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常见电子元件基础知识(有彩图)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1)——电阻导电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千欧、兆欧,分别用Ω、KΩ、MΩ表示。
一、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国产电阻器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不适用敏感电阻)第一部分:主称,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的名字。
如R表示电阻,W表示电位器。
第二部分:材料,用字母表示,表示电阻体用什么材料组成,T-碳膜、H-合成碳膜、S-有机实心、N-无机实心、J-金属膜、Y-氮化膜、C-沉积膜、I-玻璃釉膜、X-线绕。
第三部分:分类,一般用数字表示,个别类型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属于什么类型。
1-普通、2-普通、3-超高频、4-高阻、5-高温、6-精密、7-精密、8-高压、9-特殊、G-高功率、T-可调。
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表示同类产品中不同品种,以区分产品的外型尺寸和性能指标等例如:R T 1 1 型普通碳膜电阻二、电阻器的分类1、线绕电阻器:通用线绕电阻器、精密线绕电阻器、大功率线绕电阻器、高频线绕电阻器。
2、薄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合成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化学沉积膜电阻器、玻璃釉膜电阻器、金属氮化膜电阻器。
3、实心电阻器:无机合成实心碳质电阻器、有机合成实心碳质电阻器。
4、敏感电阻器:压敏电阻器、热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力敏电阻器、气敏电阻器、湿敏电阻器。
三、主要特性参数1、标称阻值:电阻器上面所标示的阻值。
2、允许误差:标称阻值与实际阻值的差值跟标称阻值之比的百分数称阻值偏差,它表示电阻器的精度。
允许误差与精度等级对应关系如下:±0.5%-0.05、±1%-0.1(或00)、±2%-0.2(或0)、±5%-Ⅰ级、±10%-Ⅱ级、±20%-Ⅲ级3、额定功率:在正常的大气压力90-106.6KPa及环境温度为-55℃~+70℃的条件下,电阻器长期工作所允许耗散的最大功率。
电子元器件—电阻_电容_电感_知识大全_PPT版

电子元器件—电阻_电容_电感_知识大全_PPT版
一、电阻
电阻是电路中的一个主要元器件。
它具有电阻和功率,其作用是抵消
过大的电流,降低电压,限制电流的流动,以及分配电压的作用,在电路
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电阻结构特性
电阻结构由两个电极和一个电阻元件组成,电阻元件可以是线路板、
碳膜、石英材质元件等不同的材质。
电阻元件的结构有一体化结构和螺纹
结构。
一体化结构的电阻尺寸较小,但功率较低;螺纹结构的电阻功率较高,但尺寸较大。
2、电阻性能参数
电阻参数一般有电阻值、衰减值、最大功率、最大峰值电流、温度系数、阻燃性等。
(1)电阻值:单位是欧姆,是指把一定量电流流过电阻时的电压差。
(2)衰减值:指在稳态下,电阻值从高温向低温变化时所变化的值,表示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3)最大功率:指电阻能承受的最大功率,一般以瓦特为单位计算。
(4)最大峰值电流:指电阻能承受的最大峰值,以安培为单位计算。
(5)温度系数:指电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每度温度的变化而
变化的大小。
(6)阻燃性:元件的耐燃性,指当外界发生火灾时电阻元件的稳定性,一般按照阻燃等。
常用电子元器件大全

常用电子元器件大全一、电阻器1. 固定电阻器:阻值固定,常见的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等。
2. 可变电阻器:阻值可调,如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等。
3. 熔断电阻器: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当电流超过一定值时,电阻器会自动断开。
二、电容器1. 无极性电容器:如陶瓷电容器、聚脂电容器等。
2. 有极性电容器:如电解电容器、钽电容器等。
3. 可变电容器:如空气可变电容器、真空可变电容器等。
三、电感器电感器是一种能产生电磁感应的电子元件,主要用于滤波、振荡、扼流等电路。
常见电感器类型如下:1. 固定电感器:线圈绕制在磁性材料上,如空心电感、磁芯电感等。
2. 可变电感器:线圈匝数可调,如空气可变电感、磁芯可变电感等。
3. 螺线管电感器:具有线性或非线性特性,如线性螺线管、非线性螺线管等。
四、二极管1. 整流二极管:如硅整流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等。
2. 稳压二极管:如硅稳压二极管、锗稳压二极管等。
3. 发光二极管:如普通LED、红外LED等。
五、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半导体器件,是电子电路中的核心元件。
常见晶体管类型如下:1. 双极型晶体管(BJT):如NPN型、PNP型等。
2. 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如N沟道、P沟道等。
3. 达林顿晶体管:具有高放大倍数的晶体管。
六、集成电路(IC)1. 运算放大器(OpAmp):用于放大、滤波、比较等电路。
2. 逻辑门电路:如与门、或门、非门等,是数字电路的基础。
3. 微控制器(MCU):集成CPU、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等,用于控制应用。
七、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它们是电子设备感知外界环境的关键部件。
1. 温度传感器:如热敏电阻、热电偶等,用于测量温度变化。
2. 光电传感器:如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等,用于检测光强变化。
3. 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气体或液体的压力。
八、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输出回路),通常用于实现电路的自动控制。
电子元件识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识基础知识电子元件是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构件,它们直接决定了电子系统的性能和质量。
了解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是电子技术爱好者和从事电子工作的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件的分类、电阻、电容、电感三种基本电子元件的原理和用途。
1.电子元件的分类按照功能分类,电子元件主要可以分为: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两大类。
被动元件指那些不能够增强信号强度、也不具有放大功能的元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主动元件指那些可以增强信号强度、具有放大功能的元件,例如场效应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光电器件等。
2.电阻电阻是电流通过时阻碍电流流过的元件。
电阻可以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
固定电阻的电阻值是不变的,而可变电阻的电阻值可以调节。
电阻的计量单位是欧姆(Ω),量程越小则电阻值越小。
电阻的精度与其生产工艺有关。
电阻的封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大小,列举一些常用的封装形状:SMT(表面贴装)、Axial(轴向式)、Radial(径向式)、Chip(芯片式)等。
3.电容电容是将电荷和电场储存于两个或多个导体间的元件,通常由两个金属板和一层绝缘层组成。
电容也可以分为固定电容和可变电容,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电容的电容值与其尺寸和材质有关,电容的实际容量可以通过测量电容器所能储存的电荷的数量来确定。
电容的选用通常以其电容值、工作电压和使用环境为考虑因素,电容的封装方式与电阻相似,常见的有SMT、Axial和Radial等。
4.电感电感是对流经其内部的电流具有阻碍作用,同时能够储存能量并发生感应电动势的元件。
电感也可以分为固定电感和可调电感。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电感的大小与其绕线数、导线根数、环形大小以及核心材质有关。
电感的选择通常看其名义电感值、直流电阻以及工作电流等因素。
电感的封装方式有很多中,Axial、Radial、SMT、Chip等常见封装方式。
总之,电子元件在电子技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元件的选择和应用与电路的稳定性、性能和可靠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介绍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介绍第一种电子元器件是电阻器。
电阻器是一种用于电流限制、电压分压和电阻调整的被动电子元器件。
电阻器的阻值标识通常用希腊字母Ω来表示。
电阻器的阻值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及温度相关。
常见的电阻器有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两种。
固定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而可变电阻器可以通过机械或电子方式调节阻值。
第二种电子元器件是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可以储存电荷的被动电子元器件。
它由两个导电板和夹在中间的绝缘介质构成。
电容器可以根据其电容值的大小将直流和交流电信号隔离,用于滤波、耦合等应用。
电容值的单位为法拉(F)。
第三种电子元器件是电感器。
电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储存电能的元器件,其原理是通过导线的螺绕形成线圈,当电流通过时产生磁场,通过变化磁场来储存电能。
电感器通常用于滤波、抑制高频噪声、变压和电流限制等应用。
电感值的单位为亨利(H)。
第四种电子元器件是二极管。
二极管是一种可以将电流单向导通的器件。
它由PN结构组成,即正、负终端各连接一个P型和一个N型半导体材料。
二极管广泛用于整流、稳压、信号调理和检测等应用。
第五种电子元器件是晶体管。
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元器件,可以实现放大、开关和振荡等功能。
它由两个PN结构构成,有三个引脚:基极(B)、集电极(C)和发射极(E)。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从而实现信号放大和开关控制。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及其基础知识。
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是被动元件,主要用于电流、电压和电能调整。
二极管和晶体管是主动元件,具有电子放大和控制功能。
了解这些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而言至关重要,它们是构建电子电路的基础。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知识大全PPT版

第一课 电阻元件 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 电感的符号
电感器
带铁(磁)芯电感器 非铁磁芯电感器
可调电感器
带抽头电感器
磁芯微调电感器
铁芯变压器
绕组间有屏蔽的变压器 带屏蔽变压器
第一课 电阻元件 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
电感
第一课 电阻元件 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
色环电感基本构造
导磁体性质:铁氧体磁芯 绕线形式:单层密绕式 电感量:10,33,47,100... 应用范围:滤波 种类:电感线圈 封装形式:色环电感
色环电感特征
1.色环电感结构坚固,成本低廉,适合 自动化生产。 2.特殊铁芯材质,高Q值及自共振频率。 3.外层用环氧树脂处理,可靠度高。 4.电感范围大,可自动插件。
第2. 一常课用电的阻电元感件器电—感—元扼件流电线容元圈件
扼流线圈:又称为扼流 圈、阻流线圈、差模电感器, 是用来限制交流电通过的线 圈,分高频阻流圈和低频阻 流圈。采用开磁路构造设计, 有结构性佳、体积小、高Q 值、低成本等特点,适用于 笔记型电脑、喷墨印表机、 影印机、显示监视器、手机、 宽频数据机、游戏机、彩色 电视、录放影机、摄影机、 微波炉、照明设备、汽车电 子产品等。
它是利用半导体光敏效应制成的一种元件。电阻值随入 射光线的强弱而变化,光线越强,电阻越小。无光照射时, 呈现高阻抗,阻值可达1.5MΩ以上;有光照射时,材料激发 出自由电子和空穴,其电阻值减小,随着光强度的增加,阻 值可小至1kΩ以下。
如:可见光敏电阻,主要材料是硫化镉,应用于光电控 制。红外光敏电阻,主要材料是硫化铅,应用于导弹、卫星 监测。
第一课 电阻元件 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有极性
无极性
瓷片电容
涤纶电容
聚脂电容
安规电容
电解电容
钽电容
可变电容
电子组件基础知识
数据(即有效数字),最后一位数字表示有效数字的加零个数。如标识为471电容则是470pF(对铝电解电容则是470μF). 电容误差用一个单独的字母表示。 5.直流工作电压: 容量相同,工作电压大的电容可代替工作电压小的电容,相反工作电压小的则不能代替工作电压大的电容。 6.电容器上的工程编码 一般格式:CTS02 Y 684 M 35 S 形式 特点 电容值 误差 电压 绝缘套管
电子组件基础知识
(二)电容器 概念和作用:电容是由两个中间隔以绝缘材料(介质)的电极组成的,具有存储电荷的能力的电子元件。在电路中,它有阻直流通交流,阻低频通高频的特性,在电路中可起到旁路、耦合、滤波和调谐等作用。反映电容器物理性能的主要参数为容量和耐压,有的直接标明,有的采用工程编码有的也有的标在外包装上。有的电容器是有极性的,电容器上还会标明极性的方向。如下图中的电解电容左脚上面有负号“-”,就表示该脚是负极;钽质电容器左脚上面有一个正号“+”,就表示该脚是正极。有的电容器没有极性,但有时为了外观的整齐一致,也有规定有字的一面必须朝着一个方向。
颜色 乘数 精度(%) 黑色 —— 100 —— 棕色 1 101 ±1 红色 2 102 ±2 橙色 3 103 —— 黄色 4 104 —— 绿色 5 105 ±0.5 蓝色 6 106 ±0.2 紫色 7 107 ±0.1 灰色 8 108 —— 白色 9 109 —— 银色 —— 10-2 ±10 金色 —— 10-1 ±5 无色 —— —— ±20
电子组件基础知识
看下面的例子: CTS02Y684M35S=680000PF,35V CT01X471T025S=470μF,25V(铝电解电容) CM01Y105K200=1000000pf(1μF),200V 习 题 一、术语解释 1.轴向引线组件 5.单端引线组件 2.DIP 6.PCB 3.金属化孔 7.PCP 4.极性组件 8.预成型 9.半导体
电子元件简介: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特点和应用

电子元件简介: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特点和应用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电阻、电容和电感是最基础的三种元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特点和应用,并按以下步骤进行阐述:1. 电阻的特点和应用电阻是电子元件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用来限制电流流动的元件。
电阻的特点主要有:1.1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用来表示电阻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1.2 电阻的阻值可以通过颜色环标识法来判断,不同颜色的环组合代表不同的阻值。
1.3 电阻根据功率的大小可以分为小功率电阻和大功率电阻。
1.4 电阻可以用于限制电流、分压和电流检测等方面。
1.5 电阻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电源电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2. 电容的特点和应用电容是一种储存电荷的元件,其特点如下:2.1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用来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
2.2 电容的容值大小可以通过标注在电容器上的数值来表示,如1μF表示容值为1微法拉。
2.3 电容器根据结构可以分为固定电容和可变电容。
2.4 电容器可以用来储存能量、滤波和交流电路的相位移动等方面。
2.5 电容在无线电通信、电源滤波和音频放大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3. 电感的特点和应用电感是一种储存能量的元件,其特点如下:3.1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用于表示电感器存储能量的能力。
3.2 电感器的大小可以通过其自感系数来表示,其数值与线圈的结构、材料和匝数等因素有关。
3.3 电感器可以分为固定电感器和可变电感器。
3.4 电感器可以用于储能、滤波和频率选择等方面。
3.5 电感器在无线电通信、电源电路和磁复合材料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综上所述,电阻、电容和电感都是电子元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各自具有特点和应用。
了解这些元件的特点并正确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和搭建电子电路,推动科技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
10-12 P(pico)
皮
电容
mF μF nF pF
电感
mH μH nH
表1.3 常用电抗元件偏差符号表
偏差±
百分数% 0.1
± ± ±1 0.25 0.5
±5
±1 0
±20
+20 +30 +50 -10 -20 -20
+80 +100 -20 -0
字母 代号 B C D F J K M
SE H
7 8 9 10 11 12
a7
a8
a9
a10
a11
a12
10 14. 6 21. 5 31. 6 46. 4 68. 1
E取6、12、24、48……所得数值构成数列, 分 别 称 为 E6、E12、E24、E48…… 系 列 。 电 抗 元件的数值即是按此数列分布的。同时,对应不 同的数列,允许偏差值也不同,数值分布越疏, 偏差越大。常用的E6、E12、E24系列对应的偏 差分 别 为±20 %、 ±1 0%、 ± 5%, ( E48为 ±2%、E96为±1%)。
曾用 符号
0 Ⅰ Ⅱ Ⅲ ⅣⅤ Ⅵ
备注
精密元件
一般元件
适用于一部分电容
二、电抗元件的标志方法
这里我们所介绍的是电抗元件的电阻值、电 容值、电感值及其偏差的标志,其它如功率、电 压、电流的标志,将在后面各个部分分别介绍。
由上 可知 , 市场上 买不到 5 0 kΩ的电阻 , 26μF的电容和5.9mH的电感,而只能根据精度要 求在相应系列中选择接近的规格(除非电路性能 有特别要求),一般尽可能选择普通系列规格。
精密电抗元件可选用E48(±2%),E96 (±1%),E192(±0. 5%)等系列,但由于 制造、筛选及测试成本增高,使用数量较少,这 些元件价格要比常用系列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 表1.1列出了E6、E12、E24系列的数值及相应的 允许偏差。
3. 3 3. 6 3. 9 4. 3
3. 3 3. 9
3. 3
4. 7 5. 1 5. 6 6. 2
4. 7 5. 6
4. 7
6. 8 7. 5 8. 2 9. 1
6. 8 8. 2
6. 8
2、单位与偏差标准符号
将表1. 1中的数列乘以10 n (n为正整数或负 整数),就形成E全系列数值,即各种不同规格 的电抗元件规格。为称呼和使用方便,通常采用 标准字符代表倍数,电抗元件常用字符如表1.2 所示。
表1.1 常用电抗元件标称系列
允差
E24 ±5%
E12 ±10%
E6 ±20%
1. 0
1. 1
阻
1. 2
1. 3
1. 0 1. 2
1. 0
值
1. 5
1. 6
系
1. 8
2. 0
1. 5 1. 8
1. 5
列
2. 2
2. 4
2.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0
2. 2 2. 7
2. 2
E24 E12
E6
±5% ±10% ±20%
一、电抗元件的标称值与偏差
电抗元件包括电阻器(含电位器)、电容器 和电感器(含变压器),它们在电子产品中应用 非常广泛,尤其是电阻器和电容器,往往占一个 产品元器件的80%以上。因此,电抗器件被称为 基础元件。
1、标称值与偏差
由于工厂商品化生产的需要,电抗元件产品 的规格是按一种特定数列提供的,考虑到技术上 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目前主要采用E数列作为电 抗元件规格。
E数列通项公式:
n1
an E10
n=1、2、3……
当E取不同数值时,计算所得数值四舍五入取
近似值,形成数值系列。(此系列E一经选定,取 E个值时,即可得出E个数值,当n大于E时,可得 出又一组数值,分别是前一组数值的10倍)。
例: n=1 2 3 4 5 6
E=6时 a1
a2
a3
a4
a5
a6
1 1. 467 2. 15 3.16 4.64 6. 81
2. 电子设备的性能与质量
电子设备的性能及质量的优劣好坏,不仅取 决于电路原理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的水平, 还取决于能否正确合理地选用电子元器件及各种 原材料。
3.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方向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老产品逐渐被更新换 代,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总的发展趋向是: 集成化、小型化、性能更好,结构更合理。
偏差也由标准符号代表,常用偏差符号与精 度级数对照如表1.3所示。
表1.2 电抗元件常用倍率符号
因数
原文
中文
电阻
1012 T(tera)
太
TΩ
109 G(giga)
吉
GΩ
106 M(mega)
兆
MΩ
103
k(kilo)
千
kΩ
10-3 m(milli)
毫
mΩ
10-6 μ(micro)
微
10-9 n(nano)
4.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
元器件一般分为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两大类:
(1)有源器件:工作时,其输出除了需输入 信号外,还必须有专门的电源。它在电路中的作 用主要是能量转换,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2)无源元件:工作时,不需要专门的附 加电源,如电阻、电容、电感和接插件。
无源元件又分为电抗元件和结构元件,而电 抗器件又可分为耗能元件和储能元件。电阻器是 典型的耗能元件;电容器、电感器则属于储能元 件。而开关、接插件属于结构元件。
其偏差规定也是很科学的。理论上讲,任一 数值规格,都可在相邻两数值中找到,即在同一 数列中,标称值的偏差是衔接或重叠的(有少数 因取舍化整的缘故略有间隙)。例如E12系列中 的2. 7与3. 3,由于偏差为10%,则2. 7×(1+0. 1) 为2. 97,而3. 3×(1-0.1)也为2. 97,即2. 7与3. 3 之间所有数值均被覆盖。因此,工厂生产的电抗 元件都是按E系列生产的,具体生产时,系列的 数值乘以10n即可得出全系列数值。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
电阻元件、 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第一小组 电子元器件
第一部分:电子元器件综述 第二部分:电阻元件 第三部分:电容元件 第四部分:电感元件
第一部分 电子元器件综述
1. 电子设备的构成
电子元器件是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任何一 台电子设备都是由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部件, 按照一定的工艺结构所组成。
通常称有源器件为“器件”,称无源器件为 “元件”。
由于电子元器件的制造技术发展很快,品种 规格也极为繁多,我们无法一一详述。本课时只 是介绍一些常用的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的主要 特点、性能、参数指标和型号命名方法。我们希 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能对五花八门的电阻、 电容和电感元件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有利于今 后的学习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