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高一物理讲义
学而思高中物理竞赛讲义1

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包含常见力的性质,平衡力的规律两大基本内容。
本讲我们从常见模型一点点的入手逐步巩固的复习。
第一部分:常见力知识点睛1.弹力的性质以及规律弹力是由于形变长生的力,具体的体现在弹簧,接触面,杆,绳等。
弹簧弹力:胡克定律F kx.轻绳:弹力方向沿绳且指向绳收缩方向轻杆:与轻绳不同,轻杆的弹力可以指向任意方向面和面:弹力垂直于接触面球和球:弹力沿两球球心连线难点:轻杆的弹力,可以自由转动的轻杆只有两个受力点时,弹力一定沿杆方向,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压力。
对于多个点受力的轻杆,必须用力矩平衡与力平衡规律联立分析。
2.判断弹力有无:①消除法:去掉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状态,若能则说明此处弹力不存在,若不能则说明弹力存在.如图:球A静止在平面B和平面C之间,若小心去掉B,球静止,说明平面B对球A无弹力,若小心去掉C,球将运动,说明平面C对球有支持力.②假设法:假设接触处存在弹力,做出受力图,再根据平衡条件判断是否存在弹力.如图,若平面B和平面C对球的弹力都存在,那么球在水平方向上将不再平衡,故平面B的弹力不存在,平面C的弹力存在.③替换法:用轻绳替换装置中的轻杆,看能否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果可以,则杆提供的是拉力,如果不能,则提供支持力.3.判断摩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知识模块本讲导学第2讲静力学复习讲述高端的,真正的物理学2高一·物理竞赛秋季班·第2讲·教师版①滑动摩擦力:N F F μ=,μ是动摩擦因数,与接触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N F 表示压力大小,可见,在μ一定时,N F F ∝.②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有关,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出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max F 之间,即max 0F F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N F 无关,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N F 有关.③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在接触面粗糙,两物体接触且互相挤压的条件下,可使用下列方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若发生,则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存在静摩擦力.反推法:根据物体的状态和受力分析推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4.摩擦角与自锁当物体与支持面之间粗糙,一旦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就会受静摩擦力作用,设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中学不要求最大静摩擦因数跟动摩擦因数的区别),则最大静摩擦力为fM =μFN 。
学而思高一春季物理竞赛CPHO预备队第5讲

高一·物理·CPHO 预备队·第 5 讲·学生版
讲述高端的真正的物理学
8
学习之外
库仑与库伦定律
库仑,电磁学奠基人之一,于 1736 年 6 月 14 日出生于法国昂古莱姆.在青少年时期,受到了良 好的教育. 后来到巴黎军事工程学院学习, 离开学校后, 他进入西印度马提尼克皇家工程公司工作. 八 年后,他又在埃克斯岛瑟堡等地服役.法国大革命时期,库仑辞去一切职务,到布卢瓦致力于科学研 究工作,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工程力学和静力学问题上. 1777 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求改良航海指南针中的磁针的方法.库仑认为磁针支架在轴上,必然 会带来摩擦,要改良磁针,必须从这根本问题着手.他提出用细头发丝或丝线悬挂磁针.同时他对磁 力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注意了温度对磁体性质的影响.他又发现线扭转时的扭力和针转过的角 度成比例关系,从而可利用这种装置算出静电力或磁力的大小.这导致他发明了扭秤,扭秤能以极高 的精度测出非常小的力. 人类对电现象的熟悉、研究,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直到 16 世纪人们才对电的现象有了深入的熟 悉。吉尔伯特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静电现象,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原始理论,并引人了“电吸引”这 个概念。但是吉尔伯特的工作仍停留在定性的阶段,进展不大。18 世纪中叶,人们借助于万有引力定 律,对电和磁做了种种猜测。18 世纪后期,科学家开始了电荷相互作用的研究。 富兰克林最早观察到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普利斯特利重复了富兰克林的实验,在《电学的历 史和现状》一书中他根据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最先预言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只能与距离平方 成反比。虽然这个思想很重要,但是普利斯特利的结论在当时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重视。 在库仑定律提出前有两个人曾作过定量的实验研究,并得到明确的结论。可惜,都没有及时发表 而未对科学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一位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罗宾逊, 认为电力服从平方反比律, 并且得到指数 n=2.06,从而电学的研究也就开始进行精确研究。不过,他的这项工作直到 1801 年才 发表。另一位是英国的卡文迪许。1772~1773 年间,他做了双层同心球实验,第一次精确测量出电作 用力与距离的关系。发现带电导体的电荷全部分布在表面而内部不带电。卡文迪许进一步分析,得到 n=2.002。他的这个同心球实验结果在当时的条件下是相当精确的。但可惜的是他一直没有公开发表 这一结果。 库仑的扭秤巧妙的利用了对称性原理按实验的需要对电量进行了改变。库仑让这个可移动球和固 定的球带上同量的同种电荷,并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通过实验数据可知,斥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但是对于异种电荷之间的引力,用扭称来测量就碰到了麻烦。经过反复的思考,库仑借鉴动 力学实验加以解决。库仑设想:假如异种电荷之间的引力也是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那么只 要设计出一种电摆就可进行实验。 通过电摆实验,库仑认为:“异性电流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同性电流体的相互作用一样,都与距 离的平方成反比。”库仑利用与单摆相类似的方法测定了异种电荷之间的引力也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不是通过扭力与静电力的平衡得到的。可见库仑在确定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时 使用了两种方法,对于同性电荷,使用的是静电力学的方法;对于异性电荷使用的是动力学的方法。 库仑注重修正实验中的误差,最后得到:“在进行刚才我所说的必要的修正后,我总是发现磁流 体的作用不管是吸引还是排斥都是按距离平方倒数规律变化的。”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库仑只是精确 的测定了距离平方的反比关系,并把静电力和静磁力从形式归纳于万有引力的范畴,我们这里要强调 的是库仑并没有验证静电力与电量之积成正比。“库仑仅仅认为应该是这样。也就是说库仑验证了电 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但仅仅是推测电力与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库仑定律是平方反比定律,自发现以来,科学家不断检验指数 2 的精度。1971 年威廉等人的实验表明库 仑定律中指数 2 的偏差不超过 10 ,因此假定为 2。事实上,指数为 2 和光子静止质量为零是可以互推 的。其实假如不为零,即使这个值很小,也会动摇物理学大厦的重要基石,因为现有理论都是以等于零 为前提。到目前为止,理论和实验表明点电荷作用力的平方反比定律是相当精确的。200 多年来,电力
学而思高一物理尖端班暑假第3讲

3.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结论
知识点睛
1.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 Δx 为恒定值, Δx aT 2 。 如图可证,阴影部分面积就是 Δx 。
我们也可以尝试用公式去推导
拓展: ΔxMN xM xN (M N )at 2
2.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而言,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 的瞬时速度 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 ..... .... . (v0 at) v0 vt t 2v0 at v0 v t v0 a 2 2 2 2 2 运用推论解题,往往能简化解题过程, 特别是对运动过程较复杂的问题。
【例15】 (★★★)已知某一物体从楼上自由落下,通过高为 2.0m 的窗口所用时间为 0.2s ,求物体是 从距离窗顶多高处自由落下的。 ( g 10 m/ s2 )
【例16】 (★★★★) 为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 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在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在 下落,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 A 的下端至 B 的上端)。已知每层砖 的平均厚度为 6.0 cm ,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 1.2 102 s ,则拍摄到的石子位 置 A 距石子下落的起始位置的距离约为 A. 3.5 m B. 5.0 m C. 6.5 m D. 8.0 m
尖端学生计划培养班·第 3 讲·学生版
1
3.2 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理量比值
1. 初速为 0 时,相同时间段内的位移比值为:1:3:5:7:9„„ 2. 初速为 0 时,相同位移内的所花比值为: 1: ( 2 1) : ( 3 2) : (2 3) : ( 5 2) : ( 6 5) „„
学而思网校物理第一课讲义

温度计的使用和校准一、温度计:1.温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计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的区分。
3.常用温度计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分度值)_________;(测量范围)_______________寒暑表:(分度值)_________________;(测量范围)_______________体温计:(分度值)_________________;(测量范围)_______________二、热膨胀:1.热膨胀一般规律:_____________2.水的反常膨胀规律:0℃-4℃: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
3.热膨胀在技术上的意义:⑴在架桥、铺路、安装管道时,接触物间留有的空间,防止热胀冷缩的力产生破坏作用。
⑵利用不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热膨胀不同的双金属片,制成自动控制恒温箱、自动防火报警装置。
三、热传递: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⑴热传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对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热辐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1988年中国科学家从实验室中获得了130K的低温超导体,130K相当于摄氏温度为______;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热力学温度为______。
学而思高一春季物理竞赛CPHO预备队第4讲

7
一.电通量: 1.电通量是指穿过某一截面的电场线的条数,其大小为
E sin s
为截面与电场线的夹角. 以上的推理表达出来就是 二.高斯定量:在任意场源所激发的电场中,对任一闭合曲面的总通量可以表示为
式中 k 是静电常量, qi 为闭合曲面所围的所有电荷电量的代数和. 往往我们选取的高斯面 (即 闭合曲面) ,往往和电场线垂直或平行,这样便于电通量的计算. 三.典型模型 一些典型带电体的电场强度的计算. a.均匀带电球壳产生的电场 高球壳的半径为 R ,电荷量为 Q ,则
三、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引入: 从公元前 600 年,希腊哲学家泰利无意中发现,用布摩擦过的琥珀,居然能把羽毛吸起来。静电 的常识可以说已经童叟皆知:电有两种,分别定义为正负(为什么是正负而不是雌雄或者黑白呢? 喜欢物理的同学应该都听过夸克,夸克的分类就是按颜色和味道命名的,夸克有三种“颜色”,还有 六种“味道”。这其实是种数学思维的体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问问自己老师) ,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棒带电为负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为正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那什么, 异种电荷相互那什么… 带电的实验判定标准一:能吸引轻小物体。
五、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 最初是这样子滴,法拉第把一堆微小碎屑放到电荷附近,发现碎屑的分布得很有规律:
进一步的理论研究表面,不可能存在正真的远程力。两个物体之间远远的有相互作用,只能通过 某种真实的物质发生作用,这种物质可能没有原子分子结构(因为原子也不知终极的粒子) ,也可以 不带电。但是一定有质量,具备能量。对于静电力来说,法拉第想象是一种我们没有直接看到的物质 ---电场在起作用。 定义: 1.电场:带电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介质,只要电荷存在,在其周围空间就存 在电场,电场具有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定义放入电场中的某点的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和它电荷 量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它描述电场力的性质. 记为电场强度: F E .其单位为: N / C q 由于规定为矢量方便结算,所以规定放在电场中某点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 的方向. 容易推导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E k
学而思高一物理讲义[精品文档]
![学而思高一物理讲义[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1eec8b36529647d2628521b.png)
第一讲直线运动4级公式法运动学计算循序渐进:阶梯成长体系本讲难度:★★★★☆高考难度:★★★☆☆直击高考:高考考点分值高考比重平均0~6分高考初级考点(概念层面)物理抽象概念应用高考中级考点(间接考察)运动学基本公式高考高级考点(综合考察)运动状态分析高考考题20062007200820092010例题18画龙点睛:重点中学试题1.(09北京四中期中)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答案】C D知识点睛一、知识网络图例题精讲概念纠错题机械运动【例1】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有()A.人体心脏的跳动B.地球绕太阳公转C.小提琴琴弦的颤动D.电视信号的发送【答案】D质点【例2】在下列各运动的物体中,可视为质点的有()A.汽车的后轮,研究汽车牵引力的来源B.沿斜槽下滑的小钢球,研究它沿斜槽下滑的速度C.人造卫星,研究它绕地球的转动D.海平面上的木箱,研究它在水平力作用下是先滑动还是先滚动【解析】A与汽车的结构形状有关不能看成质点,D与木箱的结构有关,因为判断滚动要考虑杠杆因素【答案】B C匀速与匀变速【例3】下列运动中,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匀速转动的旋转餐厅B.公共汽车在两个车站间的直线运动C.国庆阅兵时军人正步走过主席台D.跳伞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后的落体运动【答案】C【例4】速度及加速度的定义是运用了()A.控制变量法B.建立物理模型法C.等效替代法D.比值法【答案】D【例5】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相同位移内速度的变化相同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答案】B【例6】关于加速度和速度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来越大,则速度越来越大B.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大,表示了速度变化快C.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D.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解析】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对,加速度越来越大时,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快,但速度不一定越来越大,A错;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加速度与速度是否同向,若同向则物体做加速运动,D对.【答案】B D概念应用题参考系【例7】在无云的夜晚,看到月亮停在天空不动;而在有浮云的夜晚,却感到月亮在很快移动这是因为此时我们选择了为参考系的缘故,而此时必须是有风的夜晚,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答案】浮云、浮云路程和位移【例8】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的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5m时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7m而停下.则上述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12m;2m B.12m;2m-;2m D.2m;2m-C.2m【答案】B时间与时刻【例9】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表示时间的是()A.早6时10分,列车从上海站出发B.列车一共运行了12hC.列车在9时45分到达途中南京站D.列车在南京站停车10min【答案】B D速度【例10】(北京西城区)下图是用同一曝光时间拍摄自行车运动的一组照片.通过照片,我们可以判断自行车运动最快的是下列图中的()【解析】在曝光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速度越快,图片越模糊.【答案】D【例11】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答案】 A CD/v x t =应用(平均速度)【例12】 中国飞人刘翔,在2008年5月10日的大阪国际田径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3秒19的成绩如愿摘金,在实现职业生涯的五连冠.关于比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10m 是刘翔比赛中位移的大小 B .13秒19是刘翔夺冠的时刻 C .刘翔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是8.3m/sD .刘翔经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一定等于8.3m/s【答案】 A C【例13】 (北京理综)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 ,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A .310s - B .610s - C .910s -D .1210s -【解析】 在曝光时间内,子弹的运动可简化为匀速运动,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对应在该时间内的位移.子弹长度的数量级为210m -,故子弹的位移数量级为410m -,而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 ,故曝光时间估算为4710=s 210s 500x t v --=⨯=,最接近B 选项.【答案】 B【例14】 一人一直沿山坡自坡底A 以速率1v 跑到坡顶B ,随即又以速率2v 返回到坡底A ,已知AB 的距离为s ,那么,人在这一往返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A .0B .122v v+ C .12122v v v v +D 无法确定【答案】 A 往返,回到原点,位移为0【例15】 三个质点A B C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相同B .B 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它任意时刻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C .到达M 点的瞬时速度一定是A 的大D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率相同【解析】 三个质点运动的起点、末点相同,故位移相同,又时间一样,故平均速度相同,A 对.B 质点从N 到M 途中,也有可能往返运动,故不能断定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相同,B不对.C 项无法判定.路程不确定,无法判断平均速率,D 错.。
学而思物理教案

学而思物理教案【篇一:学而思高一物理讲义】第一讲直线运动4级公式法运动学计算循序渐进:阶梯成长体系本讲难度:★★★★☆高考难度:★★★☆☆直击高考:高考考点分值画龙点睛:重点中学试题1.(09北京四中期中)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答案】 cd知识点睛一、知识网络图例题精讲概念纠错题机械运动【例1】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有()a.人体心脏的跳动 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小提琴琴弦的颤动d.电视信号的发送【答案】 d质点【例2】在下列各运动的物体中,可视为质点的有()a.汽车的后轮,研究汽车牵引力的来源b.沿斜槽下滑的小钢球,研究它沿斜槽下滑的速度c.人造卫星,研究它绕地球的转动d.海平面上的木箱,研究它在水平力作用下是先滑动还是先滚动【解析】 a与汽车的结构形状有关不能看成质点,d与木箱的结构有关,因为判断滚动要考虑杠杆因素【答案】 bc匀速与匀变速【例3】下列运动中,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匀速转动的旋转餐厅b.公共汽车在两个车站间的直线运动 c.国庆阅兵时军人正步走过主席台d.跳伞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后的落体运动【答案】 c【例4】速度及加速度的定义是运用了()a.控制变量法 b.建立物理模型法 c.等效替代法 d.比值法【答案】 d【例5】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相同位移内速度的变化相同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答案】 b【例6】关于加速度和速度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来越大,则速度越来越大 b.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大,表示了速度变化快 c.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d.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速度不一定越来越大,a错;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加速度与速度是否同向,若同向则物体做加速运动,d对.【答案】 bd概念应用题参考系【例7】在无云的夜晚,看到月亮停在天空不动;而在有浮云的夜晚,却感到月亮在很快移动这是因为此时我们选择了为参考系的缘故,而此时必须是有风的夜晚,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答案】浮云、浮云路程和位移【例8】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的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5m时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7 m而停下.则上述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12m;2m【答案】 b时间与时刻b.12m;-2m c.-2m;2md.2m;2m【例9】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表示时间的是() a.早6时10分,列车从上海站出发c.列车在9时45分到达途中南京站【答案】 bd 速度行车运动最快的是下列图中的()b.列车一共运行了12h d.列车在南京站停车10min【例10】(北京西城区)下图是用同一曝光时间拍摄自行车运动的一组照片.通过照片,我们可以判断自【解析】在曝光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速度越快,图片越模糊.【答案】 d【例11】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答案】 acdv=x/t应用(平均速度)【例12】中国飞人刘翔,在2008年5月10日的大阪国际田径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3秒19的成绩如愿摘金,在实现职业生涯的五连冠.关于比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10m是刘翔比赛中位移的大小b.13秒19是刘翔夺冠的时刻 c.刘翔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是8.3m/sd.刘翔经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一定等于8.3m/s 【答案】 ac【例13】(北京理综)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 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10-3s c.10-9sb.10-6s d.10-12s【解析】在曝光时间内,子弹的运动可简化为匀速运动,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对应在该时间内的位移.子弹长度的数量级为10-2m,故子弹的位移数量级为10-4m,而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故曝光x10-4时间估算为t==s=2?10-7s,最接近b选项.v500【答案】 b【例14】一人一直沿山坡自坡底a以速率v1跑到坡顶b,随即又以速率v2返回到坡底a,已知ab的距离为s,那么,人在这一往返过程的平均速度为()2vvv+va.0b.12c.12 d无法确定v+v212【答案】 a往返,回到原点,位移为0【例15】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它任意时刻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 c.到达m点的瞬时速度一定是a的大 d.三个质点从n到m 的平均速率相同【解析】三个质点运动的起点、末点相同,故位移相同,又时间一样,故平均速度相同,a对.b质点从n到m途中,也有可能往返运动,故不能断定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相同,b不对.c项无法判定.路程不确定,无法判断平均速率,d错.【答案】 a综合运用【例16】(sts)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量,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篇二:学而思物理1】知识互联网模块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知识导航萤火虫发光的灯泡太阳月亮是光源吗?光源有好多种,按成因分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按发光原理可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人造光源有: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白炽灯、日光灯、霓虹灯等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水母等热光源有:太阳、手电筒、火把、电灯等冷光源有:萤火虫、水母等光源能够发光是指自身能够发光.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或是其它光源射出的光,如月亮,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宇宙中的行星和月亮类似,只能反射太阳光,它们都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激光舞日食有趣的手影(1)条件: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即使是同一种介质中,光也不会沿直线传播,要发生折射.例如太阳光在地球周围大气层中传播路线是弯曲的.光在真空、空气、水、玻璃等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分布均匀,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一般也会改变传播方向,不再沿原方向直线传播,即光的折射现象.光的传播是独立的,即某一光束的传播与同时是否有其他光束在同一区域内传播无关,两光束相遇时互不干扰.早晨,我们刚能看到太阳升起在地平线上时,实际太阳的位置还在地平线以下,如果太阳光沿直线传播,我们此时还不能看到太阳,我们能看到太阳的原因是地球表层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距地面越近,空气越稠密,太阳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时,光线发生了弯曲,所以我们才看到了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2)对于光的直线传播我们是可以感知的.冬季太阳光照射到教室里,可以看到一束束的太阳光是直的;在夜晚,我们用手电筒照明时,可以看到光是直的;舞台上表演时的一束束霓虹灯也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为了表示光的直线传播,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途径和方向.实际上,光线本身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情况的方便,我们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情况,这就是光线.这种研究物理现象的方法叫做模型法.“光线”就是一种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的模型.(3)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①影的形成:影是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在物体背光面的后方形成的光所达不到的区域.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影是发自光源并与投影物体的表面相切光线围成的.如果用一个发光面比较大的光源来代替点光源,影的情形就会不同.发光面上的每个发光点都可以看做一个点光源,它们都在物体的背后造成影区,这些影共有的范围完全不会受到光的照射,叫做本影.本影的周围还有一个能受到光源发出的一部分光照射的区域,叫半影,如图所示.光源的发光面越大,本影区越小.②日食、月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如图1所示,a区域是太阳光完全不能到达的区域,地球上位于a区域的人完全看不到太阳,形成日全食,b区域或c区域是一部分太阳光能到达的区域,地球上位于b区域或c区域的人,可看到太阳的一部分,形成日偏食;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当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较远时,地球上的人可能位于d区域,可观察到太阳的外环,形成日环食.当地球运行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如图2所示,c区域是太阳光完全不能到达的区域,月球完全进入此区域时,地球上的人可看到月全食;a区域或b区域是一部分太阳光能到达的区域,月球部分位于该区域,部分进入c区域时地球的人可看到月偏食.地球上处于月球半影中的人将看到日偏食;而月球处于地球半影时,与平时并无显著变化.因此,不把这种情况看做月偏食.同月球相比较,地球的本影要长得多,月球在轨道上运行不可能进入地球的伪本影,所以,没有月环食现象.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只有在日、月、地三球近似排成一条直线时,才有可能发生日食或月食,所以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即农历的初一,月食总是发生在望日,即农历的十五或十六.由于月球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平面并不重合,③小孔成像: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在光屏上形成的与孔前物体轮廓相似的光照亮区域,即发光物体或反光物体的实像.像与原物体左右、上下位置都倒置,像的大小由物体到孔和光屏到孔的距离共同决定.小孔成像是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倒立的像.3.光速猎户星座:距离地球约1300光年巴斯光年夯实基础【例1】试判断下列哪一组是光源()a.电池和萤火虫 b.电池和烛焰 c.萤火虫和月亮 d.萤火虫和烛焰【答案】 d【例2】关于光的传播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答案】 a【例3】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操场上,同学们列队看齐 b.小孔成像c.雨后看到彩虹 d.挖掘隧道时,用激光来引导掘进机【答案】 c【例4】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如果依据发令枪的声音而不是看发令枪的白烟按下秒表,则记录的成绩跟运动员的真实成绩相比()a.会提高 b.会降低 c.准确 d.看不看白烟对记录成绩无影响【答案】 a能力提升【例5】(多选)关于月食现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b.月食的形成与光的折射有关c.月食是地球的影子落在了月亮上d.月食是月亮的影子落在了地球上【答案】 ac【例6】树荫下,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圆形的亮斑,这是()a.树叶的像 b.树叶的影子 c.太阳的像 d.太阳的影子【答案】 c【例7】关于小孔成像,下列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像越清楚b.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小,成像越亮c.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一定要是圆的d.小孔成像,一定是倒立的【答案】 d模块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1)光遇到水面、玻璃、桌面等许多物体表面时,都会发生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又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叫光的反射.光发生反射时,光线在同种介质中传播,而且只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光速不变.(2)能够看到本身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射入人的眼睛,形成视觉.(3)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能够使光发生反射,反射光射入人的眼睛形成视觉.知识导航2.光的反射定律(1)基本概念入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的交点,用字母“”表示; o法线:过入射点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如,法线应为虚线; no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中; i.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中. r.(2)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光的反射定律定量地确定了两组关系:一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的关系(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二是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的大小).应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是:①根据题意正确地画出光路图,这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②在光路图中确定入射角、反射角③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几何知识求解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入射的光线经反射后仍然平行射出.特点是:反射面光滑平坦,法线平行.如镜面、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光滑的黑板、家具都会发生镜面反射.(2)漫反射:平行入射的光线经反射后射向四面八方.特点是:反射面粗糙、凹凸不平、法线不平行.如纸、衣服、地面、电影银幕都会发生漫反射.发生漫反射时,每一条光线都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夯实基础【例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人的影子 b.湖面的倒影 c.树荫 d.日环食【答案】 b【例9】我们能看到东西,是由于有__________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东西,是由于物体表面_________,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同一个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由于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了的_________缘故.【答案】光线能反射光线漫反射【例10】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入射光线位于反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c.反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d.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答案】 c【例11】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已干,但仍留下不少水坑.为了不致踩在水坑里,有下面几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①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坑②迎着月光走时,地同上暗处是水坑③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坑④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坑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答案】 d【例12】一束平行光射向光滑的平面,反射光也是_________的,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反射.平行光射向粗糙的物体,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反射.两种反射都遵守_________定律.【答案】平行镜面漫光的反射【例13】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反射光线将()a.靠近法线b.远离法线c.光靠近法线,后远离法线d.不动【答案】 a【篇三:学而思网校物理第一课讲义】一、温度计:1.温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温度计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学而思网校高中物理秋季班讲义-第三讲匀变速直线运动(下)

t1 : t2 : t3 : t4 : :tn 1: ( 2 1) : ( 3 2 ) : (2 3) : :( n n 1)
③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一段位移的中点位移的速度为 v x
2 2 v0 vt2 2
1
打点计时器: 类别 图片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2
x总 t总
等 x 规律: ① V0=0,物体在 x、2x、3x、4x、…、nx 所对应的时间分别为 t1、t2、t3、t4、…、tn,则
t1 : t2 : t3 : t4 : :tn 1: 2 : 3 : 2 : : n
② V0=0 , 物 体 在 连 续 相 等 的 位 移 所 对 应 的 时 间 分 别 为 t1 、 t2 、 t3 、 t4 、 … 、 tn , 则
6
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规律&打点计时器 练 4 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 不计空气阻力, 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 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下列各图中,能反映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 的位置的是( )
练 5 为了求出塔的高度,如果让一石子从塔顶自由下落,那么除了要知道重力加速度外,还 应知道的量可以是( ) A. 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B. 最后一秒钟石子的位移 C. 任意一秒钟石子的位移 D. 最后一秒钟内石子速度的增量 练 6 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 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一系列的小点, 根据你所打出 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 ) A.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 B.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 C.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计算 D 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相同来判断 练 7 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被打点计时器打上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但这些点 能说明 ( ) A.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B.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C.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 D.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 进阶训练 练 8(11 安徽)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 Δx 所用的时间为 t1,紧接着通过 下一段位移 Δx 所用时间为 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直线运动4级公式法运动学计算循序渐进:阶梯成长体系本讲难度:★★★★☆高考难度:★★★☆☆直击高考:高考考点分值高考比重平均0~6分高考初级考点(概念层面)物理抽象概念应用高考中级考点(间接考察)运动学基本公式高考高级考点(综合考察)运动状态分析高考考题20062007200820092010例题18画龙点睛:重点中学试题1.(09北京四中期中)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答案】C D知识点睛一、知识网络图二、例题精讲概念纠错题机械运动【例1】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有()A.人体心脏的跳动 B.地球绕太阳公转C.小提琴琴弦的颤动 D.电视信号的发送【答案】D质点【例2】在下列各运动的物体中,可视为质点的有()A.汽车的后轮,研究汽车牵引力的来源B.沿斜槽下滑的小钢球,研究它沿斜槽下滑的速度C.人造卫星,研究它绕地球的转动D.海平面上的木箱,研究它在水平力作用下是先滑动还是先滚动【解析】A与汽车的结构形状有关不能看成质点,D与木箱的结构有关,因为判断滚动要考虑杠杆因素匀速与匀变速【例3】下列运动中,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匀速转动的旋转餐厅B.公共汽车在两个车站间的直线运动C.国庆阅兵时军人正步走过主席台D.跳伞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后的落体运动【答案】C【例4】速度及加速度的定义是运用了()A.控制变量法 B.建立物理模型法 C.等效替代法 D.比值法【答案】D【例5】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相同位移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答案】B【例6】关于加速度和速度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来越大,则速度越来越大B.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大,表示了速度变化快C.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D.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解析】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对,加速度越来越大时,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快,但速度不一定越来越大,A错;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加速度与速度是否同向,若同向则物体做加速运动,D对.【答案】B D概念应用题参考系【例7】在无云的夜晚,看到月亮停在天空不动;而在有浮云的夜晚,却感到月亮在很快移动这是因为此时我们选择了为参考系的缘故,而此时必须是有风的夜晚,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答案】浮云、浮云路程和位移【例8】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的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5m时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7 m而停下.则上述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12m;2m B.12m;2m-;2m D.2m;2m- C.2m时间与时刻【例9】 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表示时间的是( )A .早6时10分,列车从上海站出发B .列车一共运行了12hC .列车在9时45分到达途中南京站D .列车在南京站停车10min【答案】 B D速度【例10】 (北京西城区)下图是用同一曝光时间拍摄自行车运动的一组照片.通过照片,我们可以判断自行车运动最快的是下列图中的( )【解析】 在曝光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速度越快,图片越模糊.【答案】 D【例11】 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 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D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答案】 A CD/v x t =应用(平均速度)【例12】 中国飞人刘翔,在2008年5月10日的大阪国际田径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3秒19的成绩如愿摘金,在实现职业生涯的五连冠.关于比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10m 是刘翔比赛中位移的大小B .13秒19是刘翔夺冠的时刻C .刘翔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是8.3m/sD .刘翔经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一定等于8.3m/s【答案】 A C【例13】 (北京理综)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 ,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 .310s -B .610s -C .910s -D .1210s -【解析】 在曝光时间内,子弹的运动可简化为匀速运动,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对应在该时间内的位移.子弹长度的数量级为210m -,故子弹的位移数量级为410m -,而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 ,故曝光时间估算为4710=s 210s 500x t v --=⨯=,最接近B 选项.【例14】 一人一直沿山坡自坡底A 以速率1v 跑到坡顶B ,随即又以速率2v 返回到坡底A ,已知AB 的距离为s ,那么,人在这一往返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A .0B .122v v +C .12122v v v v +D 无法确定 【答案】 A 往返,回到原点,位移为0【例15】 三个质点A B C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相同B .B 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它任意时刻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C .到达M 点的瞬时速度一定是A 的大D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率相同【解析】 三个质点运动的起点、末点相同,故位移相同,又时间一样,故平均速度相同,A 对.B 质点从N 到M 途中,也有可能往返运动,故不能断定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相同,B 不对.C 项无法判定.路程不确定,无法判断平均速率,D 错.【答案】 A综合运用【例16】 (STS )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 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 成正比,即v Hr =,式中H 为一常量,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 ,其计算式为T .根据过去观测哈勃常数()2310m/s l.y.H -=⨯⋅,其中l.y.(光年)是光在一la (年)中行进的距离,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______a .【解析】 1r T v H ==;把各数代入,其中光年=光速36524360⨯⨯⨯【答案】 1H ,10110⨯大显身手:巩固提高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解析】 虽然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但它是一种科学抽象,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A 错;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不起主要作用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而不一定是小的物体也不一定是轻的物体,B 、C 错,D 对.【答案】 D2.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速度不变、加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B .是加速度不变、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C .是速度均匀变化、加速度也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D .当速度不断减小时,其位移也是不断减小的【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速度均匀变化.【答案】 B华山论剑:挑战高端【例17】 一实心木块,体积为a b c ⨯⨯,如图,有一质点自A 点运动到B 点,求:①最短路程;②质点位移的大小.如图所示a b c >>.【解析】 此题较难,应该考虑展开图,可以看出来一共有三种可能的路线对应的路程: i. 221()l a b c =++最短位移大小222AB a b c =++位移为AB学习之外得失到头皆物理物理是什么?!学了2年多的物理,很多同学却还不知道物理是什么,科学是什么.似乎这些知识,仅仅是我们进入大学的敲门砖——高考的组成部分而已.然而,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中到处处是物理.天高云动是物理,人跑鸟飞是物理,全球变暖是物理,阴天淋雨是物理.跳高跳远是物理,跳水跳楼是物理.赛车竞速是物理,杂技平衡是物理.电脑电视是物理,门禁开关是物理.彩虹极光是物理,眼镜相机是物理.x 光拍片是物理,DNA 结构是物理.买菜称菜是物理,神州上天是物理.总之物理是万物之理!然而,对于我们90后的新生代,还要懂得:物理是从物到理!80后的圡人们只知道做题解题,而我们是面对新时代的全面人才.新课标,新科学,新就新在要懂得观察和分析事物背后的联系.从万事万物,总结出有用的原理来,并且用实验去验证,才是我们做事的原则.现在像气象学这种惨淡的物理分支学科,等待着我们用理性去拯救. 将来的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必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