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名词总结

安全系统工程名词总结
安全系统工程名词总结

安全系统工程

名词解释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05 07 08)

安全: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保障条件(09 13)安全性:表明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事故、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情况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安全系统:是由与生产安全问题有关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若干个因素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内运用系统安全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找出系统的危险源并使其危险性降至最低,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安全状态(13)

系统工程: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09)

事故:指人们在实现某种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迫使其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熵:描述不肯定性大小的量,熵越大,不肯定性越大,熵的大小是状态自发实现的可能性的量度

负熵流:用于考虑安全系统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剩余熵:用于判断体系失稳与否

可靠性: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05 13)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失效:元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没有完成规定的功能

模糊性:指事物的本身不清楚或衡量事物的尺度不清楚

确定性:指制约系统演化的规则是确定性的,不含任何随机性因素

本质随机性:在不含任何外在的随机影响因素作用下,完全由“确定性”系统演化而成的随机性叫本质随机性

外在随机性:系统可能因为其外在影响因素的随机作用而产生随机行为,从而使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的随机性叫外在随机性

系统安全分析:使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别、分析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描述的技术方法(08)系统安全评价: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得出系统存在的危险点与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以预测出被评价系统的安全状况

系统安全决策:从系统的完整性、相关性、有序性出发,对系统实施全方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实现对系统的安全目标控制

系统安全管理:应用系统安全分析和系统安全评价技术,以及安全工程技术为手段,控制系统安全性,是系统达到预定安全目标的一套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

安全检查:是运用常规、例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不安全状态及不安全行为的有效途径,也是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07)安全检查表:系统的对一个生产系统或设备进行科学的分析,从中找出各种不安全因素,依据检查项目,把找出的不安全因素以问题清单的形式列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和避免漏检,这种表就称为安全检查表

FMEA:找出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或元件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搞清楚每个故障类型对系统安全的影响,以采取措施予以防止或消除

危险度分析(致命度分析):对系统中某些特别严重的事故类型单独拿出来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危险程度,这种方法叫危险度分析(致命度分析),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价每种故障类型的危险程度

HAZOP:是查明生产装置和工艺过程中工艺参数以及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针对这些偏差,找出原因,分析后果,提供对策的一种分析方法

引导词: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为了启发人的思维,对设计意图定性或定量描述的简单词语

工艺参数:生产工艺的物理或化学特性

ETA:从一个初始事件开始,按顺序分析事件向前发展中各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及结果(13)初始事件:事件树中在一定条件下造成事故后果的最初原因事件

环节事件:出现在初始事件后的一系列可能造成事故后果的其他原因事件FTA:是一种演绎推理方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计算机辅助编制:指借助计算机程序在已有系统部件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事故过程进行编辑,从而达到在一定范围内迅速准确的自动编制事故树的目的(缺点是分析人员不能通过分析系统而对系统进行透彻了解,目前应用困难是因为还没有规范化、系统化的算法)

割集:在事故树中,凡是能够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就叫割集

(08 13)

最小割集:在割集中任意去掉一个基本事件后就不再是割集(或者不包含其他割集的),就叫做最小割集

径集:在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时,顶事件也不会发生,这些不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就称为径集(07)

最小径集:如果径集中任意去掉一个基本事件后就不再是径集(或者不包含其他径集的),就称为最小径集(09)重要度:一个基本事件对顶事件发生的影响大小称为该基本事件的重要度

危险割集:基本事件Xi发生直接引起顶事件发生,基本事件Xi这一状态所对应的割集叫危险割集

模块:指至少包含基本事件的集合,这些事件向上可以达到同一逻辑门(称为模块的输出或模块的顶点),且必须通过此门才能达到顶事件,模块没有来自其余部分的输入,也没有与其余部分重复的事件

故障:指元件、系统或子系统在运行时达不到规定的功能(09)

故障发生:系统,子系统或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劣而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时,称为故障发生

故障类型:由不同故障机理显现出来的各种故障现象的表现形式(08 13)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是造成损失的概率和可能性的乘积(07 13)

风险度(率):衡量危险性的指标,也叫风险率,指单位时间内事故造成的损失大小,风险的发生概率和事故后果之间的乘积(风险率=P*U P:某一事项发生的概率U:该事项发生的效用,一般为负,考虑费用,损害,利益三个方面或者风险率R=事故发生的概率P*严重度S)

风险性:表明系统存在一定概率使系统发生事故而造成损失

安全标准:经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度是否达到我们要求的(期盼的)安全程度,需要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与之进行比较,这个标准我们就称之为安全标准

(05)

安全评价:对系统存在的安全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通过与评价标准的比较得出系统的危险程度,提出改进措施(05 09)类推原理:指如果已经知道两个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或共同的有联系的规律,则可利用先导事件的发展规律来评价迟发事件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所谓的类推原理

惯性原理:对于同一事物,可以根据事物的发展都带有一定的延续性即所谓惯性,来推断系统发展趋势,这个原理叫惯性原理(13)平均故障间隔期(MTBF):指元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隔期内正常工作的平均事件平均故障率:指元件在单位时间(或周期)内发生故障的平均值,单位为故障次数/时间

平均修复时间(MTTR):指系统单元出现故障,从开始维修到恢复正常所需的平均时间

浴盆曲线:指产品从投入到报废为止的整个寿命周期内,元件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有三个时期,即幼年故障期(早期故障期)、近似稳定故障期(偶然故障期)、老年故障期(损耗故障期)

物质系数:表示物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火灾,爆炸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08 09 13)

安全管理评价:是评价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及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的组织措施的完善性,评价企业管理者和操作者素质的高低及对不安全行为的可控程度(07)

决策:指人们在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以对事物发展规律及主客观条件的认识为依据,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佳(满意)准则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08)安全决策:针对生产活动中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安全系统功能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各种解决措施和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并予以实施的过程(13)价值: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某种满足,具有比较特性和可度量性

决策者:指对所研究问题有权利、有能力作出最终判断与选择的个人或集体

决策单元:包括决策者及共同完成决策分析研究的决策分析者,以及用以进行信息处理的设备

决策规则:在作出最终抉择的过程中,要按照多准则问题方案的全部属性值的大小进行排序,从而依序择优,这种促使方案完全序列化的规则便称为决策规则(分最优规则:单准则决策问题中应用、满意规则:多准则决策问题中应用)

绝对风险:对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估计

对比风险: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于发生概率相似的事件,比较其发生的后果,另一种是对于两种后果及大小相似的事件,比较其发生的概率

模糊决策: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将模糊的安全信息定量化,从而对多因素进行定量评价与决策(05)

隶属度:用0~1之间的一个实数去度量“危险性”程度(或者任一模糊概念),这个数叫隶属度

指标:指能数量化的准则,反应实际存在的事物的数量概念和具体准则(05 07)属性: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是物质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又是事物某个方面质的表现(07)

白色系统(灰色系统):信息部分明确,部分不明确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07 08 09)因素集:指以所决策(评价)系统中影响评判的各种因素为元素所组成的集(08)权重:表征子准则或因素对总准则或总目标影响或作用大小的量化值(09)稀少事件:指那些发生概率非常小的事件,对它们很难用直接观测的方法进行研究,因为它们不但百年不遇,而且不重复

安全指标:就是一个社会公认的风险率数值,它是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并为公众所承认的指标

简答题

一.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概念,其方法论包括哪几个方面,产生的客观背景和条件(06)

研究对象: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使系统总体安全性处于某种状态,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这种“人—机—环境”系统

研究内容:安全系统是专门研究如何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确保实现系统安全功能的科学技术,其主要技术手段有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和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

概念:以安全学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为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分析、评价、控制,以期实现系统及其全过程安全目标的科学技术

方法论:

1.从系统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

2.本质安全方法

3.人机匹配法

4.安全经济方法

5.系统安全管理方法

客观背景:是在事故的逼迫下产生的,使得人们不得不在现有的安全工程技术基础上,寻找能够预测、预防、预控事故的科学技术

产生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安全系统工程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目的(05

09)

内容:

1.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研究

2.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3.对能够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因素的措施进行分析

4.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危险措施的最好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

5.对不能根除的危险因素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调查和分析

6.对危险因素一旦失去控制,为防止损害或伤害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和分析

方法:按数理方法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按逻辑方法分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在危险因素识别中主要有:SCL、PHA、FMEA、HAZOP、ETA、FTA 、CCA 、What If 、MORT

目的:为了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查明系统中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消除系统故障或事故

三.安全检查,安全检查的性质,安全检查的内容

(08)

定义:安全检查是通过巡视、观察、询问和测量等常规手段,对特定对象(生产场所、公共场所、工艺系统等)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和确认,以及时发现、查明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常规安全工作。

性质:普遍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

内容:

1.查思想检查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是否把职工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对安全法规、政策和安全生产方针是否认真贯彻实行,是否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查管理安全管理的各项具体措施

3.查隐患检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以及劳动者的不安全行为

4.查事故处理检查企业是否及时报告,认真调查,是否按照三不放过的要求严肃处理,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四.SCL的具体内容(13)

安全检查表的内容决定其应用的针对性和效果。安全检查表必须包括系统的全部主要检查部位,不能忽略主要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应从检查部位中引伸和发掘与之有关的其它潜在危险因素。每项检查要点,要定义明确,便于操作。应包括:

(1)作业场所、生产设备、安全设施的安全状况及危险有害因素的状况

(2)人的操作状况

(3)安全生产管理状况

其格式内容应包括分类、项目、检查要点、检查情况及处理、检查日期及检查者。通常情况下检查项目内容及检查要点要用提问方式列出。检查情况用“是”、“否”或者用“√”“×”表示。

五.安全检查表方法的特点(优点),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07)特点(优点):

1.通过预先对检查对象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和全面分析,所制定出来的安全检查表比较系统、完整,能包括控制事故大声的各种因素,可避免检查过程的走过场和盲目性,提高安全检查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2.安全检查表是根据有关法规、安全规程和标准制定的,因此检查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易于实现安全要求

3.对所拟的检查项目进行逐项检查的过程,也是对系统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和制定相关措施的过程,既能准确的查出隐患,又能得到确切的结论,从而保证了有关法规的全面落实

4.检查表是与有关事故责任人紧密相联系的,所以易于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后能够做到事故清、责任明、整改措施落实快

5.安全检查表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进行检查的过程,所以使用起来简单易行,易于安全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掌握和接受,可经常自我检查

类型:

1.审查设计的安全检查表

2.厂级的安全检查表

3.车间级的安全检查表

4.工段及岗位的安全检查表

5.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六.PHA的定义,特点,目的,程序,举例说明

(06)

定义:用于新系统设计、已有系统改造之前的方案设计、选址阶段,在人们还没有掌握该系统详细资料的时候,用来分析、辨识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尽可能在付诸实施之前找出预防、改正、补救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特点:在系统开发的初期就可以识别,控制危险因素,用最小的代价消除或减少系统中的危险因素,从而为制定整个系统寿命周期间的安全操作规程提出依据分析目的:

1.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2.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3.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或系统产生的影响

4.辨别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分析程序:

1.准备阶段:收集有关资料和其他类似系统资料

2.审查阶段:对方案设计、主要工艺和设备的安全审查,辨识其中主要的危险因素,也包括审查设计规范和采取的消除,控制危险源的措施。

3.结果汇总阶段:按照检查表格汇总分析结果

七.HAZOP定义,研究步骤,举例说明(05

07)

定义:是查明生产装置和工艺过程中工艺参数以及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针对这些偏差,找出原因,分析后果,提供对策的一种分析方法

研究步骤:

一.研究准备

1.研究目的,对象和范围

2.建立研究小组

3.资料收集

4.制定研究计划

二.进行审查

八.什么是ETA,ETA分析的步骤,举例说明(08)定义:指从一个初始事件开始,按顺序分析事件向前发展中各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和结果

分析步骤:

1.确定初始事件

2.找出与初始事件有关的环节事件

3..画事件树

4.说明分析结果

九.FTA的优缺点,分析步骤

(13)

优点(特点4-7):

1.可以很好地描述一个复杂的系统或加工过程,在一开始就考虑了风险的识别,有助于发现内在的风险

2.可以用于考察对系统变化的敏感性,确定系统中的哪些部分对风险的影响最大

3.可以考察所有导致主要事件发生的次要事件,更重要的是可确定导致主要事件发生的最小量的次要事件组合

4.是一种图形演绎方法,是事故事件在一定条件下的推理方法,表达了系统内各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单元故障与系统故障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5.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分析单元故障、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对系统的影响

6.进行FTA的过程是一个对系统更加深入了解的过程

7.可以定量计算复杂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为改善和评价系统安全性提供了定量依据

缺点:

1.FTA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2.FTA的难度较大,建树过程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员参加,即使这样,也难免发生遗漏和错误

3.FTA只考虑(0,1)状态的事件,而大部分系统存在局部正常、局部故障的状态,因而建立数学模型时,会产生较大误差

4.FTA虽然可以考虑人的因素,但人的因素很难量化

分析步骤:

1.准备阶段(确定要分析的系统、熟悉系统、调查系统发生的事故)

2.事故树的编制(确定事故树的顶事件、调查与事故树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编制事故树)

3.事故树定性分析

4.事故树定量分析

5.事故树分析的结果总结与应用

十.FTA与FEMA方法的异同(09)

不同点:

FMEA:单因素分析法,只能分析单个故障模式对系统的影响,是从系统的末一级向上一级分析,即从原因推论到结果的归纳分析方法,属于定性分析FTA:可分析多种故障因素(硬件、软件、环境、人为因素等)的组合对系统的影响,是从系统的上一级逐次向下一级分析,即从结果推论到原因的演绎分析方法,既可进行定性分析,又可进行定量分析

相同点:

FMEA和FTA是工程中最有效的故障分析方法,FMEA是FTA的基础,这两种分析方法在各工程领域广泛应用(核工业、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兵器、船舶、化工等)

十一.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09)

最小割集的作用:

1.表示系统的危险性

2.表示顶事件发生的原因组合

3.为降低系统的危险性提出控制方向和预防措施

4.利用最小割集可以判定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方便地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最小径集的作用:

1.表示系统的安全性

2.选取确保系统安全的最佳方案

3.利用最小径集来判定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十二.安全评价的目的,内容(程序) (13)

目的:

1.对所评价的系统潜在事故就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建立使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

2.系统的从规划、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中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问题,找出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3.评价设备、设施或系统的设计是否使收益和危险达到最合理平衡

4.在设备、设施或系统进行试验或使用之前,对潜在危险进行评价,以便考核已判定的危险事件是否消除或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并为所提出的消除危险或将危险减少到可接受水平的措施所需费用和时间提供决策支持

5.评价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内容(程序):危险性确认:危险的查出:检查新危险,危险的变化

危险的定量化:确认发生的概率,损害程度

危险性评价:危险排除措施:使危险变小,消除危险

允许界限评价标准:社会对危险性的允许界限

十三.什么是指数评价法(06)

指数评价法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

十四.DOW的概念,目的,评价步骤,评价中定量的依据(05 06 13)概念:以工艺过程中物料的火灾、爆炸潜在危险性为基础,结合工艺条件、物料量等因素求取火灾、爆炸指数,进而可求得经济损失的大小,以经济损失评价生产装置的安全性

目的:

1.真实的量化潜在的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测损失

2.确定引发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或单元

3.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4.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工艺部分可能造成的损失,并帮助确定减轻在事故严重性和损害程度径集而有效的途径

评价步骤:选择工艺(评价)单元→确定物质系数→计算一般工艺危险系数→计算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确定单元危险系数→计算火灾、爆炸指数→确定暴露面积→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的更换价值→确定危害系数→计算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的计算→确定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停产损失的计算

定量的依据: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现行安全措施的状况

十五.英帝国化学公司蒙特法与道化学公司的方法相比有哪些异同,扩充内容、评价步骤、综合危险指数(R=1+√FUEA/1000)中,各符号的含义(09)异同:ICI Mond法与道化学公司的方法原理相同,都是基于物质系数法。在肯定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评级法的同时,又在其定量基础上对道三版做了重要的改进和补充。其中在考虑对系统安全的影响因素方面更加全面、更注意系统性,而且注意到在采取措施、改进工艺以后根据反馈的信息加以修正危险性系数,突出了该方法的动态特性,扩充内容有:

1.增加了毒性的概念和计算

2.发展了某些补偿系数

3.增加了几个特殊工程类型的危险性

4.能对较广范围内的工程及储存设备进行研究

评价步骤:

1.确定需要评价的单元

2.计算道氏综合指数

3.计算综合危险性指数

4.采取安全措施后对综合危险性重新进行评价

5.改进工艺,对危险性项目采取适当的保护和预防措施

各符号的含义:

D:道氏综合指数F:火灾载荷系数U:单元毒性系数E:爆炸指数A:空气爆炸指数

十六.什么是评分法,怎样实施评分法

(07)

定义:是根据预先规定的评分标准对各方案所能达到的指标进行定量计算与比较,从而达到对各个方案排序的目的

实施步骤:

1.制定评分标准

2.选择评分方法

3.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4.计算各评价指标加权系数

5.计算总分

十七.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决策的主要内容(05 06)决策过程与主要内容:提出问题(了解待解决的决策问题)→明确目标(明确目标,标明准则,辨识原理)→构造模型(构造模型并估计参数)→分析评价(找出各个部分的本质属性和相互关系并鉴定分析,综合结果)→实施(实施决策结论或重新评价)

决策要素:决策单元和决策者、准则体系、决策结构和环境、决策规则

十八.安全决策的步骤及其具体内容(07)

1.确定目标

2.确定决策方案(首先舍弃达不到目标要求的方案,然后用数学方法对各个方案进行排序)

3.潜在问题或后果分析(对于安全问题,考虑其决策后果,应特别注意在人身安全方面、人的精神和思想方面、人的行为方面的潜在问题)

4.实施与反馈

十九.决策方法的分类,需要具备的条件

决策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决策系统的约束性与随机性原理,可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

确定性决策:在一种已知的完全确定的自然状态下,选择满足目标的最优方案非确定性决策:当决策问题有两种以上自然状态时,哪种可能发生是不确定的,在此情况下的决策称为非确定性决策

非确定决策又可分为两类:

风险性决策:当决策问题自然状态的概率能确定,即是在概率基础上做决策,但要冒一定的风险,这种决策称为风险型决策

完全不确定性决策:如果自然状态的概率不能确定,即没有任何有关每一自然状态可能发生的信息,在此情况下的决策就称为完全不确定性决策

条件:

确定型决策:1.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

2.只存在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

3.存在着决策者可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抉择方案

4.不同的决策方案在确定的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

非确定型决策:1.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

2.存在着决策者无法控制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

3.存在着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抉择方案

4.不同的抉择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出来

5.每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可以估算出来

二十:决策树法分析的步骤,优点

步骤:

1.根据决策问题绘制决策树

2.计算概率分支的概率值和相应的结果节点的收益值

3.计算各概率点的收益期望值

4.确定最优方案

优点:

1.决策树能显示出决策过程,形象具体,便于发现问题

2.决策树能把风险决策的各个环节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有利于决策过程中的思考,易于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

3.决策树法既可进行定性分析,也可进行定量分析

二一:模糊决策步骤

1.建立因素集(因素集指以所决策(评价)系统中影响评判的各种因素为元素组成的集合)

2.建立权重集

3.建立评判集(评判集是评判者对评判对象可能作出的各种总的评判结果所组成的集合)

4.单因素模糊评判(单独从一个因素进行评判,以确定评判对象对评判集元素的隶属度,称为单因素模糊评判)

5.模糊综合决策(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得出正确的评判结果,这就是模糊综合决策)

二二.什么是权重,权重如何得到(08)

权重是表征子准则或因素对总准则或总目标影响或作用大小的量化值

如何得到:专家直接给出法、专家排序确定法、评价指标比较法、模糊数学法、层次分析法

二三.安全系统的灰色特征(06)

1.表征系统安全的参数是灰数

2.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是灰元

3.构成系统的各种关系是灰元

二四.灰色关联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分析的内容(08)

定义:指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的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确定参考数据列和若干个比较数据列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它反映了曲线间的关联程度

内容:

1.系统因素分析:对系统主行为的作用因素进行分析

2.系统行为分析:对不同系统的行为进行量化对比

华东

一.危险性一般可分为几个等级?各级的含义如何?

从定性的观点出发,危险性等级可分为

Ⅰ级:安全的—不发生危险;

Ⅱ级:临界的—处于形成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危害;

Ⅲ级:危险的—会造成危害,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

Ⅳ级: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

二.何谓模糊决策(评价)?简述模糊综合评判的大体步骤。

定义:利用模糊数学的办法将模糊的安全信息定量化,从而对多因素进行定量评价与决策,就是模糊决策。

大体步骤为:1) 建立因素集;2) 建立权重集;3) 建立评判集;4) 单因素模糊评判;5) 模糊综合决策。

三.“灰”的主要含义是什么?举出三个灰现象的例子。灰色理论在安全系统中的应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灰”则指信息部分已知、部分未知,即信息不完全,这是“灰”的基本含义;除信息不完全外,非惟一性也是“灰”的主要含义。比如,傍晚天黑的程度,人年老的程度,天气的舒适程度等等。

四.FMFA与HAZOP的适用场合有何区别?为什么要进行危险度分析(CA)?

FMFA用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而HAZOP用在系统的设计阶段。

危险度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价每种故障类型的危险程度。

五.荷兰提出的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有何优点?其评价程序是怎样的?

优点:是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的简化,使用起来更加简洁方便。

评价程序:1.单元划分

2.确定物质系数和毒性系数

3.计算一般工艺危险性系数(GPH)

4.计算特殊工艺危险性系数(SPH)

5.计算火灾、爆炸指数F F=MF(1+GPH)(1+SPH)

6.评价危险等级

六.什么叫灰色系统?为什么说安全系统具有典型的灰色特征?

灰色系统:信息部分明确、部分不明确的系统

原因:1.表征系统安全的参数是灰数

2.表征系统安全的因素是灰元

3.表征系统安全的各种关系是灰关系

七.HAZOP主要适用于什么场合?表格中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HAZOP主要适用于系统的设计和审查阶段,表格中应包括引导词、偏离、原因、后果、措施等

八.计算火灾爆炸指数时,需要确定哪三个参数?

物质系数MF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

九.决策的类型?决策树法适用于哪种类型?决策树法分析的步骤?

类型:确定型决策,非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完全不确定性决策)

决策树法适用于风险型决策

分析步骤:

1.根据决策问题绘制决策树

2.计算概率分支的概率值和相应的结果节点的收益值

3.计算各概率点的收益期望值

4.确定最优方案

十.什么叫人的失误率?失误概率公式q=k(1-R)=abcde(1-R)中,各系数代表什么含义?人的失误率预测方法(T—HERP)分析步骤

人的失误率:通常指作业者在一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规定功能时出现偏差或失误的概率,它表示人的失误可能性的大小

R:作业者的基本可靠度K:修正系数a:作业时间系数b:操作频率系数c:危险状况系数d:心理、生理条件系数e:环境条件系数

分析步骤:

1.调查被分析者的作业程序

2.把整个程序分解成单个作业

3.再把每一个作业分解成单个动作

4.根据经验和实验,适当选择每个动作的可靠度

5.用每个动作的可靠度之积表示每个操作步骤的可靠度

6.用各操作步骤可靠度之积表示整个程序的可靠度

7.用可靠度之补数(1—可靠度)表示每个程序的不可靠度

补充

一.安全标准

安全标准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行业或部门的政治、经济、技术和安全科学发展水平,确定安全标准的方法有统计法和风险与收益比较法

二.安全评价原理、评价方法的分类

原理:1.安全评价是系统工程 2.类推和概率推断原则 3.惯性原理

分类:1.按评价指标的量化程度分: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

2.按评价对象进行整合:物质产品、设备安全评价法、安全管理评价法、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法

三.PDCA

调整分析→制定目标→实施整改→总结提高

四.生产设备安全评价的内容(要点)

1.安全标志

2.仪表和操作显示判读方法

3.阀门及管线

4.警报系统

五.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

1.决策者的重视问题

2.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标准问题

3.安全评价的对象问题

4.安全评价的费用问题

5.加强安全评价的研究问题

六.道化学评价法的评价单元从哪几个方面考虑,评价前需要准备的资料从以下方面考虑:1.潜在化学能(物质系数MF) 2.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 3.资金密度 4.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 5.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 6.

对装置操作起关键作用的单元

需准备的资料:1.装置或工厂的设计方案 2.火灾、爆炸指数危险度分级表3.火灾、爆炸指数计算表 4.安全措施补充系数表 5.工艺单元风险分析汇总表6.工厂风险分析汇总表7.有关装置的更换费用数据

七.科学决策的基本要素

1.一个合理的准则(标准)体系

2.足够可靠的信息数据

3.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法

4.落实的决策组织和实施办法

八.事故树的编制、编制规则

编制:人工编制、计算机辅助编制(合成法STM、判定表法DT)

编制规则:

1.确定顶事件应优先考虑风险大的事故事件

2.合理确定边界条件

3.保持门的完整性,不允许门与门直接相连

4.确切描述顶事件

5.编制过程中及编成后,需及时进行合理的简化

九.事故树定性分析

是根据事故树求取其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确定顶事件发生的事故模式、原因及其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为经济有效的采取预防对策和控制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十.基本事件的重要度分析

结构重要度分析:不考虑考虑基本事件发生的难易程度,或假设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相等,仅从事故树的结构上研究各基本事件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称为结构重要度分析

概率重要度分析:表示第i个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引起顶事件发生概率变化的程度

关键(临界)重要度分析:表示第i个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引起顶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

十一.重要度分析的意义

结构重要度系数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这给系统安全设计者选用部件可靠性及改进系统的结构提供了依据;

概率重要度系数是反映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对顶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为降低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对顶事件发生概率的贡献大小提供了依据;

关键重要度系数从敏感度和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大小反映对顶事件发生概率大小的影响;

所以关键重要度比概率重要度和结构重要度更能准确地反映基本事件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为找出最佳的事故诊断和确定防范措施的顺序提供了依据

预防医学总结

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指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人类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 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概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全科医学:是指以个人整体健康为中心,面向家庭与社区,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 3.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 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夭折。 4.健康(health):是一种动态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而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5.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6.临床预防服务(clinical preventive services):是指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 的“患者”病伤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7.健康管理:是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和针对性地评估并对整个生命 全程进行干预,减少健康危险因素的威胁、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疾病、对所患的疾病进行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经济有效地避免早亡和提高生活质量。 8.健康维护计划(health maintenance schedule):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依据求医者的年 龄、性别及危险因素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 9.危险因素(risk factory):指机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增加的诱发因素。 10.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 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1.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不仅包括个体或群体可观察到的、外显的行动,也包括 人的思想活动和情感状态(与促进、维护或恢复健康相关的个体心理、情感状态和外显的行为模式)。 12.健康相关行为( health-related behavior):是指人所表现出来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 的行为,包括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 13.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着有益于健康改变 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14.健康状况评价(health status evaluation):通过分析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其变化,来 探讨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筛选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评估各种健康计划、方案、措施的效果。 15.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16.营养(nutrition):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 过程。 17.营养素(nutrient):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集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 功能的化学成分,分为六大类:①蛋白质②脂类③碳水化合物④无机盐和微量元素⑤维生素⑥水。 18.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食物蛋白质中某一种或几种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 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19.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iological value ):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储留利用的 部分。等于储留氮比吸收氮。

2018中国计量大学824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系统工程 2. 安全系统工程 3. 安全评价 4. 最小径集 5. 可靠度 6. 关键重要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是系统安全的主要观点。 A.没有危险的状态 B.安全只是系统运行阶段要考虑的工作 C.在系统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D.达到可接受的伤亡和损失的状态 2. 事故致因理论中,是人们所共知的。它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 A.因果连锁理论B.多米诺骨牌理论 C.轨迹交叉模型理论D.事故模式理论 3. 在危险因素等级中,Ⅲ级表示的含义是。 A.危险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B.灾难的,会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严重伤亡或财产巨大损失 C.安全的,暂时不能发生事故,可以忽略 D.临界的,有导致事故的可能,事故处于临界状态,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该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4. 主要用于猜测事故发展趋势,调查事故扩大过程,找出事故隐患,研究事故预防最佳对策的安全分析方法是。 A.安全检查表法B.系统危险性分析法 C.事件树分析法D.作业安全分析法 5. 在应用道化学公司(DOW)的火灾爆炸指数法进行安全评价时,系数是计算火灾爆炸指数及其他危险分析的基本数值。 A.工艺B.设备C.物质D.单元 6. 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安全评价的基础。 A.系统安全分析B.系统安全预测 C.系统安全评价D.安全管理措施 7. 以下各种评价方法中不属于定量评价方法的有。 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B.事故树分析 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危险指数评价法 8. 安全预测的基本原理不包括。 A.系统原则B.类推和概率推断原则 C.惯性原理D.相关性原理 9. 某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为:P l={X l,X2},P2={X3,X4},P3={X1,X4},那么,如果Xl,X3不发生,其它事件发生,则保证顶上事件不发生;如Xl,X4不发生,其它事件发生,保证顶上事件不发生。 A.能、不能B.不能、能 C.不一定能、不能D.不可能、能 10. 某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为:P1={X l,X3},P2={X l,X4},P3={X2,X3,X5},P4={X2,X4,X6},则基本事件X1,X2,X3的结构重要程度按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I(1)>I(3)>I(2) B.I(1)=I(2)=I(3) C.I(1)<I(2)<I(3) D.I(2)>I(1)>I(3)

计量名词解释总结

名词解释 据说老师给了:截面数据结构型模型 OLS 协整模型虚拟变量拟合优度异方差过度识别自相关 1、回归分析:是关于一个变量(被解释变量)对另一个或多个变量(解释变量)依存关系的研究,用适当的数字模型去近似表达或估计变量之间的平均变化关系,根据已知的或固定的解释变量的数值,去估计所研究的被解释变量的总体平均值。 2、异方差性:是指被解释变量观测值的分散程度是随解释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3、多重共线性:是指在经典回归模型中,某两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出现了相关性。 4、自相关:又称序列相关,是指总体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ui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5、时间序列平稳性: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6、伪回归:是指变量间本来不存在有意义的关系,但回归结果却得出存在有意义关系的错误结论。 7、虚拟变量:是人为构造的变量,根据因素属性的类型,一般只取0 或1 的人工变量。 8、截面数据:指同一时间(或地点)某个指标在不同空间的观测数值。 9、 OLS:即最小二乘法,指根据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 10、协整: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加权组合是平稳的,则这组时间序列数据是协整的。 11、结构式模型:根据经济理论和行为规律建立的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直接关系结构的计量经济学方程。结构式模型中的每一个方程都是结构方程,将一个内生变量表示为其它内生变量、先决变量和随机误差项的函数形式,被称为结构方程的正规形式。 12、回归分析:是关于一个变量(被解释变量)对另一个或多个变量(解释变量)依存关系的研究,用适当的数字模型去近似表达或估计变量之间的平均变化关系,根据已知的或固定的解释变量的数值,去估计所研究的被解释变量的总体平均值。 13、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以数理经济学和数理统计学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的交叉科学。它以客观经济系统中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用数学模型方法描述具体的经济变量关系,为经济计量分析工作提供专门的指导理论和分析方法。 14、计量经济模型:计量经济模型是为了研究分析某个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采用的随机代数模型,是以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现象所作的描述和概括。或:经济模型是对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的一种数学模拟,是对复杂经济现象的简化与抽象 15、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也称自变量,是用来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即因变量)为什么变动、如何变动的变量。它对因变量的变动作出解释,表现为议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中的因。 16、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也称因变量或应变量,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它的变动是由解释变量作出解释的,表现为议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的果。\ 17、狭义回归分析:回归的现代意义:一个应变量对若干解释变量依存关系的研究;回归的目的(实质):由固定的解释变量去估计应变量的平均值是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影响程度。 18、相关分析:研究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关系时,首先需要分析它们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然后要明确其相关关系的类型,而且还应计量其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在统计学中这种研究称为相关分析 19、经济变量:计量经济模型有多种构成因素,其中一些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有不同的状态,会取不同的数值,并且是可以观测的因素,这类因素称为经济变量 20、模型参数:参数与变量不同,它是计量经济模型中表现经济变量相互依存程度的那些因素,通常参数在模型中是一些相对稳定的量 21、不完全多重共线性: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但解 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近似的,而不是完全的 22.简化式模型:将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每个内生变量表示成所有先决变量和随机干扰项的函数,即用所有先决变量作为每个内生变量的解释变量,所形成的模型称为简化式模型。 23、联立方程模型:是指用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单一方程,同时去表示一个经济系统中经济变量相互联立依存性的模型,即用一个联立方程组去表现多个变量间互为因果的联立关系 24、内生变量: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表现为具有一定概率颁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的影响,是模型求解的结果。 25、外生变量:外生变量是由模型统计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不受模型内部因素的影响,表现为非随机变量,但影响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其数值在模型求解之前就已经确定。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及答案3

河南理工大学义马函授站 第二期紧缺人才班通安专业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单位、专业、序号。 2.在试题后答题,可不写题目,但要注明题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6分) 1、 安全系统工程,是从 的方法研究解决 过程中的 问题,预防 ,事故 和 损失发生的一门新技术学科。 2、系统工程所采用的一些手段都能用于 问题,系统工程几乎使用了各种学科的知识, 但其中最重要的有 , , 。 3、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使其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其前提条件就是 发现可能存在的 因素。 全面掌握基本 ,明确其对 安全性影响的程度。 4、任何一项系统安全分析技术或系统安全评价技术,如果没有一种强有力的 手段和 ,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基本条件结构重要度 ,它对 事件的影响度就越大,反之 6、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 的时期内,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回的,从 到 地确立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 措施开展 的组织, 指导, 和 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24分) 1、安全人机工程。 2、本质安全。 3、随机变量 4、频率。 5、事故事件 6、结果事件 7、最小割集 8、最小径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现代管理学理论为( ) A 系统原理 B.整分合原理 C. 反馈原理 D. 弹性原理 E. 封闭原理 F.能级原理 G. 动力原理 H. 激励原理 2、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为( ) A. 地壳 B. 机器 C. 人子系统 D. 机器子系统 E. 人的意识 F. 环境 G. 环境子系统 H. 理化因素 3、利用最小割集确定基本事件重要系数精度最大的公式为( ) A : I ∑=?=k j j n k i 111)(φ B :∑ ∈-=j i k x nj i I 121)(φ C :∏∈---=j i k x nj i I )211(1)(1φ D :∏ ==n i i q T 1)(φ 4、安全检查的内容为( ) A 普遍检查 B 查思想 C 专业行检查 D 查管理 E 查隐患 F 查事故处理 5、人在工作中难免发生差错,这些差错,归纳起来为( ) A 自以为事 B 未履行职能 C 错误地履行职能 D 执行未赋予的分外职能 E 按错误程序执行职能 F 执行职能时间不对 四、 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2、怎样才能真正解决系统的安全问题? 专业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密……………………………封………………………………线…………………………..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汇总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汇总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对象,分析健康与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2、【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和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素。 3、【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以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4、【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能力的活动。 5、【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6、【营养素供给量】是指为满足机体营养需要,每日必须由膳食供给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7、【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包括8种,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 8、【膳食纤维】是指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 9、【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以本体形式或可被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10、【合理营养】是指通过膳食及其加工烹调,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 11、【平衡膳食】是指由多种食物合理搭配并能全面达到营养需求的膳食,即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 12、【环境】指环绕于地球上的人类空间以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物质因素及社会因素的总体。 13、【环境卫生】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对象,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通过识别、评价、利用或控制与人群健康有关的环境因素,达到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 14、【自然环境】是天然形成的、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15、【社会环境】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构成。 16、【生物转化】是指环境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在其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进行代谢转化的过程。 17、【生物富集】是指某些生物从环境中不断摄取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蓄积和(或)通过食物链作用在各级生物之间传递、转移,使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相当高。 18、【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扰乱了生态平衡,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19、【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致病因子(病原体)所造成的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

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真题

1.简述进行系统安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哪些 问题 (1)分析的目的系统安全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辨识危险源; (2)资料的影响资料收集的多少、详细程度、内容的新旧、都会对选择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系统的特点针对分析系统的复杂程度和规模、工艺类型、工艺过程中的操作类型等影响来选择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4)系统的危险性当系统的危险性较高时,通常采用系统、预测性的方法,如事故树事件树分析等,当系统的危险性较低时,一般采用经验型的分析方法,如安全检查表等。 2. 简述最小割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①表示系统的危险性(最小割集越多,系统越危险; 割集中的基本事件越少,系统越危险) ②表示顶事件发生的原因组合。 ③为降低系统的危险性提出控制方向和预防措施。 ④利用最小割集可以判定事故树种基本事件的结购重要度并方便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3. 简述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事故严重度是指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 ①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的措施 ②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 ③加强缓冲能量的装置 ④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4.简述事件树分析基本程序 1)确定系统及其构成因素,也就是明确所要分析的对象和范围,找出系统的组成要素,以便展开分析。2)分析各要素的因果关系及成功与失败的两种状态。3)从系统的起始状态或诱发事件开始,按照系统构成要素的排列次序,从左向右逐步编制与展开事件树。 4)根据需要,可表示出各节点的成功与失败的概率值,进行定量计算,求出失败而造成事故的“发生概率”。 5.风险型决策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 ①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 ②存在着决策者无法控制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状态 ③存在着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抉择方案 ④不同的抉择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 可以计算出来 ⑤每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可以估算出来 6.简述安全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1)安全评价的依据 ①国家的法令法规②企业及有关部门的标准 ③所评价项目或工程所需的材料 (2)安全评价的原则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 2006年简答题 1.简述安全系统工程应用的特点 (1)系统性、无论是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的理论,还企系统安全管理模式和 方法的应用都表现了系统性的特点. (2)预测性。安全系统工程的分析技术与评价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都是为了预测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风险水平。 (3)层序性。安全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动态过程”研究特点。 (4)择优性。择优性的应用特点主要体现在系统风险控制方案的综合与比较,从各种 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 (5)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性。解决安全问题还必须把技术与管理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2. 确定型决策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 确定型决策是在一种已知的完全确定的自然状态下, 选择满足目标要求的最优 案。 一般应具备4个条件: ①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 ②只存在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 ③存在着决策者可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抉择方案 ④不同的决策方案在确定的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 3. 安全评价应遵循哪些基本原理 (1)安全评价是系统工程,因此、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以全局的观点、更大的范围、更 长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更高的层次来年虑系统安全评价问题,并把系统中影响安全的因 素用集合性、相关性和阶层性协调起来。 (2)类推和概率推断原则。如果已经知道两个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或共同的 有联系的规律,则可利用先导事件的发展规律来评价迟发事件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所谓的 类推评价。可以看出,这实际是一种预测技术。 根据小概率事件推断准则,若某系统评价结果是其发牛事故的概率为小概率事件,则 推断该系统是安全的;反之.若其概率很大,则认为系统是不安全的。 (3)惯性原理。对于同一个事物,可以根据事物的发展都带有一定的延续性即所谓惯 性,来推断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注意的是,应用此原理进行安全评价是有条件的,它是以系统的稳定性为前提。

名词解释

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一、名词解释 1.教学设计是指教学指导者和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某阶段教学目标,根据受教育者认知结构,对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划。 2.英语教学游戏: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针对具体英语教学目标,结合特定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融合与一定的游戏的形式。是儿童普遍喜爱的,能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语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娱乐活动。 3.教学广度:一是指注意不同类型的学生,让各类学生都应得到的发展,二是指教学内容的”广度”,既包括教学的重点,又注意到不同的知识和内容之间的联系及它们之间的迁移关系. 4.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具有的准备付诸教学行动的坚定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的思考,它是一个观念与行动的融合体. 5. 任务型教学:指在教学活动中设定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它是以具体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体现教学成就的教学活动。

6.半圆式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以教室的讲台为中心,学生的桌椅摆成一个半圆形的教学组织形式。 7.教学过程:既是一项有明确目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又是一个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之间错综复杂的交互过程. 8.英语学科的教育评价:是对英语教育全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学目标、教材等教学资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学生学习状况和成就、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等. 9.前反馈:又称前制置反馈,它发生在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之前.它是教学设计者根据前一个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对教学的背景、学生的知识能力的现有水平、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的心理准备等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制定教学设计的目标和策略的一种活动. 10.任务型教学活动:是指设定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的教学活动。 11.教学系统(Instructional System) :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具有某种教学功能的综合体。它包括教和学两个子系统。 12.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达,它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种评估教学的标准.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安全系统与安全有关的影响因素构成了安全系统。因为与安全有关的因素纷繁交错,所以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很难找到一个因素数及其相关性如此复杂的能与之相比的系统。由于安全系统中各因素之间,以及因素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多数有一定灰度,所以安全系统是灰色系统。安全系统是通过客体的能量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入一流出的非线性变化趋势,确认安全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安全系统具有开放性特点。 2.径集:在事故树中, 当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 顶事件肯定不会发生。然而, 顶事件不发生常常并不要求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 而只要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事件就不会发生。这些不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 也称通集或路集。在同一事故树中, 不包含其他径集的径集称为最小径集。 3.割集:在事故树中,我们把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也称截集或截止集。一个事故树中的割集一般不止一个,在这些割集中,凡不包含其他割集的,叫做最小割集。4.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FTA) 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5.决策:决策指人们在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以对事物发展规律及主客观条件的认识为依据,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佳(满意)准则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决策通常有广义、一般和狭义的三种解释。决策的广义解释包括抉择准备、方案优选和方案实施等全过程。一般含义的决策解释是人们按照某个(些) 准则在若干备选方案中的选择,它只包括准备和选择两个阶段的活动。狭义的决策就是作决定,就指抉择。 6.系统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系统最佳化为研究目标的科学技术。 7.最小径集 8.最小割集 9.故障和故障类型 10.事故树分析事故树分析(FTA) 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二、综合题 1.道化学指数评价法的原理。(简答题,11分) 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评价法是以工艺过程中物料的火灾、爆炸潜在危险性为基础,结合工艺条件、物料量等因素求取火灾、爆炸指数,进而可求经济损失的大小,以经济损失评价生产装置的安全性。评价中定量的依据是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的状况。 2.安全决策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简答题,11分) 根据决策系统的约束性与随机性原理,可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在一种已知的完全确定的自然状态下,选择满足目标要求的最优方案。非确定型决策:当决策问题有两种以上自然状态,哪种可能发生是不确定的,在此情况下的决策称为非确定型决策。非确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重点 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的总体概括,它从医学科学中抽象出某些特征,构成医学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指导医学工作者观察、思考、解释和解决医学科学中的问题。 2.健康观: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在一定的医学模式下,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本质认识。 3.健康:是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衰弱。健康是一种状态,健康和疾病是存在于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动态过程。 4.环境:围绕着某一中心事物(主体)并对该事物产生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即环境是某个主体周围的介质、条件和状况。 5.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被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其中许多因素是人体健康的必需条件,而某种元素含量异常,也会影响当地居民健康。 6.次生环境: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活动,使天然形成的自然条件发生改变的物质环境,如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7.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和转化,使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8.剂量-反应关系:有害物质的摄入量与摄入该化学物质的机体呈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程度之间的关系。 9.剂量-反应关系:一定剂量的有害物质与在受影响群体中呈现某一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10.空气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空气中出现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并达到一定程度,超过其自净能力,对人类、动物及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11.暂时性听阈位移(TTS):人或动物接触噪声环境后听阈发生变化,脱离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听力可恢复到原先的水平。 12.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V):是评价食物蛋白质在体内利用程度的最常用指标之一。为储留氮和吸收氮之比。 1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多种食物共同食用,用含氨基酸较多的食物搭配含氨基酸较少的食物,以提高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4:平均需要量(EAR):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的群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50%个体的需要。 15:推荐摄入量(RNI):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达RNI水平时,可以维持机体有适当的储备。 16:适宜摄入量(AI):指通过实验或观察获得的健康人对某营养素

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真题

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安全系统工程( A卷□B卷)科目代码:806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安全系统工程: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分析、评价和消除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实现系统安全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方法体系。 2.预先危险性分析: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的事故后果、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等进行初步的分析。 3.可靠性:系统、设备或元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功能的能力。 4.冗余设计: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功能的重复结构并行工作,确保在局部发生故障时整机不致丧失功能的设计。 5.割集:事件树中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当这些基本事件都发生时,顶上事件必然发生。 6.安全评价: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40分) 1.现代工业有两个特点,其中之一是“四新”。“四新”指的是(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 2.安全检查表按其检查结果的量化程度可分为(定性化的安全检查表、半定量化的安全检查表和定量化的安全检查表)。 3.预先危险性分析所用的工作表一般包含(危险或事故、原因、后果、危险等级、对策措施)等项目。 4.在事故树分析中常用的重要度有(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三种。 5.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中,工艺危险系数F3的取值范围为(1~8);易燃危险系数N F的取值范围为(0~4)。 6.在“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中,物质指数M等于(物质火灾爆炸性指数F与物质毒性指数P)之和,工厂实际危险等级分为(5)级。 7.原因-后果分析是(事件树分析)和(事故树分析)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方法。 8.按照逻辑推理过程,事故树分析属于(演绎法),事件树分析属于(归纳法)。 9.按照分析结果的量化程度,可靠性分析属于(定量分析方法),危险性预先分析属于(定性分析方法)。 10.安全评价按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有:①系统安全分析;②系统安全预测;③系统安全评价; ④安全管理措施。 2.什么是可靠度?可靠度包含了哪五要素? 答:可靠度是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期的使用期内,完成其功能的概率。可靠度包含的五要素包括:具体的对象、规定的功能及失效现象、规定的条件、

最新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名词解释: 1、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明确目的的有机整体。 2、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 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3、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分析、评价及消除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实现系统安全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 方法体系。 4、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原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5、生产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 6、工伤事故: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 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 7、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 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 8、事故树的割集: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也就是说,事故树中,一组基本事件能够引起顶上事件发生,这组基本事件称为割集。 9、径集: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不发生,则顶上事件也不发生,把这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 10、最小割集: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11、最小径集:使顶上事件不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12、结构重要度: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即在不考虑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或者说假定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相 等的情况下,分析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上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13、概率重要度: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是指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对该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 14、临界重要度:它是用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的比,来确定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 15、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定功能的能力; 16、可靠度:是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预期的使用周期(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定功能的概率 17、维修度:是指系统发生故障后在维修容许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 18、有效度:是指对于可修复系统在规定的使用条件和时间内能够保持正常使用状态的概率。 19、故障:系统、子系统或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劣,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时,则称为故障发生。 20、致命度分析:指对系统进行初步分析后,其中后果特别严重,甚至造成死亡或重大财物损失的故障类型可以单独拿出来进行详细分析的方 法。 21、事故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事故树也称故障树,它从一个可能的事故开始一层一层地逐步寻找引起事故的触发事件、 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分析这些事故原因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用逻辑树图把原因以及它们的逻辑关系表示出来。事故树 分析是一种演绎分析方法,即从结果分析原因分析方法。 22、事件树分析:是一种时序逻辑的分析方法。它是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每一步都从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 后果考虑,直到最终用水平树状图表示其可能的结果。 23、系统安全预测:就是要预测造成事故后果的许多前级事件,如起因事件、过程事件及情况变化,新的不安全因素、未来的安全生产面貌及 安全对策。 24、系统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 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安全标准:经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度是否达到我们要求的(期盼的)安全程度,需要有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称之 为安全标准。 26、安全决策:指解决安全生产的程序、步骤等的决策 27、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8、固有危险源:系指生产中的事故隐患,即生产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和损失的不安全条件,它包括物质因素和部分环境因素 29、灾难性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 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故。

《安全系统工程》考研试卷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3 X1O=3O) 1. 系统 2. 安全性 3. 维修度 4.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5. 严重度 6. 系统故障事件 7. 最小割集 8. 重要度 9. 安全评价 10. 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 二、填空:(1 X20=20) 1 ?一个系统应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等。 2 ?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和。 3. 安全评价分为和。 4. 安全措施主要有两上方面:一是 的措施,二是 的 措施。 5. 化学模式通常有三种情况:(1) ; (2) ; (3) 。 6 .安全检查表应依据以下三方面进行编制:(1 ) ; (2) 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 7 .安全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阶段分类为:(1 ) ;

(2) 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1 X5=5) 1 ?即使每个元素都是良好,但如果只是简单叠加,而未经过良好组合,则构成整体后并不一定具备某种良好的功能。 2 ?危害是造成事故的一种潜在危险,它是在人的直接控制之内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 3 ?人的可靠性比机械、电器或电子原件要低很多,特别是情绪紧张时容易受作业环境影响,失误的可能性更大。 4 ?所谓冗余,是指完成该设备应完成的基本功能所缺少的重要部分,并不是多而无用的意思。 5 ?并联系统可靠度大于或至少等于各并联单元可靠度的最大值。 四、简答:(10 X3=30) 1 ?系统的特点: 2 .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内容可归纳几个方面: 3 .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 五、综合题:(15) 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建造“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树。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二套 一、名词解释:(3 X10=30) 1. 系统工程 2. 危险性预先分析 3. 可靠度

统计学名词解释汇总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分为哪两大类?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有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类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数据各有什么特点?按采取计量尺度,分类、顺序、数值型数据;按统计数据收集方法,观测、实验数据;按被描述对象与时间关系,截面、时间序列数据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4什么是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举例说明 有限总体指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而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可数的,如若干个企业构成的总体,一批待检查的灯泡。无限总体指总体包括的元素是无限不可数的,如科学实验中每个试验数据可看做是一个总体的一个元素,而试验可无限进行下去,因此由试验数据构成的总体是无限总体 5变量可分为哪几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6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数据审核(完整性和准确性;适用性和实效性),数据筛选和数据排序。 2直方图和条形图有什么区别? ①条形图使用图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固定,直方图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表示组距,②直方图各矩形连续排列,条形图分开排列,③条形图主要展示分类数据,直方图主要展示数值型数据。 3饼图和环形图有什么不同? 饼图只能显示一个样本或总体各部分所占比例,环形图可以同时绘制多个样本或总体的数据系列,其图形中间有个“空洞”,每个样本或总体的数据系类为一个环。 4茎叶图和直方图相比有什么优点? 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情况,又能给出每一个原始数据,即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在应用方面,直方图通常适用于大批量数据,茎叶图适用于小批量数据。 5使用图标应注意哪些问题?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 1.系统: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 2.安全性:人们在某一种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感受到的危险或危害是已知的,并且是可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3.维修度:在发生故障后的某段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称为维修度。 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产品发生了故障后经修理或更换零件仍能正常工作,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5.严重度:指故障模式对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序。一般分为四个等级:I低的、II 主要的、III关键的、IV灾难性的。 6.系统故障事件:指其发生原因无法从单个部件的故障引起,而可能是一个以上的部件或分系统的某种故障状态。 7.最小割集:如果在某个割集中任意除去一个基本事件就不再是割集了,这样的割集就称为最小割集。 8.重要度:一个基本事件或最小割集对顶上事件发生的贡献称为重要度。9.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0.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指不可修复的产品,由开始工作直到发生故障前连续的正常工作时间。 二、填空 1、系统元素;元素间的关系;边界条件;输入及输出的能量、物料、信息 2、预测、评价、控制危险 3、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4、预防事故发生、控制事故损失扩大 5、直接火灾、间接火灾、自动反应 6、有关规程、规范、规定、标准与手册;国内外事故情报;本单位的经验 7、(1)预评价;(2)中间评价;(3)现状评价 三、判断 1、√, 2、×, 3、√, 4、×, 5、√。 四、简答 1.系统的特点: (1)目的性。任何系统必须具有明确的功能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没有目的就不能成为系统。 (2)整体性。系统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元素(单元)按一定方式有机地组合起来,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 2.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内容可归纳几个方面: (1)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条件; (2)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

预防医学重点名词解释知识讲解

预防医学重点名词解 释

1、三级预防策略:①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在第一级预防中,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则称为根本性预防。②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③第三级预防对以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地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以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2、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使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3、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4、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人群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计算方法同发病率;与发病率相比,罹患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疾病频率的测量,观察期限可以以日、周、旬、月为单位,可以精确地测量发病的几率,常用于疾病爆发或流行时的调查,如传染病、食物中毒及职业中毒等爆发的调查。 5、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6、续发率:也称二代发病率,指某传染病易感接触者中,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7、判断疾病地方性的依据:①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人群组中发病率均高,并随着年龄增长儿上升。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组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③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逐渐与当地居民接近。④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向。⑤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 8、移民流行病学:利用移民人群综合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从而找出病因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观察某种疾病在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及原居住地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区分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从而发现病因线索。移民流行病学进行病因探索主要依据以下两点:①若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由环境因素造成,则该病在移民人群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的人群不同,而与依据地当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接近。②若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是遗传因素的作用,则该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移居当地人群不同,而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接近。 9、大流行:当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时间内可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发病率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即为大流行。 10、现况研究:描述性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布状况、疾病与因素的关系加以描述。因为现况研究所获得的资料是在某一时间横断面上收集的,故又称横断面研究。又因它得到的率是在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的患病率,因而又有患病率研究之称。 11、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2、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该方法一是按照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二是同时前瞻性随访各组的疗效,是典型的按照实验法的原则设计的研究类型,符合实验研究的基本条件。 13、病因研究的步骤:一、总结现象:可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疾病的发生于流行也是如此二、建立假设:此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已掌握的具有科学事实的大量材料进行分析,对其规律性作出假设性的解释和推断,即建立假设。 三、检验假设:通过对描述性研究和临床观察的材料分析,形成了某因素与某疾病有因果联系的假设。四、病因推到:在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研究后,可能得到某因与某疾病有统计学的关联,虽然经过分析性研究进行检验,也不能随便就判断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联。 14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①关联的强度②关联的重复性③关联的时间性④剂量-反应关系⑤关联的特异性⑥关联的合理性⑧试验证据⑨相似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