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毕业设计计算书
箱梁毕业设计计算书

解得 =5 <ξb =0.53×203=108
s= = =400
故选取5 钢筋,钢筋间距为20cm,此时所提供给的钢筋面积为565 >400 。
由于 ,其高度其有效高度h=18cm,净保护层a=4cm,选用 钢筋,则
有效高度:
由公式:
解得
可知,跨中、支点处配筋相同,均为
按《公预规》5.2.9条规定,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26.51×109
⑤
180000
1110
19980×104
0.486×109
-690
85.70×109
86.19×109
合计
1032400
=420
=780
43381×104
15.68×109
157.74×109
173.43×109
i= i i
毛截面重心至梁顶的距离:
ys=Σ i/Σ i
毛截面惯性矩计算公式:
本桥位在考虑它的使用、经济、美观的同时,我们还要着重解决其在工程实际中的问题。在建桥实践中,该桥采用20m跨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为减少施工中的麻烦,特采用装配式结构。使桥梁构件的尺寸和形式趋于标准化,便于预制和施工,并节省大量支架模板和劳动力,缩短工期。
(二)设计拟应用的现场资料综述
桥位地质情况,从上到下的土层均为砂土、黏性土、砂砾。
47.53
35.65
21.25
0
=L0.5(1-2α)
0
4.88
7.25
9.75
一期恒载 ( )
一号梁
1223.42
917.63
546.98
0
0
125.61
186.62
30m小箱梁模板计算书

30m 小箱梁模板计算书(一)设计原始数据1、模板材料:面板:5mm ;连接法兰:-80×12;横肋:[8#;桁架:槽钢组合(详见图纸)。
2、 桁架最大间距为800mm 一道。
3、施工数据:上升速度V=2.8m/h ;混凝土初凝时间:t o =3h 。
(二)模板侧压力计算F=0.22γc t o β1β2V 1/2其中:γc 为混凝土重力密度,γc =26kN/m 3;t o 为混凝土初凝时间;β1为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1.1 ; β2为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β2=1.15。
计算得:F=0.22*26*3*1.1*1.15*2.81/2=36.32kN/m 2。
考虑可能的外加剂最大影响,取系数1.2,则混凝土计算侧压力标准值:F 1=1.2*36.32=43.58 kN/m 2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时,侧压力取6 kN/m 2,并乘以活荷载分项系数1.4。
F 2=1.4×6=8.4 kN/m 2侧压力合计:F 3= F1+ F2=43.58+8.4=51.98 kN/m 2 1.面板强度、刚度验算竖肋间距为0.8米,横肋间距为0.3米 计算跨径l=0.3米取板宽b=1米,面板上的均布荷载qq=F 3×l=51.98×1=51.98 kN/m考虑到板连续性,其强度、刚度可按下计算: 最大弯矩:M max =2101ql =0.1*51.98*0.3*0.3=0.468KN.m 截面系数:W=3622106006.016161m b -⨯=⨯⨯=δ最大应力:MPa MPa W M 215][7810610468.063max max =<=⨯⨯==-σσ强度符合要求刚度验算:mm mm EIql f 5.187.01012006.0110101.21283.01098.511283365434max <=⨯⨯⨯⨯⨯⨯⨯⨯==刚度满足要求。
箱梁计算书

桥梁设计计算书课程名称道桥工程设计姓名杨鑫龙学号年级与专业 2016交通工程指导教师提交日期目录一、设计资料 (4)1.1设计资料 (4)二、主梁构造布置及尺寸 (4)2.1横截面布置 (4)2.2主梁尺寸 (5)2.3横隔梁布置 (5)2.4主梁截面特性简易计算表 (5)三、主梁内力计算 (5)3.1恒载内力计算 (6)3.2活载内力计算 (8)3.3内力组合 (14)3.4弯矩剪力包络图 (15)四、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估算及布置 (15)4.1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估算 (15)4.2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估算 (17)4.3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17)五、换算截面几何特性 (20)5.1换算截面图示 (20)5.2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20)六、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21)6.1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1)6.2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2)6.3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2)6.4预应力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3)6.5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4)6.6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与各阶段预应力损失组合及有效预应力值25七、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6)7.1正截面强度验算 (26)7.2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 (26)7.3箍筋或弯起钢筋设计 (26)八、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28)8.1正截面抗裂性验算 (28)8.2斜截面抗裂性验算 (28)8.3变形验算 (30)8.3.1使用阶段挠度计算 (30)8.3.2预加力引起的反拱计算及预拱度的设置 (31)九、主梁持久状况应力验算 (31)9.1跨中截面砼法向压应力验算 (31)9.2受拉区预应力筋最大拉应力验算 (32)9.3斜截面主应力验算 (32)十、主梁短暂状态应力验算 (33)10.1主梁短暂状态应力验算 (33)十一、主梁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及配筋 (34)11.1恒载作用 (34)11.2活载作用 (35)11.3主梁肋间内力计算 (35)11.4行车道板配筋计算 (37)11.5行车道板截面复核 (38)十二、横隔梁内力计算及配筋 (39)12.1横隔梁内力计算 (39)12.2横隔梁配筋计算 (42)12.3横隔梁截面复核 (43)十三、主梁端部局部承压验算 (43)13.1端部承压区截面尺寸验算 (43)13.2端部承压区承载力验算 (44)十四、结语 (45)十五、参考文献 (45)十六、附录 (46)附录A:主梁截面尺寸图 (46)附录B:横隔梁配筋图 (46)一、设计资料1.1设计资料(1)设计跨径:标准跨径35.82m(墩中心距离),简支梁计算跨径(相邻支座中心距离)35.22m,主梁全长35.78m。
毕业设计箱梁计算书

箱梁##1等高等宽连续箱梁
汇总计算书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2011年11月20日
公司名称:
1
计算资料
1.1 桥面布置
跨径布置:30 30 30 30 m
1.2
设计荷载
设计荷载
1.3 计算材料参数
2纵梁计算
2.1计算资料
汽车冲击系数表
2.1.1二期恒载
纵梁线形荷载表
2.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弯强度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全梁抗弯强度最值验算汇总表
Md Mud Md Mud
特征断面最小配筋率验算汇总表
2.3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剪强度验算
2.4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持久状况标准效应组合特征断面混凝土应力验算汇总表
2.5短暂状况应力验算
2.6钢束引伸量计算
第3号支座反力汇总表
31号横梁计算
3.1计算资料
3.2二期恒载
3.3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弯强度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全梁抗弯强度最值验算汇总表
Md Mud Md Mud
全梁最小配筋率最值汇总表
3.4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剪强度验算
3.5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混凝土持久状况标准效应组合应力最值汇总表
持久状况标准效应组合特征断面混凝土应力验算汇总表
持久状况标准效应组合预应力钢筋应力最值汇总表
3.6短暂状况应力验算
3.7钢束引伸量计算
计算钢束示意图
3.8支座反力汇总
第1号支座反力汇总表
第3号支座反力汇总表。
连续箱梁桥的毕业设计(40+60+40米)

前 言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形成经济、环境、市场、管理等大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
毕业设计过程中复习以前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桥梁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桥址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条件、工程地质、以及周围所处的环境等等,除此之外,任何一个设计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将经济、实用、美观三者都融于设计之中。
设计主要包括上部结构计算和下部结构计算。
桥梁的结构设计,主要是主梁、桩柱的内力计算、截面配筋、强度验算等。
通过方案比选后确定本桥为连续箱梁桥,桥长140米。
计算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下册)》、《连续梁桥》、《桥梁工程》、《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桥梁设计常用数据手册》等书籍,其中桥梁结构上的车道荷载布置、超静定连续梁内力分析涉及的所有计算全部由桥梁博士Dr Bridge 和Excel辅助计算功能求出和输出原始数据,为下一步的分析和准确计算打下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的上部主梁和下部墩柱的结构设计计算当中,再以程序精算结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和Excel辅助计算功能计算;此次毕业设计除了有详细的计算书外,还按照设计要求绘制了一定量的施工图纸。
总之,通过毕业设计,达到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运用知识能力、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外语能力以及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业务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研究、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1. 桥梁设计方案和比选1.1设计说明1.1.1 任务依据和设计范围(1)任务依据所选桥位的地质图。
(2)设计论文原始资料桥位地形图、地质勘察资料; (3)设计荷载:公路I 级:车道荷载k k 10.5kN 360kN q ==,P 。
箱梁计算书

S123分离式立体交叉上部结构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6、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7、Dr.Bridge系统--<<桥梁博士>>V3.2版;8、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9、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0、交通部现行的其他《规范》、《规程》、《办法》。
二、技术指标1、路线等级:高速公路,双向6车道;2、计算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3、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动加速度峰值0.10g;桥梁为B类,设防措施标准为Ⅷ度;4、环境类别:Ⅰ类;5、桥面布置:单幅:0.5米(护栏)+14.50米(行车道)+0.5米(护栏)=15.5米;6、设计荷载:公路-Ⅰ级;7、桥跨布置: 25+32+32+25m;8、温度荷载: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3.10.3取用a、体系整体升温25度;b、体系整体降温25度;c、梯度温度(升温)●顶板顶层处:14℃●顶板顶层以下10cm:5.5℃●顶板顶层以下40cm:0℃d、梯度温度(降温)●顶板顶层处:-7℃●顶板顶层以下10cm:-2.75℃●顶板顶层以下40cm:0℃9、预应力材料力学特性:钢绞线的弹性模量:1.95×105MPa锚下张拉控制应力:1339.2MPa波纹管摩擦系数:0.25波纹管偏差系数:0.0015锚具单端回缩变形:6mm9、车道荷载横向分布系数:3.0810、不均匀沉降:5mm11、结构体系:连续梁;构件类别: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
30米箱梁计算书

学校代码学号00863112分类号密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学院、系鄂尔多斯学院土木工程系专业名称土木工程年级2008学生姓名韩志东指导教师年月日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桥摘要:装配式箱型梁桥设计本着“安全、经济、美观、实用”的八字原则,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公桥规》的规定,对Y河大桥进行方案比选和设计的。
本论文提出三种不同的桥型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方案一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型梁桥,方案二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方案三为钢筋混凝土拱桥。
经由以上的八字原则以及设计施工等多方面考虑、比较确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型梁桥为推荐方案。
在设计中,桥梁上部结构的计算着重分析了桥梁在使用工程中恒载以及活载的作用力,采用整体的体积以及自重系数,荷载集度进行恒载内力的计算。
运用杠杆原理法、修正偏心压力法求出活载横向分布系数,并运用最大荷载法进行活载的加载。
根据所得内力,进行了梁的预应力钢筋估算,估算了钢绞线的各种预应力损失,并进行预应力阶段和使用阶段主梁截面的强度和变形验算、挠度的计算。
下部结构采用以钻孔灌注桩为基础的双柱式桥墩,并简要介绍了施工方案。
关键词:预应力连续箱梁桥、内力、体系转换、预应力损失、验算、钻孔灌注桩、双柱式桥墩、预应力混凝土Assembly type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Abstract:Prefabricated Box Beam Bridge Design in the "safe, economy, beautiful, practical" eight-character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task and" the bridge" provisions, on the Y River Bridge for scheme selection and design. This paper presents three different bridge type scheme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scheme for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ox girder bridge, scheme for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simply supported T beam bridge, scheme three is a reinforced concrete arch bridge. Based on the character and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consider, the comparison to determine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ox girder bridge as the recommended scheme.In the design, the bridge upper structure calculation analyzes bridge in use of dead load and live load force, the overall volume and weight coefficient, load collection degree of constant load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Using the lever principle method, modified excentral pressure method for live load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maximum load live load.According to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beam, the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estimation, estimation of loss of prestress, and prestressed phase and use phase of the main beam section of th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alculation, the calculation of deflection. The substructure adopts to bored pile based on double column pier,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scheme.Keywords: prestressed continuous box beam bridge internal force, system, conversion, prestress loss, checking, bored pile, double column pier, prestressed concrete目录总论 ............................................................................................................................................................... - 1 -1 概述 ................................................................................................................................................... - 1 -1.1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概述......................................................................................................... - 1 -1.2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发展............................................................................................. - 2 - 第一章方案比选.................................................................................................................................... - 3 - 1具体方案比选..................................................................................................................................... - 3 -1.1 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桥方案................................................................................................. - 3 -1.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方案............................................................................................. - 3 -1.3 上承式刚架拱桥方案............................................................................................................. - 3 -2 方案比选 ........................................................................................................................................... - 4 - 第二章Y河水文设计原始资料及计算....................................................................................................... - 5 -1 设计原始资料.................................................................................................................................... - 5 -2 河段类型判断.................................................................................................................................... - 5 -2.1 稳定性及变化特点................................................................................................................. - 5 -2.2 河段平面图形......................................................................................................................... - 5 -2.3 断面及地址特征..................................................................................................................... - 5 -3 设计流量和设计流速的复核............................................................................................................ - 5 -3.1 根据地质纵剖面图绘出的河床桩号,绘制河流横断面图。
桥梁工程箱梁设计计算书

桥梁工程箱梁设计计算书1 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1.1 桥梁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40m主梁全长:39.96m计算跨径:39 m桥面净空:净11.25+2×11.2 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kN/m2,每侧栏杆,人行道重量的作用力分别为5kN/m和3.0kN/m1.3 材料及工艺:混凝土:主梁C50,栏杆及桥面铺装C30钢筋:预应力钢筋采用φj15.2低松弛钢绞线,每束6根;普通钢筋:直径大于和等于12mm的采用Ⅱ级热扎螺纹钢筋,直径小于12mm的均用Ⅰ级热扎光圆钢筋;钢板:锚头下支承垫板、支座垫板等均采用A3碳素钢。
按后张法施工工艺制作主梁,采用直径70mm的波纹管和OVM.1.4 设计依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001—2004)2. 构造布置:2.1 主梁尺寸的拟定: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通常在1/15~1/25之间,本设计主梁高度取用200cm,其高跨比为1/18~1/19之间。
2.2 横断面布置(见图1)依据《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主梁间距为3.25米,翼板宽均为270厘米,净11.25+2×1.0米的桥宽选用4片主梁(见图1)2.3 主梁截面细部尺寸:箱梁翼板的厚度主要取决于桥面板系承受车轮局部荷载的要求,还应考虑能否满足主梁受弯时翼板受压要求。
绘制梁截面如图2所示。
2.4主梁截面几何特性的计算跨中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分块面积Yi Si=Yi*Si Ii Yu-Yi Ix=Ai*(Yu-Yi) I6500 10 65000 216666.7 84.21 74.21 36012973 7040 100 704000 15018667 84.21 -15.79 16773908 3800 190 722000 126666.7 84.21 -105.79 42654458 720 23 16560 3240 84.21 61.21 2700838 144 176 25344 1152 84.21 -91.79 1214410 18204 1532904 99356588检验截面效率指标ρ(希望ρ在0.5以上)上核心距ku =ΣI/ΣAiyb=47.14cm下核心距kb=ΣI/ΣAiyu=64.81cm截面效率指标ρ= (ku+ kb)/h= 0.559751>0.5 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的计算跨径( )
—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 )
—结构跨中截面的截面惯性矩( )
—结构跨中处的单位长度质量( ),
当换算为重力时单位长度应为( )
G—结构跨中处延米结构重力( )
由于是双车道,不折减,故车道折减系数为:ξ=1。
2.3.2横向分布系数
支点截面采用杠杆法计算,跨中截面采用修正偏心压力法。
三、研究(设计)内容
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的地质资料、设计荷载及桥面净空,拟定本设计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型简支梁桥,其中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共设四片主梁,五道横隔梁。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结构计算内容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内力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配筋计算;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与配筋;横隔梁的内力计算与配筋。下部结构计算内容包括:盖梁的内力计算;墩柱得内力计算;基础的内力计算。
47.53
35.65
21.25
0
=L0.5(1-2α)
0
4.88
7.25
9.75
一期恒载 ( )
一号梁
1223.42
917.63
546.98
0
0
125.61
186.62
250.97
二号梁
1169.71
877.35
522.96
0
0
120.1
178.42
239.95
二期恒载 ( )
一号梁
0
0
0
0
0
0
0
0
(四)设计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在我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早在70年代,我国就建成了跨径达五十多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除了简支梁桥以外,近年来我国还修建了多座现代化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型刚架桥、连续梁桥和悬臂两梁桥。目前,我国在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桥的施工技术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研究起步较早,法国著名工程师弗莱西奈经过20年研究使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付诸实践后,新颖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首先在法国和德国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西德最早用全悬臂法建造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特别是在1952年成功地建成了莱茵河上的沃伦姆斯桥后,这种方法就传播到全世界。近年来,国外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的结构体系有这样的见解,倾向于采用悬臂浇筑工艺来修建连续梁桥。这种方法在世界发展甚快。
计算剪力时: 即
式中: 为板的计算跨径, 为板的净跨径, 为板厚, 为梁肋宽度。
计算图式见下图
计算图式(mm)
现浇部分桥面板的自重为:
8 混凝土垫层和10 沥青面层:
计算得到简支板跨中二期恒载弯矩及支点二期恒载剪力为:
弯矩:
剪力:
综上所述,连续板恒载效应如下:
支点断面恒载弯矩:
支点断面恒载剪力:
跨中断面恒载弯矩:
下核心矩: x= =
截面效率指标: = =
根据设计经验,一般截面效率指标取 为0.45至0.55,且较大者亦较经济。上述计算结果表明,初拟的主梁跨中截面是比较合理的。
2.2主梁恒载内力计算
2.2.1一期恒载(预制梁自重)
为简化计算按不变截面计,主梁的恒载集度
边主梁: 中主梁:
2.2.2二期恒载(桥面板接头)
1行车道板计算
考虑到主梁翼缘板内钢筋是连续的,故行车道板可按悬臂板(边梁)和两端固结的连续板(中梁)两种情况来计算。
1.1悬臂板荷载效应计算
由于行车道板宽跨比大于2,故按单向板计算,悬臂长度64cm。
1.1.1恒载效应
1)刚架设完毕时:
桥面板可看成64cm长的单向悬臂板,计算图式见下图所示:
、
图1-1 尺寸图(单位: )
,即主梁抗扭能力较大,取跨中弯矩 ,支点弯矩
1.2.1永久作用
1)主梁刚架设完毕时
桥面板可看成39 的悬臂单向板,如下图1-2
图1-2 尺寸图(单位:mm)
其根部一期恒载内力为:
弯矩:
剪力:
2)成桥后
先计算简支板的跨中弯矩和支点剪力值,梁肋间的板的计算跨径按下列规定取用:
计算弯矩时: 但不大于 ,本设计:
2)支点断面剪力:
3)跨中断面弯矩:
1.3.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短期效应组合):
1)支点断面弯矩组合:
2) 支点断面剪力组合:
3)跨中断面弯矩组合:
1.4行车道板配筋
悬臂板及连续板支点采用相同的抗弯钢筋,故只需按其中最不利荷载效应配筋,即 ,其高度h=25 ,净保护层 =4 ,选用 钢筋,则有效高度:
毛截面面积: =Σ i
各分块面积对上缘的静矩:
分块名称
分块面积 i( )
分块面积形心至上缘距离 i( )
= i i
( )
分块面积的自身惯性矩Ii( )
i= s- i( )
分块面积对形心的惯性矩 x= i i2( )
截面惯性矩 = i+ x( )
①
522000
90
4698×104
1.409×109
330
(三)设计拟应用的文献综述:
本设计涉及内容广泛,需应用到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桥梁学、结构设计学及基础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采用是2004年颁布的新规范《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严格执行其规定。根据设计荷载等确定桥长、跨径及孔数。根据《桥梁工程》《公路桥涵设计手册》中的简支梁桥的计算进行行车道板的计算;荷载横向分布计算;主梁内力计算;横隔梁内力计算及挠度、预拱度的计算。根据《结构设计原理》进行主梁、横隔梁、行车道板及墩台与基础的截面尺寸设计及配筋计算。根据《基础工程》及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进行墩台与基础的设计。并根据《桥梁工程》《基础工程》拟订施工方案。根据《有关桥涵标准图》进行施工图纸设计。知识涉及相对全面,能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边主梁:0
中主梁:
2.2.3三期恒载(栏杆、人行道、桥面铺装)g
人行道和栏杆按8.5 计算
边主梁 :
中主梁 :
2.2.4主梁恒载汇总
主梁恒载汇总表 表1-2
梁号
荷载
边主梁
中主梁
一期恒载
25.74
24.61
二期恒载
0
2.25
三期恒载g
15.38
12.47
恒载总和( )
41.12
39.33
2.2.5恒载内力计算
56.85×109
58.26×109
②
28000
203.3
569.2×104
0.0762×109
217
1.32×109
1.369×109
③
25200
215
542×104
0.0103×109
205
1.059×109
1.069×109
④
277200
635
17602×104
13.70×109
-215
12.814×109
满足抗剪最小尺寸要求。
按《公预规》5.2.10条规定: ,即
98.43KN 时不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强度
计算,仅按构造要求配置钢筋。
根据《公预规》第9.2.5条,板内应设置垂直于主钢筋的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8 ,间距不应大于200 ,因此选取钢筋 。
2主梁内力计算与配筋
2.1主梁截面几何特性的计算
本设计采用分块面积法计算,公式如下:
本桥位在考虑它的使用、经济、美观的同时,我们还要着重解决其在工程实际中的问题。在建桥实践中,该桥采用20m跨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为减少施工中的麻烦,特采用装配式结构。使桥梁构件的尺寸和形式趋于标准化,便于预制和施工,并节省大量支架模板和劳动力,缩短工期。
(二)设计拟应用的现场资料综述
桥位地质情况,从上到下的土层均为砂土、黏性土、砂砾。
前 言
一、选题依据
(一)设计目的及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设计通过自行拟定桥梁形式及断面尺寸,设计下部结构——墩台与基础并编制施工方案,使我们全面地掌握桥梁的设计及施工理论,并学会将其应用于实践。桥梁的设计是系统性十分强的工作,有了本次设计我们可以对四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一个综合系统的回顾和学习,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计算悬臂板根部一期恒载内力为:
弯矩:
剪力:
1)成桥后
桥面现浇部分完成后,施工二期永久作用,由于边梁悬出端没有现浇部分,此时桥面板可以看成净跨径为0.64 的悬臂单向板。
人行道和栏杆的重量: ,
计算第二期恒载内力如下:
弯矩:
剪力:
综上所述,悬臂根部永久作用效应为:
弯矩:
剪力:
1.1.2活载效应
左边悬臂板处,只作用有人群荷载,见图1-1
=Σ[ +Ai(yi-ys)2]
式中: —分块面积
i—分块面积的重心至梁顶边的距离
s—截面重心到梁顶的距离
i—各分块对上缘的面积矩
—分块面积对其自身重心轴的惯性矩
2.1.1预制中主梁的截面几何特性
图1-4主梁横截面
中梁跨中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表1-1
2.1.2检验截面效率指标
以跨中截面为例
上核心矩: s= =
26.51×109
⑤
180000
1110
19980×104
0.486×109
-690
85.70×109
86.19×109
合计
1032400
=420
=780
43381×104
15.68×109
157.74×109
173.43×109
i= i i
毛截面重心至梁顶的距离:
ys=Σ i/Σ i
毛截面惯性矩计算公式:
②计算抗扭修正系数
③鉴于桥的对称性,只要计算1、2号梁即可,下面采用修正偏心压力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