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机工程学.ppt

合集下载

汽车人机工程学

汽车人机工程学

THANKS.
自动驾驶对人机工程学的挑战
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人机工程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确 保自动驾驶系统在各种路况和交通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机协同驾驶
在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普及的背景下,人机协同驾驶将成为一 种新的驾驶模式。如何实现人车之间的顺畅交互,提高驾驶 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未来人机工程学研究的重点。
人机工程学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
用户体验优化
新能源汽车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具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续航里程、充电设施等 方面的挑战。人机工程学可以通过优化用户体验,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接受度 。
人机协同控制
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控制与传统汽车有所不同,人机工程学可以通过研究人车协同 控制,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车载娱乐系统
音频系统
01
提供高品质的音响效果,满足驾驶员和乘客的音乐、广播和电
影等娱乐需求。
视频系统
02
通过车载显示屏播放电影、电视节目和游戏等内容,增加行车
途中的娱乐性。
网络连接
03
提供车载Wi-Fi和蓝牙连接功能,方便驾驶员和乘客上网、听歌、
导航和语音通讯等。
汽车人机工程学挑战
05
与未来发展
汽车人机工程学原理
02
人体测量学
人体测量学定义
人体测量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尺寸、形态、活动范围和生物 力学特性的科学,为汽车人机工程学提供基础数据。
人体尺寸测量
通过测量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人体尺寸,为汽车设计 提供参考,确保座椅、方向盘、踏板等部件适应不同人群 的需求。
人体姿态与运动
研究人体在坐姿、立姿和运动状态下的姿态和运动特性, 为座椅、踏板和操作界面设计提供依据,提高驾驶的舒适 性和安全性。

汽车人机工程学

汽车人机工程学

第六章 汽车人机 工程学
人体模型和工具
相关定位基准和 尺寸代号
造型和内饰设计 相关工作 概述
H点二维人体模 型
H点三维人体模 型
眼椭球
头廓包络
驾驶员手伸及界 面
其它人体工具
头廓包络
头廓包络是指不同身材的驾驶员和乘员在适意的驾驶和乘坐姿势时 ,他们头部的空间分布范围,用以确定车身内部顶棚的高度。根据 其用途,头廓包络只取其上半部分,其基本形状为椭球面。
A类车和B类车的区别主要就是:H30-座椅高度,TH17、TL23-座椅行程,A40-靠 背角,这几个参数取值范围的不同。
如表,是G小于-1.25、50%性别构成、使用盆骨和肩部安全带约束条件下的手伸及 界面数据表
其它人体工具
在方向盘、仪表台以及安全带的设计中,需要考虑驾驶员膝 盖、小腿和腹部占据的空间范围,对应的人体工具是驾驶员 对离合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胫膝位置、驾驶员腹部位置。在 SAE标准中,针对载货汽车驾驶员给出这两种工具,表现为二 维曲线轮廓,都为一定大小的圆弧。其尺寸和定位参数具体 参见SAE J1521和SAE J1522标准。
第六章 汽车人机 工程学
人体模型和工具
相关定位基准和 尺寸代号
造型和内饰设计 相关工作 概述
H点二维人体模 型
H点三维人体模 型
眼椭球
头廓包络
驾驶员手伸及界 面
其它人体工具
界面的定义及三 种操作任务
界面的定位基准 界面的数据表达
驾驶员手伸及界面是驾驶员 前方的空间曲面。根据操纵 任务的不同,表现为三个曲 面。 • 三指抓握方式的伸及界面 • 指按的伸及界面 • 手握方式的伸及界面
H点三维数字模型: H点设计工具 HPD(H-Point Design Tool) 进行乘员的布置设计

第5章 车辆人机学课件

第5章 车辆人机学课件

男女为90/10或95/5
X97.5=929.13-0.480 X95=922.49-0.494Z X90=903.03-0.485Z X50=855.31-0.509Z X10=785.36-0.492Z X5=762.17-0.485Z X2.5=732.26-0.461Z
X97.5=936.6+0.613879Z-0.00186247Z2 X95=913.7+0.672316Z-0.00195530Z2 X90=885.0+0.735374Z-0.00201650Z2 X50=793.7+0.903387Z-0.00225518Z2 X10=715.9+0.968793Z-0.00228674Z2 X5=692.6+0.981427Z-0.00226230Z2 X2.5=687.1+0.895336Z-0.00210494Z2
车辆 人 机 工 程 学

B类车 头部位置线中心在汽车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用下述公式计算: 乘员男/女比例为50/50时:
X= X(ATRP)– 82.76 + 12.68 (A40) Y=W20 Z= Z(ATRP)+ 727.59– 3.57(A40)

乘员男/女比例为75/25时:
X= X(ATRP)– 108.55 + 13.65(A40) Y=W20 Z= Z(ATRP)+ 736.16– 3.82(A40) 式中, X(ATRP) 、Z(ATRP)为布置工具参 考点的坐标; A40为座椅靠背角,单位为(°); 其余参数的单位为mm。
式中;CHX为R 男女驾驶员比为75/25时: 点至踏板踵点 x=4229.4784+(CHX)(-5.8753+0.0789(CX+(CZ)(-0.0473-(3.9×10-9)(H30)(CX))) 的水平距离; +(H30)(-2.3832+O.0351(CX)-0.0232(CZ))+(CX)(-64.3385-0.0002(CX)+0.0024(CZ)) CX为离合器踏 +(CZ)(39.678+0.0007(CZ)) 板表面中心点 z=12254.3381+(CHX)(-14.3121-0.0450(CX)+(CZ)(O.0692十(6.6×10-9)(H30)(CX))) 至踏板踵点的 +(H30)(-7.6863-O.0219(CX)+0.0326(CZ))+(CX)(37.9286-0.0009(CX)-0.0016(CZ)) 水平距离;CZ +(CZ)(-56.1338-0.0006(CZ)) 为离合器踏板 男女驾驶员比为90/10至95/5时: 表面中心点至 踏板踵点的垂 x=14601.7633+(CHX)(-17.7652+0.0081(CX)+(CZ)(0.0506-(8.6×10-9)(H30)(CX))) 直距离;H30为 +(H30)(-8.7461+0.0034(CX)+0.0243(CZ))+(CX)(-6.6220+(5.7×10-6)(CX) R点的高度,各 +O.0035(CZ))+(CZ)(-42.6080+0.0010(CZ)) 单位均为mm。 z=13495.0413+(CHX)(-15.2231-0.3160(CX)+(CZ)(0.1508+(3.4×10-8)(H30)(CX)))

汽车人机工程学ppt课件

汽车人机工程学ppt课件

驾驶员视野设计
v 前方视野 ☆ 驾驶员前方180º范围内直接视野:在通过V1的水平面下方 和通过V2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都和水平面向下成4°夹角,其 中一个平面垂直于Y基准平面,另两个平面垂直于X基准平面) 上方的范围内,除了A柱、三角窗分隔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 视镜和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程学是20 世纪70 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 科,它从人的生理和心理出发,研究人-机- 环境相互关系和相互 作用的规律,并使人—机系统工作效能达到最佳。在汽车车身设 计中应用人体工程学,就是以人(驾驶员、乘客) 为中心,研究车 身设计(包括布置和设备等) 如何适应人的需要,创造一个舒适的、 操纵轻便的、可靠的驾驶环境和乘坐环境, 即设计一个最佳的人 —车—环境系统。
上下车方便性
v 车门立柱倾斜度
☆ 考虑上下车方便性,首先要考虑的是车门立柱是否符合要 求,下面图12给出了前座不能翻倒的轿车车身与座椅相对位 置的推荐值。当立柱倾斜度过低或者为0时,前后座入座都会 不舒适,如果将门立柱往后倾斜适当角度,则可以大大改善入 座离座的方便性,参考图13所示。
上下车方便性
上下车方便性
v 通道尺寸
☆对于后座的上下车方便性(图14、15), H131 (后门槛至 地面的垂直距离)、 HY2 (R点到后车门上沿的垂直距离)、 L19 (后入口的足部空间,后门最大开度时内边缘或在门槛之 上102mm的立柱与前座椅最小距离)、 LX1 (前车门X方向最 大开度)、 LX2 (前车门对角最小距离)、 LX3 (后车门X方 向最大开度)有直接影响。一般而言,高度方向上的上下尺寸 不因级别而异,而长度方向的尺寸则因级别的不同而有不同的 要求,级别越高,尺寸越大。推荐值如下:L19>250mm H131<400mm HY2>750mm 。

车辆人机工程学ppt课件

车辆人机工程学ppt课件

车辆 人 机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百分位数
百分位数Pk将随机变量的总体或样本 的全部观测值分为两部分,有k%的观测 值等于和小于它,有(100- k) %的观测值 大于它。
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指标、一个界值。 人体尺寸用百分位数表示时,称人体 尺寸百分位数。



1.4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史
➢ 人机学的萌芽期:
《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己, 又以害人。”“故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凡兵,句 兵欲无弹,刺兵欲无蜎,是故句兵椑,刺兵抟。”“凡为弓,各 因其君之躬志虑血气。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为之危弓, 危弓为之安矢。骨直以立,忿埶以奔,若是者为之安弓,安弓为 之危矢。”
车辆 人 机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人机工程学” ➢ Ergonomics (欧)/工效学、人类工效学 ➢ Human Engineering(美)/人体工程学 ➢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人因工程学、人因学 ➢ Human Factors (美) /人因工程学、人因学 ➢ 人间工学(日) ➢ 工程心理学 ➢ 人机工程学、人机学、
车辆 人 机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人-机关系
➢ 人机系统功能分配研究:系统中人的功能与机
的功能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条件,研究人、机之 间的功能分配方法。

人机工程学PPT优秀课件

人机工程学PPT优秀课件

功能尺寸
基于人体尺寸测量,确定设备、工具等的最佳尺寸。
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
01
02
03
视觉系统
研究视觉感知、视觉注意 、视觉记忆等,以及色彩 、亮度等视觉元素对设计 的影响。
听觉系统
探讨听觉感知、听觉注意 、听觉记忆等,以及声音 大小、频率等听觉元素在 设计中的应用。
其他感官系统
如触觉、嗅觉等,分析其 在人机工程学中的应用。
的影响。
反应时间
02
研究人体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设计提供时间参
数依据。
注意力与疲劳
03
分析注意力分散、疲劳等因素对人体工作效率的影响,提出相
应的设计策略。
03
认知心理与行为习性
注意、记忆等认知过程
选择性注意
关注特定刺激,忽略其他刺激
分配性注意
同时关注多个刺激
注意、记忆等认知过程
转移性注意
人机工程学PPT优秀 课件
目录
• 人机工程学概述 • 人体因素与生理特征 • 认知心理与行为习性 • 人机界面设计原理及应用 • 工作场所环境优化策略 • 人机系统评价与改进方法
01
人机工程学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 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优化 人与机器系统的交互,提高工作效率 和人的舒适度。
骨骼、肌肉等运动系统
骨骼系统
了解骨骼结构、功能及骨 骼疾病对人机工程学的影 响。
肌肉系统
研究肌肉类型、功能及肌 肉疲劳等对人体工作的影 响。
运动范围与姿势
分析人体各部位运动范围 及常见工作姿势,为设计 提供指导。
神经系统与反应时间
神经系统

2024版《人机工程学》PPT课件

2024版《人机工程学》PPT课件

《人机工程学》PPT 课件•人机工程学概述•人体生理与心理特征•人机界面设计原理•工作场所人机工程学应用目录•办公环境人机工程学应用•交通运输领域人机工程学应用•总结与展望CHAPTER人机工程学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人机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工业生产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拓展到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

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学科特点及意义CHAPTER人体生理与心理特征人体生理结构简介肌肉系统循环系统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维持姿势。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除废物。

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构成人体基本框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

传递和处理信息,控制人体各种活动。

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生命活动。

感觉知觉感觉与知觉的关系030201感觉与知觉特性分析认知过程及影响因素认知过程01影响因素02认知负荷03CHAPTER人机界面设计原理清晰易读色彩搭配手机屏幕汽车仪表盘符合人体工学控制器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方便用户操作并减少误操作的可能性。

功能明确控制器的功能应明确、直观,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混淆的操作方式。

•反馈及时:控制器应提供及时的操作反馈,如声音、灯光等提示,帮助用户确认操作是否成功。

电脑鼠标游戏手柄界面一致性减少认知负荷个性化定制多通道交互人机界面优化方法探讨CHAPTER工作场所人机工程学应用1 2 3基于工艺流程的布局规划基于人体工效学的布局规划基于环境因素的布局规划工作场所布局规划方法论述设备选型与配置策略探讨设备选型原则根据工作需求、设备性能、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设备类型和型号。

设备配置策略根据工艺流程、设备功能、空间布局等因素,合理规划设备的布局和配置,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

设备维护与保养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劳动强度评价方法采用主观评价、客观测量等方法,对员工的劳动强度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人机工程学汽车设计

人机工程学汽车设计

座椅设计
座椅设计需考虑人体坐姿和受力分布, 通过人机工程学原理优化座椅形状、材 质和调节功能,提高乘坐舒适性。
人机工程学的重要性
提高安全性
01
通过优化人机界面,降低驾驶员操作失误和疲劳驾驶的风险,
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提高舒适性
02
优化座椅和驾驶室环境,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感,增
强驾驶体验。
提高效率
特点
人机工程学强调人因工程和人机交互 的重要性,注重从人的生理、心理和 认知特点出发,实现人与机器的最佳 配合。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驾驶舱设计
显示与控制系统设计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广泛应用于 驾驶舱布局和操作界面优化,以提高 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显示与控制系统设 计中,注重信息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以及控制装置的易用性和可靠性。
解决方案
在某些情况下,安全气囊可能会误触发,给乘客带来不必 要的困扰。
通过优化安全气囊系统的传感器和算法,降低误触发的可 能性,提高乘客的安全性。
05 未来人机工程学汽车设计 的趋势
智能化人机交互
语音识别与控制
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 驾驶员对汽车的简单控制, 如导航、音乐播放等。
触控与手势控制
利用触摸屏和手势识别技 术,提供直观、自然的交 互方式,提高驾驶安全性。
感谢您的观看
04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 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驾驶员视野优化
视野盲区
在汽车设计中,驾驶员的视野盲区是一个常 见问题,可能导致驾驶安全风险。
解决方案
通过优化汽车A柱、后视镜等设计,减少驾 驶员视野盲区,提高驾驶安全性。
操作界面简化与人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