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完整版)2018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最新整理)

(完整版)2018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最新整理)
观察物体(2)
4
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 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 唯一的一种情况。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 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2、5、3 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联系及其区别。 2.掌握 2、5、3 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奇数的区别。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 7 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 课时 2.2、5、3 的倍数的特征 3 课时 3.质数和合数 2 课时 【知识结构】
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
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
时我们就可以说 12 是 2 和 6 的倍数,2 和 6 是 12 的因数。
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
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重点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教师出示口算题。
10÷5=
16÷2=
12÷3= 100÷25=
220÷4= 18×4=
25×4=
24×3=
150×4= 20×86=
学生口算
2. 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
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
2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 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 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2018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应用PPT课件

2018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应用PPT课件

.
6
13cm=( )m 19时=( )日 177kg=( )t 157cm²=( )m² 37分= ( )时 263cm³=( )dm³
.
7
五年级数学下册
例3
.
1
复习:
1.在“一块菜地的 种了黄瓜“中,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
份,种黄瓜的占其中的( )份。
2.在“红气球是气球总数的( )”中, 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 份,红气球占其中的( )份。
3.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个同
学得到的是这盒铅笔的( )。
.
4
巩固应用:
1. 某公司有男工23人,女工34人,男 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
2. 小青家的果园种了9棵桃树,20棵梨 树和40棵李子数,桃树的棵数是梨 树的几分之几?李子树的棵数是梨树 的多少物共400吨,已经运走了257 吨,剩下的货物占这批货物的几分之 几?
4. 某车间有男工17人,女工23人,男 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男女 工人数各占车间人数的几分之几?
.
2
探究新知:
例3.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鸡20 只,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鸡的只数 是鸭的多少倍?
分析:7只 是 10只 的几分之几?
20只 是 10只的几倍?
.
3
思考: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
A是B的几分之几? A是B的多少倍?
除法计算, B作为标准数, 是除数, 得到的商没有单位名称。

2018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020年7月整理).pdf

2018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020年7月整理).pdf
五、图形的运动(三)(3 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 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打电话
七、折线统计图(3 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 课时) 九、总复习(4 课时)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观察物体与统计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因数和倍数(1)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 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 0。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第 2 课时 因数和倍数(2)
【教学内容】 :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教材第 6 页例 2、例 3,教材第 7~8 页练习二第 2~8 题)。
观察物体(2)
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 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 唯一的一种情况。
【教学反思】:
4
学海无涯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 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2、5、3 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联系及其区别。 2.掌握 2、5、3 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奇数的区别。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 7 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 课时 2.2、5、3 的倍数的特征 3 课时 3.质数和合数 2 课时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教师出示口算题。
10÷5=
16÷2=
12÷3= 100÷25=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2021/1/13
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 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 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2021/1/13
1.3× 6=7.8 4÷ 5=0.8
45 ÷ 6=7 ······3
这三个算式都不能说谁是谁的因数或倍数,因为
因数和倍数是在非零自然数相乘或整除的 关系中产生的。
( ×)
(3)42能被7整除,42是7的倍数。(√ )
(4)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 )
2021/1/13
巩固提高
1、一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 这个数是( 12 )。 2、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 都是 60,这个数是( 60 )。
2021/1/13
3.判断对错
(1)4×9=36,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2)48是6的倍数。(√) (3)在27÷4=6…3中,27是4的倍数。 (×) (4)36是6的因数。(×) (5)9的倍数只有18、27、36。(×)
2021/1/13
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这些数的因数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36的因数有:1,2,3,4,6,9,12, 18,36。 36。 15的因数有:1,3,5,15。 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16的因数有:1,2,4,8,16。 18的因数有:1,2,3,6,9,18。 18的因数有:1,2,3,6,9,18
2021/1/13
做一做:正面画“√ ”,上面画“ ”,侧
面画“ ”。:正面画“√ ”, 上面画“ ”,侧面画 “ ”。
2021/1/13

做一做:正面画“√ ”, 上面画“ ”,侧面画 “ ”。

(完整版)2018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整理)

(完整版)2018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整理)

【重点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教师出示口算题。
10÷5=
16÷2=
12÷3= 100÷25=
220÷4= 18×4=
25×4=
24×3=
150×4= 20×86=
学生口算
2. 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
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
第 1 课时 因数和倍数(1)
5
【教学内容】
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 5 页内容,以及第 7 页练习二的第 1 题)。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
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
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
时我们就可以说 12 是 2 和 6 的倍数,2 和 6 是 12 的因数。
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
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1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 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 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 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 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为 2 课时: 第 1 课时观察物体(1)1 课时 第 2 课时观察物体(2)1 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精心整理汇编)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精心整理汇编)

这些数都是(自然 )数。
进入新课
12÷2=6, 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 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 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 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 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1.3× 6=7.8
一个非零自然数,它最小的倍数和最大 的因数都是它本身。
1 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2. 2、5、3的倍数的特征
第1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
R·五年级数学下册
进入新课
2的倍数的数
1 ×2
2
2
4
3
6
4
8
5
10
6
12
7
14
……
……
这些数的个 位上的数有什 么特点?
12 11 12 21 22 31 32 41 42 51 52 61 62
71 72 81 82 91 92
3 4 5 6 7 8 9 10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0 123
3678 8089 1000 655 5656 881
奇数
偶数
2. 说一说你身边哪些数是奇数,哪些数是偶数。
打开数学书,可以看到左边 是偶数页,右边是奇数页。
我家的门牌号 203 是奇数。
3.
北京西站开出列车
终点站 车 次

2018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2018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目录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观察物体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3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整理和复习探索图形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整理和复习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电话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观察物体与统计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精心整理汇编)【精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精心整理汇编)【精选】

3.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7的所有倍 数,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多少?说说你是 怎样找的。
1—100的自然数中7的所有倍数有: 7,14,21,28,35,42,49,56,63, 70,77, 84, 91,98 。
巩固提高
1、从5张卡片中取两张组成一个数, 使它是2的倍数。
01
2
3
4
10,12,14,20,24, 30,32,34,40,42。
学号是 5 的倍数 的同学请举手。
5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呢?
12 11 12 21 22 31 32 41 42 51 52 61 62
71 72 81 82 91 92
3 4 5 6 7 8 9 10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这些数都是(自然 )数。
进入新课
12÷2=6, 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 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 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 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 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1.3× 6=7.8
0 123
3678 8089 1000 655 5656 881
奇数
偶数
2. 说一说你身边哪些数是奇数,哪些数是偶数。
打开数学书,可以看到左边 是偶数页,右边是奇数页。
我家的门牌号 203 是奇数。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四:前后两排,前排放一 个,放在最左边,后排放三个。
方法五:前后两排,前排放一 个,放在最右边,后排放三个。
方法六:前后两排,前排放一个, 放在最中间,后排放三个.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1 观察物体(三)
2的倍数有: 2, 4, 6, 8,10 …… 5的倍数有: 5, 10,15,20,25……
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这些数 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3的倍数有:3,6,9,12,15 ------
2的倍数有:2,4,6,8,10 ------
5的倍数有:5,10,15,20,25 ------
4÷ 5=0.8
45 ÷ 6=7 ······3
这三个算式都不能说谁是谁的因数或倍数,因为
因数和倍数是在非零自然数相乘或整除的 关系中产生的。
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 所说的数一般指非0自然数。
典例剖析
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7,这个数是 ( 17 ),它的最小的因数是( 1 ),17 的因数一共有( 2 )个.
做一做:正面画“√ ”,上面画“ ”,侧
面画“ ”。 √

做一做:正面画“√ ”, 上面画“ ”,侧面画 “ ”。

做一做:正面画“√ ”, 上面画“ ”,侧面画 “ ”。

运用新知
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 分别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先摆一摆,再连一连




A:
B:
从侧面看是A图的有 从正面看是B图的有
②③ ①④
猜一猜:
正方形
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 一个面,它可能是什 么立体图形?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这是我从正面看到的
是这样的两个物吗?
……
下面这三幅图分别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从上面看到)( 从正面看到 )( 从左面看到 )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2.因数与倍数
1.因数和倍数
2、下列说法对吗?为什么?
(1)8是倍数,2是因数。
(× )
(2)32是5的倍数。
( ×)
(3)42能被7整除,42是7的倍数。(√ )
(4)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 )
巩固提高
1、一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 这个数是( 12 )。 2、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 都是 60,这个数是( 60 )。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1)
R·五年级数学下册
复9=36
21÷3=7
2、因为72÷8=9,所以72能被8( 整除 ), 或者 72能被9( 整除),也可以说8能(整除 )72,或 9能(整除 )72。
整除: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
且没有余数。
3、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
我看到: 我看到:
我看到:
探索新知
因为,我是从立体 图形的上面看的。
我是从立体图 形的侧面看的。
我是从立体图 形的正面看的。
哦,我明白了。因为我们各自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 所以所观察到的图形不同。
我来总结吧: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因为,有特殊的立体图形, 即使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 到的图形也可能相同. 比如: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 1 ),最大的因数是 (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你能找出3的倍数吗?
3×1 = 3
3 × 2 = 6 3乘非零自然数的积 3 × 3 = 9 就是3的倍数。
3 × 4 = 12
3 × 5 = 15
……
3的倍数有:
3,6,9,12,15 ……
1 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R·五年级数学下册
情境导入
现有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图形。
大 家 摆 摆 看
还可以怎么样摆?
探索新知
一共有六 种方法
方法一:前后两排,前面三个, 后排一个在最左边。
方法二:前后两排,前面三个, 后排一个在最右边 。
方法三:前后两排,前面三 个,后排一个在最中间。
第2课时 因数和倍数(2)
R·五年级数学下册
进入新课
15的因数有: 1,3,5 ,15。 1×15=15 16的因数有: 1,2,4,8,16。 3×5=15
1×16=16 2×8=16 4×4=16
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这些数的因数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36的因数有:1,2,3,4,6,9,12, 18,36。 36。 15的因数有:1,3,5,15。 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16的因数有:1,2,4,8,16。 18的因数有:1,2,3,6,9,18。 18的因数有:1,2,3,6,9,18
7的倍数有:7,14,21,28,35 ------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它本身 ),
( 没有 )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 的个数是( 无限的 )。
任何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中都有1和它本身,我们把 小于它本身的因数叫做这个自然数的真因数。如6的所 有真因数是1、2、3,而且6=1+2+3,像这样的数, 数学家们叫它完美数。
这些数都是(自然 )数。
进入新课
12÷2=6, 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 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 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 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 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1.3× 6=7.8
3.判断对错
(1)4×9=36,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2)48是6的倍数。(√) (3)在27÷4=6…3中,27是4的倍数。 (×) (4)36是6的因数。(×) (5)9的倍数只有18、27、36。(×)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 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1.因数和倍数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R·五年级数学下册
情境导入
只不远横
缘 身 在 此 山
识 庐 山 真 面
近 高 低 各 不
看 成 岭 侧 成
题 西 林 壁
中目同峰
小组活动要求:
1.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 哪几个面?
2.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见所有 的面吗?
3.你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我看到:
我看到:
我看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