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歌曲《雪花》 、欣赏《雪花飞舞》教案

合集下载

教案:《雪花飞舞》

教案:《雪花飞舞》

教案:《雪花飞舞》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教学目标、欣赏《雪花飞舞》,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能用舒展的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

2、复习歌曲《雪花》3、创设情景,学生自主表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雪花飞舞》感受音乐意境,同时引导学生在结合已学的歌曲《雪花》用肢体语言表现下雪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知识能力:欣赏乐曲《雪花飞舞》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演、朗诵、歌唱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集体创编动作并表演重难点分析重点: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难点:创设情景,欣赏乐曲《雪花飞舞》,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材分析这首乐曲是根据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所创作的钢琴组曲《儿童园地》中的第四首。

乐曲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乐曲开始,在高音区奏出一小节柔和而清淡的旋律,接着第二小节开始左手在中音区进入,随即左手的同向进行变为反向进行,模仿雪花在逐渐变大;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密集音型在快速的流动和不断重复中游离、模进,惟妙惟肖地模仿了漫天飞雪的景象,同时,乐曲弥漫着一丝淡淡的忧郁。

四小节经过句后,乐曲进入第二部分。

连续的三连音、丰富的和声色彩、多变的节奏与音色、渐强的力度变化,仿佛漫天大雪、刺骨的寒风,也使人隐约感到狂躁与不安。

经过四小节逐渐减弱的连接句后,乐曲进入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

减弱的力度、逐渐上行的音区,仿佛漫天大雪、刺骨的寒风已逐渐变为纷纷扬扬的雪花。

最后,大地变得一片沉寂,人们的心情也显得无限的惆怅和寂寞。

教具准备:、雪花头饰、沙巾、雪人、手饰课时安排:1课时教法与学法:情景教学法、导入法、直观感受、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阶段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听音乐进教室教师操作:放歌曲《雪花》伴奏学生活动:听音乐进教室提出评价标准教师导语:刚才我们听了欢快的音乐进教室,谁来说说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歌曲啊?学生回答:《雪花》……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让我们一起(用欢快的情绪歌唱雪花吧!)唱起来,跳起来!教师操作:播放。

选听 雪花飞舞-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选听 雪花飞舞-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选听雪花飞舞-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雪花飞舞》这首诗歌,使学生了解冬天的景象,感受冬天的美丽;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诗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教学1.自然风光的描写。

2.教学较短的诗句,让学生记忆并发音正确,达到读出自然的效果。

3.通过对节奏的感受,初步了解韵律。

2. 音乐选听1.聆听《雪花飞舞》这首诗歌的吟唱和朗读。

2.借助音乐,了解冬季的自然风光,并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

3. 情感教育1.反复强调冬季自然风光的美丽,引导学生欣赏冬季景色,提高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2.通过诗歌朗读、音乐欣赏的体验感受,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情感表达,并培养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1. 打开学生的视觉前往户外,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冬季的景象,如桥上冰簇,树冠白雪覆盖等等。

2. 诗歌教学1.诗句欣赏从整首诗歌当中,选取三到四个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学生仔细欣赏,理解和分析内涵。

2.诗句表现依据诗歌的表现形式(如雪花飘落、山间寒风怒吼等),和歌曲的速度、节奏,依次教授每个诗句。

3. 音乐选听1.聆听音乐播放《雪花飞舞》这首歌曲,并引导学生用发音方式逐句跟随唱出。

2.欣赏音乐根据学生的欣赏反应,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4. 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对自然景象有更多的欣赏,通过音乐和诗歌的表现形式,了解自然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冬季自然景象的美妙,并引导学生理解情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针对差异性,进行个性教育。

2024年小学音乐教案雪花飞舞

2024年小学音乐教案雪花飞舞

2024年小学音乐教案雪花飞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第六章节《雪花飞舞》。

内容详细介绍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基本概念,并以冬天的雪花为主题,教授歌曲《雪花飞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理解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概念。

2. 学会演唱歌曲《雪花飞舞》,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掌握和运用。

重点:歌曲《雪花飞舞》的学唱,以及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黑板。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冬季雪景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冬天的氛围,激发学生对雪花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基本概念,并用钢琴演示。

引导学生模仿,加深理解。

a. 音的高低:用钢琴演奏一段旋律,让学生分辨音的高低。

b. 音的长短:讲解音符的时值,用实例演示,让学生模仿。

c. 音的强弱:用拍手和敲击乐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音的强弱。

3. 歌曲教学:教授歌曲《雪花飞舞》,分步骤进行教学。

a.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句歌词,先练习旋律,再填词演唱。

b. 合唱练习:将各小组的歌词拼接起来,进行合唱练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表演展示: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评价,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音的高低、长短、强弱概念及符号。

2. 歌曲名《雪花飞舞》及歌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雪花飞舞》,并用简笔画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

2. 答案:歌曲演唱正确,简笔画创意新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概念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下节课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其他冬季主题的歌曲,进行分享和学唱,提高音乐素养。

二年级上音乐教案+反思-雪花飞舞-人教新课标2023

二年级上音乐教案+反思-雪花飞舞-人教新课标2023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雪花飞舞》这首歌的基本概念。这首歌描绘了冬天的雪花轻盈地飞舞的美景,它的旋律和节奏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冬日的宁静和雪花的飘逸。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分析这首歌,看看它是如何用音乐来表现雪花飞舞的。我们会注意到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如何模仿雪花的飘落。
二年级上音乐教案+反思-雪花飞舞-人教新课标2023
一、教学内容
《雪花飞舞》选自人教新课标2023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学唱歌曲《雪花飞舞》,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意境;2.认识并了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学会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4.了解冬季雪花飞舞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的热爱。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4.文化理解与认同:了解雪花飞舞的寓意,体会歌曲所传达的冬季美景,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表现、协作和文化理解等多方面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歌曲学唱:熟练掌握《雪花飞舞》的旋律、歌词和节奏,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走向、音高变化和歌词意义,确保学生在演唱时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音乐表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节奏。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雪花飞舞》这首歌的旋律、歌词和节奏特点,以及如何通过音乐和动作来表现雪花的飞舞。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表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发现更多可以用音乐来表现的美好事物。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音乐教案雪花飞舞

小学音乐教案雪花飞舞

小学音乐教案雪花飞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雪花飞舞》。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3章“冬季的乐章”中的第2节“雪花飞舞”。

详细内容包括对冬季的描绘,通过音乐表达雪花的轻盈与飘逸,以及通过歌曲学习冬季的相关音乐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冬季音乐的基本特点,能通过音乐感受雪花飞舞的美感。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冬季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乐播放器、歌词卡片、黑板、粉笔学具:音乐课本、歌词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冬季风景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雪花飞舞的场景。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冬季的印象,引导他们关注冬季音乐的特点。

2. 歌曲学习(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雪花飞舞》,关注歌词和旋律。

分组练习,互相指导,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和旋律,讲解冬季音乐的特点。

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类似的音乐元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达雪花飞舞的形态。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5. 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以冬季雪花为主题的音乐剧。

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完善剧本和表演。

6. 展示与评价(20分钟)各组进行表演,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雪花飞舞》2. 歌曲歌词3. 冬季音乐特点:旋律、节奏4. 学生创作提示:雪花、冬季、音乐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首以冬季雪花为主题的诗或故事,并为其配乐。

2. 答案示例:诗:《雪花》雪花飘飘,覆盖大地;银装素裹,如诗如画;冬日的乐章,雪花飞舞;唱响美好,温暖心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冬季音乐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上音乐教案雪花飞舞

二年级上音乐教案雪花飞舞

二年级上音乐教案雪花飞舞雪花飞行传授目标1.听赏乐曲《雪花飞行》,感受乐曲的感情。

2.用行动表现雪花飞行的情形。

传授重、难点1.感受乐曲感情,理解乐曲。

2.选择合适的行动表现雪花飞行的景象。

传授历程一、聆听导入西席:请同砚听一段乐曲,看看和我们画面上哪幅图画比较靠近。

学生自由回答。

二、乐曲听赏1.初次聆听乐曲《雪花飞行》。

西席提问:就像乐曲的名字一样,表现了雪花飞行的冬天的景象。

我们来听听乐曲的感情是怎样的?学生回答:乐曲表现了冬天雪花飞行的情形,感觉有些忧郁和孤独。

2.乐曲分段欣赏。

(1)欣赏乐曲第一段音频西席提问:同砚们再来听听雪花是怎样下的?乐曲的节拍速度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情形?学生回答:聆听乐曲第一段,感受乐曲的力度速度变化……西席:乐曲第一部分力度从弱到强,表现了雪花从稀少到多渐渐地下大了。

你能用行动表现一下吗?学生:行动表现第一乐段意境。

(2)欣赏乐曲第二段音频西席:听听,乐曲第二部分力度速度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形?学生自由回答。

西席:同砚们感受得很好。

第二部分力度较大好像漫天大雪还夹着凛冽的寒风。

你能用行动表现这段乐曲表达的内容吗?学生自主设计行动表现乐曲内容。

(3)欣赏乐曲第三段音频西席:乐曲第三部分和哪个部分比较相似?学生回答标题。

西席:第三部分风雪交加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地面恢复了宁静。

你能用行动表现出来吗?学生自主设计行动表现乐曲内容。

(4)欣赏乐曲《雪花飞行》全班同砚一起表演,再次体验乐曲表现的内容。

(5)乐曲拓展议决我们聆听音乐、体验感受音乐,你能给每段音乐起个名字吗?小组讨论为乐曲各段起名字。

第一段:雪花降落。

第二段:雪花狂舞。

第三段:雪花纷扬等。

三、讲堂小结本日我们欣赏了《雪花飞行》,感受到小雪花美丽轻巧的样子,也感受到冬天给人们带来了孤独、忧郁的感情。

看来冬天是适合休养生息的季候,要不怎么有许多小动物都蛰伏呢?同砚们有兴趣可以明白一下小动物蛰伏的知识。

小学音乐教案雪花飞舞

小学音乐教案雪花飞舞

小学音乐教案雪花飞舞【篇一:小学二年级音乐课设计《雪花》】——《雪花》——音乐教学设计王欣梅设计思路《雪花》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

歌词描写儿童对晶莹的雪花感到好奇、数花瓣的情景,表现儿童对大自然奥秘的初步探究。

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两部分的不同青学。

通过启发学生,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对雪花的喜爱之情。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学习新知识方面的能力较强、速度较快。

在学唱歌曲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顿音记号、重音记号以及歌曲中的演唱方法。

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通过创编动作表演歌曲,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授课类型唱歌综合课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演唱过程中感受顿音记号、重音记号、休止符符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3、通过歌曲《雪花》和《冬天的故事》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同是赞美冬季的歌曲,因拍子等音乐要素的不同,歌曲音乐特点会有很大的差异。

教学重点和难点注意歌曲中的重音记号和顿音记号的演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键盘乐器等教学过程一、聆听音乐,导入新课欣赏《踏雪寻梅》,请同学们说说是描写哪个季节的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景象?这是一首描写冬季雪后的场景,表现了作者踏雪寻梅的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歌曲,让学生了解冬天的雪后带给我们的美好景象,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赞美雪的歌曲,请大家仔细听,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二、学唱歌曲,落实目标1、初次聆听歌曲思考问题:歌曲描绘了怎样一副画面?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心情?(描绘了一幅漫天雪花飞舞的场景,歌曲通过数雪花的过程,给我们带来了好奇、愉悦的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再次聆听歌曲思考问题:歌曲分几部分?音乐情绪有什么不同?(歌曲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音乐先跳跃后连贯表现了雪花降落、漫天飞舞的场景。

第二部分通过高低变化的数数,惊讶的衬词,然后音乐舒展、喜悦。

精选小学音乐教案雪花飞舞

精选小学音乐教案雪花飞舞

精选小学音乐教案雪花飞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五章《雪花飞舞》。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雪花飞舞》的学唱,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含义,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对音乐基本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雪花飞舞》的旋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2.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音乐教具(如音符、节奏卡等)。

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雪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歌曲学唱:(1)播放歌曲《雪花飞舞》,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指导学生学唱歌曲。

(3)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纠正、交流,提高学唱效果。

3. 歌曲解析:(1)分析歌曲的歌词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2)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历史价值。

4. 音乐知识讲解:(1)讲解音高、音长、节奏等基本音乐知识。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

5.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2)进行音高跳跃练习,巩固学生对音高的掌握。

6. 合唱表演:(1)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邀请部分学生进行独唱,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雪花飞舞》2. 歌曲旋律:以简谱形式展示歌曲旋律。

3. 歌曲节奏:以节奏卡形式展示歌曲节奏。

4. 音乐知识:音高、音长、节奏等基本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歌曲《雪花飞舞》的歌词,并标注音高、音长、节奏。

(2)学唱歌曲《雪花飞舞》,录制自己的演唱视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新课
探索发现
探索延伸
二、学习新课
1.初步感受乐曲
教师:雪花到底有几个瓣呢?一起来听听这首《雪花》,,请你跟着录音轻声哼唱好吗?
(出示雪花动画课件,录音,请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教唱歌曲
3.教师:同学们真棒,才听了两遍就能跟着轻声哼唱了,那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可以吗?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是什么样的心情?
板 书 设 计
歌曲《雪花》
欣赏《雪花飞舞》
教 学 反 思
教师:这句是怎么唱的呢?(师唱“小水点)教师:歌曲里面唱的是第一种,长一点的,为什么要这样唱呢?这个可爱的小家伙“保持音几号”,有它的时候,这个音就像在天平上一样,不可以乱晃,试试看?(师带学生唱“小水点)
(3)“咦,雪花哪去了?”这句应该用什么语气去唱?(惊讶、吃惊)
(4)讨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教学方法
听唱法、模唱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雪花道具
课 型
新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




教学导入
一 、导入
教师:同学们音乐课又开始了,你们高不高兴呀!下面呀?老师请你们看大屏幕,这个是什么呀?小雪人,小雪人会在什么季节出现呢?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呀?(播放冬天的图片)(将雪花贴在黑板上)
教师:漂亮的雪花呀!今天还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雪花》,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歌曲,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播放音乐)(教师板课题并出示课件《雪花》)
2、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下面老师带来一首曲子《雪花飞舞》,请同学们和老师随音乐一起化做成小雪花,飞舞、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演唱和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寒冷的冬天里在雪地里欢乐的玩雪乐趣,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雪花的喜爱之情。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点滴奥秘好吗?谢谢同学门,这些课上到这里,下课。(出示课件:再见)
1.歌曲的处理
(1)学唱第一部分旋律及歌词。 教师:刚才我们在唱第一句“雪花,雪花”的时候为什么要这样唱?(介绍顿音记号及顿音记号在歌曲中怎样处理)
(2)学唱第二部分旋律及歌词。
教师:那这句话呢?“一,二,三,四,五,六“
教师:听听,这样有什么不同?(轻声唱“一,二,三,四,五,六“)(重音唱 “一,二,三,四,五,六“)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 题
二年级第六单元三课:歌曲《雪花》、欣赏《雪花飞舞》
第1课时






2、能正确表达歌曲情绪,能边唱歌曲边随老师进行律动。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冬天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
教学重点
能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歌曲情绪、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按照顿音记号等音乐记号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的律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