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价格歧视

合集下载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面临困境
除了由于同种商品对不同消费者的售价不同带来的公平性问题外,价格歧视实际上是把消费者的部分或全部 收入再分配给了生产者,生产者利润的增加是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的。除了最终产品或服务市场存在价格 歧视外,中间产品市场往往也存在着价格歧视,这将直接导致下游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出于对消费者权利的 保护以及价格歧视所具有的明显的限制竞争性质,价格歧视为各国反垄断法或限制竞争法所禁止。中国的《价格 法》中明确规定:价格歧视为不正当价格行为,并规定了比较严厉的惩罚措施。尽管价格歧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相当普遍,但厂商真正由于价格歧视的原因而被诉诸法律的情况却很少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基本定义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又称价格差别,指厂商在同一时期对同一产品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价格歧视既可以是对不同购买者索取不同价格,也可以对同一个购买者的不同购买数量收取不同价格。
一般说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购买者都对同质产品支付相同的价格。如果所有消费者都具有充分的 知识,那么每一固定质量单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就不存在了。因为任何试图比现有市场价格要价更高的产品 销售者都将发现,没有人会向他们购买产品。然而,在卖主为垄断者或寡头的市场中,价格歧视则是很常见的。
二级价格歧视:一个垄断的卖方还可以根据买方购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
规范
差别价格,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竞争法律均涉及价格歧视问题。美国反托拉斯法律制度一直将某些对市场竞争 造成损害的价格歧视作为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研究和规范。根据《克莱顿法》和《鲁宾逊帕特曼法》的规 定,从事商业的人在其商业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同一等级和质量商品的买者实行价格歧视,如果价格歧视的 结果实质上减少竞争或旨在形成对商业的垄断,或对竞争造成其他损害,则是非法的。违法价格歧视的构成要件 是:实施价格歧视的主体包括商品的销售者和购买者;价格歧视的标的物只是商品,不包括服务及无形物,且这 种商品必须是相同等级、相同质量,商品的销售发生在美国境内的商业过程中;实施价格歧视的后果对市场竞争 造成损害。

经济学价格歧视名词解释

经济学价格歧视名词解释

经济学价格歧视名词解释价格歧视: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在同一时期内对同一商品的不同交易价格给予不同对待。

其中,商品的供应者(卖方)提高了价格,而要求购买者(买方)支付较高的价格,即使同种商品在同一市场上交易;或者商品的需求者(买方)拒绝购买某些商品,即使同种商品在同一市场上出售。

简单来说,这种现象就是一个企业给产品定价比另一个企业定价更高,这样消费者才会认为你家的商品质量好,愿意购买。

比如一些海鲜类的食物,我们喜欢吃的是价格高一点的,然后有钱的人多少有点炫耀心理,觉得他吃的东西是很贵的,大家都会相信你家的商品贵,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那些海鲜本身的价值就是高价的,所以它的价格就变成了高价,虽然实际价值可能并没有那么多。

这种差别定价方式还有网上购物,你想找一件衣服,或者想买一本书,看见有人卖比别人便宜十几块钱,这时候你就倾向于购买了,而且会去询问其他人的意见,以免造成买到假货的悲剧。

价格歧视有时也被称为价格差别、价格差额、差别定价、差别待遇、区域差别定价、分等收费、分级差别定价和地区差别定价等。

价格歧视一般以排除其他竞争者、给付不同价格为特征,这种差别定价策略又叫价格差别。

排除其他竞争者指的是该行为直接影响其他同类商品的市场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厂商通过制定高价格将其产品排除在竞争之外,这样的厂商就具有垄断力量。

所谓给付不同价格指的是对于具有相同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实行两种不同的定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对该商品不作出价格反应,则厂商就无法利用消费者的这种不反应行为来改变市场价格。

其目的是通过这种不反应来维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也叫做差别价格歧视或者分等级价格歧视。

所谓区域差别定价指的是给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一般适用于日常消费品,如水果和牛奶。

其目的是利用不同地区消费者对于不同类型商品的不同价格敏感程度。

为了使消费者感到所购商品的价格较低,厂商经常对某些商品采取降低价格的办法。

但由于一般消费者往往偏爱某些高档品牌,这些品牌商品价格降低之后,其销售量并未随之减少,这样,高价品牌商品依然有利可图。

第六章 价格歧视

第六章 价格歧视
i i
非歧视条件下消费者剩余 Si (P) ,企业 利润 (P c)yi ; y yi yi
歧视和非歧视之间的总福利差别:
W
S ( p ) S (P) ( p c) y ( P c) y
i i i i i i
利用不等式
P 1

c 1

1
1
P 2

c 1

1
2
价格与弹性成反比,也就是说弹性高的市场 价格越低,弹性低的市场价格越高。这是因为, 弹性越小,表示价格变化时销量变化幅度较小, 从而使得提高价格变得有利可图。
2、一般边际成本情况下企业定价
数学结论:
MR1 P( y1 )1 (1 MR2 P2 ( y2 )(1 1
企业如何确定最优的费用——数量
点为最优的选择。因为在 C1 点满足相 切条件,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又因为通 过 C1点的无差异曲线不可能通过原点,消费 者能获得一部分剩余,即满足“参与约束”。
C1
在 点的构造中,一个特征是企业的等利 C1 类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因此 润线和 1 类消费者面对的边际价格为边际 在 点, C1 1 成本,所以为社会最优的。
就价格歧视结果而言,这两类套利是不同 的。产品的可转让性倾向于阻止歧视,而需求 的可转移性可能诱使生产者增加歧视。
第二节
一级价格歧视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两种理解:异质消费者; 同质消费者
异质消费者情况:企业对DD曲线上每一点具 有完全信息,在有效防止套利的情况下,对每 个消费者根据其最高愿意支付定价。当价格等 于边际成本时,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并得到全 部消费者剩余
对于 2 类消费者: 参与约束 激励相容约束

经济学价格歧视名词解释

经济学价格歧视名词解释

经济学价格歧视名词解释价格歧视的基本概念是指生产者在向不同的消费者销售产品时所给出的不同价格。

价格歧视是一种为了获取最大利润而对不同消费者采取的一种定价方法。

价格歧视的存在使生产者能够将其注意力集中在特殊细分市场,它也使得生产者面临的需求量风险得到较好的分散。

此外,由于消费者可能从多家供应商那里购买某种产品,因此这种方式使生产者在各个地区之间转移成本得以实现。

在市场上销售产品有很多方法,但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质量或是数量来制定价格。

在一般情况下,按照质量或是数量进行的价格歧视比按照种类或是性别进行的价格歧视更常见。

质量歧视使得高价产品的销量大于低价产品的销量,同时又能增加产品销售数量,因此质量歧视的存在保证了市场总体的销量的增加。

数量歧视也一样,但其目的却是为了保证销量。

一些销售方可能会对产品提供不同的折扣,但他们往往会对同一产品或是产品线提供完全相同的价格。

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销售某种商品,实际上是给予了该商品较低的边际收益。

同样,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销售某种商品,这是为了吸引顾客并提高顾客在该地区的平均销售额。

在过去的经济中,当时的商业企业希望通过降低价格获得更大的利润。

当价格低于平均水平时,一个企业往往需要关注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当价格高于平均水平时,该企业则要考虑如何提高竞争力,以便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来降低成本。

但是当今时代已经发生改变,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得企业必须考虑用尽量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回报。

同样,当一家企业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出售某种产品,这其实也是给予了该产品较高的边际收益。

在一段时期内,该企业无需担心任何问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的减弱,消费者的价格弹性将增加,而价格波动也会导致产品需求量的波动。

例如,当一个产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会增加对这种产品的购买,这样企业就有机会赚取利润。

另一方面,当一个产品的价格下跌时,购买欲望就会减少,即使产品仍然是刚需,消费者也可能减少其对于该产品的需求。

价格歧视:经济学现象

价格歧视:经济学现象

价格歧视:经济学现象价格歧视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指的是在市场上针对不同消费者或消费群体制定不同价格的策略。

这种现象在各个行业都有体现,包括航空、酒店、保险、医疗等领域。

价格歧视背后的逻辑是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需求弹性或其他特征来制定不同的价格,从而最大化利润。

本文将从价格歧视的定义、类型、原因和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定义**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不同消费者或消费群体的支付意愿、需求弹性或其他特征,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的行为。

这种差别定价的策略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利润,因为不同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需求程度和支付意愿是不同的。

通过差别定价,企业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

**类型**根据价格歧视的对象和方式不同,可以将价格歧视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第一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每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来制定不同的价格,即每个消费者支付的价格都不相同。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在现实中比较少见,因为企业很难准确了解每个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数量或购买频率来制定不同的价格,通常表现为批量折扣或会员优惠等形式。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在零售行业和服务行业比较常见,可以通过激励消费者增加购买数量,从而提高销售额。

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所属的群体或市场特征来制定不同的价格,通常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或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支付不同的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在航空、酒店、保险等行业比较普遍,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灵活调整价格策略。

**原因**价格歧视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 消费者需求差异:不同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需求程度和支付意愿是不同的,企业可以通过差别定价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效率。

2. 市场竞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会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包括价格歧视,以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6第六章 价格歧视14-11-10

6第六章 价格歧视14-11-10

P26-4
第一节 价格歧视的动机和条件
二、价格歧视的条件
第六章 价格歧视
通常有两种套利行为:
第一种套利与商品的可转让性相联系. 如果两个消费者之间转 卖交易的成本很低, 获得低价的消费者为了把商品转卖给高价 格的消费者而进行购买 .如果消费者能完全地套利,生产者通常 会被迫制定一个统一的价格(即线性价格)T(y)=py,而不是其他 的诸如二部定价之类.
如果企业知道哪个消费者属于哪一群体并能防止转卖的发生, 那么企业就 能为每个群体设计一个二部收费: 针对每类消费者, 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上, 然后根据其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制定购买权费, 从而获得全部的消费者剩余.
问题:如果企业不能确定消费者属于哪一群体,那么企业如何更多地获得消
费者剩余呢?
二、两种“二部定价”
一、单一“二部定价”
二部定价是非线性定价的一个最简单的形式. 企业应该用怎样的二部定价? 企业在选择购买权费的时候,为了能使第二类 消费者也购买,要小于等于第二类消费者的消 费者剩余量,即A≤S2(p); 如果两类消费者都必须供应,并且只能用一个 单一的二部定价的话,价格P会定在一个合理 的水平,这个价格会高于边际成本.
P26-14
第二节 一级价格歧视
7. 一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果
第六章 价格歧视
在一级价格歧视下, 社会总福利为消费者剩余(为零)
和生产者所得到的剩余 (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 而社会总 福利就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在一级价格歧视下, 如果不考虑收入分配的负面效用, 社会达到了最大福利 , 没有福利的损失 , 即完全价格歧视 是帕累托最优的.
P26-3
第一节 价格歧视的动机和条件
一、价格歧视的利润动机
第六章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存在的动机条件与类型

价格歧视存在的动机条件与类型

价格歧视存在的动机条件与类型contents •价格歧视的概念与定义•价格歧视存在的动机•价格歧视存在的条件•价格歧视的类型目录价格歧视的概念与定义CATALOGUE01价格歧视的定义市场势力的一种应用经济学理论的支撑价格歧视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增强市场竞争力:适度的价格歧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价格歧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过度价格歧视的弊端:过度的价格歧视可能导致市场失衡,引发消费者不满和竞争对手的抗议。

在对价格歧视进行深入研究时,还需要关注其存在的动机条件与类型,如消费者需求弹性、市场结构等因素,以及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等不同类型的具体表现和适用条件。

这些因素都对于理解价格歧视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010203价格歧视存在的动机CATALOGUE02利用不同消费者群体支付能力的差异,通过价格歧视策略来获取最大利润。

对于支付能力较强的消费者群体,企业可以设置较高的价格,而对于支付能力较弱的消费者群体,则可以设置较低的价格,从而在各个消费者群体中获取最大化利润。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通过价格歧视策略来提高市场份额和销售额,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通过灵活调整价格,企业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销售额和利润水平。

利润最大化动机市场需求多样性动机市场势力动机价格歧视存在的条件CATALOGUE03市场分割条件是指市场中的消费者群体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分割市场,每个分割市场中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

只有当市场存在分割时,企业才有可能对不同的分割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从而实现价格歧视。

市场分割的条件包括消费者群体可区分: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购买力和购买行为等特征有所区别。

产品或服务可定制:企业能够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特征,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

市场分割条件信息不对称条件010203市场竞争不充分:在竞争不充分的市场中,企业有较大空间调整价格策略,实现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经济学作业)PPT课件

价格歧视(经济学作业)PPT课件
二级价格歧视:即垄断厂商根据不同购买量 ,确定不同价格,垄断者获得一部分而不是 全部买主的消费剩余。公用事业中的差别价 格就是典型的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 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
通俗来讲,二级价格歧视就像零
售价和批发价的关系,买一个橙 1 块,十个橙 8 块。
星巴克的“价格歧视”
最近央视报道,星巴克对 中国消费者存在“价格歧视”。 报道指出,星巴克中杯354毫升 拿铁咖啡在北京的售价为27元, 这一价格比美国售价贵三分之 一,比印度售价贵一倍,而其 物料成本不足5元。对此有人批 评星巴克暴利,有人觉得是可 以理解的。
越是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越大。一
部分消费者消费能力特别强,甚至有一部 分消费者追求时尚消费,不考虑价格,不 计成本地推崇,这给星巴克“价格歧视”和 赚钱提供了机会。
三级价格歧视就像火车票市场价 和学生价的关系,市场价¥¥¥¥ 元,学生价¥¥¥元。
大家的观点:
“价格歧视”不应该存在:
根据择优分配的原理,商品和资源的最 佳配置必须达到均一的边际产出,在市场经 济中就是均一的价格。因为公平有效的定价 是“长期边际成本”,这种成本是一个确定的 数,不能因人而异。所以歧视价格破坏了市 场规则,必将破坏资源的最佳配置,降低社 会的经济效率。
在民航客票定价中,航空公司将潜
在的乘机者划分为两种类型(相当于将 客票销售分割成两个市场)。一类是因 公出差人员,私企公司高级职员等。他 们对乘机时间要求较高,对票价不计较。 因而,对他们可收取相对高的票价,而 在时间上给于优惠,允许他们提前一天 定票。另一类是收入较低的旅行人员, 淡季出游者等。这部分人群对时间要求 不高,但在乎票价。对于他们,在票价 上可相对较低,而在时间上要求对航空 公司有利。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民航的 闲置客运能力,增加公司收益。若不进 行市场分割,实行单一的较高票价,就 会把这部分潜在的消费者推出客运市场, 公司的闲置客运能力便不能产生效益, 这对公司是不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右边第二项 Y dP 0 ,那么边际收益曲线就
变成了:
dy
MR dR P dy
只要最后一单位销量的价格超过其边际成 本,企业就会扩大生产
结论:
所有价格歧视的方式均可视为 企业尽量减少销售量扩大后第二种 效果给边际收益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价格歧视的条件
企业实行价格歧视是有一定条件的:
(1)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即企业必
同质消费者情况:企业对每个消费者需 求曲线具有完全信息,可以针对每个消费 者对其出售的每单位产品收取不同价格, 对第一单位产品索取高价,下一单位产品 降低价格,直至最后一单位产品价格降到 MC=c处。企业同样获得全部消费者剩余和 最大利润
完全价格歧视的替代形式:“两部定价” 两部定价下,顾客必须先支付一笔一次性
二、两种“二部定价”
如果企业知道哪个消费者属于哪一群体并 能防止转卖发生,那么企业就能为每个群体设 计一个二部收费。这样针对每类消费者,把价 格定在边际成本上,然后根据其消费者剩余的 大小制定购买权费,从而获得全部的消费者剩 余。
p2
企业不能确定消费者属于哪一群体的情况下 的最优解决方法:
在每个价格下, 1 类消费者需求数量都大于 2 类消费者。那么企业对 1 类消费者收取购买权 费 T1 ,对 2 类消费者收取购买权费 T2 ,T1 T2 ; 同时,企业向 1 类消费者收取边际价格 p1,向2 类消费者收取边际价格 p2,p1 p2。
取价格
。完全竞争行业利润为零,消费
者剩余最p*大 M;C完全价格歧视消费者剩余为零
垄断与一级价格歧视:垄断情况下消费者拥有 少量消费者剩余;完全价格歧视比垄断条件下产 量增加,利润水平提高(原因是什么?)
一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果:
在完全价格歧视下,社会总福利为消费者 剩余(为零)和生产者所得到的剩余(阴影部 分的面积)之和,而社会总福利就为图中阴影 部分的面积。在完全价格歧视下,如果不考虑 收入分配的负面效用,社会达到了最大福利, 没有福利的损失,也就是说,完全价格歧视是 帕累托最优的。
数学推导:
企业利润: P1(y1) c y1 P2(y2) c y2
对 y1, y2 求导并化简得
MR1
P1 (1
1)
1
c
MR2
P2
(1
1
2
)
c
i 为第i个市场的需求弹性,且 i 1
结论:
价格表达式为: P1
c
1 1 1
P2
c
1
1
2
价格与弹性成反比,也就是说弹性高的市场 价格越低,弹性低的市场价格越高。这是因为, 弹性越小,表示价格变化时销量变化幅度较小, 从而使得提高价格变得有利可图。
总付款来获得购买权,然后为他购买的每单位 产品支付单价,而不论他购买的数量多寡。
T ( y) A Py A 0
P=c,消费者i对商品评价为 vi,A= vi c
T ( y) (vi c) c 1 vi
一级价格歧视与完全竞争、垄断的市场效果比较:
完全竞争与一级价格歧视:均向边际消费者索
非歧视条件下消费者剩余 Si(P) ,企业
利润 (P c)yi ; y yi yi
歧视和非歧视之间的总福利差别:
W Si ( pi ) Si (P) ( pi c) yi (P c) yi
利用不等式 Si ( pi ) Si (P) Si(P)( pi P),及 Si(P) Di (P)
三级价格歧视的低效率来源于三个方面: (1)垄断低效率; (2)消费低效率; (3)消费者为得到低价,可能不得不花费 资源,而企业从这种花费中又得不到好处
数学推导: 假定:
企业规模报酬不变,即 C( yi) c( yi)
歧视条件下消费者剩余 Si ( pi ) ,企业利
润 ( pi c)yi ;
企业如何确定最优的费用——数量
C1 点为最优的选择。因为在 C1 点满足相 切条件,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又因为通 过 C1点的无差异曲线不可能通过原点,消费 者能获得一部分剩余,即满足“参与约束”。
在 点的构造中,一个特征是企业的等利 润线和C1 类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因此 在 点,1 类消费者面对的边际价格为边际 成本C1,所以1 为社会最优的。
第三节 二级价格歧视
一、单一“二部定价”
表达式:T ( y) A Py
其中 A 0 ,代表固定费用,P表示边际 价格,y代表购买数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典型假设 图形:
企业应该用怎样的二部定价?
企业在选择购买权费也就是固定费用的时候,
为了能使第二类消费者也购买,要小于等于第
一类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量,即
A ;S2 (P)
1、企业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恒为c情况下 的定价:
假定: 企业可通过消费者外在信息把需求分为两
个“市场”;
市场之间无法发生套利;
企业无法在同一个群体间发生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的特征: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令其在两个市 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企业都等于相同 的边际成本,即 MR1 MR2 c
如果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不相等,那 么企业可以转移销售量;
假定: 两类消费者,口味参数为 1的消费者比
例 ;口味参数为 2 的消费者比例 1 ; 1 2 ; c 2 1 ;消费者绝对数标准化为1
V ( y) 1 (1 y)2 2
消费者问题为最大化:
maxiV (y) T maxiV (y) A Py
对y求一阶导得: iV ( y) P 对于设定偏好为: i (1 y) P 因此需求函数为: y Di (P) 1 P i
三、质量歧视和甄别
企业可以通过以不同的价格对商品具有 不同的口味的消费者提供不同数量的同种 商品来对消费者进行歧视;企业同样可以 通过提供不同质量来对质量(或服务)具 有不同口味的消费者进行歧视。
价格歧视的经典例子:铁路客运的价格 系统;通过提供一系列不同价格与质量水 平的消费组合,销售者能够按照消费者愿 意支付的价格来区分消费者。实际生活中 的这些例子,我们称之为甄别。
就价格歧视结果而言,这两类套利是不同 的。产品的可转让性倾向于阻止歧视,而需求 的可转移性可能诱使生产者增加歧视。
第二节 一级价格歧视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两种理解:异质消费者; 同质消费者
异质消费者情况:企业对DD曲线上每一点具 有完全信息,在有效防止套利的情况下,对每 个消费者根据其最高愿意支付定价。当价格等 于边际成本时,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并得到全 部消费者剩余
如果两类消费者都必须供应,并且只能用一 个单一的二部定价的话,价格P会定在一个合理 的水平,这个价格会高于边际成本。
例子: 假定消费者有如下偏好:
V ( y) T
U 0
如果他们支付T而消费y单位商品 如果他们不购买
式中 V (0) 0 ,V ( y) 0 ,V (y) 0 , 是一个口 味参数,它随着消费者类型不同而不同
净消费者剩余: Si(P)
i
1 (
1
Di 2
(
P)2
)
PDi (P)
(i P)2 2i
企业利润:
S2(P) (P c)D(P)
(2 P)2 (P c)(1 P )
22
对p求一阶条件得: P c
2 2
市场总需求为:
D
(P)
1
2
c
2
2
购买权费为:
A
S2
(P)
(22 c)2 22 (2 2 )2
甄别的极端形式
第四节 三级价格歧视
含义:企业通过消费者的一些外部特征信号, 例如年龄、职业等,将他们分为一些相互分割 的市场,从而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 如果企业可以成功阻止消费者套利,那么在低 弹性市场上收取较高的价格,在高弹性市场上, 收取较低的价格,企业就可以增加利润。
一、三级价格歧视定价
2V ( y2 ) T2 0
数学推导:
对于 1 类消费者:
参与约束
1V ( y1) T1 0
激励相容约束 1V ( y1) T1 1V ( y2 ) T2
对于 2 类消费者:
参与约束
2V ( y2 ) T2 0
激励相容约束 2V ( y2 ) T2 2V ( y1) T1
企业利润
(T1 cy1) (1 )(T2 cy2 )
约束最大化一阶条件
1V ( y1) c
2V ( y2 ) c
(1 1 1 2 ) 2
福利状况:
从福利上看,非线性定价的福利效果不是社 会最优的。因为非线性定价的价格,至少针对 某一类消费者的边际价格并不等于边际成本, 所以和社会最优比较起来,还是有一部分的福 利损失。
MR dR P Y dP
dy
dy
边际收益是两种相反效果之和:
第一种效果为他在某个产量上以当 时的价格销售掉一单位的产品,得到的 收益增量为 P ;
第二种效果为全部现有销量的收益 减少;
如果垄断企业只须对最后增加的那一单位
销量降低价格,即垄断企业每增加一单位的产
品的销量不对原来销量的价格产生影响,上式
四、价格歧视和市场竞争
从公共政策角度看,讨论价格歧视 和市场竞争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价 格歧视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市场进入,进 而影响到市场竞争。

考虑一个垄断企业供应两个相互独立的市 场。其中市场1不受进入的影响,而市场2具有 竞争性,潜在的进入者能够以一定成本进入。 在进入威胁条件下,如果价格歧视被禁止,垄 断企业在这两个市场上定价相同,如果可以进 行价格歧视,那么企业在市场1上同样制定垄 断价格,而在市场2上的价格就与进入程度有 关。在市场2上价格越低,越不利于企业的进 入。
须面对一个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