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优秀毕业设计计算书
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参考

0318144班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设计资料:1、桥型:两跨装配式简支钢筋砼T型梁桥,纵横端面布置,如下图所示:2、设计荷载:设计汽车荷载汽车——20级,挂车 --100,人群3KN/m23、桥面净宽:净—7+2×0。
75+2×0.254、跨径:标准跨径20m,计算跨径19。
5m5、每侧栏杆及人行道构件重5KN/m6、砼线膨胀系数ą=1×10-57、计算温差=Δt=35o C8、砼弹性量E h=3×101Mpa(C30砼)二、基本尺寸拟订1、主梁由5片T梁组成桥宽(5×1。
6m)每片梁采用相同的截面尺寸,断面尺寸如上图所示。
各主梁、横隔梁相互间采用钢板焊接接头‘2、横隔梁建议采用5片,断面尺寸自定3、桥墩高度,尺寸自行设计4、采用u型桥台,台身高5米,其他尺寸自行设计三、建筑材料1、主梁、墩帽、台帽为C30砼,重力密度γ1=25KN/m32、墩身、台身及基础用7.5级砂浆25#块石,其抗压强度Rα′为 3.7Mpa,重力密度γ2=24KN/m3,桥台填土容量γ3=18KN/m33、桥面铺装平均容重γo=23 KN/m3四、地质及水文资料1、此桥位于旱早地,故无河流水文资料,也不受水文力作用,基本风压值1Kpa2、地质状况为中等密实中砂地基,容许承载力[σ]=450kPa;填土摩擦角Ø=35o,基础顶面覆土0。
5m,容量与台后填土相同一、桥面板的计算:(一)计算图式采用T形梁翼板所构成铰接悬臂板(如右图所示)1.恒载及其内力(按纵向1m宽的板条计算)(1)每延米板上恒载g的计算见下表:(2)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为:M min,g=-=-×5.38×0.712kN·m=-1.356kN·mQ ag=gl0=5。
38×0。
70kN=3。
82kN1.汽-20级产生的内力将加重车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如上图所示),后轴作用力为P=120kN,轮压分布宽度如下图所示.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查得,汽-20级加重车着地长度为a2=0.20m,宽度为b2=0.60m,则a1=a2+2H=0.20m+2×0。
【精品】路桥毕业论文设计计算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章桥型方案比选1.1 概述本次的毕业设计的题目为桂林雉山桥重建方案上部结构初步设计,全桥为(80+140+8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桥宽为23m分为两幅,设计时只考虑单幅的设计。
梁体采用单箱单室箱型截面,全梁共分86个单元,单元长度分别有1m 1.2m、2m 2.9m、3m3.5m、4m4.5m。
由于连续刚构梁桥的受力特点,支点附近承受较大的负弯矩,而跨中则承受正弯矩,因此梁高采用变高度梁,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这样不仅使梁体自重得以减轻,还增加了桥梁的美观效果。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超静定结构,手算工作量比较大,且准确性难以保证,故本设计采用桥梁博士软件进行计算,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准确度也得以提高。
1.1.1 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1.1.2 技术标准⑴ 设计标准:设计荷载:公路-I级,设计车速80km=0.75fpk=0.75 X1860=1395MPa,预应力损失按张拉控制应力的25%古算。
得到所须的预应力钢铰线的根数:N PCn 二(4-27)(";com s) A^采用15© j15.2预应力钢筋束,采用OVM15-19型锚具,供给的预应力筋截面面积为Ap=n x 139mm,采用© 90的金属波纹管成孔,预留管道直径为90mm.4.2预应力钢束布置连续梁预应力钢束的配置不仅要满足《桥规》(TB10002.3—99)构造要求,还应考虑以下原则:1、应选择适当的预应力束的型式与锚具型式,对不同跨径的梁桥结构,要选用预加力大小恰当的预应力束,以达到合理的布置型式。
2、应力束的布置要考虑施工的方便,也不能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任意切断钢筋那样去切预应力束,而导致在结构中布置过多的锚具。
3、预应力束的布置,既要符合结构受力的要求,又要注意在超静定结构体系中避免引起过大的结构次内力。
4、预应力束的布置,应考虑材料经济指标的先进性,这往往与桥梁体系、构造尺寸、施工方法的选择都有密切关系。
桥梁毕业设计计算书

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吉林市福龙中桥施工图设计,专题题目是主跨40m的连续箱梁桥设计。
依据《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 JTG D60—2004》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通过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独立进行桥梁设计。
首先,根据地形图提出三种桥型比较方案。
然后从外观、施工难易程度和造价等多方面考虑,最终选出最优方案。
其次,就是进行比选的最优方案,即跨径为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设计。
在结构设计中,梁截面采用变化的单箱双室截面,截面高度在全桥范围内均为两米,为等截面连续梁桥。
主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法。
最后,利用MIDAS建模,输入材料特性、截面形状等结构信息,然后用MIDAS报告模板输出每个截面的所需的钢筋面积,以此来布置预应力钢束。
可以根据MIDAS输出的施工内力、活载内力、长(短)期效应组合验算、钢束验算等报告整理计算书,并绘制方案图及相关施工图。
关键词:连续梁桥;先简支后连续;迈达斯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 (FRP) or steel reinforced polymer (SRP) materials to the tension side of a reinforced/prestressed concrete member has been accepted as a strengthening technique to increase the load carrying capacity and in some cases can enhance member serviceability. Proper installation and regular inspection of a composite (FRP or SRP) strengthening system is important since quality of the bond is essential to internally transfer force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xperimental programm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behaviour of six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girders, which were tested under static and fatigue loading conditions. The test results were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16 other girders tested by the authors to develop structural design guidelines and guidelines on the installation and inspection of composite strengthening systems. The behaviour was also examined using value engineering to evaluate the cost-effectiveness by investigating the overall system performance.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RP materials are more structurally efficient than carbon FRP (CFRP) materials. The results of an inspection demonstration programme, including the pull-off testing of over 150 CFRP samples, has shown that the most effective inspection techniques are visual inspection, pull-off testing, and acousticsounding.2007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Keywords: Prestressed; Strengthening; Installation procedures;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s; Steel reinforced polymers; Bridge girder; Inspection procedures;Value engineering目录绪论 (1)1 设计说明 (2)1.1设计依据规范和技术指标 (2)1.1.1 设计依据规范 (2)1.1.2 主要技术指标 (2)1.2设计内容 (2)1.3设计要求 (3)1.4设计日程表 (3)1.5比选方案 (4)1.6主要材料 (6)1.6.1 混凝土 (6)1.6.2 钢材 (6)1.6.3 纵向预应力管道 (7)1.6.4 锚具 (7)1.7施工工艺 (7)2 桥跨总体布置及结构尺寸拟定 (8)2.1桥梁结构图示及尺寸 (8)2.1.1 桥孔分跨 (8)2.1.2 截面形式 (8)2.1.3 主梁高度 (9)2.1.4 细部尺寸 (9)2.2主梁分段与施工阶段的划分 (10)2.2.1 分段原则 (10)2.2.2 具体分段 (10)2.2.3 主梁施工方法 (11)3 荷载内力计算 (12)3.1恒载内力计算 (12)3.2活载内力计算 (14)3.2.1 横向分布系数的考虑 (14)3.2.2 活载因子的计算 (14)3.2.3 计算结果 (16)4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与布置 (19)4.1受力钢筋估算 (20)4.1.1 计算原理 (20)4.1.2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 (20)4.2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21)5 预应力损失及有效应力的计算 (22)5.1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23)5.1.1 摩阻损失 (23)5.1.2 锚具变形损失 (23)5.1.3 混凝土的弹性压缩 (24)5.1.4 钢束松弛损失 (24)5.1.5 收缩徐变损失 (24)5.2有效预应力的计算 (25)6 次内力的计算 (26)6.1徐变次内力计算 (27)6.2预加力引起的次内力 (28)6.3温度次内力的计算 (30)7 内力验算 (32)7.1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验算 (34)7.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验算 (35)7.3持久状况下预应力构件标准值效应组合应力验算 (39)7.4预应力钢筋中的拉应力验算 (41)7.5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正截面强度验算 (42)7.6挠度计算与验算预拱度的设计 (53)7.6.1 挠度计算 (53)8 下部结构计算 (54)8.1桥墩的设计 (54)8.1.1 竖直荷载计算 (54)8.1.2 桥墩配筋计算 (54)8.2基础计算 (56)8.2.1 荷载计算 (56)8.2.2 单桩承载力验算 (57)8.2.3 桩基配筋计算 (58)8.3墩底纵向水平位移验算 (59),xϕ (59)8.3.1 桩在地面处的水平位移和转角()008.3.2 墩底纵向水平位移计算 (61)9 主要工程数量计算 (61)9.1混凝土总用量计算 (61)9.1.1 梁体混凝土(C50)用量计算 (61)9.1.2 桥面铺装、桩基混凝土(C50)用量计算 (61)9.1.3 桥墩、承台混凝土(C30)用量 (62)9.2钢绞线及锚具总用量计算 (62)结束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铁路桥梁毕业设计计算书

铁路桥梁毕业设计计算书尊敬的导师:本人完成铁路桥梁毕业设计,现将设计计算书提交给您,以便您对我的工作进行审查和评估。
在此,我对毕业设计的过程和结果感到满意,并感谢您的指导和支持。
一、毕业设计任务本次毕业设计的主题是铁路桥梁的设计计算。
任务要求我们设计一座铁路桥梁,包括桥梁的结构、荷载、截面设计等方面,并且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我们的任务还包括对桥梁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毕业设计内容1. 桥梁结构设计在完成桥梁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桥梁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舒适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我们需要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设计一座符合标准的铁路桥梁,包括桥梁的跨度、截面形状、桥梁支撑方式等方面。
2. 桥梁荷载分析桥梁的荷载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们需要对桥梁所承受的各种荷载进行计算和分析,包括车辆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在荷载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计算出桥梁的挠度和应力等参数,以便进行后续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3. 桥梁截面设计在桥梁截面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桥梁的荷载情况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和材料。
我们需要进行截面的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桥梁动力学分析桥梁动力学分析是确保桥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在动力学分析中,我们需要计算桥梁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便判断桥梁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同时,我们还需要计算桥梁在高速列车通过时的动态响应,以便优化桥梁的设计。
三、毕业设计成果1. 桥梁结构设计我们完成了一座铁路桥梁的设计,包括桥梁的跨度、截面形状、桥梁支撑方式等方面。
我们采用了合适的结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桥梁荷载分析我们进行了桥梁荷载分析,计算了桥梁所承受的各种荷载,包括车辆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我们还进行了相应的结构分析,以确保桥梁的挠度和应力等参数处于安全范围内。
3. 桥梁截面设计我们进行了桥梁截面设计,根据桥梁的荷载情况和结构要求,选择了合适的截面形状和材料,并进行了相应的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桥梁毕业设计计算书(某某大桥)

目录第1章方案比选择 (3)1.1桥梁设计原则 (3)1.2根据上述原则,对桥梁的综合评估 (3)第2章桥型方案说明 (5)2.1桥型 (5)2.2总体布置 (5)2.3下部构造及地基处理 (5)2.4 桥面构造 (5)2.5 安全 (5)2.6计算说明及资料汇总 (6)第3章上部结构设计及计算 (7)3.1、构造形式及尺寸选定 (7)3.2 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7)3.3 作用效应计算 (9)3.4、预应力钢筋数量估算及布置 (19)3.5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23)3.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4)3.7预应力损失计算 (27)3.8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32)3.9变形计算 (35)3.10支座计算 (38)第4章下部结构设计及计算 (41)4.1桥墩尺寸拟定 (41)4.2盖梁计算 (41)4.3内力计算 (48)4.4、截面配筋设计与承载力校核 (50)4.5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53)4.6 桥墩墩柱设计 (54)4.7截面配筋计算及应力验算 (56)4.8 钻孔桩计算 (58)总结 (67)致谢 (68)参考文献 (69)附录 (70)***大桥摘要:****大桥位于长潭高速主干道上的大桥,为多孔跨径不通航大桥。
该桥的建成,确保了长潭高速公路按时竣工,对加强长沙、湘潭两市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公路运营效益和强化路网结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立足于桥梁的设计基本原则,坚持合理选用标准,本着质量第一,节约资源的设计理念,以及综合考虑所提供的设计资料,本次设计为20米预应力空心板桥,主梁依照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方案设计,«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等国家通用规范依序完成承载力及正常使用两极限状态设计,以及持久和短暂状态应力验算,充分保证了全寿命周期的安全度。
关键词;预应力;空心板;承载力;安全度****BridgeAbstract :Chang Tan high-speed ******** bridge is located in Long Lake speed on the main road bridge, span for porous non-navigable bridge. The building of this bridge, the highway is completed on time, to strengthen Changsha, Xiangtan two city economic, cultural exchange, to promot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strengthen the highway network structure function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bridge design basic principle, adhere to a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standard, the spirit of quality first, resource conservation design concept, and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design, the design for the20 meters of prestressed hollow plate girder type a component in accordance with partially prestressed, scheme design," design of highway bridges and culverts."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highway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highway bridges and culverts, and other countries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bearing capacity and normal use of two limit state design, as well as the persistent and transient state of stress calculation, and fully guarantee the life cycle safety degree.Key words:prestressed;hollow slab;bearing capacity;degree of safety第1章方案比选择简支桥梁的截面形式可考虑板桥、肋式桥、箱梁桥。
土木工程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模板完整版

目录中文摘要 (4)ABSTRAC (5)结构计算书部分 (6)第1章基本资料 (6)1.1 设计资料 (6)1.1.1 设计方案 (6)1.1.2 技术标准 (6)1.1.3 材料及特性 (6)1.1.4 设计依据 (8)1.2结构尺寸 (8)1.2.1 桥型布置图 (8)1.2.2 截面尺寸 (9)1.3箱梁的横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11)第2章荷载计算 (12)2.1电算模型 (12)2.1.1 使用软件 (12)2.1.2 模型分析 (12)2.2恒载作用计算 (13)2.2.1 一期恒载(现浇箱梁自重) (13)2.2.2 现浇层、沥青铺装层及内外侧栏杆 (13)2.3活载作用计算 (14)2.3.1荷载系数的计算 (14)2.3.2活载作用内力计算 (14)2.4附加内力的计算 (16)2.4.1 温度变化引起的附加内力的计算 (16)2.5内力组合 (19)第3章钢筋的估算和布置 (22)3.1预应力钢束的估算与确定 (22)3.1.1 估算方法及结果 (22)3.1.2 钢束的确定 (27)3.2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27)3.2.1 跨中预应力钢束布置 (27)3.2.2 梁端预应力钢束布置 (28)3.2.3 桥台处渐变端处预应力钢束布置 (28)3.2.4桥墩和顶板处预应力钢束布置 (28)3.3预应力加载后荷载组合 (29)3.4截面普通钢筋的估算与布置 (29)第4章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2)4.1结果显示单元号的确定 (32)4.2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32)4.3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36)4.3.1计算截面选取与箍筋配置 (36)4.3.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37)第5章预应力损失计算 (45)5.1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1lσ (45)5.2锚具变形、预应力筋回缩和分块拼装构件接缝压密引起的应力损失2lσ (45)5.3混凝土加热养护时,预应力筋和台座之间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3lσ (46)5.4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4lσ (46)5.5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5lσ (47)5.6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6lσ (47)第6章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58)6.1电算应力结果 (58)6.2持久状况使用阶段的正应力验算 (59)6.2.1 混凝土的法向压应力验算 (60)6.3截面抗裂验算 (61)6.3.1 验算条件 (61)6.3.2 验算结果 (62)6.4正常使用阶段竖向最大位移(挠度) (62)6.4.1 使用阶段的挠度值计算 (62)6.4.2 预加力引起的反拱计算及预拱度的设置 (63)第7章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64)7.1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验算 (64)7.2预应力钢筋最大拉应力 (65)7.3混凝土的最大主拉、主压应力计算 (73)7.3.1混凝土主拉应力 (73)7.3.2混凝土主压应力 (74)第8章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78)8.1局部受压区尺寸要求 (78)8.2局部承压承载力验算 (79)第9章支座的设计 (80)9.1支座的支承反力计算 (80)9.2支座的选取 (81)致谢 (82)参考文献 (83)附录 (84)外文原文: (84)外文译文: (95)毕业设计任务书 (104)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09)设计题目:35m+45m+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中文摘要本设计上部结构采用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形梁桥,跨径为35m+45m+35m,横桥向宽度为10m,横坡为1.5%,双向两车道,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五跨等截面连续梁桥)

1 设计基本资料1.1概述跨线桥应因地制宜,充分与地形和自然环境相结合。
跨线桥的建筑高度选取除保证必要的桥下净空外,还需结合地形以减少桥头接线挖方或填方量,最终再谈到经济实用的目的。
如果桥两端地势较低,主要采用梁式桥;略高的则主要采用中承式拱肋桥;更高的则宜采用斜腿刚构、双向坡拱等形式。
在桥型的选择时,一方面从“轻型”着手,以减少圬工体积,另一方面结合当地的资源材料条件,以满足就地取材的原则。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高速公路跨线桥将作为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相协调将会带来“点石成金”的效果。
高速公路上跨线桥常常是一种标志性建筑物,桥型本身具有的曲线美,能够与周围环境优美结合。
茶庵铺互通式立体交叉K65+687跨线桥,必须遵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同时应充分考虑建造技术的先进性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1.1设计依据按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地质断面图进行设计。
1.1.2技术标准(1)设计等级:公路—I级;高速公路桥,无人群荷载;(2)桥面净宽:净—11.75m + 2×0.5 m防撞栏;(3)桥面横坡:2.0%;1.1.3地质条件桥址处的地质断面有所起伏,桥台处高,桥跨内低,桥跨内工程地质情况为(从上到下):碎石质土、强分化砾岩、弱分化砾岩,两端桥台处工程地质情况为:弱分化砾岩。
1.1.4采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2-2004 《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22-2004 《公路砖石及砼桥涵设计规范》;1.2桥型方案经过方案比选,通过对设计方案的评价和比较要全面考虑各项指标,综合分析每一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选定一个最佳的推荐方案。
按桥梁的设计原则、造价低、材料省、劳动力少和桥型美观的应是优秀方案。
独塔单索面斜拉桥比较美观,但是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梁桥桥梁建筑高度小,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可以采用多种施工方法,工期较短,易于养护。
某大桥设计计算书(原湖南省优秀毕业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本设计为上林村大桥施工图设计,桥位中心桩号为K8+499。
桥梁全长164m ,桥面净宽为18m (4×3.75m 净车道+2×1.5m 人行道),设计荷载为公路-I 级+人群荷载,人群荷载为3.52/m kN 。
根据交通部最新规范的规定和毕业设计指导任务书要求对上林村大桥进行方案比选和毕业设计。
本文主要阐述了上林村大桥的设计和计算过程。
通过查阅文献,对圬工拱桥和简直T 梁进行方案比选,根据安全、经济、实用、美观的整体原则,确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形梁桥进行设计。
根据《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的尺寸拟定原则,桥梁的纵向、横向坡度进行设计为1.5%,简支T 梁跨径拟定为3×50m ,截面采取7片等截面变厚度T 形梁形式,梁高2.3m ,翼缘板宽度为2.5m 。
通过主梁内力计算并作出荷载内力图,通过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确定最大横向分布系数发生在边梁位置,采用修正的偏心压力法确定跨中横向分布系数qc m 为0.651,0q m 为0.474,采用杠杆原理法确定支点横向分布系数qc m 为0.44,0q m 为1.3。
经过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的荷载组合,确定最不利荷载的组合弯矩值21714.16m kN ⋅。
通过荷载组合值对预应力钢筋进行估算,确定需采用10束724.15ϕ钢绞线,并进行布置和预应力损失计算。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对主梁截面承载力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进行验算、主梁变形验算,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运用Autocad 绘图软件绘制T 梁桥型布置图,预应力钢筋分布图,桥梁墩台构造图,钢筋构造图以满足施工需要。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T 型简支梁桥;结构验算;规范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Lam , bridge center Stake for K8 +499. Bridge length of 164 , deck width of 18 (4 ×3.75 Net driveway +2 ×1.5 sidewalks ) , design load for the road -I level load + crowd , the crowd load of 3.5.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test specific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for design guidance mission statement carried on the Lam Tsuen Bridge scheme selection and graduation.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Lam Tsuen Bridge. Through literature , for masonry arch bridge and simply T beams scheme comparison , according to the security, economic , practical and beautiful overall principle , determine the use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T-beam bridge design. According to " universal highway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 ," the size of the proposed vertical, horizontal gradient principle , the design of the bridge is 1.5, T simply supported beam span is intended to be 3×50, etc. cross-section taken seven T -shaped cross-section beams in the form of variable thickness , beam high 2.3 , flange plate width is 2.5 . Through the main sommer and make loads internal force diagram , the maximum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ccurs at the edge beam position , using the modified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eccentric pressure across the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f 0.651 , 0.474 , using the lever principle method by calculating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of the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determine the lateral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was 0.44 fulcrum , 1.3. After the permanent load combination effect , variable action and accidental effects , determine the value of the most unfavorable combination of bending loads 21,714.16 .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values for prestressing steel load estimate , determine the beam requires the use of 10 7 strand , and laid out and prestressed losses. In the limit state under the main beam section bearing capacity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short-term effects of a combination of portfolio checking, checking the main beam deformation , results in line with regulatory requirements.Using Autocad Drawing Software T girder bridge layout, prestressing steel distribution, bridge pier structure diagram , Figure reinforced structure to meet the construction needs .Keywords: Prestressed concrete T shaped supported beam bridge;Stru cture calculation;standard目录第1章绪论........................................................................................ - 1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1.3 本设计的研究内容及设计思路.............................. - 2 -1.3.1 研究内容........................................... - 2 -1.3.2 设计思路........................................... - 2 -第2章设计资料及方案比选............................. - 3 -1.1 设计资料................................................ - 3 -1.2 方案比选................................................ - 3 -第3章桥梁设计说明及上部构造布置..................... - 7 -3.1 基本资料................................................ - 7 -3.2 技术指标................................................ - 7 -3.3 主要材料................................................ - 7 -3.4 截面设计................................................ - 8 -3.4.1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段................................. - 8 -3.4.2 主梁跨中截面主要尺寸拟定........................... - 8 -第4章主梁作用效应计算.............................. - 12 -4.1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 12 -4.1.1 永久作用集度...................................... - 12 -4.1.2 永久作用效应...................................... - 13 -4.2 可变作用效应计算(修正刚性梁法)....................... - 14 -4.2.1 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 - 14 -4.2.2 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 14 -4.2.3车道荷载的取值.................................... - 18 -4.2.4计算可变作用效应.................................. - 19 -4.3 主梁作用效应组合....................................... - 22 - 第5章预应力钢束数量估算及其布置.................... - 24 -5.1 预应力钢束数量的估算................................... - 24 -5.2 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 25 -第6章计算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 32 -6.1截面面积及惯性矩计算.................................... - 32 -6.2 截面静距计算........................................... - 34 -6.3 截面几何特性汇总表..................................... - 39 -第7章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 42 -7.1 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间的摩擦损失 (42)7.2 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44 -7.3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45 -7.4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46 -7.5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损失.............................. - 47 -第8章主梁截面承载力与应力计算..................... 5- 50 -8.1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承载力验算..................... - 50 -8.1.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50 -8.1.2 斜截面承载力验算.................................. - 51 -8.2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性验算..................... - 55 -8.2.1 正截面抗裂性验算.................................. - 55 -8.2.2 斜截面抗裂验算.................................... - 56 -8.3 持久状况构件应力计算................................... - 61 -8.3.1正截面混凝土法向压应力验算........................ - 61 -8.3.2预应力筋拉应力验算................................ - 62 -8.3.3 斜截面混凝土主压应力验算.......................... - 64 -8.4 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 70 -8.4.1 预加应力阶段的应力计算............................ - 70 -8.4.2 吊装应力验算...................................... - 71 -第9章主梁变形验算.................................. - 73 -9.1荷载短期效应作用下主梁挠度验算.......................... - 73 - 第10章行车道板的计算............................... - 75 -10.1 悬臂板(边梁)荷载效应计算............................ - 75 -10.2 连续板荷载效应计算.................................... - 76 -10.3 行车道板截面设计、配筋与承载力验算.................... - 80 -第11章主梁端部的局部承压验算....................... - 83 -11.1 局部承压区的截面尺寸验算.............................. - 83 -11.2 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 84 -第12章施工方法设计................................. - 86 -12.1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制.................................. - 86 -12.2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安装.................................. - 86 -结论................................................ - 89 -参考文献............................................ 9- 50 -致谢. (91)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绪论1.1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为了跨越各种障碍(如河流、河谷、山沟及其他线路等),我们不得不修建各种类型的桥梁与涵洞,所以桥涵是交通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 地质条件 (4)1.2 主要技术指标 (4)1.3 设计规范及标准 (4)第二章方案比选 (5)2.1 概述 (5)2.2 比选原则 (5)2.3 比选方案 (5)2.3.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5)2.3.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桥桥 (7)2.3.3 普通上承式拱桥 (8)2.4 方案比较 (9)第三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总体布置 (12)3.1 桥型布置 (12)3.2 桥孔布置 (12)3.3 桥梁上部结构尺寸拟定 (12)3.4 桥梁下部结构尺寸拟定 (13)3.5 本桥使用材料 (14)3.6 毛界面几何特性计算 (14)第四章荷载内力计算 (16)4.1 模型简介 (16)4.2 全桥结构单元的划分 (16)4.2.1 划分单元原则 (16)4.2.2 桥梁具体单元划分 (17)4.3 全桥施工节段的划分 (17)4.3.1 桥梁划分施工分段原则 (17)4.3.2 施工分段划分 (17)4.4 恒载、活载内力计算 (17)4.4.1 恒载内力计算 (17)4.4.2 悬臂浇筑阶段内力 (18)4.4.3 边跨合龙阶段内力 (19)4.4.4 中跨合龙阶段内力 (20)4.4.5 活载内力计算 (21)4.5 其他因素引起的内力计算 (23)4.5.1 温度引起的内力计算 (23)4.5.2 支座沉降引起的内力计算 (25)4.5.3 收缩、徐变引起的内力计算 (26)4.6 内力组合 (28)4.6.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内力组合 (28)4.6.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内力组合 (29)第五章预应力钢束的估算与布置 (32)5.1 钢束估算 (32)5.1.1 按承载能力极限计算时满足正截面强度要求 (32)5.1.2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计算 (33)5.2 预应力钢束布置 (39)5.3 预应力损失计算 (40)5.3.1 预应力与管道壁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40)5.3.2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41)5.3.3 混凝土的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41)5.3.4 钢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 (42)5.3.5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 (42)5.3.6 有效预应力计算 (44)5.4 预应力计算 (45)第六章强度验算 (48)6.1 正截面承载能力验算 (48)6.2 斜截面承载能力验算 (51)第七章应力验算 (55)7.1 短暂状况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应力验算 (55)7.1.1 压应力验算 (55)7.1.2 拉应力验算 (55)7.2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验算 (60)7.2.1 持久状况(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受压区混凝土最大压应力验算 607.2.2 持久状况(使用阶段)混凝土的主压应力验算 (62)7.2.3 持久状况(使用阶段)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验算 (65)第八章抗裂验算 (68)8.1 正截面抗裂验算 (68)8.2 斜截面抗裂验算 (72)致谢 (77)参考文献 (78)附录:外文翻译 (79)第一章概述1.1 地质条件桥位地质地形图图1-1 地质图1.2 主要技术指标桥面净宽:11+2×0.5m (分离式、无人行道)设计荷载:公路-I级行车速度:100km/h桥面横坡:2%通航要求:无温度:最高年平均温度43℃,最低年平均温度-5℃。
1.3 设计规范及标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第二章方案比选2.1 概述桥式方案比选是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重点,一般要进行多个方案比较。
各方案均要求提供桥式布置图,图上必须标明桥跨位置,高程布置,上、下部结构形式及工程数量。
对推荐方案,还要提供上、下部结构的结构布置图,以及一些主要的及特殊部位的细节处理图。
设计方案的评价和比较,要全面考虑各项指标,综合分析每一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选定一个符合当前条件的最佳推荐方案。
有时,占优势的方案还应吸取其他方案的优点进一步加以改善。
2.2 比选原则设计从安全性、技术适用性、施工难度、设计施工周期、经济性、实用性和观赏性等几方面对各比选方案进行评比,其中安全性为主要因素。
2.3 比选方案根据设计任务要求,依据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综合考虑桥位地质地形条件,拟定了三个比选方案:方案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方案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方案三:普通上承式拱桥2.3.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1.桥梁总体设计该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共三跨,为58m+100m+58m=216m。
边跨与中跨比为58/100=0.58在0.5~0.8之内,主跨跨中处桥面高程为835.25m,桥面横坡为2%。
图2-1 连续梁桥布置图2.主梁a.截面形式:本桥箱梁为单箱单室截面,箱底宽6.5m,两侧翼缘宽2.75m,箱梁顶面全宽为12m。
b.截面尺寸:箱梁在各墩支点处的截面高度为1/15L~1/20L,取1/16.7L即6m,在跨中及桥端支点处的截面高度为1/30L~1/50L,取1/36.4L即2.75m;箱梁顶板厚30cm(跨中)~48cm(支点),腹板厚50cm(跨中)~75cm(支点),底板厚30cm(跨中)~70cm(支点)。
c.横隔板的设置:上部结构箱梁在各墩支点及桥端支点处设横隔板。
墩支点处横隔板厚250cm,端支点处横隔板厚150cm,横隔板与箱梁连接处均设有承托。
图2-2 跨中与墩顶截面图3.基础桥墩基础连成整体,基础采用嵌岩型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桥墩为6m×6.5m的空心墩,材料为C40钢筋混凝土。
4.施工方式主梁采用悬臂节段浇筑施工,桥墩采用爬模法施工,两端桥台采用整体现浇。
2.3.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1.桥梁总体设计该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共三跨,为58m+100m+58m=216m。
边跨与中跨比为58/100=0.58在0.5~0.8之内,主跨跨中处桥面高程为835.25m,桥面横坡为2%。
图2-3 连续刚构桥布置图2.主梁a.截面形式:本桥箱梁为单箱单室截面,箱底宽6.5m,两侧翼缘宽2.75m,箱梁顶面全宽为12m。
b.截面尺寸:箱梁在各墩支点处的截面高度为1/15L~1/20L,取1/16.7L即6m,在跨中及桥端支点处的截面高度为1/30L~1/50L,取1/36.4L即2.75m;箱梁顶板厚30cm(跨中)~48cm(支点),腹板厚50cm(跨中)~75cm(支点),底板厚30cm(跨中)~70cm(支点)。
c.横隔板的设置:上部结构箱梁在各墩支点及桥端支点处设横隔板。
墩支点处设两个厚300cm横隔板,端支点处横隔板厚150cm,横隔板与箱梁连接处均设有承托。
图2-4 跨中与墩顶截面图3.基础桥墩基础连成整体,基础采用嵌岩型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桥墩为3m×6.5m的双薄壁空心墩,材料为C40钢筋混凝土。
4.施工方式主梁采用悬臂节段浇筑施工,桥墩采用爬模法施工,两端桥台采用整体现浇。
2.3.3 普通上承式拱桥1.桥梁总体设计该桥为普通上承式拱桥,主跨跨径为150m,拱高为25m,矢跨比为25/150=1/6,在1/5~1/10之内,主跨跨中处桥面高程为835.25m,桥面横坡为2%。
图2-5 普通上承式拱桥布置图2.主梁a.截面形式:本桥主梁为空心板截面,板高80cm,板宽120cm 。
b.截面尺寸:空心板截面高度为80cm,空心板顶、底板厚15cm,肋宽30cm。
图2-6 空心板截面图3.主拱圈a.截面形式:本桥主拱圈采用等截面悬链线,由6*1.6m的小箱梁组成,箱梁顶面全宽为9.6m。
b.截面尺寸:主拱圈的截面高度为2.3m;箱梁顶、底板厚25cm,肋板厚15。
c.横隔板的设置:主拱圈内部在拱脚以上10m段内加厚顶、底、侧板,以达最佳受力效果。
图2-7 主拱圈截面图4.拱上立柱拱上立柱为直径1m的空心墩。
桥墩基础连成整体,基础采用嵌岩型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桥墩均为直径1m的空心墩,材料为C40钢筋混凝土。
6.施工方式主梁采用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桥墩采用爬模法施工。
2.4 方案比较方案比选从该桥桥址的实际地理位置地形环境,结合实用耐久、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美观和有利于环保的设计原则综合考虑。
从安全、功能、经济、美观、施工、占地与工期多方面比选,最终确定桥梁形式。
a.实用性桥上应保证车辆安全畅通,并应满足将来交通量增长的需要。
桥下应满足泄洪、安全通航或通车等要求。
建成的桥梁应保证使用年限,并便于检查和维修。
只有满足了这一基本条件后,才能谈得上对桥梁结构的其他要求,既做到总造价经济,又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可靠。
b.舒适与安全性现代桥梁设计越来越强调舒适度,故应控制桥梁的振幅,避免车辆受到过大振动与冲击。
整个桥跨结构及各部件,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c.经济性设计的经济性应综合发展远景及将来的养护和维修等费用。
d.美观一座桥梁,尤其是作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的大跨径桥梁更应具有优美的外形,同时应与周围的景致相协调一致。
合理优美的结构布局和轮廓是美观的主要因素,而非豪华的装饰。
e.有利于环保桥梁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从桥位选择、桥跨布置、基础方案、墩身外形、上部结构施工方法、施工组织设计等全面考虑环境要求,采取必要的工程控制措施,并建立环境监测保护体系,将不利影响减至最小。
方案比选时应根据上述原则,对拟定的桥梁比选方案作出综合评估,选出最优的桥梁方案。
以下为各比选方案的性能对比表:表 2.1 比选方案对照表通过对各设计方案在技术及施工适用性,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美观性,设计、施工周期等几方面的综合对比分析,结合玉溪大桥总体布置的需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优势明显,被确定为最终设计方案。
第三章预应力混凝土的连续梁桥总体布置3.1 桥型布置本设计采用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结构,桥梁总长216m,桥梁起始里程桩号为K145+370.00m,终止里程桩号为K145+586.00m,桥面标高为835.25m。
3.2 桥孔布置连续梁跨径的布置可采用等跨和不等跨两种。
采用等跨布置结构简单,模式统一,适于采用顶推法、移动模架法或简支转连续法施工的桥梁,但等跨布置将使边跨内力控制全桥设计,不是很经济。
所以,连续梁跨径布置一般以采用不等跨形式。
为减少等跨布置时边跨及中跨跨中正弯矩,可将连续梁设置成不等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