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膏剂乳膏剂眼膏剂医学知识

合集下载

第九章 软膏剂、眼膏剂、栓剂、等(已打印,药剂学)

第九章 软膏剂、眼膏剂、栓剂、等(已打印,药剂学)

辅助乳化、稳定;
作为油相,增加乳剂稠度, 有软化剂的作用
3. 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
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 O/W型乳化剂,常与其它W/O型合用调整
适当HLB值;
乳化作用适宜pH为67.
4. 多元醇酯类
• 单硬脂酸甘油酯:弱W/O型乳化剂
用于O/W 型乳剂基质,辅助乳化
作为稳定剂、增稠剂,起润滑作用 • 脂肪酸山梨坦与聚山梨酯类 吐温类(Tweens): O/W型乳化剂 司盘类(Spans): W/O型乳化剂
栓剂的作用特点
1)局部作用 2)全身作用 直肠吸收途径: 一是不通过门肝系统。塞入距肛门2cm处,药物经中下直 肠静脉进入下腔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血循环。 二是通过门肝系统。塞入距肛门6cm处,药物经上直肠静 脉入门静脉,经肝脏代谢后,再进入血循环。 三是药物经直肠部膜进入淋巴系统,其吸收情况类似于 经血液的吸收。 全身作用栓剂的特点:①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而 失去活性。②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可用直肠给药。③用 药方法得当,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④直肠吸收 比口服干扰因素少。⑤对不能或者不愿吞服药物的成 人或小儿患者用此法给药较方便。⑥给药不如口服方 便。
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1. 均匀、细腻、软滑,粘稠度适宜,易于涂布; 2. 性质稳定; 3. 无刺激性及其它不良反应; 4. 用于溃疡创伤面的应无菌.
二、软膏剂基质
• • • • 要求: 分类:油脂性基质 乳剂型基质 水溶性基质
油脂性基质

特点
润滑性好,无刺激性;
对皮肤保护、软化作用强;
油腻性大、疏水性强;
三、 栓剂的制备
(一)制备方法 1. 冷压法 适于热不稳定药物 ,不溶性药物与
基质混合较均匀

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

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
要用水溶解或稀释的必须用灭菌注射用水
必须采用无菌操作法制备
h
22
红霉素眼膏
红霉素 液状石蜡 眼膏基质 共制
50万单位 适量 适量 100克
h
23
第三节 凝胶剂
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均一、混悬或 乳状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
应用:皮肤用药、妇科、眼部用药、缓释制剂
h
24
水凝性凝胶基质
• 卡波姆 • 纤维素衍生物(MC、CMC-Na等) • 其他(明胶、西黄蓍胶、海藻酸钠等) • 这种基质一般都需要添加保湿剂和防腐剂
❖注意不能直火加热,多用蒸汽夹层锅
h
15
(二)药物的加入方法
• 药物不溶于基质时,必须先粉碎(可通过 六号筛);
• 药物可溶于基质时,油溶性药物溶解于液 体油中,再与油脂性基质混匀,制成油脂 性基质软膏,水溶性药物则溶于水中;
• 中药浸出物为液体时,可先浓缩至稠膏再 加入基质中,如为固体,则可加少量水研 开在加入基质中;
h
9
油脂性基质
➢优点:滑润、无刺激, 烃类
可以保护皮肤,并与大 凡士林、固体(液状)
多药物都能配伍;
石蜡(常用于调节稠
➢缺点:释药性能差、油 度)、硅酮(俗称二甲 腻性及疏水性大,不适 基硅油,对眼有刺激性)
宜有渗出液的皮损; 类脂
➢适用:用于遇水不稳定 羊毛脂(常与凡士林配
药物,一般不单独使用,伍)、蜂蜡
(O/W)
(月桂醇硫酸钠)
高级 十六醇、十八醇 辅助乳化剂
脂肪 醇及 多元
硬脂酸甘油 弱的W/O型乳化剂,常与强 (单硬脂酸甘油酯)的O/W型乳化剂合用
醇酯 脂肪酸山梨酯与聚 Span (W/O)

第十三、十四章 软膏剂、凝胶剂

第十三、十四章 软膏剂、凝胶剂

二、 软膏基质
基质是 软膏的赋型剂, 基质是 软膏的赋型剂, 药物的载体, 药物的载体, 制备优良软膏的关键, 制备优良软膏的关键, 分类: 分类:油脂性 水溶性 乳剂型( 乳剂型(W/O,O/W) , )
(一)油脂性基质
分类 : 烃类, 烃类, 类脂类, 类脂类, 动、植物油脂等。 植物油脂等。
•液体烃与固体烃的半固 液体烃与固体烃的半固 体混合物, 体混合物, 油脂性基质 •分为黄、白两种, 分为黄、 分为黄 白两种, •性质稳定、无刺激性, 性质稳定、 性质稳定 无刺激性, •仅能吸收本身重量 的 仅能吸收本身重量5%的 仅能吸收本身重量 1、 烃类 、 水分(加羊毛脂、 水分(加羊毛脂、表面 活性剂提高吸水性 ) 凡士林( 凡士林(vaselin)•分固体和液体石蜡两种, ) 分固体和液体石蜡两种 分固体和液体石蜡两种, 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 石蜡( 石蜡(paraffin) •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 ) 主要用于 硅酮) 二甲硅油 (俗称硅油、硅酮) 防晒霜——硅油 硅油30%、白蜂蜡 例:防晒霜 、白蜂蜡3.5%、白 、 •润滑作用好, 润滑作用好, 润滑作用好 凡士林66.5% 凡士林 •对皮肤无刺激,对眼有刺激。 对皮肤无刺激, 对皮肤无刺激 对眼有刺激。
4.PH检查:防止产生刺激性, PH以接近皮肤 以接近皮肤PH 4.PH检查:防止产生刺激性, PH以接近皮肤PH 检查 为好.W/O .W/O型 为好.W/O型<8.5. O/W<8.3.
主药含量,刺激性、稳定性,药物释放、 主药含量,刺激性、稳定性,药物释放、穿透及吸收 的测定(体外、体内)、卫生学检查。 )、卫生学检查 的测定(体外、体内)、卫生学检查。
•将药物研磨成细粉,过六号筛(150μm以下), 将药物研磨成细粉,过六号筛( 以下), 将药物研磨成细粉 μ 以下 眼膏过九号筛( μ 以下 以下), 眼膏过九号筛(75μm以下), •与少量基质研匀呈糊状,再与其余基质混匀。 与少量基质研匀呈糊状, 与少量基质研匀呈糊状 再与其余基质混匀。 •直接溶入基质中; 直接溶入基质中; 直接溶入基质中 •如薄荷油直接溶入 如薄荷油直接溶入 油脂性基质中。 油脂性基质中。

药剂学第18章 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

药剂学第18章  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

(二)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一般软膏剂应具备下列质量要求: ⑴均匀、细腻,涂于皮肤上无粗糙感; ⑵具有适当的黏稠度,易于涂布于皮肤或黏膜上,且
不融化; ⑶性质稳定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油水分离等
变质现象; ⑷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他不良反应; ⑸用于创伤面(如大面积烧伤、严重损伤等)的软膏
剂应无菌;
二、软膏的基质
注: 处方中氢氧化钙与部分硬脂酸作用形成 的钙皂,以及处方中的双硬脂酸铝均为W /O型乳化剂。
(2)脂肪醇硫酸钠类: 常用的有月桂醇硫酸钠 (SDS-Na)又称十二烷基硫酸钠,属阴离子型乳化 剂,本品HLB值为40,因此常与其他W/O型乳 化剂合用以调节到适当的HLB值,其常用的辅助 乳化剂有十六醇鲸蜡醇或十八醇硬脂醇、单硬脂 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类等。
100g 山梨酸
2g
蒸馏水加至1 000g

制法: 将油相成分(硬脂酸、硬脂醇、液体石蜡、 白凡士林及油酸山梨坦)与水相(聚山梨酯80、甘 油、山梨酸及水)分别加热至80℃,将油相加入水 相,边加边搅拌至冷凝成乳剂型基质。
注:聚山梨酯80为主要的乳化剂,油酸山梨坦 可调节HLB值以形成稳定的O/W型乳剂型基质。 硬脂醇为增稠剂,且制得的基质较光亮细腻。甘 油为保湿剂,山梨酸为防腐剂
(3)高级脂肪醇及多元醇酯类:十六醇和十八 醇均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可形成W/O型乳剂型 基质,在O/W型乳剂基质中可增加乳剂的稳定 性和稠度。
(4)脂肪酸山梨坦和聚山梨酯类:两者均为非离 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山梨坦类的HLB在之间, 为W/O型乳化剂;聚山梨酯类的HLB值在之间, 为O/W型乳化剂。它们均可单独作软膏的乳化 剂,也可用于调节HLB值而与其他乳化剂合用。
软膏剂根据基质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以油脂性基质 如凡士林、羊毛脂等油脂性基质制备的软膏剂称 为油膏剂(ointments);以乳剂型基质制成的易于 涂布的软膏剂称为乳膏剂(creams);药物与能形 成凝胶的辅料制成的软膏剂一般称为凝胶剂(gel)。 根据药物在软膏中的分散状态可将软膏分为二类, 即溶液型、混悬型软膏剂。药物粉末含量一般在 25%以上的软膏剂称为糊剂。

软膏剂、乳膏剂、眼膏剂

软膏剂、乳膏剂、眼膏剂

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的方法是加速试验法 将软膏均匀装入密闭容器中填满,分 别置
恒温箱(39℃±1℃) 室温(25℃±3℃) 冰箱(5℃±2℃)中1~3个月, 检查上述项目,应符合要求。
八、软膏剂和乳膏剂的包装与贮藏
软膏剂的贮藏 包装于密封性好的容器后在阴 凉干燥处保存。贮存温度不宜 过高或过低,一般在30C以下 保存,以免基质分层及因药物 的化学降解而影响软膏的均匀 性与药效。
五、乳膏剂的制备及举例
乳化法——分别将处方各成分按油溶或水 溶在80℃左右制成油相和水相。 使水相温度略高于油相温度,然后将水相 逐渐加入油相中,边加边顺着一个方向 搅拌至冷凝。水、油均不溶解的组分最 后加入,搅匀。
处方案例一:氧氟沙星软膏
【处方】氧氟沙星3g,白凡士林150g,十二烷 基硫酸钠12g,液体石蜡40g,硬脂酸20g,甘 油50g,十六醇80g,蒸馏水645g,共制成 1000g。 【制法】取十六醇、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硬 脂酸水浴加热至熔化,保温70~80℃,另取 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溶于水中,保温70~ 80℃,加入氧氟沙星溶解后,缓缓加入上述 油相,向同一方向不断搅拌至冷凝即得。

软膏剂和乳膏剂容易涂布于皮肤、黏膜或创面上,起保 护、润湿及局部治疗的作用,如防腐、杀菌、杀虫、收 敛、消炎等。某些软膏剂能使药物透过皮肤吸收达到治 疗某些全身性疾病的目的。
软膏剂的基质 类型
油脂性基质
水溶性基质
油脂性基质


饱和烃 • ⅰ凡士林
①有黄、白两种,后者由前者漂白而得 ②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但释药性、 穿透性差,仅适用于皮肤表面病变 ③仅能吸收5%的水,故不适于大量渗出 液的患处 烃类 ④可加入适量羊毛脂等吸水性较好的成 分,增加吸水性 从石油中得到的各种烃的混合物,主要是

药剂学:第13章 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

药剂学:第13章  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

第13章 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
➢ 常用乳化剂 ⅲ脂肪酸山梨坦(司盘)与聚山梨酯类(吐温):
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司盘为w/o型乳化剂,吐温 为o/w型乳化剂。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乳化剂合用。无 毒,中性,对热稳定,对粘膜与皮肤的刺激性小。吐 温能严重抑制一些消毒剂、防腐剂的效能,使用时要 适当加大防腐剂的用量。可用防腐剂:山梨酸、氯已 定碘、氯甲酚等,用量约0.2%。
因基质不同 糊剂
水包油型乳膏剂 油包水型乳膏剂
大量的固体粉末+适宜的基质→半固体外用制剂
第13章 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
软膏剂 乳膏剂 糊剂的组成
药物 基质的类型
➢ 油脂性基质 ➢ 水溶性基质 ➢ 乳剂型基质 基质的选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3章 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
➢ 油脂性基质
• 烃类 ⅰⅱ用凡固于体士调从石林包 性 性 增 主 剂 单 面 质节石蜡物 要 活括 油 厚 , 独 来其油和质 用 性动 膜 、 但 用 应他中液, 于 剂植 , 角 释 于 用基得状可 遇 改物 促 化 药 制 。①白②释肤③量④好质到石在水善油进、性备而表适药仅渗可的有的的蜡皮不疏脂皮皲差软得面用性能出加成黄稠各肤稳水、肤裂,膏病于、吸液入分、度种表定性类水有不剂变遇穿收的适,白烃面的或脂合软易,水透患量增两5的%形药制、作化清常不性处羊加种的混成物成烃用保除加稳差毛吸,水合一制乳类,护。入定,脂水后,物层 备 剂等对作一一的仅等性者故,封 软 型疏 表 用 般 些药 适 吸由不主闭 膏 基水 皮 , 不 表物 用 水前适要, 于 性者于是但 皮 较漂大饱和烃
属于半合成品,常用的1有50甲0,基1纤54维0素为和半羧固甲体基;纤维
素钠
2000~6000为固体

第十三章-半固体制剂软膏、眼膏、凝胶和栓剂

第十三章-半固体制剂软膏、眼膏、凝胶和栓剂
油相 水相 (加热至80℃) ↓ ↓(加热至80℃)
↓混合, 搅拌至冷凝 •可溶于水中的药物加入水相中; •可溶于油中的药物加入油相中; •两者都不溶的,研细后加入成型基质中。
3.乳化法
(二)药物加入的一般方法
先用少量直溶接剂溶溶入解基,质再中加;至如基樟质脑混、匀薄。荷如油等,可直 •生将物药碱物盐研接,磨溶先成入用细熔少粉化量,的水过油溶六脂解号型,筛基与(质羊1中5毛0。μ脂m吸以下),眼膏 过九号筛(75μm以下), •收与后少,量与基其质他研基匀质呈混糊匀状。,再与其余基质混匀。
3.能与多种药物配伍。
缺点
1.油腻性较大,吸水性能差,不易洗除 2.药物释放差 3.不适用于有渗出液的皮肤损伤
应用 包括
1.遇水不稳定药物的基质 2.乳剂型基质的油相
烃类、类脂类、动植物油脂类
1.烃类
主要代表:凡士林和石蜡 (1)凡士林(Petrolatum),商品名Vaselin。熔程38~60℃
(四)软膏剂的分类
按分散体系可分: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 按基质的性质和特殊用途分:
油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糊剂和眼膏剂等。 按作用特点分: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TTS)
《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IF中软膏剂定义
溶液型软膏剂:药物溶解(或共熔)于基质或基质组分中 混悬型软膏剂:药物细粉均匀分散于基质中 乳膏剂: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型基质中(O/W、W/O) 糊剂:大量的固体粉末(>25%)均匀分散在适宜基质中
乳剂型基质常用的乳化剂
1.肥皂类 ⅰ一价皂 ⅱ新生皂 ⅲ多价皂
3.高级脂肪醇及多元醇酯类 ⅰ十六醇及十八醇 ⅱ硬脂酸甘油酯 ⅲ脂肪酸山梨坦与聚山梨酯类
2.脂肪醇硫酸(酯)钠类 十二烷基硫酸钠

乳膏剂凝胶剂(2024版)

乳膏剂凝胶剂(2024版)

例3 含硬脂酸甘油酯的O/W型乳剂基质
❖ 处方 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 液体石蜡 白凡士林 羊毛酯 三乙醇胺 羟苯乙酯 蒸馏水
❖ 分析:部分硬脂酸和三乙醇胺形成硬脂酸胺(O/W型乳化 剂),部分硬脂酸为油相,增加基质稠度。
❖ 白凡士林和液体石蜡为油相成分,亦可调节稠度。 ❖ 硬脂酸甘油酯为弱的W/O型乳化剂、稳定剂和增稠剂,并
❖ 增加PEG400可减少稠度。 ❖ PEG700以下为液体。 ❖ PEG1000—1500为半固体。 ❖ PEG2000—6000为固体。
三、附加剂的选择
❖ 常用附加剂主要有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剂等。
❖ 防腐剂:羟苯酯类、苯甲酸、山梨酸、三氯叔丁醇; ❖ 保湿剂:甘油; ❖ 抗氧剂:①抗氧剂:没食子酸丙酯、叔丁基对羟基茴香
基质中。
乳化法制备乳膏剂
❖ 乳化法中油、水两相的混合方法有三种:
❖ (1)两相同时掺和,适用于连续的或大批量的操 作;
❖ (2)分散相加到连续相中,适用于含小体积分散 相的乳剂系统;
❖ (3)连续相加入到分散相中适用于多数乳剂系统, 在混合过程中可引起乳剂的转型,从而产生更为细 小的分散相粒子。
❖ 药物的加入方法:
❖ 油溶性药物加入油相; ❖ 水溶性药物加入水相; ❖ 两者均不溶的药物研成细粉,加入制备好的
❖ 处方 硬脂酸 聚山梨酯80 油酸山梨坦 硬脂醇 液 体石蜡 白凡士林 甘油 山梨酸 蒸馏水
❖ 分析
硬脂酸—油相成分,增稠剂。 白凡士林、液体石蜡—油相成分。 聚山梨酯80—O/W型乳化剂。 甘油—保湿剂。 山梨酸—防腐剂(注意不能用羟苯 乙酯)。
(三)水溶性基质
❖ 1.水溶性基质的特点 ❖ (1)无油腻性,能与水性物质或渗出液混合。 ❖ (2)易洗除,药物释放快。 ❖ (3)主要用于湿润或糜烂创面,也可用于腔道粘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附注】本品为O/W型软膏
① 为适应临床需要,白凡士林、液体石蜡可互相 增减。
② 十六醇可用十八醇代替,两者亦可混合使用。 ③ 本品采用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忌与阳离子型药物或乳化剂混用,以免乳化剂 被破坏。 ④ 本品制备、贮存、使用时忌与金属器皿接触。
淀粉甘油 由7%~10%的淀粉、70%的甘油与水加热制成
纤维素衍生物类 属于半合成品,常用的有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
聚乙二醇类 随分子量增大,其物理状态由液体逐渐过渡到固体,常将
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按适当比例混合以得到稠度适宜 的基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乳膏剂的基质
1 O/W型基质 其外观雪白而细腻,又称雪花膏基质。由于
水溶性基质多用于湿润、糜烂创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 除,也常用于腔道黏膜,常作为防油保护性软膏的基质
乳剂型基质一般适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液的皮 损和皮肤瘙痒症,忌用于糜烂、溃疡、水疱和脓泡症
软膏剂的制备
只适宜半固体油脂性基质,且基 质比较软,不适合水溶性基质。
一递般加在混药常合物温均加下匀将 ,入药至的物取一与少般基许方质涂法等布量于
【处方】氧氟沙星3g,白凡士林150g,十二烷 基硫酸钠12g,液体石蜡40g,硬脂酸20g,甘 油50g,十六醇80g,蒸馏水645g,共制成 1000g。
【制法】取十六醇、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硬 脂酸水浴加热至熔化,保温70~80℃,另取 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溶于水中,保温70~ 80℃,加入氧氟沙星溶解后,缓缓加入上述 油相,向同一方向不断搅拌至冷凝即得。
基质中水分的存在,增强了基质的润滑性,易 于涂布。应用于皮肤上时,可以吸收创口中的 液状分泌物,消散发炎部位的热量,减少创口 刺激,加速创口的愈合。另外,由于O/W型基质 外相含多量水,在贮存过程中可能霉变,故常 需加入防腐剂。同时水分也易蒸发失散而使软 膏变硬,故常需加入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 作保湿剂,一般用量为5%~20%。
酯及其混合榈物酸,酯多及游与离油胆脂固醇性类基质合
用,可增加油②脂羊性毛基脂吸质水的性吸强,水为性W。/O
乳剂基质;
ⅰ羊毛脂
③ 常于凡士林合用
ⅱ蜂蜡与鲸蜡 二者均为弱的W/O型乳化剂,可在O/W型乳剂基质中起 增加稳定性的作用。
油脂类 易氧化酸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水溶性基质
甘油明胶 由10%~30%的甘油、1%~3%的明胶与水加热制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乳膏剂的基质
2 W/O型基质 此类基质能缓慢蒸发,对皮肤有 缓和的冷爽感,故有“冷霜”之 称。但其只能吸收少量水分,不 能与水混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基质的选择
油脂性基质一般不单独使用。为克 服其强疏水性,常加入表面活性剂,或 制成乳剂型基质。
除去水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处方案例:复方消炎止痛软膏
【处方】克林霉素25g,吲哚美辛15g,甲 硝唑15g,地卡因2 5g,薄荷脑5g,冰片 5g,白凡士林加至500g。
【制法】取薄荷脑、冰片共研熔融后加入 研匀的克林霉素、吲哚美辛、甲硝唑和地 卡因,再等量递加熔化后的白凡士林搅拌 至糊状,直加凡士林至全量,搅匀、放冷 即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五、乳膏剂的制备及举例
乳化法——分别将处方各成分按油溶或水 溶在80℃左右制成油相和水相。 使水相温度略高于油相温度,然后将水相 逐渐加入油相中,边加边顺着一个方向 搅拌至冷凝。水、油均不溶解的组分最 后加入,搅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处方案例一:氧氟沙星软膏
类型—溶液型软膏 剂和混悬型软膏 剂
乳膏剂—指药物 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 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 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类型—水包油型乳膏 剂与油包水型乳膏剂
。资料Biblioteka 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质量要求
① 均匀、细腻、无粗粒感,涂于皮肤或黏膜上无 刺激性,并应具有适当的黏稠性,易涂于皮肤 或黏膜上。
② 混悬型软膏剂中不溶性固体药物应磨成细粉, 确保粒度符合规定。
• 从石油中得到的各分种,增烃加的吸水混性合物,主要是
饱和烃
• ⅰ凡士林
• ⅱ固体石蜡和液状石蜡 • 用于调节其他基质的稠度
ⅲ 硅酮 常与其他油脂性基质合用制成防护性基质, 不宜做眼膏基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油脂性基质
类脂类
高级脂肪酸与高①级其主脂要肪成醇分为化胆合固而醇类成棕的
③ 性质稳定,无酸败、霉烂、异臭、变色、变硬 和乳膏剂不得油水分离及胀气等变质现象;不 融化,黏稠度随季节变化应很小。
④ 具有良好释药性、吸水性、穿透性。 ⑤ 符合卫生学要求,眼用软膏的配制需在无菌条
件下进行。
软膏剂和乳膏剂容易涂布于皮肤、黏膜或创面上,起保 护、润湿及局部治疗的作用,如防腐、杀菌、杀虫、收 敛、消炎等。某些软膏剂能使药物透过皮肤吸收达到治
疗某些全身性疾病的目的。
软膏剂的基质 类型
➢ 油脂性基质
➢ 水溶性基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油脂性基质①有黄、白两种,后者由前者漂白而得 ②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但释药性、 穿透性差,仅适用于皮肤表面病变
③仅能吸收5%的水,故不适于大量渗出
• 烃类
液的患处 ④可加入适量羊毛脂等吸水性较好的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习目标
1、掌握软膏剂、乳膏剂、眼膏剂的概念; 2、了解软膏剂、乳膏剂的特点; 3、掌握软膏剂、乳膏剂、眼膏剂常用的基
质; 4、掌握软膏剂、乳膏剂、眼膏剂的制备方
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软膏剂、乳膏剂
软膏剂——指药物 与油脂性或水溶 性基质均匀混合 制成半固体外用 制剂。
手背上无颗粒感为止。
制备方法 ➢ 研和法
➢ 熔和法
若处方中基含有质固的体处成理分基质, 或油有脂不性同基熔点质的必基须质先,加制热备时熔
一融般将后熔,点通高过的数基层质先纱熔布化或, 再1加20其目他铜熔丝点网低的趁基热质过均滤匀。混 合拌对1。均5需0然匀℃经后冷1灭加却h以入 即菌药可上的物。进基,行质能灭加溶菌热者并搅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