意识4分 2、开展双语教学,对一些关键的词语用外语读写出来3分 3、查房态度认真、情绪饱满、仪表端庄、语言亲切3分 4、查房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10分 扣分项目 1、未按规定的时间开始或结束查房(超出5分钟)-5分 2、查房时有医生或规培学员使用手机-5分 3、查房时在病房分析病情-5分 4、病例患者对教学查房不知情或对查房欠合作-5分 评委评估时间总分

经典诗文诵读教学方法总结

读背结合 , 分类集中 _____经典诗文诵读教学方法总结 经典诗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富于哲理,给人启迪,语言精粹,极富情趣。诵读之后,既利于学生的修身养性,又能使他们的语言流畅练达。在多年来的经典诵读教学中,本人经过认真实践和努力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适合本地学生的经典诗文教学方法,即读背结合,分类集中。 一、读背结合。 (一)读。首先,必须让学生做到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注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次,尽量让学生做到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和意境美。让文学作品中传诵百世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背。背诵对学生来说往往是一个望而生畏的难题,特别是对貌似艰涩难懂的经典诗文更是如此。因此,在经典诵读教学中,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让学生“乐背”、“善背”。要收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做: 1、提高认识,让学生明确经典诗文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的基础之一。学习它,可以修身养性,可以使自己成长为具有独特性格的中国人。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情感的培养。 2、营造浓厚的经典诗文学习气氛。必要时,可以用古诗文的朗读代替课前预备时的歌声,创造一种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稚嫩悦耳的读书声飘溢校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就是这种做法的典范。 3、用经典作品中深邃的思想及精彩的句段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壮豪迈;李清照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婉动人等都无不使学生深受感染并自觉吟诵。 4、在平时的教学及作文中适时而巧妙地运用经典诗文名句,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例如在学习《孔子游春》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论语》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经典诗文的精妙。 5、列出明确而详细的背诵一览表,督促学生背诵,并根据背诵情况打分。这种方法虽然较为传统和普遍,但仍行之有效,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的提高。

故都的秋经典教学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师: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它撩拨起文人们的无限情思。秋天里,有人感伤,有人豪迈。历代文人们关于秋天的诗句有许多,请同学们说出几句。 学生1: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学生2: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学生3: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学生4: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教师补充: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算是文人悲秋的最早的诗歌了。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也是情景交融的佳句了。这些都是悲秋之作。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写出了文人豪迈的情怀。看来,文人们眼中的秋天各有特色。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会呈现什么样的色彩呢?(出示幻灯片:课文题目《故都的秋》)。 师播放录音朗读,要求同学们认真听,体会作者的感情。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春日 一.教学内容简析。 在本单元中,本次学习的目的是诵读《春日》,分别为北宋词人秦观的《春日》,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春日》和南北诗人朱熹的《春日》。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背诵诗歌。 2.感受我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积淀的精美华章的魅力。 3.培养学生热爱古典和国学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探讨春天引入课文。 同学们,春天在你眼中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谁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一下春天?春天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欢描写的季节,今天,我们就跟随北宋文人的足迹,去欣赏欣赏春日的生机勃勃。 整体感受。 1.学生自由读三首春日,把诗句诗通顺,读流利,并自己通过链接认识诗人。 2.学生齐读三首春日。 3.指名学生读。

诵读第一首《春日》。。 1.读诗句。 全班齐读。 指名读,评读。 跟教师读。 2.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3.全班齐读译文。 4.学习诗歌的写作方式。 5.再把诗句美美地读一读,读出诗人描写的那么美的意境,读出诗句的韵味。 6.各种形式的背诵。 ①自由背。 ②指名背。 ③分小组背。 诵读第二首《春日》。 1.读诗句。 男女生读。 跟读,齐读。 比赛读。 2.学生自主交流

说说作者这首美丽的春天表达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这里我们又学到了一种写作方式,快把他收藏起来吧! 3.背诵。 同桌背 指名背 全班评出“背书小能手”, 诵读第三首《春日》, 1.读诗句。 学生自由读。 教师指导读。 学生与教师配合朗读。 2.学生默读注释,译文,简析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3.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 5.布置背诵 6.全班跟着音乐齐读三首《春日》。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三首有关《春日》的诗句,并且把诗句背诵下来,你们表现得非常棒,我们一起完成了一次非常棒的合作,老师感谢你们的努力。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作者:党红英 地点:四川成都(第二届“中华杯” 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课堂大赛)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 1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中的困惑。)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师:对。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生:(开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阅读,粗理课文的线索)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护理查房制度

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行政查房制度 (一)护理行政查房由护理部主任或科护士长主持、每周一次,有专题内容。重点检查规章制度、护理核心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护理工作计划贯彻执行情况、临床科室环境等的规范管理。查房后记录于行政查房记录本。 (二)护理部主任每月两次以上,到各临床科室、门/急诊、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ICU等特殊科室进行行政查房。 (三)由护理部安排,全院护士长轮流参加三值查房(夜查房及节假日查房),对存在不足记录在护士长夜巡日志反馈表,向护理部汇报并及时反馈给各病区整改,护理部每月总结一次。 (四)科室护理行政查房:本片区的科、病区护士长参加,每周一次,有重点地交叉检查本片区各临床科室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执行及护理教学情况。 (五)行政查房后,书写查房记录,对存在不足填写持续改进反馈表并指定专人跟进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二、三级护理业务查房制度 (一)护理业务查房目的 1、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提升专科护理内涵和质量,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2、通过护理查房建立临床护士教育训练的长效机制,让护士学习、运用临床专科知识和技术。 3、完善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机制,规范传帮带的管理过程。 (二)护理业务查房对象 对新收危重患者、手术患者、住院期间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或口头/书面通知病重/病危、特殊检查治疗患者、压疮评分超过标准的患者、院外带入II期以上压疮、院内发生压疮、诊断未明确或护理效果不佳的患者、潜在安全意外事件(如跌到、坠床、走失、自杀等)高危患者等作为护理业务查房的重点对象。 (三)护理业务查房具体方法和步骤 1、科(区)护士长、护理组长或专科护士每天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组织对上述患者进行查房。 2、管床责任护士将分管患者的情况及护理措施和实施效果向护士长或上级护士汇报。 3、上级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的建议或指示,由下级护士将其中的客观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根据上级护士查房时的要求实施护理。对于查房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护理问题或护理新知识和新技术,可以再组织专题的学习讨论。 4、查房过程中,根据病情和专科护理工作需要,由高级责任护士向其他专科或医院专科护理小组提出护理会诊的申请。 5、查房后上级护士的要求可以书写在“护嘱执行单”上,班班落实。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52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7-022-01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心灵最纯洁的年龄阶段,也是诵读经典诗文,从而受 到文化熏陶、智力发展与人格培养的最佳时期。然而,经典诵读课程从语文课程中分化出来,独立形成一门课程的时日尚短,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我们 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提高经典诵读课程的有效性。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传统文化的瑰宝。诵读经典诗文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也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经典诗文韵律和谐、意味深长,是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的高度凝练。学习、诵读经典诗文,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审美 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让学生了解并掌 握经典诗文,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一、经典诵读教学的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 东风教研室所提供的经典诵读教材涵养的面比较广,内容全面。但是不是所有篇目都适合所 有孩子诵读。因此在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应该适当照顾学生的能力。对于部分学习能力稍弱 的孩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部分段落进行背诵、理解和运用。 2.诵读为主,引导为辅的原则 苏轼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熟读和经典诵读学习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诗文中的具体意思、背景不作硬性要求,只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知道大体意思,并且做到熟读成诵。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为主,但是不能让学生随意地读、率性地读,对于诗文内容中的人文情怀和韵味,一定要由老 师作相应的引导,做到有目的地读、有层次地读。 3.及时评价的原则 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经典诵读的积极性。因此,对每一篇经典诗文的学习背诵都 要及时评价。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设计评价表格,还可以通过画画、比赛等方式让学生 对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评价的内容除了背诵的流畅性外,还要适当注意对学生对所背内容的 理解及生活体验。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发现诵读经典后学生品行、学习上的变化。 二、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 1.营造经典诵读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环境是无声的教科书,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精心设计学校及班级的文化 建设,利用标语、走廊、板报等营造经典诵读文化氛围。 除此外,还要利用早自习进行全班整体诵读,营造深厚的人文氛围;语文课前也可以留三分 钟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经典诗文,营造气氛;中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一些经典诵读的录音、 歌曲或者视频,给学生展示诵读成果提供一些借鉴和灵感。 2.采用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 宋代学者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继以深思,使其意若出 自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对于经典诗文来说,读是领会其意思的最科学、有效的途径。具体教学中可以运用范读、自读、对读、赛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充满个性化的诵读方法。

党红英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党红英《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 1、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

中的困惑。)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页 1 第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开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阅读,粗理课文的线索)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doc】-《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上课实录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张本平 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 《故都的秋》教学 师:(导人)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的结尾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怎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浓厚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文本,走进作家,品味这篇写于80多年前的着名散文,解读作家为何愿意折去生命的三分之二,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屏幕展示课题:故都的秋——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配乐《秋日私语》,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美文不厌百回读.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自己喜欢或感受最深的段落 (请两位学生分别选择一段朗读:一位女生,一位男生) 师:老师点评,现在请全班同学集体朗读第一段,第三段和最后一段.(即学生没有都的段落)(师生齐声朗读) 师:关于散文,郁达夫有这样一段论述:"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翻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黑体字屏幕显示)请一位同学读一遍.(生朗读) 师:读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后,你初步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个性特质和情感世界? 生:读出了郁达夫对秋的感受. 师:什么样的感受? 生:喜爱。 师:具体的段落或语句是? 生:文章第一段,还有最后一段。 生:我读出了作者喜欢安静.

师:哪些语句? 生:第二段. 生:我读出了作者喜好清闲,从"都市闲人"那一段看出来的. 生:我读出了作者很会享受生活(大家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生:"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多会享受啊! 生:我读出的是悲凉.整个文章都给人这样的感觉. 师:既然是悲凉,那为什么还要折去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二去留住它呢? 生-..…?我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不要紧,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先存疑. 生:我读出的是孤独,寂寞,悲凉. 师:是悲秋吗? 生:应该差不多. 师:言为心声,文字是心灵的外化,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从作家生命里流淌出来的,都是作家生命的体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大家从朗读中已经零星地感受到了作家的一些个性和情感,有的还不完全准确,要获得全面准确的理解,还是让我们细细品味文章吧! 师:请看课文.作者在南方的时候,最怀念故都的什么? 生:(齐声回答)"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屏幕 显示) 师:郁达夫最欣赏北京的什么景色? 生: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秋草,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秋果.(屏幕显示) 师: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境来欣赏的呢? 生:凄凉的心情,怀念的心情.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碗浓茶. 师:还有饱尝一尝.(黑体字屏幕显示) 师:以上显示的三个方面就是我们今天品味的重点,请每位同学选取其中一个点来品读,作者为什么用饱蘸深情的笔极力颂赞故都秋天的悲凉之美?这表现了他怎样的生命感悟?要求:品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