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指导:胃食管反流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人卫版第9版《内科学》精品课件—胃食管反流病

人卫版第9版《内科学》精品课件—胃食管反流病
人卫版第9版《内科学》精品课件
胃食管反流病
一、胃食管反流病定义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 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有食管黏膜糜烂、溃疡(A) 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无上述病变(B)➢ 食管症状:反流和烧心
五、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患者教育
适当运动或体力劳动 戒烟限酒 少食甜点及咖啡 避免和治疗便秘 肥胖者合理减肥
治疗并发症
食管狭窄 胃镜下食管扩张术,术后长程PPI维持治疗 年轻患者可考虑抗反流手术
Barrett食管 PPI及长程维持治疗,定期随访 内镜下切除不典型增生病灶 手术治疗
谢谢观看!
促胃肠动力 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依托必利 轻症、辅助抑酸药
抗酸 轻症、 间歇发作时短期缓解症状
方案选择
经验性治疗 疑诊GERD,无报警症状,PPI治疗1-2周 起始治疗 尽快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疗程8-12周 难治性GERD 标准剂量PPI治疗8周后,反流、烧心等症状无明 显改善,应根据患者具体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维持治疗 按需治疗和长期治疗,最小剂量达到长期治愈的目的。
(如奥美拉唑每次20mg, 每天2次,连用7~14天)
➢ NERD:有反流和(或)烧心症状
胃镜检查阴性
24小时食管pH监测表明食管存在过度酸、碱反流
PPI治疗有效
五、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药物选择
抑酸 重症 质子泵抑制剂(PPI),标准剂量,4-8周; 轻、中症 组胺2受体拮抗剂(H2RA)标准剂量,4-8周;

重医大内科学教案04消化系统疾病-2胃食管反流病

重医大内科学教案04消化系统疾病-2胃食管反流病

授课教案•一、一般治疗:是GERD治疗的第一步,主要是制定一些简单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变。

1、生活习惯改变:避免暴饮暴食、食后翻身、夜间加餐,睡觉时改变体位(头高脚低)。

2、改变食谱:避免高脂肪食物,限制巧克力、洋葱、酒精、咖啡、浓茶,减少柑桔类水果,戒烟。

3、减轻体重,纠正便秘。

4、调整服用的药物:茶碱、咖啡因、多巴胺、巴比妥、心痛定、阿托品等。

介绍NIH对GERD 患者的一般治疗建议。

二、药物治疗:1、对酸反流性食管炎:抑制胃酸+粘膜保护+促动力药。

抑制胃酸分泌或中和胃酸药: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

粘膜保护中和胃酸药:硫糖铝果胶铋、氢氧化铝、胃达喜、陈香露白露促动力药:在改善LES功能状态,从而增强食管酸廓清能力,促进胃排空,起到防止GERD发生。

胃得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2、对碱性反流性食管炎:粘膜保护(磷酸铝)+促动力药。

目前多主张递减法,疗程一般为8周,根据症状增减。

3、维持治疗:因为本病复发率高,西方报道停药后半年复发率达70%-80%,为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考虑维持治疗。

停药后很快复发者,往往需长程维持;有食管溃疡、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者,肯定需要长程维持。

维持的药物、给药的方法、疗程因人而异。

4、抗反流外科治疗:抗反流手术的适应症:1)、经过上述非手术治疗难以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2)、反流引起的难治性呼吸道吸入或肺炎;3)、良性食管狭窄;4)、Barrett伴有食管裂孔疝。

GERD的治疗策略一步到位逐渐减量按需维持教案质量评价表。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吐酸病是指病人自觉有酸水自胃脱上泛干食管、咽喉或口腔的病症。

临床上常伴有烧心、胸骨后烧灼痛、反食、暧气等症,部分病人伴有咽部梗阻感、夜间呛咳等症状。

本病病位在胃和食管,与肝胆脾关系密切。

本诊疗方案适用干现代医学“胃食管反流病”的诊疗。

一、诊断本病中医诊断辨证参照《中医内科学》相关内容,西医诊断参照我国2006 年三亚共识和2007年西安共识所建议的GERD诊断标准及糜烂性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级标准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1、肝胃不和证临床表现:反酸,烧心,胸貌灼热或疼痛,痛连两胁,心烦易怒;或见脱腹胀满,大便艰难;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方药:通降1号方加减。

香附IOg.苏叶梗各10®枳壳IOg.半夏10© 厚朴10®柴胡10®黄连(⅛∖吴茱萸2®海嫖蜡30g等。

胸骨后或胃脱部疼痛者,可加川楝子9g、元胡9g;情绪抑郁者,加合欢皮9®绿萼梅6g;暧气频作者,加代赭石先煎9g、沉香3g;伴脱腹胀满者,加枳壳9®厚朴9g、香椽皮9g;肝胃不和兼有郁热者,加丹皮10®梔子(⅛°中成药(1)通降颗粒(院内制剂),每次IOg,每日3次;(2)气滞胃痛颗粒,每次5g,每日3次;⑶胃苏颗粒,每次5g,每日3次。

2、寒热错杂证临床表现:反酸,烧心,胸貌灼热或疼痛,口苦咽干,脱腹痞满,大便滴泄; 舌红苔腻,脉滑。

治法:辛开苦降,和胃降逆。

方药:通降2号方加减。

制半夏9g.黄连(⅛∖黄苓9©干姜9g、党参15®吴茱萸2®大枣10®甘草(⅛∖海螺蜡30g等。

痰热重者,加虎杖10®瓜#20g;胸痛明显兼有血瘀者,加丹参15®降香(⅛;伴有反食暧气者,加旋复花10®生赭石20g;畏寒肢冷,大便滴泻者,加炒扁豆9g、炒白术15g、炮姜9g。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简称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反酸、嗳气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GERD的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建议。

一、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1. 胸骨后疼痛: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胸骨后疼痛,通常在进食后加剧。

这种疼痛常常被误认为是心脏疾病引起的胸痛,但它与体位改变、咳嗽或深呼吸无关。

2. 反酸: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还经常出现反酸的感觉,即胃内的酸性胃液逆流到食管。

这种感觉通常出现在卧床或弯腰时,并可伴随胃灼热、酸味等不适感。

3. 嗳气:由于胃食管反流,患者还常常出现嗳气的症状。

嗳气有时会带有酸味或是食物残渣的味道。

二、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差异,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 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调整对于轻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治疗措施。

首先,改变饮食习惯,减少摄入高脂、高盐和辛辣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其次,调整体位,睡觉时尽量保持头部略高的姿势,避免卧床后立即睡觉。

另外,戒烟和减少饮酒同样对改善病情有积极作用。

2.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医生常常会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简称PPI)和组胺H2受体拮抗剂(Histamine-2 Receptor Antagonists,简称H2RA)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这些药物能够减少胃酸的分泌,缓解症状。

3. 外科手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的目的是改变胃食管连接部位的解剖结构,减少胃酸的逆流。

经过外科手术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显著缓解。

三、预防措施1. 避免触发因素:某些食物和饮料可能会导致胃食管反流的加重,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这些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巧克力、咖啡、碳酸饮料等。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
1.治疗原则以畅达气机为要,依病情分别施以疏肝泄热、和胃降逆、理气化痰、活血祛瘀、健脾化湿等治法;兼见虚证者,辨明气血阴阳,补而不滞。

轻度胃食管反流炎,可单纯用中医治疗,以辨证口服汤剂为主;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及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

2.辨证论治
(1)热证
证候:吞酸时作,嗳腐气秽,胃脘闷胀,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咽干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泄肝火,和胃降逆。

方药:左金丸加味。

加减:反酸多,加煅瓦楞子、乌贼骨、浙贝母;胃灼热重,加珍珠母、玉竹;口苦呕恶重,加焦栀子、香附、龙胆草;津伤口干,加北沙参、麦冬、石斛;胃脘灼痛甚,加煅瓦楞子、乌贼骨。

中成药:左金丸,口服,每次3~6g,每日2次。

(2)寒证
证候:吐酸时作,嗳气酸腐,胸脘胀闷,喜唾涎沫,饮食喜热,四肢不温,大便溏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制酸。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加减:寒重,胸脘胀痛,加吴茱萸、肉桂、乌药;寒凝食滞,脘闷嗳腐甚者,加莱菔子、槟榔;寒凝气滞,脘腹痞满,加枳壳、厚朴;嗳气频,加白豆蔻;大便溏薄,加赤石脂、山药。

中成药:香砂六君丸,每次6~9g,每日2~3次。

胃食管反流病的培训小结

胃食管反流病的培训小结

胃食管反流病的培训小结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帮助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本文将总结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一、胃食管反流病的定义及病因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的食物和酸性胃液逆流至食管内,引起食管粘膜损伤和炎症,导致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其病因主要包括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胃排空障碍、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减弱等多种因素。

二、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烧心、反酸、咽部不适、胸痛、吞咽困难等。

在不同患者中,症状的表现方式和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三、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方法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内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运动功能检查等。

通过这些检查手段,可以明确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并了解病情的具体情况。

四、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胃动力药等,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避免过度进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体重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对于一些严重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五、胃食管反流病的预防措施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关键在于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合理饮食、避免熬夜、保持体重、避免过度进食等。

此外,定期体检、及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也是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措施。

六、结语通过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的总结,希望能够给医务人员提供参考,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希望医务人员能够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感谢大家的阅读!。

胃食管反流诊断标准

胃食管反流诊断标准

胃食管反流诊断标准
胃食管反流(GERD)是指胃酸和胃内液体逆流至食管引起的症状和组织损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标准和方法:
1.症状评估:医生通常会评估患者的症状,包括胸骨后灼热感、
胸痛、咳嗽、喉咙痛、嗳气等。

如果患者的症状严重且持续超过4周,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2.pH测试:胃食管pH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测量
食管内的酸碱度。

该测试可以通过食管内放置的pH探针记录酸性反流事件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3.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这是一种通过口腔或鼻孔插入食管的
柔软管状镜头,检查食管和胃的内部情况。

内窥镜检查可以观察到食管内壁和食管下端是否存在炎症、溃疡和损伤等。

4.酸试验:酸试验是通过在食管内喷洒酸性物质,观察患者的
反应来诊断胃食管反流。

这种测试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症状是否与胃酸反流有关。

5.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是一种通过在患者饮用放
射性核素标记的液体后,使用放射线追踪核素在食管和胃的运动来评估反流情况的方法。

以上是常见的胃食管反流诊断标准和方法,具体的诊断需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作者:陶可胜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22期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由于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症状明显,但X线检查、内镜检查食管无异常发现,或者内镜检查显示有食管炎,但不一定是由反流引起。

有的临床表现酷似心绞痛,或以哮喘、咽喉炎为主要表现,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因此,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应基于下列条件之一。

有明显的反流症状如患者有典型的烧心和反酸症状,无幽门梗阻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可做出胃食管反流病的初步临床诊断。

内镜下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内镜检查如发现有反流性食管炎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病变,本病诊断可成立。

根据洛杉矶分型,反流性食管炎的炎性反应病变可分为4级:①A级: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黏膜破损,每个病变的长度5 mm;③C级:在2个或多个黏膜皱间存在1个或数个连续的黏膜破损,但不超过食管壁周径的75%;④D级:1个或数个连续的黏膜破损,超过食管壁周径的75%。

非糜烂性反流病指有反流相关症状而内镜检查无食管黏膜破损。

食管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对有典型症状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如证实有食管过度酸反流,诊断成立。

质子泵抑制剂(PPI)作试验性治疗在无法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诊断的基层医院或社区,可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作试验性治疗(如奥美拉唑20 mg/次,2次/日,连用7天),如有明显效果,本病诊断一般可成立。

对症状不典型者,常需结合内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 监测和试验性治疗进行综合分析来做出诊断。

病理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在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鳞状上皮基底细胞层增生,乳突延伸至上皮的表层,血管增生,固有层炎性浸润,或深层纤维组织变性。

食管下段正常复层鳞状上皮化生为柱状腺上皮,伴有肠上皮化生时诊断为Barrett食管。

胃食管反流病诊断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RDQ)回答提问,并评分。

受试者检测时间仅需5~10分钟,简单方便,适用于社区和基层。

患者回顾过去4周的症状以及症状发作频率,并将症状由轻到重分1~5级,评估症状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组疾病。

其主要症状为烧心、反流、胸痛等。

目前认为,GERD与某些咽喉、呼吸道等食管邻近器官的疾病有关。

(一)鉴别诊断
早期食管癌无典型症状时,需要与食管炎(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和食管静脉曲张相鉴别。

当出现咽下困难时,需要与食管良性肿瘤、贲门失弛症相鉴别。

1.反流性食管炎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1)概述:系门静脉系的胃冠状静脉和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肋间静脉、奇静脉等相沟通,经常出现在门静脉系统阻力增加和门静脉血流增多产生门静脉高压时,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

(2)临床表现:多数有肝病史,常有脾大、腹水。

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还可以有呕血症状。

(3)诊断:食管吞钡X线检查可见虫蚀样或蚯蚓状充盈缺损,纵行黏膜皱襞增宽,胃底静脉曲张时可见菊花样充盈缺损。

3.食管憩室
(1)概述: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通的囊袋,称为食管憩室。

可分为:①牵引型:大多发生在气管分叉附近,多因该处淋巴结炎症或淋巴结结核感染后与附近的食管壁发生粘连及瘢痕收缩所致。

因系食管全层向外牵拉,故称真性憩室。

②膨出型:则多因食管内外有压力差,食管黏膜经肌层的薄弱点疝出而成,多发生于咽部和膈上5~10cm 处。

因只有黏膜膨出,故称假性憩窒。

(2)临床表现:早期常无症状。

若发生炎症水肿时,可有咽下哽噎感或胸骨后、背部疼痛感。

当憩室增大,可在吞咽时有咕噜声。

若憩室内有食物潴留,可引起颈部压迫感。

淤积的食物分解腐败后可发生恶臭味,并致黏膜炎症水肿,引起咽下困难或食物反流。

体检有时颈部可扪到质软肿块,压迫时有咕噜声。

巨大憩室可压迫喉返神经而出现声音嘶哑。

如反流食物吸入肺内,可并发肺部感染。

(3)诊断:主要依靠食管吞钡X线检查,可显示憩室囊、憩室颈的部位、大小、连接部位,及其位置方向。

有时应做食管镜检查排除癌变。

4.贲门失弛缓症
(1)概述:贲门失弛缓症是指吞咽时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松弛不良。

多见于20~50岁,女性稍多。

病因至今未明。

(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咽下困难、胸骨后沉重感或阻塞感,病程较长,症状时轻时重,发作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热食较冷食易于通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时咽固体食物因可形成一定压力,反而可以通过。

初为间歇发作,随着疾病进展,以后呈持续性进食困难。

食管扩大明显时,可容纳大量液体及食物。

在夜间可发生气管误吸,并发肺炎。

(3)诊断:食管吞钡造影的典型特征是食管蠕动消失,食管下端及贲门部呈漏斗状或鸟嘴状,边缘整齐光滑,上端食管明显扩张,可有液面,钡剂不能通过贲门。

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口服、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5~10mg可以使贲门弛缓,受阻钡剂通过。

纤维食管镜检查亦可以确诊,并可以排除癌肿。

5.食管良性肿瘤
(1)概述;食管良性肿瘤较少见,按组织发生来源可分为:①腔内型包括息肉及乳头状瘤。

②黏膜下型有血管瘤及颗粒细胞成肌细胞瘤。

③壁内型肿瘤发生于食管肌层,最常见的是食管平滑肌瘤,约占食管良性肿瘤的3/4。

(2)症状和体征:主要取决于肿瘤的解剖部位和体积大小,较大的肿瘤可以不同程度地
堵塞食管腔,出现咽下困难、呕吐和消瘦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以有吸入性肺炎、胸骨后压迫感或疼痛感;血管瘤患者可发生出血。

(3)诊断:不论有无症状,均需经X线检查和内镜检查,发病最多的食管平滑肌瘤因发生予肌层,故黏膜完整。

肿瘤大小不一,呈椭圆形、生姜形或螺旋形。

食管X线吞钡检查可出现“半月状”压迹。

食管镜检查可见肿瘤表面黏膜光滑、正常。

这时,切勿进行食管黏膜活检致使黏膜破坏。

(二)食管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

放射疗法可增加手术切除率,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采用化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或与放疗、中医中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有时可提高疗效,或使食管癌患者症状缓解,存活期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