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如:
一、科技前沿: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空间科学技术和核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起步,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不少重大突破,科学家们研制出了多颗卫星、发射了多颗航天器,并凭借发射的航天器实现了如人造月球、火星探测等重大技术成果;
二、科技应用:新中国成立后,从物质生产到文化创新,从农业到城市社会,科技都在推动着社会发展,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提升作用,如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在我国大量普及,智能手机也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科技管理:新中国成立后,科技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完善,通过实行科技层次认证,推动科技资源有效匹配,还有对科技服务业的健全法规,促进科技创新的激发,使科技的发展更加高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创新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创新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创新成就:
- 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快速增长:中国研发人员总量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稳居世界第二,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数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
- 建设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目前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501个,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17个,国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480家。
- 布局新一轮大科学装置:包括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和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
这些创新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实力,也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中国的“两弹一
星”,是20世纪下半
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 伟业。“两弹一星”是 指核弹(原子弹、氢弹)、 导弹和人造卫星。把核 弹和导弹这“两弹”成 功地结合起来,就具有 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 从而真正具有核打击能 力。
一、国防现代化
1.发展国防现代化的原因:
(1)国防现代化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 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 国际地位
(2)为了反对和威胁,打破核垄断
一、国防现代化
2.国防现代化的成就
1、1964.6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1964 .10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3、1966.10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4、1967.6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5、1970.4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 号” 发射成功 6、1975.11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D1970年
9、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技术的
开创者和带头人是
A、钱学森
C、袁隆平
B、邓稼先
D、赵忠尧
10、标志着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
取得新的突破的成就是
A、银河—I
C、银河—III
B、银河—II
D、长征—1号
再见!
中国近程导弹 中近程导弹 中程导弹 中远程导弹 洲际导弹
中国导弹部队
中国导弹部队
基础性练习
1. 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 地位的是
A研制氢弹成功 C ―东方魔稻” D ―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2.被誉为新中国“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 钱学森 C 邓稼先 B 钱伟长 D 袁隆平 B 成功爆炸原子弹
3.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A 世界性的植树造林运动 B 中国杂交水稻的培育 C 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共识 D 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 4. 标志着我国跨入空间技术世界 先进行列的事件是 A “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 同步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 C 我国“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D我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新时代十年科技伟大成就

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
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成效明显
创新对绿色:发展、生态保 护、民生改善的支撑作用日 益凸显
新时代十年科技伟大成就
科技创新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
THANKS
感谢观看
XXX
20XX
-
目录
CONTENTS
1 新时代十年科技伟
大成就
2 新时代十年科技伟
大成就
新时代十年科技伟大成就
01
02
03
04
05
06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 革,在党史、新中国 史、改革开放史、社 会主义发展史、中华 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
程碑意义
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 历史性、整体性、格 局性重大变化,成功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走出一条从人才强、 科技强,到产业强、 经济强、国家强的发
展道路
全社会研发投入从 2012年的1.03万亿元 增长到2021年的2.79 万亿元,研发投入强
度从1.91%增长到 2.4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 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 名,中国从第34位上
升到第12位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 关取得新、量 子信息等取得重大成
果
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持续释放,催生更多 新技术新产业,开辟 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 赛道,形成国际竞争
新优势
PART 1
新时代十年科技伟 大成就
新时代十年科技伟大成就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科技创新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产业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开放创新活跃
新时代十年科技伟大成就
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 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 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C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D .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 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政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政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 先使用核武器。 先使用核武器。
1991年秦山核电 年秦山核电 站
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 年大亚湾核电站
1960年11月5日,中国第 年 月 日 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 东 一枚地对地近程导弹--“东 一枚地对地近程导弹 ”重 173公斤 公斤, 量173公斤,比苏联、 风”1号发射成功,标志着 号发射成功, 号发射成功 比苏联、 美国、法国、 美国、法国、日本等 中国向掌握导弹技术方面迈 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第一 重量总和还要重。 , 重量总和还要重。卫 争气弹”的成功发射, 枚“争气弹”的成功发射 星的跟踪手段、 星的跟踪手段、信号 打破了霸权国家“ 打破了霸权国家“中国的导 传递方式、 传递方式、星上温控 弹永远上不了天”的预言, 弹永远上不了天”的预言, 系统也都超过了其它 开创了人民共和国战略导弹 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 部队的通天之路 平。
世界第三个
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
大大提高…有助于解决… 大大提高…有助于解决…
1973 1983 1993
20世纪末 参加人类基因工程研究 20世纪末 计算机 技术
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居世界前列, 居世界前列,加速了 国家信息化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 世界上第三个掌握 载人航天技术的国 家,成为世界航天 大国。 大国。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将列举一些主要的科技成就。
一、航天技术领域的成就自1956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1980年,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制的卫星实践一号,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航天技术的新阶段。
1999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载人航天试验,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
2019年,我国成功完成了嫦娥四号探测器的任务,实现了首次月背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为人类探索月球的探险之路打开了新的篇章。
二、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就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1994年,我国与互联网正式连接,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信息时代。
随后,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9年,我国成功发射了首颗5G通信卫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5G时代,为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核能技术领域的成就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进行核电站的建设。
2002年,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自主设计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将其投入商业运营。
此后,我国核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多个核电站,核能发电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成就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2017年,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大赛中击败了许多国家的技术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此外,我国还加大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生物技术领域的成就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2003年,我国成功解析了人类基因组,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该项目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哪些差距?请举例说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哪些差距?请举例说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中,包括
发射“东方红一号”、“飞天一号”等卫星,在核爆炸、核反应堆、火箭等领域取得突破,以及建成自行设计制造和调试试验的世界首屈一指的空分装置等。
自主研制的商用飞机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欧洲联盟的运输航空认证,显示出了中国航天科技在世界航空航天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还有较大差距。
首先,我国目前在四大
领域(也就是信息处理、芯片制造、网络和传感器)和总体环境中排名较低,技术水平也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此外,传统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转变差距仍旧较大,在高科技产品(如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绿色能源,以及新的电子技术和机器人等)的领域,我国的技术没有达到足够的水平。
虽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科技领域的差距,但我们也有许多可喜的成就。
比如,我国也已经投资大量的资源,全力推动人工智能,建立完善的数据网络和智能技术系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总之,新中国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其他国家相
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要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开发新的科技,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环境。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喝一碗酱油汤或糖水应坚 持工作一小时以上;吃一 粒蜜枣,应坚持工作一个 半小时以上。 算盘——参与两弹研究的科 学家们最初使用的计算工具
——三年困难时期科学家 的互相鼓励
美国千方百计阻止海外 爱国科学家回国; 苏联单方面撕毁合作协 议。
——新中国面临的形势
一穷二白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第三篇 我们的思考
材料2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 „„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在 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 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 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 的海外学人。
思考:为什么旧中国科技长期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两弹一星
新中国科技成就
“东方魔稻” “银河”系列计算 机 “神舟”号飞船
国家的独立(保障)
影响 增 强 了 综 合 国 力 提 高 了 国 际 地 位
取得成就的原因
党和政府的重视 经济实力的增强 科学家的努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银河—I
1983年12月诞生 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
银河—Ⅱ
1992年诞生 运算速度为每秒十亿次
银河—Ⅲ
1997年通过国家鉴定, 运算速度为每秒百亿次
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研制
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
1999年9月中国加入人类 基因组计划,也是其中唯 一的发展中国家。 探月工程——中国科技发展的第三个新的里程碑
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 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洋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三 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 引入中国?结果怎样?
问题 四 从中你能得提供了可靠保证。
材料二 20 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 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取得“两弹一星” 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 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 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结论 1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我国科技发展。 结论 2 :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 结论 3 :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增强,为科技发展奠定 了基础。
国外有人质疑:“到21世纪30年代,中 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 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 机?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 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中国农民为什么会这么说?
①靠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政策——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②靠袁隆平的农业科技成果——杂交水稻
二、现代农业:“东方魔稻”
1997 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银河”系列计算机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重大意义
我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 战略,在政治、军事、卫生、科技、文 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实现了科 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飞天梦想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一个美好愿 望,这一愿望终于在刚刚到来的21世纪之 初得以实现。
四、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已经 成为世界上 第三个掌握 载人航天技 术的国家, 成为世界航 天大国。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乘 “神舟”五号上太空
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 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 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 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 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解析】注意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来。南 优2号——1973年。
杂交水稻的重大意义
• 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 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 略思路 • 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 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
虽然中国人团结协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但信 息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拥有自己先进的计 算机技术。 中国人用运行速度只有每秒几十万次的老式计算机 编制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程序,被外国人耻笑。
信息技术:“银河”系列计算 机 4 载人航天:“神舟”号飞 船
对此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代末新中国面临着怎样
国防部长林彪说:“原子弹一定要响,就是 的国际环境? 用柴火烧也要把它烧响了。”
陈毅直截了当地说:干!就是当了裤子,我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 们也要搞核导弹。
美苏争霸、中美对抗、中苏交恶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向科学进军”, 1949 年 11 月, 成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 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 1956 年,中国制定《 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 划纲要(草案)》,把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 放在突出位置。 1978 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订全国科学技术 发展规划纲要,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提 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 2002 年,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 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 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国防军事:“两弹一 星”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首枚地球人造卫星“东方
红一号”,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
球卫星。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 ―东方红一号”
1975年, 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时间 1973 年 1983 年 1997 年 重大成就
新中国的科技成(二)
作用和意义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 培育成功
“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 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运算 一亿次的计算机。 制成功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机 研制成功 每秒运算 130 亿次的计算 机,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机 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三、爱我中华讲奉献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 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 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 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 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 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
三、爱我中华讲奉献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 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 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 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 事。” —钱学森
结论:党和政府重视科技,为科技发展采取了 一些重要措施。
取得成就的原因
1 .国家的独立(保障)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经济实力的增强 4 .科学家的努力 5 .党和政府的重视
二、大国崛起找原因
思考:概括科技进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思考:概括科技进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 的作用。 • • • • (1)加强了国防力量 (2)提高了国际地位 (3)增强了综合国力 (4)振奋了民族精神
材料一 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即 近代科学)。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在16—18世纪却没有 产生现代科学,这些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现代世界秩 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在亚洲产生 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
问题一
16—18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状况如何?
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仍处于世界前列,但 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材料一 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即 近代科学)。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在16—18世纪却没有 产生现代科学,这些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现代世界秩 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在亚洲产生 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
问题 一 16—18 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状况如何? 问题 二 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2、针对中国航母建设,有记者问中国航母的发展 可能会危及周边与中国有领土争端或者海洋争端的 国家,请问对此作何评论? 作为国防部的发言人, 你会怎么回答呢?
中国发展航母不是为了威 胁别人,不针对任何国家, 也不是同别的国家搞军备 竞赛,希望各方客观理性 地看待中国航母建设,不 要做无谓的猜测和评判。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学习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科技成就,认识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预习成果展示:
时间 1964.6 1964.10 1966.10 1967.6 1970.4 1975.11 重大成就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 射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 1 号”发射成功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1978年,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开始。 1983年, 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 机——―银河--Ⅰ‖型机诞生 1997年, 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
研制成功 ,中国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 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 房里,矗立着一个红 黄两色相间的大机柜。 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 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 运算速度达亿次的巨 型计算机———“银 河—I”。它的诞生, 使我国成为继美国、 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 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 算机的国家。
一、国防军事:“两弹一 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进程: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10 最少的研制经费 最快的发展速度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7、6 ③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64、6 ④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10
⑤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4
⑥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1975、11 ——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材料一 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即 近代科学)。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在16—18世纪却没有 产生现代科学,这些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现代世界秩 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在亚洲产生 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
问题 一 16—18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状况如何? 问题 二 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封建制度压制了创新,束缚了科技发展。
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 1999 年 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 础。 船安全返回 2003 年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 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 天技术的国家。 成功
一 、科技强国看成就
二、大国崛起找原因
三、爱我中华讲奉献
一、科技强国看成就
1 2 3
国防军事:两弹一星 现代农业:“东方魔稻”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成就 (1)理论上, 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 优势”的传统观念; (2)实践上, 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 稻品种“南优2号”, 此后又培育出“超 级杂交稻”。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指出:3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 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下列各项,不能为 温总理的讲话提供佐证的是( ) A.袁隆平培育出“南优2号”杂交稻 B.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建成 C.成功发射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 D.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
材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 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 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提高国际地位
材料二: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和台湾问题上,美国总统都曾威 胁中国使用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