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第一篇语文知识积累专题三文学常识•传统文化复习课件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_中考语文课外阅读文学常识总结(三)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_中考语文课外阅读文学常识总结(三)本站为您整理“中考语文课外阅读文学常识总结(三)”,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与文学知识综述(三)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第一部编年史:史记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第一部选集:《昭明选集》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第一部文言小说集:《搜神记》11.第一部语录体着作:论语12.第一部编年史是《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第一本兵书:《孙子兵法》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16.乐府双璧:木兰祠孔雀东南飞,秦复音是乐府的三大奇观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第二次拍摄:第一次拍摄和第二次拍摄(凌梦初)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中国现代文学的双星:鲁迅和郭沫若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2.三代:夏、商、周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三教:儒、释、道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江南三大古建筑: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岁寒三友:松竹梅32.第三助手:左凤仪、游富峰、景兆银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三脚架a宫廷测试:探索列表顶部的花朵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36.三个字:余世明言、警示天下、通言、兴世恒言(冯梦龙)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38.三位官员:新安官员、世豪官员和潼关官员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0.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的再生》与《相国堂底之花》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秋冬春蚕丰收。
中学考试语文必知文学常识大全(初中三年)

中考语文必知文学常识大全(初中三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一、古代部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主要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蒹葭》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周游列国,宣扬“仁政”,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开了中国私塾教育的先河,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3.《孟子》,此书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和孔子合称“孔孟”。
政治上主“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社会思想上主“性善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4.《墨子》,此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公输》5.《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周,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6.《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秋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刿论战》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和策略,由西汉末年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8.《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涉世家》9.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浙江省2019中考语文第一篇语文知识积累专题三文学常识PPT文档43页

识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文学常识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文学常识文学常识【考查要点】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
【知识疏理】文学常识也是中考积累与使用的必考内容。
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4.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目的。
文学常识的复习,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为主,可将众多的作家、作品按古代、现当代、外国三个方面分类整理,再列出表格,将作家姓名(字号)、朝代、作品、出处、作家简介甚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名句都网络进去,力求全面。
另外复习时可与“诗文背诵默写”部分结合起来。
【试题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7—9年级的学生要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列出了学生必读的中外名著目录。
在总目标中也强调:“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所以,中外名著走进中考已经成为很多省市中考语文试题的显著特色之一。
2004年中考对名著的考查在以往的基础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从题型上看,文学常识题既有客观型的选择题,也有主观型的填写表述题。
【解题导引】例1.(2004·常州)语文课展开“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相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使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2003年中考涉及中外文学名著的试题大多是主观题,例如:《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2003河南省题)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003年宁波市题)而这个道名著阅读题在上述主观题的基础上已向开放性试题方向发展。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 积累 专题三 文学、文化常识(共48张PPT)

3.哀挽联 又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 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其风格一 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 4.行业联 是指专门为某一行业或机构创作的一种对联。 行业联要能表述该行业或机构的突出特征,让
5.名胜联 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多用 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 就创作手法而言,名胜联可以分为写景、咏史、 叙事、抒情、议论等。 6.题赠联 是专门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内容一般带有某
◆行孝百态
四、节日文化
【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 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 个传统节日。按照我国历史,正月初一古称元 日、元正、元旦,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 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 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有贴春联、贴年 画、除夕守岁,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等习俗。
3.年号纪年法,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 春”。 4.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 列后。如《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
(二)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如《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 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 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 《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 “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高朋、高邻 贤 贤弟、贤侄
(二)谦辞类
家
舍 小 愚 拙 敝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 慈 舍弟、舍妹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兄、愚见 拙作、拙著、拙见 敝人、敝姓、敝校
七、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 (一)纪年法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曹刿论战》中 “十年春,齐师伐我”。 2.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2019初中文学常识归类总结

初中文学常识归类初三语文复习资料文学常识是初中语文识忆运用的重点,也是中考必考题,但因为内容太多,不但不容易把握重点,反而容易混淆。
所以在复习的基础上归类是最好的办法。
下面我就将重点要点归类总结,希望能给同学们帮助。
一、中国古代部分(一)重要作品集1、《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内容:“风…‘雅”“颂”——手法:赋、比、兴——《关雎》《蒹葭》2、《论语》——儒家经典——语录体——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3、《孟子》——儒家经典——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孟子:亚圣,“仁政”“性本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4、《乐府诗集》——诗歌总集——郭茂倩——北宋——乐府:原是管理音乐的官署,后来成为一种诗歌体裁——“乐府双璧”:《木兰诗》(北朝)《孔雀东南飞》(南朝)5、《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文言志人(名士)小说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历史著作命》《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孙权劝学》(二)作家作品1、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观沧海》2、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3、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4、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三峡》(《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5、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使至塞上>《竹里馆》——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7、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峨眉山月歌》《洛阳闻笛》等。
【解析版】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学常识(精排Word版)

【解析版】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学常识(精排Word版)文学常识1.【2018·贵州黔南】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B.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C..《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D.《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寄托社会理想,《五柳先生传》用传记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这两篇文章都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A项中的《巴黎圣母院》《九三年》都不是莫泊桑的作品,《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九三年》是法国著名小说家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答案】A2.【2018·贵州铜仁】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与《大学》、《中庸》《春秋》并称为“四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简爱》这一部作品,夏洛蒂·勃朗特以第一人称叙述,用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塑造了简爱一相貌平平、身份低微却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
D.在元明清三代,小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西游记》等多部长篇小说。
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A项说《红楼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期广阔的社会现实”是错误的,应是“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B项中的《春秋》不属于“四书”的范畴,“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D项中的《聊斋志异》为文言短篇小说集,不属于长篇小说。
2019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总汇

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六册文学常识与课文主要内容汇总六册文学常识与课文主要内容汇总孟庆玲一、古代文学部分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的总集,收录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故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成就最高),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关雎》历来被传颂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篇富含蓄美、朦胧美、音乐美、意境美。
2、《论语》十则:《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之经典。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成语:“死而后已”、“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韩非子》:《塞翁失马》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好坏之事变化要有条件。
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愚公移山》:《列子》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说明了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能战胜的道理。
移山之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移山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之难:“且焉置土石”。
移山之时:“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墨子》: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春秋战国墨家。
6、《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
《鱼我所欲也》:成语“鱼熊掌不可得兼“舍生取义”,“嗟来之食”。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标题为论点,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虑,死于安乐》:标题为论点,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7、《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道家经典。
庄周:战国,道家代表。
8、《夸父逐日》:《山海经》:反映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①比喻人有宏大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②比喻自不量力。
成语:“化邓为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情搜索
考试说明
掌握《初中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中的文学常识和教材中涉及的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
文学常 识
常识辨析 常识填空
2018年 宁波
台州
2017年 舟山(嘉兴)
衢州 杭州
2016年 湖州 舟山(嘉兴)
\
汉字文化 嘉兴(舟山)
湖州
\
对联文化
湖州 金 华(丽水)
示例二:我选 B, 人物是林冲。“一生风雪落荒草”, “一生风雪”既概括了林冲屡遭奸人陷害的坎坷命运, 又 对应草料场遭到陆谦、富安放火暗算, 幸免于难并得知真 相后, 怒杀二人, 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的情节。“半壁忠 心飨天朝”指林冲有正义感, 为人光明磊落, 忠于朝廷, 安分守己, 却由于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成为官场腐败的牺牲 品。
3. 面:划分成块, 面面俱到。
我们可将文学常识分成几块, 形成小的系统来复习。 如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分类, 形成四个 小系统, 掌握这几块知识。另外, 每一个作家, 他的生活时 代、代表作也可以构成“面”进行复习。
达标训练
1. (2018·台州)文学常识填空。 庄子, 道家 (填思想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 品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欧阳修, 北宋文学家, 他在《 醉翁 亭记 》(填作品名)中, 抒写了与民同游琅琊的快乐; 泰戈 尔 (填人名), 印度文学家,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金 色花》中赞美了童真和母爱。
C. 法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 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
D.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和《醉翁亭记》的作 者欧阳修, 他们因散文成就突出被列入了“唐宋八大 家”。
答案:C
4. (2018·台州模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桑梓”, 古时住宅旁栽种桑树、梓树, 后人就用桑
①集:隹+木。“集”的本义为鸟类在树上栖息。② 安:房屋+女子, 即“女居家则安”。“安”的本义是“安 居”“安定”。(二选一)
(2)【汉字妙解】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今人 赋予了汉字新的含义。比如“超”字可解释为“召”示你, 不停地“走”, 你才能赶上别人, 走在前面。请仿照示例妙 解下列汉字。(二选一)
D. 中国是礼仪之邦, 交往言谈注重谦敬之分, 如敬辞 类“贵庚”“令堂”“赐教”等, 谦辞类“鄙人”“寒舍”“犬 子”等。
答案:C
5. (2018·温州实验中学模拟)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释 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离骚》, 后用来泛称文学才华。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 在某方面领先叫引领风骚。
答案:B
6. (2018·绍兴模考)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 “ 但 愿 人 长 久 , 千 里 共 婵 娟 ”, “ 婵 娟 ”“ 玉 兔”“素娥”“广寒宫”等都是月亮的别称。 B. 古代常用“阴”“阳”表示方位, “山南水北谓之 阳, 山北水南谓之阴”。 C. 古代“三”“九”常用来表示次数多, 如《曹刿论 战》中的“齐人三鼓”。 D. 吃粽子、插艾蒿、赛龙舟、挂香包、喝雄黄酒都是 端午节的习俗。
家坞附近开一家“茶”主题的民宿, 需要在店门口写一副
对联, 请你根据以下对联的意蕴, 帮助小轩选择合适的一
项( D )
A. 熏心只觉浓如酒
入口方知气胜兰
B. 淡酒邀明月共饮
浓茶迎故人茗品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作者是西汉史 学家司马光。
B.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刻画了别里科夫 这一沙皇专制制度的忠实卫道士的典型形象。
C. 英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包括《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
D.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 如柳宗元的 《醉翁亭记》、欧阳修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伤仲永》 等。
初秋, 好朋友要离开家乡到国外求学, 送行路上, 晓 依顺手折下路边的 柳枝(杨柳、柳条) , 以表达惜别之意。 过了一个月, 朋友给晓依发来一封邮件, 邮件里画了 月 亮、鸿雁(大雁、雁) , 表达了她的思乡之情。
7. (2016·舟山、嘉兴)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正确 的一项是( B )(2 分)
真题精选
1. (2018·金华)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 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2 分)
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 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1) 惊蛰
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 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2) 春分 备选答案: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白露 秋分
答案:A
4. (2018·衢州)用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称呼图中的礼仪, 正确的一项是( C )(2 分)
A. 我要向你稽.首.(《雷电颂》) B. (翠莲)向前来深深道了三个万.福..(《水浒传》) C. 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 D. (秦王)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5. (2018·台州)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下 列选项中所用的纪年方法, 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D )(2 分)
宁波 金华
\
题型归纳
称呼
衢州
\
\
年龄称谓
杭州
\
\
传统文
化
二十四节气
金华 丽 水
温州
\
纪年方法
台州
\
\
谦称、敬称
杭州
衢州
\
传统节日
宁波
\
\
1. 传统文化考题越来越热, 主要涉及的知识有谦辞、敬辞、称谓、年龄、节气、对联、民俗等, 一 备考指导 般都是教材中出现过的, 考查题型比较灵活。
2. 复习时要识记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 并结合考题进行巩固训练。
B. (宋江一行)转过马行街来, 家家门前扎缚灯棚, 赛 悬灯火, 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 车马往来 人看人。
C. 张铁臂击剑, 陈和甫打哄说笑, 伴着两公子的雍容 尔雅, 蘧公孙的俊俏风流, 杨执中古貌古心, 权勿用怪模 怪样:真乃一时胜会。
D. 延弃弓绰刀, 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 将, 大叫:“休伤吾主!”视之, 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 战 退魏延, 保操前行。
【注释】①飨(xiǎng):泛指供人享用。
示例一:我选 A, 人物是宋江。“难得有心呼保义” 指宋江绰号“呼保义”, 他自称保义, 表示对大宋王朝的 忠义之心。宋江字“公明”, “颂”与“宋”谐音, 后人 不喜宋江, 因为他一直主导“招安”, 导致起义军和他自 己的悲剧命运。所以说“可怜无人颂公明”。
①真: 正“直”, 是它的立足点。
②忌: 心中只有自己, 容不下别人。(二选一)
8. (2018·绍兴第一中学模拟)从下列三副对联中任选一
副, 指出对联所写《水浒传》中的人物姓名, 并结合பைடு நூலகம்品内
容简要阐述对联的含义。
A. 难得有心呼保义 B. 一生风雪落荒草
可怜无人颂公明 半壁忠心飨①天朝
C. 满心草莽难剃度 一生屠戮终成佛
A. 庆历四年春(《岳阳楼记》) B.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记承天寺夜游》) C. 崇祯五年十二月(《湖心亭看雪》) D. 己亥之二月也(《满井游记》)
6. (2017·舟山)中国传统文化中, 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 事物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 根据下面的情境, 在横线上 各填上一种事物的名称。(2 分)
2. (2018·杭州富阳区升学模拟)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 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描写的第一次有组 织的反抗斗争, 其特点是一个“智”, 凭借智慧劫取了送 给蔡京的生日寿礼。
B.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解元、 会元、状元, 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 中了第一名, 称为“连中三元”。
C. “谏”是古代用于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社 稷”是指国家, “社”是土地神, “稷”是谷神;“布衣” 是指贫民, 因为他们都没有官职, 只能穿布衣服。
D. 《儒林外史》中, 范进中举了, 张乡绅来笼络范进, 说“世先生同在桑梓, 一向有失亲近”。“桑梓”一词代 称家乡。
答案:C
3. (2018·杭州模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完全正 确的一项是( )
1. 点:突破重点, 点点到位。
首先, 要牢牢抓住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 家、作品及文学体裁等常识, 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向课外拓 展。其次, 要抓住典型的文学样式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展开复习。
2. 线:梳理成线, 线线清晰。 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的内在联 系, 要从宏观上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 概要识记。让时间、 国别、体裁穿针引线, 如宋词有两个派别:一是豪放派, 以 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二是婉约派, 以柳永(初中教材中没 有选作)、李清照为代表。我们就可以把“苏轼、辛弃疾、 李清照”三人的朝代、课文选作及出处放在一起做成卡片。 这种卡片内容灵活, 条目清楚, 将众多文学常识连成一体, 达成永久记忆的效果。
B. 方枘圆凿:枘(ruì), 榫头;凿, 卯眼。方榫头, 圆卯 眼, 形容门当户对, 天造地设。
C. 四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 两篇, 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 称为“四书”。明代 开始, 规定为科举取士的必读书。
D. 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 后人就用桑梓 指代家乡。
示例三:我选 C, 人物是鲁智深, “满心草莽难剃度” 指鲁智深起身自绿林, 一片杀人心。到五台山落发为僧后, 不守清规戒律, 喝酒吃肉, 只做个“花和尚”。“一生屠 戮终成佛”指一生杀人无数的鲁智深, 在生擒方腊后, 夜 宿杭州六和寺听得钱塘江潮信, 信中顿悟, 圆寂, 最终得 到了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