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庄子祠,走“近”庄子

合集下载

蒙城庄子祠作文游览

蒙城庄子祠作文游览

蒙城庄子祠作文游览《游蒙城庄子祠》蒙城这个地方啊,有个庄子祠,听名字就知道和庄子有关。

我呢,早想去看看了。

那天天气不错,我就晃悠到了庄子祠。

刚到门口,就看见那古色古香的建筑,大门就像一个威严的老者,站在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

那门上的雕饰,可精致了。

我凑过去看,上面刻着些花纹呢,有像云一样飘着的,还有一些看着像古代神话里的小怪物,也不知道这些小怪物有没有啥神通。

走进庄子祠,里面的院子特别宽敞。

有那么几棵大树,树冠就像大伞一样。

我站在树下,感觉这树就像个老朋友,给我遮阴凉呢。

我正四处瞧呢,看见一个小池塘,池子里有鱼。

那些鱼游得可自在了,一会儿聚在一起,像在开什么秘密会议,一会儿又四处散开,各自忙活。

我拿了点面包屑扔进去,好家伙,那些鱼就像一群饿狼似的扑了上来。

有条大红鱼特别霸道,挤开其他鱼就抢食,其他小鱼只能在旁边捡漏,还真有点弱肉强食的感觉呢,这和庄子说的自然之道是不是也有点关联呢?我就琢磨着。

再往前走就是大殿了,大殿里供着庄子的像。

庄子拿着本书,眼神看上去很平和又很深邃。

我在那站了会儿,看着庄子像,感觉他好像在跟我无声地说着那些拗口但是充满智慧的话语。

周围的墙上还有一些壁画,画的是庄子的故事。

我一幅一幅仔细看,那个庄周梦蝶的壁画最有意思。

画里的庄子躺在那,周围都是飞舞的蝴蝶,色彩特别鲜艳。

我就想啊,庄子当时是不是真的迷糊了,分不清自己是庄子还是蝴蝶了呢。

从大殿出来后,我逛到了后面的一个小园子。

园子里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石头像大乌龟趴那,有的像猴子在挠痒痒。

我就找了块石头坐下来休息,这时候风一吹,还挺舒服。

我突然就感觉啊,庄子在这曾经生活或者他的思想在这儿传播,肯定也是喜欢这儿的安静、自在和惬意的。

这一趟庄子祠游历啊,就像是做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梦。

看那些建筑,看那些鱼,看那些画,都是和庄子离得更近了一些呢。

这千年的文化就这么静静沉淀在这儿,等着我们像我这样的过客来感受体验。

《再探庄子祠》过了一段时间,我忍不住又去了庄子祠。

安徽名胜古迹庄子祠介绍二年级写话

安徽名胜古迹庄子祠介绍二年级写话

安徽的名胜古迹庄子祠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景点。

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真人,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据说庄子在此修炼并得道成仙,因此庄子祠也成为了道教圣地。

庄子祠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如碑刻、古代陶瓷和书画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庄子像和《南华经》石刻,都是国家级保护文物。

庄子像雕刻精细,神态栩栩如生,是艺术史上的珍品。

而《南华经》石刻则是庄子著作的最早版本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除了文物古迹,庄子祠还有美丽的自然景观。

祠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还有许多古建筑和园林景观,如逍遥阁、梦蝶楼等,都是游人必到之处。

安徽名胜古迹庄子祠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景点,值得大家前去一探究竟。

安徽蒙城文化和民俗作文

安徽蒙城文化和民俗作文

安徽蒙城文化和民俗作文你知道安徽蒙城吗?那可是个充满独特魅力的地方,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盒子,随便一翻,就能翻出许多让人惊叹的文化和有趣的民俗呢。

先说说蒙城的文化吧。

蒙城可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的,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有讲不完的故事。

庄子文化在这儿那可是重头戏。

庄子,这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就和蒙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蒙城,你能处处感受到庄子文化的气息。

比如说,有专门纪念庄子的庄子祠。

走进庄子祠,就仿佛穿越了时空,能和庄子来一场心灵的对话。

那古色古香的建筑,雕梁画栋,每一处都透着庄严肃穆。

祠里的碑刻啊,上面刻满了对庄子思想的阐述,虽然有些字咱可能得仔细琢磨琢磨才能明白,但就是觉得特别有文化味儿。

还有啊,蒙城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绝。

就像那个啥,花鼓灯。

你要是看过花鼓灯表演,那肯定忘不了。

那些演员们就像一群灵动的精灵,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手里拿着扇子或者手帕。

他们的动作可有意思了,一会儿扭腰,一会儿踢腿,脚步轻快得就像踩在云朵上一样。

旁边的锣鼓敲得震天响,“咚咚锵,咚咚锵”,这声音就像魔法一样,让你的心跳也跟着它的节奏动起来。

而且花鼓灯的表情也特别丰富,演员们的眼睛里像是有星星,一颦一笑都能把那种欢乐的情绪传递给你。

再来说说蒙城的民俗。

蒙城的年俗那叫一个热闹。

一进腊月,整个蒙城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家家都开始忙着蒸馒头、炸丸子。

那蒸馒头可不是简单的事儿,这馒头的形状可有讲究了。

有的做成寿桃的样子,寓意着长寿健康;有的做成鱼的形状,象征着年年有余。

炸丸子的时候,满屋子都是油香,小孩们可馋了,总是围着灶台转,想偷偷拿一个刚出锅的丸子吃,结果被大人笑着赶开。

到了春节的时候,贴春联那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蒙城的春联可有自己的特色,那上面的字写得苍劲有力,内容也都是充满了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一家人围在一起贴春联,小孩子在旁边递浆糊,贴完春联后,看着红红的大门,心里那叫一个喜庆。

还有放鞭炮,虽然现在为了环保,鞭炮放得少了些,但以前那可是过年的一大乐事。

游庄子祠作文四年级

游庄子祠作文四年级

游庄子祠作文四年级“哎呀,妈妈,我们啥时候去庄子祠玩呀?”我一脸期待地问着妈妈。

周末,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们一家终于踏上了去庄子祠的路途。

一到庄子祠门口,哇,好气派呀!那高大的门坊就像一个巨人站立在那里。

我兴奋地跑在前面,一边跑一边喊:“快点呀,你们!”爸爸笑着说:“这孩子,慢点儿!”我才不管呢,我迫不及待地想进去看看。

走进庄子祠,里面绿树成荫,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好奇地这里看看,那里瞧瞧。

“嘿,宝贝,你看这是什么?”妈妈指着一块石碑问我。

我凑过去仔细看了看,摇摇头说:“不知道呀。

”妈妈笑着给我解释:“这上面写的是关于庄子的一些故事呢。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座大殿前。

“哇,好壮观啊!”我不禁发出感叹。

爸爸说:“这就是纪念庄子的大殿啦。

”我跑进殿里,看到了一尊高大的庄子雕像,他好像在沉思着什么。

我心里想:庄子爷爷在想啥呢?是不是在思考那些深奥的道理呀?我围着雕像转了一圈又一圈,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庄子爷爷好厉害呀!”这时,旁边的一个小朋友也凑过来,说:“是呀,庄子可有名啦!”我们俩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

从大殿出来,我们又去参观了其他的地方。

每到一处,我都觉得好新奇,好有趣。

不知不觉,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也该回家了。

我有点舍不得,说:“妈妈,下次我们还来好不好?”妈妈摸摸我的头说:“好呀,只要你喜欢。

”这次游庄子祠,让我对庄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

我以后一定要多来这样的地方,学习更多的知识!。

蒙城家乡文化和民俗 作文

蒙城家乡文化和民俗 作文

蒙城家乡文化和民俗作文在安徽的北部,有一个美丽的小城,叫做蒙城。

这是我的家乡,一个充满独特文化和民俗魅力的地方。

说起蒙城,就不得不提那热闹非凡的庄子祠庙会。

每年到了特定的日子,庄子祠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

那场景,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庙会的前几天,家里的长辈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妈妈会翻出压箱底的漂亮衣服,爸爸会把车子仔细地擦洗干净,准备带着一家人风风光光地去赶庙会。

而我呢,早早就盼着这一天,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兴奋得不行。

终于到了庙会那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出发。

还没到庄子祠,就已经感受到了热闹的氛围。

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有卖糖葫芦的,那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有卖玩具的,花花绿绿的玩具让人眼花缭乱;还有卖小吃的,香气扑鼻,直钻鼻孔。

好不容易挤到了庄子祠门口,那场面更是壮观。

红墙黄瓦的庄子祠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而门前却是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

人们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笑容,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欢笑声此起彼伏。

走进庄子祠,里面更是别有洞天。

香烟袅袅,善男信女们虔诚地在神像前祈祷。

我也跟着妈妈拜了拜,心里默默许下一个小愿望。

在庄子祠的一侧,有一个大戏台。

戏台上,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戏服,咿咿呀呀地唱着。

虽然我不太听得懂,但那优美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还是让我忍不住驻足观看。

台下的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除了庄子祠庙会,蒙城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绝。

比如说,那活灵活现的剪纸。

在街边的一个小摊位上,一位老奶奶正专心地剪着纸。

只见她手中的剪刀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张普通的红纸就变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

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买了几张回家,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

还有那精彩绝伦的杂技表演。

表演者在高高的钢丝上行走,如履平地,还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让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蒙城的美食也是家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学说创始人庄子的简介

道家学说创始人庄子的简介

道家学说创始人庄子的简介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家学说创始人庄子的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庄子的简介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

鉴于庄子在我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

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民权县,也有说是亳州)人,曾作过漆园吏。

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即使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之人认识境界。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祠作文

庄子祠作文
庄子祠,坐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它是全国最大的纪念道家学者庄子的祠堂,被称为“海城第一祠”。

走进庄子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高达6米多的汉白玉石碑。

石碑正面镌刻着“庄子祠”三个大字,四周用汉白玉雕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石碑背面是由两首诗组成,上面刻着一副对联:“万言一得且有道,千载一生犹狂士。

”我想:这一定是纪念庄子先生所写,因为他是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我想:如果没有庄子,中华上下五千年将会失去一位伟大的学者。

我看了看四周,有两块石碑格外引人注目。

一块上面刻着“三不朽”四个大字,另一块上面刻着“万言一得且有道”八个大字。

我想:庄子先生写这八个字的时候是多么艰难啊!他曾被赵王所囚禁,却没有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接着我们来到了庄子祠最神圣的地方——灵堂。

—— 1 —1 —。

蒙城庄子祠观后感

蒙城庄子祠观后感前几天去了蒙城的庄子祠,那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神秘又有趣的小世界。

刚到庄子祠门口,就感觉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建筑的风格,古色古香的,飞檐斗拱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一进去,就看到庭院里的布局特别精致,花草树木仿佛都带着一种道家的自在和随性,好像在说:“咱就这么自由自在地长着,爱咋咋地。

”里面有很多关于庄子的介绍和展示。

我以前就知道庄子是个很厉害的思想家,但是到这儿才真正感觉自己离他近了一点。

那些展板上的文字,讲述着他那些奇奇怪怪又超级有哲理的故事,像什么“庄周梦蝶”啊。

我就站在那儿想,庄子这家伙到底是真的变成蝴蝶了呢,还是就做了个超级逼真的梦呢?说不定他当时睡醒了也迷糊了半天,然后一拍脑袋说:“我到底是个人梦见自己是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成了人呢?这事儿太玄乎了。

”看着这些故事,我就觉得庄子肯定是个脑洞超级大的人,在那个时候就能想出这么神奇的事儿,比现在好多写科幻小说的还厉害。

再往里面走,有一些仿照古代的场景布置。

我站在那儿,仿佛能看到庄子穿着他那宽松的衣服,在这儿跟他的朋友们聊天讲学呢。

他可能会一边摇着扇子,一边说:“咱啊,别老追着那些功名利禄跑,就像那大鹏鸟和小麻雀,各有各的活法儿,小麻雀在枝头蹦跶也挺快乐的,没必要非得学大鹏鸟飞那么高那么远。

”我就琢磨着,现在的人要是都能有庄子这种心态,那得多轻松啊。

天天看着周围的人忙忙碌碌争这个争那个,好像都忘记了自己到底想要啥。

庄子祠里还有一些小角落,安静得很。

我在那儿坐了一会儿,就感觉心里特别平静。

没有城市里的喧嚣,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烦恼。

我想,这也许就是庄子的魅力吧,他的思想就像一阵清风,能吹散人心里的浮躁。

从庄子祠出来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是被庄子“洗脑”了一样。

当然了,这是一种很舒服的“洗脑”。

我想,以后遇到事儿的时候,就得多想想庄子的话,像他一样洒脱一点,说不定生活就会变得更简单、更快乐呢。

蒙城的庄子祠,可真是个宝藏地方,不仅能让人了解历史文化,还能让人从心底里对生活有新的感悟。

蒙城庄子祠观后感

蒙城庄子祠观后感前几天去了蒙城的庄子祠,那可真是一趟挺有意思的小旅程呢。

一到庄子祠门口,就感觉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建筑的风格,就像是从古代直接穿越过来的一样。

飞檐斗拱,古色古香的大门,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庄子的故事。

我当时就想,这庄子祠就像一个神秘的历史宝盒,等着我去打开一探究竟。

走进庄子祠,里面的布局那叫一个精致。

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回廊蜿蜒曲折。

我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迷宫,但这个迷宫里全是文化宝藏。

有一处地方是专门介绍庄子生平的,看了之后才发现,庄子这人可太酷了。

他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在当时肯定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比如说他梦到自己变成蝴蝶,醒来后还怀疑到底是自己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自己呢?这脑洞开得比宇宙还大呀!我站在那儿,就想象着庄子穿着他那身古朴的衣裳,在这儿给弟子讲学,讲他那些逍遥自在的道理。

祠里还有个小池塘,里面的鱼儿游得那叫一个欢快。

我就想起庄子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看着那些鱼,我就在想,我不是鱼,不知道鱼到底快不快乐,可这些鱼看起来无忧无虑的样子,说不定还真挺乐呵的呢。

也许它们也在这个庄子祠里受到了庄子思想的熏陶,活得逍遥自在呢。

走到后面的一个楼阁,从那儿望出去,整个庄子祠的景色尽收眼底。

我突然就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仿佛和庄子所处的那个时代有了一点小小的连接。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大家都忙忙碌碌的,为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奔波。

可是庄子呢,他倡导的是一种逍遥、超脱的生活态度。

站在这儿,我就觉得自己好像能从那种忙碌和焦虑里短暂地抽离出来,享受一下这片刻的宁静和思考的乐趣。

不过呢,我在庄子祠里也看到一些小遗憾。

比如说有些地方的讲解牌有点破旧了,还有些角落感觉没有好好打扫。

这就像一颗漂亮的宝石上有了一点小瑕疵。

希望管理的人能把这些小问题给解决一下,这样庄子祠就能更好地把庄子文化传承下去啦。

总的来说,这次去蒙城庄子祠,就像是进行了一场文化的洗礼。

我不仅了解了庄子这个超级有趣的古人,还能在他曾经可能待过的地方感受他的思想。

带你走近蒙城作文

带你走近蒙城作文朋友!今天我要带你走近一个特别的地方——蒙城。

这蒙城啊,就像一本厚厚的故事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独特的风情和有趣的事儿。

咱先说说蒙城的吃吧。

蒙城的美食那可真是能把你的味蕾迷得晕头转向。

就拿撒汤来说,这名字听起来就有点奇特吧?清晨,走进一家街边小店,一碗热气腾腾的撒汤端上桌来。

那汤里有着浓郁的鸡汤香味,还透着胡椒微微的辛辣,再加上鸡蛋花在汤里飘飘悠悠,就像一朵朵盛开的小黄花。

喝上一口,那热乎劲儿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感觉全身的细胞都被唤醒了,整个人立马就精神了。

还有那油酥烧饼,酥脆得不像话。

咬一口,“咔嚓”一声,饼屑直往下掉,饼里的层层油酥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要是再夹上一些卤制得入味的牛肉或者狗肉,啧啧,那味道,简直绝了,就像一场舌尖上的狂欢派对。

说完吃的,咱再逛逛蒙城的大街小巷。

蒙城的老城区有着一种古旧的韵味。

窄窄的街道两旁,是一些有着年头的老房子。

那房子的墙壁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有的墙皮已经脱落,露出里面粗糙的砖头,但就是这种破旧,却有着一种独特的美,像是一位老者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你仿佛能穿越回过去,看到那些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的影子。

而新城区呢,又是另一番景象。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敞的马路干净整洁,路边的绿化带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现代化的商场里人来人往,到处都是时尚的气息,这新与旧的对比,就像是蒙城的两条腿,一步一步稳稳地向前迈进。

蒙城的人也是特别热情好客。

不管你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只要你走在路上,脸上带着点疑惑的表情,马上就会有人过来问你:“可有啥事需要帮忙的?”那种热情不是装出来的,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真诚。

我就有一次,在蒙城的街头迷了路,正着急呢,一个大叔主动过来问我情况。

大叔那一口蒙城方言,虽然听起来有点费劲,但却特别亲切。

他一边比划一边给我指路,生怕我听不懂,最后还非要把我带到正确的路口才放心离开。

蒙城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呢。

比如说庄子祠,这可是纪念庄子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貌通讯
走进庄子祠,走“近”庄子
桂思雨新闻1102班201176250218
涡河北三里,宿蒙公路北,占地千余平方米的庄子祠,历经千年风雨,数次维修,仍在“讲述”着庄子与鱼、与蝶的故事,体现他的逍遥与和谐。

庄子祠的前世今生
据介绍,庄子祠首次修建是在宋元丰元年(1078),当时蒙城县令王竞有感于一千多年来,庄子的家乡竟没有给庄子建一个纪念的地方,于是多方筹款,为庄子建祠,并请好友苏轼撰文纪念,后被黄河水淹没。

随后明代万历九年(1581),蒙城知县吴一鸾于今址重建,时有逍遥堂、梦蝶楼、大门、二门、鱼池桥、观鱼台、道舍等建筑。

后多次修缮,历遭兵劫,遂渐颓毁。

现在所见的庄子祠是当地政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

宋、明时期的庄子祠均已不在,仅苏轼的《庄子祠堂记》存与墙上。

《庄子祠堂记》讲述了庄子的一生:庄子,蒙人也,尝为蒙漆园吏。

而蒙城,古称漆园。

庄子祠1995年重建时,特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古建筑专家张驭寰教授设计,张驭寰教授,1957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工学院建筑系。

1956年至1958年期间担任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助手,协助他创办中国科学院与清华大学合办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

为仿汉代建筑,恢复昔日庄子祠内“逍遥堂”、“梦蝶楼”、“鱼池桥”、“观鱼台”、“五笑亭”、“道舍”等景观,并增辟“濮池”为庄子隐钓濮水新景点的仿汉代建筑风格。

庄子祠的布局风格
还未步入庄子祠大门便可见高大的庄子像。

只见庄子手持书卷,仰望星空,有点忧怀伤世。

和我们理想中的视权贵如腐鼠、宁做自由之龟的梦蝶庄周大异其趣。

进入大门,是一座素朴的照壁,尊崇道教的唐玄宗李隆基书法集字“法天贵真”高悬其上。

该语典出《庄子渔父》篇。

阐述了庄子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张和思想。

正门是一座仿汉代样式的白石门楼,古朴素雅,干净整洁。

进大门后绕过照壁就是三间前堂,大门上书舒同写“庄子祠”三字,左边上联“至文原不朽”,右边下联“大用岂无功”,字体古拙间有真隶意。

整个建筑为汉代风格,朱廊粉壁。

前堂过道中置一玻璃展柜,内陈苏轼元丰三年书《庄子祠记》一段残碑,是祠中现存最早、最有价值的文物。

照壁背面是苏东坡《庄子祠堂记》全文。

《庄子祠堂记》残碑是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蒙城东关庄子祠堂遗址上,碑文文字是苏东坡亲笔书写。

石碑毁坏年代不详。

这碑大概是庄子祠里唯一的老物件了。

接着映入眼帘的是古衡门。

衡门,喻指为贫者所居、隐者所居,谓之“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衡门上的题字为“淡然无极”,庄子的闲适恬淡无为之意散落在各个角落。

在步入主建筑逍遥堂之前来到濮池。

濮池来源于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垂钓之濮水,即是今蒙城城南八公里之芡河。

濮水之上观鱼台的修建则源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典故。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它表达庄子渴望自由,意欲打破物我界限,以追求超然物外的快乐境界。

继续前行便到了庄子祠的主要建筑-----逍遥堂。

堂内塑汉白玉庄子坐像,高约三米,左捻胡须,右握竹简,凝眉远眺,面容慈祥端庄,正在沉思出神,不知是在思鱼耶、还是梦蝶耶。

作者把一道家神仙还原成民间的老人形象,少了一种想象中的飘逸仙气,多了一份随和。

堂内的《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之作。

逍遥是人生一种自由的境界。

文中写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和自然融为一体。

逍遥堂内的“道”字经由老庄之手,无为、恬淡的生活成为无数人的终极追求。

再往前走到了梦蝶楼,梦蝶楼则展现的就是庄子的至乐精神,至乐不是纵乐,不是撒野,而是精神纯净时给生命带来的愉悦感。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庄周梦蝶的典故在梦蝶楼里以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图画带领大家进入庄子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之中。

梦蝶楼一楼,有关庄子的身世之谜、姓名之谜、思想之谜、家国之谜等都做了大量的诠释。

堂中还置蒙城山石三块,书不同的“和”字。

意在庄子提出的和谐三境界,即天和、人和、心和,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庄子祠的规模和孔府、孔庙相比,小到不计;庄子祠的游人访者和名山神刹、帝苑皇宫比,天差地别。

庄子祠实在是太冷清了。

世人多爱求官发财,谁会来拜一个无欲无求、与世不争、超然物外的清贫思想者呢?但是,庄子的思想和道家文化却是深入我们的性格深处中去了。

清静无为,淡泊超然,和儒家的积极进取,立言立业,成为中华子民的两种主要精神人格,相互协调。

庄子祠是后人为纪念这位古代先贤而修建的建筑而庄子的无为思想则是人们毕生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