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亦庄2024年度工作计划

亦庄2024年度工作计划

亦庄2024年度工作计划引言:亦庄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是中国最大的科技生态园区之一。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亦庄已成为北京市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吸引了大量的科技创新企业和人才。

本文将提出亦庄2024年度工作计划,旨在进一步促进亦庄科技产业的发展,打造更加繁荣和创新的科技生态圈。

一、推动科技创新1. 增加研发投入:亦庄将增加研发经费投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培养更多的技术研发团队,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2. 引进高端人才:亦庄将通过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提供更多的科研岗位和优越的研发环境,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

3. 构建创新生态圈:亦庄将搭建一个开放、互联的创新生态圈,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的共享。

二、加强产业协调发展1. 优化产业结构:亦庄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亦庄产业竞争力。

2. 加强产业链协同:亦庄将建立健全产业链协同机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产业联动效应,推动整个亦庄产业生态圈的协调发展。

3. 培育新兴产业:亦庄将重点培育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提升基础设施建设1. 加大交通投入:亦庄将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亦庄与北京市中心和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缓解通勤压力,促进人才流动。

2. 完善公共服务:亦庄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投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3. 加强环境保护:亦庄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进清洁能源利用,优化用地规划,保护生态环境,为企业和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四、深化改革创新1. 简政放权:亦庄将进一步简化企业和创新机构的办事流程,减少行政审批和许可制度,激发企业和创新机构的创新活力。

2. 改进服务质量:亦庄将提升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建设快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方便企业和居民办事。

亦庄生物医药产业园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书-精选文档

亦庄生物医药产业园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书-精选文档

施工期污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施工期生活污水量是12t/d,必须妥 善处理。主要污染物是COD和悬浮物及各种有害病菌, 不得直接随意排放,否则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施工现场建临时简易冲水厕所,将生活污水集中 收集后通过简易化粪池处理,一般化粪池对于CODCr的 处理效率可以达到30%左右,处理后水质可满足市政管 网的接纳标准,可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污水环境影响分析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地下工程固体 废物影响分析
建筑垃圾影响分析
生活垃圾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施工场地内机械位置和数量不断变化, 因此很难确切地预测施工场地各场界噪声值。 本评价采用反推法,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 声限值》(GB12523-90),以各施工机械噪 声值范围为基础,通过计算,可得出各施工 机械噪声源分别取最小值和最大值时,场界 噪声达标所需的衰减距离,具体数据如表 5.1-2。
配套市政设施——垃圾、废物处理 系统

项目在各楼内地下一层设有分类垃圾桶,物 业工人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环卫部门每日 定时清运,纳入城市垃圾消纳系统,未来企 业外排的生产废物由物业部门统一分类回收, 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其他纳入城 市垃圾消纳系统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道路及交通

外部道路交通 本项目外部交通条件较好,地块由科创六街、经海三路、经海四路、科 创七街四条市政道路所包围。 交通组织 项目在用地设置6个出入口:北侧科创六街、南侧科创七街上各开1个出 入口,东侧的经海四路、西侧的经海三路上各开2个出入口。 项目园内部设有环形道路,每栋建筑周边都设有可行驶消防车辆的环形 道路或硬质铺地。 在交通组织上采用了增加对外联络线路,合理安排内部交通流,实现人 车分流,客货分流的措施。 停车组织 在机动车位的选择上,采取地上+地下的停车方式,实现用地利用的最 大化。 项目在园区北部设一个地下停车库, 本项目地下车库1层,层高5.0m, 面积30000,车位608辆。

亦庄新城产业调研报告

亦庄新城产业调研报告

亦庄新城产业调研报告亦庄新城产业调研报告一、引言亦庄新城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是北京市的重要开发区之一。

自2006年起,亦庄新城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多功能的城市区域。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亦庄新城的产业发展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二、背景亦庄新城地处北京市南部,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人力资源。

同时,该地区是北京市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亦庄新城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和科技园区,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优势。

三、产业发展现状1. 信息技术亦庄新城拥有先进的通讯网络和卓越的科技氛围,吸引了国内外许多知名的信息科技公司入驻,如百度、华为等。

互联网行业和人工智能技术是亦庄新城信息技术产业的两个主要方向。

这些公司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亦庄新城的经济增长,也为北京市整体的科技创新产业做出了贡献。

2. 生物医药亦庄新城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新城内有众多的国家级生物医药创新园区,吸引了大量的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的入驻。

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和研发成为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关键驱动力。

亦庄新城的生物医药产业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未来有望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中心。

3. 新材料亦庄新城以其新材料产业的繁荣而闻名。

新城内拥有多个新材料研发和制造基地,吸引了众多新材料企业的投资和合作。

新材料产业在推动亦庄新城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预计未来新材料产业将持续壮大,并为亦庄新城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未来发展趋势1. 创新链的完善亦庄新城在产业发展中强调创新,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创新链。

新城将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吸引更多的研发人员和高端人才入驻。

同时,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新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断提升新城的科技创新能力。

2. 产业多元化亦庄新城将继续努力推动产业多元化的发展。

除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外,将进一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

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详介12.8.16

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详介12.8.16

乳腺癌
重组抗CD20单抗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项目总投资超过12亿、占地200亩,建设具备持
续自主创新能力的大规模生物技术产业平台,使北京 成为国内抗体药物研发及产业化的典范;
➢建成五年内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
重组抗CD52人源化单抗 重组抗EGFR单抗 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单抗 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投资4亿元,占地100亩,已建成一个国内领先的新型疫苗研发中心、现代化疫苗生产基地 ,主要品种“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Hib疫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 苗”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超过30亿人民币,利税8亿人民币。
➢ 与国际疫苗巨头法国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就全方位引进“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疫苗技术”签 署合作协议。 ➢ 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就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研制开发开展合作。
Biomedicine Industry Park
航天产业园 南六环路 Aerospace Industry
Industry Park South 6th Ring Road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Park
新空港产业园
New Airport Industry Park
、二类新药正处于实验室到临床试验等不同研究开发或申报
生产阶段。 投资5亿元,占地120亩,建设总部、研发中心、
现代化生产车间,研发、生产抗体药物、基因工 程药物和疫苗、天然药物、生物生化药物以及填 补国内空白的PowerStent药物支架,预计年销售收入10 亿元,税收2亿元。
第十六页,共38页。
现代中药板块
第一页,共38页。
南部高技术制造业与战略新兴产业新区

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简介

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简介

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简介
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简介
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新药创新孵化基地之一。

园区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路东区,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总建设规模17.8万平方米。

该项目由北京经济技术投资开发总公司投资约9亿元人民币建设,2009年10月开工建设,2011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

园区包括商务中心、孵化中心、中试中心、中型企业楼、重要物品库等。

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致力于打造多功能、全过程、高端化的生物医药创新服务体系。

园区设有公共测试服务平台、中试服务平台、CRO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试剂耗材供应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会议会展服务中心和物业服务中心,形成了“专业技术、条件支撑、成果转化、政策支持和公共基础”五大创新服务体系。

园区投入运营后,不仅为开发区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服务,为国内外生物医药类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和海外归国学人提供发展空间,也完善了开发区生物
医药产业,形成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树立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整体形象。

大兴旧宫项目信息说明及大兴区旧宫未来发展规划

大兴旧宫项目信息说明及大兴区旧宫未来发展规划

⼤兴旧宫项⽬信息说明及⼤兴区旧宫未来发展规划⼤兴旧宫项⽬信息说明及⼤兴区旧宫未来发展规划⼀、宗地信息说明北京市⼤兴地铁亦庄线旧宫东站1号地多功能项⽬1.概要我公司于2010年12⽉27⽇通过招拍挂⽅式竞得“⼤兴地铁亦庄线旧宫东站1号地多功能项⽬⽤地”地块的国有建设⽤地使⽤权,权属关系清晰,总⽤地⾯积144236平⽅⽶,规划建筑⾯积184138平⽅⽶,规划⽤途为F3其他多功能⽤地。

2.项⽬位置项⽬位于⼤兴区旧宫镇,四⾯临路,东⾄旧宫东路,南⾄五环路,西⾄旧宫中路,北⾄旧宫地区⼗⼆号路。

⼤兴旧宫宗地区位⼤兴旧宫宗地具体位置3.规划指标4.交通条件及区域环境(1)项⽬对外交通旧宫东项⽬位置亦庄轻轨线路图该宗地位于⼤兴区旧宫镇,紧邻城市主⼲道南五环,与正在修建的快速轨道交通——旧宫东站相对较近,交通⽐较便捷。

(2)项⽬公共交通条件及规划公共交通公交线路丰富 30分钟到达前门,快速公交1号线:德茂庄——前门;750路:南⼩街——东坝建材城;341路:旧宮——青云店; 926路:后甫——永定门内;937⽀5:太和——南礼⼠路;680路:上林苑——北京华侨城;526路:北普陀影视城——⽊樨园等到旧宫站下车。

⼆、区域未来发展说明旧宫整体定位:旧宫区域⽴⾜地处京津冀增长极核⼼要地的空间条件,发挥“连接⼀轴、横跨两带、关联多中⼼”的区位优势,旧宫区域定位为亦庄新城配套区,拟被打造成企业总部、商务服务、开发区配套⽣活消费区,未来与亦庄新城形成整体。

本项⽬辐射区域:本项⽬位于旧宫、南海⼦公园及亦庄经济开发区三区交界处。

项⽬建成后将辐射旧宫区域、南海⼦公园区域及亦庄经济开发区三⼤主要区域,未来第⼆机场也将会对本项⽬产⽣较⼤影响。

以下分别详述本项⽬与这三个区域的关系:(⼀).本项⽬所辐射的旧宫区域。

1、旧宫地区⽤地规划2011年旧宫镇居住⼈⼝207294⼈,本区域规划⽤地纯居住建筑规模80.95万平⽅⽶,公建混合商住44.91万平⽅⽶(住宅合计125.86万平⽅⽶,占总建筑⾯积92.44%,按80平⽅⽶/户计算,共1.57万户,新建住宅还会引进常驻⼈⼝5万⼈左右),其余⽤地情况如下:⼩学托幼2.71万平⽅⽶,商服总建筑⾯积4.02万平⽅⽶,办公总建⾯2.48万平⽅⽶,市政设施1.07万平⽅⽶,各类⽤地总建筑⾯积136.16万平⽅⽶,其中现状总建⾯3.07万平⽅⽶,新建总建筑⾯积133.09万平⽅⽶。

亦庄产业走势图分析报告

亦庄产业走势图分析报告

亦庄产业走势图分析报告亦庄是北京市大兴区的一个经济开发区,近年来以其良好的产业发展势头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基于亦庄产业走势图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亦庄产业布局及特点1.工业产业:亦庄地区拥有现代化、高科技的工业基地,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

电子信息产业是亦庄最主要的特色产业之一,包括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软件开发等。

生物医药产业也蓬勃发展,在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工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先进制造业包括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也在亦庄迅速崛起。

2.服务业:随着亦庄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成为亦庄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端商务服务、创新创意、金融服务等在亦庄迅速发展,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二、亦庄产业走势图分析1.工业产业走势图分析:从亦庄工业产业走势图可以看出,电子信息产业一直占据工业产业的主导地位,并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推广应用,电子信息产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生物医药产业也在不断壮大,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对医药行业的需求进一步增长。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亦庄对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视,该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先进制造业在亦庄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在走势图中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

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高端装备制造的推动,使得亦庄先进制造业具备了较高的成长潜力。

2.服务业走势图分析:亦庄的服务业也得到了很大地发展空间。

根据走势图数据显示,高端商务服务、创新创意领域的增长速度较快,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发展势头。

金融服务也在亦庄得到相应的发展,未来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

三、亦庄产业发展趋势展望从亦庄产业走势图的数据分析可看出,亦庄的产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协同发展的趋势。

未来亦庄将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先进制造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其他领域的产业。

亦庄还将加大创新创业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和新业态的发展。

致力建设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

致力建设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

发 展 生 物 工 程 与 医药 产 业 , 科 技 支 撑 是关 键 。通 过 多年 科 学
中 国民营 科技 萌区冁 起 s发暖
维普资讯
_
科 技 工 业 园
可 为 大 兴 区 生 物 工 程 与 医药 产 业 的发 展 培 养 一 流 的研 究 人 员 。 位 于 黄 村 卫 星 城 的北 京 协 和

产 业 为核 心 ,以加 强 科 研 创 新 能
力 和 成 果 转 化 能 力 为 手 段 , 以优
化 环 境 和服 务 设 施 为 保 障 ,形 成 集 研 究 开 发 、企 业 孵 化 、生 产 加
的 生物 工 程 与 医药 产 业 ,如 今
Hale Waihona Puke 正 在 大 兴 区 迅 速 崛 起 。北 京 生 物
工 、 活 服 务 、 务 配 套 为 一 体 的 生 商
国 际化 、 合 性 、 合 国际 规 范 的 综 符
现 代 制 造 业 基 地 。 大 兴 区 先 后 投
工 程 与 医药 产 业 基 地 已获 北 京 市
政 府批复 , 址大 兴工业开发 区 , 选
这 个 集研 发 生 产 、 化 推 广 、 务 孵 商
为生物工程 与医药产业建成提供
广 阔 的发 展 空 间 。 同时 ,给 予 生
药 厂 占地 近 5万 平 方 米 ,投 资 规
资 5亿 元 投 入 大 兴 工 业 开 发 区 的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 、 、 讯 网 水 电 气 通 络、 污水 处 理 、 务 服 务 等 设 施 一 商 应 俱 全 , 成 工 业 区 “ 通 一平 ” 完 八 面积 l 0平 方 公 里 。 同时 , 取 资 采 金 扶 持 、 款 担 保 、 息 、 才 服 贷 贴 人 务 等 一 系列 的优 惠政 策 ,扶 持 区 内 的 医药 企 业 迅 速 扩 大 规 模 ,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规划
来源:日期:2012-11-13
发展目标
以提升"五力"为主线,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立足基地现有产业基础,以新扩区为契机,以提升"五力"为主线,打造基地核心竞争力,实现基地向全产业链联动、高端特色突出、产业形态多元、业城融合发展的全面升级。

建设国内首屈一指的生物医药产业园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园区
完成四大任务:
重大项目引进和项目落地
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
土地储备及发展空间拓展
规划设计及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四个目标:
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检测、决策中心
国家疫苗、抗体药物产业基地
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产业中心
国际化创新企业聚集中心
--实现产值400亿元,支撑北京生物产业医药跨越发展
到2015年基地实现产值300亿元左右,完成9.63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和项目布局,完成南扩区土地一级开发;
到2020年,完成南扩区开发建设和项目布局,力争打造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建成面向pharma3.0时代国际知名的生物医药园区,引领和支撑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

建设思路
坚持"创新引领、高端集聚、特色突出、规模支撑 "的建设主线,充分把握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以重大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园中园"建设为抓手,汇聚一批国内外高端产业要素资源,承接转化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领域和高附加值环节,形成"高端特色制造为主体、新兴研发和健康服务为两翼 "的"一主两翼"产业发展格局。

通过引进集聚高端产业要素资源,由单一制造向上下游纵向拓展延伸,丰富园区产业业态,实现从单一制造向涵盖新兴研发、高端制造、健康服务的大健康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重点产业板块划分
坚持"制造、研发、服务"相结合,协同特色中药、新型疫苗和品牌通用名药、高端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医疗服务资源和健康管理资源的集成。

土地利用
坚持科学发展,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识别轻重缓急,考虑产业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和布局的科学性,保证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高效的开发利用,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聚集区
规划产业分区及土地利用
重点产业聚集区
预计占地面积
(平方公里)占地面积(亩)
折合建设用地面
积( *0.7 估算)
(亩)
预计
容积率
建筑面积
(万平米)
新型生物药产业区 1.5 2250 1575 1.5 157.5 品牌特色中药及中医
文化产业区
1.5 2250 1575 1.5 157.5 创新化药制剂产业区 1 1500 1050 1.5 105.0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区 1 1500 1050
2.0 140.0 大健康产业区 1.4 2100 1470 2.0 196.0 中小企业孵化定制区 2.0 3000 2100 2.0 280.0 全产业链服务示范区0.5 750 1350
3.0 105.0
产业发展实施路径
发挥北京医药科研优势,建立基地创新平台
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建立国家级新药技术共享平台
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国家级中药文化和大品种平台
依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建立国家级药品、器械、食品、保健品检验平台
依托国家兽医微生物中心,建立国家级动物药检验平台
依托龙头疫苗企业,建立国家级重大疾病防治平台
建立医疗健康云基地和远程诊疗平台
基于基因特性的个体化药物及给药技术研发平台
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建立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平台
加大大型企业的引进力度,结合GMP认证,引进优势产业,扶植龙头企业,加大投资引导和新产品开发力度,着力培养品牌竞争力,促进医药特色园区建设。

建立技术人员创业孵化中心,为科技人员在企业创办初期,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扶持生长,以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做大做强。

加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从简单的企业入驻向"产业集群"业态转变,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聚集平台。

突出生物医药的克隆技术、艾滋病疫苗、药物基因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治疗以及利用生物分子、细胞核遗传学过程生产药物和动植物变种的技术集聚等。

以完善的产业网络,形成一流的公共服务和产业促进平台
产业板块
来源:日期:2012-11-13
基地逐步形成了“5+2”的特色产业格局,各个产业门类都聚集一批国内领先企业。

五个主体板块:
一是抓住国家加大投入、加强药物研发能力建设的机遇,引进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形成医药研发及检验机构板块;
二是抓住国家疫病防控和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大发展的机遇,引进民海生物、康泰生物等研发型企业,建立涵盖疫苗、蛋白药物、抗体药物等产业门类的生物制药板块;
三是抓住中药专利药和中药文化发展的机遇,引进同仁堂、以岭药业、康
美药业、步长制药、神威药业5家国内排名前十的中药企业,带动形成现
代中药板块;
四是抓住国际重磅专利药陆续到期、仿制药面临大发展的机遇,引进协和
制药、新和成等创新研发及产业化能力一流的化药企业形成创新化药板
块;
五是抓住北京医疗器械产业加快发展、在国内优势地位不断提升的机遇,
引进大基医疗、麦邦电子、四海华辰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形成
医疗器械板块。

两个拓展板块:
一是发展保健品产业,形成“大健康”板块;
二是依托国家兽医微生物中心、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引进
大北农、生泰尔等动物疫苗龙头企业,形成动物疫苗及动物用药板块。

产业发展
来源:日期:2012-11-13
总体思路
充分把握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潮流,引进集聚高端产业要素资源,以重大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园中园”建设为特色,承接转化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领域和高附加值环节,形成“高端特色制造为主体、新兴研发和健康服务为两翼”的“一主两翼”产业发展格局;由单一制造向上下游纵向拓展延伸,丰富园区产业业态,实现从单一制造向新兴研发、高端制造、健康服务的大健康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预计到2015年,带动产业投资360亿元;实现产值300亿元、力争达到400亿元;实现总收入400亿元;有力推动北京市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成为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建设七个平台
一、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建立国家级新药技术共享平台;
二、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国家级中药文化和大品种平台;
三、依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建立国家级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检验平台;
四、依托国家兽医微生物中心建立国家级动物药检验平台;
五、依托龙头疫苗企业建立国家级重大疫病防治平台;
六、建立医疗健康和远程诊疗平台;
七、建立基于基因特性的个体化药物给药技术研发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