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血流感染一例2016.1
医学专题新型隐球菌血流感染一例.1

01-23 下午4点半,血培养需氧瓶报阳,报
阳时间2.19天。直接涂片可见圆形物体,明
显较革兰阳性球菌大。同时接种血平板与巧 克力平板。同时联系(liánxì)床位医生,得知病人已 经死亡。
01-25 血平板可见灰白,中小,湿润菌落。 革兰氏染色,酵母样菌落,上机鉴定,
同时进行真菌药敏试验。
01-26,上机鉴定结果:新生隐球菌。 药敏结果: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脑膜炎
呼吸道感染
(gǎnrǎn)
败血症
泌尿系感染
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
新型 隐球菌 (xīnxíng)
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
病原学检查
隐球菌 培养
(qiújūn)
培养(péiyǎng)准确率可达81% 但敏感性不高
所需时间(shíjiān) 较长
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
抗原-隐球菌夹膜多糖
抗体-高效(ɡāo xiào)价抗隐球菌多糖抗体 (ELISA)
主要治疗过程
莫西沙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美罗培南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奥拉西坦改 善脑代谢 瑞代补充营养 丹参多酚活血
15
16
17 18 19
20
21
日期
22
23
第六页,共二十四页。
第七页,共二十四页。
临床(lín chuánɡ) 思考
先后考虑过: ➢脑梗塞
➢血液系统疾病
➢肺部感染(gǎnrǎn) 真菌的感染,或许不容易会考虑。但是如果早做病原学的检查,如17号发热当 天执行血培养,痰培养的话等等,有可能提前发现病原体,延缓病情的进展?
第八页,共二十四页。
无症状肺隐球菌病1例

抗酸杆菌、 结核抗体 、 肿瘤标记物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
影 像学 检查 : 胸 部正 位 : 右下 肺 野见 团片状 密 度 增
高影 , 边 界模 糊 , 左 下 肺 叶见 结 节 状 密 度增 高 影 ( 见 图 1 ) 。胸 部 C T平扫 : 右 肺 中叶见 不 规 则 软 组 织 团块影 ,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E n d o s c , 2 0 0 7, 6 6 ( 3 ): 6 0 5 .
[ 7 ] 王玫 , 陈建平 , 庄耘 . 内镜下 钛夹 处理 医源性来自消化 道 急性穿 孔 l 5
[ 2 ] 吴 锡 琛. 消化道 内镜术 [ M] . 南京 : 江苏 科学 技术 出版社, 例分析 【 J ] 临床消化病杂志 , 2 0 1 2 , 2 4 ( 6 ) : 3 5 6 - 3 5 7 .
男, 4 9岁 , 以“ 体检发现肺 占位 1 d ” 为 主诉 人 院 。患 者 无发热 、 咳嗽 、 咳痰 , 无咯血、 头 昏、 头痛 , 近 半 年体 重 无 明显变 化 。既往 史 : 平 素体 健 , 否 认 既往有 高血 压 、 糖 尿病等病 史 , 否认 肝 炎 、 结 核等 传 染 病 史 , 否认输血史, 否认手术 外伤 史 , 否认 药 物及 食 品过 敏 史 , 预 防接 种史
[ J ] . 中国现代 医药杂志 , 2 0 1 3 , 1 5 ( 4 ) : 9 8 - 9 9 .
[ 9 ] S h i mi z u Y, K a t o M, Ya m a m o t o J , e t a I . E n d o s c o p i c c l i c a p p l i c a t i o n f o r e l o s u l  ̄o f e s o p h a g e a l p e r f o r a t i o n c a u s e d b y E MR[ J ] .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E n -
肺新型隐球菌感染1例

肺新型隐球菌感染1例陈琳;姜国平;李慧颖;吕英春;安东善;韩梅【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344-346)【关键词】肺;新型隐球菌;感染【作者】陈琳;姜国平;李慧颖;吕英春;安东善;韩梅【作者单位】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长春 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长春 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长春 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长春 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长春 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长春 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4.5患者女,53岁,已婚。
因间歇发热、咳嗽、咯痰半年,胸闷、胸痛、气短1个月于2012年3月26日入院。
患者于2011年10月开始无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稠痰,伴畏寒,无寒战,体温最高达39.6℃,自服退热药后出汗,热可退,数小时后体温又升高,于当地医院诊治,未见好转。
2011年10月25日至10月27日于某大学附属一院住院,肺部CT示:右肺上叶前段、尖段支气管改变及周围团片状影,纵隔淋巴结略大;支气管镜检查示右肺上叶开口黏膜肿胀、管腔轻度狭窄,右肺上叶黏膜活检;病理报告:支气管黏膜下炎细胞浸润、局部腺体扩张、并见纤维素样渗出。
诊断为"支气管炎",静脉滴注抗生素(头孢哌酮-他唑巴坦3.0 g,每日2次,14 d)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2011年11月11日在市传染病院做皮肤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阴性。
当月就诊于当地结核病院检查考虑结核,给予左氧氟沙星0.3 g静脉滴注,每日2次10 d,症状未见好转;11月23日就诊于省结核病医院查LAM(抗体)阳性、38 kD(抗体)阳性、16 k D(抗体)阴性(基因芯片法),考虑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等(具体方案不详)联合抗结核治疗,10余天后症状未见减轻,自行停药。
2011年12月9日就诊于某大学附属二院呼吸科,肺CT检查示:右肺上叶炎症、右肺门增大,纵隔淋巴结增大,右肺上叶结节影;CRP 73.0 mg/L、血沉76 mm/h;血尿粪常规、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及电解质正常;抗HBs阳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核抗体系列均阴性;骨髓象未见明显异常;经系统诊查后考虑为感染,不除外结核,未给予治疗;在此期间一直自行用退热药、间歇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咳嗽逐渐加重,并出现胸闷、气短不能平卧,于2012年3月26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胸部CT后考虑韦格纳肉芽肿而入院。
隐球菌性肺炎1例临床病理报告

隐球菌性肺炎1例临床病理报告
严红;张丽丽
【期刊名称】《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年(卷),期】1999(000)001
【总页数】1页(P57)
【作者】严红;张丽丽
【作者单位】北京胸部肿瘤结核病医院病理科;北京胸部肿瘤结核病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
【相关文献】
1.隐球菌性肺炎误诊为胆固醇性肺炎1例 [J], 赵丽丽;韩磊;孙丽岩;姚田岭
2.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分析(附病理报告) [J], 方润权;蓝瑞琼
3.全身血行播散性新型隐球菌病一例尸检病理报告 [J], 张雅洁;尹鸿轸
4.隐球菌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隐球菌性肺炎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J], 徐萌敏; 杨国彪; 孙小军
5.临床药师参与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抗感染治疗实践 [J], 王海鸥;周扬;黄容;张元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医李睿医考:一例肺隐球菌病初被误诊为细菌性肺炎

1 例53 岁的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女性患者,无任何基础疾病,在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基础上,足疗程后复查肺CT,病灶无吸收让呼吸科医生深刻体会到:新版指南强调的6 步法第一步明确诊断是多么重要,对治疗无反应的肺炎,进一步综合评估多么重要。
患者53 岁,因「咳嗽、咳痰14 天」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收入呼吸科病房。
既往无特殊病史,否认禽鸟类及动物接触史。
自述工作的办公室10 余年前装修过,至今感觉有刺激性气味。
患者14 天前(2016 年5 月 6 日)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有咽部不适,无发热及胸闷憋气,至社区门诊就诊,给予头孢地尼及中成药口服 2 天,症状有缓解,咳嗽症状好转,停用药物。
5 天前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再次加重,夜间明显,影响睡眠,咳痰量少,初为白色粘痰,后转为黄色稀粘痰,自服阿奇霉素及头孢地尼 2 天,症状无缓解,于2016 年5 月20 日来我院就诊,肺CT(图1)示右下肺多发球形团片影,以「社区获得性肺炎」收住呼吸科。
图1 肺CT(2016 年5 月20 日)图1:肺CT(2016 年5 月20 日):右下肺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部分区域内有空腔,以胸膜下为主,边缘有少许渗出。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尿肺炎链球菌抗原阴性;PCT 正常;血常规:白细胞9.35×109/L,中性:71.5%;血沉:37 mm/H;痰涂片找到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入院后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抗炎治疗,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无减轻,行支气管镜检查(图2), 行TBLB 病理结果:粘膜组织慢性炎,另见少许肺组织呈慢性炎。
BALF 培养无细菌生长。
图2 气管镜(2016 年5 月24 日)图2 气管镜(2016 年5 月24 日)示右下叶支气管腔内见较多泡沫样痰,各管腔粘膜轻度充血水肿。
在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行TBLB,并行BALF。
于2016 年5 月26 日复查肺CT,病变较前进展(图3)。
图3 肺CT(2016 年5 月26 日)图3 肺CT(2016 年5 月26 日):下叶病灶有进展,部分病灶有融合,更加密实,周围有少许渗出。
HIV感染合并新型隐球菌菌血症1例报道

·个案报道·中国当代医药2019年9月第26卷第27期在隐球菌属中,新型隐球菌是引起人类感染并致病的主要类型,其致病性主要是通过孢子或小荚膜菌体经过人类的呼吸道吸入,透过肺泡间隙进入循环系统,逃逸机体免疫识别和巨噬细胞吞噬杀伤后,再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系统,引起致命性感染。
新型隐球菌可以在分子、细胞、组织和机体等水平上通过各种机制引起宿主损伤[1]。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估计,全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群中每年新发的隐球菌感染病例约100万例,其中约62.5万患者因此在1年内死亡,其中80%的隐球菌感染病例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我国也不例外[2],而且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发病迅速,病死率非常高。
本研究报道1例腹痛查因入院患者,诊断为HIV感染合并新型隐球菌菌血症病案1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26岁,未婚,无业人员,因“腹痛1周,加重伴发热、呕吐2d”入院,患者于1周前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无腹胀腹泻,无恶心呕吐,无排黑便、便血,2d前出现发热,无畏寒、寒战,伴咽痛,间咳嗽,无咳痰,腹痛程度加重,进食后均呕吐胃内容物,无呕血,胃纳欠佳,精神疲倦,近1周体重下降2kg,曾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后症状无改善,于2018年7月5日到新会区人民医院就诊并收入院治疗。
1.2方法1.2.1一般检查体温36.6℃,脉搏87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8/81mmHg,神志清醒,皮肤黏膜无黄染,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稍紧张,左上腹及剑突下压痛,剑突下反跳痛可疑,余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于肋缘下未触及,Murphy征阳性,未触及包块,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区叩痛,双肾区无叩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min,双下肢无浮肿。
肺隐球菌病一例

图l 2 0 I 5年 I I J j 2 5 I I 胸部 C T检 结 果( A: 肺窗 ; B: 对 应纵 窗 )
肾功能 、 电解 质 、 肿瘤 标志 物 、 乙型肝 炎病 毒 全会 、 丙 肝 炎抗 体、 艾滋病 、 梅毒抗 体 、 动脉 血 气分 析 、 空腹 血糖 、 心电图、 腹部 超 声等均无异常 ; 风湿全套阴性 ; 』 f I L 管 炎相关抗 体 阴 : 结 核蛋 白芯 片 : 脂阿拉 伯甘露糖抗 体 ( L A M- A b ) 阳性 ; 结核 分枝杆菌蛋 白3 8 k D a 抗 体阳性 ; 结核分枝杆菌蛋 白 l 6 k D体 『 ; 月 性; 结 核菌素 试验 ( P P D 2 u ) 阴性 ; 结 核感染 T细胞斑 点试验 ( T — S P O T)阳性 ;
3 1 3在外 院诊断 为“ 肾病综合征” , 于2 0 1 5年 1 0月 6日起 予以醋
酸泼尼松龙6 0 m g / d 及百令胶囊 、 肾炎康 复片 、 贝前列素 钠片 、 骨 化三醇软胶囊 、 氯沙坦钾治疗 至今 2 0 1 5年 l 0月 2 l H m现呼吸
困难 、 胸 闷, 外 院诊断为“ 左下肺炎” . 予 以抗感 染( 头孢哌酮钠他
1 2生 旦筮 3 鲞第 期 J C l i n I n t e r n M e d , t ・ P l l l h f q ・ 1 0 I 7 , V I 3 4 . N o . 1 2
・
8 5 7・
・
病例报告 ・
肺 隐球 菌 病 一 例
曹探 赜 杜 荣辉 周 萌 金 武 梅 春林 邱 呜
肺隐球菌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肺隐球菌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曹照龙
【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
【年(卷),期】2007(10)8
【摘要】近年来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肺隐球菌病发病特点的认识,以提高其治疗成功率.本文报告了一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经过及转归,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
【总页数】4页(P611-614)
【作者】曹照龙
【作者单位】100044,北京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9.4;R563.1
【相关文献】
1.肺隐球菌病PET/CT误诊肺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J], 陈涛;朱晔涵;蒋军红;黄建安
2.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一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J], 冯敏;周红梅;李春媛
3.肺隐球菌病并发纵隔淋巴结结核误诊一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朱桂云;李晓霞;康丽菲;陈宁;杨永辉
4.经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测序诊断肺隐球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J], 曹磊;刘澄英;赵洪达
5.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熊维宁;熊盛道;徐永健;方慧娟;曹勇;左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持续发热,有咳痰,肺部闻及干湿啰 音,考虑吸入性肺炎,予哌拉西林他唑巴 坦抗感染,同时考虑重症感染所致骨髓抑 制可能,但血液病不能完全排除,转血液 科进一步治疗。血液科接诊:患者目前考 虑肺部感染可能性较大,予以PCT,内毒 素,降钙素原,痰培养,血培养检查。考 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效果不佳,改 用美罗培南。
01-25 血平板可见灰白,中小,湿润菌落。 革兰氏染色,酵母样菌落,上机鉴定, 同时进行真菌药敏试验。
01-26,上机鉴定结果:新生隐球菌。 药敏结果: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 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全部敏感 。
主要治疗过程
莫西沙星 美罗培南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奥拉西坦改 善脑代谢 瑞代补充营养 丹参多酚活血
谢 谢!
经验
当革兰或美兰等染色镜检到带有荚膜状孢子样菌落时,可加做墨汁染
色。从而有望快பைடு நூலகம்检出隐球菌。
经验
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
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主要侵犯中枢 神经系统和肺,但亦可侵犯骨髓、皮肤、粘膜和其 他内脏。 目前,在免疫抑制患者中,隐球菌感染的发病率约 为 5%~10%,在AIDS患者中,隐球菌的感染率可 以高达30%;而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隐球菌 的感染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左右。
病例分享
病史简介
2016-01-15:患者因“步态不稳11天”入院老年科” 入住我院老年科。 体格检查:脉搏108次/分。呼吸14次/分。血压110/60mmHg神志清,精 神萎靡,营养差。贫血貌。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 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诊断:1,脑梗塞,2,胃癌切除术后,3严重营养不良,4,贫血,5, 髋骨关节置换术后。经临床路径小组讨论,符合脑梗塞临床路径条件,予 入临床路径。 治疗方案: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丹参多酚活血。
AIDS患者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
器官移植者
恶性肿瘤
糖尿病、结节病
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等
隐球菌可导致人体各部位感染
隐球菌可导致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泌尿系感染、脑膜炎等,其中呼 吸道感染和血流感染最为常见 脑膜炎
呼吸道感染
败血症
泌尿系感染
新型隐球菌
病原学检查
隐球菌培养
培养准确率可达81%
•
真菌清除时间(天)
使用氟康唑治疗,增加给药剂量将增加临床疗效
•
氟康唑与其它抗病毒或抗结核药物同时使用时,需要增加剂量
初始诱导/巩固治疗方案应进行个体化调整
LFAmB可以替换AmBd,尤其是考虑到肾毒性问题 患者不能耐受或因药物毒性而不能使用氟康唑巩固治疗的情 况下,可选择伊曲康唑(但效果不如氟康唑) 使用氟胞嘧啶治疗时,应通过频繁的全血细胞计数密切监测 其严重毒性,如血细胞减少
患者白细胞比较低,贫血,考虑血液疾病 可能,继续原方案治疗,没有开展抗感染 治疗。治疗方案: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 食,丹参多酚活血。奥拉西坦改善脑细胞。
01-20患者仍有发热,最高体温38.8度。 有咳痰。血常规:血红蛋白 88g/L,血小板 75*10^9/L,白细胞 3.15*10^9/L,淋巴细 胞0.13,中性粒0.892.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日期
临床思考
先后考虑过:
脑梗塞
血液系统疾病 肺部感染
真菌的感染,或许不容易会考虑。但是如果早做病原学的检查,如17号
发热当天执行血培养,痰培养的话等等,有可能提前发现病原体,延缓 病情的进展?
检验科的思考
检验科的思考
采用丙酮酒精固定燃烧过的片子,不容易脱落,隐球菌荚膜比较明显。
但敏感性不高 所需时间较长
抗原-隐球菌夹膜多糖
抗体-高效价抗隐球菌多糖抗体(ELISA)
早期、快速 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90%以上
抗真菌治疗
非脑隐球菌病:首选治疗方案:氟康唑 脑隐球菌病:诱导治疗:两性霉素B加5-氟胞嘧啶 巩固治疗:氟康唑
•
AmBd无法获得或负担不起,无住院条件且不能静脉给药,或不能快 速、可靠地监测肾功能和血钾以确保安全使用AmBd,氟康唑通常是 唯一的选择
01-21患者仍有发热,最高体温39.3度。嗜睡 。营养差,贫血貌,听诊两肺呼吸音粗。
内毒素 37.80 ,PCT 1.2,痰培养未检出 病原菌。结合CT患者重度肺部感染可确 诊,继续抗感染治疗。即美罗培南抗感 染。
01-23 06:20患者突发呼吸骤停,经抢救无 效,自动出院。
01-23 下午4点半,血培养需氧瓶报阳,报 阳时间2.19天。直接涂片可见圆形物体,明 显较革兰阳性球菌大。同时接种血平板与巧 克力平板。同时联系床位医生,得知病人已 经死亡。
01-16 患者步态仍不稳。查体 无阳性发现
查体 无阳性发现 治疗方案: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 参多酚活血。奥拉西坦改善脑细胞。
01-17 患者有发热,最高体温38.5度 血常规:血红蛋白89g/L,血小板 96*10^9/L,白细胞2.0*10^9/L,淋巴细胞 0.168,中性粒0.778.血钾:3.41mmol/L, 血钠131.3mmol/L,血氯87.2mmol/L,白蛋 白25.4g/L,葡萄糖7.72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